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羊得了羊痘怎麼用葯治療好
(1)平時做好羊的飼養管理,圈要經常打掃,保持乾燥清潔,抓好秋膘。冬春季節要適當補飼做好防寒過冬工作。
(2)在羊痘常發地區,每年定期預防注射,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大小羊一律尾內或股內皮下注射0.5毫升,山羊皮下注射2毫升。
(3)當發生羊痘時,立即將病羊隔離,羊圈及管理用具等進行消毒。對尚未發病羊群,用羊痘雞胚化弱毒苗進行緊急注射。
(4)對病羊要加強飼養管理。用香港龍達的羊痘特效一針靈配合地米(孕畜除外),另一邊分點注射頭孢,連用兩天;同時用0.1%高錳酸鉀液清洗黏膜,治癒率高達98%。
❷ 綿羊起了羊痘,怎麼治療
對病羊的皮膚病變應酌情進行對症治療,如用0.1%高錳酸鉀洗患處後,塗碘甘油、紫葯水。對細毛羊、羔羊,為防止繼發感染,可以肌肉注射青黴素80-160萬單位,每天1-2次,或用10%磺胺嘧啶10-20毫升,肌肉注射1-3次。用痊癒血清治療,大羊為10-20毫升,小羊為5-10毫升,皮下注射,預防量減半。用免疫血清效果更好。中葯療法:金銀花100克、黃連100克、黃芩100克、黃柏100克、柴胡50克、梔子50克、地骨皮50克,加水10升,文火煎至3.5升,用細紗布7層過濾3次,裝瓶滅菌。皮下注射,大羊每次10毫升,小羊每次5毫升,每日2次,連用3天,一般均可治癒。(僅供參考)
具體的建議你到羊e網的專家區去咨詢一下老師
❸ 羊豆怎麼治療
問題分析:羊痘是感染的痘病毒,是接觸動物感染的。治療一般以控制感染為主,大的可以考慮切除。
意見建議:如果有感染建議口服抗生素葯物,皮損可以考慮手術或冷凍切除。外用抗病毒的葯物只會緩解。
防治方法 ①平時做好羊的飼養管理,圈要經常打掃,保持乾燥清潔,抓好秋膘。冬春季節要適當補飼做好防寒過冬工作。
②在羊痘常發地區,每年定期預防注射,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大小羊一律尾內或股內皮下注射0.5毫升,山羊皮下注射2毫升。
③當發生羊痘時,立即將病羊隔離,羊圈及管理用具等進行消毒。對尚未發病羊群,用羊痘雞胚化弱毒苗進行緊急注射。
④對於綿羊痘採用自身血液療法能刺激淋巴、循環系統及器官,特別是網狀內皮系統,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促進組織代謝,增強機體全身及局部的反應能力。
⑤對皮膚病變酌情進行對症治療,如用 0.1%高錳酸鉀洗後,塗碘甘油、紫葯水。對細毛羊、羔羊,為防止繼發感染,可以肌肉注射青黴素80-160萬單位,每日1-2次,或用10%磺胺嘧啶10-20毫升,肌肉注射1-3次。用痊癒血清治療,大羊為10-20毫升,小羊為5-10毫升,皮下注射,預防量減半。用免疫血清效果更好。
❹ 羊得羊痘怎麼治療
簡單高效治療方法:
1.首先隔離病羊,對圈舍、運動場進行徹底消毒。
2.給病羊柔軟、易消化、適口性好的飼料,保證充足的清潔飲水。
3.使用0.1%高錳酸鉀水溶液洗擦病羊患部,也可用忍冬藤、野菊花煎湯或用淡鹽水洗滌病羊患部,然後用碘甘油塗擦。或用以下中葯方劑治療,效果亦很好。
病羊初期1.二花6克,升麻3克,葛根6克,連翹6克,土獲警3克,生甘草3克,水煎一次灌服。2.升麻3克,葛根9克,金銀花9克,桔梗6克,浙貝母6克,紫草6克,大青葉9克,連翹9克,生甘草3克,水煎分2次灌服。
痘疹破潰時連翹12克,黃柏45克,黃連3克,黃茂6克,桅子6克,水煎灌服。痘疹趨愈,形成痴皮。病羊虛弱用:1.當歸6克,黃瓦6豆,亦芍15克,紫草3克,金銀花3克,甘草1.5克,水煎灌服,根據病情酌加用量。2.沙參6克,寸冬6克,桑葉3克,扁豆6克,花粉3克,玉竹6克,甘草3克,水煎1次灌服。
4.葯物血清治療,羊發病前中期使用羊痘一針靈每瓶200斤體重配合綠健先鋒做緊急治療,一天一次使用2天;發病中後期需要連續使用3天,即可痊癒
❺ 羊痘怎樣治
羊痘傳染,你小心點,我以前手上被傳染過,不過傳染給人的情況不嚴重,在羊之間傳染挺嚴重的。
治療方法:
1、 首先應加強護理,注意衛生,給予軟嫩而容易消化的飼料,圈舍要暖和而通風,最好在天晴時放牧,讓病羊能曬曬太陽。特別是在發疹期,要加強保溫。鋪上墊草,供給溫水。
2、給病羊灌服蘑菇水。用法:取蘑菇30克,白糖3克,加水500毫升,煎後可灌大羊20隻或小羊30隻。對惡性羊痘可酌增用量,灌葯後要灌飲清水,一般用葯後5天即愈。
3、高免免疫血清治療:羊發病前中期使用羊痘一針靈每瓶200斤體重配合綠健先鋒做緊急治療,一天一次使用2天;發病中後期的羊,需要連續注射3天即可痊癒。
註:口腔周圍及無毛的皮膚破潰有潰瘍灶的先用碘制劑的消毒葯清洗,然後用冰硼散化開噴在潰瘍灶上,2-3天潰瘍結痂。
我個人建議還是用血清治療,這個見效快,相對來說成本比較低!
❻ 怎麼治療山羊的羊痘
病因
病原體為病毒。本病為人畜共患急性接觸性傳染病。該病可發生於全年任何季節,但以春、秋兩季為多,傳播很快。傳染途徑為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損傷的皮膚。受到病毒污染的飼料、飲水、初愈病羊都可成為傳播媒介。病羊痊癒後能獲得終生免疫。
症狀
在自然情況下,綿羊痘只發生於綿羊,不傳染給山羊和其他家畜;山羊痘也只感染山羊,同群綿羊不受傳染。該病以無毛或少毛的皮膚和黏膜上發生痘疹為特徵。典型病例初期為丘疹,後變水皰、膿皰,最後干結成痂,脫落而痊癒。羊痘對成年羊危害較輕,死亡率約1%~2%;對羔羊危害嚴重,死亡率達5%左右。
防治
加強飼養管理,勿從疫區引羊和購羊肉、羊毛產品。發生疫情時,劃區封鎖,隔離消毒。定期進行預防接種,綿羊常用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大小羊一律在尾部或股內側皮內注射0.5毫升,免疫期可持續1年。山羊目前尚無特異的免疫預防制劑。
對病羊可用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患部,干後塗以碘酒、紫葯水、硼酸軟膏、硫磺軟膏、紅黴素軟膏、四環素軟膏等。繼發感染時,肌肉注射青黴素80萬~160萬國際單位,每日1~2次;或用10%磺胺嘧啶鈉注射液10~20毫升,肌注1~3次。也可用免疫血清治療,每隻羊皮下注射10~20毫升,必要時重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