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按敘述的詳略,敘述方法可分為概括敘述和細述法。什麼是概敘法?概敘的含義是相對詳敘(或叫細敘)而言,就是概要,該略的意思,即對某種人物、事件、場景、外觀、品種、情緒等做概括的粗線條的敘述。有人又叫它「從類並敘」。這種敘述要圍繞一個中心展開,它包含得越廣,文字又簡明,它就越能產生更好的效果。什麼是細敘法?細敘法是對人物事件進行詳細的具體的敘述,它是和概敘法相對而言的又叫詳敘法。其作用在於通過詳細、具體的敘述使讀者更多更深的了解事情的復雜情況和曲折的變化過程,以引起關注、同情或共鳴陵此。 其次,按敘述的順序,可講將敘述分為順敘、倒敘、插敘、平敘等幾種。 (一)順敘法 順敘法就是按照時間順序反映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發展過程,這是很常見的一種敘述方法。按照時間順序來反映人物事件的原委,便於確定文章的中心和格局,便於安排材料,寫起來也比較順手,眉目清楚,層次分明,情理諧調文章氣勢也易於貫通,也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文學史上許多的名作,像《桃花源記》<藤野先生>等,都是採用這種敘述方法的。 (二)倒敘法 它是把人物事件引人注目的高潮或結局提到文章的開頭,產生驚奇之感。然後再一步一步揭示這個高潮或結局所形成的原因和經過。因此倒敘不是逆敘,不是逆推理。在一定范圍來說,倒敘事實上是順序的一種變通。比如魯迅的〈祝福〉〈傷逝〉等作品,大體上都是用倒敘手法寫成的,祥林嫂悲苦的一生,子君和涓生的愛情悲劇等作品都是把人物的最後結局在開頭告訴了讀者,然後把人物的經歷一層一層展開,使讀者看清了這些悲劇的社會根源和人物自身思想上原因,從而啟發人們去追求合理的人生。 (三)插敘法 它是在人物事件原定的敘述線索適當的地方,插入某些情況的介紹,交代某些關系,或對某些矛盾作側面說明。插敘的作用,首先是增進讀者對人物事件發展情尺羨迅況得了解,此外,這種中斷或停止,也適應讀者心理,使其感到有張有弛,活潑輕松。。在魯迅的〈故鄉〉中「我」和「母親」談到潤土時插入少年潤土和我的友誼的片斷,就是追敘的例子 ,又如那些把上文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必要交代的片斷敘述,按習慣稱補敘。這種文字一般並不發展情節,僅僅是補充 原來敘述的不足,豐富原來敘述的內容。還有一種較為特殊的插敘,那插入的敘述是逆行的,即由近及遠,由今及古。這種插敘有人稱為逆敘。 (四)平敘。敘述兩件(或更多件)同時發生的事,稱為平敘。(古人稱之為「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這種敘述方法可以先敘述一件,再敘述一件;也可並行交叉的進行。前者,就每一件事來說,是一派迅段順敘,從二者的關系來看是平敘。後者則緊密交叉,起頭並進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平敘 ,是較為常見的,這只要強調了時間概念,各在起訖處加以必要照應,就可以了 此外,記敘文的敘述方法還有合敘、分敘法夾敘夾議法。參考資料: http://www.hhjy.net:8080/cnet/dynamic/presentation/e_1/itemviewer.do?id=7189
❷ 記述方法有哪六種 記敘方法的種類介紹
1、記敘方法包括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分敘。記敘方法是一種記人敘事並陳述其來龍去脈的表述方法,它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六要素。
2、順敘:是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清鬧後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先發生的先說,後發答旁罩生的後說,很講究「先來後到」的原則。用這種方法進行敘述,好處是事件由頭到尾,次序井然,文氣自然貫通,文章顯得條理清楚。
3、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邊,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先後發展順序進行敘述。電影及小說創作中常用。倒敘是一種逆時序。這種時序容易產生吸引人注意力的效果。
4、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回憶或故事的敘述方法。插敘可以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生動完整,突出其某個特點。
5、補敘:也叫追敘,是行文中用三兩句話或一小段話對前邊說的人或事作一些簡單的補充交代啟敏。補敘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機組成部分,文章的關鍵之處。沒有補敘,故事情節上就可能出現漏洞,令人不解。
6、平敘:就是平行敘述,即敘述同一時間內不同地點所發生的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敘一件,再敘一件。平敘可以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的眉目清楚,有條不紊。
❸ 有哪些論述方法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1、舉例論證:舉例論證是以事例為論據證明論點的方法。它要求所舉事例簡明概括,真實可信,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舉例論證常常用「如」「比如」等作舉例標志。2、比喻論證:比喻論證是通過打比方,用人們容易的淺顯事物或道理來證明不容易理解的事物或深刻的道理,以此種方法證明論點的正確。比喻論證的句子中包含本體和喻體。3、對比論證:對比論證就是論述一個問題的時候,將另一個問題和它對照,從而具體鮮明地將論述的問題論證透徹。對比,既可以全面對比,又可以部分對比。對比論證語言有兩種情況:一是「反之」、「但是」等扒鄭明顯的語言標志;二是運用反義詞。4、引用論證(引證法):引用論證是用經典作家的言論,用眾所承認的道理,用古語、諺語、俗語來證明論點的方法。引用論證法可以有力地支持和加強文章的立論,增強說明力。但運用時要防止過多引用,以免影響作者對自己觀點的闡述。引證法多用引號標明所引內容,有時也有提示,如「某某曾經說過」或「某某認為」等等。謝謝啊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1、舉例論證:舉例論證是以事例為論據證明論點的方法。它要求所舉事例簡明概括,真實可信,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舉例論證常常用「如」「比如」等作舉例標志。2、比喻論證:比喻論證是通過打比方,用人們容易的淺顯事物或道理來證明不容易理解的事物或深刻的道理,以此種方法證明論點的正確。比喻論證的句子中包含本體和喻體。3、對比論證:對比論證就是論述一個問題的時候,將另一個問題和它對照,從而具體鮮明地將論述的問題論證透徹。對比,既可以全面對比,又可以部分對比。對比論證語春廳頌言有兩種情況:一是「反之」、「但是」等明顯的語言標志;二是運用反義詞。4、引用論證(引證法):引用論證是用經典作家的言論,用眾所承認的道理,用古語、諺語、俗語來證明論點的方法。引用論證法可以有力地支持和加強文章的立論,增強說明力。但運用時要防止過多引用,以免影響作者對自己觀點的闡述。引證法多用引號標明所引內容,有時也有提示,如「某某曾經說過」或伏擾「某某認為」等等
❹ 文章中論證方法有哪些
論證方法包括事實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因果論證、引用論證、理論論證。事實論證,又叫舉例論證,是一種從材料到觀點,從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道理論證的目的是要證明論點具有普遍性和規律性。
1、舉例論證:所舉的能證明論點的具體事例、概括事實、各種現象、統計數據,及作者對此所做的分析,合為舉例論證。(擺事實、事例論證)
作用:論證十分具體,使作者的觀點表達得更鮮明,說服力更強。
2、道理論證:作者引用的能證明論點的名人名言、為人們承認的理論,作者針對論點所做的分析等。
作用:使作者的觀點表達得更鮮明,說服力更強,讓人信服。
3、比喻論證:能直接證明觀點的比喻句。
作用:使論證生動形象,更容易讓讀者接受和理解。
4、對比論證: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或道理論證論點。對比的可以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對比的雙方要屬於同一范疇,在某些方面表現出相反或相對的性質。
作用:使正確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突出了作者的什麼觀點,讓讀者有了深刻的印象。
1、舉例論證:通過舉具體的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答題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理會有說服力。
2、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答題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註: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答題格式: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往下讀)
3、對比論證。作用就是突出強調。
答題格式: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4、比喻論證:可把道理講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論證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更利於讀者明白。
答題格式: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❺ 有哪些敘述方式
1、順敘: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
2、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來寫,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的方法。
3、插敘: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根據表達的需要,暫時中斷主線而插入的另一些與中心事件有關的內容的敘述。
4、平敘:就是平行敘述,即敘述同一時間內不同地點所發生的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
5、補敘:在敘述過程中對前文涉及的某些事物和情況作必要的補充,交待。
敘述方式的作用:
順敘的作用:使事情敘述條理清晰,脈絡分明、中心明確。使用順敘法,必須特別注意剪裁,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倒敘的作用:採用倒敘的方法,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同時也可以避免敘述的平板和結構的單調。
插敘的作用:插敘補充豐富了人物,事件及背景,使文章內容得以充實,敘述曲折,形成斷續變化,使行文錯落有致。
❻ 概括故事情節的方法 概括故事情節的方法有哪些
1、要素串連法
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讓消、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坦鬧知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飛奪瀘定橋》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
2、問題概括法
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如《窮人》一文,讀後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桑娜在等丈夫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她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為什麼她會這樣想?丈夫回來彎凱以後,她又是怎麼想的?一一回答這些問題,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3、標題追溯法
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如《偉大的友誼》一課,我們抓住標題便可追溯到主要內容。
4、內容藉助法
這種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來總結方要內容。如《養花》一課,結尾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
❼ 寫作敘述手法有哪些
問題一:寫作手法都有哪些? 一)表達方式: 表達方式分為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①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兼用其它表達方式; ②現在流行的話題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關表述――可任選一種表達方式為主並綜合運用其它各種表達方式。 綜合起來,「表達方式」應當為在用語言、藝術、音樂、行動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時所採取的方法和形式。
(二)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四個方面:記敘、描寫抒情、議論。
(三)表現手法: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首先是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包括比喻、象徵、誇張、排比、對偶、烘托、擬人、用典等等;從作品的整體上來把握它的表現手法時,就要注意不同文體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象徵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表現手法的分析是一種很泛的題目,答題時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題目的答題要求,要簡潔准確地答題,對有些題目如欣賞寫作技巧的題,應結合上下文語境、文章題材與體裁風格等來准確把握,選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說塑造人物的種種手法,如散文抒 *** 感的種種手法等,盡量抓到得分點。 表現手法主要有: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象徵、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敘事抒情 順敘 倒敘 插敘 卒章顯志 想像 反襯 托物起興 美景襯哀情 渲染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等。
(四)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常冊手敬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五)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擬人和擬物)、誇張、對偶、排比、反復、借代、反問、設問、互文、雙關、反語、引用等 。修辭手法就是常見的等。
問題二:敘述類的文章的寫作手法有哪些 第一節 敘述: 一.什麼是敘述 敘述即記敘和述說。它是一種記人敘事並陳述其來龍去脈的表述方法,它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六要素。 二.敘述的方法 (一) 順敘:就是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
問題三:文學的寫作手法有哪些? 寫作方法屬於藝術表現方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
有: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首尾呼應(也叫前後呼應)、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
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
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1]
編輯本段常用的寫作方法及其特點
1、第一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由於文章的內容是通過「我」傳達給讀者,表示文章中所寫的都是敘述人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者就是敘述者本人的親身經歷,使讀者得到一種親切真實的
感覺。採用第一人稱,由於敘述人是當事人,所以敘州慎述的人與事,只能是「我」活動范圍內的人物和事件。活動范圍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寫進去,要具體分析。
2、第三人稱敘事法
【特點】 使用第三人稱敘事法,敘述人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薯茄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反映社會生活。但第三人稱敘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稱敘事那麼親切自然。
3、順敘法
【特點】 順敘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敘述事情,這就跟事情發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一致,所以易於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脈絡分明。運用順敘,要注意剪裁得當,重點突出。否則,容易出現羅列現象,犯平鋪直敘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帳,使人讀了索然無味。
問題四:寫作手法是什麼 現代文閱讀解題方法歸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 *** 、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開頭要引人(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製造懸念,引人入勝;提出問題,引人注意;說明情況,交待背景),結尾要有力(畫龍點睛,發人深思;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敘述結束,自然收尾;抒 *** 感,引起共鳴)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5、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6、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7、誇張:突出了……的本質特徵
8、對偶:句式整齊有節奏。
(三)
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
問題五:寫作手法有哪些 20分 表現手法托(襯托)、對比、對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揚先抑。(聯想、想像)寓情於景、融情入景、諷刺、象徵、聯想、想像、以小見大、類比 象徵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某種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藝術手法。象徵體和本體之間存在著某種相似的特點,可以藉助讀者的想像和聯想把它們 聯系起來。例如蠟燭,光明磊落,焚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具體形象,可以使我們聯想到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蠟燭是舍己為人的象徵。
什麼是象徵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麼區別?
象徵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藝術手法。只用於表示有關人類品質或人類組織的性質,一般適用於抒情作品。
比喻可以用於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質,一般的比喻,其喻體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什麼是以小見大的方法 就是採用小的事情來表現大的主題的寫作方法,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比方說,要你寫一個以生命為話題的文章,如果你總是談什麼生命的意義之類的,這就很難去 寫好.而採用以小見大的方法卻可以繞過這些說教,給人以更生動可感的形象,如寫與病魔作斗爭的中學生,如寫時時刻刻給予你關心的父母,如寫下崗工人的努力 等等,你可以藉助具體的形象來給生命著色,象語文課文《敬畏生命》,就是以柳絮這樣細小的生物;《白蝴喋之戀》就是以一隻小小的蝴蝶來對生命進行探討。采 用這種以小見大的辦法,這樣在你的筆下,就會有五彩的生命了.再比方寫愛國,你可以寫一個小學生對紅旗的愛護,看到別人對紅旗不尊重就要加以指正等等.
那一般在什麼情況下採用這種方法呢?一般是些很抽象的概念的話題時就可以採用(就是當你感覺到你要寫的觀點和你政治書上的觀點相同),如人生觀價值等等啊.
採用這種辦法應注意的是:一是要注意你所選擇的小的材料和你的大的觀點有相似性,能統一起來.二是要注意運用小的材料的過程中注意不要動不動就跑出來發議論.三是要注意運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什麼是聯想和想像?
聯想就是由一種事物想到另一種有關的事物,或有眼前的事物回憶起以前的有關事物。例如冬天的早晨,看見玻璃上的霜花,就會想起美麗的孔雀開屏;看見老花 鏡,就會想起奶奶給自己縫制布娃娃的情景;看見卷面上鮮紅的墨水跡,就想起老師為同學們補課批改作業的情景;看見昔日的照片,就想起遊山玩水的快樂時光; 看見一本舊書,就想起與同學相處的一件往事……這些現象,在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我們把這些內容寫進作文里,就會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再說想像。想像與聯想就像一對親兄弟,它們相似卻不相同。它們的相似點都是想,聯想是想起關聯的事,而想像則是重新組合編排頭腦中的形象、材料,創造出新的內容來。
什麼是渲染?什麼是烘托?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顏色烘染物象,分出陰陽向背,增加質感和立體感,加強藝術效果,亦可作「設色」解。清代惲壽平謂:「俗人論畫,皆以設色為易,豈知渲染極 難,畫至著色,加入爐篝,重加鍛煉,火候稍差,前功盡棄。」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輪廓渲染襯托,使其明顯突出。如烘雲托月,以及畫雪景、雨景、霧 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鳥和白描人物等,一般採用外罩、圍染的烘托方法。
類比是一種推理的方法,是根據兩種事物在某些特徵上的相似,作出他們在其他特徵上也可能相似的結論。這是《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說法,並舉例說:「如光和影 都是直線傳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擾現象等......>>
問題六:寫作手法都有哪些? 1、第一人稱敘事法 由 於文章的內容是通過「我」傳達給讀者,表示文章中所寫的都是敘述人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者就是敘述者本人的親身經歷,使讀者得到一種親切真實的感覺。採用第一人稱,由於敘述人是當事人,所以敘述的人與事,只能是「我」活動范圍內的人物和事件。活動范圍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寫進去。 2、第三人稱敘事法 用第三人稱敘事,敘述人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反映社會生活。但第三人稱敘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稱敘事那麼親切自然。 3、順敘法 順敘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敘述事情,這就跟事情發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一致,所以易於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脈絡分明。運用順敘,要注意剪裁得當,重點突出。否則,容易出現羅列現象,犯平鋪直敘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帳,使人讀了索然無味。 4、倒敘法 倒敘並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而是除了把某個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順敘的方法。採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有三種:一是為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富於變化,避免平鋪直敘;三是為了表現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入勝。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自然銜接。特別要注意,不要無目的地顛來倒去,反反復復,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敘法 插敘是為了表達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時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故事情節的追敘;有時是對出場人物的情節作注釋、說明。使用插敘一定要服從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節外生枝,不喧賓奪主。在插入敘述的時候,還要注意文章的過渡、照應和銜接,不能有斷裂的痕跡。 6、補敘法 補敘主要用於對上文的敘述補充說明,一般是片斷性的、簡要的,不具備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釋或說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補敘的作用,一般不發展情節、事件,只對原來的敘述起豐富、補充作用。 7、分敘法 分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不條不紊。分敘可以先敘一件,再敘另一件,也可以幾件事情進行交叉地敘述。採用分敘時要根據文章內容和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確立敘述的線索,還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發生和發展的時間。 8、詳敘法 詳 敘一般用在對每件事發展變化過程的具體敘寫。詳敘時要抓住人物的特徵或事情的細節進行詳盡、細致的描敘。作文時,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部分,要詳敘。與中心思想關系不大,而又與也須交代的,則幾筆帶過,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則文章會出現無中心或多中心,顯得繁瑣。 9、略敘法 略敘的作用是在於交代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詳敘的內容。它與詳敘相結合,便整個敘述有詳有略,疏密相間,形成敘述的起伏。略敘一般用於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與中心思想關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0、直接抒情法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達得朴實真切,震動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適用於抒發強烈而緊張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點是敘述時感情強烈,節奏時快、緊張,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11、間接抒情法 間 接抒情的特點是抒情含蓄婉轉,富有韻味,感染力強。間接抒情一般可以通過敘述抒情,作者在敘述時加上自己主觀感 *** 彩,根據感情的流動來敘述,使讀者在敘述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過議論抒情,作者在議論中,表達強烈的愛憎、褒貶之情,這種記敘中的議論一般是利用判斷來進行;還可以通過描寫來抒情,作者在描寫的過程中,滲透自己的情感。採用間接抒情的方法,要......>>
問題七:寫作方法都有哪些? 30分 寫作方法屬於藝術表現方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首尾呼應(也叫前後呼應)、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
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場面描寫,抑揚結合、點面罰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修辭手法就是常見的排比、比喻、對比、比擬、對偶、借代、誇張、互文、雙關、反問、設問、反復、反語、引用等。
具體看ke./view/1097766
❽ 記敘文常用的敘述方式有哪些
敘述的方式有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平敘。敘述是記敘性文章的主要表達方式,作者用它來展開情節,交代人物活動和事件經過,它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六斗銀要素。
1、順敘是按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自然序列,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發展的進程,人物活動的次序或事件的始末進行敘述。這是一種最基本最常用的敘述方法。
2、倒敘是先把敘述事件的結局或事件發展過程中某個突出片斷提到前邊來寫,然後再按事件的發生發展順序展開敘述,傳統上稱為"倒插筆"。
3、插敘是在敘述過程中,根據表達內容的需要,暫時中斷主線,插入相關的事情或必要的解說、插敘結束後,仍回到敘述主線上來、插敘的內容可以是對往事的回憶聯想,可以是對某些情況的詮釋說明,還可以是對人物,事件,背景的介紹。
4、補敘是行文中用三兩句話或一小段話對前邊說的人或事作一些簡單的補充交代。補敘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機組成部分,文章的關鍵之處。
5、平敘是敘述同一時間內不同地點所發生的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敘一件,再敘一件。平敘可以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的眉目清楚,有條不紊。
(8)文章的事件論述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採用倒敘應從內缺賀容和形式的需要出發;或為了表達主題的需要,或為了結構變化的需要或為了造成懸念,引人入勝,起到特殊的表達效果。千萬不可為倒敘而倒敘。運用倒敘,非有過渡句或過渡段銜接不可。當倒敘的部分敘述完畢回到順敘時要交待伏銷派清楚。
否則,會使文章頭緒不清,脈絡不明,影響內容的表達。這種倒敘的方式打亂事件發展的順序,使人猝不及防的進入到故事發展的緊要關頭,從而給讀者造成強烈的懸念,使故事更加驚心動魄、扣人心弦。
❾ 有幾種文章的敘述方式
一.什麼是敘述
敘述即記敘和述說。它是一仿則種記人敘事並陳述其來龍去脈的表述方法,它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備蠢棚、結果六要素。
二.敘述的方法
(一) 順敘:就是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
(二) 倒敘:就是把事件的結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來寫,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的方法。
(三) 插敘:就是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根據表達的需要,暫時中斷主線而插入的另一些與中心事件有關的內容的敘檔握述。
(四) 平敘:就是平行敘述,即敘述同一時間內不同地點所發生的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敘一件,再敘一件,常稱為「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