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棗樹苗什麼時候種植
棗樹種植時掌握栽種最佳時間和種植方法,不僅能提高棗樹的成活率,還能讓棗樹長勢喜人,從而實現高質豐產,下面就來講解棗樹種植的最佳時間和方法。
一、種植時間
棗樹發芽一般在4月初,考慮棗樹栽下後需要20天的生長期才能成活發芽,所以棗樹種植的最佳時間是3月初,並且這個時候氣溫不高,棗樹水分揮發較慢,從而提高成活率。
二、種植方法
1.將生根粉放入容器按照1:600的比例稀釋,然後將棗樹放入容器浸泡8小時,注意浸泡時稀釋液要沒過樹根,浸泡時間不能超過10小時。
2.栽樹的坑直徑要大於棗樹根系直徑10公分,深度大於棗樹根系長度的三分之一,坑的大小大於棗樹根系有利於栽種時根系的伸展。
3.用250克有機肥和1000克優質泥土拌勻,將拌好的肥料均勻撒在坑的底部和周圍,注意肥料要攪拌均勻。
4.栽種時泥土不要沒過棗樹嫁接部位,防止土壤病菌感染造成棗樹死亡。
5.在棗樹第一個樹杈處將主枝和側枝都剪掉,用塑料薄膜將剪口包紮嚴實,防止剪口處被風吹乾。
6.棗樹種好第一天要澆水2次,每次都要澆透,連續澆水10天過後蓋上地膜。
② 用棗核能種出棗樹苗嗎怎麼種,詳細點,謝謝
1、可以
2、分秋播和春播。(1)秋播時種子不用處理。(2)春播要在播前大約兩個月進行泡種1-2天,撈出後混入三倍濕沙中做打破休眠處理,在播前約5-7天篩出種子灑水覆蓋催芽,待種子三分之一到一半裂口即可播種。
③ 棗樹什麼時發芽
你好,棗樹4月中旬開始發芽。
棗樹發芽時要注意害蟲的防治:
1、春季發芽前的防治技術
冬棗樹的樹洞、樹皮裂縫和病蟲枝,是病菌害蟲的主要越冬場所。春季棗樹發芽前,先刮樹皮,堵樹洞,剪病蟲枝,然後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對棗樹進行噴灑,可有效地破壞病菌害蟲的越冬場所,消滅越冬的病菌和害蟲,減少病蟲來源。
上述的系列化防治技術,可防治和預防全年的棗紅蜘蛛、棗龜蠟蚧、棗粉蚧、梨圓蚧、桑白蚧、蚱蛾、棗粘蟲、棗實蟲、六星吉丁蟲、枷口蟲、六星黑點蠹蛾和豹紋蠹蛾等10多種害蟲以及部分病害的發生。各地經驗表明,這項措施運用的恰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冬棗樹發芽期間的防治技術
冬棗樹發芽期間,有多種害蟲先後危害棗芽和嫩葉。這時,群眾多採用看到什麼蟲就治什麼蟲的被動方法,既費工、費葯,同[3] 時效果也差。為了達到一次噴葯防治多種害蟲的目的,可以在了解上述各種害蟲的發生時間、危害情況的基礎上,首先找出當年危害棗樹的主要蟲害作為防治對象,本著防治1蟲為主、兼治多種病蟲的原則,選擇棗芽長到1厘米左右長的有利時機,噴布甲胺磷、久效磷等廣譜內吸性殺蟲劑,並與有關的觸殺性葯劑混合使用。這樣,就可收到一次噴葯、防治和兼治多種害蟲的效果,主要防治的蟲害有棗步曲、棗癭蚊、綠盲椿象、棗葉壁虱、食芽象甲、大灰象甲和棗粉蚧等。
棗樹種植技術
一、種植前的准備
在栽種之前要對土壤進行深耕翻土,在秋季冬季要將地面給平整一下,將樹根以及雜草給清理掉,然後挖大約直徑大約是1米,深大約0.8米的種植穴,並且在種植穴內施里貝里宴沃磷鎂鉀水溶肥,然後在種植穴上覆蓋上熟化的表土,做成龜背狀等待栽種。
二、種植時間
棗樹苗的栽種通常都是在自然休眠之後,或是春芽萌發之前都是比較適合栽種的,在落葉之後到春節之前是在栽種的最好時機,在這期間栽種可以增加棗樹苗的成活率,並且對枝葉的生長非常的有利。
三、種植方法
種植前將棗樹苗的主根剪去1到2厘米的長度,並修剪一下根系,將棗樹苗的根系展開,栽種到土壤里,將土輕輕拍實後澆水。
④ 棗樹苗的栽培種植技術,什麼時候種植棗樹苗最好
、栽苗。整好地後,挖縱向長溝,溝長可根據苗圃地而定,溝寬30厘米,溝深20厘米,溝與溝的間距為60-70厘米。將假植的根櫱苗,取出種在溝內,株距約30厘米,每畝種植3000-4000株。由於棗樹有二次枝,分枝角度大,加上根櫱苗生長快,所以密度不宜過大,超過4000株,則生長不良,枝葉郁閉,容易患棗銹病等病害。栽苗後,封土、踏實、灌水。
4、苗木管理。苗木栽植後即平茬,在離地2-3厘米處剪掉地上部分,待基部芽萌發後選留1個生長強壯的芽,把其他芽抹去,然後按育苗的常規方法,進行中耕除草、追肥、防治病蟲害等。一般歸圃1年後,苗高1米左右,生長出很多新根時,即可出圃栽植了。
⑤ 棗樹如何栽植
答:影響棗樹栽植成活率的因素很多,如苗木的質量、栽植的時間、栽植技術、栽後的管理等,為提高棗樹栽植成活率應做好以下幾點:
①為實現棗樹的無公害高效栽培,棗苗一定要選擇品種純正、根系完整、無機械損傷、無檢疫對象的新鮮優質壯苗。栽前根系要用水浸12小時以上,使根系吸足水分,並對根系進行修整,剪去脫水、腐爛及劈裂等不良根系,再用ABT生根粉10~15毫克/千克的溶液浸根1小時或用ABT生根粉1000毫克/千克速蘸5~10秒,然後即可栽植。為提高成活率可將苗木的二次枝部分或全部剪除,中心主枝延長頭剪留在壯芽部分。筆者實驗,在一切條件均相同的情況下,棗苗剪除二次枝和中心主枝延長頭與不剪的比較,成活率可提高46%。
②栽植技術。在已整好地的地塊上,根據棗樹根系的大小在定植點上挖植樹坑,坑的大小以保證根系在坑內舒展為宜,然後放入處理好的棗苗,苗木陽面栽植時仍朝陽面,苗木的株行間對齊,使行內、行間成直線,然後填土,邊填土,邊提苗,使苗木根系在土內舒展,然後踩實,苗木埋土可略高於原苗木土痕,(澆水後土面下沉至原土痕為宜),栽後澆一透水,水滲後覆地膜,以保墒和提高地溫,利於根系生長。覆膜面積,每株苗木不少於1米2。如果不覆地膜,可在水滲後,適時進行鋤劃保墒。據筆者調查,春天覆地膜耕層地溫可提高2~4℃,土壤含水量提高30%左右,棗樹成活率高、發芽早、當年生長量大。栽後苗木剪口要塗漆、樹體噴石灰乳,防止苗木失水和日灼,有利成活(石灰乳配製方法:優質生石灰10千克+食鹽200克+水膠100克+水40千克,攪成乳狀即可)。
③棗樹定植後管理。棗樹定植成活後,可在夏季高溫來臨之前撤去地膜,如土壤墒情不足,可進行灌水增加土壤濕度,澆水後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保墒,促進棗樹生長。鹽鹼地上的棗樹,如水質不好,在一般的情況下不要澆水,可進行多次中耕,減少土壤返鹽。苗木栽植後也可噴100~150倍的羧甲基纖維素或高脂膜,減少苗木水分蒸發,有利棗樹成活。棗樹成活後新萌生的棗頭和二次枝一律不動,任其生長,但要注意與中心棗頭競爭的枝頭,必要時進行適當抑制競爭枝以扶持中心棗頭的旺盛長勢。生長期要注意病蟲防治,防治方法參照本書的病蟲害防治部分。結合噴農葯可進行葉面噴肥,生長前期可用0.2%的尿素液進行葉面噴肥2~3次,促進棗樹的營養生長,生長後期可用磷酸二氫鉀0.2%的溶液進行葉面噴肥2~3次,提高植株的木質化程度,有利於棗樹安全越冬和來年的生長、結果。對沒有成活的棗樹,來年要及時補栽,以保持棗園林相整齊,便於管理。
⑥ 棗樹苗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喜光,適應性強,喜乾冷氣候,也耐濕熱,對土壤要求不嚴,耐乾旱瘠薄,也耐低濕。
生長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棗樹長著小刺,四月里長葉,
五月開白帶青的花,各處都有栽種。
棗樹暖溫帶陽性樹種。喜光,好乾燥氣候。耐寒,耐熱,又耐旱澇。對土壤要求不嚴,除沼澤地和重鹼性土外,平原、沙地、溝谷、山地皆能生長,對酸鹼度的適應范圍在pH5.5-8.5之間,以肥沃的微鹼性或中性砂壤土生長最好。根系發達,萌櫱力強。耐煙熏。不耐水霧。
棗樹種植技術,至今為止世界上矮化果樹的類型,除用人工配合化學技術來矮化和控制樹體以外,主要是矮化砧和短枝型品種的應用:
(一)矮化砧樹:這類矮化果樹是指利用具有矮化性質的砧木來控制樹體發展的棗樹。根據砧木的利用方式,矮化棗果樹又可分為自根砧和中間砧兩種。自根砧是指將品種嫁接在具有自身根系的矮化砧木上的棗樹。中間砧是指沒有矮化砧自身根系,下部具有根系的基砧仍為喬化砧,只是利用矮化枝段作為中間體來控制上部樹冠的果樹。自根砧果樹由於矮化砧自體根系小而淺易使樹體發育弱小,如台灣青棗、滇刺棗、拉多棗等在中國南方很多採用。矮化砧果樹在中國南方利用的形式主要是中間砧。
(二)短枝型樹:這類矮化棗樹是指上部品種本身具有矮化特性的樹。短枝型樹由於仍能採用喬化砧來進行繁殖和密植、從而適應不良的氣候環境和土壤條件,所以在中國南方這些年來發展極快。尤其是廣西、廣東、雲南、四川等地。大量不用野生酸棗而用滇刺棗及拉多棗等。
(三)矮砧短枝型樹:這類矮化果樹是指將短枝型品種嫁接在矮化砧木上的果樹。這種類型由於是對地上部和地下部同時進行雙重矮化,樹體更小,適於高度密植生產栽培及盆栽盆景觀賞果樹,如盆栽大棗。
⑦ 棗樹怎麼移栽
棗樹春秋均可栽植,但以春季栽植為主。棗樹苗多是從老樹側根上生長出來的;故而其須根稀少,因此,棗樹移栽不易成活。難怪有:「精心栽棗棗不活,隨意插柳柳生芽」的農諺。
棗樹難栽活的主要原因是人們習慣同其他樹木同期栽種,實質上棗樹栽種宜晚不宜早,為提高樹苗的成活率,尤其是今年春寒嚴重,更不易早栽,應比一般的樹木晚栽一到兩個月。有人對棗樹苗進行了不同時期的移栽試驗。結果是:棗樹苗在萌芽期移栽成活率最高,可達90%以上。
棗樹芽期移栽為什麼易成活呢?因為棗樹生根、發芽要求的溫度較高,若春季過早栽植,樹干會失水過多根系難以補充,影響成活。而芽期移栽時棗液已開始流動,樹體開始生長,受傷根系容易恢復再生,地下部營養及時運輸到地上部,易於成活。故農諺有「柳栽棒錘棗栽芽」的說法。移栽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棗芽露出一厘米移栽最為適宜。
2、移栽前五天將棗苗澆水一次。
3、移栽的棗苗要健壯,拐子根要在20厘米以上,並盡量多帶須根。
4、栽前剪去爛根、裂根,盡量減少傷口面積,然後用0.005%~0.01%奈乙酸或用0.2%ABT生根劑浸泡根系5~6小時,取出後趁濕用優質草木灰蘸根栽植,草木灰中的鉀可提高根的抗性,激活根內某些酶的活性,從而有利於生根。
5、運輸時不要碰傷根系和棗枝,最好用塑料布包裹根系,以防風吹日曬,摩碰根皮,確保根系完好濕潤。
6、定植坑至少要70厘米見方、分層復土踏實再進行澆水,待水滲後培土堆,以防乾旱和風吹搖晃影響成活。
7、栽植時對粘性較大的土壤,可在根系周圍攙沙或草木灰,以提高土壤氧氣含量。填土後灌水,上面鋪沙或覆膜,以蓄熱保墒,提高地溫。
8、栽植後樹枝的方向最好和移栽前保持一致。
9、移栽棗樹時,可在事先挖好的樹坑內放上一把穀子,這樣可提高棗樹的成活率。因為穀子在樹坑裡發芽後能緊緊把住棗樹根,減少樹干搖動,有利於新根生長發育,另外谷芽腐爛後還可作為棗樹新根生長發育的營養。
⑧ 棗樹苗 是怎樣培育出來的
棗樹苗通過嫁接、扦插培育而來:
嫁接:嫁接方法主要有木質芽接和枝接(枝接多採用皮下接)。其嫁接技術要點,歸納起來為六字要領:「鮮」,接穗保持新鮮,無失水。「平」,接穗削麵要平。同時在嫁接前5-7天,對砧木苗圃進行灌水,使易於離皮。
扦插:扦插過程:在扦插前先將沙床濕潤,濕潤標准為沙床打孔後孔不塌,扦插時一邊用小木棒在沙床上打孔,一邊將插穗蘸漿扦插,小孔直經要大於插穗蘸漿後的直徑,以免葯液被小孔壁擠掉而降低葯性。
扦插深度為3厘米左右,太深容易造成基部腐爛,過淺,插穗傾倒和生根後根系外露,扦插後插孔要擠緊,讓河沙和插穗緊密結合。
棗樹適應性強,但在土壤疏鬆、層深厚、肥水充足的條件下生長發育會更好。有計劃地在耕地栽種棗樹,實行棗糧間作、是發展立體農業、實現棗糧雙豐收的有效途徑。
渠路兩旁、田邊地埂和庭院都是發展棗樹的好地方。也可結合農田防護林的營造建設多功能、高效益復合型林果業商品生產基地。
栽植季節春秋兩季均可,但以春季為好,在棗樹萌芽前一周內進行,定植採用南北行,栽植深度和根頸相齊,邊回填邊踏實,栽後立即灌水,栽植時苗木根蘸磷肥泥漿,有利於成活。
⑨ 很多人不會種植棗樹,棗樹種植過程是什麼
種植前准備:在栽種前對土壤深耕翻土、將樹根及雜草清除干凈、挖直徑大約一米,深大約0.8米種植穴,並且在種植穴內施磷鎂鉀肥,之後再種植穴上覆蓋熟化的表土,做成龜背狀等待栽種,樹苗分為根孽苗和嫁接苗。所謂的根櫱苗,就是由成樹根系分櫱長出地面的幼樹。所謂的嫁接苗,就是苗圃人工播種山棗核,山棗生長至直徑達到0.8厘米左右嫁接其他品種接穗,而後長成的樹苗。
是一舉兩得的不二之選,在這些果樹之中,農村庭院種植棗樹的非常的多,棗樹易於管理,耐旱、耐寒、耐貧瘠之地,基本上不用怎麼打理,秋天都會有紅彤彤的滿樹棗子等待你去採摘。光照越足,生長的越旺。生長緩慢,3~5年自然生長,也就3、4米高,所以栽的位置一定要選擇在院子的陽面,且不能讓其他高大樹木圍繞,既向陽,又不遮蔭,棗樹才能旺盛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