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鹵肉方法
做鹵肉主要是配方,先做好鹵水,然後把肉放入鹵水煮熟即可。
1�將八角、桂皮、小茴、甘草、三奈、甘菘、花椒、砂仁、草豆蔻、草果、丁香等分成兩份,分別裝入寬松的紗布袋中並用細繩扎緊袋口;姜洗凈拍破;蔥連根須洗凈挽結。
2�將大塊的冰糖先在火上炙烤一下,然後放在菜板上輕輕敲碎,再與精煉油一同入鍋,用小火炒至呈深紅色時,摻入500克沸水攪勻,即成糖色。
3�鍋置火上,摻入鮮湯5000克,放入姜蔥,調入精鹽、味精和糖色,再放入香料包,燒沸後改用小火慢慢地熬至香味四溢時,即成新鮮鹵水。
B. 如何做好鹵肉。
鹵菜,是將初步加工和焯水處理後的原料放在配好的鹵汁中煮制而成的菜餚。現將製作技術介紹如下:
一、鹵汁的配製
鹵汁的配製,是做好鹵菜的首要關鍵。鹵汁配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鹵菜的色澤和口味質量6鹵汁一般可分為紅鹵汁、黃鹵汁、白鹵汁三大類。
1.紅鹵汁。八角20克,桂皮20克,陳皮50克,丁香8克,山奈20克,花椒20克,茴香15克,香葉20克,良姜20克,草果5個,甘草15克,干紅辣椒100克,香蔥150克,生薑150克,片糖250克,黃酒1000克,優質醬油500克,糖色50克,精鹽200克,熱花生油250克,味精100克,骨湯12千克。
製法:①草果用刀拍裂,桂皮用刀背敲成小塊,甘草切成厚片,香蔥挽結,生薑用刀拍松,紅辣椒干切成段。②將八角、桂皮、陳皮、丁香、山奈、花椒、茴香、香葉、草果,良姜、甘草、紅辣椒干一起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③將香料袋、蔥結、姜塊、片糖、黃酒、醬油、糖色、精鹽、熟花生油、味精、骨湯一起放入鹵鍋內,調勻即可。
2.黃鹵汁。黃梔子150克,香葉100克,山奈50克,花椒25克,良姜50克,砂仁25克,油炸蒜仁150克,油炸鮮桔皮150克,芹菜150克,生薑150克,沙嗲醬1瓶,黃酒1000克,熟菜籽油250克,油咖喱150克,味精200克,精鹽230克,骨湯12千克。
製法:①黃梔子用刀拍裂,芹菜打成結,生薑用刀拍松。②將黃梔子、香葉、山奈、花椒、良姜、砂仁、油炸蒜仁、油炸鮮桔皮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③將香料袋、芹菜結、生薑塊、沙嗲醬、黃酒、熱菜籽油、油咖喱、精鹽、骨湯一起入放鹵鍋內,調勻即可。
3.白鹵汁。八角60克,山奈50克,花椒25克,白豆蔻25克、陳皮50克,香葉50克,白芷25克,香蔥150克,生薑150克,水酒1000克,白醬油1000克,精鹽120克,味精100克,骨湯12千克。
製法:①香蔥挽結,生薑用刀拍松。將八角、山奈、花椒、白豆蔻、陳皮、香葉、白芷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②將香料袋、蔥結、姜塊、水酒、白醬油、精鹽、味精、骨湯一起放入鹵鍋內,調勻即可。
以上配方適宜於鹵制10~12千克的生鮮原料(家庭可根據原料的數量,按比例減少調味料的數量)。
4.配製鹵汁時應注意的事項。①香料、食鹽、醬油的用量要適當:香料過多,成菜葯味大,色澤偏黑;香料太少,成菜香味不足。食鹽過多,成菜除口味「死咸」外,還會使成菜緊縮、干癟;食鹽太少,成菜鮮香味不突出。醬油太多,成品色黑難看;醬油太少,口味不夠鮮美。
②原料的選用:黃鹵汁、白鹵汁不宜使用醬油或別的帶色的調味品,也不要使用容易褪色的香料。
③鹵汁不宜事先熬煮,應現配製現使用,這樣既可避免調味品中的芳香氣味白白地揮發掉,還能節省燃料和時間。
二、原料鹵制前的處理
1.清洗處理。動物原料在宰殺處理後,必須將余毛污物清除干凈。腸肚應用精鹽、澱粉抓洗凈。舌、肚還應用沸水略燙,用刀颳去白膜。
2.初步刀工處理。肉改刀成250~1000克左右的塊;腸改刀成45~60厘米左右長的段;肝改刀成500~600克的塊;牛肚改刀成1000克左右的塊;其它內臟則不改刀。家禽及豆腐乾等不需再改刀。
3.焯水處理。凡是需要鹵制的動物性原料,都應先進行焯水處理後,才能用於鹵制。否則,原料中的惡味、血污會混入鹵汁中,使鹵汁味劣,呈粥樣化,並極易發酵起泡而變質,難於保存。原料未經焯水處理而直接放入鹵鍋中制出來的菜餚,表面附有血沫,外觀不美,味道很差。
焯水處理是將原料放入清水鍋中,焯至斷生時,撈出,用清水洗去污沫。如原料異味較大時,可在鍋中適當加入蔥結、姜塊、料酒等。
三、原料的鹵制
將焯水處理後的原料放入已配製好的鹵汁鍋中,加蓋,置中小火上,慢慢地加熱至軟嫩入味時,離火,出鍋。也有的不出鍋,食時再取出。鹵制的關鍵如下:
1.鹵鍋的選用。最好選用生鐵鍋,若鹵制的原料不太多時,選用砂鍋為好。這兩種鍋壁厚導熱性較差,湯汁不易蒸發。食物與此鍋不易發生化學變化。不宜用銅鍋或鋁鍋,因此鍋導熱性很強,湯汁氣化快。銅鍋還易與鹵汁中的鹽等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影響成品的色澤、口味、衛生質量。
2.要掌握好火力。一般是採用中小火或微火,使湯汁保持小開或微開狀態。不能使用旺火,否則,湯汁沸騰,不斷濺在鍋壁上,形成薄膜,最後焦化落入鹵汁中,成碳末狀黑色物,有的粘附於原料上,影響到成品和鹵汁的色澤、口味。大火鹵煮,原料既不易軟爛,鹵汁又會因快速氣化而嚴重減少。
3.要掌握好原料的成熟度。原料的鹵制,不管質地老嫩、成熟時間長短,其成熟度都應掌握在軟化時或軟化前出鍋或離火。鑒別的方法是:用手捏一捏鹵制的原料,如感覺很硬,說明火候未到;一捏即碎爛,則是過火了(屬爛化階段);捏之軟而略有彈性,而且不碎,說明火候正好,即軟化階段。
四、鹵汁的保管
鹵過菜餚的鹵汁,應注意保存,留作下次用。鹵汁用的次數越多,保存時間越長,質量越佳,味道越美。這是因為鹵汁內所含的可溶性蛋白質等成分越來越多的緣故。鹵汁的保存,應注意以下幾點:
1.撇除浮油、浮沫。鹵汁的浮油、浮沫要經常撇除,並經常過濾去渣。
2.要定時加熱消毒。夏秋季每天早晚各燒沸消毒1次,春冬季可每日或隔日燒沸消毒1次,燒沸後的鹵汁應放消過毒的盛器內。
3.盛器必須用陶器或白搪瓷器皿。絕不能用鐵、錫、鋁、銅等金屬器皿,否則鹵汁中的鹽等物質會與金屬發生化學反應,使鹵汁變色變味,乃至變質不能使用。
4.注意存放位置。鹵汁應放在陰涼、通風、防塵處,加上紗罩,防止蠅蟲等落入鹵汁中。
5.原料的添加。香料袋一般只用2次,就應更換。其它調味料則應每鹵一次原料,即添加一次。
附註:有了老鹵後,調制鹵汁則不必非用骨湯,用清水亦可,也可不加油了
C. 製作鹵肉全過程
醬鹵肉類是肉在水中加食鹽或醬油等調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一類熟肉類製品,是醬鹵肉製品中品種最多的一類。
其風味各異,但主要製作工藝大同小異,只是在具體操作方法和配料的數量上有所不同。
有的醬鹵肉類的窟料肉在加工時,先用清水預煮,一般預煮20分鍾左右,
然後再用醬汁或鹵汁煮製成熟,某些產品在醬制或鹵制後,需再煙熏等工序。
醬鹵肉類的主要特點是色澤鮮艷、味美、肉嫩,具有獨特的風味。產品的色澤和風味主要取決於調味料和香辛料。
醬鹵肉類主要有醬汁肉、鹵肉、燒雞、糖醋排骨、蜜汁蹄膀等。
鹵製品則是先調制好鹵制汁或加入陳鹵,然後將原料放入鹵汁中。
開始用大火,待鹵汁煮沸後改用小火慢慢鹵制、使鹵汁逐漸浸入原料,直至酥爛即成。
鹵製品一般多使用老鹵。每次鹵制後,都需對鹵汁進行清鹵(撇油、過濾、加熱、晾涼),然後保存。
陳鹵使用時間越長,香味和鮮味越濃,產品特點是酥爛,香味濃郁。
理論的知識點說完了,接下來就說說實際操作技能吧,鹵菜哥以鹵豬頭肉的製作為例:
一、原料配比:
新鮮豬頭100千克,食鹽3000克,醬油4000克,生薑1500克,鮮姜200克,料酒200克,香辛料1580克。悅悅私房菜分享,花椒200克,蓽撥160克,山奈160克,丁香60克,白芷60克,肉桂300克,草果240克,八角400克。
二、製作方法
1、選料與處理
選用符合衛生檢驗要求的新鮮豬頭作加工原料,把豬頭徹底刮凈豬頭表面、臉溝、耳根等處的毛污和泥垢,拔凈余毛和毛根。
將豬面部朝下放在砧板上,從後腦中間劈開,挖取豬腦,剔去頭骨,割下兩耳,去掉眼圈、鼻子;
取出口條,用清水浸泡1小時,撈出,洗凈,瀝去水分。
2、鹵制
將洗凈的豬頭肉、口條、耳朵放入開水鍋中焯水15分鍾,撈出,瀝干;
放入老鹵湯鍋內,加上其他調味料和香辛料,加水漫過豬頭,大火燒開後文火煨2小左右,撈出;
出鍋的豬頭,趁熱拆出骨頭,整形後即為成品。
經過剛才給大家科普過什麼是醬鹵肉了,相信大家對醬鹵肉有一定的了解了。
那麼,大家知道醬鹵肉在製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嗎?別急,讓鹵菜哥為大家一一道來。
1、醬汁和鹵湯的調制
醬鹵肉製品加工中所用的醬汁和鹵湯的調制是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環節,要求應用科學配方,選用優質配料,形成產品獨特風味和色澤。
生產醬、鹵產品時,老湯十分重要,老湯時間越長,醬、鹵產品的風味越好。
第一次醬、鹵產品時,如果沒有老湯,則要對配料進行相應的調整。
老湯反復使用後會有大量沉澱物而影響產品的一致性,必須經常過濾以保持老湯清潔。
在工業化生產中,可以藉助過濾或凈化機械完成凈化過程。
此外,每次使用時應撇凈浮沫,使用完畢應清潔並燒開。
通常老湯每天都要使用,長時間不用的老湯應冷凍貯藏或定期煮開,以防止腐敗變質。
2、老湯處理與保存問題
老湯是醬鹵肉製品加工的重要原料,良好的老湯是使醬鹵肉製品產生獨特風味的重要條件。
老湯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的降解產物,並積累了豐富的風味物質,它們是使醬鹵肉製品形成獨特風味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老湯存放過程中,這些物質易被微生物利用而使老湯變質;
反復使用的老湯中含有大量的料渣和肉屑,也易使老湯變質,風味發生劣變。
用含有雜質的老湯鹵肉時,雜質會粘附在肉的表面而影響產品的質量和一致性。
因此,老湯使用前須進行煮制,如果較長時間不用,須定期煮制並低溫貯藏。
一般煮制需要貯藏的老湯,用50目絲網過濾,並撇凈浮沫和殘余的料渣入庫。
0-4℃保存、備用。在工業化生產中,為保持產品質量的一致性,通常用機械過濾等措施統一過濾老湯,確保所有原料使用的老湯為統一標准。
D. 鹵肉製作方法
一將肉洗干凈,放進江米加入適量的水,請泡一小時,再清洗一遍,二將糖紅燒醬鹽醬米料酒以外的配料用一個紗布包上忌口,三治於鍋中加一升的水,小火慢阻一小時,四方路要是加上鹽糖紅燒醬,這些佐料蓋上蓋小火慢燉,五肉熟既可天火再悶一小時可撈出切小塊,六剩下的湯你可以再放入調料,再放了雞蛋豆製品,親,最後要確定不在鹵菜可用800木的紗布把湯里的渣過濾干凈,把我子重新燒開,煮透涼了,裝入封口瓶里放了冰箱,這就是老湯,下次一定要用哦
E. 鹵肉的方法
方法一:
1、准備一陶罐。製作鹵肉不可用金屬容器,要用陶罐類熬煮鹵肉,要鹵制的肉先做氽水處理。
2、加入鹵水淹沒肉,再加醬油(先不要多,看看肉的顏色而定,主要是起調色作用),半斤清油(油一定要加的,不然鹵出的肉就像水煮),鹽適量,把鹵葯袋放進去,大火煮沸後,小火煮出味。
3、因為葯里有爛肉的成分,所以不可狠煮,如牛肉1小時就夠了,其他肉時間可以短些。用筷子扎肉,若肉爛了,撈出就可享用了。(記住要滾鍋把肉撈完後再離火,涼鍋撈容易壞湯)。
4、一副葯可以鹵很多次,一直到感覺沒味了或者葯味淡了就把老的葯袋撈出換一副新葯(注意換葯不能換湯)。一年煮幾次肉3-5年都不用換湯,越老越好。
方法二:
1.用後腿豬肉或肥瘦連皮肉,將其刮洗干凈,切成三大塊。用開水煮一下,除去血腥撈起。
2.將炒鍋放旺火上,同時倒入廖排骨濃縮鹵汁注入清水,熬出香味即成鹵水。
3.將豬肉放入鹵水中燒開,然後改用小火,將肉鹵至肉香,質爛即成,吃時切成片,淋入少許醬油、麻油。
F. 做鹵肉的方法
大塊的牛肉1公斤,五香,桂皮,紅塘,生抽,老抽,鹽,蒜粉,生薑,蔥,料酒,花椒,香葉。
做法:
1:把牛肉切大塊,洗干凈。
2:燒一鍋水,煮開後放入牛肉和一點料酒和蒜粉,煮5分鍾左右去雜物和血水,撈出瀝水。
3:鍋洗干凈,放入牛肉,再分別放入生抽,老抽,糖,鹽,料酒,五香,桂皮,香葉,花椒,蒜粉,
拿一整塊生薑拍松放進去,再放蔥段,主要是料酒和生抽要多,鹽,糖少量。有條件的話可以放幾塊橙皮或者一瓣檸檬。
再加一點水,料要完全漫過牛肉,然後大火燒開以後轉小火燉3個小時左右,離火放置一個晚上,第二再大火燒開,然後小火燉3到4個小時讓它完全入味,然後離火等牛肉涼了以後就可以撈出來瀝干鹵水放冰箱了,吃的時候拿出來切片就可以了。
注意的地方:要捨得下料,反正以後鹵汁可以繼續鹵東西的,我基本都不放水;煮的時間一定要長,不然裡面不入味;這個放一晚上拿出來最好吃,不過不能在鹵中泡太長時間,不然會酸腐的。吃法多多,干切下酒,要不下面條,或者切片炒菜都很好。
④
主料:牛腱子
輔料:檸檬、桂皮、桂花、八角、蒜、蔥
調料:啤酒、黃豆醬油、老抽、五香粉、花生油、食鹽
做法:
1、牛腱子清洗後用清水浸泡10分鍾去除血水。
2、倒掉水後在牛腱子上放入一點鹽,五香粉和兩片檸檬,抓勻腌制15分鍾。
3、鍋里加水,放入生薑片。
4、腌制好的牛肉焯水。
5、用涼水沖涼,鍋里加入一點油,放入生薑和大蒜煸炒出香味。
6、加入兩勺黃豆醬煸炒,加入蔥結,桂皮,八角和桂花煸炒出香味,加入兩罐啤酒。
7、加入點老抽和生抽,加入焯水後的腱子肉,加入一片檸檬和一點鹽,煮開後改小火煮45-60分鍾。
8、完全冷卻後把牛肉拿出,在表面塗香油,用保鮮膜包好後冷藏,吃時切片即可。
溫馨提示:
1.喜歡吃辣的可放干辣椒。
2.煮的時間可根據個人對牛肉口感的喜好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