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有学前教育的本质、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任务。
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学前公共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沿革。
2、学前教育的本质。从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和论述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
3、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任务。学前教育是学制的第一个环节,学前教育的具体任务是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向他们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共产主义新人奠定基础。
培养目标及主干课程介绍
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主干课程: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游戏学原理、教师口语等。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学前教育学
B.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简答题 内审的主要方法
内审的主要方法;对比/计量/采集数据/时效处理/收集样本.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学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好处:
第一,能了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如研究的一般步骤、研究的类别、研究的基本原则等。
第二,能掌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常用方法的使用过程,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作品分析法等;
第三,能学会科学地提出问题、阅读研究文献、形成假设、设计研究方案、编制和使用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方法、使用统计工具和程序分析资料、撰写规范的科研论文。
第四,能形成科研兴教的意识和能力,为从事教育科研奠定理论和能力的基础。
C. 怎么学习一篇学前教育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怎么用
从四个方面学习。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D. 学前教育学:简述试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学前教育研究的特征
1、研究对象的主体性 2、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3、研究背景的开放性
一。学前教育研究价值;
1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孩子 2可以帮助我们探询科学的教育理论于方法 3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教育实践中的偏差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
1描述 2解释。 3解决问题
三、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教育性、伦理性、实用性、可行性、适宜性
四、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问题 2、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 3、收集研究资料 4、整理和分析资料 5、形成研究结论 6、撰写研究报告
五、学前教育研究的的类别:
1、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2、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3、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 4、质的研究、定性研究、量的研究
第二章
六教育研究问题:
1专业的问题 2教育领域的问题 3是具体的问题 4答案必须存在
七,确立研究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八教育研究的选择范围 1教育本质 2教育功能 3教育组织 4教育政策 5教育内容 6教育方法与教育技术 7教育者 8受教育者
九 教育研究问题的来源:1教育实践 2教育理论 3科研规划
十、树立研究问题的基本原则:1意义性原则 理论和实践意义 2可行性原则 主管和客观 3创造性原则 内容、方法或研究角度的创新、问题具有生长点
十一研究问题确立的步骤
1界定研究现象 2初选研究问题 3初探研究问题 4界定研究问题 5陈述研究问题 6论证研究问题 7修改研究问题
十二。查阅文献的主要步骤1确定于研究问题有关的关键内容 2
十三、查阅文献的基本原则:1查阅文献要全、准、真、勤、思 12、查文献综述的方法:1顺序查找法 2倒查法 3回溯查找法 4循环查找法 5即期积累法
十四。文献综述;就是在广泛调查研究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有关的信息综合起来,并在研究报告中对选题范围内已有文献写出评述
十五。量的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步伐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直接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十六。量的研究的优点
1标准化,精确化。 2结论具有推广性 3适合大规模的调查 4排除研究者对研究的影响
十七、抽样的含义:是从一个指定的群体中选择样本的过程。
目的是使该样本准确的代表总体。
十八、抽样的要求; 1界定总体界限 2样本具有代表性 3合理的样本容量 4事宜的抽样方法
十九。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4多级抽样 5整体抽样
E.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提到学前,总是和幼儿园分不开的,所以总有很多人将学前教育与“去幼儿园带孩子”画上等号。其实,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是十分广袤的。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年龄阶段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通俗地讲,学前教育学不仅要学怎么教孩子,更要去深究为什么要这样教,如何教更好。学前教育学培养的,不仅仅是幼儿的教育者,更是学前教育的研究者、开拓者。一方面,为了完成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我们有很多技能课程需要学习,例如钢琴、舞蹈、声乐、美术等。稍稍有些夸张,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说的可能就是我们专业啦!其中,一类是作为未来教师所要学习的理论课程,如教师口语、中外教育史、哲学等。这些课是所有教育专业都要学习的,学前教育专业也不例外。一类是为了了解幼儿而学习的理论基础,如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等。只有深入钻研这些理论,才能对幼儿有初步的了解。一类是关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方法的课程,如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健康教育、语言教育、社会教育、数学教育等,我们从中学习如何设计、实施、总结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一类是从事幼儿园工作的必要理论基础,如幼儿园班级管理、儿童舞蹈创编、儿童剧创编等。经历了教育技能、教师理论、儿童理论、教育理论、工作理论、实践之后,才能打造出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F. 学前教育学的方法和要求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年龄阶段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的学前教育学研究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3~6岁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原则、学前教育学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学前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内容。
学前年龄阶段的划分在各国是不同的,有的国家为 2~5、6岁,也有的国家为初生到5、6岁或7岁。3岁前是儿童身心发展比较重要的阶段,与3~6岁儿童教育有密切联系,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把两者统称为学前教育较为恰当。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近30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上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国外科研成果在下列方面有进一步发展:如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儿童语言和认知的发展,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认知理论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运用,儿童情感的发展和儿童行为的研究,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实验研究,特殊儿童的教育等。中国学前教育的研究工作也日益开展,如:①扩大了研究对象,儿童的年龄延伸到 3岁前。②重视进一步运用儿童发展的理论和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学前儿童学习的过程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③从学前儿童是教育的主体的观点出发,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④重视研究学前儿童智力的早期发展、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等等。⑤重视研究农村学前教育的特点等等。
G.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都有哪些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基于案例的分析 ,实际调查分析,问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