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外形相同的物體中找次品可以用什麼方法
用比重量的方法。
有一個經典的例子,有9個外形一樣的球和一個天平,其中只有一個重量輕,只允許稱量兩次,怎麼找到那個次品?
答:1、第一次一邊放三個,則一共放六個,
2、
如果平衡,則第二次取剩下三個球,一邊放一個;再平衡,則最後一個是次品;不平衡,則輕的是次品(一共秤兩次)。
3、如果不平衡,則輕的一組三個中有次品。則第二次取輕的這組三個球,一邊放一個;再平衡,則最後一個是次品;不平衡,則輕的是次品(一共秤兩次)。
B. 找次品的公式有那些
規律:
2~3個物品 ,稱1次
4~9個物品 ,稱2次
10~27個物品, 稱3次
28~81個物品, 稱4次
以上是知道次品輕重的,不知道次品輕重要稱多一次。規律應該就是3的n次方吧,n為需要的次數。稱n次,最多可以分辨3的n次方個零件。
(2)如何找次品的方法擴展閱讀:
例題:
有12個硬幣,其中有一個的重量與其他的不一樣,有三次使用測量平衡的機會來找出重量不同的那個。
解:不妨將12枚硬幣編號1~12。將硬幣分為三組:
A:1、2、3、4
B:5、6、7、8
C:9、10、11、12
第一次稱量:
A=B。則特殊硬幣在C組中,A、B中的都是正常的硬幣可以用作參考。
第二次稱量:
將正常的硬幣5、6與9、10比較。會出現兩種情形:
如果相等,則特殊硬幣在11、12中。
第三次稱量:
將10與11比較,相等則12為特殊硬幣(不知輕重);不相等則11為特殊硬幣(知輕重)。
如果不相等,則特殊硬幣在9、10中(知輕重)。
第四次稱量:
將8與9比較,相等說明10為特殊硬幣;不相等說明9為特殊硬幣。A、B不相等(A重)說明C組是正常的硬幣。令A中的硬幣為a1、a2、a3、a4(若這裡面有次品,次品肯定是重於正品);B中的硬幣為b1、b2、b3、b4(若這裡面有次品,次品肯定是輕於正品)。
從C中拿一個硬幣c與A、B分成3組:
D:a1、a2、c
E:a3、a4、b1
F:b2、b3、b4
第二次稱量:稱量D、E。
1、D=E,說明特殊硬幣在F中且較輕。
第三次稱量:比較b2、b3:相等則b4為特殊硬幣,不等則較輕的為特殊硬幣。
2、D重於E。則要麼是a1、a2較重(那就是次品重),要麼是b1較輕。
第三次稱量:比較a1、a2。相等說明b1為較輕特殊硬幣,不相等則重的為特殊硬幣。
3、D輕於E。說明a3、a4有一個為較重的特殊硬幣。
第四次稱量:比較a3、a4。較重的為特殊硬幣。
C. 找次品的公式方法
把待測物品盡量平均分成三份、如果不能平均分,則使其中兩份相等,第三份與這兩份相差不超過一,依次進行,可用最少的次數找到次品。
找次品是小學奧數的主要類型,現在在學校課本里,在「數學廣角」里出現這一題型。其基本題型是在若干個零件裡面有一個零件和其它零件不同,這個零件比其它零件輕或重,用一個無砝碼的天平,最少稱幾次能一定把次品找出來。一般是把零件總數平均分成三份,如果不能平均分,則分成a、a、b形式,a比b多1或者少1,不能多2後者少2。
(3)如何找次品的方法擴展閱讀:
數學廣角的編排意義
人教版教材利用數學廣角系統而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嘗試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可以理解的簡單形式,採用生動有趣的、以解決學生容易接受的生活問題的形式呈現出來。
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活動,初步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奇妙與作用,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逐步形成有序地、嚴密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同時使他們逐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慾望,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D. 小學數學找次品的方法
首先,我們有16個物品,把它分成三組,按照五五六分。把五五的兩組置於天平或者自製天平上,觀察平衡與否。若平衡,那麼次品在六的裡面,同樣,把六分為三三,置於天平,觀察。重的一邊,分組,按照前面的步驟,找出次品。
E. 稱次品有什麼規律
1、把待測物品盡量平均分成三份(使稱量次數最少);
2、不能平分的也使多的一份與少的一份相差1。
3、方法:三個(或三堆)物品隨機稱一次,平衡:次品在天平下;不平衡:次品在天平上(按題目所給重或輕條件找出。
4、知道稱量次數求物品個數:3^n。
5、知道物品個數求稱量次數:取n值,3^(n-1)<個數<3^n。先估算,再實際求出。
6、如不知輕或重,則在每次稱量後標記重1、重2、重3、……輕1、輕2、輕3……,與已稱量平衡的比較,異常的為次品。
電子稱重
電子稱重的誕生,使電子秤產品得到廣泛普及,特別是單片機技術和電子應變原理的稱重感測器在稱重領域的應用,使電子衡器更加穩定、准確,顯示直觀快速,並且突破了傳統衡器單一稱重概念,發展成為動態稱重、過程稱重、數據存儲/輸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進入新世紀,電子科技迅猛發展,電子秤電子天平價格明顯下降。
高精度電子天平可以分辨到微克級,而且提高了環境的適應能力。電子衡器產品分類:計重秤,計數秤,條碼列印秤,電子台秤,電子吊秤,檢重電子秤,大型衡器等。電子秤使用方便、顯示快速直觀[避免人為的視覺判斷誤差]、操作簡單、計量准確度精度高。
F. 找次品的方法:設想你手裡有3個零件,其中一個是次品,次品特徵是輕一些.你能想到幾種找次品的方案
方法一:天平上放上其中兩個零件,如果一般高,那麼未放在天平上的零件是次品,如果一邊高一邊低,則高的一端是次品.
方法二:用一桿秤,分別稱三個零件,稱出質量最輕的一個是次品
方法三:用手掂,感覺最輕的是次品
尹尹,給分給分
偷心九月天(采采)
G. 找次品的規律公式9個是什麼
找次品的規律是混合一個次品,用最好的方法分組。 把3的倍數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成。 放在天平上稱一下,次品很快就會變成形狀。 次品是指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
質量標準是指對產品結構、規格、質量、檢測方法的技術規定。的質量標準是產品生產、檢測和質量評價的技術依據。產品的質量特性一般用定量表示。所有東西盡量平均分成三份,剩下的情況下放入最後一份;剩下的兩個情況分別放入前兩個,找出次品,保證呼叫它的次數一定是最少的。
次品和產品缺陷的區別
產品次品是指銷售者交付的產品未達到法定的質量標准以及約定的技術要求,未能達到買受人所期望的質量狀況,從而使買受人不能按計劃使用產品。產品瑕疵一般包括三種情形: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沒有事先說明的,不符合在產品或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准,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
產品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准。產品缺陷具體包括設計缺陷、原材料缺陷、製造缺陷和指示缺陷。
H. 五年級數學題找次品公式
公式是:若知道次品輕重,那次數就為n,則最多可找出n的三次方的東西。
求次品的問題,其規律是:先分成三等份(當零件個數是三的倍數時),依次再分。當零件個數是3的一次方時,需稱一次;
當零件個數是3的二次方時,需二次;當小於或等於3的三次方時,需三次;依次類推.......如:19個模樣完全一樣的零件,其中一個是較輕的次品,用沒有砝碼的天平至少幾次才能保證找出次品:
解:19<3³
需三次3次:
①先分成9、9、1
② 再分成3、3、3
③最後分成1、1、1
找規律填空的意義
實際上在於加強對於一般性的數列規律的熟悉,雖然它有很多解,但主要是培養你尋找數列一般規律和猜測數列通項的能力(即運用不完全歸納法的能力);
以便於在碰到一些不好通過一般方法求通項的數列時,能夠通過前幾項快速准確地猜測到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然後再用數學歸納法或反證法或其它方法加以證明,繞過正面的大山,快速地得到其通項公式。所以找規律填空還是有助於我們增強解一些有難度又有特點的數列的。
I. 找次品的規律公式是什麼
找次品的規律公式是:
1、2~3個物品 ,稱1次。
2、4~9個物品 ,稱2次。
3、10~27個物品, 稱3次。
4、28~81個物品, 稱4次。
等級
1、B貨
通常叫B貨、AB貨。唯一像真品的部分,大概只有LOGO,甚至可能隨便找一個皮夾或皮包,蓋上商標,至於廠家是否生產過這種款式那就不重要了,重點是有印「LOGO」就好了,多半是地攤等級,一看就知道是仿的貨色,價格也都很便宜。
2、A貨
A貨可以說是中等貨,比B貨的質感好一點,皮質與縫線車工製作都很一般,包裝也比B貨稍微好一點。不像真品一樣會隨著使用時間而變成蜜蠟色。配料為普通五金、普通的空心料、手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