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短詩寫詩的技巧和方法

短詩寫詩的技巧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6 14:21:27

A. 寫詩的要領是什麼

一般說,需要掌握規則(像押韻合律什麼的),這個可以網路細查。當然,這個規則也未必非得掌握。
有些個人淺薄經驗,簡述如下:
一、平時厚積。不必多說。
二、忠於情感。要找准感覺,然後寫詩就要忠於這種感覺。寫作,不必忠於事實,但一定忠於自己的情感。就是你自己覺得怎樣讓感情抒發得最好最貼切,那就對了。
三、要有股浪勁兒,追逐美感。這浪勁兒非指內容猥瑣、態度輕浮,而是寫法上要拉開想像的空間,言之有物(這個物不一定是實物,大有可能只是一種情感),營造一種物在空中、自由自在的浪漫感,或說美感,美不美,自己應該能感覺到。
簡而言之,就是技巧和情感的結合,這兩者是不能分割的,前者是對後者的輔助,須自然應用。沒有寫詩的「純技巧」,如果刻意追求「純技巧」,如老是講究什麼虛實結合之類,個人以為那是走了邪道。

B. 詩歌創作技巧

詩歌創作技巧:
1、生動傳神
詩歌感情的表達往往藉助具體的形象,詩歌形象是融注了詩人情感的形象,稱為意象。意即情感,象為形象。生活中的形象一旦入詩,就已經染上了詩人心中要表達的情感,一切景語皆情語。
例如王維的《觀獵》: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詩中的「疾」寫出了獵鷹發現獵物迅疾俯沖的敏捷,「輕」寫出了將軍縱馬馳騁的雄姿。天上地上互為呼應,傳神地描繪出從發現獵物到追捕獵物的過程。全詩藉此塑造了一個豪放瀟灑、英姿颯爽、武藝不凡的狩獵的將軍的形象。
2、優美意境
意,指意脈,即思想感情的脈絡;境,指境象,即意脈貫注的對象。意境合稱,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外界事物相結合產生的一種境界。也就是說,詩人把自己的主觀感受和客觀景象融為一體,通過藝術手段描繪出來,構成一種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讀者可以從有限感知無限,得到一種韻味無窮的美感。
古代詩歌的意境特點主要有:1、慷慨豪壯,雄奇奔放《觀滄海》2、蒼涼沉鬱,感慨深沉《登高》3、清新優美,閑適愉悅《詠柳》4、凄涼冷落,失意感傷《雨霖鈴》5、閑逸淡泊,曠達超脫《過故人庄》
現代詩歌同樣講求意境的創造,意境優美,韻律和諧的現代詩歌同樣令人陶醉。例如流沙河的《就是那一隻蟋蟀》:
就是那一隻蟋蟀在你的記憶里唱歌在我的記憶里唱歌唱童年的驚喜唱中年的寂寞想起雕竹做籠想起呼燈籬落想起月餅想起桂花想起滿腹珍珠的石榴果想起故園飛黃葉想起野塘剩殘荷想起雁南飛想起田間一堆堆的草垛想起媽媽喚我們去加衣裳想起歲月偷偷流去許多許多……
這一幅幅生動畫面,把詩人的懷舊之情、鄉戀之情、盼歸之情表現得含蓄深切,讀來餘味無窮,頗受感染。
3、內容深刻
不要以為句子分行排列、語句押韻的文字就是詩歌。詩歌要感情真摯飽滿,要有深刻的思想內涵,要發人深省,感人至深,耐人尋味,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和思想的啟迪。如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將進酒》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有深刻的思想內涵,澎湃激越的情感,給人以多方面震撼和感染。
寫作詩歌,要想獲得高分,必須要在思想感情的表達方面用心。既要激情飽滿,又要思想深刻,有鮮明的觀點或深刻的思想意蘊,使既富於情懷的感染,又詩歌富於哲理的啟迪。例如舒婷的《也許》也許——答一位作者的寂寞也許我們的心事總是沒有讀者也許路開始已錯結果還是錯也許我們點起一個個燈籠又被大風一個個吹滅也許燃盡生命燭照黑暗身邊卻沒有取暖之火也許淚水流盡土地更加肥沃也許我們歌唱太陽也被太陽歌唱著也許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也許為一切苦難疾呼對個人的不幸只好沉默也許由於不可抗拒的召喚我們沒有其它選擇
詩中情感深沉凝重,思想深刻,語言有時直白,有時富有形象感,二者相互映襯,給人以多方面的啟迪。
4、凝煉集中
詩歌是文學藝術的驕子,高度凝煉、概括性強。要講求以少勝多,有以一當十的概括力。這就是以瞬間表現永恆,以有限傳達無限,以盡可能簡練的語言表達豐富的思想內容。如毛澤東的《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十四個字,就把紅軍戰士萬里轉戰、艱苦卓絕的戰斗生活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表現了出來。又如,艾青的《盼望》:
「一個海員說,/他最喜歡的是起錨所激起的那/一片潔白的浪花……/一個海員說,/最使他高興的是拋錨所發出的/那一陣鐵鏈的喧嘩……」
艾青一貫強調詩歌的語言應富有啟示性。他的《詩論》有雲:「啟示的語言,以最平凡的外形,蘊蓄著深刻的真理。」他的許多歌唱平凡的真理的短詩,大都是「以最平凡的外形」抒寫他對社會和人生的真知灼見,語言都富有啟示性。《盼望》一詩也是如此。詩中描述海員的兩種「盼望」,實際上是對新中國海員樂觀、豪邁的性格和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英雄氣概的贊揚。因為對於海員來說,「盼望出發」就是企盼與驚濤駭浪作斗爭,「盼望到達」就是期待與嚮往勝利地到達目的地。沒有出發,就無所謂到達;沒有戰斗,也就談不上勝利。因此,海員們的兩種盼望正是表達了對戰斗與勝利的渴望。推而廣之,出發與到達——戰斗與勝利,豈只是海員們的兩種盼望?每一個革命者在人生的征途上不也常常在腦海里涌現這兩種盼望么?船在海上,會不停地遇到風浪:人在世上,會不斷地碰到困難。一個真正的革命戰士,就應該象英雄的海員那樣,對困難的回答是戰斗,對戰斗的回答是勝利。這就是《盼望》一詩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C. 寫詩的方法

第一 明詩體,古體詩按其每句的字數可以分為四言詩、五言詩、六言詩、七言詩、雜言詩等。

有些書籍把雜言詩並不單列,而是劃歸到七言古詩中。

所謂雜言詩就是每句的字數不定,可以任意自由發揮。

雜言詩多以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為主,偶然也用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

第二 知用韻,人們喜歡舊體詩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短小精悍、順口易記。

道理很簡單:舊體詩詞都是押韻的。

第三辨四聲,漢語語音通常都由聲母、韻母和聲調三個方面構成,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其中以高低、升降為主要的因素。漢語有聲調,是其一大顯著特點。

(3)短詩寫詩的技巧和方法擴展閱讀:

古詩技巧: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2.借景抒情,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發作者的感情。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參考資料網路-古詩

D. 詩歌的表達技巧有哪些

中國古代詩歌表達技巧

一、詩歌的表達技巧
1、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復等。
2、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寫:可分為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等。
3、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襯托、對比、想像、聯想、照應、托物言志等。
4、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5、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E. 古代詩歌寫作技巧有哪些

詩歌寫作技巧包括: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聯想想像、語序倒置等。
詩歌表達技巧:
①表達方式:敘述、議論、描寫、抒情
敘述: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等。
②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比擬)、誇張、對比、對偶、借代、雙關、用典、反問、設問、反復、互文、通感等。
③表現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象徵、襯托(正襯、反襯)、借古諷今(用典)、虛實相生、先抑後揚、以動襯靜、想像、渲染、烘托等。
其實,不管是古詩也好,現代詩也好,寫作技巧和表達技巧有時是很難區分開來的,有時寫作技巧里就含有表達技巧,反之亦然。

F. 詩歌常見的寫作手法有哪些

1、聯想、想像:聯想由一事物聯繫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想像是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作用是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生動,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增添藝術感染力。
2、鋪墊:為主要情節做准備或醞釀高潮到來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節。它可以顯示情節發展的必然性,增強作品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可以製造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和關注。
3、象徵: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託深遠之意,耐人尋味。
4、對比(對照 ):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互相比較。作用是突顯對象的特點,使形象更加鮮明。
5、襯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作用是突出本體的某個特徵。
6、抑揚: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後抑和先抑後揚之分。作用:前後對比,形成起伏之勢,給讀者強烈印象,增強作品的藝術效果。
7、(前後)照應: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作用:內容前後照應,情節嚴絲合縫。
●記敘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整體感強,突出主題。 ●議論文:強化論點。
●散文:反復地抒發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8、正側描寫: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面描寫。作用: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9、虛實結合: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像的景、事互相映襯,以實襯虛、以虛襯實,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作用是鮮明的刻畫人物的性格,凸現事物、景物的特點,突出主旨。
10、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盡其妙的基礎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託作者的主張、哲理,能給人留下思考的餘地和想像的空間。
11、直抒胸臆:即景抒懷,直接表達詩人面對自然景象所產生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2、借景抒情:通過景物描寫,襯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3、融情於景: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著一字,全然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感情。
14、襯托或渲染: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事物的特點,營造氛圍。
15、動靜結合:對事物、景物作動態、靜態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
16、以靜襯動:突出了事物的動態(熱鬧、靈活、敏捷等)特徵。
17、以動襯靜:突出環境靜謐、安靜、寂靜的特點。
18、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委婉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19、白描:不用華麗的辭藻,用最經濟、最儉省的筆墨勾勒鮮明生動的形象。寥寥幾筆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韻的效果。
20、開門見山:文章開頭直入正題,不拐彎抹角。
21、點面結合:敘寫事件全過程是面,抓住某個特殊情節或細節是點,二者結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點,表達事件的普遍意義和特殊意義。
22、以小見大:抓住最能體現大主題、看似平凡細小卻包含典型意義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來敘寫。感人且具有社會意義。
23、懸念:在情節發展中設置某種疑端或矛盾沖突,使人產生關心事物發展或人物命運的心理活動,引人入勝。
24、伏筆:對作品中將要出現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預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適合的實際給予呼應,以收到前後連貫、結構嚴謹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短詩寫詩的技巧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劃線的實習方法及步驟 瀏覽:817
江田水素水杯使用方法 瀏覽:812
簡單切西瓜的方法 瀏覽:778
如何diy奶粉罐方法圖解 瀏覽:779
秧子怎麼種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14
怎麼止牙疼最簡單方法 瀏覽:1000
尊重他人學情分析方法和工具 瀏覽:475
血液分析儀有核紅細胞的染色方法 瀏覽:19
翻版鉤使用方法 瀏覽:231
小學生有哪些識字的好方法 瀏覽:967
玉鑒定方法和技巧 瀏覽:300
節壓閥安裝方法 瀏覽:41
怎麼更換手機外屏玻璃方法 瀏覽:732
集中供暖單管連接方法 瀏覽:292
體重快速下降的方法 瀏覽:892
早孕試紙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888
捲尺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761
牛流行三日熱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441
升與斤的計算方法 瀏覽:845
乘法計算簡便方法公式 瀏覽: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