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庫存管理哪個方法最常用

庫存管理哪個方法最常用

發布時間:2022-05-31 10:35:54

❶ 倉庫管理方法是什麼

倉庫管理方法:

一、倉儲管理規范化

爆倉,是歷年雙十一活動中最讓電商和快遞企業擔憂的問題,然而避免爆倉的關鍵並不僅在於快遞的配送能力,也有賴於倉庫的發貨能力。商刻認為,電商倉儲作業復雜而繁重,高效倉儲管理和快速准確發貨都離不開規范化管理和標准化作業。

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對於整個電商倉儲行業的發展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具體到倉庫內的各個作業環節則需要進一步的標准化操作。

二、倉儲作業信息化

全程信息化管理。依託電商倉庫管理系統,對倉庫內每個作業環節和人員操作情況進行信息化管理和可視化管控,所有作業流程和人員操作均在信息系統的規劃指導下進行,對每一步驟和動作都進行分解、計算,並合理規劃,提高人員操作的效率和可執行性。

1、設計多重防錯措施

通過唯一標准條碼、數量比對、重量比對、視頻監控等方式,依靠管理系統對人員操作進行防錯、糾錯,人員在系統的管理和提示下進行操作,即使面對大批量訂單,仍能有效避免誤操作,降低錯發漏發率。

2、預分配策略

採用管理系統根據整倉任務量和不同崗位的需求量提前進行規劃安排,使資源與人力配置最優化,人員開始工作前便可獲悉一天的工作安排和工作量,便可自主進行工作安排,增強靈活性和人本精神。這種策略的優勢在雙十一等訂單高峰期間尤其明顯。

3、有效工時考核法

根據各崗位工作強度和特性,依照合理演算法將人員工作轉化為有效工時,進行公平合理的績效考評,並通過電子看板實時展現工作狀態,有效提高人員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徹底解決倉庫員工/臨時工考核困難等問題。

三、標准化作業,管理更柔性

1、 一人多崗,一崗多能

庫內的各個崗位均採用標准化模式,降低人員操作的復雜度,使一人可兼任多崗,一崗可實現多能,系統根據倉庫內作業情況可隨時進行人員崗位調配。

如包裝任務量大時,可隨時增設包裝作業台,並調撥其他較空閑崗位的人員進行包裝,從而避免因某一作業崗位工作量巨大而導致的整體效率降低。

2、建立標准化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

針對電商企業自有倉庫,能夠提供倉儲管理系統軟體輸出和改進、倉庫內部硬體升級、倉庫內部流程優化、團隊管理經驗共享、管理人員培訓等一系列標准服務,運用成熟高效的倉儲管理軟體和系統支持服務以及先進的倉內管理流程方案復制高效准確的智能倉庫。

四、可視化監控,貨物信息都安全

加強智能倉庫管理系統對所有貨物情況和作業環節的監管,使貨物的存儲、發貨、運輸等情況可以隨時通過系統進行查看,倉庫內員工的作業情況通過系統和PDA等進行記錄和管理,使客戶實時掌握自己商品的動態,包裝等作業環節通過視頻全程記錄,並永久保存,保證每一環節的可追溯性,確保貨物安全性。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倉庫內通過信息系統進行管理,與電商/平台的管理系統和快遞公司管理系統進行無縫對接,全程採用無紙化作業,對所有與客戶相關信息進行嚴格保密,確保客戶信息安全。

(1)庫存管理哪個方法最常用擴展閱讀:

倉庫管理的五點含義:

1、倉儲首先是一項物流活動

倉儲首先是一項物流活動,或者說物流活動是倉儲的本質屬性。倉儲不是生產、不是交易,而是為生產與交易服務的物流活動中的一項。這表明倉儲只是物流活動之一,物流還有其它活動,倉儲應該融於整個物流系統之中,應該與其它物流活動相聯系、相配合。

2、倉儲的基本功能

倉儲活動、或者說倉儲的基本功能包括了物品的進出、庫存、分揀、包裝、配送及其信息處理等六個方面,其中,物品的出入庫與在庫管理可以說是倉儲的最基本的活動,也是傳統倉儲的基本功能,只不過管理手段與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3、倉儲的目的

倉儲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供應鏈上下游的需求。這與過去僅僅滿足「客戶」的需求在深度與廣度方面都有重大區別。誰委託、誰提出需求,誰就是客戶。

客戶可能是上游的生產者、可能是下游的零售業者,也可能是企業內部,但倉儲不能僅僅滿足直接「客戶」的需求,也應滿足「間接」客戶即客戶的客戶需求;倉儲應該融入到供應鏈上下游之中,根據供應鏈的整體需求確立倉儲的角色定位與服務功能。

4、倉儲的條件

倉儲的條件是特定的有形或無形的場所與現代技術。說「特定」,是因為各個企業的供應鏈是特定的,倉儲的場所當然也是特定的;有形的場所當然就是指倉庫、貨場或儲罐等,現代經濟背景下,倉儲也可以在虛擬的空間進行,也需要許多現代技術的支撐,離開了現代倉儲設施設備及信息化技術,也就沒有現代倉儲。

5、倉儲的方法與水平

倉儲的方法與水平體現在有效的計劃、執行和控制等方面。計劃、執行和控制是現代管理的基本內涵,科學、合理、精細的倉儲當然離不開有效的計劃、執行和控制。

❷ 倉庫管理方法和技巧是什麼

倉庫管理方法和技巧:

一、貨物保管

1、面向通道進行保管。為使物品出入庫方便,容易在倉庫內移動,基本條件是將物品面向通道保管。

2、對於易破損的物品應盡可能按先人先出的原則,加快周轉。由於商品的多樣化、個性化、使用壽命普退縮短這一原則是十分重要的。

3、盡可能地向高處碼放,提高保管效率。有效利用庫內容積應盡量向高處碼放,為防止破損,保證安全,應當盡可能使用棚架等保管設備。

4、依據形狀安排保管方法。依據物品形狀來保管也是很重要的,如標推化商品應放在托盤或貨架上來保管。

二、貨物擺放規劃

1、根據出庫頻率選定位置。出貨和進貨頻率高的物品應放在靠近出入口,易於作業的地方;流動性差的物品放在距離出入口稍遠的地方;季節性物品則依其季節特性來選定放置的場所。

2、同一品種在同一地方保管。為提高作業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類似物品應放在同一地方保管,員工對庫內物品放置位置的熟悉程度直接影響著出入庫的時間,將類似的物品放在鄰近的地方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3、根據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安排放置場所時,當然要把重的東西故在下邊,把輕的東西放在貨架的上邊。需要人工搬運的大型物品則以腰部的高度為基準。這對於提高效率、保證安全是一項重要的原則。

三、貨物堆放

1、多利用倉庫空間,盡量採取立堆式操作,提高倉庫利用率;通道應有適當的寬度,並保持裝卸空間,則可保持無聊搬運的順暢,同時不影響物料裝卸工作效率。

2、不同的物料本身形狀、性質、價值等不同考慮不同的堆放方式;貨物的堆放應容易識別與檢查,如良品、不良品、呆料、肥料的分開處理。

四、倉庫盤點

1、首先、把倉儲整頓和管理功能,一並在盤點中執行,尤其在「預盤」的階段里,更為允當。我們很清楚,主倉庫存放的應該是活料,所以明知是呆料的料項一定要清理出去,不管它的價格貴賤。

2、經過復盤之後,實況資料呈交盤點主持人,一方面由會計部執行結算,作財務報表之依據;一方面由盤點主持人召開「檢討」會議針對料賬差異較大與較奇特的狀況,深入檢討其原因。

(2)庫存管理哪個方法最常用擴展閱讀:

倉庫管理的五點含義:

1、倉儲首先是一項物流活動

倉儲首先是一項物流活動,或者說物流活動是倉儲的本質屬性。倉儲不是生產、不是交易,而是為生產與交易服務的物流活動中的一項。這表明倉儲只是物流活動之一,物流還有其它活動,倉儲應該融於整個物流系統之中,應該與其它物流活動相聯系、相配合。

2、倉儲的基本功能

倉儲活動、或者說倉儲的基本功能包括了物品的進出、庫存、分揀、包裝、配送及其信息處理等六個方面,其中,物品的出入庫與在庫管理可以說是倉儲的最基本的活動,也是傳統倉儲的基本功能,只不過管理手段與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3、倉儲的目的

倉儲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供應鏈上下游的需求。這與過去僅僅滿足 「客戶」的需求在深度與廣度方面都有重大區別。誰委託、誰提出需求,誰就是客戶。

客戶可能是上游的生產者、可能是下游的零售業者,也可能是企業內部,但倉儲不能僅僅滿足直接「客戶」的需求,也應滿足「間接」客戶即客戶的客戶需求;倉儲應該融入到供應鏈上下游之中,根據供應鏈的整體需求確立倉儲的角色定位與服務功能。

4、倉儲的條件

倉儲的條件是特定的有形或無形的場所與現代技術。說「特定」,是因為各個企業的供應鏈是特定的,倉儲的場所當然也是特定的;有形的場所當然就是指倉庫、貨場或儲罐等,現代經濟背景下,倉儲也可以在虛擬的空間進行,也需要許多現代技術的支撐,離開了現代倉儲設施設備及信息化技術,也就沒有現代倉儲。

5、倉儲的方法與水平

倉儲的方法與水平體現在有效的計劃、執行和控制等方面。計劃、執行和控制是現代管理的基本內涵,科學、合理、精細的倉儲當然離不開有效的計劃、執行和控制。

❸ 倉庫管理方法有哪些

倉庫管理方法:

1、面向通道進行保管。

為使物品出入庫方便,容易在倉庫內移動,基本條件是將物品面向通道保管。

2、盡可能地向高處碼放,提高保管效率。

有效利用庫內容積應盡量向高處碼放,為防止破損,保證安全,應當盡可能使用棚架等保管設備。

3、根據出庫頻率選定位置。

出貨和進貨頻率高的物品應放在靠近出入口,易於作業的地方。流動性差的物品放在距離出入口稍遠的地方。季節性物品則依其季節特性來選定放置的場所。

4、同一品種在同一地方保管。

為提高作業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類似物品應放在同一地方保管,員工對庫內物品放置位置的熟悉程度直接影響著出入庫的時間,如果使用WMS倉儲管理軟體,則輕松查找到貨品所在位置,不過將類似的物品放在鄰近的地方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5、根據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

安排放置場所時,當然要把重的東西放在下邊,把輕的東西放在貨架的上邊。需要人工搬運的大型物品則以腰部的高度為基準。這對於提高效率、保證安全是一項重要的原則。

(3)庫存管理哪個方法最常用擴展閱讀

對倉庫的產品進行定期的盤點,匯總成為報表,避免出現產品滯銷或者長期忘,出現大量的臨期產品。貨物要做到每一個品牌,每一個品類都有固定的地點碼。根據產品的銷量,快慢,合理分配垛位,空間。每一個垛位都加上醒目的標標明產品,生產日期,規格。最後做到先進先出,避免出現大量的臨其產品,或產品。

經銷商一定要經常檢查倉庫的狀況,做好監督工作。這樣可以給員工留下注庫的印象,認真對待倉庫工作。

同時除了周期性的查庫,還可以突發性的檢查,能夠威懾員工,同時也能夠發現平常不會出現的問題。倉庫是經銷商供應鏈之中重要的環節,想要做到快速,專業的物流,就要做好倉理。

❹ 關於庫存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方法:存貨經濟批量模型、存貨儲存期控制、存貨ABC分類控制。存貨經濟批量模型1、無現金折扣、無缺貨的經濟批量:
相關總成本=變動性進貨費用+變動性儲存成本=(需求量/進貨量)×每次進貨量+(進貨量/2)×單位儲存成本
經濟進貨批量=(2×需求量×每次進貨費用/單位儲存成本)1/2
最低總成本=(2×需求量×每次進貨費用×單位儲存成本)1/2
最佳訂貨批次=需用量/經濟訂貨量
進貨間隔時間=360/次數
經濟訂貨量佔用資金=(經濟批量×單價)/2
2、實行數量折扣(現金折扣)的經濟批量:(考慮進價成本)
存貨總成本 =進貨費用+儲存成本+進價成本
①計算無數量折扣的經濟批量
②相關總成本=經濟批量最低成本+進貨成本
③計算有數量折扣的相關總成本
=進貨成本×(1-折扣率)+(需求量/進貨量)×每次進貨量+(進貨量/2)×單位儲存成本
④選擇存貨總成本最低的進貨兩作為經濟批量
3,允許缺貨的經濟批量:
允許缺貨時的經濟進貨批量
=(2×需求量×每次進貨費用×單位儲存成本)1/2×[(單位儲存成本+單位缺貨成本)/單位缺貨成本]1/2
平均缺貨量=允許缺貨時的經濟批量×單位儲存成本/(單位儲存成本+單位缺貨成本)。
存貨日常管理包括存貨儲存期控制和存貨ABC分類管理。
存貨儲存期控制
在貨儲存期控制包括存貨保本儲存期控制和保利儲存期控制兩項內容,其計算公式為:
存貨保本儲存天數=(毛利-固定儲存費-銷售稅金及附加)/每日變動儲存費
存貨保利儲存天數=(毛利-固定儲存費-銷售稅金及附加-目標利潤)/每日變動儲存費
存貨ABC分類管理
存貨ABC分類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標准,將企業的存貨劃分為A、B、C三類,分別實行分品種重點管理、分類別一般控制和按總額靈活掌握的存貨管理方法。
分類的標准主要有兩個:一是金額標准,二是品種數量標准。

❺ 常見的存貨管理方法有哪些

①經濟批量法。經濟批量是從企業整個生產經營戰略而言,在各個部門存貨上所花費的費用最低而獲得最佳效益的數量。它是由經濟訂購量、最佳批量、安全存貨量三個內容構成。

②最佳生產批量。是指企業成批生產中與之相關聯的費用最低的生產批量。

③安全存貨量。是指在正常情況下不需動用,能使生產經營在不均衡、不正常情況下不受太大的影響而照常進行的最低存貨數量。

安全存貨量的確定通常有以下兩種方法:

根據安全存貨量變動的因素分析確定。而影響因素有:購入存貨到貨期可能延誤;購入存貨的質量可能不符合要求;生產需要或銷售量可能突然增加而高於平均水平。安全存貨量就是正常存貨量基礎上,加上以上若干因素影響的數量之和。利用預計數值建立安全存貨量。其計算公式:安全存貨量=(預計每天最大耗用量一預計平均每天正常耗用量)×預計定貨提前期。

❻ 存貨管理有哪些重要方法

存貨管理的方法有:
嚴格執行財務制度規定,使賬、物、卡(指物料購買卡,領用卡、存貨卡)三相符。
採用ABC控製法,降低存貨庫存量,加速資金周轉。
加強存貨采購管理,合理運作采購資金,控制采購成本。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貨同時滿足下列條 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該存貨包含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

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計量。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進口關稅和其他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存貨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企業應當根據製造費用的性質,合理地選擇製造費用分配方法。
在同一生產過程中,同時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並且每種產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區分的,其加工成本應當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存貨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下列費用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不計入存貨成本: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2)倉儲費用(不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費用);
(3)不能歸屬於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的其他支出。
投資者投入的存貨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❼ 庫存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從運作方式來看,庫存的控制管理方法主要有兩種:推動式的和拉動式的。 首先介紹一種推動式方法-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在這種體系之下,生產計劃是根據對需求的預測和物料的可得性來安排的。一旦計劃形成後,每個工序就會推動部件到下一個生產程序。但推動式體系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它要必須預計到客戶的需求和估測交貨的時間。錯誤的猜測(預測和估計)會導致大批量的存貨,同時交貨時間越長,發生錯誤的幾率也越大。由於要避免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又要必須保持相當水平的安全庫存。並且MRP的各種參數如生產周期,合格率等等入系統時都會有一定的餘量考慮在內的,通常會比實際需要大得多,也會產生多餘的庫存。而過高的安全庫存就需要佔用大量流動資金,並且會掩飾很多管理中的問題,使問題積累,得不到及時解決。 所謂拉動式的管理方法,生產是根據客戶的實際需要來安排的。每個工序只生產下個工序需要的東西。將庫存降到盡可能的低。准時制生產方式(JIT,JUST-IN-TIME)就是一種典型的拉動式體系。 從總體來說,JIT是一種通過在適當的地點,適當的時間製造適當的產品來減少生產資源浪費的一種管理理念,而不是一種固定的模式。而要實現這種目標,則必須要有一種先進的生產管理體系,著重於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減少交貨周期和快速作出對策。

怎麼進行庫存管理

庫存管理的方法主要有ABC管理法、定量訂貨法、定期訂貨法以及經濟訂貨法(EOQ)、JIT庫存管理方法等。

一、ABC管理法

ABC管理法又叫ABC分析法,就是以某類庫存物資品種數占物資品種數的百分數和該類物資金額占庫存物資總金額的百分數大小為標准,將庫存物資分為A、B、C三類,進行分級管理。

ABC管理法的基本原理:對企業庫存(物料、在製品、產成品)按其重要程度、價值高低、資金佔用或消耗數量等進行分類、排序,一般A類物資數目佔全部庫存物資的10%左右,而其金額占總金額的70%左右;B類物資數目佔全部庫存物資的20%左右,而其金額占總金額的20%左右;C類物資數目佔全部庫存物資的70%左右,而其金額占總金額的10%左右。

ABC分類庫存管理方法:

1.A類庫存物資的管理:(1)進貨要勤。(2)發料要勤。(3)與用戶密切聯系,及時了解用戶需求的動向。(4)恰當選擇安全系統,使安全庫存量盡可能減少。(5)與供應商密切聯系。

2.C類庫存物資:對於C類物料一般採用比較粗放的定量控制方式,可以採用較大的訂貨批量或經濟訂貨批量進行訂貨。

3.B類庫存物資:介於A類和C類物料之間,可採用定量訂貨方式為主,定期訂貨方式為輔的方式,並按經濟訂貨批量進行訂貨。

二、定量訂貨法

(一)定量訂貨管理法的原理

定量訂貨方式是指當庫存量下降到預定的最低庫存數量(訂貨點)時,按規定數量(一般以經濟批量EOQ為標准)進行訂貨補充的一種庫存管理方式。

(二)定量訂貨管理法參數的確定

1.訂貨點的確定

(1)在需求和訂貨提前期確定的情況下,不需設置安全庫存:

訂貨點=訂貨提前期(天)*全年需求量/360

即R=LT*D/360

(2)在需求和訂貨提前期都不確定的情況下需要設置安全庫存:

訂貨點=(平均需求量*最大訂貨提前期)+安全庫存

安全庫存=安全系數*√ˉ最大訂貨提前期*需求變動值

(註:最大訂貨提前期,開根號)

三、定期訂貨法

定期訂貨法是按預先確定的訂貨時間間隔進行訂貨補充庫存的一種管理方法。

(一)定期訂貨法的原理:預先確定一個訂貨周期和最高庫存量,周期性地檢查庫存,根據最高庫存量、實際庫存、在途訂貨量和待出庫商品數量,計算出每次訂貨量,發出訂貨指令,組織訂貨。

(二)定期訂貨法的控制參數

1.訂貨周期T的確定:

T*=√ˉ2S/CiR

T*為經濟訂貨周期;S為單次訂貨成本;Ci為單位商品年儲存成本;R為單位時間內庫存商品需求量(銷售量)。

2.最高庫存量Q的確定:

Qmax=ˉQ(T+ˉTk)+Qs

Qmax為最高庫存量;ˉR為T+Tk期間的庫存需求量平均值;T為訂貨周期;為平均訂貨提前期;Qs為安全庫存量。

3.訂貨量的確定:

Qi=Qmax+Qni-Qki-Qmi

Qi為第i次訂貨的訂貨量;Qmax為最高庫存量;Qni為第i次訂貨點的在途到貨量;Qki為第i次訂貨點的實際庫存量;Qmi為第i次訂貨點的待出庫貨量。

四、其他可參考的庫存管理方法

1.零庫存方法

2.寄售方法(超級市場方案)

3.自來水式倉庫方法

4.供應商專櫃方式

5.自動銷售機方法

6.巡迴訪問銷售方法

❾ 對於相關需求庫存管理應採用的方法

摘要 合理控制庫存的方法有:

❿ 常見的存貨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

  1. 嚴格執行財務制度規定,使賬、物、卡三相符。(卡是指物料購買卡,領用卡、存貨卡)。

2.採用ABC控製法,降低存貨庫存量,加速資金周轉。

3.加強存貨采購管理,合理運作采購資金,控制采購成本。

拓展資料:

存貨管理是將廠商的存貨政策和價值鏈的存貨政策進行作業化的綜合過程。反應方法或稱拉式存貨方法,是利用顧客需求,通過配送渠道來拉動產品的配送。另一種管理理念是計劃方法,它是按照需求量和產品可得性,主動排定產品在渠道內的運輸和分配。

第三種方法,或稱混合方法,即用邏輯推理將前兩種方法進行結合,形成對產品和市場環境作出反應的存貨管理理念。一項綜合的存貨管理戰略將詳細說明各種政策,並用於確定何處安排存貨、何時啟動補給裝運和分配多少存貨等過程。

參考資料:

網路 存貨管理

閱讀全文

與庫存管理哪個方法最常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色漿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243
治療失眠的好方法周教授 瀏覽:750
三星手機恢復出廠設置的方法 瀏覽:827
如何改善唇深的方法 瀏覽:201
地球計算方法最新2012 瀏覽:488
兒童游泳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635
如何用卡紙做燈籠手工製作方法 瀏覽:343
滅蟻靈分析方法 瀏覽:951
接觸器連接方法和圖例 瀏覽:104
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選擇 瀏覽:228
狐臭治療方法手術 瀏覽:351
找一下清理手機垃圾的方法 瀏覽:622
如何腌竹筍方法 瀏覽:291
如何了解字謎的方法 瀏覽:120
龍支付使用方法 瀏覽:415
燒烤烤盤使用方法 瀏覽:941
兩輪特技訓練方法 瀏覽:402
丹參染色鑒別方法 瀏覽:624
細胞免疫的研究方法 瀏覽:782
華為雲電腦dnf游戲按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