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建造半地下式土墙日光温室大棚
建筑师也是工程师,结构师也是工程师。职称都是一样的。但是专业不同,建筑师职业资格叫注册建筑师,结构师的职业资格叫注册结构师。 工程师有初级、中级、高级。注册的职业资格就是一级、二级。 做这行,既要有职称,也要有职业资格
❷ 如何建造新式土墙温室大棚
建造新式土墙日光温室的步骤是:1土建部分,2骨架部分,3覆盖部分,4通风部分,5保温保温.
1土建部分,根据图纸施工放线,确定出大棚骨架的点基础位置,灌水泥下预埋件。
2骨架部分,根据图纸做出骨架的模子,根据模子焊接出所有的主梁,将主梁焊接到预埋件上,连上横拉,打上三角斜撑。
3覆盖部分,采用12丝po膜覆盖。
4通风部分,采用南侧通风,顶部通风,北侧通风。
5保温部分,保温分为两部分,一是松土的保温,二是棉被的保温。
❸ 日光温室的建设步骤
1、选地:选择东西向长,阳光充足,南面无遮阴、无污染、水电方便的地块。
2、备料:依据日光温室的面积及要求备齐料。包括:脊柱、柁木、檩木、前柱、腰柱、拉杆、拱杆、纸被、草苫、压膜线、草苫拉绳等。
施工日期:一般在雨季过后,上冻之前完成。一般是8月上旬开始,10月下旬完工。
4、定位放线:按照设计的总平面图要求,把温室的位置定到地面,并按基础宽度用白灰放出边线。
5、筑墙:⑴临时性土墙:可用板打墙,或用草泥跺墙50cm厚,后部培防寒土1.0~1.2m左右;
⑵永久性砖墙:要先打好地基,然后砌墙。
注:砌筑时,都要求灰浆饱满,勾好墙缝,抹好灰面,以防漏风。
6、立屋架:⑴立柱:脊柱先放柱脚石,要求柱高一致,排成一直线,脊柱要向北斜5°,前柱要向南倾斜10°~20°;⑵柁檩:先上柁,再上脊檩、二檩、三檩。脊檩一定要平,并在山墙处插进20cm深;⑶前屋面骨架:先在前柱和腰柱上固定拉杆,拉杆一定要直,然后在拉杆上绑拱杆。
7、上后屋顶:⑴秸草结构:在骨架上先铺10cm厚秫秸并固定,然后加10cm厚碎草或稻壳,上面再加10cm厚秫秸,上抹5cm厚草泥;⑵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在温室后屋顶内侧采用5~10cm厚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外加20~40cm厚田土或草泥;(3)炉渣水泥砂浆封顶:在温室后屋顶内侧安放2~3cm厚木板,然后放一层5~6cm厚稻草垫,上部铺放20~30cm厚炉渣,再用5cm厚水泥砂浆封顶。
8、覆膜:选择睛朗无风,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膜宽应比前屋面多出1m,膜长度比温室实际长度多2~3m,使薄膜尽量能包住一部分山墙。上膜先从屋脊处固定,然后拉紧薄膜,卷一段后,置于预先在温室前脚下挖好的沟里,随即填土踏实,薄膜上下固定之后,再从两山墙上东西拉紧,将膜包过山墙顶部,固定在它的外侧。最后用草泥或砖把山墙顶封好,再把压膜线固定好。
9、挖防寒沟:(沟宽30~40cm,沟深40~60cm)防寒沟内填满干草后,顶部压一层15cm厚黏土,并向
南倾斜,以防雨水流入沟内。
10、作业间修建:冬天西北风较多,把门留在东山墙为好,一般高1~1.5m,宽0.5~0.8m.在寒冷季节,通向温室的门里侧应设一个40cm高的围裙,以防止冷空气直接进入室内,降低室温。
❹ 山东土墙日光温室的详细建造过程,尽量详细,专家进
长后坡矮后墙薄膜日光温室:竹木结构,后坡用秫秸、扬脚泥、稻草覆盖,墙体用土筑成。温室的跨度为6-7米,中脊高为2.8-3.2米,后坡长为2-2.2米,后土墙高0.5-1米,厚0.5-0.7米,后墙外培防寒土。前屋面为半拱式,前屋面的拱杆用竹片做材料,或者细竹竿,每隔0.5米设一道。在每隔4-5米的拱下,设前柱、腰柱各一根。前柱、腰柱上各架一东西向横梁,横梁上面立短的吊柱,支撑并固定拱杆。 后屋面是木杆搭成的横竖结构,上面依次铺玉米秸、抹草泥、铺稻草等材料。
❺ 搭建大棚的步骤
01
竹木结构的大棚,也称为简易大棚,建造成本低,使用年限短,一般可使用2~3年。
02
水泥或塑材结构的大棚,是预先用混凝土或塑材制作拱形架,再进行安装,成本较低,一般此类拱棚较沉重,不易移动,遮光率较高,生产上已经不多见。
03
钢构式大棚,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大棚,它采用经过加工的钢管及配件联结在一起。建造成本较高,使用年限较长,也便于更换地块。是目前生产上主要推广的大棚模式。
04
大棚的建造要依地块而定,一般大棚可南北走向,也可东西走向,长度不限,宽度一般在8~12米。日光温室大棚,一般要有后墙,东西走向。
05
日光温室大棚一般是先建造墙体,东西走向,宽8~12米,长度60~100米为宜,高度3~4米左右。再安装钢架结构,再把后坡用水泥板或其它材料制作好,然后再覆盖上大棚膜,用压膜线固定,秋冬季还要再覆盖保温被,安装卷帘机等。
06
一般的大中拱棚,根据地块的长度和宽度建设,先将拱架安装好,再覆上薄膜,用压膜线或压膜槽进行固定,底边的薄膜用土压好。
07
大棚根据生产季节,选留放风口的位置,一般以越冬生产的日光温室大棚选在大棚的后坡前方位置留放风口;以春秋季生产为主的,一般选在最前方1.2~1.5米高的位置留放风口。大中拱棚一般在棚的两侧留放风口,联栋建造的一般选在棚的顶部及两侧留放风口。
特别提示
大棚的建造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及生产季节、资金条件而定。
❻ 标准大棚搭建技术
一、平整土地和放线
按照设计好的日光温室平面图,陟盘测定好方位角,确定温室大棚的四个角,温室的四个角处打瞒桩,而后确定山墙和后墙的位置。
二、筑墙
筑土墙所用的土,可以采用温室后墙外侧的土,也可以用温室前部栽培面耕层以下的土壤。如用温室前幽土,可将耕层(厚约25厘米)挖出,放在一边,向底层的生土浇水,一天以后,挖生土做土墙。
先按土墙的厚度打夹板,填入刚挖出的湿土,用土夯或电夯夯实,每层约20厘米,夯实一层以后,再作第二层,直至达到要求高度。山墙于后墙要一起做,不可分段,只有这样才坚固。如果土壤的粘度不够,可毗中掺人麦秸。有些地区的土壤粘度很低,不能用夯实的方法建墙,这时可先在土中搀入一定量的麦秸和泥,做成土坯,待土坯干后,睡土坯墙。
砌墙时,土坯之间要用草泥堵严,墙的内外也都要抹草泥。砖墙施工时要先将地基夯实,然后才可以砌墙,施工时要灰浆饱满,勾好砖缝,抹好灰面,墙的内外都要抹灰,以免漏风。砖墙层与层之间的空心不可过大或过小。一般空心的宽度掌握在5-8厘米之间。空心不可一留到底,要每隔3-4米,用砖将各层连接起来,以提高墙的牢固程度。空心墙可加用炉渣、珍珠岩、麦秸作填料,也可什么也不加,只用空气隔热,不加填料的空心墙,一定要做到没有裂缝。在砖睁封顶时,最好用泥糠封顶30厘米,使后墙与后屋面衔接紧密,提高保温性能。
三、埋立柱、立屋架
根据图纸,确定各个立柱的位置并用石灰标出。挖30-40厘米深的坑,用石头做柱脚,以防止立柱下沉,而后在后排立柱上安装挖柁,柁头架于立柱上,柁尾架于后墙上或架于后面辅助立柱上,在柁上放檩3-4道。脊檩在柁处相连,成一条直线,其它檩错落放置,为防止檩下滑,可在檩下部的柁上钉一块小木块卡住檩木。有些温室只用立柱支撑脊檩。
四、覆盖后屋面
在檩条或椽子上覆盖一层废旧的塑料薄膜,在薄膜上摆放成捆的玉米秸,其撂放的方向与檩条或椽子垂直。再在玉米秸上铺麦秸或稻草,而后在其上再铺一层塑料薄膜,上面抹草泥。后屋面由两层塑料薄膜包裹的秸秆、麦草组成了一个像棉被一样的覆盖物,保温性能比普通的不加塑料薄膜的后屋面大大提高了。后屋面覆盖好以后,要用草泥将后屋面内侧与温室后墙衔接处抹严。
五、挖防寒沟
在温室大棚的前沿挖20厘米宽,40厘米深的防寒沟。
六、埋地锚和后屋面的压膜线固定铅丝
在防寒沟的底部平放一条于温室等长的8号铅丝,其上穿有地锚,地锚是两头做成铁环状的8号铅丝,依所要埋设的拱杆间距,每隔3米,在铅丝上绑一块砖头或木棍,放在这些固定物之间。
在温室的后墙外侧;依同样的方法挖沟埋地锚,只是地锚的间距可加大为2-3米,埋好后即可填土踏实,铁锚的上部环显露于地表。在温室的后屋面上,拉一道8号铅丝,两头埋入温室山墙外侧的地下,埋人时要在头部绑重物。用铅丝或尼龙绳固定铅丝,一头绑在铅丝上,一头绑在后墙外埋好的铁锚上。
七、建前屋面
立柱位置埋好后要前后调整,使立柱各排和各列对齐,将4米长的竹片两两绑在一起,长度要适宜,一端插在防寒沟里,下部靠防寒沟的南侧用砖头顶紧,其角度要使拱杆在竖起来时与地面垂直或稍倾向于南方。在支撑前屋面的立柱上绑横梁,横梁距离每排立柱顶端20-30厘米,在横梁之上立小吊桂,小吊柱的上下两端都要打孔,分别用8号铅丝穿过孔,弯曲拱杆,小吊柱的一端紧绑在拱杆上,一端支在横梁上,绑紧。拱杆的上端可插在脊檩之上。而后,不断调整小吊柱,使前屋面的同一位置高度一致。
八、覆盖薄膜
温室的薄膜为两幅或三幅,用两幅时,其宽度分别为3米和5米,用三幅时其宽度分别为2甲、4米、2米。先将3米或2米宽的薄膜一边卷回,用粘合剂粘合或用电熨斗熨成5~6厘米宽的筒,装人泥龙绳,3米宽的固定在距离地面2.5米处,2米宽的固定在距离地面1.5眯处。
薄膜先卷成卷,边覆盖边拉紧边向防寒沟里填土。尼龙绳要拉紧,连同薄膜一起,在温室的山墙处埋人地下。上面的一幅或两幅薄膜同样先卷成卷,一端靠山墙埋人地下,而后向另一端铺开,到头后靠近山墙埋人地下。薄膜靠近后屋面的一端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竹片和铁钉直接固定在脊檩上;另-种方法是将其用竹片和铁钉固定在脊檩上之后,折回,扣在后屋面上。可扣后屋面的宽度约为0.5-1米,越多越好,其上用草泥压实。此种方法对没有加废旧薄膜的后屋面来讲,有较好的提高保温性能的效果。
九、固定压膜线
薄膜覆盖好以后,要用压膜线将其压紧固定,压膜线可以是市售的聚丙烯温室专用压膜线,也可以用尼龙绳或铁丝代替,但最好不用。以专用压膜线为最好。先将压膜线的一端绑在温室后屋面上的8号铅丝上,从温室上抛下,压在两拱杆之间的薄膜上,下端地锚环,拉紧绑好。
固定压膜线的顺序是先细后密,先大伺距的固定几根压膜线,再逐渐在每个拱杆之间固定一条压膜线。压膜线和塑料薄膜都有一定的弹性,要在固定好压膜线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再紧2-3次,才可保证确实压紧,压紧的前屋面薄膜呈波浪状。
十、上草苫和纸被
纸被用4-6层牛皮纸做成,草苫用稻草或蒲草做成,稻草苫宽1.2-1.3米,蒲草苫宽1.5-1.6米,长度以覆盖住温室的前屋面为准,在没有纸被的情况下,可覆盖两层草苫或增加草苫之间的重叠量,每片草苫用两根长度分别为草苫长度2倍或略长一些的尼龙绳拉放,每条绳的两端都分别固定于草苫某一端的靠边的一处,形成两个环,套住草苫。
拉放草苫表面的两根绳,可将草苫卷起或展开于温室的前屋面。卷起的草苫相交错或一前一后摆放在后屋面上,为防止草苫下滑,可在每卷草苫的后面挡一块石块或两三块砖。
十一、出入口的处理
日光温室可在温室的东山墙处留门,门要尽可能地小,门外要建保温间,门的内外都要挂门帘,一般不在温室的西山墙或后墙处留门。
❼ 温室大棚怎么建设
一、加大墙体和后坡厚度增强温室保温性能
温室的蓄热面包括三面墙体、后坡和地面。当蔬菜植株遮严地面后,墙体、后坡就成为主要的受热面。要求增加墙体和后坡的厚度主要是为了增加其蓄热量,当然也不排除其防寒保温的作用。其中,能否蓄热保温就成为温室冬季生产成败的关键。实践证明,要想抵御冬季的灾害性天气,温室土墙体底宽应达2米,上宽应达1.5米,呈一梯形。若砌砖墙,厚度应不少于1.2米,即内50厘米为吸热层,中空80厘米,内填打成捆的麦秸,作为隔热层,外18厘米作为防寒层。冬季后墙外还应再靠30厘米厚的玉米秸。
二、建半地下式畦面以利于土温提高
若建土墙温室,可以把墙体南边的部分土推到墙体上,并用推土机压实墙体,然后把内墙壁削直铲平。因墙体用土较多,所以室内畦面比室外的地面要低30~40厘米。半地下式畦面虽然南边有少许遮光,但室内畦面低于室外,室内的土温不至于降低过快,能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这就是冬季温室低畦栽培能够增产、增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增加后坡厚度避免厚薄不均
温室的后坡面朝北,同墙体一样也是主要的散热面,因此建造后坡时,其仰角要在45度左右。高仰角可使后坡成为一个理想的受光蓄热面。仰角小,不但本身难以受光蓄热,还会遮挡后墙体,影响墙体的受光蓄热。
后屋面的厚度应在50~60厘米,目前多数温室的后坡是北部厚、南部薄。有的屋顶南沿只有10~15厘米厚,这一问题要引起重视。
四、增加跨度和长度提高可利用面积
温室是一种高投入设施,在原基础上再稍许增加一些投入就能扩大室内面积。根据计算表明:温室每向南延伸1米,可利用面积就会增加11%,而脊高只需增高20厘米即可达到比较理想的屋面角。增加温室的长度也是减少投入、扩大种植面积的一种办法。更主要的是室内空间增大后,温度变化平稳,尤其是夜间降温速度慢。因此,在地块长度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目前多数为50米长的温室加长到100米,甚至更长些。
五、保护好前屋面
温室的前屋面(薄膜覆盖面)白天是受光面(要求每日清扫,保持良好的透光度),夜间是最大的散热面。因它的表面积等同于室内土地面积,这么大的散热面如若保护不好,墙体、后坡的蓄热性再好,也会功亏一篑。目前,人们多采用草苫覆盖的方法来保护前屋面,草苫的厚度要求在5厘米以上。盖时要前苫压后苫,在连接处相压的部分不少于20厘米,而且苫外要覆一层防雨保温膜,以免雪水、露水打湿草苫,降低其保温性。据测定,草苫外盖防雨膜的温室比不盖防雨膜的温室室温可提高1.5℃左右。
❽ 大棚怎么搭建
搭建大棚时要先准备好需要的工具,包括施工线,打孔机,白灰,等。根据场地确定好四个角,具体的朝向和规格,建议南北的长度在80米以内,东西宽8米。确定好之后尽快防线,间隔一米一个间距,并放出拱管的位置,之后打孔。打好安装拱管,横拉,卡簧卡槽,防虫网,薄膜,最后装门。
立柱可用圆木或钢筋混凝土柱,埋土的深度为50一60厘米。中间两行要高出地面,边上两行高出地面1米,立柱的项端自中两行向东西两边逐渐降低,共埋六行。立柱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米,并垂直。然后用12一16毫米直径的钢筋弯成拱杆,把它们绑扎在东西向立柱的顶端,作为骨架。
(8)济南市土墙日光温室大棚安装方法扩展阅读:
扣膜时要尽量避免棚膜的机械损伤,特别是竹架大棚,在扣膜前应先把架表面突出的部分削平,或用旧布包扎好。用弹簧固定时,在卡槽处应加垫一层旧报纸。另外要注意避免新旧薄膜长期接触,以免加速新膜的老化。在通风换气时要小心操作。薄膜受冻或曝晒,会促进老化,
钢管在夏天经太阳曝晒,温度可上升到60—70℃,从而加速薄膜老化破碎。 薄膜使用过程中,难免有破孔,要及时用粘合剂或胶带粘补。环境特点与调控大棚因有塑料薄膜覆盖,形成了相对封闭与露地不同的特殊小气候。进行蔬菜大棚栽培,必须掌握大棚内环境的特点,并采取调控措施。
❾ 山东ⅠⅡ Ⅲ Ⅳ Ⅴ型日光温室(冬暖大棚)建造技术规范
日光温室大棚标准化建造技术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07-4-10
日光温室大棚统称为节能型日光温室,在我国有些地区又称它为冬暖式大棚。它主要是利用太阳光给温室增加温度,从而实现冬季喜温性蔬菜生产的目的,一般不进行人工补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既丰富了冬季蔬菜的市场供应,又增加了菜农朋友们的经济收入,已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在山东省及黄淮海地区,已被大面积推广应用,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就来详细地介绍日光温室大棚标准化建造技术。
一、日光温室大棚结构
日光温室大棚的结构主要是由墙体、后屋面、前屋面三大部分构成。
其中墙体又分为后墙和两面山墙。后墙指平行于日光温室屋脊,位于大棚北侧的墙体。山墙指垂直于日光温室屋脊的两侧墙体。墙体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保温,二是蓄热,三是支撑后屋面和前屋面。
后屋面主要是指后墙与屋脊之间的斜坡,又称后坡,它是利用保温性能比较好地材料铺制而成,后屋面的主要功能是保温。
前屋面主要是指由屋脊至温室前沿的采光屋面,又称采光屋面。它主要是由骨架、透明覆盖物和不透明覆盖物三部分构成。骨架主要起支撑作用,透明覆盖物主要用于采光,不透明覆盖物主要用于夜间保持棚内合理的温度与湿度。
日光温室的结构示意图或平面剖面图如下:
二、确定日光温室结构参数的依据
1.日光温室的承载力
日光温室的承载力主要指的是日光温室各部位的荷载能力。为了保证日光温室大棚建造的坚固性,其各部位的承载力必须大于可能承受的最大荷载量。日光温室荷载量的大小主要依据当地20年一遇的最大风速、最大降雪量(或冬季降水量),以及覆盖材料的重量来计算。由于在日光温室大棚建造过程中,墙体的承载力一般都大于其可能承受的荷载量,因此,墙体承载力可以不予考虑,在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大棚骨架和后屋面的承载力等主要因素。以济南地区为例,按其最大风速为17.2m/秒,最大积雪厚度为190mm,干苫重量为4~5kg/m2(雨雪淋湿加倍计算),再加上作物吊蔓荷载、薄膜荷载以及人在温室上走动的局部荷载等因素,济南地区日光温室骨架结构的承载力标准,可按照每平方米平均荷载为700~800牛顿,局部荷载为1000~1200牛顿进行设计,其他地区可根据这一标准适当进行调整。
2.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
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主要取决于墙体、后屋面、前屋面三部分的保温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墙体的保温效果应达到以下标准:在最寒冷季节晴天时,室内外最低温度相差20~25℃,连续阴天不超过5天时,室内外温差不小于15℃。墙体具有承重、隔热、蓄热等功能,若采用砖砌墙,要保证墙体总厚度为70~80cm,即内、外侧均为24cm的砖墙,中间夹土填实;若用土或土坯砌墙,墙体厚度为80~100cm。寿光型日光温室后墙横截面呈梯形,下宽为350~450cm,上宽为100~150cm。
后屋面具有承重、隔热、蓄热及防雨雪的功能,其热阻值应与墙体相近,应由蓄热材料、隔热材料、防漏材料等组成,总体厚度为30~35cm。
前屋面散热面积大,须采用热阻值大、重量轻的透明覆盖材料,以便于日常管理。不透明覆盖物采用草苫时,重量应达到4~5kg/m2。
3.日光温室采光屋面参考角与形状
日光温室采光屋面参考角,主要是指由屋脊至温室前沿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日光温室经济实用的采光屋面参考角的大小,应在有利于增加采光量、节省建造成本、适当增加温室跨度、提高设施利用率的原则下加以确定。根据试验和实地测算,山东日光温室大棚采光屋面参考角以230~260为宜。纬度高、冬季温度低的地区,采光屋面参考角可适当大些;纬度低,冬季温度高的地区,采光屋面参考角可适当小些。
在山东地区,日光温室大棚的采光屋面形状采用圆面——抛物面复合型,或者拱圆型,这两种形状都有利于增加日光温室的采光量。
三、山东省主要推广的日光温室类型
目前山东省推广的日光温室类型主要有山东Ⅰ型、山东Ⅱ型、山东Ⅲ型、山东Ⅳ型、山东Ⅴ型等,这五种类型的日光温室,它们在设计时的主要参数如下:温室类型 脊高(厘米) 后跨(厘米) 前跨(厘米) 前屋面角(℃)后墙高(厘米) 后屋面角(℃)山东Ⅰ型 310-320 70-80 620-630 26.2-27.3 210-220 45 山东Ⅱ型 330-340 90-100 700-710 24.9-25.9 230-240 45 山东Ⅲ型 360-370 110-120 790-800 24.2-25.1 240-260 45-47 山东Ⅳ型 420-430 80 880-900 22.9-23.5 260-280 45-47 山东Ⅴ型 420-430 120-130 920 22.4 -23.5 300-320 45-47 其中脊高为日光温室的高度;
后跨为脊柱到后墙的距离;
前跨为脊柱到前棚沿的水平距离;
前屋面角指的是日光温室立柱的顶
端到棚前沿它们之间的连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后屋面角的仰角指的是后屋面的延长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四 、日光温室的选址及场地规划
1、 选址
日光温室大棚首先要选择土壤比较肥沃、土层比较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适合种植各类蔬菜的地块进行建造。排水供水比较方便、交通也比较便利的地方更适宜建造日光温室。建造日光温室的周围最好无遮荫物;并有较好的通风条件,但需要提醒您的是:为了延长它的使用寿命,日光温室大棚最好不要建在风口处。
2、 场地规划
地块选好以后,要对它进行总体规划布局。首先就是要确定日光温室大棚的走向,日光温室大棚一般采取东西延长进行建造, 因为日光温室三面有墙,其中一面墙要朝向阳面,而朝阳面必须要保证朝南方向,这样采光性能才比较好,保温效果也才更佳, 所以说日光温室大棚一般多采用东西延长。
日光温室大棚适宜长度一般以50~60米为宜, 最长不要超过80米,如果过长, 日光温室保温性能虽比较好,但是建造起来很不方便,散热能力也会大大降低。日光温室大棚的宽度目前以8~10米为宜。
在规划布局过程中,还要考虑温室与温室之间的间隔距离,温室与温室之间的间隔距离如果过小,前边的温室就会遮住后面温室的光线,这样后边温室的采光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所以温室与温室之间的间隔距离,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相邻温室之间,不能相互遮光,因此在布局的过程中,要根据棚内高度和棚内宽度来确定相邻温室之间的间隔距离,相邻温室之间的间隔距离一般以前边这个温室的脊高为基数,温室与温室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前边温室脊高的2.5~3倍。
布局规划好以后,就可以开始划线建棚了。
五、日光温室的建造
1、划线在规划好的场地内,首先要放线定位,先将准备好的线绳按规划好的方位拉紧,用石灰粉沿着线绳方向划出日光温室的长度,然后再确定日光温室的宽度,注意划线时,日光温室的长与宽之间要成90℃夹角,划好线,夯实地面就可以开始建造墙体了。
2、墙体建造
日光温室大棚墙体建造大约有两类,一类是土墙,另一类是空心砖墙。
土墙
土墙可采用板打墙、草泥垛墙的方式进行建造。生产实践中,一般以板打墙为主,板打墙的厚度直接决定了墙体的保温能力,板打墙基部宽通常为100cm,向上逐渐收缩,至顶端宽度为80cm。下宽上窄,这样墙体会比较坚固一些。目前,草泥垛墙在济南市济阳县被大面积推广应用,这种建造方式比较经济实惠,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们的青睐。草泥垛墙时,应先将泥土与水充分混合,然后再将混合好的泥巴分别累压在墙体上,草泥垛墙能够保证墙体的最佳保温效果。
空心砖墙
为了保证空心砖墙墙体的坚固性,建造时首先需要开沟砌墙基。挖宽约为100cm的墙基,墙基深度一般应距原地面40~50cm,然后填入10~15cm厚的掺有石灰的二合土,并夯实。(动画)之后用红砖砌垒。当墙基砌到地面以上时,为了防止土壤水分沿着墙体上返,需在墙基上面铺上厚约0.1mm的塑料薄膜。
在塑料薄膜上部用空心砖砌墙时,要保证墙体总厚度为70~80cm,即内、外侧均为24cm的砖墙,中间夹土填实,墙身高度为2.5米,用空心砖砌完墙体后,外墙应用砂浆抹面找平,内墙用白灰砂浆抹面。
山东Ⅲ型等内跨度9m以上的日光温室大棚,北墙应设通风窗,即在距地面150cm处,设50×40cm的通风窗,12月至2月期间应关闭封严通风窗。
3、 后屋面的建造
日光温室大棚的后屋面主要由后立柱、后横梁、檩条及上面铺制的保温材料四部分构成。
后立柱,主要起支撑后屋顶的作用,为保证后屋面坚固,后立柱一般可采用水泥预制件做成。在实际建造中,有后排立柱的日光温室可先建造后屋面,然后再建前屋面骨架。后立柱竖起前,可先挖一个长为40厘米、宽为40厘米、深为40~50cm的小土坑,为了保证后立柱的坚固性,可在小坑底部放一块砖头,然后将后立柱竖立在红砖上部,最后将小坑空隙部分用土填埋,并用脚充分踩实压紧。
日光温室的后横梁置于后立柱顶端,呈东西延伸。
檩条的作用主要是将后立柱、横梁紧紧固定在一起,它可采用水泥预制件做成,其一端压在后横梁上,另一端压在后墙上。檩条固定好后,可在檩条上东西方向拉60~90根10~12号的冷拔铁丝,铁丝两端固定在温室山墙外侧的土中。铁丝固定好以后,可在整个后屋面上部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将保温材料铺在塑料薄膜上,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后屋面多采用草苫保温材料进行覆盖,草苫覆盖好以后,可将塑料薄膜再盖一层,为了防止塑料薄膜被大风刮起,可用些细干土压在薄膜上面,后屋面的建造就完成了。
4、骨架
日光温室的骨架结构可分为:水泥预件与竹木混合结构,钢架竹木混合结构和钢架结构。
其中水泥预件与竹木混合结构特点为:立柱、后横梁由钢筋混凝土柱组成;拱杆为竹竿,后坡檩条为圆木棒或水泥预制件。其中立柱分为后立柱、中立柱、前立柱。后立柱可选择13cm×6cm钢筋混凝土柱,中立柱可选择10cm×5cm钢筋混凝土柱,中立柱因温室跨度不同,可由1排、2排或3排组成,前立柱可由9 cm×5 cm钢筋混凝土柱组成。后横梁可选择10 cm×10 cm钢筋混凝土柱。后坡檩条可选择直径为10~12 cm圆木,主拱杆可选择直径为9~12 cm圆竹进行建造。
钢架竹木混合结构特点为:主拱梁、后立柱、后坡檩条由镀锌管或角铁组成,副拱梁由竹竿组成。其中主拱梁由直径27mm国标镀锌管(6分管)2~3根制成,副拱梁由直径为5mm左右圆竹制成。立柱由直径为50mm国标镀锌管制成。后横梁由50mm×50mm×5角铁或直径60mm国标镀锌管(2寸管)制成。后坡檩条由40mm×40mm×4mm角铁或直径27mm国标镀锌管(6分管)制成。
钢架结构特点:整个骨架结构为钢材组成,无立柱或仅有一排后立柱,后坡檩条与拱梁连为一体,中纵肋(纵拉杆)3~5根。其中主拱梁由直径27mm国标镀锌管2~3根制成。副拱梁由直径27mm国标镀锌管1根制成。立柱由直径50mm国标镀锌管制成。
5、外覆盖物
日光温室大棚的外覆盖物主要由透明覆盖物和不透明覆盖物组成。
在山东地区,日光温室主要采用厚度为0.08mm的EVA膜透明覆盖物进行覆盖。这种薄膜优点非常多:流滴防雾持效期大于6个月,寿命大于12个月,使用三个月后,透光率都不会低于85%。在众多的透明覆盖物中,备受广大农户的喜爱。
利用EVA膜覆盖日光温室大棚,主要有三种覆盖方式,第一种就是一块薄膜覆盖法,第二种就是两块薄膜覆盖法 ,第三种就是三块薄膜覆盖法。
一块薄膜覆盖法就是从棚顶到棚基部用一块薄膜把它覆盖起来,从覆盖方式的优点来说,它没有缝隙,保温性能也很好,它的不足之处就是,到了春天晚春的时候,棚内温度过高,需要散热时,不便于降温。
两块薄膜覆盖法主要采用一大膜,一小膜的覆盖方法,棚顶部用一大膜罩起来,前沿基部用一块小膜把它接起来,两块薄膜覆盖好以后,要用压膜线将塑料薄膜充分固定起来,在这需要特别提醒您的是:压膜线的两端一定要系紧系牢。两块薄膜覆盖法的优点是:冬天寒冷的季节,大棚需要密封的时候,只需要把两个薄膜接缝的地方交叠起来,用东西把它压紧,大棚的保温性能就比较好,到了晚春季节,大棚需要通风的时候,再把两个薄膜的接缝处拨开一个小口,这样它就变成了一个通风口,便于散热。
三块薄膜覆盖法指的是采用一大膜,两小膜的覆盖办法,具体就是顶部和基部采用两小膜,中间采用一大膜的覆盖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通风降温能力明显优于两块薄膜覆盖法,但是薄膜覆盖起来比较困难。
在山东地区,日光温室不透明保温覆盖材料主要指的是草苫,草苫主要是用稻草或蒲草制作而成,山东各地以稻草制作的草苫为主,其宽度为120~150cm,长度主要根据日光温室跨度而定,通常重量为4 kg~5kg/m2。草苫保温效果好,紧密不透光,遮光能力强,也比较经济实惠,目前已为广大农户所青睐。
另外,各地农民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大棚的东侧或西侧建造管理室,以便于以后的日常管理。
以上就是日光温室大棚标准化建造技术的详细介绍,随着人们对冬季蔬菜需求量的增加,大棚建造也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们的重视,相信掌握了日光温室大棚标准化建造这项技术,一定会使您走向致富增收的好路子。
❿ 大棚的搭建方法
要点一:选址。与建造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较,无立柱蔬菜大棚选址同样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照条件优良。区别之处,无立柱蔬菜大棚的南北跨度以12米为宜,若过小,必然加大钢架的拱度,钢架拱度加大,反而不利于人工拉放草苫或给卷帘机上卷草苫增加难度。若超过12米,钢架拱度小,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一是大棚棚面采光受影响,太阳光照入射量少,棚温提高慢,蔬菜生长易受影响;二是钢架拱度小,遇到大雪天气,棚面积雪过多,易出险情;三是无立柱蔬菜大棚的跨度越大,对钢架的承载力要求就越大,投入的建造成本也就高。
要点二:墙体的建造。实践证明,无立柱蔬菜大棚对墙体的建造要求更高,这是因为其整个棚面均采用钢架支撑,一般3—3.5米一架钢架,钢架上端通过后砌柱子与后墙相连,其总体的重量明显比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竹竿骨架重量要重。因此,我们建议建棚户,墙底先用推土机压实(南北宽度要求在6-8米),以防地基下沉。然后,再用挖掘机上土,并且每上70厘米厚的松土,就用挖掘机来回滚压2—3次。后墙的高度以4.5米为宜,最后把墙顶压实。另外注意,用挖掘机切棚墙时,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上窄下宽,倾斜度在6-10度为宜。
要点三:上钢架。为了提高无立柱蔬菜大棚的抗压力,在建造时要求,棚内需添加两排立柱,分别是后砌立柱 (也就有立柱蔬菜大棚中的第一排立柱)和前排立柱。建议菜农,在埋设立柱前,需先用挖掘机对棚底进行平整,然后再大水漫灌,以防埋好立柱时下沉。后砌立柱选用高5.5米的加重立柱 (下埋50厘米),前排立柱选用2米普通立柱即可。按照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立柱埋设方法,将这两排立柱安装好后,便可上钢架。
其方法为:
1.在东西墙的中部(东西向)拉一条钢丝,并打地锚,以此作为上钢架的标准线。
2.需7—8个成年人合力将钢架拉上预定位置,而后,一人用铁丝将钢架捆绑在标准线上,以防倒伏。
3.站在大棚后墙顶部的一人再将钢架的上端捆绑在后砌柱子上,注意铁丝头要向下弯,以避免扎坏后屋面上的薄膜。而站在大棚前脸处的两人,除了将钢架固定在前排立柱上外,还应纠正好钢架的上下方向,从而使钢架保持上下一致。
要点四:拉棚面钢丝。与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较,无立柱的蔬菜大棚要求棚面钢丝更密集些,以增加其抗压能力。专家提倡,大棚放风膜下的钢丝排布距离为15厘米左右,因为白天大棚草苫卷起后,草苫均集中在该处,所以该处钢丝间距比棚面钢丝间距(20—30厘米)要小。注意:棚面上的所有钢丝均要用铁丝固定在每一钢架上,以此来增强钢架的牢固性。
另外,棚室的最南端要多拉一条钢丝,以备方便安装托膜竹。
要点五:上托膜竹。为增强棚面承载力,保护棚膜,托膜竹可选用实心竹竿,且每排上下各一根(竹竿粗头朝外,细头对接),棚室每间安装5排托膜竹为宜。托膜竹的下端可通过两根钢丝将其夹住、固定,其它的部分应一一用铁丝捆绑在棚面钢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