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國怎麼計算
民國紀年方式以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為元年,與公元紀年相差11年。月與日則同公歷。 如:民國16年(1927年)
㈡ 中華民國的時間要怎麼算
清朝宣統三年八月十九(西元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成功發動辛亥革命。隔年(西元1912年)陽歷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
㈢ 民國的年份計算公式
在公元記年+11,就是民國記年。
㈣ 如何計算民國年份
中華民國成立於1912年,1912年是民國元年,演算法是公元年份-1911年,得出民國年份。
1931年是民國20年,1931-1911=20。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
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職,定國號為中華民國,改用陽歷,以1912年為民國元年,以五色旗為國旗。直至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利而遷台。
(4)民國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清宣統三年辛亥年(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於武昌起義,推翻清朝帝制。湖北軍政府的文告和各省響應的宣言不使用年號,使用黃帝紀元;但革命黨人討論成立共和政府時,認為黃帝紀年也不合民主共和的宗旨。
各省代表於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南京召開臨時大總統選舉大會,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次年(1912年)元旦正式就職,通電各省,頒訂國號為中華民國。
並且不再使用帝制的年號,以黃帝紀元4609年11月13日(1912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並改用公歷。中華民國成立前的紀年可用「民前」,例如,民前一年就是1911年。
㈤ 民國的計算方法
民國七十九是公元1990,他是以辛亥革命1911為民國元年
㈥ 民國多少年怎麼算
民國年=公元年-1911。因為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在公元1911年爆發後,1912年1月1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此後,到1949年都為中華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是中國歷史上大動盪大轉變的時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終結階段。中華民國的建立不同於此前中國的君主王朝,它是經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斗爭而建立的共和國家。
19世紀末年,由於清朝腐敗不堪和資本主義列強侵略的深入,尤其是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使中國陷入嚴重的民族危機。先進的中國人紛紛探求救亡圖存的辦法。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和西方政治思想學說的傳播,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勢力開始登上中國的政治舞台。
(6)民國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公元年的演算法
格里歷與儒略歷大致一樣,但格里歷特別規定,除非能被400整除,所有的世紀年(能被100整除)都不設閏日;如此,每四百年,格里歷僅有97個閏年,比儒略歷減少3個閏年。
格里歷的歷年平均長度為365.2425日,接近平均回歸年的365.242199074日,即約每3300年誤差一日,也更接近春分點回歸年的365.24237日,即約每8000年誤差一日;而儒略歷的歷年為365.25日,約每128年就誤差一日。
到1582年時,儒略歷的春分日(3月21日)與地球公轉到春分點的實際時間已相差10天。因此,格里歷開始實行時,將儒略歷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為格里歷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有10天被刪除,但原星期的周期保持不變。
狄奧尼修延續了亞歷山大歷,製作了一個稱作「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年」(Anni Domini Nostri Jesu Christi )95年的數字表格。狄歐尼休發明始於532年的新95年表格的唯一理由是在他創製表格那年(525)距離西里爾表格結束還有6年。
他沒有說耶穌降生在其他歷法中是哪一年,而只推算耶穌降生距今已525年。他沒有意識到亞歷山大歷復活節日期每532年一次循環,即使他明顯知道維多利亞歷法的532年一循環,卻只指出復活節95年後不會重復。
他知道維多利亞復活節與亞歷山大復活節的日期不同,因此他無疑假設了兩種歷法的循環無法吻合。另外,他顯然沒有意識到僅僅用19×4×7(19年循環×閏年的循環×每周天數)與亞歷山大歷532年循環吻合,否則他本該提到這個簡單的事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法、紀年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西元紀年,但仍然並用我國傳統農歷,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西元為新中國的紀年。
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西元」。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還有干支紀年法、道教歷法、帝王年號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佛教紀年、伊斯蘭教紀年、猶太教紀年、日本紀年、希臘紀年等。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從黃帝紀年開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年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至今(2018)是中國傳統歷法開元4715年。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學家和世界上大多數權威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21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㈦ 民國公元怎麼計算
公元1912年是民國元年,所以計算的時候加減1912就行了。比如2016-1912=104,就是說民國104年。
㈧ 民國怎麼計算民國的年代怎麼計算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中華民國正式建立。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利而遷台。公歷1912年是民國初年。——常識歷史篇。
㈨ 民國時間的計算方法
1911年辛亥革命,這年是民國元年,因此民國103、104
105分別是2014、2015、2016年
㈩ 中華民國六年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民國六年是公元1917年。計算方法是:公元年=民國年+1911。
另外,關於演算法:
為什麼是從1911開始算而不是1912呢?這是因為民國是1912年成立的,即1912年是民國一年或者民國元年,而民國零年是不存在的(這與西歷公元年一樣,沒有公元零年的)。即1911年為民前一年,第二年1912年就為民國一年了。所以民國年與公元年換算是:民國年=公元年-1911(即計算思路是把1911年當成了民國零年)。
1912年為時間軸原點,
向前是民前年:1911年為民前一年、1910年為民前二年......
向後為民國年:(1911年當為民國零年(當然民國零年是不存在的),所以計算是從1911開始)1912年為民國一年、1913年民國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