A. 维生素e《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测定方法是什么
你好,维生素E的标准收录在中国药典二部2010年版,908页,你可以仔细翻看标准,好了,现在把含量的测定方法发给你吧!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附录V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硅酮(OV-17)为固定
液,涂布浓度为2%的填充柱,或用100%二甲基聚硅氧烷为
固定液的毛细管柱;柱温为265°C。理论板数按维生素E峰
计算不低于500(填充柱)或5000(毛细管柱),维生素E峰与
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校正因子的测定 取正三十二烷适量,加正己烷溶解并
稀释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另取维生
素E对照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棕色具塞瓶中,精密加内标
溶液10ml ,密塞,振摇使溶解,取1〜3微升注入气相色谱仪,计
算校正因子。
测定法 取本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棕色具塞瓶中,精
密加内标溶液10ml,密塞,振摇使溶解;取1〜3微升注入气相色
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B. 中国药典中收载的三种溶出测定方法及其区别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率
和程度。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第一法
仪器装置
(1)转篮 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金属材料(所用材料不应有吸附反应或干扰试验中供试品有效成分的测定)制成,篮体A由不锈钢丝编织的方孔筛网(丝径为0.25mm,网孔0.40mm)焊接而成,呈圆柱形,内径为22.2mm±1.0mm,上下两端都有金属封边。篮轴B的直径为9.75±0.35mm,轴的末端连一金属片,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一通气孔(孔径2.0mm);盖边系两层,上层外径与转篮外径相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相同;盖上的三个弹簧片与中心呈120°角。
(2)溶出杯 由硬质玻璃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的透明或棕色的、底部为半球形的1000ml杯状容器,内径为102mm±4mm,高为168mm±8mm;溶出杯配有适宜的盖子,防止溶液蒸发;盖上有适当的孔,中心孔为蓝轴的位置,其他孔供取样或测量温度用,溶出杯置适当的恒温水浴中。
(3)篮轴与电动机相连,由速度调节装置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使篮轴的转速在各种品种项下规定转速的±4%范围之内。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均不能产生明显的晃动或振动(包括装置所处的环境)。转篮旋转时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离均不得大于2 mm,且摆动幅度不得偏离轴心1.0mm 。
(4)仪器应装有6套操作装置,可一次测定供试品6片(粒、袋)。
测定法 测定前,应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使转篮底部距溶出杯的内底部25 mm±2mm。除另有规定外,分别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900ml,置各溶出杯内,加温,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0.5℃后,取供试品6片(粒、袋),分别投入6个干燥的转篮内,按照各品种项下的规定调节电动机转速,待其平稳
后,将转篮降入溶出杯中,自供试品接触溶出介质起,立即计时;至规定的取样时间,吸取溶出液适量(取样位置应在转篮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内壁10mm处;在多次取样时,所量取溶出介质的体积之和应在溶出介质的±1%之内,如超过总体积的1%时,应及时补充溶出介质,或在计算时加以较正),立即用适当的微孔滤膜(滤孔应不大于0.8um,并使用惰性材料制成的滤器,以免吸附活性成分或干扰分析测定)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钟内完成。取澄清滤液,照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计算每片 (粒、袋)的溶出量。
结果判断 符合下述条件之以者,可判为符合规定:
(1)6片(粒、袋)中,每片(粒、袋)的溶出量按标示含量计算,均应不低于规定限度(Q);
(2)6片(粒、袋)中,如有1~2片(粒、袋)低于Q,但不低于Q-1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3)6片(粒、袋)中,有1~2片(粒、袋)低于Q,其中仅有1片(粒、袋)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度不低于Q时,应另取6片(粒、袋)复试;初、复试的12片(粒、袋)中有1~3片(粒、袋)低于Q,其中仅有1片(粒、袋)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以上结果判断中所示的10%、20%是指相对于标示量的百分率(%)。
第二法
仪器装置 除将转篮换成搅拌桨(A)外,其他装置和要求与第一法相同。搅拌桨由不锈钢金属材料(同第一法)制成,搅拌桨的下端及桨叶部分可使用涂有合适的惰性物质的材料(如聚四氟乙烯)。桨杆旋转时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差均不得大于2mm ;搅拌桨旋转时A、B两点的摆动幅度不得超过0.5mm。
测定法 测定前,应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使桨叶底部距溶出杯的内底部25mm ±2mm。除另有规定外,分别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剂900ml,置各个溶出杯内,加温,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0.5℃,按照各品种项下的规定调节电动机转速,待其平稳后,取供试品6片(袋、粒),分别投入6个溶出杯内(除另有规定外,如片剂或胶囊剂浮于液面,应先装人沉降篮内。自供试品接触溶出介质起,立即计时;至规定的取样时间,吸取溶出液适量(取样位置应在桨叶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内壁10mm处;在多次取样时,操作同第一法),立即用适当的微孔滤膜(同第一法)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钟内完成。取澄清滤液,照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计算每片(袋、粒)的溶出量。
结果判断 同第一法。
第三法
仪器装置
(1)搅拌桨 由不锈钢金属材料(同第一法)制成;桨杆上部直径为9.75~0.35mm,桨杆下部直径为6.0mm±0.2mm,桨杆旋转时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差均不得大于2mm;搅拌桨旋转时A、B两点的摆动幅度不得超过0.5mm。
(2)溶出杯 由硬质玻璃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的透明或棕色的、底部为半球形的250ml杯状容器,内径为62mm±3mm,高为126mm±6mm,其他要求同第一法(2)。
(3)桨杆与电动机相连,转速应在各品种项下规定转速的±1转范围内。其他要求同第二法。
测定法 测定前 ,应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使桨叶底部距溶出杯的内底部15mm±2mm。除另有规定外,分别量取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100~250ml,置各溶出杯内(用于胶囊剂测定时,如胶囊上浮,可用一小段腐蚀的细金属丝轻张于胶囊外壳)。以下操作同第二法,取样位置应在桨叶及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内壁6mm。
结果判断 同第一法。
溶出条件和注意事项
(1)溶出度仪的校正 除仪器的各项机械性能应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用校正仪器,按照校正片说明书操作,试验结果应符合校正片的规定。
(2)溶出介质 应使用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溶出介质,并应新鲜制备和经脱气处理[溶解的气体在试验中可能形成气泡,从而影响试验结果,因此溶解的气体应在试验之前除去。脱气方法,取溶出介质,在缓慢搅拌下加热至约41℃,并在真空条件下不断搅拌5分钟以上,或煮沸15分钟(约5000ml);或超声、抽
滤等其他有效的除气方法];如果溶出介质为缓冲液,调节pH值至规定pH值±0.05之内。
(3)取样时间 应按照品种各论中规定的取样时间取样,自6杯中完成取样的时间应在1分钟内。
(4)如胶囊壳对分析有干扰,应取不少于6粒胶囊,尽可能完全地除尽内容物,置同一溶出杯内,用该品种项下规定体积的溶出介质溶解空胶囊壳,并按该品种项下的分析方法测定每个空胶囊的空白值,作必要的校正。如校正值
大于标示量的25%,试验无效。如校正值大于标示量的2%,可忽略不计。
(5)除另有规定外,取样时间45分钟,取度(Q)为标示量的70%。
(6)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每个溶出杯中允许投入供试品1片(粒、袋),不得多投。
C. 中国药典未收载的药物测定方法,我们可以对其测定方法的研究发文章吗
你好,根据你的检验结果分析,乙肝DNA定量检查结果2.29+03,说明病毒处于复制状态,但不是很活跃,但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伴有肝功能的异常则需需要治疗,如果肝功能正常,则暂时不需要治疗。 建议你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肝功能的检查,明确有无肝损害,遵照医嘱确定是否治疗。同时要注意戒烟戒酒,不要过度劳累,定期进行复查。
D. 通则0401在药典哪部分收载
应该在通则目录下的通则名称这个部分收载。通则0401主要内容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中有四部收载通则,包括:制剂通则、检验方法、指导原则、标准物质和试液试药相关通则、药用辅料等。关于这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其是在190nm~800 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因此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并绘制其吸光度与波长的关系图即得被测物质的吸收光谱。
通则0401是制剂通则里的一个分支,有兴趣可以去查询相关资料,了解一下。
E. 中国药典中对于SO2的含量测定方法
如图,A为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为竖式回流冷凝管;C为(带刻度)分液漏斗;D为连接氮气流入口;E为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另配磁力搅拌器及加热套。
3.5.2测定法
取金银花供试品,粉碎,称取1.0g于锥形瓶中,加15ml乙醇,称重,超声提取30min,放凉,补足重量,过滤,制得供试品溶液。
置于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150
-200ml和6mol/L盐酸5ml,链接刻度分液漏斗,并导入氮气置瓶底,连接回流冷凝管,在冷凝管的上端E口处连接导气管,将导气管插入250ml锥形瓶底部。锥形瓶内加水125ml和淀粉指示液1ml作为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约3分钟后开始用碘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蓝色或蓝紫色持续20s不退,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矫正。照下式计算:
供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A-B)*
C
*
0.032
*1000/W
式中
A为供试品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ml;
B为空白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ml;
C为碘滴定液浓度,0.01ml/L;
W为供食品的重量,g;
0.032为每1ml碘滴定液(1mol/L)相当于二氧化硫的重量,g。
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
二氧化硫检测法
F. 药典中关于多糖的测定方法
一般多糖的测定多涉及中药,化药中较少。你在2005版一部中去查一查涉及多糖的药材或中成药,可能会有。(比如茯苓多糖、枸杞多糖等)。仅供参考
G. 怎样在药典中搜索果糖注射液检测方法
果糖注射液 还未收载在药典上,现在只有药品注册标准。
果糖注射液
Guotang Zhusheye
Fructose Injection
本品为果糖的灭菌水溶液,含果糖(C6H12O6)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味甜。
【鉴别】(1)取本品5ml,加间苯二酚0.2g,盐酸溶液(1→2)4ml,在水浴中加热2分钟,即显红色。
(2)取本品与果糖对照品适量,分别用水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丙酮-正丁醇-水(50:40:10)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喷以80%硫酸乙醇液-10%α-萘酚乙醇液(1:1)溶液显色,105℃加热5分钟,检视,供试品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对照品的主斑点一致。
【检查】 PH值 应为3.0~5.5(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 H)。
颜色 取本品,与黄色2号标准比色液(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X A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5-羟甲基糠醛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果糖1.0g),置5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Ⅳ A),在284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不得大于0.32。
重金属 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果糖4g),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和适量的水使成25ml,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Ⅷ H第一法),按果糖含量计算,含重金属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五。
细菌内毒素 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Ⅺ E),每1mg果糖中含内毒素量应小于0.01EU。
无菌 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Ⅺ H),应符合规定。
其他 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 B)。
【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5ml,置100ml量瓶中,加氨溶液(6mol/L)0.2ml,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30分钟,依法测定旋光度(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 E),与1.083相乘,即得供试量中含有(C6H12O6)的重量(g)。
H. 从第几版中国药典开始收录一测多评法
国的药典出版规则始自1930年出版的《中华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是2015年6月5日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创作的。
《中国药典》分为四部出版: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以及放射性药品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四部收载通则,包括:制剂通则、检验方法、指导原则、标准物质和试液试药相关通则、药用辅料等。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典包括凡例、正文及通则(本版药典对各部药典共性附录进行整合,将原附录更名为通则),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均应遵循的法定依据。所有国家药品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典凡例及附录的相关要求。
新版药典进一步扩大药品品种的收载和修订,共收载品种5608种。一部收载品种2598种,其中新增品种440种。二部收载品种2603种,其中新增品种492种。三部收载品种137种,其中新增品种13种、修订品种105种。
首次将上版药典附录整合为通则,并与药用辅料单独成卷作为新版药典四部。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其中制剂通则38个、检测方法240个、指导原则30个、标准物质和对照品相关通则9个;药用辅料收载270种,其中新增137种、修订97种。
I. 中国药典的三个特点分别是
一、药品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
在药品安全性方面,除在附录中加强安全性检查总体要求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也大幅度增加或完善安全性检查项目,进一步提高对高风险品种的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重金属或有害元素、杂质、残留溶剂等的控制。
并规定眼用制剂按无菌制剂要求,明确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剂型均按无菌要求。新版药典的附录和凡例等通用性、基础性技术规定与要求,对药典以外的所有上市药品都有直接的作用和影响力。
在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方面,除新增和修订相关的检查方法和指导原则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增加或完善有效性检查项目,大幅度增加了符合中药特点的专属性鉴别,含量测定采用了专属性更强的检查方法,增加溶出度、含量均匀度等检查项目。
2010年版《中国药典》重点药品标准的系统性提高工作,对高风险药品尤为重视。新版药典增加了化学药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在制剂通则中将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作为注射剂的必检项目;对药典一部收载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全部增加了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度标准。
此外对于其他注射剂品种的标准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等方面的质控要求,这些措施对于解决注射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中药标准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一)中药收载品种数量大幅度提高
新版药典收载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提取物标准大幅提升,一举改变和扭转长期以来收载品种少、基础差,尤其是中药饮片缺乏标准的局面。在中药资源保护及其相关标准技术创新得到跨越式发展。
(二)中药品种分别增加和完善了安全性质控指标。
一是在中药附录中加强安全性检查总体要求。如在附录制剂通则中,口服酊剂增订甲醇限量检查,橡胶膏剂首次提出不得检出致病菌检查要求等。
在附录检测方法中,新增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黄曲霉毒素测定法、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异常毒性检查法、降压物质检查法、过敏反应检查法、溶血与凝聚检查法等。
二是在中药正文标准中增加或完善安全性检查项目。如对易霉变的桃仁、杏仁等新增黄曲霉素检测,方法和限度与国际一致。
在正文标准中全面禁用苯作为溶剂;对工艺中使用有机溶剂的均检查有机溶剂残留;对川乌、草乌、马钱子等剧毒性饮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更先进、更精确的方法加以限量检查。
三是在重金属和有害元素控制方面,新版药典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中药中砷、汞、铅、镉、铜的含量;对一部所有中药注射剂及枸杞子、山楂、人参、党参等用药时间长、儿童常用的品种均增加了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度标准。
(三)解决了中药饮片标准的问题。
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大幅增加了中药饮片标准的收载数量,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国家标准较少、地方炮制规范不统一等问题。对于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推动中药饮片产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大幅增加符合中药特点的专属性鉴定。
新版药典大幅增加符合中药特点的专属性鉴别。
三、现代分析技术广泛应用
扩大了对成熟新技术方法的收载。如附录中新增离子色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拉曼光谱法指导原则等。中药品种中采用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DNA分子鉴定、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等方法,以提高分析灵敏度和专属性,解决常规分析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新增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等,以缩小附录在微生物方面与国外药典的差距。
进一步扩大了对新技术的应用。除在附录中扩大收载成熟的新技术方法外,品种正文中进一步扩大了对新技术的应用。
药典一部根据中医药理论和中药成分复杂的特点,建立能反映中药整体特性的方法,将反映中药内在质量整体变化情况的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应用到药品标准中,以保证质量的稳定均一。
药典化药品种中采用了分离效能更高的离子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红外光谱在原料药和制剂鉴别中的应用进一步扩大;总有机碳测定法和电导率测定法被用于纯化水、注射用水等标准中;气相色谱技术被广泛用于检查残留溶剂等。
药典生物制品逐步采用体外方法替代动物试验用于生物制品活性/效价测定,采用灵敏度更高的病毒灭活验证方法等。
(9)药典中测定方法收载在哪里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是2015年6月5日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创作的。
《中国药典》分为四部出版:一 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以及放射性药品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四部收载通则,包括:制剂通则、检验方法、指导原则、标准物质和试液试药相关通则、药用辅料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