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截肢後有哪些鍛煉方法

截肢後有哪些鍛煉方法

發布時間:2023-05-12 23:42:54

⑴ 膝關節截肢後應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小腿截肢者容易出現膝關節屈曲攣縮,訓練中以膝關節伸展運動為主(訓練股四頭肌)。常用的方法是在仰卧位和坐位進行訓練
(1)仰卧位:家人一手放置於膝關節上部,一手放在膝關節下部,請截肢者充分伸展膝關節,增強股四頭肌的訓練。
(2)坐位:截肢者取坐位,家人一手放在關節上一手放在膝關節下,請截肢者充分伸展膝關節。膝關節截肢後可以在壹步網找到不同截肢部位的康復訓練方法,還會定期分享各種假肢小知識。

⑵ 小腿截肢殘疾人鍛煉怎樣進行

下肢是支持人直立行走最重要的褲首部分。正因和純罩為有了強健有力的下肢系統人類才可以長時間的站立、行走、跑動等。大部分的下肢截肢都會藉助義肢或者手杖還有輪椅等工具輔助其行走。

下肢的截肢同樣存在與上肢一樣的術後並發症。但由於截肢部位的不同又有各不相同的運動康復方法。踝關節以下的截肢,患者一般不會用義肢和輪椅,而很有可能使用拐杖來輔助行走。所以踝關節以下截肢的運動康復就包括了肩關節和喚鬧手臂力量的練習。截肢側的練習就要包括換關節以上的小腿和大腿、髖關節以及各個關節部分。練習主要包括:伸展小腿肌肉練習、伸展比目魚肌練習等。膝關節以下的截肢,患者很可能會藉助義肢,所以在進行鍛煉的時候就包括了義肢與本身器官的協調及適應能力。同樣要注意發展健側肢的能力,用來代償截肢帶來的不便。膝關節的截肢練習主要包括:直腿升降練習、屈髖練習、伸展髖部練習、伸展健側膝關節練習、健側肢的各種肌肉練習。大腿根部的截肢,患者一般會藉助輪椅進行日常的活動。與使用手杖一樣,需要對上肢以及肩部進行一系列的鍛煉來支持長時間驅動輪椅的能力。人體的髖骨具有很好的能力,可以支持人長時間坐。但高位截肢的患者要坐立的時間遠遠大於普通人,所以就需要患者進行一些腹部的運動鍛煉。練習主要有:屈腹練習、有人協助的仰卧起坐、有人協助的髖部練習、各種腰部鍛煉。

⑶ 剛截肢後應如何康復

一般情況下,四肢的傷口會在半個月左右初步癒合,但是深部組織比如肌肉要長牢固需要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早期的肌肉收縮訓練要在控制下進行。大多數病人在手術後3天左右,疼痛開始減輕,此時可以開始肌肉的收縮練習。一般在靠近截肢的關節會有石膏固定不能活動,此時可以練習控制這個關節的肌肉收縮。而沒有固定的關節,只要活動的時候不感覺傷口痛,就應該盡早活動。主動運動比被動運動效果好,所以一定要盡量讓患者自己去活動。比如小腿截肢的病人可以做屈曲,伸展膝關節到最大角度然後保持5秒鍾以上,千萬不要讓肢體小范圍,反復,快速活動。這種練習可以在早中晚分別做一次,具體看病人體力情況而定。截肢後可以在壹步網上了解到不同截肢部位的康復訓練方法,還有各種假肢小知識和假肢優惠活動。

⑷ 身體有一條腿做過截肢的人怎麼鍛煉身體

第一、防止感染。截肢後不僅會出現創傷面積增大的情況,而且後期需要使用彈力綳帶,這樣就會導致局部的皮膚透氣性偏差,很容易出現細菌或者真菌感染的問題,一旦感染就是會影響局部的功能訓練。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可以用手沾一些清水來清洗患肢表面,然後用毛巾擦拭乾凈,彈力綳帶也應該每天更換,尤其在出汗比較多的情況下需要更換多次。

第二、加強營養。截肢之後無論是身體還是心裡都會出現消耗過大的情況,為了更好的促進術後身體的恢復,一定要注意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建議大家平時多吃一些高營養的食物,包括高蛋白,高糖和高維生素等。

第三、功能鍛煉。為了讓機體盡快適應截肢之後的生活,同時也為了給裝配假肢創造更好的條件,後期一定要適當的進行一些功能訓練,包括肌肉按摩,關節屈伸等,對患者的恢復都具有很大的幫助。

第四、繼續治療。手術只能暫時解決壞死肢體的問題,而導致肢體缺血壞死的原因可能還沒有完全消除。因此截肢手術之後一定要積極的治療一些原發性的疾病,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⑸ 胳膊截肢殘疾人具體有什麼鍛煉方法

病人截肢後,一般一個辯碰月左右,就可以進行一些殘端(殘疾傷口的端點)的練習了。開始可輕輕地拍打或按摩殘端,使它適應外界的刺激。如果不痛,就可以試著做一些負重的練習。如果病人的胳膊截肢,對病人的平衡能力影響還小。如果病人截去了腿,對他的平衡能力的影響就大了。病人在練習到用殘肢端負重比較好的時候,可放開雙手,晃動上身,試著把身體的中心在兩逗閉條腿之間來回移動,重點練習殘肢完攜指談全負重時保持身體平衡。如果肢殘人截去的是好用的那隻手,就需訓練另一隻手。不僅練習力量,還要練習靈活性。可以練習畫圖、寫字,由易到難練習。

⑹ 截肢的訓練方法

康復治療包括患者的全身情況和殘肢本身兩個方面。長時間刻苦地訓練,截肢者很難自如掌握假肢。
1.使用假肢前的訓練
增加全身體能的運動訓練,以同樣的速度在平地行走,一般小腿截肢要比正常人多消耗10%--40%的能量,大腿截肢者要多消耗65%--100%,雙側大腿截肢者平均比正常人多消耗110%。這樣大的能量消耗,就要求下肢截肢者有比較強壯的身體。要進行軀干肌和未截肢肢體的強化訓練,增強背肌和訓練,單腿站立訓練,最後練習單腿跳。這樣既加強了肌力又訓練了平衡。
殘肢訓練:包括關節活動訓練、肌力訓練、增強殘肢皮膚強度(特別是負重部分皮膚)的訓練,使用肋行器的訓練和站立與步行訓練。
2.穿戴假肢的訓練
(1)穿戴臨時假肢的訓練:截肢後,首先確定安裝臨時假肢的合適時間。假如全身情況及殘肢條件許可,一般術後應盡快穿戴臨時假肢。訓練內容包括穿戴臨時假肢方法的訓練、疲倦平衡訓練、邁步訓練(假肢的邁步訓練,健肢的邁步訓練)和步行訓練。
(2)穿戴永久假肢的訓練
穿戴永久假肢的條件:1)殘肢條件殘肢成熟定型是最基本的條件,即殘肢已無腫脹,皮下脂肪養活,殘肢肌肉不再繼續萎縮,連續應用臨時假肢2周以上殘肢無變化,接受腔適配良好,不需要再修改接受腔。2)訓練情況經過穿戴臨時假肢後的各種康復訓練已達到基本目的和要求,當穿戴上永久性假肢後就可以立即很好地應用假肢。
上肢假肢的訓練:上肢假肢的應用訓練遠比下肢假肢的訓練復雜和困難得多。基本訓練方法是:首先從訓練截肢者熟悉假肢和假肢控制系統開始,先訓練手部開閉動作。對肘關節以上的高位截肢,要增加假肢肘關節的動作訓練,通常要在手部動作熟練和習慣使用背帶後進行。上肢假肢的應用訓練(吃飯、化裝、更衣等日常生活動作)。在單側上肢截肢的患者,首先要進行利手交換的訓練,合原來不是利手的健肢變成功能性更強的得手,而假手主要起輔助手的作用。
下肢假肢的訓練:沒有穩定的站立平衡就不能順利地行走,在平衡問題上,額狀面與矢狀面相比,額狀面的平衡較難掌握。在指導使用臀中肌的方法時,掌握只用假肢外側站立的方法會收到較好的效果。面對鏡子觀看自己用假肢行走的步態,對不良步態予以糾正。

⑺ 胳膊截肢殘疾人具體有什麼鍛煉方法

從肢體殘疾的分類已經知道任何的截肢和再造都會產生一定的並發症。在手術進行截肢和再植固定後,常常會導致肌肉萎縮、攣縮、關節僵硬等。所以在進行手術之後就要針對這些情況進行肌肉力量的練習,包括一些主動和被動的抗阻力練習,關節活動范圍練習等。手部的截肢一般不太會裝上義肢,所以就要用健側代償截肢側。這里採用的運動形式一般是一些精細的運動,包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漱洗、如廁、進餐、穿衣、家務練習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運動。截肢常有肩、肘關節的攣縮和肌肉萎縮。所以就要積極的應用運動進行手部的肌肉力量練習和關節活動度得練習。剛剛截肢的患者不宜做負荷較大,對抗性較強的運動,所以可以應用現在的高科技手段例如上肢康復訓練儀,讓機器帶動手臂做被動的運動。而截肢後由於大量的使用健側肢導致兩邊肌肉力量不對稱,在練習時就要注重兩側肌肉的均衡發展。

⑻ 胳膊截肢的鍛煉方法是什麼

殘疾人問題是社會問題。我國憲法明文規定:"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中提出,廣泛開展殘疾人體育健身活動,提高殘疾人的身體素質和平等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 殘疾人與正常人一樣享受做人的一切權利,其中包括享受體育的權利。體育是殘疾人康復和鍛煉的有效手段,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殘疾人體育也將不斷發展,殘疾人體育也將不斷發展,殘疾人的健身體育會不斷出現新面貌。 殘疾人是指身體殘疾或者精神障礙者,包括身體殘疾、感官殘疾與精神9心理)殘疾以及復合殘疾。智力落後屬於精神殘疾范圍,亦稱精神發育不全。據1987年北京市殘疾人抽樣調查,每1000人中竟有45名是殘疾人,按此推算,我國人口中有5000萬,數目相當之大。怎樣運用體育手段,促進殘疾人身心健康,是我國社會主義體育發展中應引起人們充分重視的一個問題。

截肢人可以參加田徑、游泳、籃球、排球、乒乓球、舞蹈等多種體育活動。 乘坐輪椅是下肢截肢人行動的主要方式,既可參加身體鍛煉,又可參加體育競賽。 學駕駛輪椅,應使輪椅與身體緊密地結合為一體。輪椅一般用手驅動前進和制動。就當學會驅動、變向、轉圈、上下坡和急停等技術。輪椅應不同地面上行駛。 老年人的輪椅後輪要大些,這樣輪椅後倒時,扶手可以支在地上,上面乘坐者不致摔傷。 截肢人要學會自己上輪椅。坐10分鍾左右可用手支撐"站立"一段時間,一方面防止褥瘡,一方面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平衡能力。 乘輪椅出發時,輪子要正,不要打橫,否則要後退。起動時要推大輪的幅條,移動3~5米時,再推小輪子;手輪處於髖關節水平部位為好。手用力要勻,不要突然發力;出發時,手在身體前邊推幅條,否則胃前部要翹起來。 輪椅轉彎時外面手的力量要大些,身體向內傾斜。 手握推手輪不要太緊,較好的方法是推一壓一。 乘坐輪椅可以參加打籃球、乒乓球以及舞蹈、田徑等項活動。

⑼ 大腿截肢殘疾人鍛煉如何實踐

為預防截肢後的關節畸形應注意做好以下事項:保持正確的殘肢的肢體位置:大腿截肢者術後應注意把殘肢伸平,盡量向身體中間並攏的位置。平時面朝上躺著時,應注意千萬不要為舒服些或為減輕疼痛而把殘肢墊高;小腿截肢術後應注意將殘肢側膝關節放置在伸直位,不應該在大腿或膝下墊枕頭,不應該屈膝躺在床上。保持關節活動度的訓練:一般術後1周大腿截肢者可以面朝下,俯卧位,讓別人幫助做輕柔的殘肢內收和後伸活動;術後2周可以開始俯卧位自己練習將殘肢後伸,內收或夾持物體,雙側臀部肌肉用力向上,抬起大腿殘肢和健側大腿,每次抬起應盡力持續一段時間,持續抬起的時間逐漸延長。截肢後如何做全身性訓練:截肢對人的精神,全身都有大的影響,特別是老年人或一些有合並損傷,患病者在假肢裝配前應認真注意全身性鍛煉。鍛煉內容應包括:卧+。下肢截肢者盡早開始雙上肢力量的訓練:重點訓練雙側伸肘的力量,准備盡早下床扶雙拐站立。下肢截肢者單足站立、跳躍訓練:有利於全身肌力協調、平衡功能和體力的恢復。可以先從雙手扶床欄、扶牆站立,逐漸過渡到手不扶物站立,再過渡到單足跳躍。上肢截肢者應加強雙肩活動范圍,肌力訓練。有條件者應積極參加游泳活動(可用氣圈保護),有助於全身體力、心肺功能、關節活動范圍、肌力的恢復。

閱讀全文

與截肢後有哪些鍛煉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紹興石墨烯地暖安裝方法 瀏覽:344
摩托車輪胎胎壓正確檢測方法 瀏覽:775
如何製作小冰激凌簡單方法 瀏覽:141
提折舊都有哪些方法 瀏覽:896
披薩皮的保存方法視頻 瀏覽:215
惠而浦無線連接方法 瀏覽:363
紙歪斜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瀏覽:361
說明文大多數有哪些什麼方法 瀏覽:419
發酵糯米飯發酵方法視頻 瀏覽:331
停車卡使用方法 瀏覽:829
電池充電方法有哪些 瀏覽:104
本田思域防盜模式快速解除方法 瀏覽:45
言語障礙治療的方法 瀏覽:933
編寫非標准檢驗檢測方法要求包括 瀏覽:958
緊鐵絲的方法視頻 瀏覽:171
啟動正念教育的正確方法 瀏覽:656
水三輪電機測量好壞的方法 瀏覽:877
恐龍的折紙方法視頻大全 瀏覽:897
台式機電腦降溫方法 瀏覽:90
淡水中鹽度的測量方法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