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確的母乳喂養方式和技巧
「產後進行母乳喂養時,喂養的方法如下:1、產後要盡早開奶,最好是三十分鍾內開奶,使嬰兒得到最寶貴的初乳;2、餵奶時應該保持正確的姿勢,讓孩子含住乳頭以及乳暈的大部分,而且不能留有空隙,以免空氣也被孩子一同吸入;3、餵奶的時候不能夠固定餵奶時間,在孩子啼哭,或者感覺孩子餓了的時候,就應該給孩子哺乳。4、產婦的飲食也要非常注意,要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每天應該少食多餐,以四到五餐為宜,也可以喝一些雞湯、魚湯或者多吃些豆製品。」
2. 餵奶的姿勢
母乳喂養姿勢因人而異,無論何種姿勢喂母乳,只要小兒吃得好,體重長得好就達到了母乳喂養的目的。有的母親可能較習慣躺著喂,沒有關系的,有的母親習慣坐著喂,都可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謂的更好就是新生兒用何種姿勢能夠吃足母乳,母親又不覺得很疲勞,就達到了目的,不用追求某一種姿勢。其它的母親可能這樣喂,你可能那樣喂,無論何種姿勢喂,只要讓小兒吃飽就達到目的。另外在喂母乳時很多母親乳頭會出現血皰、破裂這種情況,都與喂養的方法可能未完全掌握好有關,在喂養時小兒需張大嘴,嘴張開後包住乳暈,其實這樣是在用擠壓的方法獲得母乳,而不是用單純的吸吮和牽拉的方法,因為乳頭是黏膜,過度牽拉易造成乳頭破裂甚至出血,一旦破裂出血,小兒吃起來也有問題,可能有一段時間這一側乳頭不能再喂母乳,所以在喂母乳時,需等小兒嘴張大後將整個乳暈放到嘴內,讓小兒通過擠壓的方法獲得母乳,而不是用牽扯或揪的方法獲得母乳,來保護母親的乳頭,使其持續母乳喂養的時間能夠更長。
哺乳的正確姿勢
哺乳時媽媽和寶寶的姿勢都必須舒服。寶寶的胸腹部要緊貼媽媽的胸腹部,下頜緊貼媽媽的乳房。總的來說,媽媽哺乳時,餵奶姿勢的要點如下:
1、採用媽媽和寶寶都舒適放鬆的姿勢;
2、寶寶身體緊貼媽媽,耳、肩和臀部呈一直線;
3、寶寶面對乳房,鼻尖對乳頭;
4、寶寶張大嘴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
5、寶寶下頜緊貼乳房。
3. 母乳喂養技巧
1、正確步驟
先碰碰寶寶的嘴唇,讓寶寶把嘴張開以後再把寶寶抱在胸前把整個乳頭放進寶寶嘴裡,而寶寶的腹部對著自己的腹部;然後等寶寶開始吸吮後將寶寶輕輕往外拉一點,這是因為乳腺管拉直更有利於哺乳,而且還可以預防寶寶缺氧的情況出現。
2、抱法
搖籃法是比較好學的姿勢,多數的新手媽媽都選擇這種姿勢抱寶寶,而且容易讓寶寶貼近媽媽的身體,不會出現危險等情況。足球抱法可以觀察寶寶是不是正確的含著乳頭,對於剖宮產的產婦比較舒服一點,不用觸碰傷口而引起不必要的疼痛,而且乳房比較大的寶寶比較適合。交叉搖籃法可以支撐頸背部,一般用於早產兒或者是對含著乳頭比較困難的嬰兒尤其有效果。
4. 正確的母乳喂養技巧
正確的母乳喂養方法:
第一、當嬰兒出生以後就要和母親進行皮膚接觸,比如手拉手或者皮膚和皮膚之間接觸,讓嬰兒了解到母親的味道。
第二、要按需哺乳,不要硬性的規定多長時間哺乳一次,只要出現吸吮動作,就要隨時進行哺乳,通過吸吮乳汁也會分泌得越來越多,並且乳汁分泌的多也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有利於產後的恢復。在臨床上母乳喂養時一定要注意,在吸吮時一定讓嬰兒張大嘴巴把乳頭大部分含在嘴裡,也就是大部分乳暈都含在嘴裡,就不會造成乳頭皸裂,而且也會刺激嬰兒上顎的吸吮中樞會更好地吸吮。
5. 母乳喂養的方法與技巧
葫蘆喂養的方法以技巧,我覺得這個方法一般要注意姿勢,還有一個是銜接的方法。
6. 三個母乳喂養技巧
母乳更利於寶寶嬌嫩的腸胃消化吸收,也是非常有利寶寶成長發育的關鍵因素,很多寶媽擔心母乳會導致身材變形,但是相比寶寶的健康成長,似乎體型完全沒有那麼重要。但是母乳的喂養方法也是需要注意的,那麼正確的母乳喂養方法有哪些?
1、哺乳的姿勢:坐姿是比較合理的姿勢,盡量放鬆全身把寶寶放在腿上一隻手托住寶寶的後頸部位,另一隻手拖住寶寶的臀部,盡量讓乳頭稍微離開寶寶的鼻子,防止奶水太沖嗆到寶寶,也避免因為乳房堵住鼻子導致呼吸不暢。
2、哺乳的時間:母乳喂養的寶寶是不需要建議規律的,按需喂養就好。不需要刻意間隔固定的時間,畢竟這種規律的建立需要日積月累,畢竟每個寶寶的需求都不一樣。
3、哺乳的長短: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一二周餵奶時間可持續20~30分鍾,讓寶寶吃的飽才睡的香,更利於大腦以及智力的發育。
照顧寶寶是一門學問,畢竟如今是科學育兒的時代,無論是飲食還是作息,再到用品都需要更加的健康安全,科學合理。但是也要考慮到每個寶寶不同的成長軌跡,適合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7. 母乳喂養的三大技巧
母乳喂養的三個小竅門
一、寶寶拒食怎麼辦?
小寶寶剛出生時,吸奶時間不長或不認真是相當常見的,但如果稍後仍有這種問題就必須注意了。有以下幾種原因可參考:
1、呼吸困難。媽媽餵奶的姿勢不正確,使乳房蓋住了寶寶的鼻孔。此時,媽媽只需用手指壓住寶寶鼻孔前的乳房便可;另外,可檢查一下寶寶鼻內是否有異物,如有,就用干凈的棉花棒沾濕,輕輕濕潤寶寶的鼻腔。
2、哭鬧、煩躁。如果找不到任何造成寶寶拒食的明顯原因,就要先檢查一下他的尿布。如果沒有尿濕,那麼媽媽此刻最好先不要餵奶,而是抱抱他,跟他說說話或唱唱歌,只有在他平靜下來時才可以喂他。
3、不認乳頭。有些寶寶可能會因為喜歡用奶瓶,而不習慣媽媽的乳房。這時,媽媽最需要做的就是以極大的耐性讓寶寶多吮吸;另外,為了讓寶寶盡快地接受母乳,可以用把奶擠出來用小勺喂,和讓寶寶直接吮吸相結合的辦法。
二、寶寶吃奶睡著怎麼辦?
許多寶寶一吃奶就會睡著,過不多久卻又醒來哭吵著要吃奶,吃了一會兒又睡著了。嬰兒吃不好,睡不足,影響健康,媽媽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
首先,媽媽在嬰兒睡著時可輕輕揉他的耳垂,或用手指彈他的足底,將嬰兒弄醒後繼續喂哺。如果嬰兒實在不醒,也不要勉強,讓嬰兒在小床上睡,過不多久嬰兒醒來可繼續餵食。如此連續四五次之後,由於數次吸乳,嬰兒所需乳量已得到滿足,就會睡較長時間,甚至四五個小時不醒。
這時也不必把他喚醒,等到嬰兒飢餓時自會醒來,雖然這樣餵奶的時間規律被打亂,但並不會影響嬰兒的吃奶量。這種餵奶的方法實際上就是"按需餵奶"。等到嬰兒滿月後,這種一吃奶就睡覺的情況會逐漸改變,那時再建立按時餵奶的習慣也不晚。
如果經觀察,嬰兒一吃奶就睡著是因為母乳不足,吮吸太累所致,就應及時補充牛奶,否則,每次吸乳均吃不飽,會影響嬰兒健康。兩者必須加以區別對待。
三、寶寶吃奶時間長怎麼辦?
寶寶以吸奶為樂是他不肯松開乳頭的另一個原因。如果寶寶沒有真的在吸奶,媽媽就聽不到寶寶吞咽的聲音。雖然寶寶真正吸奶的時間只有開始時的三五分鍾,但讓他多享受一下媽媽的懷抱也並不不可。這時,媽媽最好微笑著注視寶寶,和他說說話、唱唱歌,這可是增近母子感情的最佳時機。
8. 母乳喂養技巧與指導步驟
哺乳之前洗凈雙手
並且清潔乳房
坐在靠椅上
雙腳自然下垂
可以在腿上放一個墊子
用於寶媽抱寶寶時有一個支撐力
寶媽用手托住寶寶臀部
肘部托住寶寶頭頸部
寶寶上身躺在寶媽手臂上
正確的銜接乳頭姿勢給予餵奶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9. 母乳喂養技巧與指導
一、媽媽餵奶姿勢
喂寶寶是件挺辛苦的事。尤其是新媽媽,一開始餵奶多數都比較笨拙,年輕媽媽掌握正確餵奶姿勢,就會在哺乳期對母嬰大有好處。不但可以讓母嬰都能舒適,還可以有效避免乳房疼痛的發生。
1、環抱式:也叫足球式、橄欖球式。媽媽坐起,在媽媽身體旁放支撐物,將寶寶放在身旁胳膊下,寶寶躺在支撐物上面朝媽媽,嘴的位置到乳頭高度,媽媽哺乳側手臂輕輕托起寶寶身體上部,對側手C字型托起乳房,引導寶寶找到乳頭。這種方式可以看清寶寶嘴巴,適合剛出生寶寶,避免寶寶壓到媽媽腹部,也適合剖宮產後媽媽餵奶。
2、橫跨式:也叫交叉式。媽媽坐起,腿上放支撐物,寶寶躺在支撐物上,哺乳側手C字型托起乳房,對側手臂輕輕托起寶寶身體上部,引導寶寶找到乳頭。這種方式可以看清寶寶的嘴巴,乳頭暴露明顯,有利於寶寶含接,雙手操作靈活,適合於剛出生的寶寶或者早產寶寶。
3、搖籃式:媽媽坐起,腿上放支撐物,寶寶躺支撐物上,哺乳側手臂輕輕托起寶寶身體上部,對側手C字型托起乳房,引導寶寶找到乳頭。這種方式適合哺乳熟練的寶寶或者較大的寶寶,托乳房的手還可以捏捏寶寶的小手和小腳丫做撫觸,利於寶寶發育。
4、側卧式:媽媽側躺,胸前放置支撐物,身體側卧,寶寶面對乳房,用一隻手攬著寶寶身體,另一隻手將奶頭送到寶寶嘴裡。這種餵奶方式適合於早期餵奶,也適合剖宮產的媽媽、晚上休息和疲勞的媽媽。使用這個體式餵奶時一定要保持清醒,避免因為乳房堵塞寶寶口鼻引起窒息而發生意外。
溫馨提示:新生兒哺乳時最好採用坐姿,可以在床頭放置靠墊支撐,也可以和家人背靠背支撐。如果坐凳子上餵奶時,媽媽可以選擇有靠背的椅子,還可准備好小板凳。哺乳時可以將餵奶一側的腳踩在小板凳上以便抬高大腿,可以不費力地抬高寶寶的頭部。
二、媽媽抱嬰兒要點
寶寶頭和身體呈水平線,頭和腹部呈垂直線;寶寶臉對著乳房,鼻子對著乳頭;媽媽托著寶寶的頭、肩和臀,抱著寶寶貼近自己。
三、托起乳房的方法
哺乳時,用手C字形托起乳房。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其他四指支撐著乳房的基底部,靠在乳房下方的胸壁上,兩個手指輕壓乳房以改善乳房形狀使嬰兒容易含接。托乳房的手指不要太靠近乳頭處,以免壓迫乳腺管,影響嬰兒含接。
四、正確的含接姿勢
採用媽媽和寶寶都舒適放鬆的姿勢;
媽媽的手呈「C」字行托起乳房;
寶寶身體緊貼媽媽;
用乳頭輕點寶寶口周;
寶寶的嘴張到足夠大時,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放進寶寶口中。
觀察寶寶可發現:下頜貼在乳房上;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含在嘴中;上唇上翻,下唇下翻,舌頭呈勺狀環繞乳暈;面頰鼓起呈圓形;吸吮慢而深,能聽到吞咽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