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泥的主要檢測手段是什麼
水泥的主要檢測手段是望聞問切。
第一種:「望」泥知優劣
首先,從外觀上看包裝質量。看是否採用了防潮性能好不易破損的復膜編織袋,看標識是否清楚、齊全。
第二種:「聞」泥析品質
這里的「聞」不是聞氣味,畢竟聞水泥對消費者是不安全的,這里的「聞」是「聽」,聽商家介紹關於水泥的配料,從而來推斷水泥的品質。
第三種:「問」泥的來源
主要是詢問水泥的生產廠家和生產工藝,看其「出身」是否正規,生產工藝是否先進。
第四種:「切」泥知壽命
這步主要用手指來給水泥「號脈」,辨別其出廠時間的長短。
(1)簡單測試泥方法擴展閱讀:
水泥的性質:
水泥速凝是指水泥的一種不正常的早期固化或過早變硬現象。高溫使得石膏中結晶水脫水,變成漿狀體,從而失去調節凝結時間的能力。假凝現象與很多因素有關,一般認為主要是由於水泥粉磨時磨內溫度較高,使二水石膏脫水成半水石膏的緣故。
當水泥拌水後,半水石膏迅速與水反應為二水石膏,形成針狀結晶網狀結構,從而引起漿體固化。另外,某些含鹼較高的水泥,硫酸鉀與二水石膏生成鉀石膏迅速長大,也會造成假凝。假凝與快凝不同,前者放熱量甚微,且經劇烈攪拌後漿體可恢復塑性,並達到正常凝結,對強度無不利影響。
Ⅱ 沙子含泥量怎麼試驗
砂的含泥量試驗有標准法和虹吸管法兩種方法,下面分別詳述:
一、標准法
1、取樣
(1)取樣方法:在料堆上取樣時,取樣部位應均勻分布。取樣前先將取樣部位表層鏟除,然後從不同部位隨機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組成一組樣品。
(2)取樣數量:測定含泥量時,最少取樣數量為4.4kg。
(3)試樣處理:將所取樣品置於平板上,在潮濕狀態下拌和均勻,並堆成厚度約為20 mm的圓餅,然後沿互相垂直的兩條直徑把圓餅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對角線的兩份重新拌勻,再堆成圓餅。重復上述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到試驗所需量為止。
2、將上述試樣縮分至約1100 g,放在乾燥箱中於(105±5)℃下烘乾至恆量,待冷卻至室溫後,分為大致相等的兩份備用。
3、稱取試樣500 g,精確至0.1 g。將試樣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於試樣面約150 mm,充分拌勻後,浸泡2h,然後用手在水中淘洗試樣,使沉屑、淤泥和黏土與砂粒分離。
把渾濁水緩緩地倒入1.18mm及75μm的套篩上(1.18mm篩放在75μm篩上面)上,濾去小於75μm的顆粒。試驗前篩子的兩面應先用水潤濕,在整個過程中應注意避免砂粒丟失。
4、再向水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復上述操作,直到容器內的水清澈為止。
5、搖動,以充分洗掉小於75μm的顆粒。然後將兩只篩上剩留的顆粒和容器中已經洗凈的試樣一並裝入搪瓷盤,放在乾燥箱中於(105±5)℃下烘乾至恆重。取出來冷卻至室溫後,稱取試樣的質量。
(註:該測試方法主要是針對建築用砂而提出的。一般認為,建築用砂中的細顆粒物是泥,在該標方法中,把小於75μm的顆粒定義為泥,因此該方法對相對較粗的建築用砂是合適的。但由於在AAC工廠中經常用細砂,有時非常細,因此,採用該測試方法時,會產生較大的誤差。)
二、虹吸管法
1. 本方法適用於測定特細砂中的含泥量。
2. 取樣
(1)取樣方法:在料堆上取樣時,取樣部位應均勻分布。取樣前先將取樣部位表層鏟除,然後從不同部位隨機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組成一組樣品。
(2)取樣數量:測定含泥量時,最少取樣數量為4.4kg。
(3)試樣處理:將所取樣品置於平板上,在潮濕狀態下拌和均勻,並堆成厚度約為20 mm的圓餅,然後沿互相垂直的兩條直徑把圓餅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對角線的兩份重新拌勻,再堆成圓餅。重復上述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到試驗所需量為止。
3.將上述試樣縮分至約1100 g,放在乾燥箱中於(105±5)℃下烘乾至恆量,待冷卻至室溫後,分為大致相等的兩份備用。
4.稱取試樣500 g,精確至0.1 g,置於洗容器中,並注入清水,使水面高於試樣面約150 mm,浸泡2h,浸泡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攪拌一次,確保塵屑、淤泥和黏土與砂分離。
5. 用攪拌棒均勻攪拌1 min(單方向旋轉),以適當寬度和高度的閘板閘水,使水停止旋轉。經20~25s後取出閘板,然後,從上到下用虹吸管悉心地將混濁液吸出,虹吸管吸口的最低位置應距砂面不小於30mm。
6. 再倒入清水,重復上述過程,直到吸出的水與清水的顏色基本一致為止。
7. 最後將容器中的清水吸出,把洗凈的試樣倒入淺盤並在(105±5)℃的烘箱中烘乾至恆重,取出,冷卻至室溫後稱取砂質量。
(2)簡單測試泥方法擴展閱讀:
含泥量及泥塊含量規定:
粒徑小於0.075mm的黏土、淤泥、石屑等粉狀物統稱為泥。
塊狀的黏土、淤泥統稱為泥塊或黏土塊 (對於細集料指粒徑大於1.20mm,經水洗手捏後成為小於0.60mm的顆粒;對於粗集料指粒徑大於4.75mm,經水洗手捏後成為小於2.36mm的顆粒)。
泥常包裹在砂粒的表面,因而會大大降低砂與水泥石間的界面黏結力,使混凝土的強度降低,同時泥的比表面積大,含量多時會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或增加拌合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混凝土的干縮與徐變,並使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
泥塊對混凝土性質的影響與泥基本相同,但危害更大。
按《建設用砂》(GB/T14684)的規定,天然砂Ⅰ類砂含泥量小於1.0%,不得有泥塊;Ⅱ類砂含泥量小於3.0%,泥塊含量小於1.0%;Ⅲ類砂含泥量小於5.0%,泥塊含量小於2.0%。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准》(JGJ52)還規定,C60與C60以上的混凝土,砂中含泥量與泥塊含量應分別不大於2.0%、0.5%;
C55~C30的混凝土,砂中含泥量與泥塊含量應分別不大於3.0%、1.0%;
對C25及C25以下的混凝土,砂中含泥量與泥塊含量應分別不大於5.0%、2.0%;
對於有抗凍、抗滲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於或等於C25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與泥塊含量應分別不大於3.0%、1.0%。
網路——含泥量
Ⅲ 有沒有簡單的方法測試水泥強度
不用儀器的是沒有,但不要像取樣做各種強度試驗那樣費時與繁瑣的,有一簡單測試方法是用攜帶型手提的叫混凝土強度回彈儀,當場即可知強度情況如何.
Ⅳ 給你一塊不規則的橡皮泥,你能用幾種辦法測量出它的體積請寫出簡要過程。
(1)把橡皮泥摔成長方體,量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就能計算出它的體積。
(2)把橡皮泥摔成正方體,量出它的棱長,同樣能計算出它的體積
(3)
用量筒裝入一定量的水,放入橡皮泥,看量筒的水的體積增大了多少,就是橡皮泥的體積
Ⅳ 物理:測量橡皮泥密度的兩種方法!
將橡皮泥捏成立方體,量出長寬高,算出體積V,再用天平稱出質量m,再用m/V
用天平稱出質量m,把橡皮泥用細鐵絲插入裝滿水的燒杯中,測出溢出水的體積V即為橡皮泥體積,再m/V
Ⅵ 測量橡皮泥需要什麼材料和實驗過程
(1)所需的材料:天平 量筒 細線 足量的水 (2)實驗方法及步驟:1 用天平稱取所測橡皮泥的質量M2 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 並量取其體積V1 3 用細線拴好橡皮泥 慢慢放入稱有水的量筒中 待其全部浸沒後 記下此時量筒示數V2(3)根據實驗步驟中所用字母,表示橡皮泥的密度:M/V2-V1
Ⅶ 給你一塊不規則的橡皮泥,你能用幾種辦法測量出它的體積請寫出簡要過程.
【1】茶杯裝滿水後放入橡皮泥,計算排水量
【2】稱量橡皮泥的重量,根據橡皮泥的比重計算它的體積
【3】把它做成長方形,然後測量各邊計算體積
Ⅷ 什麼是鑒別硅藻土(泥)質量最佳手段之二
粘合劑「膠」在硅藻土(泥)壁材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膠」的品質好壞直接關繫到硅藻土(泥)壁材的「會呼吸」的基本機能。要知道硅藻類具有黏土性的一面,也有如同砂礫鬆散的一面。將硅藻土(泥)固定成粘貼在牆體上的材料,就需要用「膠」來起粘結固化的作用。樹脂膠、固化劑與硅藻土(泥)的秉性不相容,可嚴重堵塞破壞其微細孔構造,使之喪失「會呼吸」的能力。而非樹脂膠與硅藻土(泥)的秉性相容,可起到即粘結的作用,又不破壞其「會呼吸」的機能。
A:用水將硅藻土(泥)調和成粘稠的漿糊狀,蘸到手指上,揉搓,非常潤滑、沒有膠水般的黏合力,乾燥後易於清洗的就是非樹脂膠。反之,感覺非潤滑澀膩、有膠水般的黏合力、乾燥後手指尖皮膚有被綳緊的感覺、不易於清洗的就是樹脂膠。
B:用水將硅藻土(泥)調和成粘稠的漿糊狀,放到密封的塑料盒內24-48小時以上,看其是否會固化;表層出現固化後,添加一點水,再調制粘稠的漿糊狀,仍放置24小時以上,看其是否再次固化。不易固化、且加水後的粘稠度沒有下降、(此種方法可反復地使用測試)仍可使用的,為不含有固化劑或樹脂膠類的上等品。幾經加水測試後,易固化、加水後粘稠度嚴重下降、不可使用的為摻加固化劑或樹脂膠的劣等品。
有些商家為了降低因過度使用樹脂膠所帶來的有害化學物質的指標,取而代之的摻加了「植物纖維」,以達到牢固、抗裂的作用(如同農村搭建土坯房一樣為了結實在土坯中添加稻草或麻刀)。殊不知,「植物纖維」會將硅藻土(泥)微細孔嚴重堵塞,使之喪失「呼吸」能力。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人的鼻孔中塞進類似「植物纖維」的棉花,還能順暢地「呼吸」嗎?添加「植物纖維」的同時,勢必減少同等重量與體積面積內的硅藻土(泥)的含有量,硅藻土(泥)含有量的減少,就必然地影響到其質量。
好的硅藻土(泥)壁材是具有一定的牢固硬度。用噴水壺將霧狀的水反復十餘次地噴灑在硅藻土(泥)的牆體後,用手指輕輕地按壓、揉搓牆體表面,若出現塌陷、酥軟、變形、和泥狀、脫落、手指帶色等現象,就是劣等品;未出現上述狀況的為上等品。
硅藻土(泥)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其它種類的泥土也具有此能力,只不過能力大小不同),用噴壺將霧狀的水噴向牆體數十次,能夠明顯看到快速吸收水分過程的為上等品。而噴了幾次霧狀的水後,馬上呈飽和狀態,霧狀的水變成水滴從牆體上流淌下來,則為,劣質品。同樣道理,在吸收水分的同時,又能夠在最短時間內釋放出濕氣(水氣)牆體表面如初的為最好。乾燥時間越長,其機能越低下。用手指輕輕地搓揉噴過水霧的硅藻土(泥)製品的表面,如手指沾上硅藻土(泥)的痕跡,則表明產品的牢固性、吸附性差,含有樹脂膠。
用點燃的打火機直接燒蝕硅藻土(泥)製品,看其是否出現煙霧狀。好的硅藻土(泥)用火焰燃燒時,無異味、不產生煙霧。而出現產生煙霧狀的硅藻土(泥)製品則為劣等品。這是因為其含有非天然物質造成的。
Ⅸ 污泥含水率的標准測量方法
污泥含水率GB 24188-2009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泥質裡面有標准,不超過80%,檢測用深圳冠亞水分儀科技生產的SFY-50污泥含水率測定儀進行檢測,不需要進行安裝和調試,檢測一個樣品幾分鍾即可完成,沒有消耗品,樣品盤可以重復食用,同時可以檢測污泥的固形物,能在不同的場合用於污泥含水率的檢測,比如倉庫、實驗室或者污泥脫水現場等
Ⅹ 砂子中的含泥量和泥塊含量用什麼實驗方法去測量
含泥量試驗
一、目的與適用范圍
測定細集料中粒徑小於0.075mm的塵屑、淤泥和粘土含量。
本方法部適用於人工砂、石屑等礦粉成分較多的細集料。
二、試驗器材
天平: 感量不大於1g
方孔篩: 孔徑0.075mm及1.18mm
烘箱、筒、淺盤等
三、計算
Qn=(m0-m1)*100/m0
Qn——砂中含泥量,%
m1——試驗前烘乾試驗試樣質量,g
m0——試驗後烘乾試驗試樣質量,g
以上兩個試樣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兩次結果的差值超過0.5%時,應重新取樣。
泥塊含量試驗
一、目的與適用范圍
測定水泥混凝土用砂中顆粒大於1.18mm的泥塊含量。
二、試驗器材
天平: 感量不大於2g
標准篩: 0.6mm、1.18mm
烘箱、筒、淺盤等
三、計算
Qk=(m1-m2)*100/m1
Qk——砂中大於1.18mm的泥塊含量,%
m1——試驗前存留於1.18mm篩上試樣的烘乾試樣質量,g
m2——試驗後烘乾試樣質量,g
以上兩個試樣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兩次結果的差值超過0.4%時,應重新取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