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課文白鷺怎樣背得快
這是一首散文,篇幅並不長,所以應該先熟讀課文,然後理解課文意思,這樣背起來會快些。
《白鷺》是篇文質兼美的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
㈡ 白鷺課文閱評步驟
《白鷺》是近現代詩人、作家郭沫若於1942年10月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真誠的筆觸描繪了白鷺的生態特徵,贊揚了尋常的事物中蘊含著內在美,隱晦地借孤獨而優美的白鷺來表達自己的政治追求。
課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白鷺「精巧」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2-3段),寫白鷺形體「適宜」的特點;
第三部分(4-8段),表現白鷺被人忘卻的美;
第四部分(9-10段),進一步突出白鷺的「優美」。
㈢ 白鷺的課文
《白鷺》是近現代詩人、作家郭沫若於1942年10月創作的一篇散文。原文: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在清水田裡,時有一隻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畫。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不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裡的散文詩。
(3)白鷺課文快速背誦方法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白鷺》作於1942年10月31日,當時正值抗日戰爭第二階段,蔣介石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郭沫若當時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任國民黨政府語言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以雙重身份進行抗日。
他說:「中國目前是最為文學的時代,善惡對立、忠奸對立異常鮮明,人性美發展到極點,人性惡也發展到極點。」
所以他這個時期的雜文以愛國反奸為中心內容,贊頌愛國者的忠義揭露賣國者的奸惡。《白鷺》以真誠的筆觸描繪了白鷺的生態特徵,贊揚了尋常的事物中蘊含著內在美,隱晦地借孤獨而優美的白鷺來表達自己的政治追求。
在南國優美的田野中、明凈清淺的小河邊,一種常見的水禽被人尊為水邊隱士、江田長者的白鷺,出沒其間把鄉居生活點綴得特別富有情趣。郭沫若以其特殊的觀察力,對白鷺進行了熱情的謳歌。
《白鷺》是《丁東草》三章(丁東、白鷺、石榴)中的一章,最初發表於1943年2月《文藝生活》第三、第四期,後收入小說散文集《波》中。
作者介紹: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四川省樂山客家人,文學家、劇作家、詩人,是中國新詩奠基人之一。
同時,還是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學者、社會活動家,致力於世界和平運動。郭沫若著述頗豐,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
㈣ 課文《白鷺》需要背白幾段
背全文!
《白鷺》是篇文質兼美的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白鷺課文主要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白鷺課文主要內容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在清水田裡,時有一隻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於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
——不,歌未免太鏗鏘了。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裡的散文詩。
白鷺課文知識點
一、字詞盤點
1、字
(1)難讀的字
嫌(xián) 喙(huì) 嗜(shì) 澄(chénɡ)
榨(zhà) 矮(ǎi) 蔓(màn) 瞼(jiǎn) 眸(móu)
(2)難寫的字
鶴:不要寫得太寬,左邊部分不要少橫。
嫌:注意左右穿插,右部是「兼」。
(3)多音字
澄 空 便 鮮 挨
2、詞
(1)必須掌握的詞
精巧 色素 配合 身段 生硬 尋常 常見
忘卻 流線型 結構 青色 清晨 安穩
(2)近義詞
精巧~精緻 適宜~適合 生硬~僵硬
尋常~平常 忘卻~忘記 設計~策劃
(3)反義詞
精巧→粗笨 生硬→自然 尋常→特殊
安穩→危急 或許→一定 便宜→昂貴
(4)詞語歸類
①AABB式詞語:指指點點
②ABAC式詞語:飛來飛去 蹦來蹦去
③表示神情的成語:神氣十足
④量詞:一隻白鷺 一幅畫面 一首散文詩
⑤動詞:站著釣魚 埋在地里 掛在枝頭上 伸出腦袋 蓋在鳥籠上 躲進叢林 趴在肩頭
⑥修飾詞:精巧的詩 粉紅的朱鷺 鮮紅嫩綠的果實 桂花的香氣 舒適又溫暖的巢 跳動的小紅爪子 細膩的絨毛 美好的境界
⑦與鳥有關的四字詞語
鳥語花香 笨鳥先飛 驚弓之鳥 鳥盡弓藏 百鳥朝鳳 展翅高飛
二、佳句積累
1、比喻句
(1)在清水田裡,時有一隻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面。
這句話把白鷺站在水田裡釣魚比作是玻璃框里的畫面,把清水比作玻璃,把田比作玻璃框,非常生動地描寫出了當下的畫面,讓人感覺身臨其境。
2、擬人句
(1)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這句話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白鷺站著時的樣子說成是在望哨,寫出了白鷺站著時的情景。
3、誇張句
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
句話的「香飄十里」是誇張寫法,寫出了桂花的芳香。
4、含義深刻的句子
(1)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作者將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進行比較,突出了花生的朴實無華。
三、考試熱點
1、《白鷺》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在考試中常考查對課文的背誦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落花生》一課常考查對重點句子的理解,要求寫出「花生」所蘊含的獨特品質。
3、《桂花雨》一課一般從兩個方面考查:(1)這篇課文中講了帶給作者美好回憶的哪幾件事?(2)對「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的理解。
4、《珍珠鳥》一課常考查對全文中心思想的把握。如:課文中哪句話表明了這篇文章的主旨?
㈤ 怎麼樣才能在1小時內會背白鷺這篇課文
嘗試一下捂住耳朵大聲讀
㈥ 白鷺這篇文章怎樣分為四段快快快!趕時間!
第一部分(第1段),用比喻寫白鷺「精巧」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2-3段),通過比較寫白鷺形體「適宜」的特點;
第三部分(4-8段),通過幾幅畫面表現白鷺被人忘卻的美;
第四部分(9-10段),通過對「有人」的意見的否定,進一步突出白鷺的「優美」.
㈦ 《白鷺》背誦課文。抄寫你喜歡的自然段。並談一下為什麼喜歡這段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最喜歡: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㈧ 《白鷺》背誦課文。抄寫你喜歡的自然段。並談一下為什麼喜歡這段
在江畔在田間,常見一隻或一群白鷺,或立或低飛,距離我們是那樣的近.心中只覺得它美,總想贊美一下這大自然的精靈,卻又說不出它美在何處.這種想說又說不出的感覺一直郁結於胸.看了郭沫若的《白鷺》後,頓覺豁然開朗------它是一首"精巧的詩」,"精巧"在於何處?在於'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是那麼的適宜".把白鷺比喻為"詩",是因為它不僅美在形體更是美在神韻上.這種「因為常見,而被人忘卻了的美」.這正是白鷺魅力之所在,也是郭沫若匠心獨具感受獨特之處.在他眼中,平凡常見不是罪過,倒是美的根據與特徵.正是因為他用心去解讀白鷺,才抒寫了於眾不同的感受.
《白鷺》教學設計
教材簡解: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白鷺的顏色、身段的精巧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重點、難點:
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設計理念:
運用多種手段切實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引導學生感悟美、欣賞美、表達美。
設計思路:
本文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前布置學生充分預習,從課文內容、讀後感、字詞、朗讀課文、搜集查找白鷺資料等方面進行課前探究。
教學時導入課題後讓學生匯報課前探究的收獲。然後引導學生感悟白鷺的精巧和韻味無窮。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理解和感悟課文內容。
最後創設拍攝紀錄片的情境,引導學生感悟表達美。
教具准備:
多媒體課件、白鷺圖片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一起讀課題——《白鷺》。
二、匯報課前探究的收獲。
1、按照我們一貫的學習方法,同學們已經就白鷺本身,《白鷺》這篇課文等方面進行了一番「課前探究」。
2、下面呢,就請同學們選擇你最拿手的一方面來展示你的收獲。
3、可以不用舉手,一個個的站起來說。
(1)課文主要內容,感受:
你不但說了課文的內容,而且還談了自己的感受,真不錯!老師也跟你有同感,白鷺確實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板書:「精巧」、「韻味無窮」)
還有誰來展示?
(2)字詞:
好的,你來讀讀看!(出示生字詞)
其他同學認真聽,他讀得准不準。
評價:讀得真准!我們一起來讀讀!
老師還想給你加試兩個問題,聽好了!
文中說什麼樣的蓑毛啊?(雪白的蓑毛)為什麼寫白鷺用「雪白的蓑毛」,而不用「雪白的羽毛」呢?(課件出示)有沒有誰課前探究過這個問題?
老師在備課時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一開始搞不明白,後來通過查字典終於知道了,「蓑」是用草或棕製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出示實物圖片),你看這就是「蓑衣」。白鷺身上的羽毛又多又長,就像披了一件雪白的蓑衣一樣,所以說是雪白的「蓑毛」。明白了嗎?
指點:同學們,看來學習中的任何一個疑點,我們都不能放過。
關於「長喙」這個詞,你能不能到前面來,指著圖給大家作一些講解呢?
不簡單,小老師當得真不錯!
請大家注意看,這種顏色就是鐵色,這個呢就是白鷺青色的腳,看清楚了,鐵色和青色,顏色是不一樣的。
(3)介紹白鷺的知識:好的,你能不能也上來指著圖給大家做一些介紹呢?
評價:你了解的真多,真不愧是咱們班的學習小博士!
(4)默詞:
下面老師要考考你,「蓑」在書寫時要特別注意什麼呢?(口要寫得扁一點,中間一橫長)說得很有道理! 「喙」在書寫時要注意什麼呢?
評價:你觀察的真仔細!
請同學們在田字格中把這兩個字描紅一遍!
(5)讀文:哦?還有誰也能做到這一點?好的,你來讀1—5自然段,你呢讀6—10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們有沒有做到「字字響亮,句句通暢」。
評價:確實做到了「字字響亮,句句通暢」,看來,你們課前一定花了不少工夫!
三、感悟白鷺的精巧。
過渡:看到大家課前學習的收獲這么多,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不過一篇課文的學習如果就僅僅到此為止的話,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去細細品味、咀嚼課文中的語言文字,還要張開想像的翅膀,將語言文字還原成一幅幅的畫面。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去感悟課文的意境和意蘊,我們的朗讀呢也才會更有情趣,更有韻味!
1、下面呢就請同學們再一次走近白鷺,走進《白鷺》這篇課文,想一想你是從哪些詞語,哪些句子中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把它用波浪線劃下來。你可以輕輕地讀,也可以默讀。
2、誰來說說,你是從哪兒體會出、讀出白鷺的精巧的?
(與白鶴、朱鷺、蒼鷺對比;)是的,剛才有同學介紹了,白鷺只有五十幾厘米,可見非常精巧!你體會的很准!還有誰跟他說的不一樣的?你還從哪兒體會出了白鷺的精巧?
(適宜)哦,你是抓住這個詞來體會的,不錯!還有嗎?
第五自然段:看圖教師相機點撥:
「全身只有三種顏色」:我們來看,白鷺全身只有三種顏色,不多,也不亂,顯得怎麼樣啊?很素雅!說得好的,接下去說,再看,全身的流線型結構,你又想到什麼呢?
「流線型結構」:線條非常流暢,顯得很柔和。
還有誰要說的?
「增一點」,「減一點」:我們來看,增一點兒,太長了,就顯得怎麼樣啊?(瘦弱)好看嗎?減一點兒,太短了,又顯得怎麼樣呢?(笨拙)也不好看!
還有誰來說的?
「素一點」,「深一點」:太素了,沒有顏色的對比,美嗎?(不美)太黑了,黑不溜秋,就不雅緻了。可見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確非常精巧!
3、指導朗讀:
白鷺的「精巧」我們體會出來了,那如何通過朗讀把這種精巧給表達出來呢?(出示1、2、5自然段)
(1)、這樣吧,老師首先給大家一個示範,我呢准備用「一邊仔細觀察,一邊由衷的發出贊嘆的語氣」,把這三個自然段構成一個意思完整、連貫的段落來讀。請大家注意聽!
(2)剛才老師是用「一邊仔細觀察,一邊由衷的發出贊嘆的語氣」,來讀的,同學們,你們覺得還可以用什麼語氣來讀呢?先自己讀讀,體會體會,同桌之間還可以互相討論討論!
巡視:注意了要構成一個意思完整、連貫的段落來讀,可以把這三個自然段的順序打亂,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詞!
誰來說說看?
怎麼有長得這么精巧的白鷺啊?好的,你來試試看?
不好意思,老師打斷一下,這里啊語速可以稍慢一些,若有所思的樣子,你可以皺著眉頭讀,聽老師來讀讀,「……」你再來試試看?對了,就這樣讀,繼續……
這樣,確實把白鷺的精巧給讀出來了!
(4)還可以用什麼語氣來讀呢?
好的,你來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有沒有把這種語氣給讀出來?
應該說你已經讀得很好了!不過,我覺得這里啊,是一對一對的,讀的時候聲音要一高一低,有一定的起伏變化,顯得錯落有致,聽老師讀讀「……」,你再來試試?
對了,這樣讀也能把白鷺的精巧給讀出來呢!
(5)、還有沒有其他的讀法了?
好的,我們來聽聽,他是怎樣構段,怎樣讀的?
你的語感真好!
(6)、同樣的文字,同樣的內容,卻可以表達出不同的感情色彩,這就是我們中華語言的魅力啊!
四、感受白鷺韻味無窮。
同學們,人們常說「詩中有畫」,那白鷺這首精巧的詩中有著怎樣的畫呢?下面啊請同學們聽老師配樂朗讀課文的6——8自然段,大膽想像你彷彿看到了哪些優美的畫面?
音樂起,(稍稍停頓後,開始讀)
好,說說看,你彷彿看到了哪些優美的畫面?
哦,你看到的是這樣一幅畫面,想法很獨特,好的!還有呢?
你真會想像!還有嗎?
哦,你也有一個善於想像大腦。
同學們想得都非常好!老師啊也從網上找到了三幅與6——8自然段內容相對應的圖畫,(課件出示)
下面呢請同學們再讀6——8自然段,根據課文內容和畫面內容展開豐富的想像,給每幅畫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寫在相應的段落旁邊,如果覺得有困難呢,也可以跟同桌討論討論。
6、巡視要求:如果能結合課文內容和畫面內容講一講取名的理由,那就更好了!
已經取好名字的,同桌之間可以互相交流交流。
7、匯報:
(1)(出示「釣魚圖」,)你們給這幅圖取的什麼名字?(因為課文中寫……這個名字能概括第六自然段的內容)
白鷺明明是在「捕魚」、「啄魚」,作者為什麼寫它是在「釣魚」呢?請你仔細觀察這幅圖,再聯系生活實際想想看呢?
好的,那整幅畫給你什麼感覺呢?
釣魚給你什麼感覺呢?
是啊,「釣魚」一詞寫出了白鷺的悠閑,使得畫面靜中有動,可見作者用詞是多麼的精當啊!
剛才這位同學是抓住白鷺的動作來取名的,還可以起什麼名字呢?(釣魚先生)
哦,這個名字也不錯,看來你很喜歡白鷺,把它當成自己的朋友了!還有嗎?好的,不錯!你呢,取得什麼名字?哎!這個名字也挺有情趣的!
(2)(出示「嘹望圖」,)這幅圖你們給它取得什麼名字?
這個名字起得好!不過,老師覺得啊,「瞭望」這個詞最好要加上一個雙引號!,因為課文中是這樣寫的,一起讀讀這個句子!
如果它不是在瞭望,那它可能在干什麼呢?
其實,連作者都不清楚白鷺究竟是在干什麼,這時候所有的語言都及不上這一個問句來得妥帖和恰當。(點課件:畫出橫線)同學們,語言的留白啊往往是最美的語言,它能夠使文章更加的耐人尋味!一起再來讀讀這個問句!
(3)(出示「低飛圖」)這幅圖呢?你們取得什麼名字?
可以的,還有嗎?你呢,起得什麼名字?你呢?
這個名字起得貼切,把圖和文的意思都表達出來了,還富有詩意呢!
恩,這個名字挺有意思的,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名字起得好,理由也講得很充分,你真出色!
五、積累表達美。
過渡:看得出同學們已經能讀懂課文了,但,這還不夠!對課文中這么美的語言我們還要積累下來並試著運用。
1、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電視台啊最近要拍攝一部以「白鷺」為主題的記錄片,其中就有這樣三幅畫面或者說三個鏡頭,他們聽說我們正在學習《白鷺》這篇課文,想請我們為這三幅圖配上畫外音也就是解說詞。你們說好不好?
2、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老師還要給大家兩條友情提醒:(出示)1、要用上課文中的語言;2、圍繞最後一段話——「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組織語言。
3、現在我們就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請小組長組織好,首先選擇一幅圖,
圖選好了嗎?
然後大家一起出謀劃策,由一人執筆直接在課文上添加,最後請小組內朗讀最好的同學讀出來!好,開始吧!
4、分小組活動。(音樂響起)(師巡視指導,適當送給學生一些優美的話加以潤色。)
5、匯報:
哪一組先來?你們是為哪幅圖配解說詞的?
讓我們一起伴著音樂靜靜地欣賞!(音樂起)
(停頓)
准備好了嗎?開始!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當點撥)
評價:寫得好讀得好,說明合作成功,老師給你們小組頒發「合作成功獎」,掌聲送給他們!
還有哪一組來展示?你們為哪一幅圖配解說詞?
好,讓我們繼續靜靜欣賞!(音樂起)准備好了嗎?開始!
評價:太美了,老師和同學們都陶醉了,也給你們小組頒發「合作成功獎」!
這幅圖呢,哪一組來?
這可是最後一次機會了,你一定要為你們小組爭光!
請欣賞!准備好了!開始!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一小組能得「合作成功獎」嗎?好的,老師也給你們頒發「合作成功獎」!(看來你們還得繼續努力!)
課後請每組的小組長把解說詞整理好交給我,由我統一送去電視台。
6、同學們,這清水田裡的釣魚,這小樹絕頂的瞭望,這黃昏空中的低飛,還有「凌空展翅」、「水邊嬉戲」、「哺育幼兒」,哪一幅不是絕妙的圖畫呢?(課件)
7、出示,引讀:「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8、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因為(引讀)——但是——(第9自然段)
六、布置作業:
在作者郭沫若的筆下,「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課後,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一想如果讓你以「白鷺」為主題寫一篇短文,你准備怎麼寫?寫些什麼內容呢?下節課我們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