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學好笛子
笛子的演奏,需要掌握正確的指法、口型,基本功不到位,則無法體現吹奏的效果。注意看清音符、聽清音效、用腦判斷、分析演奏中的錯誤,培養自我控制和糾錯的能力,做到練習笛子眼、手、耳、腦並用。掌握正確的方法後則要反復練習,直到每個音符、每個節奏吹奏清楚,每個裝飾記號、每句旋律表情表達准確為止。
1、嘴型和口風
(1)首先在學習笛子前,需要學會正確的口風,口風決定著音色的好壞,正確口風是將笛子橫放在唇部。
(2)嘴型呈微笑狀態、自然放鬆,口腔內保持含水的狀態,再把氣息從嘴唇中央部位送入吹孔,在練習時,注意送風時的風向需要偏離吹孔位置。
2、笛膜知識
(1)笛子的音由笛膜振動產生,如果笛膜沒有貼好會影響其音質質量和音色,正確貼法為:在笛膜口要有2-3條褶皺,不要太緊,但也不能沒有褶皺。
(2)如果長時間演奏會導致笛膜破裂,使其音色干而澀。
3、指形規范
(1)在演奏笛子時,左手拿住上部,右手拿住下部,手指呈鬆弛狀態。按孔時使用手指肚,手指保持平直不要彎曲,將手臂、手腕和手指呈一條直線。
(2)注意不要將手指彎曲,這樣的習慣會影響今後樂曲的演奏速度,手指在按孔時候也不要偏離孔的位置,主要靠手指的根部關節上下擺動就行。
4、呼吸與氣息調和
(1)笛子的運氣方法為腹式呼吸法,需要氣運丹田,保持自然呼吸,演奏時身體呈鬆弛狀態。
(2)在練習時,可以正面朝上躺在床上,然後觀察腹部是如何自然呼吸的,再慢慢增加氣息量的練習。在演奏過程中,低音部分送氣時保持緩慢,讓音色音響飽和,在高音部分需要加大氣息量。
5、指法
(1)用左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分別按住笛子的6、5、4孔,右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分別按住笛子3、2、1孔。笛子有1個吹孔、6個按音孔和前後出音孔,出氣需要配合音孔的操作,來完成高低音的轉換和不同音調的演奏。
(2)六個手指同時按住音孔時,可以發出低音5的音調,把第一孔松開後,再按住其它孔,就會發出低音6的音調,依次類推。一般低音5、6、7需要緩吹,高音1、2、3、4應該急吹。
二、笛子怎麼選
1、看竹質
首先看笛管的竹質是否堅實,竹紋是否細密,其管身是否直而圓。一般笛身的頭部比尾部稍微粗些,但相差不能過大。笛管需要厚薄適中,內壁看起來平整光滑,沒有蟲蛀、裂痕等現象。
2、聽音準
可以按照校音儀器標准音笛或定音樂器對照試吹,將主音確定後,再按照音程關系,檢驗笛子的全部發音是否正確,也可以吹下各個泛音,看出音是否干凈。
3、聽音量
一般音量大的笛子,其共鳴大且振動力強,在吹奏時,手指上會感覺發麻。
4、聽音色
笛子音色的要求一般為:松、厚、圓、亮,其音色可以取決笛子本身的質量,也和貼膜技術、演奏技巧也有密切聯系。
5、靈敏度
從氣的進入到音的發出和發音,其過程不遲鈍的為好,反應力越快就越好。如果作為初學者,可以找熟悉笛子的人一起去選擇,也可以檢驗筒音5指法中高音6是否好上。
6、看調性
初學者可以選擇中音笛類,一般E 調或 F調笛子比較合適,由於這類笛子音高適中,吹奏起來較容易,在演奏時也常用到。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選擇D 調曲笛或 G 調梆笛,這也是常用的調子。G、F調的笛子對口風有所幫助,C、D調的笛子對氣息有所幫助。
❷ 怎樣學吹笛子
學吹笛子的步奏:
首先,學吹奏笛子時,首先要注意姿勢,注意身體,手,口自然放鬆,無論是立姿,坐姿,上身須挺直,自然微屈,用指肚按孔。
笛子:
笛子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漢族樂器,也是漢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達到兩個八度多兩個。
笛子常在中國民間音樂、戲曲、中國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緩薯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是中國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在民族樂隊中,笛子是舉足輕重的吹管樂器,被當做民族吹管樂的代表。
大部分笛子是竹製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紅擾和者木做的笛子,古時還有骨笛。不過,製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為竹笛聲音效果較好,製作成本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