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夏天降暑的方法有哪些
夏天游泳、多吃水果和閉目養神都是消暑的方法之一,游泳可以讓全身保持清涼的感覺,促進皮膚組織細胞更快新陳代謝。多吃水果可以緩解酷暑帶來的不適症狀,補充人體所需水分。另外長時間閉目養神也能讓暑氣逐漸消退,還對健康大有裨益。
及時補水
空調現在幾乎成了夏季不可缺少的降溫工具,建議空調溫度調至26度以上,並且不要整天都呆在空調室內。
Ⅱ 天熱了,你是怎麼降溫解暑的
1.喝菊花茶。中醫說菊花是一種具有解暑降溫作用的草葯,並且還有提神之功效。
2.睡在用棉質枕套包裹羽毛或鴨絨的枕頭上。合成材料製成的枕頭會瀦留熱量。
3.買一台空調。毫無疑問,如果室內溫度長時間超過30度,使用空調是最有效的解暑降溫好方法。應根據房間大小購買與之匹配的空調。
4.嘗試叫做黑升麻的草葯,臨床試驗證實它有緩解更年期女性潮熱和夜間盜汗的功效。最近的研究還發現它能作用於丘腦下部,因此有調節體溫的作用。
5.放棄羽絨被並改用床單。可能的情況下,還可以事先用塑料袋包裹住床單放入冰箱冷藏,然後在睡前拿出來使用。在天氣炎熱的夏季,用這種方法能幫助你更好的入睡。
6.坐下來,閉上眼睛並想像下雪的場景。研究發現身體對這種想像能產生反應,並降低總體溫度。
7.合理啟閉門窗。許多人以為炎夏要門窗大開才涼快,其實不然。白天室外
氣溫高,門窗大開,陽光和熱輻射伴著陣陣熱空氣向室內襲來,會使室內外變得一般熱。如果在早晚涼爽之時開啟門窗通風,讓空氣流通,而在白天尤其中午將門窗關閉,以隔絕室外熱空氣的侵襲,並拉上淺色窗簾,阻擋陽光,反射熱幅射,就能使居室變得較為涼快。經實際觀察,筆者在成都地區居住雖然午後室外氣溫達30多度,採用上述方法室內仍可保持在28℃左右。
8.陽台綠化、庭院綠化。陽台庭院綠化,栽樹種花,不僅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而且有調節小氣候的作用,會使空氣清新、涼爽宜人。因為綠色植物既能遮陽,又通過葉面蒸發水分達到降溫作用。有資料表明,在庭院陽台栽種葡萄、牽牛花、爬牆虎及一些花草,可使附著牆面降溫5℃~14℃,使室內降溫2℃~4℃。
9.室內利用風扇和水蒸發降溫。例如室內用濕拖布擦地後開啟吊扇使地面水
分蒸發吸熱;也可在風扇前置一盆涼水,開啟風扇使水分蒸發出涼風,這樣均可起到降低室溫的作用。
10.最後,在炎夏之際室內宜收拾得干凈整潔,將用不著的東西妥善收藏,使室內有較大空間,會使人感到舒適。切忌室內凌亂,家什滿屋,那樣不僅使人感到悶熱,憋氣,還使人心情煩躁。
Ⅲ 消暑降溫的好方法有哪些
預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體狀況、環境、飲食和常備一些防暑葯品外,多喝防暑降溫飲料也是預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介紹6種降溫飲品:
1、山楂湯: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爛,放入白菊花100克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2、冰鎮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開,撇去浮沫,置於冰箱冷藏。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鎮糖水中即可。
3、綠豆酸梅湯: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加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4、金銀花(或菊花)湯:金銀花(或菊花)30克,加適量白糖,開水沖泡,涼後即可飲用。
5、西瓜翠衣湯:西瓜洗凈後切下薄綠皮,加水煎煮30分鍾,去渣加適量白糖,涼後飲用。
6、椰汁銀耳羹:銀耳30克洗凈後用溫水發開,除去硬皮,與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適量,煮沸即成。
盛夏酷暑,高溫燥熱,常使人們食無味、睡不香,容易出現頭暈、頭痛、乏力,甚至惡心、嘔吐等症狀,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備一些防暑葯物是很有必要的,這些葯物有:
1、仁丹:能清暑祛濕。主治中暑受熱引起的頭昏腦漲、胸中郁悶、腹痛腹瀉,也可用於暈車暈船、水土不服。
2、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適於中暑所致的頭昏、惡心嘔吐、胸悶腹瀉等症。
3、藿香正氣水:能清暑解表。適於暑天因受寒所致的頭昏、腹痛、嘔吐、腹瀉突出者。
4、清涼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療暑熱引起的頭昏頭痛,或因貪涼引起的腹瀉。
5、無極丹:能清熱祛暑、鎮靜止吐。
6、避瘟散:為防暑解熱良葯。能祛暑化濁、芳香開竅、止痛。
7、金銀花:具有祛暑清熱、解毒止痢等功效。可開水泡代茶飲。
8、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
9、荷葉:適宜中暑所致的心煩胸悶、頭昏頭痛者。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
。
Ⅳ 夏天有什麼快速消暑的好妙招呢
一個陰涼的環境無疑是最吸引人的。消暑除了我們最容易想到的空調,還有不少方法。
夏天盡量穿棉、真絲、麻等透氣性好的衣服,利於人體體表溫度散發。
夏天可以泡一些菊花茶,煮一些綠豆湯,吃水分多的水果(西瓜)。夏天大部分人胃口不好,綠豆湯能增進食慾、消暑,煮好等涼了放在冰箱里,回到家吃一碗,冰冰涼涼的感覺真不錯。夏天人體出汗多,需要補充水分,食用西瓜可以補充人體損失的水分。
夏季特別是在艷陽高照的天氣下外出,很容易導致中暑。我們最好避免在正午陽光正好時出門,若必須外出,必須做好防曬措施,防曬服,遮陽傘,防曬帽等都安排上,這樣可減少我們中暑的可能,亦可在回程後快速消暑。
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思考,就會找到不少快速消暑的好方法。夏天盡情保持情緒穩定,俗話說「心靜自然涼」。
Ⅳ 怎麼快速消暑啊
三伏天快速消暑的妙招
1、巧用芳香植物消暑化濕
三伏天前後,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心氣容易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抵禦酷暑,而導致中暑等問題發生,出現頭暈、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狀。
2、多飲暖水益消暑
夏季養生,水也是人體內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壽之物。俗話說「人是水澆成的」,這話不無道理。水約占人體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傳統消暑的養生方法十分推崇飲用白開水。
3、趁暑化濕解冬病
三伏天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治療時機,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細心調養,重點防治。
4、葯食同粥補氣清暑
三伏天氣候炎熱,可以用粥來滋補身體。李時珍認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醫學界公認,粥能補益陰液,生發胃津,健脾胃,補虛損,最宜養人。粥是在相對溫度較低、時間較長的情況下熬出來的,可減少對蛋白質、脂肪的分解破壞和維生素的流失,並使一些礦物質能夠溶於湯中,使粥更具營養價值。
5、消暑切莫動「肝火」
另外,三伏天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經常會出現莫名的心煩意亂、無精打采、食慾不振等問題,也被稱為「情緒中暑」。「情緒中暑」對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由於情緒障礙時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甚至還會引發猝死。
6、「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三伏天天氣往往悶熱、潮濕,人體感覺熱,但即使大汗淋漓也不能解熱,很容易中暑。因此大暑養生首先要避開「桑拿天」,悶熱天氣盡量少出門、少活動,即使出門也不能長時間暴露在露天環境中。為了讓體內的濕氣散發出來,應盡量在早晚溫度稍低時進行散步等強度不大的活動。
總結
還有就是在三伏天來臨之際,一定要提前做好相應准備。這樣便可以保護好自己的健康,輕松度過這個三伏天,迎接下一個涼爽的季節。
Ⅵ 怎麼才能快速降暑!
中暑是由體內的溫度調節系統故障引起的,體溫可能上升到危險值。症狀可能與中暑衰竭類似,例如頭暈、惡心、此外患者可以變得沒方向感,甚至焦躁不安。當體內停止調節體溫中暑患者經常會停止排汗。但也不盡如此。暈倒可能是中暑的徵兆,也可能不是。如果在2~5分鍾後蘇醒,那有可能是中暑。 發生中暑時,應盡速送醫院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腎臟衰竭等並發症。但在送往醫院之前,仍需作一些急救處理。下列就介紹關醫前的急救方法。 十幾種避免中暑的措施和治療方法: 1:戴上帽子:最好選用透氣且能遮到頸部的帽子,因為頭頂對氣溫的變化尤其敏感。當你必須作戶外活動時,最好選擇清晨及黃昏的時候從事。某些人在休息數小時後,再回到太陽底下,仍有可以復發,不得不謹慎。 2:多喝水:水仍是脫水者最佳的飲料。不要牛飲,應一次喝一點。多吃水果及蔬菜,它們含豐富的水分及均衡的鹽類。 3:勿抽煙喝酒:抽煙會收縮血管,並損害抽煙者適應高溫的能力。喝酒過量會加速虛脫。咖啡因也會加速虛脫。 4:慢慢適應氣溫的改變:在換季初期,每天花一點時間,傷戶外活動,使身體逐漸適應氣溫的變化。而不要一周都在空調室內工作,卻在周末毫不避諱火辣辣的陽光。 5:減慢速度:當天氣十分酷熱時,不論在戶外從事什麼活動應該放慢速度。 6:穿棉質及淺色的衣物:棉質衣物比較透氣,淺色的衣服可以反射陽光,兩者結合起來就不至於使體溫過高。 7:補給水分:假如患者仍有意識,應給患者提供飲料,水是最佳選擇。 8:作降溫處理:為患者潑水,而不是讓他浸入冷水中。潑在皮膚上的水,蒸發較快,以增加降溫的效率。或者用冷毛巾濕敷患者,如果可能,將患者移到有冷氣設備的地方。 9:常備消暑葯:應常備消暑飲料及葯品,葯品如解暑片、風油精、清涼油、藿香正氣水、人丹丸、十滴水等。消暑飲料如:綠豆湯、西瓜汁、番茄汁、菊花茶、並在上述飲料中加少許食鹽,平時隨時飲用即可。 10:飲食清淡:夏日不宜高脂厚膩葷腥飲食,不宜辛辣飲食如肥豬、牛、羊肉、辣椒、辣醬、胡椒粉、咖哩粉、生薑等應盡量少吃。高溫氣候應予清淡飲食為佳。 消暑小秘方: 1:白菊花、桔皮、山楂各5~10克,用500~1000毫升沸水浸泡,涼後服。 2:荷葉15克,綠豆100克、黃豆、白扁豆各30克,加水煎爛後取濃汁溫服。 3薄荷、鮮荷葉各30克、加水2000毫升,煎10分鍾過濾後加入適量蜂蜜(或白糖、冰糖)攪勻冷後隨意飲用
Ⅶ 防暑降溫的好方法有哪些呢
1、及時飲水
准備充足的水,及時飲用,每次喝水控制在150-200ml,要喝溫開水,不要喝冰水。
根據氣溫的高低,一般人員每天喝1.5至2升水,高溫作業人員每天喝3-5升水,兼食瓜果和新鮮蔬菜。適當攝入鹽分,補充因大量出汗導致的電解質流失。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注意要避免飲用含咖啡因、酒精和大量糖分的飲料水。
2、及時散熱
多洗澡或多用濕毛巾擦拭皮膚,當過於炎熱的時候應該沖淋頭部及頸部,讓水分蒸發幫助散熱。需要注意的是,渾身大汗時,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應先擦乾汗水,稍事休息後再用溫水洗澡。
3、合理飲食
夏天多食含水量高的蔬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此外,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群,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品。
要提高防範中風的意識。少食多餐,切忌過飽過膩,以防胃腸道消化食物時與大腦爭血流,增加腦缺血性中風的發生概率。凡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者,應堅持服葯。
4、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可預防中暑。
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5、配備葯品
在戶外活動或進行高溫作業的人群,隨身攜帶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氣水或藿香正氣丸等防暑葯品,或放置在就近工作場所,隨時使用,以防發生中暑。
6、夏日外出盡量避開高溫時段,白天盡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10時~16時不要在烈日下外出運動和勞動。
如果在這個時段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以防曬傷。
室外勞動時應戴上草帽,穿淺色衣服,並且應備有飲用水和防暑葯品。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淺色、透氣性好的衣服,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
防暑誤區:
一、過度依賴空調
吹空調畢竟不是自然狀態,它能使空氣頻率流動和振動,結果就像雜訊一樣,會損害人的神經功能。另外,室內空氣循環使用,反復過濾後,空氣中負離子顯著減少而陽離子過多,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
二、電風扇直吹人體
有人貪圖涼快,經常在電風扇前直吹人體,這樣會使人出現打噴嚏、流鼻涕、乏力、頭痛、頭暈、失眠、肩痛、食慾不振等一系列症狀,這叫「風扇病」。
三、涼水沖腳圖涼快
有人喜歡用涼水沖腳降溫,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因為人的腳部是血管分支的末梢部位,腳底皮膚溫度是全身最低的,極易受涼;再者,腳的脂肪層較薄,保溫性較差,若經常用涼水沖腳,使腳進一步受涼,通過血管傳導會引起周身一系列的病理,最終導致各種疾病。
四、大汗淋漓時洗冷水澡
夏天氣溫高,鍛煉時身體產熱增多,通過汗液及皮膚血管擴張是身體散熱的重要途徑。勞動或鍛煉剛結束時,人體仍處於代謝旺盛、產熱增多、皮膚血管擴張的狀態。
此時,如立即洗冷水澡,皮膚受到冷刺激,會通過神經反射引起皮膚血管收縮,結果使體熱散發受阻,反而會出現體溫升高的現象。
Ⅷ 2020三伏天有40天,你有哪些降暑妙招讓你安穩過夏天
1、多喝水。在夏季少飲酒多喝水,因為酒精會導致身體缺水,而白開水,礦泉水或低糖汽水可以更好的補充身體的水分,必要時可以在水裡加一點食鹽。
2、涼水沖手腕。每隔幾個小時可以使用自來水沖手腕5~10秒鍾,因為夏季血液溫度也比較高,而手腕是動脈流過的地方,用水沖可以降低血液溫度。
3、吃苦瓜和西瓜。在夏天可以多吃苦瓜炒菜,苦瓜正是季節。多吃苦瓜可以防暑降溫,如果實在不喜歡苦瓜,可以吃一些西瓜。西瓜水分足,可以補充水分才可以降溫,但是注意的是剛從冰箱里拿出來,西瓜放置一會再吃。
4、少吃多餐。身體只要代謝食物就會產生熱量,吃得越多熱量也就越多,所以要少吃多餐,而且盡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因為高蛋白的食物代謝時產生熱量尤其多。
5、多喝菊花茶。夏季天氣炎熱,人們更容易上火,這時候喝一些菊花茶不僅可以降溫洗腦,還可以補充身體里的水分。
6、避免劇烈運動。劇烈運動會導致人體溫度升高,流汗增多。
7、掛濕窗簾。將窗簾打濕,這樣蒸發的水分隨著風吹入,室內清涼宜人。
8、多洗臉。天氣很熱,人就容易流汗,這時候沒事就用涼水洗洗臉,不僅可以保持身體的清爽,還可以防暑降溫。而且洗臉後明顯感覺溫度降得比較多,人非常舒服。
Ⅸ 人體降溫的最快方法是什麼
高熱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對人體的機能有一定的損害。所以,有時候需要快速降溫。快速降溫的方法,包括物理降溫和葯物降溫。物理降溫可採用溫水擦浴、降低環境溫度、促進體熱的傳導以及熱量的蒸發等方式,降低體溫。物理降溫,如果沒有效果,可以採用葯物降溫。葯物降溫是用解熱鎮痛葯和一些有鎮靜作用的葯物,達到讓體溫降低的辦法。比較常用快速降溫的葯物有口服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對於一些頑固性的高熱,如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稽留熱,有時候要採用氯丙嗪和異丙嗪合用的冬眠療法來快速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