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除了曹冲称象的办法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计算大象的重量呢
除了曹冲称象的办法,还有两种方法也可以做到:
1、利用杠杆原理
当然还有别的方法可以使用,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巨大的翘板,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称重。当然操作步骤也非常的简单,将大象放在翘板的一端,然后另一端站上人。
随着人的数量的增加,在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使整个翘板保持平衡。因为每个人的重量不一样,如果出现了人的体重大于大象的体重,那么这个时候换体重轻的人既可。
此时我们只需计算出另一端人的总体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其实这样的方法和曹冲的称象方法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也未尝不是一种很巧妙的手段。同样的,这样的办法也适用于科技发展的今天。
2、利用水池
除此之外,这里个人给大家提供另一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将大象放入一个巨大的水池中,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因为大象进入水池和离开水池,一定会使一部分水溢出来,这时候我们只要计算出大象离开水池时,溢出的那部分水的重量,便可以计算出大象的体重。
(1)测量大象的体重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除了以上这种大家比较认可的方法之外,曾经也有一些学者在中央电视台上对于曹冲称象进行了讨论,大家都在尝试着能不能想出除了曹冲之外的方法。当时这些专家们确实提出了很多的方法,不过很多都必须要结合现在的科技技术和认知才能实现。
比如曾有一个学者提出可以将大象放到一个水池里,然后慢慢的向水池放水,等到水刚好摸过大象的时候画还有一个线。然后再将大象取出来,看这水又下降了多少。
通过两次水线不同的差值来计算出大象的体积。然后再随意从大象身上砍掉一块肉,看一下这个单位重量的肉块会有多重,然后在乘以之前测算出的体积,算一下大象的重量。
但这种方法不仅已经违背了不伤害大象的这个原则,而且也不是很可靠,更是没有可行性。
——其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一个能够测出大象体重的方法,但是要知道大象身上每一块肉的密度是不同的,所以只是单一从某一块来计算,测出来的总体重量偏差肯定很大,而且最现实的一点,大象不可能老老实实的待在水中让你用水将其给淹住,也不可能老老实实的让你砍一块肉。
因此从笔者的个人观点来看,曹冲称象的方法已经是当时最为方便,而且效率最高的一种方法了。因为下面所讲的杠杆原理,确实能够测出大象的体重。但是制作一个天平杠杆自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其安全性也是有待考证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不懂得轮轴原理,如果在中间支撑的部位,完全靠木头与木头之间的摩擦,其误差是非常大的。
而且使用天平称大象的体重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天平支撑点两侧的木头也必须保证相同的长度和重量,结合当时的条件来看,这一点自然很难达到,因为一棵树从上到下的密度是不同的。
所以如果保持了天平两端长度相同,那么两端的重量肯定就不同,而当时人们又没有所谓的配重概念。如果要是刚好让两端平衡的话,那么长度肯定就不一样了。支撑点两端的力臂不相同,自然会出现倍数级的误差,所称出来的重量偏差可能要比实际值大很多。
而曹冲所想的将大象放到船里面则完全可以避免杠杆原理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因为船是现成的,而且大象站在船中也会相对老实一点,所以在整个称重过程中也会相对的简单快捷一点。
㈡ 除了曹冲称象的办法,还有什么方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1.杆杠原理:拿一个杠杆,一边放上重石块,一边站上大象,等到重石块的重量和大象相等,称量每一个石块的重量然后相加就是大象的重量
2.将大象用钢索绑好,利用吊车的滑轮,在钢索的另一头系上大筐,在筐内放入重物,重量相等时,就会平衡。
3.让大象上船做标记,然后将石头换成人,再将每个人的体重相加,便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
曹冲:(196年-208年)东汉末年豫州刺史部谯人,曹操和环夫人之子。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曹冲死后,曹操悲痛万分,曹丕来宽慰他,曹操说道:“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又是你们的大幸。”
曹冲称象:当时孙权送来一只大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㈢ 曹冲称象一文中还有什么办法能称出大象的体重
曹冲称象一文中没有其他办法能称出大象的体重。
不过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巨大的跷跷板,用杠杆原理来称重。当然,操作步骤也很简单。把大象放在跷跷板的一端,然后站在另一端站上人。随着人数的增加,在达到一定数量后,整个跷跷板保持平衡。
因为每个人的体重是不同的,如果人的体重大于大象的体重,那么这个时候可以使用较轻的人就行了。此时,我们只需要计算另一端人的总重量,即大象的重量。事实上,这种方法类似于曹冲的方法,但也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手段。
(3)测量大象的体重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曹冲称的大象是吴国孙权送给曹操的礼物。因为这只大象很大,曹操以前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大象。大象的腿像一根柱子一样粗,但是如何才能具体地称出这头大象的体重呢?这给许多谋士出了一个难题。
一个孩子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个人就是曹冲。他说他能准确地称出大象的重量。曹冲首先做的是把大象带到船上,当大象与水平面稳定后,他在船上做了一个标记。
然后把大象带到岸边,接着把石头装到船上。石头大大小小的被装进船里,船一点一点沉下去。在到达标记处之后,曹冲命令工人停止装载石头。这时,只要称一下石头的重量,你就能得到大象的重量。
㈣ 用什么东西可以量大象的体重
1把发达国家秤船的大仪器拿来秤2用杠杆效应,把大象放在一边,你来秤另一边3把大象搞碎了,一点一点秤(残忍)4利用已有数据进行类比分析5从小大象把它体重秤出来,然后把它以后所有吃的东西和排泄的东西都秤重,这样的数量差就是大象的体重。6利用直升飞机把大象吊起来,看直升飞机的负重
㈤ 你有什么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呢
1,采用曹冲称象
2,先把大象放在河中的大船上,几下大船的下沉深度,然后把大象放在岸上,往大船放石头,直到与大象的下沉深度一致然后把石头一个一个称出重量,相加就是大象重量。
3,让大象上船做标记,然后将石头换成人,再将每个人的体重相加,便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
4,做一个大象翘翘板,利用杠杆原理,让大象站在一端,另一端站上人,等人和大象重量相同时,再将人的重量相加,便可算出大象的重量。
㈥ 称大象的方法有几种
摘要 1、用大型的电子地磅。
㈦ 称象的方法有哪些
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作为曹操最宠爱的儿子,向来都被当成神童的代表,遗憾的是,曹冲死的是非常早,不死的话或许后面会有无限可能。
在曹冲活着的时候,曹冲因为聪明,曹冲多次称赞他,有意让他继承事业,谁知道赤壁之败,不仅损兵折将,心爱的儿子也病死,这给后来曹丕和曹植争夺储位提供了便利,不然歪史认为曹丕是没办法登上王位的。
自古以来,聪明的人不长寿,很多聪明的小孩子要么早夭,要么长大后变傻,几乎没有例外,或许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有限,用完就完了吧。
㈧ 你知道现在用什么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吗
用过地磅来称出大象的重量,有一种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抓超载用移动地磅。
脚印法:把大象拉到松软的地面上,然后再量一量四个脚印的深度,再量一个已经知道重量的人在同地面上脚印深度,就可以算出大象的重量。
拖动法:设计一只底面光滑的大木板,放于一光滑的地面,为了减少摩擦系数,还可在地面上涂一些油,用一定的力量去拉这只木板,记下拉动时的力量,(可以用一定数量的石头的重量通过滑车转向后作水平拉力),然后再把大象牵走,再记下拉动空木板的拉力,则大象的重量就可算出来。
排水法:类似于曹冲的办法,挖一规则几何形状深水坑,深度超过大象高度,别让大象能站在水底即可,把水灌满,把大象赶入,然后牵出大象,算一下减少的水的体积即是大象的重量。
(8)测量大象的体重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曹冲称象
取自《三国志》:曹冲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曹冲聪明至极,五六岁的时候像大人般聪明。当时孙权送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大臣们没一个人能想法测出。
这时曹冲说,把大象放在船上,在船下沉的地方坐上标记,然后把石头放上去沉至刻度处,就可以知道了,曹操感到很满意,照着这个方法果然称出了重量。
㈨ 在曹冲称象的时候,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可以知道大象的体重
三国时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虽然有一些战争,包括赤壁之战,巨鹿之战等等,也包括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但是正是因为历史的原因,也形成了很多典故。一些成语典故,也走入今天每一位同学的教科书中。
曹冲称象的典故,想必各位都非常的熟悉。但是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曹冲不使用当时的称象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能够使用,并且能够准确的称出大象的体重呢?
放在今天的课本里,曹冲称象的这一典故用来告诉每一位孩子,要充分利用智慧这一道理,学会利用矛盾,解决矛盾。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观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当然这一典故也是每一位孩子很好的启蒙故事。
当然,如果把这头大象放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可以供我们采取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大型的电子地磅,这很容易就能称出大象的重量。但是毕竟当时是在古代,我们可以利用的条件非常的有限。只有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智慧,才能得到大象的重量。
㈩ 用什么方法称大象的重量
方法:
问养大象的人象有多重。
脚印法:让大象站在松软地面上,然后测量四个脚印深度。再测量一已知重量的人在同一地面上脚印的深度,即可大致算出大象重量。
悬吊法:于一大树上挂一足够结实的滑车,一头拴住大象,另一头吊一大篮子,于篮中放石头,直到把大象吊起为止,称石头重量。
拖动法:根据摩擦力=重力X摩擦系数的公式可设计一只底面光滑的大木板,放于一光滑的地面,为了减少摩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