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石油地質基礎的研究內容和方法

石油地質基礎的研究內容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5 11:42:53

『壹』 油氣儲層地質研究的主要內容

20世紀50年代初期,蘇聯科學院院士密爾欽科曾著有《油礦地質學》,它曾經是我國石油院校的專業課教材,其主要研究內容是,在油氣藏范圍內油氣層的地質問題,最終歸結到油氣儲量計算。1979年,P.A.迪基[3]著有《石油開發地質學》,它是美國塔爾薩(Tulsa)大學的高年級地質學教材,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從沉積環境一直到油氣採收率的提高,涉及面寬,但不夠深入。1983年,由陳立官主編,馬正、程光瑛等[4]參編的《油氣田地下地質學》出版,它是我國自行編寫的第一部地下地質的高等院校教材。全書編寫了鑽井地質、油氣水層的判斷、地層對比、地下構造研究、儲層研究、油氣儲量計算等章節,非常適合中國油氣田的實際情況。1987年,由陳碧珏主編[5]的《油礦地質學》出版,該書是我國石油院校使用的統編教材,它系統介紹了地質錄井、地層測試、油氣水層判識、地層對比、儲集物性、構造研究和儲量計算等內容。上述兩本教材基本奠定了油礦地質的框架。198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生[6]著有《石油勘探地下地質學》,該書介紹了鑽井地質技術、地下地層和構造的解釋,以及國內外已發現油氣田的評價實例,它作為石油地質勘探技術幹部進修培訓的教材,曾培訓了一批後來的儲層地質專家。

1992年,由裘懌楠、薛叔浩等[7]編著的《油氣儲層評價技術》總結了十多年來國內外的實踐經驗,將儲層評價劃分為單井、區域、開發和敏感性四個部分,提出了評價內容和技術方法。1996年,由吳元燕、徐龍、張昌明等[8]編著的首部《油氣儲層地質》出版,該書從油氣田發現到開發對儲層研究提出的要求出發,從宏觀到微觀、從定性到定量、從描述到評價,建立儲層地質模型,並介紹利用地震、測井、地層測試等資料研究儲層的方法。同年,裘懌楠、陳子琪主編[9]的《油藏描述》出版,這本書雖然屬於中國油藏管理技術手冊,但它從構造、流體和儲層各級非均質性的描述,到油藏地質模型的建立,都分別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特別是針對我國石油地質的特點,突出了陸相儲層和復雜斷塊油藏的描述方法。手冊中附有大量的圖例、表格和常用計算公式,可供實際操作時參考。1997年由唐澤堯主編[10]的我國第一部《氣田開發地質》出版,這本書以我國已投入開發的150個氣田、500個氣藏開發的地質實踐為對象,系統論述了天然氣開發地質理論和開發地質技術,內容包括氣田構造、儲集層、氣田流體、壓力和溫度、氣藏地質特徵、開發地震、地球物理測井、氣層物性測試、氣藏描述和天然氣儲量計算技術。它既具有我國氣田特色,又吸收了現代新理論和新技術,是對我國40年天然氣開發經驗的系統總結。1998年,方少仙、侯方浩[11]出版了《石油天然氣儲層地質學》,該書作為高等學校教材系統地介紹了沉積岩石學特徵、主要物理性質、沉積環境、相及儲集岩發育特徵、儲層孔隙及孔隙結構特徵、儲層在成岩階段發生的成岩變化、儲層形成的控制因素以及儲層的非均質性等。1999年,文獻[12]作者根據多年授課內容並參考了上述教材和專著,編寫了《油氣儲層評價》一書,內容包括了沉積、測井、物性、地震預測、岩溶和裂縫型儲層、儲層建模和儲層模擬等多門學科的先進技術方法,對油氣儲層進行詳細的描述和精確的預測,為勘探布井以及剩餘油分布提供准確的油氣藏地質模型。

上述專著和教材概括了油氣儲層地質所要研究的眾多內容,為油氣儲層地質的歸納和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油氣儲層地質學作為研究生教材的提出來自於生產實踐,廣大石油地質工作者在長期工作中,認識到油氣儲層是勘探開發中的主要研究對象,沒有油氣儲層就沒有一切。在油田現場,最早流行的是儲層的四性對比(即電性、物性、岩性和含油氣性),20世紀80年代,一部分學者提出,儲層地質研究應該以四性研究為中心,而四性研究中應以物性和孔隙結構為核心;另一部分學者則認為,沉積、成岩是形成現今儲層的最重要成因,因此,儲層地質學應以沉積學為基礎。20世紀80年代是油氣儲層地質學迅速發展並得到公認的時期,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將油氣儲層研究提高到中國石油工業的第三次革命的高度,使一大批石油地質工作者投入到儲層研究的行列,發表了許多優秀的論文和專著,油氣儲層地質研究的學術空氣十分活躍,並一直延續至今。

不論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油氣儲層地質學的主要內容應包括:油氣藏的構造地質、儲層沉積學、孔隙演化和成岩作用、儲集物性和孔隙結構、測井地質解釋、儲層綜合預測、儲層地質模型、建模和三維可視化表述技術,以及儲層所含流體及其動態特徵等等。它包含了多門學科,並且在儲層解釋中涉及許多工程技術方法,因此,作為油氣儲層地質研究者,不僅要精通地質,而且要懂得有關的工程技術,還需要具有熟練的計算機技術。總之,他應是一個綜合能力很強的地質工作者。

『貳』 石油地質學三大核心理論及簡介

三大基本理論:沉積學(沉積岩石學、岩相古地理)、構造地質學(大地構造學、構造地質學)石油地質學(包括地球化學)。
石油地質學:作為礦床學的一個分支,是在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領域及開採的大量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門新興學科。是石油及天然氣勘探領域的重要理論基礎。是研究地下油氣生成和油氣藏形成的基本原理是研究地下油氣生成和油氣藏形成的基本原理作為礦床學的一個分支,是在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領域及開採的大量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門新興以及油氣分布規律的一門學科。以及油氣分布規律的一門學科。

『叄』 油氣田勘探方法簡介是什麼

目前,勘探油氣田的方法有地質法、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化學法和鑽井法四類。

一、地質法

地質法是油氣田勘探工作中貫徹始終的基本工作方法,主要包括通過觀察、研究出露在地面的古地層、岩石及油氣顯示,獲取相關地質資料並進行分析、解釋,判斷一個地區有無生成油氣和儲存油氣的地質條件,對該地區的地下含油氣遠景進行評價,確定有利的含油氣區。在岩石出露的地區,該方法有可能直接發現地下油氣藏。該方法還包括通過鑽井獲取地下岩心、岩屑等資料進行的地質錄井工作和實驗室分析工作,以及對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等各種方法提供的大量間接資料進行地質解釋。

地質法除了要研究地下岩石、地層、地質構造以及地球發展史等基礎地質問題外,還著重研究地下區域和局部的油氣藏形成條件,如生油條件、儲油條件、運移條件、圈閉及保存條件等,以確定油氣藏是否存在並進行含油氣遠景評價。

二、地球物理勘探法

地球物理勘探法是根據地質學和物理學的原理,利用電子學和資訊理論等領域的新技術建立起來的一種間接尋找油氣的方法。它利用各種物理儀器在地面或空中觀測地殼表面上的各種物理現象,根據物理現象的變化推斷地下的地質構造特點,尋找可能的儲油、儲氣構造。

地球物理勘探法主要用於近代沉積發育的覆蓋地區、海湖地區,這些地區沒有地層和岩石出露,地質法受到很大限制,用大量鑽井取岩心的辦法了解地下地質情況,不僅成本高,效率也低。

地球物理勘探法主要包括重力勘探、電法勘探、磁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等方法。目前應用最廣泛、最有效的是地震勘探方法。

(一)地震勘探方法

在地下或水下淺層安置炸葯,炸葯爆炸引起的沖擊會產生巨大的震動,在壓力作用下,地下岩石發生壓縮和膨脹,從而產生岩石質點的震動,形成地震波。當地震波遇到不同密度岩層的分界面時,會產生三種現象:第一種是部分地震波從分界面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波叫反射波。第二種是部分地震波透過界面向下傳播,這部分波叫透射波;透射波再遇到分界面時還會發生反射。第三種是部分地震波透過界面並沿著岩層分界面滑行一段再折射回來,折射回來的波叫折射波。根據接收和研究波的類型,地震勘探又可分為反射法和折射法。目前,反射法應用最為廣泛。

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岩石性質有關。通常,緻密堅硬的岩石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疏鬆的岩石地震波傳播速度慢(見表3-1)。

圖3-2陸上地震勘探原理示意圖

x—地震測線;t—地震波傳播時間

(三)電法勘探

地下不同岩石存在著導電性、導磁性、介電性的差異,在地面測量由這些差異引起的電場的變化,進而推斷地下地質構造和礦藏的方法,稱為電法勘探。按電場的成因,電法勘探可以分為天然場法和人工場法兩類。天然場法包括大地電磁法、聲頻電磁法,人工場法包括電阻率法、人工電磁法、激發激化法。

電法勘探在金屬勘探領域應用最廣泛,其次在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勘探方面也有較多應用。對石油勘探來說,主要用其中的電阻率法、大地電磁法、人工電磁法來測量地下地層界面深度,它可以研究區域地質情況和局部地質構造。

(四)磁法勘探

地下不同岩石存在著磁性的差異,在地面測量由地下磁性差異引起的地面磁場的變化(磁異常),進而推斷地下地質構造和礦藏的方法,稱為磁法勘探。磁法勘探可以研究大地構造單元、基底構造和沉積蓋層等。該方法可以在地面和空中進行,分別稱為地面磁力測量和航空磁力測量。

磁異常值是用磁力儀來觀測的。磁力儀分為垂直磁力儀和水平磁力儀兩種。測量方法有相對測量和絕對測量兩種。絕對測量主要用於正常磁場的測量,油氣勘探中主要採用相對測量。

磁異常解釋方法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正問題研究,即已知地下地質體的形態,分析其在地面形成的磁異常特徵,找出磁異常和地下地質體產狀之間的關系,以指導磁異常的地質解釋。二是對實測磁異常進行加工處理,消除干擾磁異常,突出地下地質因素引起的磁異常。三是反問題研究,即對實測磁異常進行地質分析,找出對應的地下地質特徵和礦產。

三、地球化學法

地球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分析方法對岩石、土壤、氣體和水樣本中的各種成分進行分析,測定地下油氣的擴散所引起的各種化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的變化,分析地下油氣存在與分布情況。地球化學法又稱為地球化學勘探法,主要包括氣測法、瀝青法、水化學法、細菌法等具體方法。

(一)氣測法

氣測法是利用靈敏的氣體分析儀測定土壤、表層岩石或水中的碳氫化合物氣體的含量。其原理是:當地下油氣藏存在時,油氣就會向地表擴散,使其上部的地表出現氣體異常,碳氫化合物氣體含量較其他地區高。

目前氣測法還處於發展階段,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不夠完善,效果不理想。但地球物理測井的氣測法卻是在鑽井中判斷油氣層位的一種有效方法。

(二)瀝青法

瀝青法包括測定發光瀝青、氯仿瀝青「A」等方法。各種方法在地面和井下測得發光瀝青、氯仿瀝青「A」等異常時,說明本地區有著油氣生成、運移、擴散和氧化的過程存在,用來評價該區、該層的含油氣遠景。

(三)水化學法

水化學法主要是研究水中所含鹽類、微量元素、水型以及它們在地表的分布情況,用以進行含油氣可能性的判斷。

(四)細菌法

細菌法是一種間接的地球化學方法。由地下運移、擴散至地表的某些烴類(如甲烷、乙烷、丙烷)在油藏上方形成相對富集帶,而某些細菌對某種烴類有特殊嗜好,常在這些地區大量繁殖。通過采樣進行細菌培養,可反映烴類異常區,用作尋找油氣藏及評價含油氣遠景的重要指標。

四、鑽井法

鑽井是油氣田勘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無論是地質法、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化學法,對確定地下有利的含油氣構造或油氣藏,都屬間接方法。通過鑽井手段才能最後確定油氣藏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具有工業油氣流。但與其他方法比較,鑽井法卻是速度最慢、投資最多的一種方法。它必須在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方法綜合勘探的基礎上進行。

『肆』 石油地質學與油氣田地下地質學有什麼區別

石油地質學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氣在地殼中生成、運移和聚集規律的學科。石油地質學主要研究石油及其伴生物天然氣、固體瀝青的化學組成、物理性質和分類;石油成因與生油岩標志;儲集層、蓋層及生儲蓋組合;油氣運移,包括油氣初次運移和油氣二次運移;圈閉和油氣藏類型;油氣藏的形成和保存條件。油氣藏的形成過程就是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油氣從分散到集中的轉化過程。能否有豐富的油氣聚集,並且被保存下來,主要取決於是否具備生油層、儲集層、蓋層、運移、圈閉和保存6項條件。石油地質學就是圍繞生儲蓋圈運保這六個字系統展開的。
油藏地質學,全稱是油氣藏開發地質學,類似的科目是油氣田地下地質學。它是石油地質學的進一步深入和細化。它分為油氣藏理論基礎(主要講解圈閉類型和油氣藏的形成,主要是對石油地質學的回顧,只講解石油地質學的一部分內容)、鑽井地質基礎(鑽井的地質設計、地質錄井方法)、開發地質基礎(油藏精細描述,包括地層精細對比,沉積微相劃分、構造研究、油藏評價、儲量計算、剩餘油分布等等。)
簡單概括就是,石油地質學是學習純勘探知識,勘探范圍大到整個含油氣盆地,小到油氣藏,目的是找到油氣田(藏)(或油氣有利勘探區塊)。油藏地質學是勘探和開發的過渡銜接學科,研究范圍只局限於某個油氣藏,其目的在於更精細的研究已經找到的油氣藏,制定布井開發方案、在鑽井、生產過程中應用地質知識指導生產進行。

『伍』 中國石油大學地質學學什麼

課程簡介

「石油地質學」是地質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和必修課,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品牌課程和北京市精品課程,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一門課程,總學時64學時,其中理論教學46學時,實踐教學18學時。本課程遵循加強基礎理論、理論聯系實際、反映國內外石油地質學發展新水平的原則,立足於石油地質學基本原理的闡述,充分反映成熟的新理論,突出中國石油地質特色,以油氣成藏要素、油氣成藏過程和油氣分布規律為主線建立課程體系,共包括緒論和油氣水的成分和性質、儲集層和蓋層、油氣藏及其類型、石油天然氣的成因與烴源岩、石油與天然氣的運移、油氣聚集與油氣藏的形成、油氣聚集與分布單元、油氣分布規律與主控因素等8章。主要介紹油氣生成、油氣藏形成的基本原理及油氣分布的基本規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石油地質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並能利用石油地質學的原理與方法對盆地油氣成藏的基本條件進行初步的評價。

目標定位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一所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是「211工程」重點建設和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並設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學校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建成石油石化領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地質工程專業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石油主幹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每年面向全國招生150餘人,生源質量越來越好,入學成績連年提高,已成為社會公認的品牌專業和我校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之一。

我校地質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從事石油勘探開發地質工程設計、科學研究、國際合作和科技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而「石油地質學」是地質工程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和必修課,是學生系統學習了礦物岩石學、地史古生物學、沉積岩石學、構造地質學等地質基礎課後,開始接觸石油勘探開發知識的第一門課,也是高年級本科生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奠定了地質工程專業學生的石油勘探開發理論基礎,在本專業課程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的「看家課」。同時該課程又是油氣勘探系列課程的骨幹課,該課程系列還包括地質工程專業的「油氣田勘探」、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石油地質學」以及非勘探專業「石油地質概論」等課程。

本課程的建設目標是堅持「強化理論、注重應用、增強實踐、培養能力」的教學理念,通過師資隊伍建設、教材建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造就一流師資隊伍,編寫一流教材,創建精品課程,培養一流人才。即在現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和教材建設,深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同時以「礦產普查與勘探」國家級重點學科建設、「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為依託,以科研促教學,加強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提升教師的學術水平。目前本課程教學水平在全國高校同類專業中居領先水平,我們將加快建設步伐,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雙語」建設,把本課程建成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品牌課程。

知識模塊順序及對應學時

本課程總學時為64學時,其中理論教學46學時,課內實驗和大作業等實踐環節18學時。與本課程相配合,單獨設置課程設計「石油地質綜合訓練」3周。

順序
知識模塊
主要內容
計劃學時

理論教學內容

1

油氣成藏要素
緒論

第一章 油、氣、水的基本特徵
4

第二章 儲集層和蓋層
4

第三章 圈閉和油氣藏
8

2
油氣成藏過程
第四章 石油天然氣的生成與烴源岩
8

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氣的運移
6

第六章 油氣聚集與油氣藏的形成
7

3
油氣分布規律
第七章 油氣聚集與分布單元
3

第八章 油氣分布規律與控制因素
6

實踐教學內容
1
實驗
原油、烴源岩、儲集岩樣品觀察與描述
2

石油及烴源岩地球化學指標萃取
2

油氣成藏機理模擬實驗
2

2
課內大作業
烴源岩演化特徵與生油區評價
2

時間-溫度指數計算與烴源岩成熟度評價
2

天然氣成因類型綜合判別
2

圈閉及油氣藏類型的識別
2

流體勢計算和油氣運移方向分析
2

油氣藏形成條件綜合分析
2

3
課程設計
石油地質綜合訓練(單獨設置)
3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課程的重點、難點

「石油地質學」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大部分共八章:油氣成藏要素、油氣成藏原理和油氣分布規律,其中核心內容是油氣成藏原理。該課程的難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如何綜合利用已學過的構造地質學、沉積岩石學、岩相古地理等知識,深刻理解油氣藏形成條件與分布規律,並將靜態成藏要素中的烴源岩、儲集層、蓋蓋層、圈閉與動態成藏過程中的油氣生成、運移、聚集結合起來,綜合分析沉積盆地中油氣藏的形成與分布問題;二是油氣生成的化學動力學原理和油氣運移聚集過程的動力學機制;三是對各類圈閉和油氣藏的空間形態的理解。

2.解決辦法

對於第一個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主要加強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能力的訓練,教學中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一些接觸油區實際石油地質資料的機會,多介紹油田實例,多增加地質圖件分析等方面的練習,便於提高學生對實際地質問題的理解。在教學中的課內大作業,就是根據各章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有意識設計的綜合訓練,每個大作業都要求學生作圖、編寫報告,增加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最後的課程設計更要求學生綜合整個課程的知識對一個實際盆地各方面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對盆地的油氣遠景做出評價。

對於第二個問題,在課堂教學中,主要通過對基本概念理解、化學和物理知識的運用,動畫的運用,精講難點內容,深入淺出。

對於第三個問題,充分運用實物模型、清晰的多媒體圖件,尤其是復雜的平剖面圖和立體圖,配合習題課,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實踐教學活動的設計思想與效果

加強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一直是本課程重要的教學理念之一。為了加強學生對課程理論的理解和增強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本課程設置了3個實驗(6學時)、6個課內大作業(12學時),與本課程相配合增設了單獨設置的課程設計「石油地質綜合訓練」,學生畢業前12周的畢業設計也是對本課程知識的實際應用。實踐環節的設置的目的是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利用石油地質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實驗課

本課程有三個實驗課實驗,一是原油、烴源岩、儲集層樣品觀察描述;二是烴源岩有機地球化學指標萃取實驗;三是油氣成藏機理模擬實驗。這三個實驗的目的是使學生對原油、烴源岩、儲集層、烴源岩有機地球化學指標萃取過程和油氣成藏過程和影響因素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以便更好地理解課程的相關內容。

原油、烴源岩、儲集層樣品觀察描述是通過樣品觀察描述認識原油、儲集層、烴源岩的基本特徵,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對課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由於烴源岩地球化學實驗過程較長,不適合學生全程參與,因此主要採用演示的方式進行。如從岩樣的粉碎、到可溶有機質的抽提、再到抽提物質的分析,一般需要至少64小時以上不間斷的實驗。通過這種感性實驗,學生對課程相關的基本概念有了比較深入理解,如通過乾酪根萃取過程的觀察,對乾酪根和可溶有機質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過石油族組分的分離過程的觀察,對石油和可溶有機質的組成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油氣成藏模擬實驗藉助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成藏模擬裝置,進行油氣生成物理模擬實驗、油氣運移二維模擬實驗,學生在實驗中可以觀察在不同地質條件下油氣運移和聚集情況,理解油氣運移過程中不同力、輸導體系和運移通道對油氣運移和聚集的影響等。

2.課內大作業

為了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地質問題的能力,在講授「石油地質學」課程的同時,針對主要章節的主要知識點設計了6個課內大作業。課內大作業採用「以學生為主」的模式進行教學,教師僅就基本原理和要點進行講解、輔導以及引導性的解答,啟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大作業要求的圖件、分析,並獨立完成報告,這種實踐環節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綜合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石油地質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課程設計

由於學時有限,僅僅依靠上述這些實驗和課內大作業對學生的實踐鍛煉是不夠的。因此,在「石油地質學」課程之後,安排「石油地質綜合訓練」課程設計,這是針對地質工程專業的一門單獨設置實踐教學環節,目的是使學生深化和鞏固所學的「石油地質學」理論知識,加強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石油地質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將來從事油氣地質與勘探工程設計奠定基礎。

「石油地質綜合訓練」課程設計所設計的資料全部為來自一個實際盆地的石油地質資料,包括烴源岩和原油有機地球化學分析數據、儲蓋層分析資料、地震資料、鑽井資料、測井資料、流體包裹體分析資料等,通過對這些資料的綜合分析,做出相關圖件,完成研究區烴源岩評價、油氣成藏綜合分析與評價和勘探目標評價與設計。最終提交內容豐富、觀點明確、分析論證透徹、文圖並茂的研究報告。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使學生初步掌握了油氣地質研究綜合研究與評價的工作程序和基本工作方法,學會了油氣地質研究所需的基本圖件的編制和相應軟體的使用,提高了學生的文字組織和表達能力。

4.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是對專業課程,尤其是石油地質學課程學習的延續。地質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的目的是綜合運用已學的油氣地質知識,以一定的科研項目為依託,初步掌握油氣地質研究的方法,培養、加強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地質工程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大部分為與盆地石油地質研究有關的題目,這是課程實踐外對石油地質課程學習的最好的應用與教學效果的檢驗。

課程組教師全部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本教學組藉助科研優勢,吸引對油氣地質與勘探研究感興趣的學生參與教師承擔的實際研究工作並完成其畢業設計任務;畢業設計中注重嚴格要求,並對學生在選題、開題、資料分析匯總,圖表編制和最後的論文撰寫、答辯等各個環節悉心指導,認真負責。鼓勵學生勤於思考,獨立完成畢業設計中所需的圖表,鼓勵學生在詳細調研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通過畢業設計,學生的石油地質工作方法和思維方式及基本技能得到了很好地訓練,加深了對石油地質學理論的理解。

教學方法與手段

1.教學方法

「石油地質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在課程總學時不變的前提下,課程組精簡理論教學,增加實踐環節,廣泛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授課效率。同時,採取多種方式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達到深化理論學習,提高實踐能力的目的。

(1)精簡理論學時,實現課堂多媒體教學

該課程的主要教學方式是課堂教學,通過課堂講授,將該課程的理論和方法傳授給學生。本課程涉及學科多,教學學時緊張,如何提高課堂效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為此,我們十分重視課堂教學,精選講課內容,精講重點難點,安排同學自學易於理解的內容,並廣泛采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授課效率,利用46學時講授了原來靠板書64學時講授的課程內容,節約的學時主要安排實踐訓練。

(2)加強實踐環節,學生自主完成大作業

為了加深學生對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本課程配合理論學習,安排有18學時的實驗和習題教學。習題主要包括烴源岩演化特徵與生油區評價、時間-溫度指數計算與烴源岩成熟度評價、天然氣成因類型綜合判別、圈閉及油氣藏類型的識別、流體勢計算和油氣運移方向分析、油氣藏形成條件綜合分析等,這些習題由教師簡要介紹做題思路,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批改後,再逐一給學生講解存在的問題。通過大作業達到了加深理解、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效果良好。

(3)科研促進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本課程組教師長期從事與教學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承擔了國家「973」、油氣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油田委託的重大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自然科學獎多項,發表了一系列相關領域的高水平論文。科學研究活動不僅提高的教師的學術水平,科研成果還成為講課的素材、教材的內容與實例,教師在教學中將自己的科研心得和學科最新進展講授給學生,提高了學生對科學的探索精神,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科研實驗室向本科生開放,承擔本科生實驗課。本課程的烴源岩地球化學實驗和油氣成藏物理模擬實驗都是在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科研實驗室為石油地質學課程的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教學條件。與此同時,教師根據自己的科研課題設立科技創新項目,為學生提供研究經費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4)加強教學改革,探索研究型教學模式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本課程開始了研究型教學的探索。首先在地質工程專業創新班進行研究型教學模式的試點。目前正在進行石油地質研究型教學文獻庫、案例庫、課堂討論主題庫的建設;在教學中將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基於探索和研究的教學模式,將研究型教學理念落實課程教學上,即採用與研究型教學相適應的授課方式、討論形式、作業類型、實踐訓練和考核方式。打破傳統的單一教材,適當增加相關的科技文獻和科研報告,增加案例教學;授課過程中採用學生課前自學、課堂討論、教師總結、課後答疑的雙向教學方式;教師指定題目要求學生撰寫科技小論文;以分組的形式要求每組學生自主設計和操作實驗,完成實驗報告;採取綜合的考核方式,包括期末閉卷考試、科技小論文的多媒體答辯、實驗報告及平時討論發言成績。

(5)豐富網路資源,網路教學補充課堂教學

配合課程教學,充分利用校園網,解決學生自學、復習、答疑等問題,學生可以通過網路獲取教師的教學材料,有利於學生在課堂集中精力聽課,從而解決了課堂信息量大給學生做筆記帶來一定困難等問題。在精品課程網上,學生可以瀏覽課程大綱、教學內容、復習思考題,也可以進行網上答疑。

2.教學手段

為了搞好該課程的教學,課程組在重視傳統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廣泛採用電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授課效率,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採取多種方式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達到深化理論學習,提高綜合能力的目的。

近年來,隨著我校電化教學設備的改進,本課程在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變化是:逐漸由傳統的板書課堂教學轉變為以多功能教室為主的多媒體教學;在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知識輸出快、效率高的優勢,繼續發揮傳統課堂教學的優點,二者兼顧,共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精細認真的課前准備,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良好的電化教學手段,大大提高了課堂授課效率。目前課程組每位教師都有一套完整的PowerPoint教學幻燈片。除年輕教師要求用傳統課堂教學外,其他課堂基本都是多媒體教學。

配合教學內容還適當放映一些教學片,如美國AAPG繼續教育短片,電影《儲集層》、《古潛山》和《油氣勘探》等教學片。

『陸』 地質學研究的內容是什麼

研究地球的物質組分及其形成條件和分布規律的學科有:地球化學、結晶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和寶石學.
研究地球的內部構造及其形成條件和演化規律的學科有:構造地質學、區域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
研究地球的歷史的學科有:地史學、古生物學、岩相古地理學和第四紀地質學.
研究地質學的應用問題的學科有:工程地質學、環境地質學、煤田地質學和石油地質學.
研究地質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學科有:同位素地質學、數學地質學和實驗地質學.
全球的綜合性研究的學科有:板塊地質學、海洋地質學和天文地質學

『柒』 石油是通過什麼手段發現的地質勘探的原理是什麼 怎麼勘探

石油勘探主要有:
1、地質法:通過露頭、岩石、岩心觀察,來研究成礦的地質條件、地質環境和地質作用實現找礦的一種方法;
2、地化法(Geochemistry):取樣、分析化驗;
3、物探方法:根據地下岩石或礦體的物理性質差異所引起的某些異常物理現象的變化去判斷地質構造、沉積等地質現象發現礦體的一種方法,常用的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地震勘探等;
4、鑽探法:為勘探地下含油氣情況所鑽的油氣探井,有4大類(1)參數井;(2)預探井;(3)評價井;(4)資料井;

地震勘探:它的原理是由人工製造強烈的震動(一般是在地下不深處的爆炸)所引起的彈性波在岩石中傳播時,當遇著岩層的分界面,便產生反射波或折射波,在它返回地面時用高度靈敏的儀器記錄下來,根據波的傳播路線和時間,確定發生反射波或折射波的岩層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狀,認識地下地質構造,以尋找油氣圈閉。

閱讀全文

與石油地質基礎的研究內容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紫蘇雲吞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2
懷孕怎麼減肥最好方法 瀏覽:354
人類都用什麼方法治病 瀏覽:227
紅米5的簡訊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32
汽車脫脂劑的使用方法 瀏覽:915
雞下軟皮蛋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476
如何用中醫的方法來看病 瀏覽:15
腸子漏氣出血治療方法 瀏覽:810
曬白金的鑒別方法 瀏覽:439
痛風快速消腫方法 瀏覽:245
摩托羅拉翻新機鑒別方法 瀏覽:840
單晶硅的檢測方法是怎樣檢測的 瀏覽:58
吸奶器吸奶的正確方法 瀏覽:268
游泳池水質檢測方法 瀏覽:90
下眼皺紋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209
火炭母功效與作用食用方法與禁忌 瀏覽:250
耳痛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瀏覽:480
燙傷了用什麼方法在家處理 瀏覽:624
風電塔筒法蘭橢圓度測量方法 瀏覽:931
核桃外皮食用方法 瀏覽: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