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杜鵑花葉面上出現大面積白斑,葉背面有密布的黑點,請問這是什麼回事要怎麼做
杜鵑花葉斑病
症狀
主要侵染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紅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展成為圓形病斑或不規則的多角形病斑,黑褐色。後期,病斑中央組織變為灰白色/白色。發病嚴重時,病斑相互連接,導致葉片枯黃、早落。
防治方法
1.秋季清除落葉並加以處理,生長季節及時摘除病葉。
2.栽植或盆花擺放密度要適宜,保證植株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夏季盆花放在室外陰棚內,以減少日灼和機械損傷等造成的傷口。
3.開花後立即噴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至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至800倍液。每10至14天噴1次,連續噴灑2至3次。
杜鵑花褐斑病
褐斑病是杜鵑花主要病害。初發時,葉片產生褐色小斑點,斑點相互融合,逐漸發展成大斑,病斑成不規則狀,正面色較深,反面色較淡。後期,病斑中部變成灰褐色,病斑上產生許多黑色或灰褐色小點。嚴重時,樹枝完全裸露,植株衰弱。
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噴1∶1∶120波爾多液,或波美0.4度石硫合劑,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每隔10至14天噴1次,共噴4次。
B. 杜鵑花是兩性花還是單性花
杜鵑花是兩性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花中間長的是雌蕊,圍著雌蕊一圈的,短一些的是雄蕊。花絲線狀,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無毛
兩性花指在同一朵花里,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如小麥﹑梅花﹑杏花﹑百合花等。按雌蕊和雄蕊的狀況,花可以分為兩種:一朵花中,雄蕊和雌蕊同時存在的,叫做兩性花,如桃、小麥的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叫做單性花,如南瓜、絲瓜的花。
(2)杜鵑花的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在兩性花中,有雌蕊、雄蕊成熟期相同的進行自花受精的雌雄同熟花,以及成熟期不相同不能自花受精的雌雄異熟花。後者有柳葉菜屬、菊科、梅花草屬、虎耳草科、芹科、石蠶屬等。有雄蕊比雌蕊先成熟的雄蕊先熟花,如玄參科、車前科、十字花科、水麥冬、秋水仙等。
在雄蕊先熟花中,有的是在柱頭、子房成熟時花粉早已成熟而飛散,有的已失去發芽能力。任何一種異熟花都妨礙自花受精,成為自花不親和的原因。
雌花兩性花同株是植物個體上同時有雌花和兩性花的性系統。與其他性系統相比,雌花兩性花同株一直較少受到關注。盡管只有約4%的被子植物是雌花兩性花同株的物種,但其分布廣泛,具有多種多樣的花部特徵和傳粉模式。
C. 杜鵑花進行嫁接成活的原理是什麼
嫁接的過程實際上是砧木與接穗切口相互癒合的過程嫁介面的癒合通常分為愈傷組織產生形成層的產生和新維管束組織的產生3個階段最初,接穗和砧木各自的切口部分,受到受傷細胞分泌出來的激素和其他類似物質的作用,開始分裂而形成愈傷組織,愈傷組織發生2~3天後很快便填滿砧木與接穗之間的微小空隙,使砧穗彼此連接癒合嫁接2~3周內產生新的形成層,與砧穗原有的形成層連接起來新形成層產生新的維管束組織,完成砧穗間水分和養分的相互交流,最後成為另一新的植株體新植株因砧木發達的根系而長勢強健,同時又能保持接穗優良的遺傳性狀
D. 連一連,火紅的杜鵑花,靜靜的泉水
火紅的杜鵑花
靜靜的山谷
清脆的歌聲
歡快的泉水
E. 杜鵑花要怎樣種植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系杜鵑花科落葉灌木,落葉灌木。全世界的杜鵑花約有900種。中國是杜鵑花分布最多的國家,約有530餘種,杜鵑花種類繁多,花色絢麗,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傳說杜鵑花是由一種鳥吐血染成的。湖北大別山下的麻城、武漢市黃陂區等地,盛產杜鵑花,大多俗稱為映山紅。附杜鵑花圖片:杜鵑花
其他可參考:http://ke..com/view/4446.htm?fr=wordsearch#3
F. 杜鵑花花瓣有什麼特點
大樹杜鵑的花序是一個十分秀美的花團,水紅色,每花序由20至24朵長6厘米—8厘米、口徑6厘米的鍾形花朵組成,花序直徑達25厘米。這項天立地的大樹杜鵑,茂盛的樹冠遮天蔽日,燦爛的花朵美如雲霞,它是雲南的驕傲,它是祖國的驕傲!
G. 杜鵑花可以連茬種植嗎該如何種
陶罐或陶土罐最好因為它們吸水透氣能力強,有利於杜鵑花的根系生長。杜鵑花喜沙土,腐殖質豐富,通風排水良好。杜鵑花適合陰涼通風的環境。夏天陽光太強時,應該遮陰。溫度過高容易導致大量落葉。離花期不宜過長,否則形成的花芽可能會一起被剪掉。開花後最好一到兩年換一次盆。這是最常見的繁殖方法之一。扦插長度7-10厘米,只留上部葉片,去掉下部斜葉,2/3部分插入土中,1/3露出地面。扦插後,周圍土壤應壓緊,充分澆水,避免陽光照射。俗稱嫁接和嫁接,是將不同的植物連接在一起形成一株植物的繁殖方法。
換盆的原因是植物長大後不能滿足生態條件需要換上新的培養土,把舊盆里的植物拿出來,去掉一些縮土,拉伸周圍的根系,把病根剪掉。操作同上。一般2-3年換一次。大型植物3-5年生,超大型植物不能換。澆水施肥杜鵑最好用雨水、河水、湖水、池塘水、魚水澆灌。根據不同的生長期,選擇澆水量。用基肥、長效蹄、釘板、骨粉、餅肥、干糞等施肥。並在去鍋或換鍋時與土壤混合。肥料、化肥和追肥用速效肥。杜鵑花的不同生長階段應施用不同的肥料。冬季休眠停止施肥。噴施新型高脂膜保肥保墒。
H. 杜鵑的扦插方法
解答:
杜鵑花扦插要選擇生長健壯的母株進行剪取插穗,摘除多餘葉片,留下頂端部分2-3片葉子即可。通過修剪,可以把枝條插入溫水中浸泡三十分中左右,同時在盆土中用手指或棍子插出一些小洞,把浸泡好的枝條放入洞中,用手壓實就可以了。在土壤選擇的時候可以選用黃土,山間深層黃土細菌病毒較少,顆粒較細,在通過接觸水之後,很容易與枝條結合,杜鵑花在這種土裡扦插容易生根。
1、枝條選擇
杜鵑花的扦插可以選擇嫩枝扦插和老枝扦插,但不能選擇已經開花、長枝芽的枝條,因為養分已開始消耗,會影響成活率。用手於基部(與莖干連接的部位)扳下杜鵑花枝條,一般長度為4-6厘米,頂端留葉4~5片。斷口如碎而毛時,應該用利剪剪平,然後插入土中,深度為枝條長的三分之一,株行距一般5~6厘米即可。
拓展資料:
扦插養護
杜鵑扦插後用細孔噴壺噴霧,水要澆足,7~1 0天內做好遮陽工作。最好放到室內,防止日光照射,每天用噴霧器噴霧6~7次,以增加插條葉面的空氣濕度。10天後,早晨與傍晚可稍微透光,每天噴霧3~4次。約1 5天後,扦插枝條還是比較飽滿,葉片不脫落,說明斷口已長出細微的根須,一般25--- 30天生根已完好。
一些優良品種扦插不易成活,可利用蛭石作為介質進行扦插。經常保持插條葉面濕潤,成活率可達95%以上。
I. 杜鵑花的根變黑了葉子還是青旳還會活過來嗎
可以的,按照下面的措施去做,是可以活過來的。
當發現杜鵑花的根部已經腐爛時,首先要做的是將杜鵑花從花盆中拿出來,但是由於突然的原因我們暫時無法分辨哪些杜鵑花的根部已經腐爛了,所以先要對它的根部進行清洗,清洗的水必須是冷卻的沸水。是因為冷卻的沸水當中很少有細菌,這樣可以避免花的根部再一次腐爛。
對腐爛的根部進行修剪,如果繼續保留那些腐爛掉的根部會滋生出大量的細菌,可能會使所有的根部都會腐爛。修剪完畢之後要給根部進行消毒一般參與高錳酸鉀,但是要注意高錳酸鉀進行稀釋。
再次尋找新的土壤和花盆,由於之前的花盆和土壤之中肯定有許多滋生出來的新細菌,所以要選擇新的花盆和合適的土壤。
一、澆水
提到植物爛根,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可能過多的澆水。導致杜鵑花的根部沒有辦法進行呼吸作用,導致根部腐爛。還有一個原因澆水過多土壤和水中都很容易產生細菌,這些細菌會慢慢的讓杜鵑花的根部腐爛。所以給它澆水的時候要控制合適的水量,但是要保證水澆透了土壤。還要控制花盆中沒有儲存下的水。
二、透風與施肥
植物也是生命體自然也離不開氧氣,氧氣是植物體養分的原材料之一。給花的根部透氣就是通過鬆土。所以你一定要注意一旦看見花盆中的土壤連接成一片,就要立馬給它鬆土通風。其次還要注意,給它施肥的時候控制給它施肥的分量,還有肥料的濃度。量過大和濃度過高都非常容易導致杜鵑花的根部腐爛。像你說的,根部已經變黑了就要趕緊使用采法特根沃多+菌劑。
三、濕度與陽光
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需要一個適合的生長環境,要像杜鵑花避免發生爛根問題,就要給它創造一個適合它的生長環境。杜鵑花對濕潤度也有著自己的要求,一般給杜鵑花補充濕潤度的方法有給它清洗葉片或者是在枝葉處噴灑水分。每天定時給它進行陽光浴,使它可以充分地吸收到陽光。
J. 我現在養了一棵杜鵑花連花都不開這是什麼情況請指點
營養生長過盛時容易不發芽。夏天適度乾旱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