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小学生看课外书方法步骤

小学生看课外书方法步骤

发布时间:2022-07-09 14:08:52

⑴ 小学生读课外书适合用什么方法

低年段学生阅读方法
这一学段的孩子识字少,注意力集中不长久,自主阅读能力较差,但爱听有趣的故事,这期间,教师可采用为学生读故事,再让学生复述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尤其要强调的是,教师在为学生讲故事时,应让学生也尽可能地看文本,这样,可以让学生多认识汉字,刺激其阅读的欲望。并且,这一学段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比学前儿童广泛,语言能力相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能有条不紊地把自己的想法或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是想象力发展的顶峰时期。因此,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活动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使他们得到一定的锻炼,例如:“小小舞台”,可让学生边朗诵他们喜欢的诗歌、讲述他们听过的童话等边加上表情、动作表演,“寓检于乐”、“寓教于乐”;“好书交流”,让学生互相推荐自己的书,要求能讲出书名或用一、两句连贯的话口述书的内容。
中年段学生阅读方法
第二学段的孩子随着识字量的增多,阅读能力有了提高,他们逐渐发现阅读是自己的一种享受,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阅读,然后与别人交流、讨论。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以学生个体阅读为主,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也可让学生在感触最深处进行圈点勾划,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同时,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激励评价,避免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而收效甚微的不良的读书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指导阅读技巧,介绍并训练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跳读、略读、速读、精读。并组织各种读书比赛或故事演讲等,保持学生旺盛的课外阅读兴趣。同时,可设置专门的儿童文学班级书架,供同学阅读交流。
高年段学生阅读方法
这一学段的孩子已开始学着以自己的观点去看待社会和人生,开始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这期间,可以组织读书比赛、演讲比赛以及作文比赛等,给学生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效的机会。同时,通过课外的专题研究活动,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学习内容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究,交流学习结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文学不只是用眼睛去阅读,由于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表演、组织能力,可让他们自行组织一些儿童剧的表演。

另外,虽然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指导方法,但不可否认这之间也存在着指导的共性:①针对课堂上涉及的内容、篇目,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儿童文学阅读篇目。譬如,当学到安徒生作品《皇帝的新装》时,可介绍安徒生的其他作品进行课外阅读;②寒暑假时可给学生建议一些阅读书目,开学过后进行一次读书笔记的展览交流,优秀者予以表扬奖励;③可以举行一些“亲子共读”活动,既融和了家庭感情也可很好地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④还可进行一些年级之间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活动的渗透,让高年级学生给中低年级学生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以促进中低年级阅读热情,或者是让中低年级向高年级展示他们的成果,以激励高年级学生不甘落后、多读多看;⑤读小说可采用浏览故事情节,细读精彩片断,读诗歌重在浓情朗读,背诵品味,读散文则在体验语感,理解内在思想涵义;⑥指导中势必都应该注重“赏识”,让孩子愉快地阅读、积极地阅读。

⑵ 小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

”“我们应该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古人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就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课外阅读不仅对大家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人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作为学生的我们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
,从小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一、要有充裕的读书时间。
每天的午休时间,让学生带来课外书,在教室里看,有精彩的段落,你还可以当场推荐给同学们,或者摘抄到自己的《采蜜本》上,也可以制作成卡片,贴在教室里;晚上的语文家作,我要求学生必须看半小时书,然后将看的页数和书名反馈在作业本上,有条件的,可以家长检查后签字;自从实行“一篇课文两课时”的课改以后,每周又多出了一节语文课,我将它改为“课外阅读指导课”或“课外阅读汇报课”
。规定的集体阅读时间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必要保证,但自由阅读的时间也必不可少,每天的课余时间,周末的休息时间,都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实践证明:给了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课外阅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才能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作为课外指导者,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读书的大环境:首先,在校园中拉起竖幅:“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一类名人名言;在橱窗中出“新书推荐”板报。其次,布置漂亮的新书展览于图书室,并组织学生前去参观,学生就会被那色彩缤纷的封面和插图,妙趣横生的内容所深深吸引。另外,在教室中,设立图书角,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书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2、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还可以开设阅读指导课,着眼最基本的方法、技能的传授,帮助学生选择读物,指点学生科学利用休闲时光读书等。
3、开展有关活动,如举办书籍交流会,让学生拿出自己心爱的书籍,推荐给对方,同时也从对方的书中找到自己喜爱阅读的书籍,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或者在教室里最醒目的地方布置《书海拾贝》专栏,张贴学生自己从课外阅读中的所得的收获。
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后,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
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三、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
,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我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是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我在向学生布置新课的预习时,除了布置常规的预习任务外,还经常有目的的创设悬念,诱发学生阅读兴趣。如布置《负荆请罪》的预习时,我围绕蔺相如的聪明才智和廉颇的勇猛善战这两方面创设悬念,让学生查找与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位人物相关的课外书(如《三国演义》、《我国古代军事家--廉颇》等)。学生在查找课外读物时,发现原来蔺相如官位比廉颇小,还在查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关于蔺相如舌战智取的故事,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看课外书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种“需要--查找--获得”的方式产生了成功的体验,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学完这个历史剧后,我又结合上级要求,布置学生排演课本剧,并择优参加了县里的课本剧大赛,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作用。
二是必读法。名着是人类文化中的精华,让学生阅读名着,和大师对话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语言、进行精神提升的途径。于是,我根据市教研室提供的《小学生必读课外书》目录,再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西游记》《中国通史》《三国演义》等一些小学生版的名着推荐给他们,要求他们分时间段去读,并在班中宣布:“从今天开始,我们每位同学都要去读这些名着,并且每人准备一本小本子,把你所看的这些名着中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也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想,到时老师要看,谁做的笔记最认真,老师就知道谁读得最认真,那么以后就代表我班参加学校里的读写大赛。”从反馈中看出,许多同学已经完成了自己看书前制定的计划,写作中也有看书后的收获了,平时的谈话中,“奥特曼”“火车侠”已经被“诸葛亮”“孙悟空”取代了。这微妙的变化,不正是学生的审美观、阅读观的改变吗?我相信,长期坚持下去,伟大人物的熏陶将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三是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这样,既完成了学校的读书笔记的要求,又让学生积累了资料,为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⑶ 小学生如何阅读课外书籍(一)

小学生如何阅读课外书籍?(一)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是的,书是人们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伙伴。书,给我们带来遐想和乐趣,带来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沿着书籍构成的阶梯,我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茁壮成长。因此,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那么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一、应认识读书的重要 我们先来分享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很小的时候,犹太人的父母就会将蜂蜜涂抹在《圣经》上,让他们的孩子蘸着口水来翻阅,父母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告诉孩子们——书是甜的。正是从这些蘸着《圣经》上的蜂蜜开始读书的孩子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正是从这些舔着嘴唇,嗅着书香的孩子中走出了129位诺贝尔奖得主。纵览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乃至于在自己的工作范围里做出很大成绩的人,没有不重视读书的。他们之所以能够走上成功之路,无不充分表明――书可以使人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 列宁从小酷爱读书,五岁就开始识字,很快就能诵读许多诗歌和故事。即使是在沙皇政府的监狱里,列宁也没有忘记读书。列宁一生重视读书学习,直到逝世前的几个月,还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然后要检查,使学问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去。”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勤奋读书的习惯。平时,他除了写作之外,就是专心致志地读书,他把读书看作是休息和娱乐。 为什么说读书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呢?因为通过读书,可以使人达到达到为知、为己、为人的读书境界。为知,是读书的第一重境界。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见识和智慧,这是每一位同学提高水平和素养的基础。为己,是读书的第二重境界。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读书可以使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启迪人的智慧和思想。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掌握知识视为人品、人格自然升华的保证,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为人,是读书的第三重境界。为人,这里的人,不是指自己,而是指“社会、国家”,也就是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读书,就是要为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二、应了解读什么样的书 要选择有益的书。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说只要喜欢读书,打开书本就能有所收获。但是如果不懂得怎样选择图书或不清楚读书的方法,那么开卷则未必有益或受益甚微。因此,一个善于读书的人,就决不能滥读,要读积极有益的书。学校图书馆里的小说、散文、诗歌、童话、报告文学、名人传记、古典诗词、历史掌故、网络全书等应成为你们课外读书的首选。还要联系自己的专长和爱好。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的数量却是非常庞大的,相对于一个人而言,更是无限的长河。因此我们除了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以外,必须结合自己的专长和爱好来挑选图书。即使是和自己的专长和爱好有关的书,也还得精挑细选。有一个方面老师要提醒大家,就是我看到有些同学课间常常看一些消遣性的漫画书,比如《蜡笔小新》、《阿衰正传》等等,这些漫画书,小学生很容易学了里面一些不良的语言和习惯,这些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的书,特别是还有那些不健康的书籍,就不要看。要看书,就看一些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对我们学习、生活中都有帮助的书。比如说,学校在这次读书写作节分年级向同学们推荐了许多好书,有《马兰花》、《红汽车历险记》、《天堂的眼睛》、《鸟的天堂》、《桥下一家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等,这些书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同学们认真阅读,一定会受益匪浅。

⑷ 小学生的阅读方式有哪些

链接: https://pan..com/s/1RfAxs71CpbgbFMVuJMmPJA

提取码: w7gy

⑸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RfAxs71CpbgbFMVuJMmPJA

提取码: w7gy

⑹ 如何引导孩子阅读课外书

和他一起阅读,并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你让他有什么颜色他就会有什么颜色。
引导孩子阅读课外书的首先,得从家长开始做起。如果你要求他阅读课外书,而陪在他身旁的你却在玩手机,打游戏或是追剧,那么这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孩子都会有好奇心,如果他看见你在看书,他很有可能回来问你,你在看什么?你可以和他说这本书的简单内容,刚开始最好是简单点的内容,这样他会比较好理解。
综上所述,家长才是那个主要因素。希望和孩子能够一起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⑺ 如何搞好小学生课外阅读——阅读指导经验总结

有可能你正在为怎样提高小学阅读水平而觉得苦恼,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提高小学阅读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读,注重读书的方法和步骤。下面就带你了解小学阅读辅导提高阅读水平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从小开始)以上的五次阅读法以及阅读的三个步骤都是非常实用的提高语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够拿去实践,那么学生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小学阅读辅导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对方法,学生就会在一段时间后得到提高。

⑻ 怎样教导孩子读课外书有什么办法

有一些孩子不喜欢读书,更不爱读课外书,这可急坏了许多父母。选择就带大家一起看一下怎么让孩子爱上课外书。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怎样引导孩子读课外书的相关内容。

让孩子读实体书,而不是各种各样物质的“在线听书”,手机上,pad,在网上的读本。真正的浏览是读实体书,真正的经典也积累在不计其数的实体书中。

⑼ 小学生如何阅读课外书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是的,书是人们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伙伴。书,给我们带来遐想和乐趣,带来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沿着书籍构成的阶梯,我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茁壮成长。因此,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那么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应认识读书的重要
我们先来分享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很小的时候,犹太人的父母就会将蜂蜜涂抹在《圣经》上,让他们的孩子蘸着口水来翻阅,父母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告诉孩子们——书是甜的。正是从这些蘸着《圣经》上的蜂蜜开始读书的孩子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正是从这些舔着嘴唇,嗅着书香的孩子中走出了129位诺贝尔奖得主。
纵览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乃至于在自己的工作范围里做出很大成绩的人,没有不重视读书的。他们之所以能够走上成功之路,无不充分表明――书可以使人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列宁从小酷爱读书,五岁就开始识字,很快就能诵读许多诗歌和故事。即使是在沙皇政府的监狱里,列宁也没有忘记读书。列宁一生重视读书学习,直到逝世前的几个月,还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然后要检查,使学问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去。”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勤奋读书的习惯。平时,他除了写作之外,就是专心致志地读书,他把读书看作是休息和娱乐。
为什么说读书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呢?因为通过读书,可以使人达到达到为知、为己、为人的读书境界。为知,是读书的第一重境界。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见识和智慧,这是每一位同学提高水平和素养的基础。为己,是读书的第二重境界。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读书可以使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启迪人的智慧和思想。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掌握知识视为人品、人格自然升华的保证,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
为人,是读书的第三重境界。为人,这里的人,不是指自己,而是指“社会、国家”,也就是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读书,就是要为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应了解读什么样的书
要选择有益的书。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说只要喜欢读书,打开书本就能有所收获。但是如果不懂得怎样选择图书或不清楚读书的方法,那么开卷则未必有益或受益甚微。因此,一个善于读书的人,就决不能滥读,要读积极有益的书。学校图书馆里的小说、散文、诗歌、童话、报告文学、名人传记、古典诗词、历史掌故、网络全书等应成为你们课外读书的首选。还要联系自己的专长和爱好。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的数量却是非常庞大的,相对于一个人而言,更是无限的长河。因此我们除了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以外,必须结合自己的专长和爱好来挑选图书。即使是和自己的专长和爱好有关的书,也还得精挑细选。
有一个方面老师要提醒大家,就是我看到有些同学课间常常看一些消遣性的漫画书,比如《蜡笔小新》、《阿衰正传》等等,这些漫画书,小学生很容易学了里面一些不良的语言和习惯,这些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的书,特别是还有那些不健康的书籍,就不要看。要看书,就看一些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对我们学习、生活中都有帮助的书。比如说,学校在这次读书写作节分年级向同学们推荐了许多好书,有《马兰花》、《红汽车历险记》、《天堂的眼睛》、《鸟的天堂》、《桥下一家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等,这些书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同学们认真阅读,一定会受益匪浅。
三、应讲究读书的方法
读书不得要领,读得再多也没效果。所以,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时,要注意读书的方式和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学会浏览提要、目录 国外非常流行一种读书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步读书法:浏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一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读书法符合人们读书时的一般思维规律,有助于理解书本内容和增强个人记忆力。比如,拿到一本书,同学们可以先读读它的提要、目录,就对它有个大体的了解,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基本框架,这对后面的阅读大有裨益。
比如阅读《桥下一家人是》,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在巴黎生活着一个上了年纪的流浪汉,他的名字叫阿曼德。横跨塞纳河的大桥底下便是他的栖身之所。一天傍晚,当他返回住处时,发同自己的地盘儿居然被三个陌生的小孩子和一只小狗给占了。他既吃惊又生气,要把他们赶走。后来,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他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甚至替他们白天在洗衣房工作的妈妈照顾他们,而这三个孩子也早已把他当作自己亲爱的爷爷了。阿曼德重新找到家的感觉,与此同时,他也深知孩子们最渴望、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真正的家。为了实现孩子们的愿望,阿曼德决心搸起来,不再以乞讨为生。他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谋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他将与孩子们的妈妈一起共同支撑起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家。
这段文字就是这本书的内容提要,同学们在阅读之前,先看这段文字,就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了。
(二)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
不同之书,区别对待。需要精读的书,我们要慢慢地精读,细细地品味,要读得透彻,并能努力地去理解每一个句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文章思想,达到真正读懂文章。需要通读的书,要讲究速度,要增大阅读量。所以,根据书的内容来选择朗读、默读、诵读以及精读、浏览、略读等阅读方式是极其必要的。 (三)、重视读书笔记 现在,从家庭到学校都很注重同学的阅读,家长为你们购买了不少书,学校图书室也为同学们添置了很多书籍,你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畅游书海,但真正做到过目不忘,并将自己看到的精辟的词句或有价值的观点运用到文章当中却少之甚少。怎样才能确实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呢?这就需要写好读书笔记。常见的读书笔记有以下三种形式:批注、摘录、心得体会。
一是 “批注”式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在看自己的书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对阅读物进行批注,将自己认为最值得多读精析的语句和有疑问的语句、语段作个记号,或者将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看法、见解简单扼要地批注在空白处,这样将来要再读或要写评论性文章时,可直接看作记号的语句、语段和批注的批语,以便节省时间,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时做批注,有利于形成自己自己的看法,有利于自己个性和能力的发展、提高。
二是“摘录”式笔记。就是将书中的精彩观点、新颖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写作时选用。
例如在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们可以摘录这样的文字:在我一生漫长的黑夜里,我读过的和人们读给我听的那些书,已经成为了一座辉煌的巨大灯塔,为我指示出了人生及心灵的最深的航道。
阅读《鸟的天堂》时,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同学们在阅读时遇到这些精彩的语句,要及时地摘记下来,以便将来能不断地品位、思考、琢磨,从而获得审美等能力的提高。
三是心得笔记或叫读后感。就是阅读以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
比如在阅读《长袜子皮皮》时,皮皮把一切烦恼看成是游戏,把一切困难当成是对自己的考验,我们可以围绕这个方面谢谢书中主人公带给自己的启,在生活和学习中,乐观勇敢地面困难和挫折。同学们在阅读时勤写读后感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写作水平,还有助于培养自己看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久而久之,你就会形成一种喜欢独抒已见、畅谈看法的习惯。
另外,读书笔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而且必须认真地读懂原作,忠实于原作,不要断章取义。不同的读书笔记有不同的作用,应根据实际去选择、确定。
(四)要善于质疑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步,大疑则大进。”善于读书的人善于疑问,问题能促使读书人更用心地去思考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
看完《一只会笑的猫》这本书,我们第一个认识的角色是笑猫,然后自然就认识了一个叫地包天的小狗。我们的心中就一定会产生很多疑问:为什么认识了笑猫就认识了地包天呢?因为笑猫和地包天是很要好的朋友。这只猫为什么叫笑猫吗?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一生下来就会笑,而其他的猫都不会笑。为什么小狗叫地包天呢?因为它的下嘴唇包着上嘴唇。一边阅读,一边不停地问自己。

阅读全文

与小学生看课外书方法步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方法可以最快消肿 浏览:774
心房颤动有什么非药物治疗方法 浏览:800
拆千纸鹤方法视频 浏览:206
样品预处理有哪些预处理方法优缺点 浏览:893
绑丝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752
怎样快速解决痛经的方法 浏览:787
七年级列方程的方法与技巧 浏览:896
穿越火线如何玩别人号的方法教学 浏览:736
早起锻炼身体有哪些方法 浏览:774
收纳包手工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688
面粉食用方法怎么填 浏览:672
怎么才是吃石榴的正确方法 浏览:116
插锁式管道安装方法 浏览:664
腰肌如何锻炼方法图片 浏览:489
临古贴的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92
目前治疗近视的最好方法 浏览:76
天麻科学种植方法 浏览:608
亚硝酸盐国标检测方法 浏览:615
交配系统的研究方法 浏览:413
高压消防水泵安装方法 浏览: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