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肢肌肉鍛煉方法
下肢肌肉力量鍛煉方法有很多,如深蹲、跳繩、爬樓梯、爬山和蹲馬步等,對於健康人來說這些方法都可選。那,下肢肌肉鍛煉方法有哪些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下肢肌肉鍛煉方法,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直腿抬高練習
以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具體方法:
仰卧位,雙肘支撐穩定身體,左腿彎曲,右腿用力伸直,腳尖上勾,緩慢向上抬腿至腳後跟抬高30度左右,至大腿前方有酸脹感後,緩慢放下。
重復3次後換另一條腿。如果覺得輕松,可在腳踝處加負重,比如一、兩袋鹽,以增加練習強度。
2、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
可以鍛煉大腿前側肌肉;具體方法:
腿部盡量伸直,用力保持大腿肌肉綳緊,5秒後放鬆。重復10次後換另一條腿。
3、夾枕頭練習
以鍛煉大腿內側肌肉;具體方法:
平卧位或坐位,雙腿彎曲,雙膝中間夾一個枕頭,雙膝同時用力並保持5秒後放鬆,重復10次為一組。
4、側抬腿練習
以鍛煉大腿外側肌肉;具體方法:
扶好避免跌倒,左腿站立,右腿向側方抬高,停留3秒後緩慢放下,重復10次後換另一條腿。
如覺得輕松,可側卧位進行抬腿鍛煉,並可在踝部負重以增加鍛煉強度。
5、坐抬腿練習
以鍛煉髖部肌肉和大腿肌肉;具體方法:
坐直、雙膝彎曲,左腳偏向後、腳尖點地支撐,緩慢抬高右腿,停留3秒後緩慢放下,重復10次後換另一條腿。
6、踮腳尖練習
以鍛煉小腿肌肉;具體方法:
雙腳同時踮起腳尖,停留3秒後緩慢放下。重復10次為1組。
醫生提醒您:
無論您是健康人,還是關節損傷患者,亦或是關節術後患者,以上鍛煉都應量力而行,鍛煉至稍感疲勞為佳。一天多練幾次,每天堅持才是最重要的!
1、高抬腿。
相對來說高抬腿對動作要求比較高,要求做的時候大腿和小腿成90度,大腿同時和腹部成90度角,開始可能做不了幾個,但是如果能堅持下來就會有很好的效果的,不僅可以鍛煉小腿肌肉,而且可以消除腹部的肉肉哦。
2、跳繩。
跳繩是一種可以鍛煉一個人耐力的運動,而且在跳繩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有效的控制自己的用力點的話,是可以隨心所欲的鍛煉自己身體的不同部位的,比如綳緊小腿的話,在跳繩的時候就會鍛煉自己的小腿,而如果是有意識的收腹的話,可以很好的鍛煉自己的腹部哦,同樣,跳繩隊鍛煉自己的腰部和臀部都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3、壓腿。
你見過哪個跳天鵝舞的演員誰有過胖胖的小腿嗎?那是因為她們經常練習壓腿動作,當然練習舞蹈本身對於維持好的身材是很有幫助的',即使我們沒有像她們那麼高的要求,只是在閑暇的時候練習一下壓腿也是很不錯的。
4、游泳。
游泳是一種很好的鍛煉,不僅能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鍛煉效果,而且對於增加肺活量也很有效果,僅就身體鍛煉來講,游泳可以鍛煉到身體各部分的肌肉,當然小腿包括在內哦。
5、塑身瑜伽。
瑜伽是一種將動作和氣息結合在一起的運動,雖然做起來動作緩慢,但是如果能夠做到位的話,鍛煉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練習瑜伽需要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進行才會更加有效果。
6、注意事項
無論選擇哪種運動,都要堅持,比較鍛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會在短期內就能看到比較明顯的效果。
以上關於怎樣鍛煉下肢肌肉有效果的方法就戰時的介紹到這里,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下肢肌肉的鍛煉需要調整飲食結構,以及日常生活習慣等。同時也要合理的運動方法來進行輔助。建議大家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自行做做功課。
想鍛煉下肢肌肉,剛開始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對膝關節進行必要的保護,因為最初練習階段,膝關節穩定性往往不強,如果高負荷練習,容易導致膝關節受損,甚至使得膝關節骨折。所以,下肢肌肉鍛煉的時候最好從膝關節開始,做到循序漸進,可先做深蹲或者抬腿練習。
大腿來說最基本的指標當然是尺寸。當腿部肌肉整體看來發展得還不錯的'時候,唯一缺乏的就是尺寸。為了打造需要的塊頭,將大量的大重量深蹲,特別是一些半深蹲納入常規腿部計劃中。半深蹲練習能夠讓你使用極其重的重量,因此能真正高強度地鍛煉大腿,同時又不會有損傷膝蓋的危險。
無 論任何時候,你想要打造塊頭,你就需要遵循基本的強力原則一更少的反復次數 和組數,兩組之間更多的休息,但是要用更大的負重。使用杠鈴或者器械的深蹲、 半深蹲和肩前深蹲,都是主要的強力練習。另外,你這可以在器械上做腿舉練習, 使用很大的重量讓它成為強力練習。
比賽中有人因肌肉疲勞而抽筋時,通常都會是他們的腿部肌肉首當其沖。這一部分肌肉巨大而強壯,它們在平時需要大量的訓練,才能有那樣的耐力完成一 個小時接一個小時的造型動作。持續不斷地在訓練中讓你的大腿肌肉進行緊縮練習,會幫助你塑造出最佳的分離度以及優秀的肌肉條紋。
仰卧腿舉是鍛煉下肢肌肉的一種不錯方法,這種鍛煉方式可以與深蹲相互結合,深蹲可使得腿部肌肉力量增強,仰卧腿舉可以增加下肢肌肉的抗沖擊能力,從而逐步使得下肢肌肉發達起來。當然,仰卧腿舉練習的時候,蹬腿角度剛開始的時候不宜過大,以四十五度最好。
2. 下肢體育鍛煉方法
深蹲架,倒蹬機,杠鈴,啞鈴......健身房練腿的器械有很多,但是對於很多剛剛開始健身的小夥伴來說,這些器械有的龐然大物看起來讓人害怕,有的陌生的讓人避而遠之,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當然,以上的建議都是在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讓肌肉得到充分刺激的情況下的安排,此外大腿外側是比較難以練習到的部位,可藉助人力或拉力器進行訓練,負重的相撲式深蹲可訓練到大腿內側。
除了變換方式的不同部位訓練,小夥伴們還要注意正確的拉伸放鬆與訓練時間合理安排,高效健身必然離不開合理的規劃。
3. 怎樣鍛煉下肢協調性
鍛煉身體的協調性的方法很多如:踢毽、跳繩、做廣播操、健美操、打拳等都有利於身體的協調發展,不妨選一樣練一練。
調性訓練處方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准備期與鍛鍊期中必須打好基礎,在調
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訓練強
度70%頻率以每星期三次如下:
1.縱跳 2.前後跳 3.側跳 4.方形跳 5.轉向
跳 6.跳躍轉向 7.側向交叉步 8.手腳反向動作
9.站蹲撐地
協調性訓練在於要求速度與時間和動作之配合下完成。
協調性和韌性訓練
在進行靈敏素質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柔韌素質和協調性的練習。因為網球運動是上下肢同時運動的一個項目,完成各種擊球動作需要全身的協調配合,配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擊球動作及質量。
柔韌素質是指人體關節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網球運動員協調性的培養,除了自身條件外,可安排各種器械、體*以及各種增長韌帶的伸張練習,重點放在肩關節、膝關節及腰腹部。
常用的訓練方法:肩繞環、反拉肩、側拉肩、跑姿壓肩,雙手互握振臂、體前屈、體後屈、弓步壓腿、側壓腿、腰繞環、腰部屈伸,行進間正、側、後踢腿,前踢腿胯下擊掌,縱劈腿,各種花樣跳繩、游泳活動等。
柔韌素質訓練的基本要求:
1.掌握柔韌素質發展的最佳程度,以完成網球各項技術要求為限,不必達到最大程度;
2.處理好柔韌素質與力量素質的關系,強調肌肉的彈性,保持肌肉的收縮力量;
3.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協調好拉伸力量的強度、重復次數、練習時間等有關因素的關系,不可用力過猛;
4.運用主動柔韌性訓練與被動柔韌性訓練的指標差進行檢測;
5.柔韌訓練要堅持不懈,經常進行;
6.注意柔韌性與溫度、時間以及疲勞的關系。
網球運動員要打出高水平,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體力,而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體力,必須經過系統的全面的身體訓練和專項身體訓練才能取得。
關於柔韌性的修練
一、關於正壓腿
在壓腿的幾種方法里,正壓腿是基礎,也是習練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練者常存在以下問題:低頭、彎腰,急於用頭碰腳,胸部和腿之間出現一個大空兒,還有的站不穩,像要後倒似的,甚至出現腿部韌帶受傷。要解決以上問題,壓腿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規范動作,分步進行
(1)初練時,不宜做強度很大的練習。把腿放在與腰同高的物體上,髖部後坐,臀部要平,支撐腿與地面
垂直,膝部挺直,被壓腿腳尖向上並有意識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動,使被壓腿成一直線。腳
尖回勾有利於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長軀干,特別是脊椎。一條腿壓幾分鍾後,
再換另一腿。幾天之後,腿部肌肉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時,可進行下一步。
(2)被壓腿及支撐腿均挺直,雙手按壓被壓腿膝部,收髖使身體盡量向前俯壓,以增強膝關節後之窩肌的
伸展性。
(3)雙手按被壓腿膝部,髖部後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
練習;
(4)雙手由下抱握被壓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以胸部貼膝蓋。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5)被壓腿與支撐腿挺直,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以額頭碰腳尖。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6)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用嘴觸腳尖。此步完成後,進行下一步。
(7)雙手搬住腳掌,依上法,用下齶碰腳尖。此步成後,說明正壓腿已成。
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練習,使軀干與腿部形成一一對應,如腹部與大腿、胸與膝、頭與腳尖依次對應接觸,才可避免軀干與腿之間出現的空兒。
2、由輕到重,由低到高
壓腿時,身體對腿部韌帶、肌腱、肌肉施加壓力。初練時,用力要輕,當練習一段時間後可逐漸加重壓力;如果一開始就施以重力,也許能堅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連走路也難了。腿放的高度應由低到高。將腿放至與腰同高,壓到下頜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胸同高的物體上;再練至下頜下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肩同高的物體上,直至把腳放在與頭高的物體上。
3、先拉後壓,由近及遠
初練壓腿,因其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長,不僅徒勞無功,還會使韌帶受傷。因此初練時,應先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後施以振壓;振壓也要一下一下地進行,不可急於求成。壓腿時還要注意軀干與腿部的接觸是由近及遠的,軀干與腿相應部位的接觸順序是:軀干:腹部—胸部—頭部腿部:大腿—膝蓋—腳尖,不要一開始就毫無顧忌地用頭硬碰腳尖。
4、要意志堅強,持之以恆
進行腿部柔韌性練習,的確枯燥乏味,尤其是練到一定程度,還會有腿、髖部酸痛的感覺,這是練習者出現的類似長跑運動員一樣的「疲勞期」,此時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堅強的意志,有苦恆之心,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韌素質與腿功其它素質比較起來,容易發展,也容易消退。此時應善於自我調整,適當減輕下壓力度、幅度,減少壓腿時間,或是進行踢腿練習,與壓踢結合等。只要堅持下去,酸痛的感覺會逐漸消失的,那時你會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興奮的。
5、壓前要做好准備活動
練習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關節、腿部肌肉的准備活動。因為肌肉、韌帶的伸展性與肌肉的溫度有關,通過准備活動,可提高肌肉的溫暖,降低肌肉內部的粘滯性,有利於腿之柔韌性練習。
二、關於正踢腿
踢腿是腿功柔韌性訓練最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鞏固壓腿、劈腿、吊腿的效果,也為實戰腿法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踢腿時常出現的問題有:1、重心不穩,甚至摔倒;2、支撐腿腳跟抬起或支撐腿膝部彎曲;3、彎腰凸背。解決上述問題,踢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起腿要輕
腿將要踢起時,要迅速地將身體重心移到另一腿上,使將要踢起的腿部肌肉放鬆,這樣才會起腿輕,踢腿快如風。為防止摔倒,也可背靠牆或肋木練習。
2、踢時要快
腿由下至上快速向面部擺動,這里有一個加速的過程。踢時髖部要後坐,腿上擺有寸勁。剛剛練習踢腿時,必須保持動作的規范性,寧可踢得剛過胸也不把支撐腿的腿跟抬起或膝部彎曲,或是彎腰凸背用頭去迎碰腳尖,這些均說明腿的柔韌性訓練不到位,韌帶還沒有拉開。只要堅持壓踢結合,常練不輟,定會達到腳碰前額的。
3、落腿應穩
初練者往往踢起腿剛落地,就踢另一腿,從而出現出腿笨重、身體歪斜的現象。這是因為踢出的腿剛落地時,身體的重心還在原支撐腿上,腿下落時轉移重心,勢必出現上述現象。正確的做法是等腿落實後,身體重心轉換已畢再踢出另一腿。其實這樣練習也有利於實戰中連環腿法的應用。
運動要能夠提升能力並避免傷害,熱身與拉筋就好像武俠小說裡面的基礎內
功一樣,必須是持之以恆而扎實的;但是,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
掌握不到要領;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並確保安全,以下的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
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
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
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
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
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
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
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
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
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
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
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
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
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
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
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
"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
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
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
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
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
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良好的柔韌性不會妨礙生長,而且有利於生長。保護骨骼肌肉,有效預防傷病。
4. 怎麼鍛煉下肢無力不平衡
你好
下肢無力,不平衡,
這種情況的話,
你最好找一個健身師傅幫你,
希望能把你的身體鍛煉的棒棒的,
然後各方面的技能都非常的好,
祝你好運
5. 人過五十,該怎樣鍛煉腿部肌肉而不傷膝蓋
五十歲後,身體機能下降較多,健身一定要適合自身並循序漸進。高效練腿不傷膝,我推薦靠牆靜蹲和金雞獨立兩個動作!
靠牆靜蹲訓練是靜力性自重健身動作,上半身靠在牆上,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達成三個九十度最佳。
循序漸進的下降高度,並不斷增加訓練時間,下肢肌群力量、耐力就得到提高了。而且膝關節在動作中是 健康 的,注意膝蓋不過腳尖,並朝向正前方。
金雞獨立訓練小腿肌群力量耐力,並對平衡性、協調性幫助頗豐。
訓練時單腿站立(注意膝蓋鎖定),另一條腿騰空,左右腿都要訓練,先弱側後強側。隨能力提高後,可以墊腳尖進行動作訓練。
中老年人健身鍛煉切勿急功近利,訓練動作做標准,控制好強度循序漸進。並且睡眠飲食要跟上,才可以獲得最好的效果。
你好
我今年51歲,分享一下,我鍛煉腿部肌肉而不傷膝蓋的方法。
一雙腿站直,雙腳墊起腳尖,停留兩至三秒,然後慢慢放下,重復這個動作,每天3至5組,每組30至50個。
二雙腿站直雙手扶好,左腳抬起,小腿與大腿處呈120度,向外劃圈8到10個,然後放下,右腳跟左腳同理,小腿與大腿處呈120度,向外劃圈8到10個,每組,10到15個,每天做好三組。
三①雙腳比肩略寬站穩,身體略略向下沉一點,就像半扎馬步的形式,身體向前傾斜,腳後跟離地前後擺動,②身體向左傾斜,右腳跟離地,來回擺動身體。③身體向右傾斜,左腳跟離地,來回擺動身體,以上動作每組十個,每次三組就可以了。
④,雙腳站立比肩略寬,慢慢向下蹲,小腿與大腿處呈120度至150度,大腿感到吃力就可以了,每次三組,每組十個。
⑤,每天徒步行走5到10公里,慢跑一兩公里,量力而行。
⑥,游泳也是鍛煉腿部肌肉及全身肌肉的好辦法。
以上方法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既鍛煉了腿部肌肉還安全不傷膝蓋。
人過五十,該怎樣鍛煉腿部肌肉而不傷膝蓋?從簡單或者基本的腿部鍛煉動作開始鍛煉,以正確的動作鍛煉,循序漸進鍛煉。
腿屈伸動作是腿部最基本的鍛煉,或者坐、或者站、或者躺,不同的腿屈伸動作,都可以鍛煉腿部,進而鍛煉和提高膝關節的承受力;另一個簡單的動作,就是靠牆深蹲,以身體軀干靠牆,根據身體承受力,逐漸下蹲或者提高蹲的時間。
深蹲是鍛煉腿部肌肉力量,以及臀部肌肉的主要動作,相對於靠牆蹲而言,少了對物體的倚靠。深蹲應從徒手深蹲做起,鍛煉時一定要注意動作的正確性,比如腰背挺直,雙腳適度外展,膝蓋方向同雙腳方向;正確的深蹲動作,是深蹲效果和避免鍛煉受傷的前提。
深蹲動作之外,箭步蹲、臀橋、臀推,以及藉助健身器械的的各種蹬腿、腿屈伸動作,都是腿部肌肉和力量的鍛煉。各種腿部的鍛煉,以正確的動作循序漸進鍛煉,不僅不會傷膝蓋,還會逐漸提高膝蓋的承受力。
人過五十已經不適合做健身方面的抗阻訓練了,但可以練習八卦掌的趟泥步走圈,因為不需要對抗阻力所以很安全,
在走圈的過程中,膝關節彎曲的幅度比正常走路略微大一些,但又大於120度,這樣不僅可以深層的刺激腿部肌肉,達到鍛煉的效果,更可以強化膝蓋周圍的肌腱,保護膝蓋。此外走圈不但可以讓腿腳靈活,更可以讓人全身氣血通暢,對老年人的健身 養生 功效是其它健身方法難以相比的
快走6000~10000步,另外下蹲20次(分次作)可很好鍛煉腿部肌肉不傷膝蓋。
游泳
6. 求訓練下肢的訓練方法
常用的下肢專項力量訓練方法:
(1)弓箭步交叉跳。要求動作幅度大的,要向上蹬力強;動作幅度小的,要動作頻率快。(注意踢腿動作)
(2)前後左右並步跳。要求蹬地快,前後左右變向時要有隨髖動作。(跳的寬度1米)
(3)墊步半蹲向前、後跑。要求兩腿配合協調,後腿提起,頻率快。 (4)並步半蹲,左、右移動跑。要求左右起動快。
(5)弓箭步起蹬、回蹬。要求中等速度完成動作,節奏明顯。 (6)膝關節彎屈左右蹬地。要求後跟提起,中速完成。
(7)全蹲前、後、左、右弓箭步跳。要求變換方向時,髖的動作要明顯。
速度素質是指機體(或機體某部位)快速運動的能力。它包括三個方面:快速通過某一距離的能力;對各種刺激快速反應的能力;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速度素質是運動員基本素質之一,在身體訓練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一)一般速度訓練 常用的方法:
(1)原地或行進間快速小步跑; (2)原地或行進間快速後蹬跑; (3)原地或行進間快速高抬腿跑;
以上(1-3)可以合為一個綜合項目,反復練,按時間練,一般可以練20分鍾一組,練兩組就可以了. (4)快速跨步跑;[60米左右] (5)快速跑台階;[70級台階] (6)快速後踢腿跑;[30米左右]
以上(4-11)為一個綜合項目,可以每次練兩項,如今天把上坡或下坡跑和快速跑台階拿出來練.每種跑10組就可以啦.若能更多~那可以在加.
(二)專項速度訓練
專項速度是指運動員在單位時間里完成移動的速度和揮拍擊球的速度。 常用的方法:
(1)快速徒手和持拍揮拍練習;[100次*4] (2)快速對牆擊球練習;[時間訓練:30分鍾] (3)快速揮網球拍練習;[50次*4] (4)快速揮輕量啞鈴練習;[50次*4]
(5)快速拉橡皮條練習;[如將橡皮條綁在一支撐物上,手拉橡皮條另一端,進行揮拍動作50次*4]
(6)利用羽毛球場地進行快速前後往返跑,快速滑步跑,快速側身交叉跑,快速組合步法移動等;[20次*4/種}
(7)快速跳繩(各種跳繩方法)。[可以分時間或次數聯系,一分種快速跳單跳雙跳或者10分鍾雙跳 ]
7. 如何鍛煉下肢力量
鍛煉下肢力量:
1、 肩背激活:端坐在沙發上,腰背挺直,軀干微微前傾,雙臂側平舉。然後雙手開始進行「劃半圓」運動,從兩端運動至後腦勺位置,再恢復至初始位置,重復練習。注意,雙手劃動時要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這樣才能充分拉伸肩關節。活動時,配合好呼吸節奏也能起到很好的健肺效果。做5至8次。
2、臀部拉伸:同樣端坐在沙發上,右腿放在左腿膝關節上方,同時背部收緊,軀干前傾。然後右手開始向下按壓右側膝關節,找到自己可以做到的拉伸幅度後,保持住動作8至10秒不動。注意,練習過程中自然呼吸,不要憋氣。身體前傾時,感覺到臀部有比較明顯的牽拉感為宜。左、右腿交換練習2至3次。
3、沙發半蹲:自然站立,雙腳開立與肩同寬。臀部緩慢向後坐,並屈膝下蹲,同時雙臂前平舉至與肩同高。當臀部輕觸到沙發時,下肢開始發力,身體上升恢復至初始位置。注意,整個動作過程中要保持雙腳位置不變,下蹲時腰背始終保持挺直。下蹲時呼氣,起身時吸氣。初次練習,可以將手臂前平舉的動作改為雙手扶大腿的姿勢,這樣可以省些力量。練習10次。
4、騎車相較於慢跑等運動,對下肢造成的沖擊較小。但很多人騎車後會抱怨膝蓋疼,這是由於腿部在踩踏過程中反復進行圓周運動,容易造成膝關節負擔過大,導致臏骨勞損。因此,已經有膝關節炎、臏骨勞損等骨關節疾病的人最好縮短騎行距離,尤其要避開過多的爬坡路段。
如果運動過程中不注意安全,發生跌倒,極容易造成骨折、扭挫傷、顱腦損傷等,建議選擇適宜的路段,運動前拉伸關節和肌肉,尤其是在天冷時,肌肉會比較僵硬,一定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熱身。運動中如有身體不適,不要勉強繼續運動。此外,騎行時還有「四個注意」。
8. 老年人怎麼進行肌力訓練
老人也可以進行力量鍛煉的,但是老人在進行肌力訓練時,有什麼技巧呢?來看看我的介紹吧!
老年人如何進行肌力訓練
在這里給老年朋友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肌力訓練方法。基本原則是要將肌力訓練融入生活當中。
1.用最少的肌肉去完成一項工作。如由椅子站起來時,盡量不用手撐;能用一手舉起重物,則不用雙手;爬樓梯時,只輕輕用手或不用手扶欄桿以維持平衡等等。
2.抵抗地心引力。慢慢地坐下;慢慢地上下樓梯;慢慢地放下物體。
3.從事肌肉的等長收縮。即主動收縮肌肉,但關節不活動且肌肉的長度保持不變,即局部肌肉「綳勁兒」。如坐著時用腳趾壓地板;坐單人沙發時雙手撐沙發椅臂;躺著或坐著時,雙腿用力互壓等。每次肌肉收縮10秒鍾,放鬆,再收縮,重復8~10次。
4.上肢肌肉可以採用啞鈴練習,動作為直立位或坐位,上肢前舉、側平舉及屈肘舉。腹部肌肉可以採用仰卧起坐練習。腰背部肌肉可用「魚挺」練習,即仰卧位時以足跟和頭頸部支撐,腰腹部抬起;腰背部肌肉還可採用俯卧位,做「兩頭翹」的動作,即上肢和下肢同時抬起,用手摸腳趾,以腹部做支撐。下肢肌肉可以採用蹲下、站起或蛙跳的方法進行鍛煉。
5.若有蹲起困難或有膝關節疼痛的,可以採用靜力半蹲的方法練習: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膝半蹲位,上體伸直,兩臂放在腰部,盡可能地保持這個姿勢不動。循序漸進,從半蹲十幾秒、2分鍾到每日一次半蹲時間達20分鍾即可。
6.俯卧撐,重復多組,每組約12~15次,數量也可以依自己的承受力而定。每周1~2次,每次20分鍾。
7.用活動手柄的.健身車,進行上肢鍛煉;劃船器可鍛煉上肢、腿、腰、胸部肌群,增加肌肉的力量和彈性,同時增強全身耐力。
8.健步車用以鍛煉腿、腰、腹部肌肉及心肺功能。跑步機用以鍛煉腿、臀、腰、腹部肌肉及心肺功能。
9.太極拳可有效增強老年人的肌力及穩定步態。美國大學的有關專家在對7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了15周的太極拳訓練後發現,這些老年人摔倒的風險比其他同齡人降低了47%。
10.踢毽子,主要是做接、落、跳、繞、踢等動作,可以使下肢的關節、肌肉、韌帶都得到很大的鍛煉,同時也使腰部得到鍛煉。老年人可以通過不十分激烈的動作進行練習,堅持下去大有好處。老年人腰腿不靈活很常見,踢毽子的動作主要活動腰腿,如經常適度踢毽子,可舒筋活血,益壽保健。
老年人訓練時要掌握的原則及注意事項
1.老人做鍛煉的時候要注意運動量,並不是每天鍛煉才有效果,建議老人每周鍛煉2~3次為宜,既可以保持練習效果,也可以使肌肉得到休息。
2.老人們不要不服老,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運動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項,最好不要做較長時間的低頭、憋氣、下蹲、彎腰等動作;千萬不能屏氣使勁,以免使心臟血液輸出量驟增,血壓上升,腦子供血猛然增加,發生腦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