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爬山虎的自述说明方法在哪里

爬山虎的自述说明方法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5-23 23:10:22

⑴ 爬山虎的介绍

爬山虎
学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别名:地锦、爬墙虎
科属:葡萄科、爬山虎属
分布于我国东北至华南各省区。朝鲜、日本也有。 落叶大藤本,具分枝卷须,卷须顶端有吸盘。叶变异很大,通常宽卵形,先端多3裂,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聚伞花序,常生于短枝顶端两叶之间。花小,黄绿色。浆果球形,蓝黑色,被白粉。花期6月,果期10月。 耐寒、耐旱。对土壤及气候适应力强,阳处、阴处都能适应。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
用扦插、压条和播种繁殖。扦插,从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进行。播种,10月采种,可冬播或翌年春播。移植或定植,在落叶期进行。
葡萄科爬山虎属落叶大藤本。爬山虎根茎发达,根深可达1.5至2米,茎长可达20至50米,它的生长对土壤要求不高。爬山虎角质层厚,含腊质,蒸发量小,能在摄氏零下23度至零上50度的环境中生长,具有较强的耐旱、耐热、耐寒性能,适应范围广。它的木质部导管发达,气生根多,再生能力很强。此外,爬山虎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和深度开发利用价值。入秋后,爬山虎的叶子可变为红色或橙色,环境美化效果好;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全株入药,可治走气痰、风湿关节痛、腹腔中包块。叶外用敷疮。果可酿酒,综合利用价值大。爬山虎在世界上应用极为普遍,尤以欧洲为多,主要用于楼房墙体、道路坡面等的垂直绿化。具分枝卷须,卷须顶端有吸盘。叶变异很大,通常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同属植物栽培观赏的还有:
东南爬山虎P.austro—orientalis,叶小,5枚。聚伞花序与叶对生。产福建、广东。
花叶爬山虎P.henryana,幼枝四棱。幼叶绿色,背面有白斑或带紫色。花序圆锥状。产湖北、陕西。
三叶爬山虎P.himalayana,叶小,3枚。聚伞花序。产四川。
红三叶爬山虎var.rubrifolia,小叶较小较阔,幼时带紫色。聚伞花序较小。
五叶爬山虎P.quinquefolia,幼枝圆柱状。叶小,5枚。产中美洲。
粉叶爬山虎P.thomsoni,幼枝与幼叶均带紫色,叶背面有白粉。产湖北。
爬山虎蔓茎纵横,密布气根,翠叶遍盖如屏,秋后入冬,叶色变红或黄,十分艳丽。是垂直绿化主要树种之一。适于配植宅院墙壁、围墙、庭园入口处、桥头石堍等处。它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也宜作工矿街坊的绿化材料。藤茎、根可药用。

⑵ 小学四年级.爬山虎的自述“为题,介绍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地注意用第一人称来写

大家好,我叫爬山虎,也有人叫我地锦、小虫儿卧草、爬墙虎……我喜欢到全国各地去旅游,有着攀爬不懈的精神。 人们都喜欢我,因为我覆盖在墙上能吸收阳光,让屋内变得冬暖夏凉。我的适应能力很强,我喜欢阴,却又耐干旱,别看我的花开得小,却能覆盖一整栋大楼。我还有吸收漫天飞扬尘土的本领,美化环境,因此我也是一个绿化小能手哟。小朋友,你们认识我了吗?我就是那个“虎虎生气”的爬山虎 嗨!大家好!我叫爬山虎。我长在学校操场北边和小院西墙上。我刚长出的嫩叶是嫩红的,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那长大了的叶子。这些叶子铺得非常均匀,让人们感到非常舒服,一阵微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极了……或许你还不知道我有脚吧!我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的六七根枝状的细丝,每根细丝像小蜗牛的触角。这些细丝和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我的脚。如果你仔细看我细小的脚,你就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我的脚就像蛟龙的爪子,触着墙的时候,几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园片,巴住墙。原先直着的细丝,现在变弯了,把我的嫩茎紧贴在墙上,我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你看,大自然奇妙无所不在,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更多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⑶ 爬山虎的自述

我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做爬山虎,一个叫做巴山虎,你们觉得哪个名字好听点?每次夏姑娘来到的时候,我那黄绿色的小花都以最美丽、最迷人的笑容来迎接她。

我的叶子小时侯是嫩红色的,长大了就变成嫩绿色的了。或许是因为我小时侯的叶子不好看,几乎很少人去注意它,长大了的叶子才吸引人们的眼光,那些叶子绿得那么舒适,让人感觉非常舒服。我的叶子尖都是朝下的,在墙上扑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一阵微风拂过,叶子随风起舞,非常漂亮。

你知道我的脚是长在哪里吗?仔细观察过我的人会发现,其实我的脚是长在茎上的,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蜗牛的触角可是非常相似的。那么,细丝是什么颜色的呢?其实,细丝跟新叶子一样,都是嫩红色的。

我是怎样爬的,你就不知道了吧?我的脚触着墙的时候,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把墙巴住。把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我像不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呢?

⑷ 爬山虎 的 自述450字叶子 脚如何爬的作文

加油!加油!这是我们爬山虎家族在比赛攀岩呢!我们一根滕为一个组,别看我们爬得悭,我们可是日夜不停地往上爬,而且我们吸附得很稳,不会掉下来,我们是天的攀岩高手呢!
一声春雷把我们从梦中惊醒,我们一个个探出了头,看这奇妙的世界。天真高啊!真蓝啊!让我们一起努力爬上顶峰,那里的天空一定更蓝更美。我们比赛吧!看谁先到达顶峰。
哥哥姐姐们牢牢抓住石壁,拉着弟弟妹妹们往上爬。太阳公公看见了,也来为我们加油,为们们带来了阳光雨露,让我们茁壮成长,有足够的力量爬上高峰。夜晚,月亮姐姐和星星们为我们做伴,月亮姐姐轻声地说:“亲爱的爬山虎,那么晚了,怎么还没休息?”“我们还差一点到达顶峰,不能停下来!您为我们照亮吧!”
啊!我们终于到达了顶峰,这里的天多辽阔啊!多美丽呀!秋风给我们穿上金色的衣裳,把我们带回了故乡一。我们愿化作泥土,为下一代提供营养。
这就是我们爬山虎家族的一生,我们团结协作、坚持不懈,才能一代代爬得更高更远。

⑸ 爬山虎的脚是不是说明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课文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3至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通过读文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2.词句解析。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铺”在这里读pū。这两句话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先概括地写出叶子绿得新鲜,看着舒服。令人惊叹的却是叶子长得如此整齐,铺排得那么均匀——“叶尖一顺儿朝下”,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就好像是哪位高明的画家创作的一幅图画。

(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叶柄”是连接叶片和茎的部分。作者用这三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中间的长句子是对第一句的补充,更具体地说明脚是长在茎与叶柄相连之处,而且是从叶柄的反面伸出来的,它由六七根枝状细丝组成。作者又以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写得非常逼真,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三、教学建议

1.如果有条件,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实地观察爬山虎。

2.本文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一种思路是从课题入手,直奔重点段落,研读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它是怎样一步一步爬上墙的,然后再学习其他段落,弄明白爬山虎“叶尖一顺儿朝下”与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关系;另一种思路是按照课文的顺序,先理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逐一研读爬山虎各部分的特点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即描写爬山虎脚的部分,在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懂,并充分交流读书的收获。

关于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色,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步骤理解:(1)读有关段落,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语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动手画一画,看看理解得是否准确。(3)同桌互相看看画的是不是像课文所写的那样。(4)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5)课后观察爬山虎,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触着墙时的一系列变化:“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巴住墙就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特别要启发学生体会“弯”“拉”“紧”等有因果关系: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拉力,使它在墙上贴得很紧。为了突破这一理解上的难点,可以采取实物演示的办法,或展示爬山虎紧贴着墙往上爬的课件,也可以让学生用简笔画表现出爬山虎往上爬的情景。一边画,一边讲,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弄清楚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没触着墙的,抓住“萎了”“痕迹”来理解;触着墙的,抓住“变成灰色”“相当牢固”来理解。通过对比,了解爬山虎的脚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不同结果,以及爬山虎的脚与墙的依赖关系。

4.在理解了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建议学生把第2自然段和后几个自然段联系起来,弄清楚爬山虎的脚、茎、叶子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5.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相机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一是细心观察,所以才能看见“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才能发现爬山虎的脚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及“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二是连续观察,所以才会发现原先直的细丝,后来变弯了;才会发现没触着墙的脚“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才会发现“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教师要让学生找出这些体现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语句多读几遍,借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6.本课的生字词可以分散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随机进行。如,可以结合揭示课题认读“虎”字,并指导书写笔顺和字形结构。在初读课文时,重点放在指导读准字音上,如,“均、匀”要读准前鼻音;“重叠”的“重”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作chóng;“触着墙”的“着”不读zhe,应读zháo,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要求会写的字中,“逐”是半包围结构,要注意字形和结构特点;“叠”的结构比较特殊,下面是“且”,不能多加一横;“茎”的第四笔是横撇,不能分成两笔写。

7.学生熟读课文之后,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背诵下来,还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积累语言的练习,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抄写下来。在学生抄写之前,可以留出时间充分交流一下,说说自己为什么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在相互交流中品味词句,提高鉴赏力。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进行小练笔,如,用第一人称写写“爬山虎脚的自述”,或是自己观察一种植物后写一写。

8.课后可以布置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或植物,并做记录;或是做个小实验,连续观察实验中的变化。在开展活动之前,要认真读读“阅读链接”的内容,使学生体会到观察特别是连续观察是一种好习惯,并能有意识地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也能留心观察、写观察日记。

四、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重点段的教学

1.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要求边读书,边画一幅简笔示意图。

(1)学生交流。(学生出示简笔画,同时用自己的话口述;教师视学生理解和表达的情况进行评价和点拨)

(2)品味比喻句“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的细丝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不能用别的事物来比喻这细丝呢?

2.默读第4自然段,用笔圈点。

(1)画出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

(2)理清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过程按顺序说一说。

(先自行阅读、准备,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最后指名在班上说。要求说话时有条理,可以边说边在黑板上图示,或配合一些动作)

(3)齐读第4自然段。

3.略读第5自然段。

4.练习背诵第3至5自然段。

五、相关链接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着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中学毕业后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1921年,他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和悲惨命运的论文、小说、散文、新诗、童话。他先后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

叶圣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他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撰写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论、专着和书简。建国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着作。

爬山虎亦称“巴山虎”“地锦”“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广见于我国各地。

爬山虎生性随和,适应性强,喜阴、耐干旱,在一般土壤中都能生长。爬山虎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绿化覆盖面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由于爬山虎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而且由于叶片与墙面之间的空气流动,还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它作为屏障,既能吸收环境中的噪音,又能吸附飞扬的尘土。爬山虎的卷须式吸盘还能吸去墙上的水分,有助于使潮湿的房屋变得干燥;而干燥的季节,又可以增加湿度。

爬山虎与垂直绿化垂直绿化又称攀缘绿化,是利用攀缘植物向建筑物或棚架攀附生长的一种绿化方式。爬山虎是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攀缘植物。正如《爬山虎的脚》中所说的,它依靠吸盘沿着墙壁往上爬。种植的时间长了,密集的绿叶覆盖了建筑物的外墙,就像穿上了绿装。春天,爬山虎长得郁郁葱葱;夏天,开黄绿色小花;秋天,爬山虎的叶子变成橙黄色;这就使得建筑物的色彩富于变化。除爬山虎之外,牵牛花、紫藤等也可供垂直绿化。

看完。

⑹ 爬山虎的自述的第3题怎么写

上午了质数的第三题怎么写?爬上我的次数的第三题可以在作业帮里面查喽。

⑺ 爬山虎门的自述作文

爬山虎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一株绿油油的爬山虎,我的好朋友是墙,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我和墙总是形影不离。
我长的很平凡:细身材,绿身体。我的衣裳也很美丽,像枫叶一样的叶子把我团团围住,不留一点缝隙。
我的生命力很强,可以活十年多,我的永不息精神也很值得你们学习。
春天,我刚长出来的是嫩红的叶子,不大引人注目。
夏天,我的茎上开出黄绿的花,但是花很小,像黄瓜花一样。花落后,我就长出鲜绿的叶子,引来许多人观看。
秋天,我的“衣裳 ”就像神奇的魔术师,由黄绿变成橙黄。
冬天,我就变成光秃秃的,更让人不注意了,但是,我不像普通的植物一样,冬天就被冻死了,来年春天,我还可以活。
我对人类也有很大的贡献,比如:我的茎可以入药,身体可以遮挡阳光 ……
如果我离开我的好朋友——墙,我就会无依无靠,渐渐死去,我的叶子会渐渐变成灰色,可不要嘲笑我,如果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劲,休想拔下我的一根茎。
假如我是一株爬山虎,我一定为人类做贡献,不让人类冷落我。

⑻ 请种一棵爬山虎运用了什么和什么两种说明方法

写一棵爬山虎这篇文章的时候,第1种说明方法是白描的说法,
就是直接描述这个爬山虎的外部形态,另外一种就是对比的说明方法。

阅读全文

与爬山虎的自述说明方法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反方法 浏览:246
如何分辨方向的方法 浏览:318
锻炼肱三头肌方法 浏览:519
冬天烧火的最佳方法 浏览:130
宝马座套安装方法 浏览:710
除了写作业还有什么学习方法 浏览:935
托班拼音复习方法和技巧 浏览:733
中药雨林土的图片及使用方法 浏览:552
算口算题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99
甲状腺结节最好治疗方法 浏览:863
怎么做儿童拖鞋的方法 浏览:161
硬化后舒展的洗涤方法如何 浏览:533
抽竿方法野钓怎么打窝 浏览:480
生姜酵素发酵方法视频 浏览:339
连等式处理方法视频 浏览:159
小站台不锈钢护栏底座安装方法 浏览:278
语文课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 浏览:736
竺可桢焦虑解决方法 浏览:473
腮腺郎中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780
10月野钓鲤鱼最佳方法 浏览: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