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句法分析方法——語義特徵分析法
句法分析方法——語義特徵分析法
語義特徵分析法是一種在句法分析中考慮詞義及其特徵的方法,旨在通過分析和提取詞語的語義特徵,來解釋句法結構中的現象和規律。以下是對語義特徵分析法的詳細闡述:
一、語義特徵分析法的定義與區別
語義特徵分析法是在考慮詞義的基礎上對句法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它不同於義素分析,義素是從詞法角度考慮的詞彙學概念,而語義特徵則是從語法學角度提取的,用於區別和制約句法格式的特徵。簡而言之,語義特徵是「區別特徵」,用於在句法分析中區分不同的詞語和句法結構。
二、語義特徵的分類
語義特徵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三、語義特徵的提取
語義特徵的提取包括相容性語義特徵和區別性語義特徵兩類:
相容性語義特徵:
詞語組配:根據「語義一致原則」,兩個詞語能夠組合成一個語言結構,它們必定具有某個或某些相同的語義特徵。
詞義系聯:通過同義系聯和反義系聯,可以得到表示相同或相反意義的詞語聚合,這些詞語具有相同的語義特徵。
詞典釋義:藉助詞典對詞義的解釋,可以幫助確定詞語的相容性特徵。
區別性語義特徵:
句法變換:通過句法變換,可以揭示不同句法結構之間的內在關系,從而提取出區別性語義特徵。
性質對比:考察詞語的語法性質,通過對比不同詞語的語義特徵來提取區別性特徵。
添加成分:通過添加成分來提取語義特徵,仍然遵循「語義一致性原則」。
四、語義特徵分析法的應用實例
「名詞【處所】+動詞+著+名詞」歧義格式:
通過分析動詞的語義特徵,可以解釋這一歧義格式產生的原因。例如,「窗檯上放著花」中動詞的語義特徵為【+使附著】,表示靜態存在;而「舞台上演著戲」中動詞的語義特徵為【-使附著】,表示動態活動。
「名詞【施事】+動詞+名詞【受事】+給+名詞【與事】」歧義格式:
這一格式可以分化為三種語法意義:給予、取得和製作。通過分析動詞的語義特徵,可以解釋這一歧義格式產生的原因,並分化為具體的格式。
「動詞+了+時量+了」歧義格式:
這一格式可以分化出四種不同的句式,分別表示動作狀態結束後所經歷的時間、動作持續的時間、動作持續並結束後所經歷的時間以及動作造成的事物存續的時間。通過分析動詞的語義特徵,可以解釋這一歧義格式產生的原因。
五、語義特徵分析法的意義
語義特徵分析法在句法分析中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能夠解釋句法結構中的歧義現象,還能夠揭示不同句法結構之間的內在關系。通過提取和分析語義特徵,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句法結構的本質和規律,為句法分析提供更加精確和有效的工具。
綜上所述,語義特徵分析法是一種重要的句法分析方法,它通過分析和提取詞語的語義特徵來解釋句法結構中的現象和規律。在句法分析中,我們應該充分重視語義特徵的作用,並靈活運用語義特徵分析法來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