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地方病的研究方法

地方病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6 04:58:37

⑴ 異常查證

異常查證是在異常室內初步研究的基礎上,篩選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重要異常,部署野外調查、采樣分析等實物工作,以進一步確認異常真實性、異常元素成因來源、異常元素存在形態及生態環境效應。

在收集研究地理地貌、地質、農業生產、環境污染與監測、人/畜疾病與健康等資料的基礎上,經過實地踏勘,以必要、經濟、有效為原則部署野外調查工作,採集分析岩、土、水、生物/農產品、氣體、塵埃甚至人/畜(發、指甲、尿、血等)樣品,是剖析異常成因、推斷污染源、研究異常元素遷移轉化、評價或預測生物效應的基本方法和必要過程,異常研究成果為區域地球化學評價和應用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

1.異常篩選

(1)異常篩選的一般性原則

區域地球化學填圖測定元素全量指標52項、有效態指標10多項以及有機氯農葯DDT、六六六、PCBs殘留量,圈定了一大批地球化學異常。由於時間、經費、人力資源限制,異常調查須分主次輕重,優先考慮具有比較明確或重要的地質、環境、生態意義地球化學異常,如重金屬、As、Se、F、I、有機污染物和植物營養元素有效量等異常(即異常具有重要的地質、環境、農業、生態內涵和應用意義),從而為區域種植養殖規劃、污染評價、潛在油氣或地熱田勘查、地方病研究服務;其次,優先考慮異常特徵(面積、強度、分布、元素組合)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重要異常開展調查和研究。

系統分析、整理區域地球化學資料,深入挖掘異常元素組合、空間分布特徵,對區域內主要異常特徵及其成因取得初步認識之後,結合野外調查及污染源、環境監測資料的分析,選擇典型代表性異常(如分別代表地質高背景異常、礦產資源異常、工業污染異常、城市生活污染、農葯化肥及集約化養殖業異常、植物營養元素異常低缺區)或生態危害性嚴重的異常,部署野外調查工作。異常篩選的基本原則為:

1)異常特徵具有代表性,即區域內具有相當規模、一定強度、典型元素組合的異常;

2)異常成因類型具有代表性,即在地質背景、礦產資源、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城鎮污染、交通污染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異常;

3)異常生態意義的重要性與代表性,即對區域生態環境功能、農林牧漁業生產、人/畜健康具有較大影響、比較典型的異常。

面積大、強度高的典型污染異常是重要的調查對象。深入解剖異常結構、查清異常特徵,追蹤異常元素來源、遷移分布規律,評價異常生態效應是異常調查和研究的重要任務。

(2)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中查證異常的篩選

為突出服務於農業、環境研究的目的,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的異常查證研究工作側重於農業、環境類異常,兼顧其他類型地球化學異常。

環境類異常查證分2種類型進行篩選。其一,以人類生活環境地球化學評價為目的的異常查證主要選擇人口密集、工業發達的大、中城市的有毒有害元素異常區(多元素組合)或與某些地方疾病高發區相關的異常;其二,以農業地質環境地球化學評價為目的的查證異常,主要選擇大宗農作物或名優特農產品的分布區,對農業生產或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性有重要影響的有毒有害元素(主要是重金屬元素)異常和有機污染物高殘留異常。查證異常選取原則:

1)區域性,重點選取具有一定分布面積的區域性異常;

2)典型性,主要選取含量高、特徵明顯的典型異常;

3)社會關注性,選擇與城鎮生活和工業「三廢」排放污染有關的、社會普遍關注的異常;

4)應用性,選擇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環境問題突出或地方病高發區的異常進行查證,其成果可直接應用服務於社會。

對農業營養及有益元素豐缺異常僅做一般性研究,通過相關資料搜集、整理、分析,初步評價異常產生原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對於礦產資源類地球化學異常,主要研究山前淺覆蓋區和丘陵區貴金屬、有色金屬成礦元素及指示元素異常,通過異常特徵的進一步認識和前人資料的收集、綜合分析,初步評價異常的找礦潛力。

2.工作部署及樣品採集

(1)工作部署

深入研究已有地理地貌、地質、水文、土壤、農業生產、環境污染資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深刻認識異常特徵,對異常成因、污染源以及可能危害影響范圍取得初步認識之後,有目的地部署異常調查工作。

在開展異常野外查證之前,必須系統收集、整理和研究異常及周邊地區的地質背景、農業生產、環境監測與污染源、地方病和其他前人工作資料。

(2)樣品採集與分析

方法一:提取並分析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單點樣,以確認異常的存在,進一步圈定異常范圍、異常濃集中心,解剖異常特徵和結構。對一些規模較小、元素含量變化較大的異常,可酌情加密采樣分析,以准確掌握異常特徵及其變化規律;

方法二:根據異常形態展布、地形地貌、地質背景、水系流域、污染源(點、線、面)分布、氣候(風向)等條件,合理布設面型(加密采樣)、長剖面、垂向土壤剖面調查工作,採集岩、土、水、植物、農產品、大氣、塵埃甚至必要的水產品、禽畜、人體(發、尿、血等)樣品。

對於呈面型分布的城鎮復雜污染源異常,在單點樣分析或加密采樣的同時,可根據城鎮功能區布局、常年風向等要素布設剖面調查。如穿切不同城市功能區(工業區、商業區、居民生活區、交通樞紐、主要廠礦區)直至城鎮周圍背景區的長剖面,採集分析土壤、降塵土、植物等樣品,查明冶金加工、燃煤、汽車尾氣、居民生活等污染排放與城鎮污染異常的關系。

為調查主幹公路、灌溉系統的污染情況,應考慮常年主風向,布設垂直於公路、灌溉水系剖面,採集大氣、土壤、植物、灌溉水、汽車尾氣等樣品。

為調查污水排放對湖泊、水庫、河流的影響,對於湖泊、水庫等面型靜水體可由排放口呈放射狀部署調查剖面,對於河流則沿著水系走向部署調查點,採集水、沉積物、水生植物、魚類等樣品。

3.分析測試指標

根據異常組分及調查研究的目的,選擇相關測試指標。可選測試指標包括:無機元素;殘留期長、致癌致畸毒性大的有機污染物(如DDT、六六六等有機氯類,有機磷農葯等);環境物化特性指標(pH、電導率、陽離子交換量、有機質等);油氣地球化學指標(Br、I等元素,烴類、ΔC、熒光等);植物營養元素有效態(N、P、K、Ca、Mg、S、Fe、Mn、Cu、Zn、Mo、B等有效量);循序提取不同相態金屬元素含量(如水提取態、可交換態、碳酸鹽結合態、Fe-Mn 結合態、有機態、殘留態);有機結合態金屬元素含量(有機錫、甲基汞等)。

為追蹤、判別異常物質來源,確定異常成因,評價其生態環境效應,有時還需要進行物相分析(如顆粒礦物組成、形態特徵)、測定元素同位素組成(如Pb),試驗研究元素及有機污染物在不同物相(氣、固、水、生物)中的分配、遷移、集散規律。

4.資料整理

(1)查證異常的確認

在異常特徵與環境分析研究基礎上,利用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掃面時所保存的單點副樣或野外加密取樣進行分析,驗證異常的重現性,確定異常的真實存在,並對異常進一步追蹤圈定,縮小追索異常源范圍。

(2)異常特徵描述

對調查數據資料進行統計處理、多元分析、成圖對比,分析異常元素組合特徵、異常形態和分布、異常強度、濃集中心與遞減規律,為異常研究提供依據;判斷異常成因、污染來源;綜合多介質資料、有效態或相態資料,評價異常生態效應,結合農產品安全調查、人/畜健康現狀資料驗證異常危害效應。

(3)異常研究及其效應分析

生態環境效應是異常研究的重要方面。研究方法包括:

1)土壤元素賦存形態研究——異常區土壤元素相態、有效態的提取分析,評價重金屬元素的生物有效性,預測土壤環境變化(如酸化)對重金屬元素生物有效量的影響;

2)結合水化學調查成果資料,或採集測定地表水、淺層地下水中重金屬元素含量,評價重金屬元素現時供給量;

3)採集分析植物或農產品樣品,對比異常區植物/農產品對重金屬的累積量,評價農產品中元素含量是否已超出安全標准。研究中應注意採集背景區植物或農產品樣品,以便對比研究。

對調查資料和分析測試數據的全面整理和綜合分析,闡明異常成因和異常地球化學行為及其農業環境生態效應,開展異常區土壤環境質量評價與農產品安全評價,為異常區生態保護和環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⑵ 國內外研究概況

一、生態地球化學的調查與評價

生態地球化學是從全國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和應用實踐中產生的科學理論,是一項以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為基礎,以生態地球化學評價、生態地球化學評估、生態地球化學預警和生態地球化學修復為主體的系統工程(奚小環,2008)。

21世紀勘查地球化學在解決人類資源與環境的重大問題上發揮了巨大作用,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應用於生態環境與農業地質研究方面的文獻近10年來呈明顯上升之勢。生態地球化學研究工作在國際上的全面開展是從20世紀90年代後。為配合國際地球化學填圖計劃(IGCP259)的實施,俄羅斯、瑞典、加拿大、德國、捷克、南非和紐西蘭等許多國家都進行了區域性的地球化學填圖,並利用區域地球化學資料開展環境、農牧業和地方病等多目標應用研究(王徽,2001;施俊法,2003)。生態地球化學填圖綜合考慮了自然污染和人為污染地球化學狀況,為勘查地球化學解決人為污染問題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並在生態地球化學的理論框架下,進行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調查與評價工作。

隨著人類社會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日益突出,中國勘查地球化學界審時度勢,將工作重點由單一的找礦勘探擴展至以資源與環境並重,立足於為國家社會經濟宏觀發展戰略服務,為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服務的綜合調查與評價。生態地球化學調查是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一項綜合基礎地質工作。它以區域土壤和水體地球化學調查為依託,以第四紀地質體為研究對象,以土地質量評估為主要內容,以服務於農業生產、環境保護和礦產資源普查等多領域為目標。該項工作分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局部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和總體綜合研究4個層次(楊忠芳,2004)。

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生態地球化學調查(農業地質調查)項目自2002年實施以來,已完成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面積近135×104 km2,涉及浙江、江蘇、安徽、湖南和湖北等31個省(區、市),採集測試分析了54個指標值(2008)。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在很大程度上查明了我國土壤中包括有益與有害成分在內的各種元素指標的組成、類型、含量和強度及其分布地區、范圍和面積等,填補了國家長期以來包括土壤污染在內各項元素指標的空白,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成果。調查表明,國家土地質量地球化學總體狀況是好的,符合種植無公害農作物的土地質量標準的土地面積占調查面積的92%,符合種植綠色農作物的土地面積佔87%,達到土壤環境質量一、二類標準的佔87%。同時土地污染狀況不容忽視,占調查面積13%的土壤存在污染(李敏,2009)。中國存在的主要地球化學現象和問題有:①長江流域 Cd 等重金屬異常呈帶狀分布;②黃河流域高As、高F、低I和高I等地方病問題突出;③城市及周邊地區Hg、Pb等異常普遍存在;④全國各大湖泊呈現有害元素匯集的趨勢;⑤西南碳酸鹽岩區Cd、As等重金屬元素背景值普遍較高;⑥土壤酸化問題較為嚴重;⑦各種肥力元素與有益元素的分布存在較大的差異;⑧土壤有機碳儲量分布不均。

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在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基礎上,研究元素和化合物等地球化學指標在土壤圈的分布與分配規律、異常特徵及其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針對性地測定元素形態或價態,研究元素成因來源及其在地球系統中的行為,即在遷移轉化過程中的形態變化作用途徑和機理,預測可能發生的地球化學問題(奚小環,2004)。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又進一步分為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和局部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針對流域或區帶(面積范圍為106~102 km2)內元素和化合物分布特徵,通過對元素及化合物的來源示蹤及遷移途徑研究,評價它們對生態系統及各組成要素的影響,預測其未來變化趨勢。局部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以面積小於數百平方千米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局部地球化學異常為研究對象,運用地球化學方法技術,追蹤異常物質來源,查明異常成因,研究地球化學環境與生態現象或問題的關系,預測生態地球化學環境變化趨勢,提出興利避害的對策措施。

為指導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工作,中國地質調查局於2005年底正式發布了《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技術要求(試行)》,規定了河流、農田、城市、湖泊濕地和淺海等生態系統的評價技術路線。目前各個省份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已經全面進入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工作階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農業和環境等方面得到普遍應用,產生了廣泛影響。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區生態地球化學評價結果顯示:珠江三角洲土壤Hg污染區面積佔11.57%,主要分布於廣州—佛山一帶,屬人為污染。蔬菜類農產品超過食品衛生標准Hg限量的比例為3.12%,已影響蔬菜的品質,但對蔬菜質量安全構成的威脅並不大。土壤Hg絕大部分以硫化物存在,活潑相態Hg含量極低(林傑潘,2007)。冀東平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屬富集污染,其中以Hg、Cd污染富集較為嚴重,綜合污染級別以輕—中污染為主,重金屬富集污染成因與當地地質背景有關,同時當地強烈的工農業等人為活動加劇了污染與富集(欒文樓,2009)。浙江省依據杭嘉湖平原區土壤中Hg、As、Sb、Pb、Zn、Cd、S、Cu、Mo、Sn等元素的污染分指數和綜合污染指數,進行了區域環境質量評價(朱立新等,1996)。杭嘉湖平原大部分地區屬清潔區、基本清潔區,但由於人類活動和工業污染,在杭州市、紹興市和嘉興市等地區的土壤出現了從初始污染—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現象,特別是杭州市和紹興市周圍存在較大范圍的重度污染區。

生態地球化學與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研究人類能夠感知的和正在進行的地球化學過程。要解決重大的生態地球化學問題,所有研究工作須跨越學科的界線,將生態學、環境科學、地學、農學和醫學,甚至政治和經濟學等學科融合在一起,通過各學科的相互交叉和滲透,才能了解生態系統復雜性的真諦。中國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區域地球化學資料,深入挖掘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數據所蘊含的信息,更好地服務於當地的經濟建設與社會可持續發展,仍是擺在生態地球化學領域的一個現實課題(廖啟林等,2005)。生態地球化學的發展要立足地質、地球化學,充分考慮岩石—水—土—大氣—生物等層圈的相互作用,評價地球化學因子在不同生態子系統中的生態服務功能、區域空間分異特徵及其變化趨勢,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二、土壤污染研究

土壤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陸地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是生態環境基本構成要素,農業生產的基礎(賴啟宏,2005)。土壤的環境地球化學效應一方面受各圈層影響,同時也對各圈層的生態地球化學過程具有較大影響。近年來,由於現代化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土壤環境污染不斷加劇,土壤污染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性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

土壤污染的種類繁多,有化學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甚至復合交叉污染,其中以化學污染最普遍、最嚴重,也最難以治理。土壤污染物質,一般分為兩大類: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由於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潛伏性、不可逆性和長期性,其後果極為嚴重。長期以來人們只考慮土壤具有的交換、吸附、淋濾和降解自凈作用,將土壤作為廢棄物處置場所。然而,在長期污染影響下累積於土壤的化學物質,經植物吸收和動物攝取或溶入水體,可影響農作物產量、農產品質量以至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當氣候環境條件和土地利用方式改變時,短時期內土壤污染物有可能大量活化進入水、植物和農產品,危害動植物和人體健康,導致延緩而突然爆發的有害效應,即所謂的「化學定時炸彈」(stigliani W et al.,1991;謝學錦,1993)。在早期工業化國家都曾發生過因環境污染所引發的環境公害事件,如20世紀50年代日本公布的兩起震驚世界的環境公害事件:富士地區高含量鎘米導致的慢性中毒的「骨痛病」和熊本地區汞污染導致的「水俁病」,都造成了大量人員致病和死亡,均因土壤和水體長時期的污染導致農產品和養殖水產品污染所引發的。因此日本是世界上土壤污染發現最早,也是污染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污染物對環境質量的沖擊程度以及對人類的危害程度,控制並修復土壤污染,諸多國家都陸續開展了不同層面上的土壤污染研究,包括眾多的污染現狀調查、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和風險評價及其宏觀決策管理等,並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關於土壤污染研究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土壤污染物遷移和轉化規律的研究。不同化學物質在土壤中的持留和釋放規律,國內外都做了大量研究(Kinniburgh D G,1986),並形成了反映污染物質持留和釋放規律的平衡模型與動力學模型。這些模型對於預測土壤環境中化學物質的吸附、釋放和運移等行為有積極意義。Pagotto等的研究發現,在公路附近土壤中有Pb、Zn、Cd的積累,且隨著距離的增大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一些土壤樣品有少量Ni、Cr(Pagotto,2001)。交通對環境的影響主要在公路兩側1500 m的范圍內,500 m以內對土壤影響最顯著,超出此范圍,土壤中的Pb含量達到背景值水平。有學者認為: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的遷移實質上受到重金屬隨土壤水分的遷移,在土壤中的擴散,與土壤顆粒之間和重金屬及其他溶質不同組分之間的化學反應變化,以及被植物吸收等多因素制約和影響(隋紅建,2006)。

二是土壤污染物的生態效應研究。土壤中污染物會對土壤生物類型、生物數量、生物活性、土壤酶系統及土壤呼吸和代謝等作用產生較大影響,危及土壤生態系統的正常結構、功能與平衡。研究發現,施用的農葯有20%~70%長期殘留在土壤中(Calderbank,1994)。殘留農葯對土壤中的硝化細菌、根瘤菌和根際微生物影響較大。我國大多數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許多地方糧食、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鎘、鉻、砷、鉛等重金屬含量超標或接近臨界值。土壤環境重金屬分布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影響,李森照(1979)討論了環境中Cr與人的健康關系,指出Cr對人體健康產生重要的影響。

三是關於土壤環境質量的研究。土壤污染會直接導致土壤質量的下降,圍繞土壤環境質量問題,目前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土壤重金屬的污染與污染土壤的退化和土壤中重金屬的行為與環境質量和土壤中稀土元素的行為與環境質量等。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土壤環境質量及其指標體系做了較多研究,極大地豐富了土壤質量評價的內容,國外的研究已經開始關注生態系統多樣性、土壤質量演變過程及機理等土壤環境的問題。關於土壤環境質量的評價方法,國內外研究和評價雖然還沒有完善的評價體系,但已有許多學者發表過有價值的資料,所採用的土壤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有很多,土壤環境質量評價也越來越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其中包括有指數評價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和灰色聚類法等。

四是關於土壤污染的防治研究。例如對於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防治,世界各國都開展了廣泛的研究工作。由於土壤重金屬污染存在潛在性、不可逆性、長期性和後果嚴重性等特點。因此污染的治理應立足於「防重於治」的基本方針。有學者利用生物措施進行土壤修復,如陳同斌等發現As的超累積植物娛蛤草,在工程中有較好的實際應用價值,並在湖南郴州市建立了亞洲的第一個植物修復基地。此外工程措施包括客土、換土、翻土和去表土等方法,適用於大多數污染物和多種條件。汪雅谷等對土壤重金屬污染進行客土處理,使鎘等重金屬殘留量平均下降50%~80%。

土壤圈是個開放系統,進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過遷移、擴散和生物代謝等途徑進入生物和水等環境中,並產生污染。要科學研究評價土壤污染物的環境行為和環境效應,必須把大氣、水、土壤、生物作為有機整體,研究污染物在不同環境界面上的遷移和轉化規律,重點研究土壤-作物耦合系統污染動力學方面的機理,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對綜合防治地下水和大氣污染及研究土壤環境容量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地方病與地質背景的關系研究

人類的生存依賴於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優劣將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狀況。20世紀60年代,英國地球化學家哈密爾頓研究發現,人體組織中的元素含量曲線與地殼中元素豐度曲線具有驚人的相似性。地質環境中的微量元素通過土壤—水—植物—食物—人體這個食物鏈進入人體,如果維持人體正常發育所需的微量元素供量不足或過剩,都會影響人體的正常發育生長及代謝。吉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科學院有關院校及國土資源部的部分研究機構就地方病的地質環境和地球化學成因等問題進行了長期研究。美國、英國和印度等國家也在不同地方開展了地方性疾病與地質環境和地質作用的關系研究。

研究表明:目前我國主要的地方病有碘缺乏病(IDD)、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硒中毒、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它們在時空上的分布和地質環境中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層岩性、土壤和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因素密切相關。例如青海省碘缺乏病、慢性氟中毒病和大骨節病區絕大多數分布在東部黃河干支流第三紀(古近-新近紀)河谷盆地內。在水平方向上,病區具有沿不同河段分布的特點;在垂直方向上,病區具有與地形地貌垂直分帶相一致的分布規律(陳梅芬,1994)。

地質構造控制著山崖岩石的分布,由於各地山崖岩石的不同,其危害性礦物對各地區人的身體影響是不同的。因此引起了地方疾病呈區域性或地區性分布,如地氟病病帶范圍與氟異常等值線區基本吻合。我國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和雲貴高原經向構造帶與燕山和祁連山秦嶺兩個東西向構造帶交切形成的十字交叉狀部位(羅衛等,2004)。

我國地球化學工作者在生態環境領域最早進行探索的就是地方病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勘查地球化學工作者利用第二代區域化探資料,進行了農牧業、環境和地方病等領域的研究。如貴州鄧峰林(1980)、湖北童霆(1982)和福建蔡以評(1988)利用水系沉積物測量地球化學資料進行區域環境質量評價;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研究所孫天蔚等(1989)研究了冀東地區1∶20萬水系沉積物元素分布與農作物產量和地方病等之間的關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研究所朱立新等(1993)在浙江杭嘉湖平原區1×104 km2 的范圍內,系統地開展了農業和環境地球化學調查和研究。全國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和生態地球化學評價計劃的實施,突出地展示了現代地球化學為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健康服務的功能和效用。通過對平原、河谷及盆地地區的系統調查和專題評價,存在的生態和環境問題及生態優勢潛力得以查明,城鄉土、水、氣狀況及地方病等問題都得到了系統的研究和評價,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⑶ 陝西省地方病防治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預防、治療和控制地方病,消除其危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地方病包括:碘缺乏病、大骨節病、克山病、地方性氟中毒及布魯氏菌病和鼠疫。
省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根據情況,增加或減少本地方病病種,經省人民政府同意,予以公布。第三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和個人均應遵守本條例。第四條地方病防治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防病治病與脫貧致富相結合的方針。堅持政府領導,部門負責,群眾參與,綜合防治的原則。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地方病防治目標納入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本轄區的地方病防治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財政、農業(畜牧)、水利、民政、教育等有關部門以及扶貧機構、鹽務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各自承擔的地方病防治工作。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有關部門,落實地方病防治措施,組織群眾開展地方病防治工作。第六條地方病病區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地方病防治和科研工作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防治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開展防治地方病的宣傳和健康教育,查清本行政區域內的地方病病種、病(疫)區范圍、病(疫)情和危害程度,組織力量,採取措施,控制病(疫)情。第九條碘缺乏病的防治採取食用碘鹽為主的措施。
實施食鹽加碘防治措施困難的地區,實行碘鹽配售制,具體辦法由縣級人民政府制定。
添加食用鹽的食品和副食品必須使用合格碘鹽。
禁止銷售非碘鹽、散碘鹽和不合格碘鹽。第十條大骨節病、克山病的防治採取食用碘硒鹽、改換水源、改善飲食結構和衛生條件等綜合措施。
食用碘鹽加入葯用亞硒酸鈉的比例和碘硒鹽的供應范圍,由省衛生行政部門確定。
禁止在前款確定的供應范圍內銷售非碘硒鹽和不合格碘硒鹽。第十一條飲水型氟中毒的防治採取改換水源降氟的措施,煤煙型氟中毒的防治採取控制高氟石煤生活燃用和防止煤煙對空氣、糧食污染的改灶措施。第十二條布魯氏菌病的防治採取人群免疫和畜群檢疫、免疫、病畜處殺及污染場所無害化處理等措施。
病(疫)區免疫覆蓋率應達到規定的標准。
禁止和轉移病畜。第十三條鼠疫的防治採取疫區滅鼠、滅蚤、疫情監測和重點人群免疫等措施。
禁止販運、加工、貯存、銷售旱獺及其製品。第十四條鼠疫、布魯氏菌病暴發、流行時,疫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採取消除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封鎖疫區等緊急措施,控制疫情。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不宜群生存的地方病重病區,應當有計劃地採取移民措施。第十六條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應組織醫療保健和防疫機構,對地方病重病區實行巡迴義診。有條件的地方病重病區醫療機構,可以設立專科門診,加強對地方病現症病人的治療。第三章管理與監督第十七條省、設區市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和地方病重病區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成立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地方病防治工作。
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同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地方病防治的日常工作。第十八條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的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有關地方病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二)擬訂本行政區域地方病防治規劃,確定年度防治計劃,協調有關部門制定地方病重大病(疫)情的防範措施和應急對策;
(三)組織、指導、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履行地方病防治職責;
(四)組織有關部門對地方病病因和防治葯品、防治方法、防治技術的研究和推廣;
(五)宣傳、普及地方病防治科學知識,組織開展地方病防治的合作與交流;
(六)完成同級人民政府交辦的地方病防治的其他工作。第十九條地方病防治工作實行分級負責、部門協作,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地方病防治工作的主要職責是:
(一)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調查病(疫)情,提供病(疫)情資料,提出防治措施和防治方案,並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組織監測病(疫)情,對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指導;負責疫情報告和統計報表,組織開展地方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地方病防治機構、科研機構,培訓防治人員、科研人員;負責鼠疫疫區農戶滅鼠、滅蚤工作。
(二)水行政部門負責制訂飲水型氟中毒病區的改水工程計劃,並組織實施;將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困難與大骨節病、克山病病區改水相結合,統籌實施;負責已建成改水工程的維護管理。
(三)鹽務管理單位負責向病區供應合格的碘鹽、碘硒鹽,會同工商、技術監督、公安、交通等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鹽業市場進行監督管理。
(四)農業(畜牧)行政部門負責調查家畜布魯氏菌病疫情,提出防治科研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對家畜布魯氏菌病的監測、免疫、檢疫、病畜處理及污染場所的消毒;配合工商部門搞好家畜交易市場和畜產品市場的管理;負責鼠疫疫區農田和草原滅鼠、煤煙型氟中毒病區的改灶降氟工作。
(五)民政部門負責對因地方病致殘、致貧的特困戶,給予救濟和幫助。
(六)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在病(疫)區學校開展地方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並將有關知識列入中小學授課的內容;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學生的地方病防治工作。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分工,履行地方病防治職責。

⑷ 簡述醫學研究的基本程序和具體步驟

醫學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序:

醫學科學研究的基本規律是提出問題,驗證假設並得出結論。基本程序包括:主題選擇,項目設計,實驗觀察或調查,研究數據和數據處理的處理和處理,總結分析,研究結論,撰寫研究報告及其應用。

1,主題選擇:科學研究的第一步是選擇和描述要研究的項目。必須首先確定主題,否則將沒有集中的研究目標和方向。

2,主題設計:項目設計是指一系列研究項目,如項目研究思路,技術路線,具體內容指標,方法步驟,時間表,人員分工和預算。

3,觀察,實驗和調查:在制定和批准項目設計方案後,有必要實施。這是計劃設計計劃付諸實施的階段,也是利用科學方法收集感應材料的階段。這個階段是工作中最長和最難的部分。如果前兩個階段主要是項目負責人和一些主要研究人員的參與,那麼這個階段需要團隊一起行動。觀察方法,實驗方法和調查方法是收集和獲取第一手客觀事實材料的基本手段。

4,是處理數據處理和數據處理:經過觀察,實驗和調查活動,對獲得的研究資料進行處理,分類和處理。通過科學處理,去真實性和統計分析,揭示各種因素之間的關系。准備最終的總結分析,歸納推理,抽象總結和研究結論的介紹。這個過程是為了消除事故並發現不可避免的事情;通過這一現象,找到法律的重要步驟。

5,總結分析,提出研究結論,撰寫研究報告:在這個階段,採用分析,綜合,歸納和抽象概括等理性知識方法將感性材料提升為理性概念,並從中得出科學結論。達爾文說:「科學就是組織事物,以便從中得出一般規則和結論。」

(4)地方病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總結和分析是利用實驗,調查或觀察到的敏感材料的辯證觀點,分析在設計中建立哪種理論,並在實驗中得到證實;哪些想法未在實驗中得到確認或完全確認,需要進行修改。因此,圍繞假設的中心思想,根據材料,表格,圖片等,區分群體,全面提取材料可以解釋的觀點,澄清每組材料獲得的結果,以及結論理論上從結果中獲得。

研究報告是所有類型研究課題的最基本的研究形式。無論是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還是開發研究,無論是動物實驗,臨床觀察或現場測試,流行病學調查,無論是葯物,制劑,醫療器械開發還是醫療計算機軟體等,都必須在完成項目。研究報告用於完成完成,驗收,識別和歸檔程序以及未來申請獎勵的主要技術資料。

研究報告主要包括兩個主要部分,一個是工作報告,另一個是技術報告。前者是一份總結工作性質的報告,主要介紹項目的項目現狀,研究背景,計劃實施,研究成果和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後者是結果的核心材料,反映了研究的全部技術內容。

⑸ 病理學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是屍體剖檢。

對死亡者的遺體進行病理剖檢(屍檢)是病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屍體剖檢(autopsy)不僅可以直接觀察疾病的病理改變,從而明確對疾病的診斷,查明死亡原因,幫助臨床探討、驗證診斷和治療是否正確、恰當,以總結經驗,提高臨床工作的質量。

而且還能及時發現和確診某些傳染病、地方病、流行病、為防治措施提供依據,同時還可通過大量屍檢積累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其他疾病的人體病理材料,為研究這些疾病的病理和防治措施,為發展病理學作貢獻。

顯然,屍檢是研究疾病的極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人體病理材料則是研究疾病的最為寶貴的材料。

(5)地方病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病理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密切聯系,明顯地在對疾病的研究和診斷上。臨床醫學除運用各種臨床診察、檢驗、治療等方法對疾病進行診治外,往往還必須藉助於病理學的研究方法如活體組織檢查、屍體剖檢以及動物實驗等來對疾病進行觀察研究,提高臨床工作的水平。

病理學則除進行實驗研究(實驗病理學)外,也必須密切聯系臨床,直接從患病機體去研究疾病,否則也不利於病理學本身的發展。

病理學長期以來被形象地喻為「橋梁學科」,這充分表明了它在醫學中,特別是在臨床醫學中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理由主要是由病理學的性質和任務所決定的。

⑹ 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病理學的研究方法多種多樣,研究材料主要來自患病人體(人體病理材料)和實驗動物以及其他實驗材料如組織培養、細胞培養等(實驗病理材料)。
(一)屍體剖檢
對死亡者的遺體進行病理剖檢(屍檢)是病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屍體剖檢(autopsy)不僅可以直接觀察疾病的病理改變,從而明確對疾病的診斷,查明死亡原因,幫助臨床探討、驗證診斷和治療是否正確、恰當,以總結經驗,提高臨床工作的質量,而且還能及時發現和確診某些傳染病、地方病、流行病、為防治措施提供依據,同時還可通過大量屍檢積累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其他疾病的人體病理材料,為研究這些疾病的病理和防治措施,為發展病理學作貢獻。顯然,屍檢是研究疾病的極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人體病理材料則是研究疾病的最為寶貴的材料。
一個國家屍檢率的高低往往可以反映其文明進步的程度,世界上不少文明先進國家的屍檢率達到90%以上,有的國家在法律中對屍檢作了明文規定。中國的屍檢率還很低,十分不利於中國病理學和醫學科學的發展,亟待提高。
(二)活體組織檢查
用局部切除、鉗取、穿刺針吸以及搔刮、摘除等手術方法,由患者活體採取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以確定診斷,稱為活體組織檢查(biopsy),簡稱活檢。這是被廣泛採用的檢查診斷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在於組織新鮮,能基本保持病變的真像,有利於進行組織學、組織化學、細胞化學及超微結構和組織培養等研究。對臨床工作而言,這種檢查方法有助於及時准確地對疾病作出診斷和進行療效判斷。特別是對於諸如性質不明的腫瘤等疾患,准確而及時的診斷,對治療和預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動物實驗
運用動物實驗的方法,可以在適宜動物身上復制某些人類疾病的模型,以便研究者可以根據需要,對之進行任何方式的觀察研究,例如可以分階段地進行連續取材檢查,以了解該疾病或某一病理過程的發生發展經過等。此外,還可利用動物實驗研究某些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以及葯物或其他因素對疾病的療效和影響等。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彌補人體觀察之受限和不足,但動物與人體之間畢竟存在種種差異,不能將動物實驗的結果直接套用於人體,這是必須注意的。
(四)組織培養與細胞培養
將某種組織或單細胞用適宜的培養基在體外加以培養,以觀察細胞、組織病變的發生發展、如腫瘤的生長、細胞的癌變、病毒的復制、染色體的變異等等。此外,也可以對其施加諸如射線、葯物等外來因子,以觀察其對細胞、組織的影響等。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較方便地在體外觀察研究各種疾病或病變過程,研究加以影響的方法,而且周期短、見效快,可以節省研究時間,是很好的研究方法之一。但缺點是孤立的體外環境畢竟與各部分間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體內的整體環境不同,故不能將研究結果與體內過程等同看待。
(五)病理學的觀察方法
隨著學科的發展,病理學的研究手段已遠遠超越了傳統的經典的形態觀察,而採用了許多新方法、新技術,從而使研究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但形態學方法(包括改進了的形態學方法)仍不失為基本的研究方法。茲將常用的方法簡述如下:
大體觀察主要運用肉眼或輔之以放大鏡、量尺、各種衡器等輔助工具,對檢材及其病變性狀(大小、形態、色澤、重量、表面及切面狀態、病灶特徵及堅度等)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檢測。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有經驗的病理及臨床工作者往往能借大體觀察而確定或大致確定診斷或病變性質(如腫瘤的良惡性等)。
組織學觀察將病變組織製成厚約數微米的切片,經不同方法染色後用顯微鏡觀察其細微病變,從而千百倍地提高了肉眼觀察的分辨能力,加深了對疾病和病變的認識,是最常用的觀察、研究疾病的手段之一。同時,由於各種疾病和病變往往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組織形態特徵,故常可藉助組織學觀察來診斷疾病,如上述的活檢。
細胞學觀察運用採集器採集病變部位脫落的細胞,或用空針穿刺吸取病變部位的組織、細胞,或由體腔積液中分離所含病變細胞,製成細胞學塗片,作顯微鏡檢查,了解其病變特徵。此法常用於某些腫瘤(如肺癌、子宮頸癌、乳腺癌等)和其他疾病的早期診斷。但限於取材的局限性和准確性,有時使診斷難免受到一定的限制。既提高了穿刺的安全性,也提高了診斷的准確性。
超微結構觀察運用透射及掃描電子顯微鏡對組織、細胞及一些病原因子的內部和表面超微結構進行更細微的觀察(電子顯微鏡較光學顯微鏡的分辨能力高千倍以上),即從亞細胞(細胞器)或大分子水平上認識和了解細胞的病變。這是迄今最細致的形態學觀察方法。在超微結構水平上,還常能將形態結構的改變與機能代謝的變化聯系起來,大大有利於加深對疾病和病變的認識。
組織化學和細胞化學觀察通過運用具有某種特異性的、能反映組織和細胞成分化學特性的組織化學和細胞化學方法,可以了解組織、細胞內各種蛋白質、酶類、核酸、糖原等等化學成分的狀況,從而加深對形態結構改變的認識。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揭示普通形態學方法所不能觀察到的組織、細胞的化學成分的變化,而且往往在尚未出現形態結構改變之前,就能查出其化學成分的變化。此外,隨著免疫學技術的進步,還可運用免疫組織化學和免疫細胞化學的方法,了解組織、細胞的免疫學性狀,對於病理學研究和診斷都有很大幫助。
除上述常用方法外,近數十年來陸續建立的還有放射自顯影技術、顯微分光技術、形態測量(圖像分析)技術、分析電鏡技術、流式細胞儀(FCM)技術、多聚酶鏈反應(PCR)技術以及分子原位雜交技術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學技術,從而使常規的病理形態學觀察,發展到將形態結構改變與組織、細胞的的化學變化結合志來進行研究,而且將歷來的定性的研究發展到對病理改變進行形態的和化學成分的定量研究,從而獲得了大量的更多更新的新信息,大大加深了疾病研究的深度。這是以往的研究所難以實現的。

⑺ 環境統計的環境地質學

環境科學與地質學之間的邊緣學科。系研究人類活動和地質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其內容包括:①由地質因素(如火山爆發、地震、山崩、泥石流等)引起的環境問題,以及地殼表面化學元素分布異常引起的地方病。②由人類活動(如化學污染、大型工程與資源開發、城市化等)引起的環境地質問題。其研究方法有地球化學和礦物學方法、系統分析方法、地質制圖方法等。環境地質學在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上帶有地學、生態學、物理學和化學等學科相互滲透、融合的特色,但它仍然以地質學作為學科基礎。

⑻ 異常研究

(一)研究內容

通過異常特徵識別、異常查證和綜合分析,確定異常成因,分析地球化學異常在基礎地質、資源勘查以及農業、環境、生態等方面的應用意義,這是異常研究的基本目的。異常研究主要包括3方面內容:①異常基本屬性特徵的描述,包括異常真實性,異常元素種類、含量、組合、分布形態、面積、濃集中心、分帶、襯度,以及異常元素存在形態、活化遷移和聚積規律及其影響或控制因素,等等;②異常成因分析,確定異常為原生異常、地表次生異常還是人為污染異常,是異常研究的重要任務。異常成因分析主要根據異常基本特徵,如異常產出位置、物質組成,異常與地質背景、地貌景觀、環境污染源的空間關系等分析得於實現;③異常價值評價,地表環境中元素與化合物是自然環境的基本要素與「基因」組成,元素與化合物的分布特別是異常分布具有廣泛的多學科研究及多目標應用意義,是金屬礦產、油氣、地熱等礦產資源勘查,環境質量評價,農田施肥與合理種植及動植物與人體健康研究的基礎依據。

通過異常解剖與分析,深入認識掌握區域景觀環境條件下元素遷移轉化規律,特別是「岩-土-水、氣-植物/農產品-人、畜」系統中的元素遷移轉化規律,積累地球化學調查資料應用的方法依據和實踐經驗,從而促進調查資料在種植或養殖業、農產品安全性、環境質量評價與規劃、地方病以及基礎地質研究(沉積物源、沉積環境、表生景觀/土壤地球化學、地質構造)等多目標全方位應用。

(二)研究步驟

(1)確定背景范圍和異常限

採用前述的圖解法或統計學方法,確定背景值、標准差,進而確定背景范圍和異常限。

為更加密切地將地球化學異常研究與農業、環境、地質找礦等應用目標相結合,也可結合具體應用評價標准確定異常限。如:

環境類異常可參照相應的土壤、水體國家質量標准加以圈定,按照環境質量標准圈出的異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環境質量異常區,包含著特定的生態環境意義。例如,超出《地下水環境質量標准》GB/T14848—93四類水標準的「異常」淺層地下水,就不能用於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

當土壤中N、P、K、有機質等營養元素或有益組分低於《中國土壤普查技術標准》(湯茶琴等,2003)中缺乏臨界值時,對作物生長而言,這類「異常」意味著土壤養分的缺乏與不足。

通常採用《區域地球化學勘查規范》和《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規范》建議方案求取礦產資源類指標的異常下限,即以剔除離群值後的算術平均值加2倍標准離差作為異常下限。從概率統計學角度來看,據此圈出的異常相對於背景區,具有一定的找礦意義。

其他異常下限求取方法與礦產資源類指標的異常下限求取方法相同,即用剔除離群值後的算術平均值加2倍標准離差作為異常下限。

(2)繪制異常圖

根據異常限,以地球化學調查資料為依據,圈定異常范圍。可進一步對異常進行濃度分帶,確定其濃集中心。

結合地球化學異常在農業、環境、地質找礦等方面的應用目標,各類異常圈定時可考慮以下因素:

環境類異常研究區域以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環境問題較為突出的地區為主,以環境嚴控指標(元素)作為研究重點。主要圈定具有一定規模(分布面積>20km2)、強度與特徵明顯、具有環境研究和指示意義的異常。對分布面積小、含量偏低(接近異常下限值)、異常點分布分散、表層與深層土壤元素含量差別不顯著、特徵不明顯、環境指示研究意義不大的異常不再圈定。對含量顯著高於異常下限值,人類生活、生產活動產生環境污染明顯的高含量樣點作為孤高異常點處理。

農業營養及有益元素豐缺異常,以農業地質背景與土壤特徵為基礎,圈定分布面積較大(>50km2)的具有區域研究意義的地球化學異常。

礦產資源類地球化學異常圈定原則:①圈定區域為基岩區或淺覆蓋區;②深層土壤同樣有異常顯示(有根);③成礦地質條件較為有利,具有一定的找礦遠景與潛力。採用區域地球化學勘查方法圈定這類異常。

(3)異常屬性描述

描述各個異常的屬性特徵,包括異常元素種類、面積范圍、地理位置、水平分布形態、垂向延伸、濃度分帶、濃集中心、元素組合、異常襯度、極值、變異系數,以及產出地質背景、自然和人文環境等,並採用適當的分類方案進行異常排序、分類分級,按照一定的准則或程序進行異常編號,並按元素種類、異常面積與襯度、異常位置(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登記在冊。

(三)異常研究

1.土壤異常的形成

異常圈定、編號登記之後,根據異常元素組合、異常空間分布、地質背景、景觀環境、工農業生產、污染源分布,初步判斷異常成因,評價異常的地質、生態、環境意義。由於土壤元素來源多樣,累積富集或淋失貧化影響因素眾多,分析異常成因時需考慮以下因素。

(1)地質背景與成土母質

盡管,成壤過程中元素經歷了活化、遷移、重分配的復雜過程,但地質背景條件、成土母質組成仍然是決定土壤地球化學特徵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成土母質來源不同、沉積類型及環境條件不同(沖積、洪積、湖沼相、海積等)對原始沉積物的礦物組成、元素含量以及理化特徵有重要影響,由地質背景條件、成土母質類型所引起的土壤異常,可稱為原生異常。

(2)表生地球化學作用

土壤是成土母質經歷長期復雜的物理、化學、生物等綜合作用的結果,元素經歷了活化遷移、淋失貧化、次生富集等作用過程,在土壤垂直方面上產生重分配,在水平方向上則可能形成次生異常。例如,近地表土層的粘土化作用、有機質富集作用、植物根系的吸收與枝葉殘落均有利於某些微量元素在表層土壤中的積聚富集。土壤類型及理化性質的空間分異,同樣可導致次生元素異常的產生,如鹼性土壤有利於元素淀積富集,紅壤化酸性土壤則有利於多種微量元素的淋失貧化。

(3)環境污染的成因

當今人類社會各種活動所產生的污染影響復雜多樣,包括金屬礦產的開采、運輸、冶煉、加工使地殼深部元素大量進入地表環境;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開采利用,工業「三廢」,城鎮垃圾與污水排放,汽車尾氣等工業及交通運輸污染;固體廢棄物及城市垃圾農用、污水灌溉、大氣干濕沉降以及化肥、農葯、有機肥、污泥施用等農業生產污染。各種污染物經由大氣、水等各種介質,逐漸累積富集於土壤、地表沉積物。

工農業生產、居民生活、交通運輸等人類生產與生活活動構成了一系列的點狀、線性、面型污染源,污染所引起的異常形態、強度等特徵取決於污染程度、污染物遷移方式。不同類型污染物的元素組合不同,工業活動排放的污染元素參見表1-1。危害性較大的污染元素包括Hg、Gd、Pb、Cu、Zu、Cr、Ni、As、F、Mn、Ag、Tl、Sn、N、P、Se等。

土壤元素來源復雜多樣,實際研究時應充分考慮多種作用機制的影響,以系統、歷史、動態的觀點分析異常成因,預測土壤環境的變化趨勢。

2.異常成因的判別方法

(1)異常空間分布

異常空間分布與異常物源有著必然的空間關系,分析異常元素組成、地理分布、濃集中心等基本特徵,及其與地質環境背景、土壤理化性質、環境污染源的空間關系,有助於剖析異常成因,追蹤異常物質來源。

首先,原生異常在空間分布上與特定的地質背景、沉積環境條件具有空間相關關系,在物質組成上與原始沉積物組成比較接近。因此,綜合分析異常分布及物質組成與基岩地質、第四紀地質、水文地質、土壤環境、地形地貌、植被的關系,是正確區分異常屬性的基礎。

其次,地形地貌、地質、土壤、水文、氣候、景觀、植被等環境條件具有空間分異性,因而元素表生地球化學行為也存在空間分異性,作用方式與強度不同的富集或貧化作用可能產生地球化學異常。顯然,次生地球化學異常的判斷需要充分考慮影響元素表生行為的諸多景觀環境要素、土壤理化環境條件。

再者,人為污染引起的異常同樣與污染源存在著特定的空間關聯性。人為污染物類型包括氣、液、固,排放方式包括點、線(如河流)、面(如大氣擴散),因此,根據污染物遷移分散規律,就異常與污染源空間分布關系,可以初步推斷異常成因。分析廠礦、企業、居民點的類型、規模、分布,及其污染排放類型(有機污染物或無機元素)、污染物形態類型(氣、液、固)、排放量(年排放量)與異常物質組成、空間分布的關系,是異常成因分析的重要內容。

(2)異常元素組合特徵

異常成因及其物質來源不同,決定了異常元素組合特徵的不同。因此,研究異常元素組合特徵、空間分布,及其與地質背景、環境條件、污染源(廠礦企業、城鎮居民區、交通運輸、農業生產)的內在聯系,如異常元素組合及其與土壤有機碳、pH值、宏量元素的關系,為異常成因及異常源的推斷提供依據。

異常元素組合特徵對判別污染源具有重要指示作用。例如,德國柏林市土壤調查表明(Manfred Birke et al.,2000),Al、K、Na、Rb、Zr、Nb、Ti的分布及其富集主要與自然地質作用或成壤作用有關,反映了下伏地層組成特徵;工業區具有明顯的Cu-Zn-Pb-Hg-Sn-Ni污染組合;與其地質背景相比,工業區和商業區顯著富集Pb、Hg、Ca,電導率增強;城市區明顯富集與人類活動有關的Cd、Ni、Cu、Hg、Pb、Sn、Th、Tl元素;居民區、大量施用化肥與污泥的農業區則富集Cd、Cr、V、P。

(3)表層與深層土壤元素含量對比

表層與深層土壤受成壤改造作用的程度不同。深層土壤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原始沉積物的組成;而表層土壤元素組成與含量受表生作用的影響較大;同時,人類活動對深層和表層土壤的影響程度也不同,活動性較弱的重金屬元素進入土壤後往往首先淀積富集於表層土壤。因此,對比表層和深層土壤元素分布及含量變化,有助於斷定異常成因。

在特定的地球化學景觀區,尤其是地形開闊平緩、沉積物源和沉積環境比較均一、植被類型相近的第四系沖洪積平原區,對於某個特定的元素而言,成壤過程中淋濾貧化或淀積富集程度基本相同,即表層與深層土壤中元素含量比值(富集系數)趨近常數,一些元素的大范圍表層弱富集很可能與表生作用有關。由於重金屬在土壤中的遷移能力一般較弱,特定層位的重金屬富集,大多同該層位形成的時代相關。人類歷史上采礦冶煉排放的重金屬大多保存於相應時代的沉積層中;而近代大氣沉降、污水灌溉、肥料農葯施用所帶入土壤的重金屬則大多聚積於表層土壤。

因此,綜合表層與深層土壤元素含量比值、不同層位異常空間分布、土壤理化性質(如質地、有機質、pH值等)等信息,可以初步推斷土壤異常的成因:屬於地質高背景(與成土母質有關)的原生異常,還是次生富集作用所形成的表生異常,或是人為污染疊加引起的污染異常。當局部地段土壤元素富集系數超出正常波動范圍,往往是人為污染的結果。同深層土壤異常相對比,可以排查成土母質或地質背景(礦化)對表層土壤異常的影響,判斷異常是否「有根」,從而區分污染異常與原生異常。

對比表層與深層土壤元素含量時,需要考慮元素表生行為(活動性大小)、土壤理化性質、污染作用的時間與強度等因素。如Swennen等對比利時和盧森堡河漫灘沉積物剖面研究發現,一些地區重金屬富集與沉積母質富含粘土有關,個別地區元素富集於深層土壤是由於表層土為低有機質砂質土,土壤元素由表層向深部淋溶所致。

3.異常研究

土壤沉積物、水、植物等地表環境介質中的元素來源於自然地質背景、表生地球化學作用以及人類活動污染等,並在特定環境條件下形成地球化學異常。根據元素的農業、環境、地熱、醫學及人體健康、找礦勘查、沉積環境指示意義,結合異常查證工作,可以開展農業、環境、地方病、礦勘資源潛力等各方面應用研究。

⑼ 李春芳的人物簡介

李春芳,男,1927年2月生,黑龍江省黑河市人。1947年8月入北京中國大學理學院化學系,1951年8月於山西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畢業。並於1958年9月到1959年9月於南京大學化學系進修極譜分析。在1951年8月畢業時,由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統一分配到哈爾濱醫科大學化學教研室任助教、講師、講授分析化學,膠體物理化學等基礎課。於1963年國家衛生部在哈邇濱醫科大學設立克山病研究室時,調出化學教研室專職作克山病研究工作,以後作大骨節病專題研究。對這兩種地方病研究,均以近代儀器分析方法,分析測定病區水土糧以及人體血尿發及組織中的常量及微量元素,為克山病及大骨節病病因研究提供分析數據,從而為地方病防治方法研究提供依據。在作地方病研究工作期間晉升為副研究員,研究員,並擔任大骨節病研究室主任之職。在分析測定研究生物體中許多微量元素期間,對微量元素硒的測定方法及樣品分析作了大量工作,為用硒鹽在黑龍江省防治克山病及大骨節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並為「七五」地方病攻關專題提供了可靠的微量元素分析方法。經過多年對大骨節病的調查,分析、研究,得到的認識;大骨節病與礦物鹽(包括微量元素)有密切關系。雖然,目前尚未證明某一種元素是大骨節病的致病因子,但微量元素是大骨節病的重要條件因素,已得到充分的論據。從所發表的大骨節病20多篇論文中,可以證實大骨節病為礦物鹽(特別微量元素)在體內代謝平衡失調為其主要致病原因,但其它因素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大骨節病是屬於營養性的生物地球化學學說的基本范疇。

⑽ 病理學最傳統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病理學最傳統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屍體剖檢。
對死亡者的遺體進行病理剖檢(屍檢)是病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屍體剖檢不僅可以直接觀察疾病的病理改變,從而明確對疾病的診斷,查明死亡原因,幫助臨床探討、驗證診斷和治療是否正確、恰當,以總結經驗,提高臨床工作的質量。
而且還能及時發現和確診某些傳染病、地方病、流行病、為防治措施提供依據,同時還可通過大量屍檢積累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其他疾病的人體病理材料,為研究這些疾病的病理和防治措施,為發展病理學作貢獻。
顯然,屍檢是研究疾病的極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人體病理材料則是研究疾病的最為寶貴的材料。

閱讀全文

與地方病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溢彩年華衣櫃的安裝方法 瀏覽:470
喉嚨燒心怎麼解決最快方法 瀏覽:738
甜椒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601
打結的使用方法 瀏覽:596
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黑色痣生長 瀏覽:522
襄仲治療方法有那些 瀏覽:495
電腦配位鍵的計算方法 瀏覽:916
蝴蝶斑的簡單去除方法 瀏覽:793
摩擦傷如何處理方法 瀏覽:562
孩子發燒用什麼方法降溫 瀏覽:27
ve抹臉的正確方法 瀏覽:821
第三代試劑有哪些檢測方法 瀏覽:888
老年人淤青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312
消防應急照明設備使用方法 瀏覽:354
舊衣服改鞋墊用什麼方法 瀏覽:639
嘉興面癱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783
家族如何建立激勵孩子上進的方法 瀏覽:859
tonymoly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439
工程工作年限計算方法 瀏覽:928
快速提高臂力的訓練方法單杠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