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詹姆斯c斯科特研究方法

詹姆斯c斯科特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6 01:52:37

❶ james c.scott是誰

詹姆斯·C.斯科特教授是耶魯大學政治學和人類學斯特林(Sterling)教授,農業研究項目主任,曾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Princeton)]研究員和柏林高級應用科學研究所的古根海姆研究員。他是美國藝術和科學研究院以及東南亞研究會(Council on Southeast Asia Studies at YCIAS)成員。1997~1998年斯科特教授被選為亞洲研究協會(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主席。《國家的視角》出版於1998年,並在2000年獲比較研究學會的馬特·達根獎(Mattei Dogan Award)。
研究興趣編輯
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政治經濟學、無政府主義、意識形態、農民政治學、革命、東南亞和階級關系等。

著作編輯
《馬來西亞的政治意識形態》(1968)
《比較政治腐敗》(1972)
《農民的道義經濟學》(1976)
《弱者的武器》(1986)
《統治與抵抗的藝術》(1992)
《國家的視角 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

評價編輯
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與人類學教授詹姆斯·斯科特筆下的東南亞農民,是處於低下社會地位的小農(peasant)。他們雖然作為農業社會的人口主體,在各種宏大的歷史敘事中卻從來是無聲者和無名者,是少有文字記述其歷史的群體;他們即使偶爾出現在歷史記錄中,也不是作為歷史的參與者,而是作為徵召、稅收、勞動、土地產出和穀物收獲的貢獻者,因而只是在統計學意義上以數字形式出現的無名者。但農民在歷史中的消隱並不意味著他們不受注意,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也不可謂不關注農民,但關注的原因在於,農民在很長的時間里一直是索取的對象,是任何社會都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農副產品、稅、費和廉價勞動力——的提供者;而且農民的生存境況和由此導致的集體行動常常關乎整個社會的安定或動盪,甚至導致王朝的更名易主,這便是各個社會的統治者都諳熟的「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對農民的關注,對解決農業、農村問題的呼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於這樣一種危機意識:農民的生存狀況過於惡化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安定,或者不如說出於一種自上而下的對危險警示的反應。人們會以歷史上大規模的農民暴動或流民之患為例,提請決策者和世人要有足夠的危機意識。顯而易見,出於「危機」反應的對農民的關注,尚未離開統治的立場、精英的立場或城市既得利益階層的立場。農民在這樣的關注眼光中是作為治理對象、防範對象和憐憫對象而存在的。
以農民的眼光來注視,以農民的立場來思考,已有的農民社會經典研究無疑不能忽視。詹姆斯·斯科特繼《農民的道義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之後,又以《弱者的武器》和《統治與抵抗的藝術:隱藏的文本》兩部著作為我們提供了理解農民反抗與農民政治的灼見。介紹其富於洞察力的研究,對於關注農村社會與農民問題乃至整個社會結構的問題都是有重要意義的。
弱者的武器:農民反抗的日常形式 斯科特首先反思並批評了許多關於農民革命的研究只對那些在國家層面造成大規模結構性變遷的運動感興趣。這類研究主要集中於有組織的、正式的、公開的抗議運動,因為它們顯然對國家造成威脅,即使只有短暫的片刻。但就發生而言,所謂農民的真正的反抗是相當稀少的,它們大多被輕而易舉地擊敗;即便是非常罕見地成功了,其達到的結果也很少是農民真正想要的。斯科特在此區分了所謂「真正的」反抗與象徵的、偶然的甚至附帶性的反抗行動,並且不同意將非正式反抗視為無足輕重和毫無結果的。不難理解,在歷史中正式的、組織化的政治運動,即使是秘密的和革命性的,也通常為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所擁有;若在這一領域尋找農民政治大半會徒勞無功。農民也因而被認為是政治上無效的階級,除非他們被外來者加以組織和領導。
斯科特以自己在馬來西亞農村的田野工作材料為證據,指出上述視角所遺漏的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公開的、有組織的政治行動對於多數從屬階級來說是過於奢侈了,因為那即使不是自取滅亡,也是過於危險的。有鑒於此,他認為更為重要的是去理解農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即農民與從他們那裡索取超量的勞動、食物、稅收、租金和利益的那些人之間平常的卻是持續不斷的爭斗。這些日常形式的反抗通常包括:偷懶、裝糊塗、開小差、假裝順從、偷盜、裝傻賣呆、誹謗、縱火、怠工等等。這些被稱為「弱者的武器」的階級斗爭形式具有共同特點:它們幾乎不需要事先的協調或計劃,它們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網路,通常表現為一種個體的自助形式,而且避免直接地、象徵性地對抗權威。
了解這些平凡的反抗形式更有利於理解農民長期以來為保護自己的利益和對抗統治秩序所做的一切。在第三世界,農民很少在稅收、作物分配、發展政策或煩瑣的新法律等問題上去冒險直接對抗權威;他們更可能通過不合作、偷懶和欺騙去蠶食這些治理策略。
這類反抗的技術長期以來是最有意義和最有效的。因為它們適合於農民的社會結構和社會特點:一個散布在廣大鄉村的階級,缺少正式的組織和紀律,為了廣泛的游擊式的防禦性斗爭而裝備起來。日常的反抗形式是一種沒有正式組織、沒有正式領導者、不需證明、沒有期限、沒有名目和旗號的社會運動。然而農民這些卑微的反抗行動不可小覷,大量的微不足道的小行動的聚集,就像成百上千萬的珊瑚蟲日積月累地造就的珊瑚礁,最終可能導致國家航船的擱淺或傾覆。僅此而言,理解這些無聲的匿名的農民行為的顛覆性就是十分重要的。斯科特認為,無論國家會以什麼方式做出反應,我們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即農民的行動改變或縮小了國家對政策選擇的范圍。正是以這樣一種非叛亂的方式,在法律的政治壓力以外,農民經典性地表現出其政治參與感。因而,任何一種農民政治學的歷史或理論若想證明農民作為歷史行動者的正當性,必須掌握農民所使用的「弱者的武器」。
繼農民的日常反抗形式「弱者的武器」之後,斯科特又推出了「隱藏的文本」(hidden transcript)這一概括農民行為選擇和意識形態的分析性概念。通過這一概念斯科特進一步闡述底層群體的意識形態特徵,並以此解釋和理解底層群體的難以捉摸的政治行為。這種在統治者背後說出的對於權力的批評是千百萬人日常的民間智慧的重要部分,它們與「公開的文本」的比較為理解支配與反抗提供了根本性的新方法。
作為底層政治(infrapolitics)意識形態的隱藏的文本,不僅是一種話語、姿態和象徵性表達,也是實踐的依據。斯科特在東南亞一個小村莊的田野研究工作證明了農民的反抗實踐與反抗話語的相互依存與相互維系。而且,支配與佔有的緊密聯系意味著不可能將從屬的觀念和象徵從物質剝削過程中分離出來。同樣,也不可能將對統治觀念的隱藏的象徵性反抗從反對或減輕剝削的實際斗爭中分離出來。農民的反抗,一如統治者的支配,是在兩條戰線上作戰。隱藏的文本不僅是幕後的惱怒和怨言,它也是為減少佔有而在實際上被實施的計謀(偷竊、裝傻、偷懶、逃跑、放火等)。關鍵在於,隱藏的文本不僅闡明或解釋行為,它還有助於建構行為。
農民反抗與底層政治的特殊邏輯 「弱者的武器」與「隱藏的文本」使得底層政治的偽裝邏輯擴展至它的組織和實質性方面。因為公開的政治活動代價過高,幾乎是被排除的,因而反抗主要依託於非正式的親屬網路、鄰里、朋友和社區而非正式的組織。非正式的市場、鄰居、家庭和社區的集合既為反抗提供了結構,也為其提供了掩護。由於反抗是在小群體和個體層面進行的,即使規模稍大也會使用民間文化的匿名性或種種實際的偽裝,因而適合於對付監視和鎮壓。在這種非正式反抗中,沒有可供逮捕的領導人,沒有可被調查的成員名單,沒有可以指控的宣言,也沒有吸引注意的公開活動。可以說它們是政治生活的元素化形式。這些元素化的形式也有助於解釋底層政治經常不被注意的原因。底層政治的邏輯是在其經過之處幾乎不留痕跡,通過掩蓋痕跡不僅可使參與者的危險減至最小,而且消除了許多可能讓社會科學家和歷史學家相信現實政治正在發生的證據。
底層政治本身的性質及其對立面出於自身利益的默不作聲共同造成一種「合謀的沉默」,幾乎將這些日常反抗形式從歷史記載中完全抹去。歷史與社會科學由於是知識分子用文字書寫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有文化的官員所創造的,因而不可能揭示那些沉默的、匿名的代表農民的階級斗爭形式,這就是被斯科特比喻為紅外線的底層政治。與那些公開的民主政治、目標明確聲音洪亮的抗議示威不同,這些由從屬群體日常使用的謹慎的反抗形式超出了政治活動光譜的可視范圍。
就此而言,書寫未被書寫的反抗史並賦予其政治地位,理解和分析農民的「弱者的武器」,就成為非常有意義的工作。斯科特將來自村莊研究的本土見解與更大的關於階級的社會經驗以及典型的階級斗爭語境聯系起來。通過深入地分析象徵性反抗的日常形式和經濟反抗的日常行動的方法,達到對於階級意識和意識形態霸權的理解。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斯科特對於日常形式的反抗與統治意識形態之間微妙關系的探究,他並不否認馬克思關於「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就是統治的意識形態」的經典論斷,但他更為強調的是,認清在何種程度上統治階級能夠將自己的公正社會秩序的想像,不僅強加給被統治階級的行為,而且強加給他們的意識。他的底層視角使他能夠重新思考霸權(hegemony)概念及與之相關的「虛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神秘化」(mystification)等經典概念:葛蘭西的霸權概念雖然闡明了統治階級不僅要支配物質生產方式,也要支配象徵生產方式的要求,但是不能正確地解釋現實中的階級關系和大多數情境中的階級沖突。原因在於,霸權概念忽略了大多從屬階級能夠在其日常物質經驗的基礎上對主流意識形態進行洞察和去神秘化的程度。霸權理論還經常混淆何為不可避免與何為正當的區別,而這種錯誤從屬階級是很少會犯的。在強大的經濟佔有、政治統治和意識形態支配情境中,農民運用屬於自己的「弱者的武器」和「隱藏的文本」,以堅定而強韌的努力對抗無法抗拒的不平等。我們從這一切當中看到的是避免最壞的和指望較好的結果的一種精神與實踐,而這恰恰構成了支配與反抗的歷史和持久存在的張力。
從《農民的道義經濟學》到《弱者的武器》和《統治與抵抗的藝術》,我們不難看到,斯科特對東南亞農民的行為選擇和精神世界的探索在實踐層次上是不斷推進的。如果僅僅關注正式的反抗行動,或如果僅以「生存倫理」(subsistence ethic)來解釋東南亞農民的行為,我們就無從理解為何當他們進入生存絕境時仍未有公開的反抗;而處於如此情境尚不反抗,真不知還有什麼能夠讓他們奮起反抗了。對於農民的政治行動,僅用生存倫理的邏輯無法解釋,還必須加上對壓制制度、暴力強度和意識形態治理的考量。面對強大而嚴密的統治,對立的雙方因力量強弱過於懸殊,無從形成真正可以稱為對抗性的對立面,無從形成對壘的雙方,因而弱勢一方反抗的邏輯就會發生扭曲和畸變。這種反抗可能形成霍布斯所描述的「所有人反對所有人的戰爭」,卻不可能有助於改善他們的生存境遇,或使社會的制度安排變得比較合理。除此之外,反抗的偽裝性,即以表面的順從代替實際的反抗,有可能反而強化了統治權力,「弱者的武器」在上述扭曲的反抗邏輯中也有可能反而變成強者的工具。
介紹斯科特關於農民反抗和底層政治的研究,我們可以獲知的不僅是非正式反抗與底層意識形態長久以來不被注意的實際存在,更有支配與反抗之間復雜和微妙的互動關系。而這些,如果沒有對於農民社會與農民權利的真正關心和理解,沒有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底層視角,是不可能達到的。

❷ 《國家的視角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國家的視角》([美]詹姆斯·C.斯科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FBfrPV9pTlX6IZmcrsDzXg

提取碼:s9kg

書名:國家的視角

作者:[美]詹姆斯·C.斯科特

譯者:王曉毅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5

頁數:583

內容簡介:在這部內容豐富且極具原創性的著作中,詹姆斯•C. 斯科特分析了在各個領域中,由國家主導的大型規劃項目遭遇失敗的例子。斯科特指出,當國家權力堅持推行簡單的規劃方案,而這種方案對復雜且不易理解之相關性尤顯粗暴時,中央主控的社會規劃項目就很難取得成功。進而言之,針對社會組織的設計要想獲得成功,必須依靠這樣一種認知:即地方知識和實踐知識與常規知識和技術知識同等重要。作者列舉了令人信服的例證,並質疑了「發展理論」,同時反對獨裁權力主導的規劃項目對國民價值、願望和目標的忽視。「社會的清晰性提供了大規模開展社會工程的可行性,極端的現代主義意識形態提供了願望,獨裁的國家有實現這一願望的決定權和行動能力,軟弱的公民社會則提供了等級社會作為其實現的基礎。」在作者看來,上述四個因素的結合,往往使得悲劇難以避免。

作者簡介:詹姆斯•C. 斯科特(James C. Scott),耶魯大學政治科學斯特林教授、人類學教授,農業研究項目(Agrarian Studies Program)聯合負責人,是美國人文與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成員,也是一位普通農民。他的研究關注政治經濟學、比較農業社會、霸權和反抗理論、農民政治學、革命、東南亞、階級關系和無政府主義理論。著有《統治和反抗的藝術》(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弱者的武器》(Weapons of the Weak)、《國家的視角》(Seeing Like a State)、《逃避統治的藝術》(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六論自發性》(Two Cheers for Anarchism: Six Easy Pieces on Autonomy)、《反對穀物》(Against the Grain)等。


❸ infrapolitic怎麼翻譯

應為 infrapolitics
請看一段英文解釋:
What is infrapolitics?
"Infrapolitics," a term coined by James C. Scott in his studies of peasant resistance, covered a range of activities from indivial acts of violent self- defense to "institution building."

大意:
infrapolitics這個概念,是 James C.Scott (詹姆斯·C.斯科特)在研究農民反抗時提出的,涵蓋從個別的暴力自我防衛行為到"機構建設"的廣泛活動。

參考翻譯:
基礎政治,「紅外線政治」 或 在隱蔽處的內部政治

另見:
。。。這些沉默、匿名的代表農民的階級斗爭形式,因為超出了政治活動光譜的范圍,被斯科特喻為「紅外線政治」(infrapolitics)。。。

❹ 《逃避統治的藝術東南亞高地的無政府主義歷史》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逃避統治的藝術》(詹姆士·斯科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Pw6h54ZP4rSGdbz2gPP6kw

提取碼:59ag

書名:逃避統治的藝術

作者:詹姆士·斯科特

譯者:王曉毅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16-1-1

頁數:560

內容簡介:

作者通過東南亞山地的歷史指出,國家總是試圖將山地的居民集中到平地,從事水稻種植,而山民則通過各種方式來逃避國家的控制。傳統的觀點將山地的居民看做是落後和野蠻的,國家政權延伸到這些地區被看做是推動了這些地方的進步。但是斯科特通過對這個地區歷史的研究發現,看起來似乎是落後的山地少數民族可能並不落後,他們居住在山上,選擇了不同於谷地的生活和生產方式是因為他們希望藉此逃避國家的統治。

作者指出,他討論的對手是法國學者布羅代爾,因為在布羅代爾那裡,文明與國家經常是被混在一起的,而作者則強調,在國家統治范圍之外,有著同樣的文明。

作者詹姆士•斯科特是美國人類學界研究農民問題的領軍人物,其《農民的道義經濟》一書出版以後,在學界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其《弱者的武器》和《國家的視角》都對學術研究和政策制定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作者現在是耶魯大學的政治學和人類學斯特林講座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其主持的「農業研究」是一個跨國的高水平博士後研修項目,至今已經延續了近20年。

【推薦】

這部著作可能是迄今為止詹姆士·斯科特最重要的著作。它具有深入的洞察力、創造性和同情心。很少有學者具有更敏銳的能力可以洞察那些沒有歷史、居於在完全不同的地點,並採用完全不同的實踐和形式的人群的能動性。事實上,這已經使他非常接近於無政府主義的理想,也就是人們不僅可以逃避國家 ,而且可以避免國家形式本身。

—杜贊奇 (Prasenjit Duara)

這是一個出色的研究,富有人文和文化的洞察力,這部著作將改變讀者對人類歷史,以及對他們自身的思考方式。這是我所閱讀過的社會歷史和政治理論中最具吸引力和激動人心的著作。

—羅伯特·郝夫納 (Robert Hefner)

作者簡介:

詹姆士·斯科特

本書作者詹姆士·C. 斯科特,是耶魯大學斯特林(Ster ling Professor)政治學教授、人類學教授、農業研究項目主任之一,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❺ 《從創意到暢銷書:修改與自我編輯》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從創意到暢銷書:修改與自我編輯》詹姆斯61斯科特61貝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GUcLi-KLQOJoqMA2PBcy7A


提取碼:g2w4

書名:從創意到暢銷書:修改與自我編輯
作者名: 詹姆斯•斯科特•貝爾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
頁數:360
內容介紹:
《從創意到暢銷書——修改與自我編輯》為你提供了將草稿打磨成完善作品的工具和建議,以使你的作品為代理商和出版人所青睞。閱讀本書你將學到:
1.自我編輯技巧,涉及情節、結構、人物、主題、聲音等,在你寫作的時候運用這些技巧,能夠減少後期修改工作量。
2.修改潤色草稿的方法,使其成為緊湊、完整的文學作品。
3.最終修改檢查清單,指引你一步一步做出修改,不漏掉每一環。
4.第二版的新內容:怎樣讓作品更有「深度」,從而激發讀者的興趣,讓他們體驗到前所未有的興奮。
作者介紹:
詹姆斯•斯科特•貝爾,暢銷書作家,獲獎懸疑小說家,美國著名寫作教練。出版過20餘部小說,2000年基督教小說獎獲得者,獲獎作品為《最後的證人》。《出版人周刊》、《書目》、《圖書館期刊》等雜志都評論過他的作品。著有《情節與結構》、《沖突與懸念》、《作家眼中的戰爭藝術》等書,是《作家文摘》的撰稿人。他在佩珀代因大學教授小說寫作課程,並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多地的作家研討會上授課。

❻ 詹姆斯·司各特是哪國人

詹姆斯·S·斯科特(JAMES S SCOTT)(1886~1938)

美國人。斯科特被認為是拉格泰姆音樂中成就頗高的一代大師,其地位僅次於「拉格泰姆之王」喬普林。斯科特生在密蘇里,在少年時代就展示出自己在音樂方面的過人才華,他的父親及時發現了兒子的這一特長,就給他買了架鋼琴。

16歲時,斯科特開始工作,他在一個樂譜商人的店裡打雜,店主很快就發現這個小夥子彈得一手好鋼琴,便正式僱傭他作為售貨員和店裡的樂師。斯科特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店裡彈鋼琴以此招攬顧客推銷樂譜。

17歲時斯科特出版了自己的首批拉格泰姆作品,在當時,他的作品還受到《楓葉拉格》的很大影響,但也閃現出自己個性的靈光。此後他在實踐中不斷增強自己個人對拉格泰姆音樂的理解,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並迅速成長為拉格泰姆音樂的大師級人物。

1914年,斯科特來到密蘇里的堪薩斯城,此時的他己經聲名在外,他被城裡的學校聘為音樂教授,一些電影院競相邀請他去演奏風琴,不少音樂廳也請他擔任編曲,後來他甚至組織了一個樂隊,在電影院的樂池中為當時上映的無聲電影當場演奏配樂。30年代後,有聲電影出現,斯科特的樂隊也就停止了工作,繼續潛心於自己的創作。

在30多年的音樂生涯中,斯科特創作、改編了許多作品,但他正式出版的作品,不過40多首,其中不少作品都成為了拉格泰姆音樂中的瑰寶,比如《蛙腿拉格泰姆》、《堪薩斯城拉格泰姆》。

❼ 除了南極事件還有其他的斯科特的事跡

21 偉大的悲劇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只要對南極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設立在南極南緯90°的科學實驗站取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這是為了紀念人類歷史上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名科學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帶領探險隊離開英國,前往南極。1911年10月,他們在紐西蘭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陸,准備在當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極點。可是就在這時候,他們得到消息說,挪威人阿蒙森率領另外一支探險隊正向南極進發,要「和他爭奪第一個揭開冥頑的地球的秘密的榮譽」!於是,斯科特一行於11月1日匆忙出發,「去爭取國家的榮譽」。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結果是阿蒙森隊捷足先登,於1911年12月14日到達南極,而斯科特隊則於1912年1月18日才到達,比阿蒙森隊晚了將近五個星期。最後,阿蒙森勝利而歸,成功的旗幟永遠飄揚在南極點上,而斯科特等五名沖擊南極的英雄,因為南極寒冷天氣的突然提前到來,飢寒交迫,體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與嚴寒搏鬥了兩個多月,最後長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研究南極探險史的科學家指出,阿蒙森的勝利和斯科特的失敗,並非在於兩者的計劃周密與否,而在於前者憑借豐富的實踐經驗制訂計劃,後者則憑推理設想來制訂計劃。阿蒙森斷定,人的體力和西伯利亞矮種馬都無法抗禦南極的嚴寒,惟有北極的愛斯基摩狗才能在極圈拉著雪橇前進,於是他用了20條膘肥體壯的狗勝利完成了去南極點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則主要用西伯利亞矮種馬和少量的愛斯基摩狗,結果,狗跑掉了,矮種馬凍死,使這支隊伍過早地接受了嚴峻的挑戰——在以後的時間里,他們只能靠人拉雪橇前進。這樣前進的速度就大打折扣,遭受滅頂之災也就成為必然了。但作者茨威格卻對這些科學問題忽略不計,而是飽含感情地用文學的筆法,從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精神的角度來寫這一事件,讀來令人感奮。

這篇傳記是作者根據斯科特遺留下來的一些底片、電影膠卷、書信和遺書,發揮他天才的文學想像而寫成的。因原作篇幅過長,選作課文時,刪去了前面寫斯科特一行的探險准備和出發去南極的部分,而主要保留了他們從南極絕望而歸以至悲壯覆滅的部分。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全文的主旨、斯科特的精神、精彩的語句,大多集中在這一部分。

學習這篇課文,要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理清故事情節。課文寫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精疲力盡卻又滿懷希望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頭喪氣地踏上歸途,最後一個個悲壯地死去。一方面,作者描寫氣候的惡劣,探險隊與嚴寒的搏鬥;另一方面,寫探險隊員犧牲的詳情。先是被認為最身強力壯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裡死去。接著是奧茨為了不拖累同伴而獨自走向暴風雪——像一個英雄似的走向了死神。最後,三個「疲憊、羸弱」之人爬進各自的睡袋,等待著死亡的到來,「卻始終沒有向世界哀嘆過一聲自己最後遭遇到的種種苦難」。把握了以上「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對課文的內容也就基本了解了。

2.關注令人難忘的細節。比如,歷盡艱險到達極點,等待他們的卻是佔領者阿蒙森留下的國旗和信件,並要斯科特這個失敗者為他完成的業績作證,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這項任務!再如,負責科學研究的威爾遜博士,在離死神只有寸步之遙的時候,仍堅持科學觀察,並拖著16公斤的珍貴岩石樣品!又如,不幸的奧茨先是要求給他十片嗎啡,以圖盡快結束自己,其他隊員堅決拒絕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獨自走向了帳篷外的茫茫風雪。而最後斯科特海軍上校極其冷靜地將日記記錄到他生命的最後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凍僵,筆從手中滑下來為止。這樣的情節,相信會感動所有的人!

3.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課文頌揚的是一種人類勇於探索的精神、為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作者所描繪的五個探險者,是英國的英雄,也是全人類的英雄,讓所有人仰慕。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作者是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來寫這一場悲劇的,對英雄的贊嘆溢於言表,有時作者直接站出來議論:

在陰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終只有這么幾個人在行走,他們的英雄氣概不能不令人欽佩。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這些直截了當的議論,是作者行文時實在無法壓制自己感情的表現,使人想起報告文學的表達手法。

二、問題研究

1.茨威格為何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卻充滿激情地為失敗者斯科特書寫這悲壯的一幕?

這可以從課文的最後兩句話中找到答案:「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作為一位偉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絕不主要是事業的成功者,而是許多歷史事件背後給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按照這個價值標准,茨威格當然認為給斯科特作傳會更有意義,會給人長久的思考。

2.斯科特和他的探險隊員們表現出人類怎樣的優秀品質?具體表現在課文的哪些地方?

誠信,有令人敬佩的紳士風度。斯科特一行在與阿蒙森的競爭中失敗了,但他們勇於承認失敗,並願意「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如果將此事置於一個愛耍賴、不守信用的人面前,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堅毅,執著,為事業而獻身的英雄氣概。在刪節部分,對斯科特的這一性格特點有充分的交代:

從照片上看,他的臉同成千上萬的英國人一樣,冷峻、剛毅。臉部沒有表情,彷彿肌肉被內在的力量凝住了似的。青灰色的眼睛,閉得緊緊的嘴巴。面容上沒有任何浪漫主義的線條和一絲輕松愉快的色彩,只看到他的意志和考慮世界實際的思想。

他出徵到過印度,征服過許多星羅棋布的島嶼,他隨同殖民者到過非洲,參加過無數次世界性的戰役。但不論到哪裡,他都是一副同樣冷冰冰的、矜持的面孔,帶著同樣剛強的毅力和集體意識。

課文中,寫他們想到自己所進行的探險是人類的不朽事業時,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實上,沒有對探險的執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氣,是不可能從事這項事業的。而當他們在歸途中與死亡抗爭,一個個倒斃時,沒有一個孬種,都是響當當的漢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壯。

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探險需要團結協作精神,在關鍵的時刻為了保護同伴,有時要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這一點斯科特和他的隊員都做到了。

無私的愛。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後一息,考慮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記的始終是別人:朋友、同伴、妻小,還有他的祖國和人民。他最後的遺書不是為死後的沽名釣譽,而完全是愛的真情流露;信寫得如此鎮靜,絲毫不像一個行將離世的人!斯科特是懷著一種熱烈的愛而沒有絲毫的恨離開了那個冰冷的世界。

3.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何在?

認識自然,挑戰人類自我,實現生命的價值,給後人以精神的鼓舞。

練習說明

一、閱讀課文,向同學復述這個故事,並說說其中的哪些細節最讓你激動難忘。

設題意圖有二,一是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練習口語表達;二是抓住課文精華,反復咀嚼,品味其中含義。

解題思路:可分小組,讓同學相互復述故事,再各自推舉一人到講台前復述。不一定推舉最活躍的、口才最好的同學,而是推舉最需要鍛煉的同學上台復述。課文中哪些是最令人激動難忘的細節,不同的學生也許有不同的答案,要讓他們自己去找,並說出理由。

二、聯繫上下文,體味下列語句的含義,討論括弧里的問題。

1.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

(作者在這里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2.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

(國旗怎麼會「耀武揚威」「洋洋得意」?這里表現出斯科特內心什麼樣的復雜感情?)

3.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完成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斯科特為什麼要接受這項為他人業績作證的任務?他不接受不行嗎?)

4.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於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同他有過聯系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

(聯繫上下文看,「內心中的海市蜃樓」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要這樣比喻?)

5.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這話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設題意圖是讓學生關注課文中那些意味深長的語句,引導學生閱讀一篇課文時要能抓住關鍵語句。

參考答案:

1.在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達了角逐失敗後的一種極度沮喪、悲哀的心情。但事實上作者本人並不這么認為,理由是,作者為斯科特這個失敗者作傳,本身就說明作者不同意「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的觀點。

2.作者在這里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達的是斯科特和夥伴的心情。此時,在痛苦萬分的斯科特眼中,風中飄揚的挪威國旗就是他的對手,勝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裡耀武揚威、洋洋得意。這真是「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3.英國人普遍講求紳士風度,主張誠實、守信,坦然面對成功和失敗。這種文化傳統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這項為他人的業績作證的任務。正因為他的這一行為,其人格才顯得無比的高尚,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4.聯繫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樓」是指斯科特在離開世界前心中回憶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對遙遠祖國、親人和朋友的懷想,它們與現實的嚴酷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海市蜃樓是美好的,卻是根本無法實現的。這樣寫更加突出了悲劇效果,給人心靈的沖擊。

5.這兩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斯科特崇高的贊譽,意思是斯科特在與大自然的搏鬥中雖然失敗了,他的肉體倒下了,但是他的心靈經受了考驗,變得無比的崇高。有價值的、美的毀滅當然是偉大的悲劇。這話在全文中可作為主旨句,起點題的作用。

三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在寒風凜冽的南極帳篷里,給英國公眾寫下了一封絕命書。下面摘錄的是這封信的一部分。閱讀後結合課文內容(有條件的,可以在課外查找有關斯科特的其他資料),寫一篇閱讀筆記。

(短文略)

設題意圖是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探險家斯科特的崇高獻身精神,加強課外語文活動,練習片段寫作。

處理建議:有條件的,盡量讓學生接觸一些課外資料,或者教師發給一些閱讀材料;沒有條件的,可就在閱讀課文和練習中所附材料基礎上,寫一點閱讀筆記。

他給他的朋友寫信。他談到自己時非常謙遜,但談到整個民族時卻充滿無比的自豪,他說,在這樣的時刻,他為自己是這個民族的兒子——一個稱得上兒子的人而感到歡欣鼓舞。他寫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個偉大的發現者。但是我們的結局將證明,我們民族還沒有喪失那種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他在臨死時還對朋友作了友好的表白,這是他在一生中由於男性的倔強而沒有說出口的話。他在給他的最好的朋友的信中寫道:「在我一生中,我還從未遇到過一個像您這樣令我欽佩和愛戴的人,可是我卻從未向您表示過,您的友誼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因為您有許多可以給我,而我卻沒有什麼可以給您。」

他最後的也是最精彩的一封信是寫給他的祖國的。他認為有必要說明,在這場爭取英國榮譽的搏鬥中他雖然失敗了,但卻無個人的過錯。他一一列舉了使他遭到失敗的種種意外事件,同時用那種死者特有的無比悲愴的聲音,懇切地呼籲所有的英國人不要拋棄他的遺屬。他最後想到的仍然不是他的命運。他寫的最後一句話講的不是關於自己的死,而是關於活著的他人:「看在上帝面上,務請照顧我們的家人!」以下便是幾頁空白的信紙。

(摘自《奪取南極的斗爭》,舒善昌譯)

三、天上有星光(趙延)

斯蒂芬·茨威格因小說而名揚四海,我卻熱愛他寫的傳記。我們的心靈正日復一日地被沙塵包裹起來,變得堅硬結實,變得世俗功利,反省自心的空閑與心境是越來越少了。我懷著崇敬的目光看著茨威格,看他如何把人心最本原的東西捧出來托到高處,令它璀璨放光。原來人竟可以堅強如斯、無畏如斯、慷慨如斯、高貴如斯。中國的南禪有「明心見性,直指人心」之說,茨威格的傳記也可稱是直指人心了,當然,南禪是講求不立文字的。

一向以來,我們的記憶中便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說,歷史便是為他們而寫的,縱然偶爾有幾個特例,如項羽、李自成,也是因為他們曾經威風八面風光無限過。中國有句古語叫「成者為王敗者寇」,說的就是我們這種劣根性。其實在今天,莫說是失敗者,就算在某方面名噪一時,百年後就湮沒無聞,從人們的腦海中退縮到某類專業書籍中去了,這並非危言聳聽。其實這也怪不得大家,這個社會是現實的,我們必須直面生活,腦袋裡要裝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能記住成功者已實屬不易,哪有空暇去關心失敗者?我便是如此,雖然我也知道,那些失敗者也是應該有他們的位置的,然而奈何,這世間本就是不公平的。可畢竟,還是有人和我們不一樣的,比如茨威格。

這篇傳記名為《奪取南極的斗爭》。今天,設立在南極南緯90°的科學實驗站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這是為紀念最早到達南極的兩名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當年他們各自率領一支探險隊,為使自己成為世界上第一批到達南極的人而進行激烈的競爭。結果阿蒙森隊比斯科特隊早了近五個星期到達極點,並順利班師,斯科特等五人卻永眠在茫茫冰雪之中。茨威格並未為勝利者阿蒙森作傳,而把目光投向了斯科特。這篇文章與其他11篇分別記述拿破崙、列寧、托爾斯泰、歌德、韓德爾等人的傳記共同收錄在一本集子里,這本集子叫《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書頁一張張翻過去,斯科特的形象漸漸在眼前豐滿起來,這位英國皇家海軍的上校與成千上萬的英國人一樣,冷峻、剛毅、不苟言笑,正如茨威格所說,沒有任何特殊的跡象能暗示出他是一位英雄。他沒有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沒有周公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瀟灑,亦沒有毛澤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情,然而和這些名垂青史的人一樣的是,他有一個夢想。人人都曾有自己的夢想,只不過大多數人在通曉了所謂的「世故」之後,在估算了自己的能力(而非潛力)之後,乖乖地退縮了,於是我們的一生就化作一朵浮雲幾縷青煙,不知散向哪兒去了,看一看天空吧,群星閃耀。智者說,英雄與凡夫的區別,只在於「要」和「想要」之間,斯科特要、並且一定要征服南極,他要第一個站在地球最南端的脊樑上宣講這無上的光榮,這將不僅是他自己,並且是他的祖國乃至全人類的驕傲。他義無反顧地行動起來了,他開始組織一支探險隊,然而資金缺乏,但這難不倒他,他獻出了自己的財產,還借了債,因為他自信有成功的把握。他年輕的妻子替他生了一個兒子,可是他毫不猶豫,像赫克托耳似的離開了自己的安德洛瑪刻,不久朋友和夥伴們也找到了,世間再也沒有什麼能動搖他的意志,他向著心目中的聖地進發了。

……

1月18日,斯科特和他的四名夥伴到達極點。「這里看不到任何東西,和前幾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單調沒有任何區別。」——這就是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關於極點的全部描寫。還是有不尋常的東西的,那是飄揚著挪威國旗的阿蒙森的帳篷,裡面有一封信留給這個不相識的第二名的到來,他相信這第二名一定會隨他之後到達這里,所以他請他把信帶給挪威的哈康國王。斯科特接受了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卻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我們該怎樣稱呼這一行為呢?典型的英國紳士風度?把這輕佻地與給女士拉車門之類的行為等同起來嗎?亦或有飽經世故之士會把這稱為愚蠢。不是嗎?只要他把阿蒙森的痕跡抹去,再動些手腳,那麼誰先踏足極點這個問題就將變成一宗懸疑了,為達目的需不擇手段,更何況這是一生的夢想。無論如何我們被那高尚的心靈深深感動了,這就是人性之光。也許斯科特明白,自己所付出的艱辛代價,阿蒙森也同樣付出了,那面飄揚的挪威國旗背後,也凝聚了阿蒙森和他的夥伴們數年的心血、一生的夢想,這是他們應得的榮耀,貶低他們,同樣也貶低了自己。

……

看看斯科特在給妻子的絕筆書中都寫了些什麼吧:「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強迫自己有所追求——因為我總是喜歡懶散。」看哪,這就是完成了世界歷史上最崇高業績之一的人的最後自白,言語謙卑得如同我們平時輕易所說出的。然後他寫道:「關於這次遠征的一切,我能告訴你什麼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裡不知要好多少!」

11月12日,英雄們的屍體被找到了,在英國國家主教堂里,國王跪下來悼念這幾位英雄,他們的底片和電影膠卷被帶了回來,事跡傳遍世界,看來徒勞的事竟再次結出果實。壯麗的毀滅,雖死猶生,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四、美科學家為英南極探險家正名

新華網2001年9月14日電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層管理署的一位科學家日前推出一本新書。這本新書提出的觀點是,近90年前英國人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進行的南極探險活動之所以失敗,罪魁禍首並不是斯科特決策的失誤,而是變幻無常的寒冷天氣。

以前的評論總是說,是斯科特的決策失誤導致他和他的4位隊友用雪橇拉著設備,在南極探險的路上跋涉了1 450公里之後,最終走上黃泉路。但是在本月新書《最寒冷的三月》中,作者蘇珊·所羅門說,1911~1912年的冬天,長達幾周最低溫度為-37°C的天氣要比往常的天氣寒冷得多,正是這嚴寒的天氣打亂了斯科特經過周密研究的探險計劃。

身為大氣研究化學家的所羅門分析了寒冷天氣對斯科特一行人的設備所產生的影響,並檢查了她從世界各地找到的書籍和日記對當時的天氣狀況的記載。所羅門本人1999年因發現南極洲上空臭氧層減少的原因而獲得美國「全國科學獎章」。她在首次前往南極洲進行臭氧層研究之前,就開始閱讀斯科特和他的隊友寫下的日記。

所羅門把這些信息與南極洲自動氣象站過去17年內所收集的數據進行了對比,其中一些數據收集的地點距斯科特的探險路線僅幾公里。自動氣象站顯示的數據表明,這些年裡,只有1988年的氣溫下降到了和斯科特前往南極探險時一樣低的溫度,而且持續的時間一樣長。所羅門對斯科特一行採取的正確決策和失誤之處進行了客觀分析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這並不是在為他(斯科特)貼金」。

所羅門說,斯科特一行在研究了規模較小的探險活動和歷史記錄的基礎上,估計到了南極洲的天氣會十分糟糕。

他們因此計劃在雪橇上使用帆來增速,以便能夠「一路飛奔回家」。所羅門稱,這個計劃很不錯。在斯科特南極之行的幾周前,由羅阿爾·阿蒙森率領的挪威探險隊已登上南極大陸,他們用的是狗拉雪橇;而斯科特一行使用的是馬拉和人拉的雪橇,結果馬在嚴寒中陷入了泥沼。斯科特一行人在抵達南極後,才意識到他們為此行要付出的代價。

在返程中,斯科特和他的兩名隊友在距大本營只有275公里的地方倒下了,而另外兩名隊友也在此前「先行一步」了。

然而,《紐約時報》登載的有關所羅門研究結果的文章引發了讀者的來信,該報後來發表了其中幾封。信中指出,阿蒙森和他的隊友面臨的是同樣寒冷的天氣,他們成功的原因只不過是准備更加充分,因而成為登上南極大陸的第一人。

五、最後的跋涉——斯科特海軍上校日記片斷

1月27日,星期六

上午我們是在暴風雪肆虐的雪溝里穿行。該死的雪拱起一道道的波浪,看上去就像一片起伏洶涌的大海。威爾遜和我穿著滑雪板在前邊開路,其餘的人步行。尋找路徑是一件艱巨異常的工作……我們的睡袋濕了,盡管濕得不算太快,但的的確確是在越來越濕。我們漸漸感到越來越餓,如果再吃些東西,尤其是午飯再多吃一點,那將會很有好處。要想盡快趕到下一個補給站,我們就得再稍微走快一些。下一個補給站離我們不到60英里,我們還有整整一星期的糧食。但是不到補給站,就別指望真正地飽餐一頓。要走很長的路,然而,這段路程又無比艱辛……

2月1日,星期四

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艱苦跋涉。用4小時45分走完了8英里。晚上8點我們還在走。我們只在12月29日才草草吃過一次午飯,當時離開補給站才一星期。按一天三頓計算,我們手裡還有8天的糧食,到達下一站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埃文斯的手指頭現在情況很糟,掉了兩個指甲。是凍傷……

2月17日,星期六

今天情形很壞。埃文斯睡足一覺以後顯得好些了。他像往常一樣說自己一切正常。他還是走在原來的位置上,但半小時後他弄掉了滑雪板,不得不離開雪橇。路面情況極為惡劣。後來我們停了大約1小時,埃文斯跟了上來,但走得很慢。半個小時後他的鞋又丟了,我們站在紀念碑岩半腰眺望埃文斯,後來又紮下帳篷吃午飯。飯後埃文斯還是沒露面,我們四處張望,看見他在離我們很遠的地方。這下我們警覺起來,四個人一齊往回滑去。我第一個來到這個可憐的人身邊,被他的樣子驚呆了。他跪在雪地上,衣裝不整,手套沒了,手上結滿了冰凌。他眼裡射出瘋狂的目光。我問他出了什麼事,他慢慢地說他也不知道,只說他覺得自己一定是昏過去了。我們扶他站了起來,走了兩三步他又倒了下去。他完全被凍僵了。威爾遜、鮑爾斯和我回去拖雪橇,奧茨留在原地照顧他。我們回來的時候,埃文斯失去了知覺。我們把他抬進帳篷後,他依舊不省人事。午夜12點30分,他平靜地死去了。

2月22日,星期三

不用說,我們命定要經歷歸途中最嚴峻的時刻了。今天出發以後不久,東南風變得異常猛烈,風狂掃著地面。我們馬上失去了本來就模糊難辨的路標。午飯時根本沒見到期望中的圓錐形石頭路標。……但這些倒霉事並沒讓我們心灰意懶,這的確應該記錄下來。晚上,我們喝了一頓馬肉做的濃湯,美味可口,真叫人氣力倍增、精神振奮……

2月26日,星期日

現在是夜間,冷極了。我們雙腳冰涼地出發了,因為白天穿的鞋襪根本沒有晾乾。我們謹慎地消耗著食糧,但我們的食物還應當再多一點才夠用。我巴望著下一個補給站,現在離我們只有50英里。到了那裡,我們就能夠帶足補給,繼續前邊的路程了。

❽ 斯科特簡介

人物生平
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英文名:Robert Falcon Scott)(1868--1912)是一位英國海軍上校。他未能實現自己第一個到達南極極點的壯志。他的競爭對手羅阿爾德·阿蒙森搶先一個月到達那裡...... 1910年6月,斯科特乘坐「特拉·諾瓦號」啟程。途中,他聽說阿蒙森也正在前往南極。 右圖:這幅斯科特的照片是由英國南極探險隊隊員赫伯特·龐廷拍攝的。不久,龐廷和一部分隊員奉命回到基地,留下斯科特和他的10名同伴向南極挺進。 1911年11月1日,斯科特的一隊人馬離開自己的宿營基地,前往南極。暴風雪使旅行十分艱難。因此,1912年1月3日,斯科特決定只帶4位同伴前行,他們是愛德華·威爾遜、享利·鮑爾斯和埃德加·埃文斯、勞倫斯·奧茨。 1月18日,斯科特一行到達南極點。但是,阿蒙森的挪威國旗已經在那裡飄揚。他們深感失望,踏上了歸途。埃文斯因精神失常死去;奧茨因患嚴重的凍傷,不願連累別人,主動要求出去走一圈,在這種環境下,出去只會在零下的寒風中死去,但沒人阻止他。剩下的3個人不得不扎營,以躲避惡劣的天氣。但惡劣天氣沒有結束的跡象,終於在3月29日這天,斯科特等3人都死在離開他們的宿營基地幾千米處。 人們知曉斯科特最後一次旅行的詳情,因為他的日記記到了最後一天。1912年10月,一支搜尋隊發現了這本日記,以及斯科特等3人的屍體。3人的屍體被就地掩埋,如今於南極冰下的深處。奧茨的屍體始終未被找到。
探險英雄
斯科特被英國人稱為20世紀初探險時代的偉大英雄。1910年6月1日,他帶領探險隊離開英國,向南極點發起 沖刺。
當時,挪威人羅阿爾德·阿蒙森也率領著另外一支探險隊向南極點進發。兩支隊伍展開了激烈角逐,都想爭取「國家榮譽」。結果阿蒙森隊於1911年12月14日捷足先登,而斯科特隊則於1912年1月16日才抵達,比阿蒙森隊晚了一個多月。不幸的是,在返程途中,南極寒冷天氣提前到來,斯科特隊供給不足,飢寒交迫。他們在嚴寒中苦苦拼搏了兩個多月,終因體力不支而長眠於皚皚冰雪中。 早在最後一次南極遠征之前,斯科特就已經是英國的民族英雄。他在1902-1904年間首次進行南極探險,相關游記《發現之旅》曾是英國最暢銷的書。而他最後一次南極探險的悲壯故事更是激勵了一代代英國人。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為他們一行人寫了一篇傳記《偉大的悲劇》,收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21課
編輯本段最後的跋涉──日記片斷
1月27日,星期六
上午我們是在暴風雪肆虐的雪溝里穿行。該死的雪拱起一道道的波浪,看上去就像一片起伏洶涌的大海。威爾遜和我穿著滑雪板在前邊開路,其餘的人步行。尋找路徑是一件艱巨異常的工作……我們的睡袋濕了,盡管濕得不算太快,但的的確確是在越來越濕。我們漸漸感到越來越餓,如果再吃些東西,尤其是午飯再多吃一點,那將會很有好處。要想盡快趕到下一個補給站,我們就得再稍微走快一些。下一個補給站離我們不到60英里,我們還有整整一星期的糧食。但是不到補給站,就別指望真正地飽餐一頓。要走很長的路,然而,這段路程又無比艱辛……
2月1日,星期四
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艱苦跋涉。用4小時45分走完了8英里。晚上8點我們還在走。我們只在12月29日才草草吃過一次午飯,當時離開補給站才一星期。按一天三頓計算,我們手裡還有8天的糧食,到達下一站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埃文斯的手指頭現在情況很糟,掉了兩個指甲。是凍傷……
2月17日,星期六
今天情形很壞。埃文斯睡足一覺以後顯得好些了。他像往常一樣說自己一切正常。他還是走在原來的位置上,但半小時後他弄劣。後來我們停了大約1小時,埃文斯跟了上來,但走得很慢。半個小時後他的鞋又丟了,我們站在紀念碑岩半腰眺望埃文斯手套沒了,手上結滿了冰凌。他眼裡射出瘋狂的目光。我問他出了什麼事,他慢慢地說他也不知道,只說他覺得自己一定是昏過去了。我們扶他站了起來,走了兩三步他又倒了下去。他完全被凍僵了。威爾遜、鮑爾斯和我回去拖雪橇。我們回來的時候,埃文斯失去了知覺。我們把他抬進帳篷後,他依舊不省人事。午夜12點30分,他平靜地死去了。
2月22日,星期三
我們命定要經歷歸途中最嚴峻的時刻了。今天出發以後不久,東南風變得異常猛烈,風狂掃著地面。我們馬上失去了本來就模糊難辨的路標。午飯時根本沒見到期望中的圓錐形石頭路標。……但這些倒霉事並沒讓我們心灰意冷,這的確應該記錄下來。晚上,我們喝了一頓馬肉做的濃湯,美味可口,真叫人氣力倍增、精神振奮……
2月26日,星期日
冷極了。我們雙腳冰涼地出發了,因為白天穿的鞋襪根本沒有晾乾。我們謹慎地消耗著食糧,但我們的食物還應當再多一點才夠用。我巴望著下一個補給站,現在離我們只有50英里。到了那裡,我們就能夠帶足補給,繼續前邊的路程了。
編輯本段斯科特臨死前的書信
那些書信寫得非常感人。死亡在即,信中卻沒有絲毫悲哀絕望的情意,彷彿信中也滲透著那沒有生命的天空下清澈的空氣。那些信是寫給他認識的人的,也是說給全人類聽的;那些信是寫給那個時代的,但說的話卻是千古永垂的。
給妻子
斯科特給妻子凱瑟琳的最後一封信分幾天寫成,記錄了他生命中最後的時光。 這位探險家在信的開頭寫道,他和隊友「身體很好,充滿活力」。隨後,他告訴妻子,「親愛的,這里只有零下70多華氏度,極其寒冷。我幾乎無法寫字。除了避寒的帳篷,我們一無所有……你知道我很愛你,但是現在最糟糕的是我無法再看見你——這不可避免,我只能面對」。 隨著處境惡化,斯科特更加絕望,他在信中勸妻子改嫁:「如果有合適的男人和你共同面對困難,你應該走出悲傷,開始新的生活」。 但是,他也告訴妻子,面對死亡,他沒有任何遺憾和後悔,「關於這次遠征的一切,我能告訴你什麼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裡不知要好多少!」 在生命最後的時刻,斯科特非常掛念當時僅3歲的兒子彼得,他寫道:「可能我無法成為一個好丈夫,但我將是你們美好的回憶。當然,不要為我的死亡感到羞恥,我覺得我們的孩子會有一個好的出身,他會感到自豪。」他還囑咐妻子要培養彼得,讓他熱愛自然,喜歡戶外活動。
給夥伴的遺屬
他懷著最誠摯的友情給那幾個同他自己一起罹難的夥伴們的妻子和母親寫信,為他們的英勇精神作證。盡管他自己即將死去,他卻以堅強的、超人的感情──因為他覺得這樣死去是值得紀念的,這樣的時刻是偉大的──去安慰那幾個夥伴的遺屬。
給朋友
他給他的朋友寫信。他談到自己時非常謙遜,但談到整個民族時卻充滿無比的自豪,他說,在這樣的時刻,他為自己是這個民族的兒子──一個稱得上兒子的人而感到歡欣鼓舞。他寫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個偉大的發現者。但是我們的結局將證明,我們民族還沒有喪失那種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他在臨死時還對朋友作了友好的表白,這是他在一生中由於男性的倔強而沒有說出口的話。他在給他的最好的朋友的信中寫道:「在我一生中,我還從未遇到過一個像您這樣令我欽佩和愛戴的人,可是我卻從未向您表示過,您的友誼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因為您有許多可以給我,而我卻沒有什麼可以給您。」
給祖國
他最後的也是最精彩的一封信是寫給他的祖國的。他認為有必要說明,在這場爭取英國榮譽的搏鬥中他雖然失敗了,但卻無個人的過錯。他一一列舉了使他遭到失敗的種種意外事件,同時用那種死者特有的無比悲愴的聲音,懇切地呼籲所有的英國人不要拋棄他的遺屬。他最後想到的仍然不是他的命運。他寫的最後一句話講的不是關於自己的死,而是關於活著的他人:「看在上帝的份上,照顧好我們的家人!」以下便是幾頁空白的信紙。 (摘自《奪取南極的斗爭》,舒昌善譯)
慷慨捐贈
寫給妻子遺書寫於1912年3月,收信人是「我的遺孀」。1913年,人們在斯科特遺體旁發現了它。 斯科特的祖母達斯拉·斯科特說,遺書表明斯科特身處絕境時仍充滿勇氣和鬥志,「看著這些字跡,你無法相信它們是在遙遠的南極,在嚴寒中寫下的。我熱淚盈眶」。 這封遺書連同斯科特在探險途中所寫的其餘300多封信件,已經由斯科特的兒子,已故爵士彼得·斯科特的夫人捐贈給劍橋大學斯科特極地研究所。 研究所所長朱莉安·多德斯韋爾說:「我們非常感激斯科特家族;要不是他們慷慨捐贈,斯科特臨終前最心酸的家書很容易就會流落到私人收藏家手中。」 據英國《泰晤士報》11日報道,這些書信將從17日開始首次完整展出,公眾可以親身解讀探險家悲壯的心路歷程。
編輯本段美科學家為英南極探險家正名
新華網2001年9月14日電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層管理署的一位科學家日前推出一本新書。這本新書提出的觀點是,近90年前英國人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進行的南極探險活動之所以失敗,罪魁禍首並不是斯科特決策的失誤,而是變幻無常的寒冷天氣。 以前的評論總是說,是斯科特的決策失誤導致他和他的4位隊友用雪橇拉著設備,在南極探險的路上跋涉了1 450公里之後,最終走上黃泉路。但是在本月新書《最寒冷的三月》中,作者蘇珊·所羅門說,1911~1912年的冬天,長達幾周最低溫度為-37°C的天氣要比往常的天氣寒冷得多,正是這嚴寒的天氣打亂了斯科特經過周密研究的探險計劃。 身為大氣研究化學家的所羅門分析了寒冷天氣對斯科特一行人的設備所產生的影響,並檢查了她從世界各地找到的書籍和日記對當時的天氣狀況的記載。所羅門本人1999年因發現南極洲上空臭氧層減少的原因而獲得美國「全國科學獎章」。她在首次前往南極洲進行臭氧層研究之前,就開始閱讀斯科特和他的隊友寫下的日記。 所羅門把這些信息與南極洲自動氣象站過去17年內所收集的數據進行了對比,其中一些數據收集的地點距斯科特的探險路線僅幾公里。自動氣象站顯示的數據表明,這些年裡,只有1988年的氣溫下降到了和斯科特前往南極探險時一樣低的溫度,而且持續的時間一樣長。所羅門對斯科特一行採取的正確決策和失誤之處進行了客觀分析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這並不是在為他(斯科特)貼金」。 所羅門說,斯科特一行在研究了規模較小的探險活動和歷史記錄的基礎上,估計到了南極洲的天氣會十分糟糕。 他們因此計劃在雪橇上使用帆來增速,以便能夠「一路飛奔回家」。所羅門稱,這個計劃很不錯。在斯科特南極之行的幾周前,由羅阿爾·阿蒙森率領的挪威探險隊已登上南極大陸,他們用的是狗拉雪橇;而斯科特一行使用的是馬拉和人拉的雪橇,結果馬在嚴寒中陷入了泥沼。斯科特一行人在抵達南極後,才意識到他們為此行要付出的代價。 在返程中,斯科特和他的兩名隊友在距大本營只有275公里的地方倒下了,而另外兩名隊友也在此前「先行一步」了。 然而,《紐約時報》登載的有關所羅門研究結果的文章引發了讀者的來信,該報後來發表了其中幾封。信中指出,阿蒙森和他的隊友面臨的是同樣寒冷的天氣,他們成功的原因只不過是准備更加充分,因而成為登上南極大陸的第一人。 他們此次 去南極極點被稱為"偉大的悲劇"他們的精神很偉大他們充分表現出一名敢於為人類獻身的英雄的精神與對事業的執著和偉大的集體主義.
編輯本段2美國女排老將斯科特
斯科特,美國女排老隊員。 英文名:Danielle Scott 位置: 二傳 生日: 01.10.1972 身高: 188cm 體重: 84kg 扣球高度: 325cm 攔網高度: 302cm
編輯本段3NBA球員球員斯科特-波拉德
所在球隊:凱爾特人 出生城市:Murray 出生日期:1975-2-12 位置:中鋒 身高:211 體重:120 球衣號碼:66
編輯本段4 沃爾特·迪爾·斯科特
作為人事管理的創始人之一,工商業活動的一位重要影響者,沃爾特·迪爾·斯科特(Walter·Dill·Scott,1869~1955)無疑是那個時代的先驅性人物。他是第一位將心理學應用於廣告的學者,還是教育行政管理的專家,曾擔任美國的西北大學校長達19年之久。他的職業橫跨學術、企業和軍隊服務各個領域。在美國人事管理和銷售業發展史上,斯科特提出的觀點和方法一度成為時尚。然而,由於時間的流逝,特別是由於他擔任西北大學校長時期的成就,掩蓋和淡化了他在心理學研究上的貢獻。
編輯本段沃爾特·迪爾·斯科特生平
早期經歷
斯科特出生於伊利諾伊州一位農場主的家庭,14歲時,由於他的哥哥去西北大學教書,他被安排獨自管理整個農場。但是,斯科特的夢想,
不是做一名馳騁在馬背上的牛仔
,而是做一名探究人類內心奧秘的教師。為此,他進入伊利諾斯師范大學學習。畢業後他以全獎進入西北大學,在喬治·A·科爾教授的領導下研究哲學。這段經歷,使斯科特對研究人的心靈形成了濃厚興趣,於是,他又前往聲名遠揚的萊比錫,在那兒師從馮特,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成為繼芒斯特伯格之後從萊比錫走出的又一位心理學大師。 斯科特回到西北大學後,開創了這里的實驗心理學研究,並獲得教授席位,接著又擔任了西北大學校長。離開西北大學後,他進入卡內基技術研究所,接著出版了他的幾本商業心理學講義,組建咨詢性質的斯科特公司,並為45家公司提供管理咨詢服務。
廣告心理學
斯科特最初從事的是廣告心理學的研究,這一研究開始於分析和設計廣告文本。1901年的芝加哥年會上,他提出,應當從理論上研究廣告的工作實踐,使廣告研究成為一門科學,而心理學對此可以大有作為。這一見解,得到了當時與會者的熱烈支持。在隨後的兩年間,斯科特連續發表了12篇有關廣告心理學的文章,並匯集成一本書,書名叫《廣告原理》,於1903年出版。該書的問世標志著廣告心理學的誕生。1908年,斯科特進一步將廣告心理學的知識系統化,寫成《廣告心理學》出版。 在《廣告心理學》這部著作中,斯科特首次提出了廣告內容應簡明扼要、淺顯易懂,要提高廣告與消費者之間的接觸次數,以感情訴求的方式吸引消費者等觀點。斯科特研究廣告的思路,同後來行為科學的立足點極為相似。他認為,人類的經濟行為通常建立在感性或情緒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理性或邏輯的基礎上。 所以,廣告應該激發消費者的情緒,誘導消費者的感知,而不是給消費者算明細賬,更不是給消費者講邏輯。在廣告產生作用的途徑上,暗示比論證更有效。例如,展示出男士系著箭牌領結的廣告圖片,使人感受到他的帥氣和風采,要比一條條列舉選擇箭牌領結的理由更能使人接受。廣告不求令人信服,只求影響人的潛在慾望。廣告讓人難以忘懷的三大要素是:重復、強度和聯系。 按照這三大要素,公司需要經常重復它們的廣告,採用生動的形象和詞句,並把廣告內容與購買者的生活聯系起來。廣告的出發點是了解顧客的需求,而不是把企業的需求強加於顧客。斯科特的研究成果,使他成為美國最有名的廣告街——紐約麥迪遜大街的座上客,也使廣告心理學開始為世人所認可。他的《廣告心理學》成為廣告人的「聖經」;他的座右銘「不要推銷商品,先要『收買』顧客」,也隨之成為廣告人的「信條」。
職業人員挑選
隨著研究范圍的不斷擴大,斯科特的興趣轉向了挑選合適的銷售人員,後來又進一步擴大到一般職業人員的挑選。他的傑出成就之一就是發明了用可控的實驗方法來進行心理測驗,並將其應用於職業選拔和培訓。在《量化考評方法選擇雇員》一文中,他對不仔細挑選員工,並用強制方式進行管理的工商業組織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他指出,過去曾經有很多工商業組織,在僱用員工時不經過仔細挑選,許多缺乏基本能力和素質的未成年人來從事較低級的工作,又不給他們提供系統的培訓,使他們欠缺與職位相關的知識,作為代價,只付給他們很低的工資。隨著工作需要,企業不得不提升這些員工,但又沒有提升職位所必須的培訓。這種對選拔和培訓的忽視,在實踐中導致了大量提升上來的員工不勝任,在更高職位上充滿了這種缺乏基本知識和能力的人,這對企業的發展十分有害。從這一點看,早於勞倫斯·彼得半個世紀,斯科特就已經提出了同後來風靡世界的「彼得原理」(即「只要時間和組織空間許可,所有人都或遲或早會被提拔到不勝任的崗位上」)類似的觀點。 在人員選擇上,斯科特創立了量化測評方法。他認為,人與人之間有天生的差別,心理學要承認這種差別。為了給不同的公司找到合適的人,可以採取實驗性的測評方法。量化測評方法的前提,就是事先確定要招募的職位數量和類型,然後基於應聘者受教育期間的成績和知情人的推薦陳述,對相應職位的申請者進行一個不太充分的能力估計(即初選)。基於這一估計選出面試人員,讓他參與一個為期一天或幾天的封閉實驗,然後通過對封閉實驗中採集到的申請者行為樣本,進行相應的分析判斷,最終做出選擇。斯科特在當時首次提出了基於量化實驗的科學方法測評和選拔員工,從而解決了過去在員工甄選方面一直存在的難題。基於這一方法創建的人才測評系統,在一戰期間被美國軍方用來進行人員的挑選和分配,大約有兩三百萬人被測試,斯科特也因此而獲得了聯邦政府的優異服務獎章。戰後,斯科特的方法又被工商業界廣泛採用。在霍桑實驗前,位於芝加哥的西部電氣公司就利用斯科特發明的心理測試,對15名工程專業的畢業生進行過測試,以評估他們的「創造潛力」。在這一意義上,斯科特的研究同後來的霍桑實驗是緊密銜接的。 由於斯科特發明的實驗室人員測評方法要受到較多的條件限制,提取信息也不夠完整,而且成本較高,促使人們轉而尋找更為便捷的方法,如問卷法。但是,隨著人事管理的發展,問卷法雖然便捷,卻表現出更明顯的偏差。於是,工商界又回到斯科特那裡,在斯科特的基礎上發掘出了新的改進方法,如模擬情景法、無領導小組討論法等。這些方法追根溯源,都是從斯科特那裡衍生出來的,由於其准確性較高,至今仍為很多大公司選拔中高級人才時所使用。
效率問題
從人事管理出發,斯科特的研究向更為廣闊的人類行為動機方向擴展,1911年,他發表了又一代表作《增進人們在企業中的效率》。他也因此成為用心理學理論和知識來研究工作場所中動機的第一人。在這部著作中,他指出人的效率是一個變數, 一個根據一定規則可以增加或減少的變數,它取決於許多因素,除了人們都能看到的精神和身體條件以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在發揮作用。一個人對生活採取什麼樣的基本態度,以及對於每一件具體事情持怎樣的觀點,與他天生的能力相比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產量的增加可以通過外部刺激和意識的作用得以實現。當一位員工做到自認為最好的時候, 他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當他處於完全疲勞的時候, 在正確的激勵下, 他還可以繼續工作。對於如何增進人們的效率,他提出了12種有效途徑,具體是:模仿,提高效率的直接手段;競爭,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徑;忠誠,提高效率的基本前提;專注,提高效率的可靠保證;工資,提高效率的催化劑;快樂,提高效率的潤滑劑;敬業,提高效率的能量之轉化;放鬆,提高效率的藝術方法;興趣,保持高效的動力之源;經驗,提高效率的實踐保障;判斷,提高效率的智慧積累;習慣,提高效率的經驗資本。 在對效率問題的研究中,他還發明過治療夏季萎靡的方法,並在一個星期之內建立了一個引來了大量追隨者高度贊揚的系統。這一系統使接受實驗的公司生產運行得到顯著改善,那些因為高溫影響,已經到了難以控制的沖突邊緣的工作團體,那些在悶熱中煩躁不安、粗心大意的工人個體,採用這一系統後開始變得穩定而有效率,產出也較之前的夏天提高了20%,甚至達到相當於情況最好的冬季平均水平,員工對工作的厭煩程度也明顯下降了。
積累性進步
在1920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斯科特曾經說過:很多時候,某一問題之所以成為難題是由於沒有解決它的「萬靈葯」。對難題的解決辦法取決於內部相關理論的不斷發展和基於理論的實踐的不斷推進,即連鎖反應式的積累性進步。他舉了解決美國農產品(14.11,-0.12,-0.84%)供應困難問題的例子:首先人們意識到要開墾貧瘠的土地以擴大耕種面積,增加農產品供應量。等到農產品被生產出來,人們又意識到了鐵路運輸的重要性,又開始大力興建鐵路。而在此過程中,為了提高產量而發明的科學種植方法也做出了較大貢獻。正是在這種不斷的實踐探索中,糧食供應問題被充分地解決了。 今天的人事管理問題亦是如此,由於人的復雜性以及環境的不斷變化,解決人事管理問題的「萬靈葯」不可能被製造出來。因此,人事管理問題的重要性仍在增加,有意義的探索還將繼續,更好的辦法也會不斷被提出,這正符合斯科特的理論,而這種契合又反過來證明了他作為先驅者的偉大之處。
編輯本段沃爾特·迪爾·斯科特著作
斯科特的主要著作,除了上面提到的外,還有1921年出版的《廣告心理學的理論與實際》,1923年出版的《影響工商業的人:論證和暗示的心理學》,同克洛西爾合著的《人事管理:理論、實務和觀點》。斯科特於1910年至1911年在《系統》(即當代《商業周刊》的前身)雜志上發表的工商業心理學系列文章,到1969年,被德克薩斯大學工商研究所以《人事和管理研究專輯第21號》的名稱重新印行。

❾ 《弱者的武器農民反抗的日常形式》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弱者的武器》([美國] 詹姆斯·C·斯科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D4FHRYfOYu0j8Evb39NFZA

提取碼:rt3u

書名:弱者的武器

作者:[美國] 詹姆斯·C·斯科特

譯者:鄭廣懷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1

頁數:483

內容簡介:

簡介:

作者通過對馬來西亞農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偷懶、裝糊塗、開小差、假裝順從、偷盜、裝傻賣呆、誹謗、縱火、暗中破壞等的探究,揭示出農民與榨取他們的勞動、食物、稅收、租金和利益者之間的持續不斷的斗爭的社會學根源。作者認為,農民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網路,以低姿態的反抗技術進行自衛性的消耗戰,用堅定強韌的努力對抗無法抗拒的不平等,以避免公開反抗的集體風險。

導讀:

一部可能成為經典的令人難忘之作。

——《泰晤士報文學副刊》

任何想要了解東南亞農民社會的人都不能錯過此書。

——《亞洲研究雜志》

一部卓越的著作……斯科特以其出色的工作展示了人種學報告不能也無法呈現的農民反抗外來侵犯的「全貌」……是對反抗霸權的日常形式的精彩理論和經驗闡釋。

——愛德華·W.薩義德

前言:

前 言

任何研究領域的局限性在與其相關研究的共有定義中最能突顯出來。大量的關於農民的近期研究——包括我本人的和其他人的——都關注反抗與革命的問題。平心而論,除了關於親屬關系、儀式、耕作和語言方面一貫的標准民族志描述之外,更多的關注集中於有組織的、大規模的抗議運動,因為它們盡管只是曇花一現,卻顯然對國家造成了威脅。我可以想到對此類運動重要性的共有理解得以盛行的原因在於一系列相互強化的因素。對左派而言,對農民起義的過度關注顯然受到越戰和現在已經開始消退的左翼學術界對民族解放戰爭的迷戀的刺激。絕對以國家利益為中心的歷史記錄和檔案鼓勵了這種迷戀,它們從不提及農民,除非農民的行動對國家構成威脅。另一方面,農民只是作為徵召、糧食生產、稅收等方面的匿名「貢獻者」出現在統計數字中。這種視角下的每項研究強調了不同的側面。一些研究只能是強調外來者——預言家、激進知識分子、政黨——在動員通常懶散、無組織的農民的過程中的角色。另一些研究關注的只是西方社會科學家最為熟悉那些運動——那些擁有名稱、旗幟、組織機構和正式領導階層的運動。還有一些研究,只是在精確考察那些可能在國家層面推動大規模的、結構性變遷的運動方面有所貢獻。

我認為,這種視角所忽視的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貫穿於大部分歷史過程的大多數從屬階級極少能從事公開的、有組織的政治行動,那對他們來說過於奢侈。換言之,這類運動即使不是自取滅亡,也是過於危險的。即使當選擇存在時,同一目標能否用不同的策略來實現也是不清楚的。畢竟,大多數從屬階級對改變宏大的國家結構和法律缺乏興趣,他們更關注的是霍布斯鮑姆所稱的「使制度的不利……降至最低」。正式的、組織化的政治活動,即使是秘密的和革命性的,也是典型地為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所擁有;在這一領域尋找農民政治大半會徒勞無功。並非偶然,這也是走向結論的第一步:農民階級在政治上是無效的,除非他們被外來者組織和領導。

就其真正發生時的重要性而言,農民叛亂是相當稀少的——更不用說農民革命了。它們大多被輕而易舉地粉碎,即使非常罕見地成功了,令人悲哀的是其達到的結果也很少是農民真正想要的。無論是哪種革命的成功——我並不想否認這些成果——通常都會導致一個更大的更具強制力的國家機器,它比其前任更有效地壓榨農民以養肥自己。

鑒於上述原因,對我而言更為重要的是去理解可以稱為農民反抗的「日常」形式的斗爭——農民與試圖從他們身上榨取勞動、食物、稅收、租金和利益的那些人之間平淡無奇卻持續不斷的斗爭。此類斗爭的大多數形式避免了公開的集體反抗的風險。在此我能想到的這些相對的弱勢群體的日常武器有:偷懶、裝糊塗、開小差、假裝順從、偷盜、裝傻賣呆、誹謗、縱火、暗中破壞等等。這些布萊希特式——或帥克式——的階級斗爭形式有其共同特點。它們幾乎不需要協調或計劃,它們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網路,通常表現為一種個體的自助形式,它們避免直接地、象徵性地與權威對抗。了解這些平凡的反抗形式就是理解農民長期以來為保護自己的利益對抗或保守或進步的秩序所作的大多數努力。我猜想長期以來正是這類反抗最有意義和最有成效。因而,研究封建主義的歷史學家布洛赫指出,相對於「農村社區頑強進行的堅韌的、沉默的斗爭」而言,偉大的千年運動也只是「曇花一現」;這類斗爭旨在避免對他們的生產剩餘的索要和維護他們對生產資料——如耕地、林場、牧場等的所有權。這一觀點肯定也適用於對新大陸奴隸制的研究。對奴隸與其主人關系的分析不能僅僅去尋找納特·特納或約翰·布朗式罕見的、英雄主義的、註定失敗的舉動,而必須著眼於圍繞工作、食物、自主權、儀式的持續不斷的瑣碎的沖突——即反抗的日常形式。在第三世界,農民很少會在稅收、耕作模式、發展政策或繁瑣的新法律等問題上去冒險與當局直接對抗;他們更可能通過不合作、偷懶和欺騙去蠶食這些政策。他們寧願一點一點地擠占土地而不是直接侵佔土地;他們選擇開小差而不是公開發動兵變,他們寧可小偷小摸也不去搶公共的或私人的糧倉。而一旦農民不再使用這些策略而是採取堂吉訶德式的行動,這通常是大規模鋌而走險的信號。

這種低姿態的反抗技術與農民的社會結構非常適合——農民階級分散在農村中,缺乏正式的組織,最適合於大范圍的游擊式的自衛性的消耗戰。他們的行動拖沓和逃跑等個體行動被古老的民眾反抗文化所強化,成千上萬地累積起來,最終會使得在首都的那些自以為是的官員所構想的政策完全無法推行。反抗的日常形式不需要名目。但是,就像成百上千萬的珊瑚蟲形成的珊瑚礁一樣,大量的農民反抗與不合作行動造就了他們特有的政治和經濟的暗礁。在很大程度上,農民以這種方式表明了其政治參與感。打個比方說,當國家的航船擱淺於這些暗礁時,人們通常只注意船隻失事本身,而沒有看到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行動的大量聚集才使失事成為可能。僅此而言,理解這些無聲的匿名的農民行動的顛覆性就是十分重要的。

為了這樣一個目標,我在馬來西亞的一個村莊里度過了兩年(1978—1980)時間。這個村莊被我稱為塞達卡,這並不是它的真名。它是吉打州水稻主產區一個以種植水稻為主的小村落(有70戶人家),該村在1972年開始引入雙耕。與其他許多「綠色革命」一樣,它使得富人更為富有,而窮人仍然貧窮甚至變得更窮。1976年大型聯合收割機的引進或許更是致命的一擊,它使得小土地所有者和無地勞動者失去了三分之二掙工資的機會。在這兩年當中,我設法收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我在關注反抗實踐本身的同時也關注村莊內的意識形態斗爭——它為反抗寫就了腳本。在本書中,我試圖討論反抗和階級斗爭的重大主題,以及賦予這些主題以實踐和理論意義的意識形態支配問題。

在塞達卡,貧富之間的斗爭不僅是關於工作、財產權、糧食和金錢的斗爭,它也是關於佔有象徵符號的斗爭,是有關過去和現在如何被理解和被分類的斗爭,是確認理由、評價過失的斗爭,也是賦予地方歷史黨派意義的斗爭性努力。這一斗爭的細節並不光彩,通常包括背後誹謗、流言蜚語、人身攻擊、給人起綽號、肢體語言和無聲的蔑視等,這些大部分都局限在村莊生活的「後台」。而在公共生活中——亦即在負載權力的情境中——經過精心算計的遵從是普遍和經常的狀態。階級沖突的這一方面的顯著特徵是它在多大程度上需要一個共享的世界觀。例如,如果沒有關於什麼是越軌、什麼是可恥和無禮的共同標准,那麼任何流言蜚語和人身攻擊就是毫無意義的。在一定意義上,爭論的強烈程度基於這樣的事實:人們所主張的共享價值觀遭到背離。人們爭論的不是價值觀本身,而是這些價值觀適用的事實:誰富、誰窮、何以致富、何以貧窮、誰吝嗇、誰逃避工作等。這些斗爭除了可以視做動員社會輿論的約束性力量以外,還可視為這一小共同體中窮人為抗拒他們所遭受的經濟和儀式上的邊緣化並堅持最低限度的公民的文化尊嚴而進行的努力。這種視角含蓄地肯定了「以意義為中心」的階級關系分析的價值。在本書最後一章,我將就更廣泛的意識形態支配和霸權問題進行說明和探討。

在塞達卡度過的14個月中,我有時興高采烈,有時萬分沮喪,有時手足無措,有時辛苦乏味,這些是每個人類學家都能夠體會到的。由於我並非正式的人類學家,因而所有這些經驗對我來說都是全新的。如果沒有貝利給予我的實用的田野研究講座,我將不知如何去做。即使是在這些明智的建議的指引下,我仍然對人類學家從早上起床到晚上入睡一直處於工作狀態的基本事實缺乏准備。在最初的幾個月里,我去室外活動大半沒有目的而是為了自己獨處。我發現需要保持一種審慎的中立——亦即保持緘默,這是明智的,但同時也是巨大的心理負擔。隨著我自己的「隱藏的文本」(參見第七章)的增多,我首次認識到瓊·杜韋格納德的評論的正確性:「在多數情況下,村莊會向外來研究者做出讓步,而研究者通常求助於隱藏。」我同樣發現鄰居們總是原諒我難免犯的錯誤,在每一點上容忍我的好奇心,他們對我的不適當行為並不在意,並允許我在他們身邊工作。他們有著既嘲笑我同時又與我友好相處的非凡能力,他們具備劃分界限的尊嚴和勇氣,他們善於社交,經常在非收獲季節就感興趣的話題與我徹夜長談。他們的友善表明,相對於我適應他們來說,他們更好地適應了我。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對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意義是言辭的感謝不足以表達的。

盡管我努力刪減原稿,但它依然很長。主要原因在於許多特定故事的講述對於揭示階級關系的結構和實踐是絕對重要的。既然每個故事都至少有兩面,因而有必要考慮社會沖突所產生的「羅生門效應」的存在。努力講述這些故事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要將一種貼近底層的階級關系的研究提升到一個相當的高度。我認為這些更為宏觀的思考需要有血有肉的詳細實例來呈現本質。因而,一個實例不僅是將一般概括具體化的最成功途徑,而且它具有比歸納出的原則更為豐富和復雜的優勢。

在馬來語很難直譯的地方,或馬來語表達本身很有意思的地方,我都將其加在正文或腳注里。除了對那些外來者所做的正式演講,我從不使用磁帶錄音機進行記錄。我的工作是依靠談話時片斷的筆記或事後馬上進行追記來完成的。由於許多句子中只有一些更容易記住的片斷可以憶起,結果使得我所記錄的馬來語有某種類似電報的性質。剛到時,我聽不懂吉打州農村的方言,相當多的村民用他們在市場上所用的更簡單的馬來語對我說話。

我覺得,本書的寫作還有一個特殊緣由。與其他鄉村研究相比,它更多是研究對象的產物。在我開始研究時,我的想法是展開我的分析,將研究寫出來,並准備一個關於我的發現的簡短的口頭版本,然後回到村民中去收集他們對此的反應、意見和批評。這些反應將收集在最後一章——作為「村民的回應」的部分,或者,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將其視為那些應該知曉本書內容的人所做的「書評」。事實上,在塞達卡的最後兩個月中,我的確花了更多的時間用於從大多數村民中收集這些意見。在各種各樣的評論中——這些評論通常反映了評論者的階級立場——充滿著一系列針對我所忽視問題的富於洞見的批評、修正和建議。所有這些在改變原有分析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問題。我是否應該將我較早的愚鈍的分析交給讀者而只在最後才呈現村民提出的見解呢?這是我最初的想法,而當我動筆時,我發現把我現在已經知道的當做不知道來寫是不可能的,於是我逐步把這些洞見融入到我自己的分析中。其結果就是去理解在何種程度上塞達卡的村民既是形成分析的原因,也是研究的原始素材,並因此使得那些復雜的談話更像是一種獨白。

最後,我要強調這是一個非常自覺的地方階級關系的研究。這意味著農民—國家關系顯然存在大量反抗,會明顯缺席,除非它們影響了地方的階級關系。這也意味著那些在任何政治危機中都相當重要的族群沖突、宗教運動或抗議也基本上沒有被涉及。本書也不去分析這里所考察的細微階級關系的經濟起源,這些源頭不難一直追溯到紐約和東京的董事會議上。這還意味著處於省或國家層面的正式的政黨政治也將被忽略。從一個角度看,所有這些省略都很可惜。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里的努力是要表明地方階級關系是多麼重要、多麼豐富和復雜,還表明不以國家、正式組織、公開抗議、民族問題為中心的分析視角將給我們帶來的潛在發現。

下面這些過於冗長的謝辭意在表明為了進行研究我必須學習的許多東西,同時也表明那些教導我的人的耐心和大度。對於塞達卡的那些家庭——出於顯而易見的原因他們的名字被隱去——我所欠甚多,這筆債之所以沉重,原因在於我所寫的內容讓不只一個人感到他們的友好被濫用了。當然,對一個專業的外來者而言,那是一種人性的困境,而我只能期待他們將會發現我是以誠實的努力和自己有限的學識來公正地對待我的所見所聞的。

我的接待單位是位於檳榔嶼州的馬來西亞理科大學(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比較社會科學院。作為客人或學者,我是非常幸運的。我要特別感謝學院的Mansor Marican,Chandra Muzaffar,Mohd Shadli Abllah,Cheah Boon Kheng,Khoo Kay Jin,Colin Abraham及副校長兼院長Kamal Salih和院長助理Amir Hussin Baharuddin,感謝他們的建議和友善。Nafisah bte. Mohamed作為吉打州方言的特別輔導老師,幫助我為田野工作進行准備。馬來西亞理科大學政策研究中心對吉打州的穆達工程和與之相關的農業政策進行了許多出色的研究。該中心的Lim Teck Ghee 和David Gibbons不僅幫助我制訂研究計劃,而且還成為我彌足珍貴的朋友和批評者,他們的功勞在書中隨處可見——即使在我決定自行其是的時候。我還要感謝Sukur Kasim,Harun Din,Ikmal Said,George Elliston,當然還有中心主任K. J. Ratnam。位於亞羅士打附近Teluk Chengai的穆達地區農業發展局總部的官員們總是非常慷慨地貢獻他們的時間、他們的統計數據,尤其是他們的豐富經驗。任何發展項目中要找到這樣一些有知識、嚴格而坦率的官員都不是件容易的事。Affifuddin Haji Omar和S. Jegatheesan,以及時任穆達地區農業發展局總經理的Datuk Tamin Yeop,都給予了很多幫助。

與我的研究路徑互有交叉、對馬來西亞鄉村社會進行研究並著述的「無形學院」的成員們,對於我的理解和分析貢獻良多。由於他們人數眾多,我無疑會有所遺漏。他們中的一些人或許寧願不被提及,而我還是必須提到這樣一些名字,他們是Syed Husin Ali,Wan Zawawi Ibrahim,Shaharil Talib,Jomo Sundaram,Wan Hashim,Rosemary Barnard,Aihwa Ong,Shamsul Amri Baharuddin,Diana Wong,Donald Nonini,William Roff,Judith 以及 Shuichi Nagata,Lim Mah Hui,Marie*9鄄André Couillard,Rodelfe de Koninck,Lorraine Corner和Akira Takahashi。兩位來耶魯做畢業論文的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的教師Mansor Haji Othman和S. Ahmad Hussein給我提出了重要的建議和批評。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東京發展經濟學研究所的健三掘井的慷慨,他在1968年對塞達卡的土地所有制進行了研究並得出可以利用的結果,如此我才能確定十年間的變化究竟意味著什麼。

最後的手稿在同事們細致的批評指正下有了很大改觀。我忍痛割愛,不再爭論那些他們認為荒謬或無關緊要——或兩者兼有——的論題,同時增加了他們認為必要的歷史性和分析性的內容。即使我拒絕他們的看法,我也總是盡量通過加強或改變我的立場來減少直接的攻擊。然而,到此為止吧。如果他們一直完全堅持他們的看法,我還願意繼續修改,並努力調整他們無意造成的混亂。我迫不及待地要回報他們的厚愛。感謝Ben Anderson,Michael Adas,Clive Kessler,Sam Popkin(對,就是他),Mansor Haji Othman,Lim Teck Ghee,David Gibbons,Georg Elwert,Edward Friedman,Frances Fox Piven,Jan Gross,Jonathan Rieder,Diana Wong,Ben Kerkvliet,Bill Kelly,Vivienne Shue,Gerald Jaynes和Bob Harms。還有一些未留下姓名的人,他們同意甚至請求閱讀原稿,或許他們看過其中的一些篇章,卻給予了重新的思考。他們知道他們是誰。不好意思!

自1978年以來,許多機構的資助使得我和這項研究事業得以持續。我要特別感謝約翰·西蒙·古根海姆紀念基金會(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國家科學基金(批准號SOC 7802756)和耶魯大學對我在馬來西亞研究的支持。最近,由麻省理工學院「科學、技術與社會項目」授予的埃克森基金(Exxon Fellowship)使本書的最終草稿和大多數修訂工作得以完成。Carl Kaysen容忍了我對書稿傾注過多的精力,並且與Martin Kreiger,Kenneth Kenniston, Charles Weiner, Peter Buck, Loren Graham, Carla Kirmani, Leo Marx和Emma Rothschild一起,幫助我保持智識上的收獲。由日本大阪的國家民族學博物館主辦、Shigeharu Tanabe和Andrew Turton安排的「東南亞的歷史與農民意識」研討會,有助於使我的觀點更加明晰。由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幫助組織的在海牙社會研究所舉行的另一個有著更多爭論的工作討論會,對本書第七章有關反抗的分析起了重要的作用。盡管我不清楚這兩次會議的參與者是否完全認同我所提出的論點,但他們至少應該知道他們的著述和批評對本書具有何等重要的價值。

應當感謝的還有下列對本書早期的部分內容給予發表的出版物:《國際政治科學評論》(1973年10月);《東南亞的歷史與農民意識》(Andrew Turton和Shigeharo Tanabe編,「山崎民族學研究」第13期;大阪:國家民族學博物館,1984);《政治人類學》(1982);《馬來西亞研究》1:1(1983年6月,馬來文)。

本書的出版傾注了許多打字員、排版員和編輯的心血,他們高興地看到這一出自他們之手的書稿。其中我特別要感謝的是Beverly Apothaker,Kay Mansfield和Ruth Muessig出色的工作。

本書與我的家庭生活的相互交融已經足以免除任何通常在此要說的常規套話。在此我可以說,盡管我努力了,但從未能夠哪怕稍微讓路易絲和孩子們相信,他們也在為我寫作本書出力。

作者簡介:

詹姆斯·C.斯科特(1936—)耶魯大學政治科學和人類學斯特林教授、農業研究計劃主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其研究興趣包括政治經濟學、無政府主義、意識形態、農民政治學、革命、東南亞和階級關系等。主要著作包括《馬來西亞的政治意識形態》(1968)、《比較政治腐敗》(1972)、《農民的道義經濟學》(1976)、《弱者的武器》(1986)、《統治與抵抗的藝術》(1992)等。

閱讀全文

與詹姆斯c斯科特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打結的使用方法 瀏覽:594
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黑色痣生長 瀏覽:520
襄仲治療方法有那些 瀏覽:493
電腦配位鍵的計算方法 瀏覽:914
蝴蝶斑的簡單去除方法 瀏覽:791
摩擦傷如何處理方法 瀏覽:560
孩子發燒用什麼方法降溫 瀏覽:25
ve抹臉的正確方法 瀏覽:821
第三代試劑有哪些檢測方法 瀏覽:888
老年人淤青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312
消防應急照明設備使用方法 瀏覽:354
舊衣服改鞋墊用什麼方法 瀏覽:639
嘉興面癱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783
家族如何建立激勵孩子上進的方法 瀏覽:859
tonymoly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439
工程工作年限計算方法 瀏覽:928
快速提高臂力的訓練方法單杠 瀏覽:558
鍛煉膝蓋疼痛的好方法 瀏覽:736
茄子施肥茄子是如何打杈的方法 瀏覽:938
農村娶媳婦難解決方法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