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教育孩子說真話
要是孩子說假話成了習慣,他的行為就會變成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很容易走上犯錯誤、做壞事甚至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為人父母者一定要教育孩子不撒謊、說真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父母如果為孩子創造一個能保護和培養孩子說真話的環境,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養成說真話的好習慣,長大後也會成為一個正派、誠實的人,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尊敬。因為一個人只有說真話、相信別人、對生活有信心,才會問心無愧地面對各種事情,也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和理解。具體來說,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培養孩子說真話的好習慣。
第一,為孩子樹立說真話的榜樣。父母自己首先一定要說真話,為孩子做出榜樣,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撒謊、不作假,有什麼說什麼,說到做到,要讓孩子看到父母是怎麼做的,並讓孩子懂得為什麼不能撒謊說假話。有些父母在孩子不高興或是自己很高興的時候,常常會「哄」孩子,給孩子開空頭支票,許下很多並不準備兌現的諾言。父母也許認為這些都是玩笑話,不值得認真,其實這樣很容易在孩子心目中留下「爸爸媽媽說話不算數」的壞印象,從而使家庭教育失去基礎,因為不被孩子信任的父母是沒法教好孩子的。
如果孩子因為說真話在外面吃了虧,
父母應想辦法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明確表示支持孩子講真話,鼓勵孩子做一個真誠的人。總之,不論在何時何地都要鼓勵孩子說真話,這樣才能讓孩子把說真話當成一種習慣保留下來,成為一個誠實的人。
第三,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講道理。有些父母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孩子的行為一旦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會嚴厲訓斥甚至拳打腳踢。很多父母認為對孩子嚴厲是對他們的將來負責,是希望他們能夠出人頭地,殊不知這種方式很可能會把孩子「逼」上滿口謊言的絕路。在遭到父母無理教訓時,很多孩子為了躲避訓斥,往往會把一些真實的東西隱瞞起來,而以假話、假情況、假消息應付父母,報喜不報憂。所以,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適當,即使孩子確實因自己的原因出了這樣那樣的差錯,比如學習成績不好、與人打架、亂花錢、不守紀律等,父母也要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講道理,而不能以泰山壓頂的方式粗暴地逼迫孩子
,因為「高壓」只會帶來虛假。
第四,教育孩子每日反省自己。
孩子有時並不知道自己所認識的東西是錯誤的,也未必明白自己
更多的精彩就在
娜娜老師博客--家庭教育頻道
這里有先進的家庭教育經驗與智慧;
這里是家長學習的園地。娜娜老師恭候您的光臨
㈡ 教育孩子說實話的方法
引導語:父母從小就應該教育孩子說實話的重要性與說謊的壞處,以下是我整理的教育孩子說實話的方法,歡迎參考!
一、以身作則
也許,當孩子撒謊時,其父母應考慮的第一件事就是本身對說謊的意向性有多強。所謂無惡意的謊言對成年人來說可能算不了什麼,但孩子則經常視之為真正的謊話。研究證明:說謊話的孩子大多出自父母常常說謊或不遵守諾言的家庭。因此,如果你希望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奠定誠實的基礎,首先就要以身作則,為他樹立一個好榜樣。
二、尊重孩子的秘密
孩子與父母之間最大的矛盾之一,就是孩子日益增加的獨立需要與父母過多的保護。不幸的是,大多數父母幾乎很少考慮他們對孩子的生活應該了解些什麼。父母應該想到:孩子也有自己的小秘密,而且應該知道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向他了解不同的內容。
三、結識孩子的朋友
孩子進入幼兒園或學校後,就開始結交一些自己喜歡的朋友。慢慢地這種友情對他們來說比同父母的聯系還重要。因此,作為父母,應該知道你孩子的朋友是誰,他們課余時間在一起經常幹些什麼,讓孩子把他的朋友請到家裡來作客。當然,你有權告訴你的孩子你不喜歡他所交的某位朋友,但只能是在發現了這個孩子的'確切不良行為時才能這樣做。盡管如此,也應該作好與之爭辯的思想准備。
四、掌握好處理謊話的分寸
強迫孩子坦白是最糟糕的方法。重要的是,使他從中學到應該誠實待人的道理。不應誘騙孩子說出真相,父母最好盡力設法避免類似事情再次發生。如果孩子因回家很晚而撒謊,你可以告訴他為什麼你要知道真相;讓他知道:你不想聽到借口,只是擔心他的安全;使他記住:如果下次不能准時回家,要讓家人知道;向他指出:要你相信他的話如同你要知道他在什麼地方一樣重要。
五、相信自己的孩子
也許父母培養一個實事求是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彼此之間建立一種以相互信任為基礎的關系。如果父母常常表現出信任感,任何年齡的孩子都會為此而自豪,從而養成實事求是的習慣。
即使發現孩子說謊,父母也不應為此而結束對其信任,應該告訴他:一句謊言是可以被寬恕的。但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他就會失去父母的信任。
㈢ 怎樣做才能讓孩子說實話
具體是什麼情況,你也沒說清楚。
造成孩子經常不說實話的原因,不外乎就那幾種。根源就在於——孩子自己知道,說了實話沒有好果子吃,所以就不說。
你要想孩子說實話,那你就要保證做到他說出實話之後你不去懲罰他。切記不要說話不算數,也不要因為犯錯較重而去懲罰他,否則,你再也別想聽到他的實話了。
既然錯誤已經犯下了,那接下來該做的,就是要鼓勵他承認錯誤,然後及時的教育他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錯誤,並且跟他一起想辦法該怎麼去挽救損失,教導他以後該怎麼做。而不是批評一頓,打一頓,恐嚇一頓!並且要保證相信他,今後會努力改進,鼓勵他,信任他!
這樣長久了,孩子自然就不用著去撒謊了。
其實他撒一個慌要用好多個慌來填補,也很累的,所以,本質上誰都懶得撒謊,只是沒有辦法而已,所以,咱做大人的,千萬不要逼得小孩子去撒謊。
㈣ 怎麼樣才能讓小孩子說出真話,說出實情
最主要的還是想讓孩子說出真話的話,那麼一定要平心氣和的跟孩子進行交談,不要讓孩子懼怕父母,也不讓讓孩子害怕父母,我也不要亂發脾氣,也不要嚴厲的去揍他或者是打罵他,這樣的話才能夠讓孩子打開心扉跟父母好好的來交談,才能說出真話,說出實情。
㈤ 孩子小小年紀,謊話張口就來,作為家長該如何引導讓他說實話呢
孩子小小年紀,謊話張口就來,作為家長引導讓他說實話的方法:家長最先要做的也是和孩子認真溝通交流,並不是責罵孩子,要掌握孩子說謊的緣故。有一些孩子校園內獲得了不太好的考試成績,又怕回家了挨父母的打,就會對父母開展說謊,父母不必給孩子很大工作壓力,給孩子很大工作壓力,就會讓孩子心理狀態疲倦,不清楚該怎麼和父母講。
家長用合理的方法和孩子溝通交流正確引導孩子學做人。假如一個家長一直對孩子指責和發脾氣,孩子就會越來越愈來愈喜歡講話。家長要做的便是不能讓孩子推卸責任,讓孩子學好擔負自身的義務。有的情況下家長很有可能體會不上孩子的要求,孩子也體會不上家長的愛,孩子就會挑選推卸責任,對家長撒謊,家長不要擔心孩子的狀況,要對孩子開展及早的勸阻。讓孩子覺得到家長的愛而且改正孩子,讓孩子不會再犯錯誤,孩子撒謊是有緣由的,家長不必草率地對孩子開展責罵。
㈥ 孩子喜歡撒謊,有什麼辦法可以引導孩子說實話呢
小孩子撒謊,很多時候是一種本能反應。有些家長來會說,發現自己家孩子長大後開始學會撒謊了,當面戳穿他的時候他又不承認,現在孩子有事都隱瞞起來,不知道該怎麼溝通?
首先我們需要強調一下,無意撒謊那不叫撒謊,故意撒謊才叫撒謊。一個懂事的孩子,既便他其它方面平庸不出色,可他知道父母的不容易,自力更生,會分擔父母身上的壓力,盡一個孩子的責任,這樣的父母怎麼能是一個失敗的父母呢。我們身邊中有大多數懂事孝順的孩子,你說這樣顯然是一個成功的父母,而孩子的其它能力的不足,也不能怪父母,也不能說他們是一個失敗的父母。
首先需要消除孩子的恐慌情緒,讓孩子明白誠實並不會受到懲罰,反而會得到贊賞和誇獎;其次要讓孩子明白撒謊是一種極其不好的習慣真諦,不但會讓包括父母在內的人討厭,而且還會對自己今後的發展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最後就是跟孩子約法三章,如果孩子誠實,就給予一定的獎勵,反之則會受到責罰。這里需要說一句,要讓孩子靈活掌握尺度,切不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死板的人,要讓孩子明白「善意的謊言」的真諦。
總結一下,就是:孩子撒謊,是本能還是故意?也許我們做父母的要反思。溝通的三原則,給孩子留有跟你溝通的空間發生事情先溝通,讓孩子不產生恐懼。懲罰前,先說清楚情況和為什麼要懲罰,這是一個心理教育過程。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娃娃的模仿能力超強,俗話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在家做好榜樣是重要的,父母的愛,既能載舟,又能覆舟,所以最好的愛要有邊界,就在於給予和表達的方式適時適度。有愛又有自由。
㈦ 孩子不說實話怎麼引導 如何解決孩子不說實話
1、學會解讀和捕捉孩子日常的變化,給孩子說真話的機會與環境,其實父母應該是最能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因為我們每天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所以我們要注意觀察孩子每天的情緒變化,是否大體一樣,是否在某天或某段時間有反常。當感覺孩子有就某件事情可能沒有說實話時,先不要急於去說出真相,相信孩子一定有他的考慮和難處。
2、維護好親子關系,做讓孩子放心和信賴的父母,孩子有時候會告訴媽媽一些悄悄話,也可能會告訴爸爸一些悄悄話,有的是孩子覺得不好意思的事情和經歷,這些可能孩子都不想你和他人分享。孩子在和媽媽分享的時候是帶著一些小得意的,還告訴媽媽這是個小秘密。但是媽媽並沒有捕捉到孩子開心的部分,而是覺得孩子不睡覺怎麼行。於是,她就很認真的告訴了孩子要午睡。另外這位媽媽還特意又和老師說了一番。
3、家長換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撒謊行為,我們家長需要讓孩子知道,遇到任何事情,撒謊都是不對的,是不被鼓勵的。遇到孩子撒謊,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孩子撒謊原因,跟孩子溝通,監督孩子改正這個壞習慣。
4、與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方式,就通過這樣你一句我一句的溝通方式,慢慢的打開孩子的心扉,讓她們也將自己內心的想法都說出來。這個時候,家長一定不要直接就熊孩子一頓,需要思考如果你是這么大年齡的孩子,是不是也會這么去做這件事情?孩子的行為是否特別的惡劣?都了解清楚後,再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千萬不要直接就給孩子扣上了「撒謊」的帽子,這樣往往傷了孩子自尊心,還得不到好的解決效果。
5、家長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很多時候,孩子身上的壞習慣和壞毛病都能從家長身上找到影子,想想看,如果一個家長經常性的欺騙孩子,孩子怎麼可能不撒謊?如果家長每天都玩游戲看手機,卻希望孩子好好學習,這不是有點強人所難嗎?
對於家長而言,想要孩子有個良好的習慣,不說謊,那麼家長就需要平時以身作則,不說謊,答應孩子的事情就要說到做到,不欺騙孩子。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當家長不說謊,孩子也自然學會做什麼事情不要說謊。
㈧ 如何讓孩子說實話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人誠實,做事守信是立身之本。誠實的人,才會贏得信任和自信,才能在社會上取得長久的成功。作為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孩子擁有誠實的品質。為此,應該在家庭中營造誠實的氛圍,從引導孩子說實話做起。這里有一些建議,供家長們參考。 北京市昌平新思維百分百培訓中心認為,孩子應該從小九鼓勵說實話,做誠實的人。 家長自己要說實話 教導誠實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父母做良好的示範。如果有的時候,孩子會看到父母說謊,他們就不會尊重事實。而且,孩子通常都非常敏銳,能夠注意到父母的言行不符。許多大人會在某些特殊情況時,將說謊「合理化」。但是,那些父母卻不知道即使只是一個小謊,也可能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有一位因偷竊而被勞教的中學生在回憶父母對他的教育時,仍然記得在他七歲時,有一次,他的爸爸告訴司機他才五歲,因此讓他拿到一張比較便宜的車票時,他有多麼戰戰兢兢。 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謊,即使當時的情況,說半真半假的話會比較容易。舉例來說,不要用生病當借口,來推辭一個社交活動,其實這個時候只需說:「我今天不太方便參加」,或「真不好意思,今天真的不是很想出去」。 對於孩子的小謊言,不要反應過度 大部分的孩子都會說小小的謊,希望藉此來逃避處罰或不讓父母生氣,這是正常的自我保護行為。如果你正好發現了孩子說「是的,我洗手了」之類的謊言時,不要急於開始長篇大論的批評。相反地,你可以冷靜的告訴他,誠實是很重要的品質,你希望他能做個誠實的孩子。但是,也不要過分誇大它的重要性。 要記住,把說話的重點放在不誠實的事情本身上,而不要斷然給孩子的人格下定論。不要對孩子說:「你是個說謊的人。」而可以這樣說:「你並沒有告訴我蛋糕為什麼會從冰箱里不見了。」當家長覺得孩子辜負了自己的信任時,他們通常會非常生氣,沖動之下就會說出「你是個不誠實的孩子」,而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人格上有瑕疵的說謊慣犯。最終會使得孩子失去對自己的信心,真的從此成為一個喜歡說謊的人。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告訴你,他已經把功課寫完了,但是後來,你卻發現他只做了一部分時,不要給孩子定性的指責,例如:「我就知道你肯定會說謊。」你最好說:「當我問你一個問題時,如果你不會告訴我真實的事實,我會很難過。」這個方法可能比較容易打開孩子說實話的大門。 不要處罰孩子的誠實行為 前面說過,有些孩子有時候說謊,是因為怕說了實話會讓父母生氣,因此,父母必須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相信自己可以把事實告訴你。比如說,如果你希望孩子真的如實告訴你某件他知道可能會讓你難過或失望的事情時,你可以對他說:「你只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對我來說很重要。」通過這種方式,來鼓勵孩子說實話的勇氣。 當孩子誠實的說出了某件讓他難以承認的事情時,父母應該把談話的重點放在孩子誠實承認發生什麼事情這一行為上。雖然並不是說,小孩一旦誠實承認,他就不需要再接受處罰,但你對他誠實或勇敢承認這個行為必須要予以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如此才能鼓勵他在以後有勇氣繼續說實話。這樣的話,即使對小孩再作批評或者懲罰,孩子也會清楚地明白,處罰只是針對他做錯事情的行為而來的,而不是因為他說了實話的關系。 不要給孩子設圈套 如果我們不希望孩子說謊,就必須注意,平時與孩子說話時不要設圈套,讓他們跳下去。比如你明明已經知道答案了,但你卻問孩子一個會鼓勵他們說謊的問題。如果你看到孩子的嘴上有巧克力的痕跡,不要問他:「你是不是偷吃了准備給客人吃的糖果?」那麼如果他很可能將和大部分的孩子一樣,否認他偷吃了巧克力。這個時候,既然父母可以明顯看出來孩子剛剛偷吃過巧克力,就不要提供機會讓他為自己辯護,你只要簡單的陳述事實就好了:「那些糖果,只有客人才能吃的。」父母應該明白有時候孩子很容易說謊,尤其是當可能要面臨父母的處罰時,只要給他一個機會,孩子一般都會選擇說謊。因此,讓你的孩子說實話,讓他養成誠實的習慣和品質,也是一個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敏銳感覺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