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進行語文拓展閱讀
眾所周知,語文學科不僅僅需要學生對於課堂知識的了解,同時還需要大量地也是必須的課外閱讀拓展。但長期以來,中學語文課的課外閱讀幾乎成了一紙空文,情況不容樂觀。具體表現在:高中階段的學生由於各學科的課程負擔過大,極大地壓縮了課外語文閱讀的拓展;初中生卻因為自身和老師指導不利,很少甚至不會進行課外閱讀學習,最終導致了中學語文課外閱讀拓展這一關鍵學習過程的缺失。那麼怎樣才能夠進一步強化語文學科,推進語文課程新的改革,加強在課堂之外的語文學習呢?本文僅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簡單探究。一、 加強合理、科學有效的學科指導。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這句話的本意是說作為學習的人本身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們並不能因此而忽略師傅(教師)存在的意義。「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對於我們語文學科來說,學生由於本身的知識積淀很少,課堂時間也非常有限,他們對於語文的了解往往是支離破碎的片段,不可能很明白自身怎樣去開展語文學習,特別是課外閱讀的知識拓展。那麼,語文到底應該學習些什麼,該去怎樣去學,這就需要我們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去指導了。中學語文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手中的課本,我們的教學也並不只限定在課堂,我們要從課堂這一語文學習的一點出發,用點連線甚至是連成一個語文學習的整個知識網。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的不斷強化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在「授之以魚」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還要「授之以漁」。中學階段語文學科的知識也是非常龐雜的,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可能面面俱到,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學生也可以不知道,那麼解決這種矛盾的關鍵就是怎樣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學習,主要的是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課外閱讀來彌補知識上的不足,盡可能的拓展語文知識,豐富自己的視野。一般來說,我們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學科的重要性,只有學生了解到了語文的重要,這樣才能激發他們對於語文學科的興趣。中學階段學生對於語文課的學習往往是處於一個比較感性的階段,也就是單純的興趣階段。那麼語文教師最為重要的就是善於在平時利用學生學習的這一特點,從課堂知道課外生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比如我們在學習古代詩歌單元,學生可能已經學了李白、杜甫、蘇軾等等的個別作品,甚至對其中的某些詩人的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這個時候我們的教師就要指導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外的閱讀拓展了,像李白的、杜甫的、王維的等等,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之外還能夠繼續追尋,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夠進步。總之,教師合理、科學有效的引導課外閱讀是拓展語文學科學習的一個關鍵所在。二、 把課外閱讀培養成一種學習的習慣。 在中學教育階段,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也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往往是開始階段信心百倍,但隨著時間、閱讀內容的增長,學習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淡,最終是課外閱讀活動的慢慢缺失。那麼怎樣才能使這種學習不斷的延續、發展呢?其實習慣是最為重要的。試想一下,如果學生能夠把課外閱讀培養成一種自覺學習的習慣,那麼學習的效果會是很明顯的。任何事情都是一步一步形成的,學生對語文學習尤其是語文課外閱讀的拓展也是這樣的。把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拓展,僅僅讓學生作為一種任務去完成的話,那麼長久下去勢必成為一種學習的負擔,最終也會慢慢失去。其實能夠把語文課外閱讀活動進行下去的原動力了就是興趣,怎樣激發興趣甚至使之保持成為一種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 學生們經過努力,對某一方面的知識在課堂理解的基礎上又在課外通過閱讀獲得了更多的相關知識,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只是一味地指導學生去拓展而不運用,那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就會受到挫傷,他們甚至會懷疑學習的作用,這樣的情況長久的發展下去勢必會影響到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主動性。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把學生引到知識這個寬闊的海洋之中,我們還要能夠把學生從茫茫的海洋之中引領出來,讓他們能夠在其中有一個方向,有一種沖浪般的快感。這就需要我們要善於及時、有效的讓學生運用這些知識,我們可以組織一些課外知識競賽等等形式的活動,以此來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課外閱讀的這種習慣。我想只要我們堅持激發這種學習興趣,學生不但會喜歡上閱讀,那麼最終也會使之成為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的。三、 結合實際,合理評價、考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體驗,那些課外知識豐富、文章又寫的好的學生其語文成績卻並不是太好,這一現象從一定的側面也反映我們的現行語文課程評價上存在著一些問題。學科考查內容過於呆板,僅僅局限於課堂知識,對於課外拓展知識的考查很少,可以說是一種「畫地為牢」,我們自己把自己束縛住了。一方面,我們強調學生要進行大量地課外閱讀來拓展語文知識;可另一方面,我們卻極力的為自己在畫圈,把對語文知識的考查放在一個圈內進行,我們不可否認現行這種方式確實也有它的合理性,但其也在極大程度上是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課外知識拓展的一種漠視。因此,中學階段要鞏固好語文知識的課堂到課外的拓展,考查、評價也是其中關鍵的一環。只有做好這一步,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做好課外知識拓展,也才能最終達到語文學習所要求的結果。四、 階段性、有步驟的推動課外閱讀。凡事都是循循漸進的 ,語文學習尤其是課外閱讀也是同樣的道理。中學語文的課外閱讀需要一定的階段性和層次性,在初中階段,我們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去有選擇的指導學生閱讀,學習水平較低和較好的也必須相互區別,因人而異;高中階段,學生的自學能力相對要好一些,對於這一階段的學生,老師最大的任務就是有步驟的去規范,為他們學習以及快速的提高提出一個可行性方案,讓他們能夠合理、充分地利用時間的同時,集中最大的精力、花費最少的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同時我們每一步驟、每一階段的安排上,語文教師一定要切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及時指導,把學生的課外閱讀拓展置身於語文學習的重要位置,從綜合的角度考查語文學習的效果。課堂,其實是學生從未知到已知的一個起始點,它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而不是終點,課堂之外的課外閱讀拓展則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只有抓好課內和課外這兩個同等重要的學習環節,那麼我們的教學才是完整的,我們學生獲取的知識才是系統的。
『貳』 如何拓寬小學生的知識面
一、 掌握方法,開闊視野。
二十一世紀的學生應該學會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收集各種有用的材料,應用所學的語文技巧,隨時隨地把握學習語文的機會。但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迅速搜集到有關的資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琳琅滿目的書籍,教師要教給學生搜集資料的方法。一是先弄清楚要搜集的資料是屬於哪一類的,再有目的地進行尋找;二是帶學生到學校閱覽室閱讀,教師加以指導;三是列出參考書的書名,讓學生到圖書室借書;四是提供信息,指導學生到書城、羅湖少年活動中心或上網查找。五是方法靈活多樣,可採取主要內容概括法、摘句法、復印法等。並把學生搜集來的有關資料張貼在教室「Our 園地」上,供全班學生閱讀,這樣不僅能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也有利於進行現代科學教學。
二、緊扣課文,搜集資料。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把課內外知識結合起來,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資料。如:學習《長城》、《桂林山水》一課,讓學生查找有關長城、桂林的歷史、傳說、歌曲、圖片等資料;學習《開國大典》一課,一方面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電影《中華歷史五千年》,一方面讓學生收集有關解放戰爭的故事、革命家的生平或相片;學習《獄中聯歡》一課,要求學生閱讀《紅岩》小說,並搜集革命烈士的資料;學習《小英雄雨來》一課,讓學生閱讀抗日戰爭的有關故事。這有助於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有助於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及責任感。學生通過主動、積極、獨立地學習語文,面向世界、認識世界,創造個人的世界,發揮個人的潛能,培養足夠的能力和信心。
三、交流信息,開拓思路。
為了達到延伸課堂教學的訓練目標,要求學生把搜集來的資料,在課堂上匯報交流,通過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他們會看到各種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學會理清自己的思路、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聆聽、理解他人的想法,學會相互接納、贊賞、爭辯、互助,他們會不斷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進行反思和評判。通過這種合作和溝通,學生可以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和解決途徑,從而對知識產生新的洞察。課堂教學、課外學習相輔相成的教、學形式,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有利於學以致用和學文育人,有利於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發展、學會關心,使學生的個性、差異、自主、潛能得以充分發展,使學生的氣質現代化、觀念現代化、思想現代化。而且,課堂語文訓練和課外語文生活實踐的強有力的結合,有利於培養學生善讀無字生活的習慣,和生活處處皆語文的大語文學習習慣。有了這些習慣,學生就會對課本以外的自然、生活、社會等大范圍的、多角度的生活內容廣泛涉獵、獲取,必將為課堂語文學習作良好的鋪墊,從而實現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在學語文的同時學做人,最終實現人格的自我完善。
四、輔助引導,互相探索。
學生作為正在成長中的個體,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去獨立發現人們已經發現的各方面語言文學知識,教師應在教學中提供適當的引導和支持,但這種引導應該是有針對性和適應性的,它應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需要相適應。這種支持應該作為學習的支架,在學生需要時提供,而在學生可以獨立思考、獨立探索時就要撤消,以免限制和束縛學生的建構活動。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們一方面要分析學生在這種學習環境中可能會有什麼樣的需求,同時又要考慮應在何時提供何種支持,在何時撤消,在何處多給引導,何處應少給引導。外在的引導和支持應隨著學習的進行而逐漸動態地減少,隨著學生學習活動的深入,逐漸讓位於學生的獨立探索。學生一旦體驗到學習語文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課堂教學就成了課堂生活,語文魅力的證同效應也就應運而生了。學生為自身的學習承擔了比以往更多的權利和責任,教師充當「促進者」、「塑造者」,通過對話與學生互相探討,向學生提供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通過觀察和參與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學生角色和學習環境的新概念也使得原來注重個體的學習方式讓位於提倡學生間互相探討、互相促進的合作學習。
『叄』 想要孩子多學習一點課外知識,豐富眼界,該怎麼做
想要孩子多學習一點課外知識,豐富眼界,該怎麼做?
建議讓孩子學習一些中華好詩詞。中華好詩詞博大精深,言簡意賅,朗朗上口,內容豐富多彩;通過詩詞可以了解中華上下五千年的人文文化,歷史沿革;通過學習中華好詩詞激發孩子對中華好詩詞的學習興趣,能有效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和文學水平。在學習中華好詩詞的時候,不單單是會讀、會背,還要了解詩詞產生的時代背景、作者的情況,詩詞的含義和寓意。
除了以上方式,家長還可以給孩子看一些益智類的節目。比如說,一些英文電影電視劇,動物世界,國家地理什麼的。孩子大都都是喜歡看電視的,只要找到他感興趣的內容,完全可以達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效果。
『肆』 如何有效的拓展知識面
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專業基礎,才有可能建立起事業的大廈。知識面不夠寬,將造成畢業生在求職擇業時適應性差,競爭力差,在實際工作中缺乏創造性。這就要求畢業生除了要精通自己的專業知識,並能在實際工作中有效地運用外,還應掌握或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相近的若干知識和技能,並建立起較為有效的、合理的知識結構。也就是說我們頭腦中的知識不僅要專、精,而且要廣、博。而這些對學歷層次低,在人才市場上競爭力相對較弱的中專生來說,顯得更為重要。廣大同學應十分珍惜在校期間寶貴的學習時間,努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為將來求職做好充分的准備。拓寬知識面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處理好專業課和課外閱讀的關系。專業課是學生知識結構的核心部分,應該用心學好。但僅做到這點是遠遠不夠的,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重要的是要會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分挖掘自己的潛能,抓住時機,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各種課外知識。第一要廣泛學習與自己專業相關或相近的專業知識,以鞏固和拓展自己的專業水平;第二要設法學習並掌握與現代化的管理和辦公自動化有關的知識,如計算機應用、外語、語言文字等;第三要學習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以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綜合能力;第四在可能的條件下,還可以通過自學考試,函授等途徑來提高自己的學歷層次。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和擇業過程中的適應能力 。
『伍』 如何開展課外延伸
一、 課外延伸的前提條件
課外延伸能使學生的視野逐步開闊、能力逐漸加強,但課外延伸是由課內走向課外、從課堂走向社會的過程,加上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所以進行課外延伸必須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條件作為保障。
1、豐富的課外資源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像教科書以外的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路、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戲劇表演、圖書館、紀念館、各種展覽、自然風光、文物古跡、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話題都可作為課外學習資源。這些課外學習資源中,與我們關系最密切最容易用到的有:報刊、網路、圖書館。在學生面對這些豐富的課外資源時,家長和老師要給足學生收集資料的時間,相信學生,並給予適當的引導,鼓勵支持有多種的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實施課外延伸的過程中,個別學生能收集到自己需要的資料,但往往看到學生拿著滿滿幾頁紙的資料而自己念都念不通順,某些資料與自己收集的目的關系不大。這樣收集、這樣延伸有什麼價值呢?學生收集到資料後能先內化為自己的所得,然後再在同學中交流,這樣才能體現其作用。因此在開始實施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有選擇的收集,學生學會一些方法之後再放手讓學生去做。
二、對課外延伸的利用
1、服務課堂,深化理解
與教材中的課文有關的課外知識很多,完全可以發動學生去收集,啟發學生閱讀興趣,不僅增長了學生見識,也有助於理解課文。如教學了《小珊迪》這一課,我讓學生們去讀一讀《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讀完後,學生紛紛向我表示,現在她們有較好的學習條件,她們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多做貢獻;再如教學的《赤壁之戰》,學生倍感興趣,就藉此機會讓學生去讀一讀《三國演義》這本名著。並利用閱讀欣賞課談談書中的精彩片段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2、綜合類型,培養能力
課外延伸並不局限於收集資料,教師可以布置些綜合性強的活動讓學生去做。比如:做環保方面的手抄報、設計組織一次秋遊活動、寫調查報告等。這樣的綜合活動不但讓學生學會圍繞某個方面思考收集資料,還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結合學生的實際設計的購物活動是這樣的:讓學生自己帶自己家裡可以賣的小商品來賣,也可以購買自己需要的別的同學賣的商品,跟父母商定價格範圍,真正開展一次購物活動。學生熱情高漲,賣商品的同學千方百計推銷自己的商品,買商品的同學想方設法講低價錢,不但鍛煉了自己語言表達能力,還學會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陸』 如何提高課外閱讀理解和閱讀技巧
1、放棄從頭到尾的順序閱讀,藉助書籍目錄,找到自己感興趣、想讀的哪一部分,直接從那裡切入閱讀。這樣讀書也是有很多好處的,比如快速獲取你想知道的內容,提高閱讀的滿足感,也避免一開始閱讀就產生厭惡的情緒。
2、在閱讀之前,學著根據自己的目標、需求(想明白xx知識、解決xx問題),提出幾個問題,然後以書籍為載體,解答問題為目標去閱讀。這樣提出問題是為了讓你有一個明確的閱讀目標,讀的時候有側重點,知道該留意哪些內容,同時也更專心更投入。讀完之後再回答一下之前提出的問題,檢查一下目標有沒有達成。
3、改變逐字逐句的閱讀習慣,學會用快速閱讀的方法閱讀。快速閱讀其實就是一種根據材料、需要、時間、精力和內外部環境,有目的、有選擇地進行閱讀的方法。我通常也是以一分鍾兩三千字的速度進行閱讀,讀的過程中找到感興趣的地方、對我重要的地方、看不懂的地方,然後才放慢一點速度來閱讀,對於二次讀過發現的精華內容,再進行一遍精讀。
快速閱讀的能力,一方面需要不斷的閱讀和積累,也就是多讀,多讀可以完善你的識文基礎(詞彙、知識背景、閱讀技巧等),從而提高你的閱讀速度。另外也是可以專門的訓練提升的。比如「精英特快速閱讀訓練」,通過軟體來訓練掌握快速閱讀的技能,掌握到一兩千字每分鍾一般都非常容易就可以做到。
『柒』 初高中學生應拓展哪些課外知識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找興趣,要從有趣的科普(掃盲)作品開始,這個階段就是找興趣的領域。第二階段是找一些大家的作品,不枯燥。每個人都很無聊,高中能放鬆的話那兩個階段應該夠了。一般來說,必要鑽得太深。找准大方向,打好基礎最
我自己是數學系的。用我的話來說,我高中除了離散題(集合,序列)外,還學了一個勾股定理和運算。比如我們討論函數,用的是勾股定理和四則運算。三角函數也是勾股定理。幾何,也是畢達哥拉斯定理,可以解決一切(因為討論的是點與線的位置關系)。不等式也是勾股定理。知識也是一樣,只不過高中的知識直接告訴你從的知識可以推斷出什麼。所以高中和的知識明確的界限。只是能不能靈活運用而已。
『捌』 有沒有人能教我怎樣拓展課外知識
1. 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2. 我國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戰國·屈原);中國第一部教育著作是《學記》
3.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5.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6.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7.第一部大網路全書是:《永樂大典》;第一部農業網路全書《齊民要術》
8.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9. 第一部科普作品,筆記體的綜合性學術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
10. 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11.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12.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西遊記 》
13. 我國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14. 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是:《狂人日記 》(魯迅)
15. 第一篇報告文學作品是:《包身工》(夏衍)
16. 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17. 第一位女詞人是:李清照 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18. 第一位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是:葉聖陶
19. 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 。
20.中國第一顆原子彈: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氫彈: 1967年6月17日。
第一顆人造衛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同步衛星: 1984年4月發射試驗。
21.世界第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長的運河:中國的京杭運河(1794公里)。
22. 中國第一大河:長江。 中國第一大島嶼:台灣島
23.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的皇帝: 秦始皇(公元前246~210年)。
24. 中國歷史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1662~1722年),在位61年。
二
1.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聖和亞聖。
2.樂府雙璧:《木蘭詞》、《 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3. 宋詞分為: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婉約派(以柳永、李清照為代表)
4.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國的果戈里 中國的魯迅
5. 大李杜:李白 杜甫 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 司馬相如
6.中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香港 澳門
三
1.殿試三鼎甲:狀元 榜眼 探花
2.科考三元: 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3. 三國:魏 蜀 吳 歲寒三友: 松 竹 梅
4.中國三大國粹: 京劇 中醫 中國畫 三原色:紅 綠 藍
5.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恆言》(馮夢龍)
6.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7.巴金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8.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農 ◇五帝:黃帝 顓瑣 帝嚳 堯 舜
9.三蘇:蘇洵 蘇軾 蘇轍 三班:班彪 班固 班昭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10.長江三峽是指:瞿塘峽 巫峽 西陵峽
11.中國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12.中國三大島嶼;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
13.書塾教本 「三百千」指:三字經 百家姓 千字文
14.魯迅的三部小說集:《吶喊》 《彷徨》 《故事新編》
15.我國當代文學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劉白羽 楊朔 秦牧
16.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間》 《我的大學》
四
1.古代秀才四藝:琴 棋 書 畫
2.國畫四君子:梅 蘭 竹 菊 書四庫:經 史 子 集
3.書法四體:真(楷) 草 隸 篆 文房四寶:湖筆 徽墨 宣紙 端硯
4.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古代祥瑞四靈:龍 鳳 麒麟 龜
5.中醫四診: 望 聞 問 切 戲曲四行當:生 旦 凈 丑
6.四書是:《論語》 《孟子》 《大學》 《中庸》
7.四史:《 史記》《漢書》《 後漢書》《三國志》
8.漢字的的四種音調(四聲)指: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9.科考四級及錄取者稱謂:院試-秀才 鄉試-舉人 會試-貢生 殿士-進士
10.四大民間傳說: 牛郎織女 孟姜女 梁山伯與祝英台 白蛇傳
11.我國京劇四名旦:梅蘭芳 程硯秋 荀慧生 尚小雲
12.初唐四傑: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
13. 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14.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 歐陽修 蘇軾 黃庭堅
15.元曲四大家:關漢卿 馬致遠 白樸 鄭光祖
16.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賓
17.楷書四大家:唐-顏真卿 柳公權 歐陽詢 元-趙孟頫
18.中國四大發明:指南針 造紙術 印刷術 火葯
19.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 浙江普陀山 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華山
20.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當山 江西龍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齊雲山
21.中國古代的四京:東京-汴梁 西京-長安 南京-金陵 北京-順天
22.中國四大古都:東都洛陽、南都南京、西都西安、北都北京。
23.四大石窟:雲岡石窟 龍門石窟 麥積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24.黃山四絕:奇松 怪石 雲海 溫泉
25.中國的四大名綉是:蘇綉;湘綉;蜀綉;粵綉;
26.明清時代中國四大古鎮:河南朱仙鎮、湖北漢口鎮、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鎮
27.中國的四大名樓是:黃鶴樓 岳陽樓 騰王閣 蓬萊閣
28.中國四大藏書閣:北京的文淵閣 沈陽文溯閣 承德文津閣 杭州文瀾閣
29.四大名亭:安徽滁縣醉翁亭、北京陶然亭、湖南長沙愛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
30.四大書院:湖南的嶽麓書院和石鼓書院、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應天府書院。
31.世界四大洋(按面積大小):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2.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古中國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倫
33.中國的四個直轄市: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
34.中國四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廈門、汕頭 (海南)
35.中國的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從北到南)
36.中國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
37.中國四大盆地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38.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本游記》《紅樓夢》
39.晚清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李寶嘉)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研人) 老殘游記(劉鄂) 孽海花(曾樸)
40.四美人圖:西施浣紗(沉魚),昭君出塞(落雁),貂嬋拜月(閉月),貴妃醉酒(羞花)
41.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哈姆雷特》 《奧賽羅》 《李爾王》 《麥克白》
五
1.五胡:匈奴 鮮卑 羯 氐 羌
2.春秋五霸指:齊桓公 晉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莊王
3. 五嶽:東岳泰山(1545米)、西嶽華山(2160米)、南嶽衡山(1290米)、北嶽恆山(2017米)、中嶽嵩山(1440米)
4.五經:《詩經》《尚書》《周禮》《易經》《春秋 》
5.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6.五常(五倫):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婦 朋友
7.五穀:稻 麥 黍 菽 麻 古代音樂的五音:宮 商 角 徵 羽
8.五官:耳 目 口 鼻 皮膚 五臟:心 肝 脾 肺 腎
9.五味:甜 酸 苦 辣 咸 五毒:蠍 蛇 蜈蚣 壁虎 蟾蜍
10.死的五稱:天子-崩 諸候-薨 大夫-卒 士-不祿 平民-死
11.新中國五位語言大師: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趙樹理
12.中國的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西藏 新疆 寧夏 內蒙古 廣西
13.五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按大小)
14.世界五大宮:中國的故宮 美國的白宮 英國的白金漢宮 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
六
1.六藝經傳指:詩 書 禮 易 樂 春秋
2.通五經貫六藝中的六藝指:禮 樂 書 數 射 御
3.漢字造字六書:象形 指示 會意 形聲 轉注 假借
4.詩經六義指:風 雅 頌 賦 比 興
5.六部:戶部 吏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6.六親:父 母 兄 弟 妻 子
7.六朝:吳 東晉 宋 齊 梁 陳都建都建康(南京),史稱六朝。
8.六畜:馬 牛 羊 狗 豬 雞
七
1.七夕指:農歷七月七日
2.竹林七賢:嵇康 阮籍 山濤 向秀 阮咸 王戎 劉伶
3.建安七子:孔融 陳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應瑒 劉楨
4.戰國七雄:趙 魏 韓 齊 秦 楚 燕
5.七情:喜 怒 哀 懼 愛 惡 欲
6.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陽 開封 南京 杭州 安陽
7.彩虹七色:紅、橙、黃、綠、青、藍、紫,
8.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
八
1.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 曾鞏
2.揚州八怪指:鄭燮 李方膺 李鱓 金農 羅聘(石濤) 黃慎 高翔 汪士慎
3.四時八節中的八節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4.神話八仙:鐵拐李 漢鍾離 呂洞賓 張果老 何仙姑 藍采和 韓湘子 曹國舅
九
1.九族指: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本身 子 孫 曾孫 玄孫
2.九州指:冀州 兗州 青州 荊州 揚州 梁州 雍州 徐州 豫州
3.太陽系九大行星: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十
1.新中國十大元帥是:朱德 彭德懷 林彪 劉伯承 賀龍 陳毅 羅榮桓 徐向前 聶榮臻 葉劍英
2.中國十大古典喜戲:《救風塵》《玉簪記》《西廂記》《看錢奴》《牆頭馬上》《李逵負荊》《幽閣記》《中山狼》《風箏誤》
3.十惡不赦的十惡指:謀反 謀大逆 謀叛 惡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義 內亂
4.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5.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6.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犬 豬
『玖』 有哪些增加學生知識的方法
活到老,學到老,我們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要讓學習貫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課堂教育是最高效快捷的學習方式,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增加學生的知識呢? 今天我們來著重說說一些常用的方式方法。
總之,增加學生知識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余時間,我們要善於發現和發揚孩子的興趣,鼓勵孩子在業余活動的時候,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與人分享的美好品質。
『拾』 如何拓寬知識面
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持之以恆地堅持,相信你也可以收獲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