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洪山菜苔鑒別方法

洪山菜苔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1 20:29:57

① 洪山菜薹的特點

洪山菜薹堪稱蔬中尤物,它與武昌魚並稱為楚地兩大名菜,人稱湖北菜里的「絕代雙驕」。洪山菜薹與普通菜薹的區別,有如蜂王與工蜂、蜂王漿與蜂蜜之別,不在一個檔次。

洪山菜薹有個別名叫「孝子菜」。說是三國東吳孫權的母親吳國太病重,粒米不沾。彌留之際,只想吃洪山菜薹。孫權特意派人去武昌采菜,吳國太吃了洪山菜薹後,大病初癒。宋人蘇東坡和蘇小妹來武漢遊玩,很想品嘗洪山菜薹。但因冰凍,抽薹期推遲,兄妹倆便在武昌城滯留了一段時間,直到吃上一碟,才滿意而歸。吃盡天下美食的慈禧,更是視洪山菜薹為養顏佳蔬。湖北都督黎元洪去北京當大總統,他的夫人朝思暮想洪山菜薹。每到冬天,必派專差到洪山來運菜。

鮮菜運到北京後,時間一久,菜薹失去原有的色澤和鮮嫩。有人便想出刮地皮的餿點子:把洪山的泥土裝上幾火車皮,運到北京試種。結果,菜薹雖長出來了,但色不紅,味不鮮,有如桔枳之別。最有趣的是1949年,國民黨行政院長張群飛來武漢為蔣介石說項,未果。臨走前,他擔心今生吃不到味美的洪山菜薹了,便心生一計,責令湖北省主席張篤倫:「今晚准備300斤正宗洪山菜薹裝機,明早我帶回南京孝敬委員長。」時人寫詩諷道:「從此辭去鄂州路,空載洪山菜薹歸。」

洪山菜薹也絕非浪得虛名。它實在是一種很神奇的菜。被封為「金殿玉菜」的洪山菜薹,肉質剔透瑩潤、玉潔冰清,確有一種「清腴潔如霜」的玉質。它的個頭比一般菜薹大上好幾倍,紫莖肥碩渾圓,極有彈性,打結都不成問題。

洪山菜薹是少見的帶有肉感和肉鮮味的青菜。池莉在小說中曾這樣寫到洪山菜薹的香:「廣東的苦瓜味道太淡,海南的空心菜味道太淡,北方的蘿卜味道太淡,湖南、四川的辣椒太辣,紹興的臭豆腐太臭……只有洪山菜薹,只有洪山菜薹才叫做香!」

有句吟頌洪山菜薹的詩雲:「塔影鍾聲映紫菘。」紫菘即洪山菜薹。意思是洪山寶塔倒影所及之處,和寶通寺鍾聲能夠聽到的地方,產出的洪山菜薹,味道才地道。後經專家考查發現:寶通寺原種區的土壤里有一種特殊的鹼性灰潮土,土壤里還含有很多微量元素。此外,原種區還存在著一種「小氣候」。所以,你可以刮地皮,搬走那裡的土壤,卻無法搬走那裡的空氣、氣候、灌溉水等資源。洪山菜薹也因此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再加上傳統的種植方法,更是使洪山菜薹成為盛名不衰的千古名菜。洪山菜薹大雪後抽薹長出的花莖,口感最佳。如果你臘月前後來武漢,正是吃洪山菜薹的絕佳時節。

② 怎樣分別洪山菜苔洪山菜苔是長的正宗還是短的正宗

紫紅的莖,滾圓肥嫩.花金黃.
短的正宗.
武漢現在已經有菜苔了,已經吃過一次的,臘肉炒菜苔,非常不錯啊.
不過現在正宗的洪山菜苔不多啊.

③ 洪山菜薹和普通菜薹有什麼區別

據江城食品專家介紹,區分正宗「洪山菜薹」與紅菜薹的方法有多種,從外觀上看,正宗「洪山菜薹」比普通紅菜薹莖個頭大1倍,紫莖、黃花色更鮮;掰一根嚼之,正宗「洪山菜薹」口感脆甜,而普通紅菜薹生食口感略苦或無味;此外,「洪山菜薹」能做成各種色澤艷麗的涼熱菜,炒後無紫色湯水,而普通紅菜薹炒後均有紫色湯水

④ 紅菜苔與白菜苔之間的差別

菜苔營養豐富,含有鈣、磷、鐵、胡蘿卜素、抗壞血酸等成分,丙種維生素比大白菜、小白菜都高。且色澤艷麗,質地脆嫩,為佐餐之佳品。

菜苔,俗稱紅菜苔,又名「芸菜苔」。色紫紅、花金黃,是武漢地區的特產。據史籍記載,紅菜苔在唐代是著名的蔬菜,歷來是湖北地方向皇帝進貢的土特產,曾被封為「金殿玉菜」,與武昌魚齊名。它營養豐富,含有鈣、磷、鐵、胡蘿卜素、抗壞血酸等成分,丙種維生素比大白菜、小白菜都高。且色澤艷麗,質地脆嫩,為佐餐之佳品。洪山菜苔,尤以洪山寶通寺之卓刀泉九嶺十八凹一帶出產的品質最佳。優質紅菜苔只產在洪山,若遷地移植,不僅顏色不同,口味也有差異。民國初年,黎元洪離開湖北,到北京當大總統時,每臨冬天,必派專差到洪山來運紅菜苔。由於長途大批運輸,鮮菜運到北京後,時間一久,菜苔失去原有的色澤和鮮味,較之產地新鮮嫩菜苔當然遜色不少,常使食者感到美中不足。於是有人出謀把洪山的泥土裝上幾火車皮運往北京試種,結果,菜苔雖長出來了,但色不紅、味不鮮。試種失敗,更感到洪山菜苔之可貴,以後不得不沿用老辦法,用火車成批運轉菜苔到北京。

⑤ 洪山菜苔

這可是我們這里的特產啊,現在吃正當時。我最喜歡的還是菜苔炒臘肉,精品啊。

關於洪山菜苔,清人曾在《漢口竹枝詞》中唱道:「不需考究食單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湯圓宵友好,鯿魚肥美菜苔香」。慈禧太後視之為「金殿玉菜」,常差人來楚索取。
洪山菜苔即產於武昌洪山一帶的紅菜苔,顏色紫紅,脆嫩清香,營養豐富,常食不厭,是武漢人冬春兩季的家常菜之一,同武昌魚並稱。
洪山菜苔炒臘肉的做法很講究。菜苔要選洪山寶通寺周圍種植的,要既鮮且嫩,主要吃苔,苔用手摺,長約寸許,洗凈瀝干備用。臘肉也要切成一寸長的薄片,先放進鍋里煸妙,然後撈起,再炒菜苔,最後把臘肉摻入,起鍋裝盤。吃時菜苔鮮嫩脆香,臘肉醇美柔潤,別有風味。

⑥ 洪山菜苔如何鑒別好壞

買回家炒來吃一吃,就知道是好還是不好了
這個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認知

⑦ 洪山菜苔的介紹

洪山菜薹,俗稱紅菜薹,又名「芸菜薹」,「紫崧」。色紫紅、花金黃,是武漢武昌洪山一帶的特產。顏色紫紅,脆嫩清香,營養豐富,常食不厭,是武漢人冬春兩季的家常菜之一,同武昌魚並稱。據史籍記載,紅菜薹在唐代是著名的蔬菜,歷來是湖北地方向皇帝進貢的土特產,曾被封為「金殿玉菜」,與武昌魚齊名。

⑧ 洪山菜苔比一般的普通菜苔有什麼區別

湖北武漢特有,不用剖皮直接可以炒

⑨ 洪山菜薹的外型

洪山菜薹

公司簡介 洪山菜薹 旱半夏 螺旋藻 追述洪山紫菜薹歷史:
產於湖北武昌。又名紅菜薹,俗稱油菜薹,簡稱菜薹。洪山,處於丘陵地帶,有九嶺十八凹,土質為紅壤和黃壤土,避風向陽,又有泉水澆灌,冬春之際,氣候溫和,最宜紫菜薹的生長。《名醫別錄》中記載:芸苔 "乃人間所啖菜" ,這里的 "芸薹" 就是紫菜薹。早在三國時,紫菜薹已是普遍食用的蔬菜。在《齊民要術》、《唐本草》、《唐本草注》等古書中, 都有關於紫菜薹 的記載。清代的《武昌縣志》、《漢陽縣志》中也有洪山紫菜薹"味尤 佳,它處皆不及 "之類的記載。相傳是湖北歷代向皇帝進奉的貢品,曾被封為 "金殿玉菜" 。紫菜薹,採摘早,產量高,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傲霜抽薹,粗壯肥嫩,色帶嫣紅,柔脆可口。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4.2克 ,蛋白質1.6克,還含有胡蘿卜素、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以及鈣、磷、鐵等有益於人體的營養成分。
關於洪山菜薹的傳說:
相傳1700 多年前,在洪山腳下的小村子裡,有個叫玉葉的姑娘,,相貌娟秀、心靈手巧。鄰村有個叫田勇的小夥子,勤勞朴實、熱心助人。兩人相互傾慕。陽春三月,他們到風景秀麗的洪山遊玩,被「惡太歲」的楊熊撞見。楊熊垂涎於玉葉的美貌,令手下人強搶。田勇奮力拚打,將玉葉救出,楊熊見強搶不成,便叫手下放箭射殺。頓時,兩人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楊熊見狀,策馬狂逃,突然一陣雷電,楊熊一夥全被擊死在山腰。事後,當地百姓將田勇和玉葉埋在死難的地方,後來墳堆周圍長滿了紫紅色的小苗,鄉親們常給它們澆水施肥。到了秋天,當地遇上大蟲災,莊稼顆粒無收,鄉親們將墳堆周圍的紫紅色的 薹 稈采來食用,覺得甜脆清香,且越來越多,渡過了荒年。秋後,家家戶戶採集了菜籽,在自家菜園里種植,把菜 薹 挑到城裡去賣,城裡人吃到這種稀有的蔬菜贊不絕口,紅菜 薹 的名聲越來越大,流傳至今。
新洪公司從何時起種植洪山菜薹?
新洪公司 「 洪山菜薹 」 種植於武漢市洪山區九峰鄉新洪村高科技農業園,是早在 1998 年新洪公司開發的 「 菜籃子工程 」 項目之一,亦 為搶救洪山菜薹瀕臨滅絕的困境,保護「洪山菜薹」這一特色品種,品 種是 「 胭脂紅 」 ,系洪山菜薹正宗原種之一,獨一無二,採用標准化鋼架大棚設施條件下兩性雜交育種,細胞胚胎培養育苗技術,水平國內領先,試種成功。是新洪公司保留至今的蔬菜品種。
新洪公司種植的洪山菜薹正宗嗎?
我公司高科技農業園,擁有自己的養殖場,農家肥充足,水源良好,空氣清新,遠離城市污染,屬於壠崗丘陵地區,紅黃土壤, ph 值 6.0 一 6.8 ,含鐵量特高,避風向陽,洪山區農業局專家確定當地土壤氣候條件與洪山菜薹原產地最接近。冬春之季 , 最宜種植洪山菜薹,所以新洪公司種植出的菜薹品質正宗。
新洪公司種植的洪山菜薹現有規模有多大?
目前,我公司已自籌資金 80 萬元在洪山區九峰鄉新洪村高科技農業園開發洪山菜薹培優扶壯的項目。並建立了十二個現代化鋼結構大棚品種繁育基地, 300 畝種植基地。公司現有大股子、胭脂紅系列品種,皆為正宗洪山菜薹中之上品。
我公司種植的洪山菜薹處於什麼地位?
洪山菜薹與武昌魚並稱「絕代雙嬌」但洪山菜薹品種瀕臨滅種, 2004 年 9 月,洪山區農業局召開洪山菜薹品牌建設座談會,決定把洪山菜薹種植基地形成 3 個「同心圓」,並在我公司新洪村配套一個 100 畝的品種繁育基地,重點培育改良型早熟大股子、胭脂紅系列新品種。

⑩ 洪山菜薹和其他菜薹有什麼不同

洪山菜薹 洪山菜薹
武漢人都愛吃洪山菜薹,關於洪山菜薹的一些趣聞想必也愛聽。
菜薹本名芸台菜,俗稱油菜,紅色者稱紅油菜。洪山菜薹即屬於紅油菜。種植此菜需要肥沃的土壤,較低的氣溫,一般是秋植冬擷。其紫干亭亭,黃花燦燦,莖肥葉嫩,素炒登盤,清腴可口。據說洪山寶通寺一帶的菜薹味道尤佳,他處所產均不能與之媲美,以致有一種說法,以寶通寺鍾聲所到之處為范圍的地方出產的菜薹是正宗,「距城(武昌城)三十里則變色矣,洵別種也」。王景彝《琳齋詩稿》有詠菜薹一首:
甘說周原薺,辛傳蜀國椒。
不圖江介產,又有菜薹標。
紫干經霜脆,黃花帶雪嬌。
晚菘珍黑白,同是楚中翹。
關於洪山菜薹的來歷,在武漢地區流傳著一則美麗的傳說。據《武漢通覽》所載,相傳1700多年前,洪山腳下有一對戀人,名叫田勇和玉葉。一天他倆到洪山遊玩,被綽號叫「惡太歲」的楊熊撞見。楊熊見玉葉容貌美麗,乃令打手搶人。雖經田勇奮力相救,但寡不敵眾,雙雙被亂箭射死在洪山之麓,兩人的鮮血染紅了洪山下的土地。楊熊一夥也被雷電擊斃在山腰。當地的農民將田勇、玉葉就地掩埋,不料次年秋天,墳堆周圍長出了紫紅色的菜苗。鄉人勤澆水,常施肥,紫紅色的菜苗竟抽出肥嫩的菜薹。當年適逢災荒,糧食顆粒無收,鄉人以墳邊的菜薹充飢,摘了又長,越摘越多,人們賴其渡過了荒年。鄉人紛紛採集菜籽,自家種植,並挑到城裡去賣。城裡人吃了覺得甜脆清香,贊不絕口,於是紅菜薹在洪山一帶得以推廣。
紅菜薹葷食、素炒都具有獨特風味,而一個民間故事所介紹的紅湯蝴蝶面更是以紅菜薹為原料的美味佳餚。
人們相信名人,名人喜吃的食物也可得到大眾的青睞。於是,關於洪山菜薹便出現了「刮地皮」的典故。王葆心《續漢口叢談》上記載:「光緒初,合肥李勤恪瀚章督湖廣,酷嗜此品(按:指洪山菜薹),覓種植於鄉,則遠不及。或曰『土性有宜』。勤恪乃抉洪山土,船載以歸,於是楚人謠曰:『制軍刮湖北地皮去也』。」民國初年,湖北都督黎元洪離開武漢到北京當大總統後,他的如夫人黎本危愛吃洪山菜薹,每屆冬季必派專差到洪山調運菜薹。1949年元月,國民黨行政院長張群飛來武漢為蔣介石說項,破壞和平運動,但毫無結果。臨走前,他想到洪山的紅菜薹是聞名已久的特產,今後還不知能否吃到,便對湖北省主席張篤倫說:「今晚到洪山去買300斤紅菜薹,以便明晨帶回南京去。」有人寫詩譏其事雲:「從此辭卻鄂州路,空載洪山菜薹歸。」

閱讀全文

與洪山菜苔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底濾魚缸正確打氧方法 瀏覽:837
電子和電流的計算方法 瀏覽:834
如何瘦小腿大腿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360
三維觸控使用方法 瀏覽:558
約束帶的使用方法 瀏覽:910
抗疫治療的最新方法 瀏覽:520
魅族2手機許可權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40
治療孕吐的方法 瀏覽:573
用錢折東西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04
數據驅動的決策方法研究 瀏覽:412
干蒜瓣怎麼腌制方法大全 瀏覽:619
數字電子設計教學方法 瀏覽:745
華為拍照照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27
大米枇杷粥的食用方法 瀏覽:335
李子園施肥方法視頻 瀏覽:580
恐懼症治療好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144
蟲百敵的使用方法 瀏覽:673
握拳的公式方法有哪些 瀏覽:420
荷花家庭種植方法 瀏覽:514
非洲菊怎麼插花方法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