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可控硅耐壓值計算方法

可控硅耐壓值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3-04-21 16:39:08

如何計算可控硅上峰壓值

計算可控硅上峰壓值指的是交流電、紋波、脈沖電等等波形中,波形最高點和鎮鉛配最低點的電壓差。家用電網激攜的御指220伏的正半周220乘1.41等於310,副半周220乘1.41等於310,峰壓值為310+310=620伏。

㈡ 請問,可控硅的耐壓值怎麼選定

要看行輪凱負載類型檔喚
感性負載耐壓比工作電壓大1倍桐讓以上
阻性負載耐壓比工作電壓大0.3倍以上

㈢ 可控硅主要參數

可控硅的主要參數非過零觸發-無論交流電電壓在什麼相位的時候都譽圓可觸發導通可控硅,常見的是移相觸發,即通過可控硅的主要參數
1、額定通態平均電流IT在一定條件下,陽極---陰極間可以連續通過的50赫茲正弦半波電流的平均值。
2、正向阻斷峰值電壓VPF 在控制極開路未加觸發信號,陽極正向電壓還未超過導能電壓時,可以重復加在可控硅兩端的正向峰值電壓。可控硅承受的正向電壓峰值,不能超過手冊給出的這個參數值。
3、反向陰斷峰值電壓VPR當可控硅加反向電壓,處於反向關斷狀態時,可以重復加在可控硅兩端的反向峰值電壓。使用時,不能超過手冊給出的這個參數值。
4、控制極觸發電流Ig1 、觸發電壓VGT在規定的環境溫度下,陽極---陰極間加有一定電壓時,可控硅從關斷狀態轉為導通狀態所需要的最小控制極電流和電壓。
5、維持電流IH在規定溫度下,控制極斷路,維持可控硅導通所必需的最小陽極正向電流。近年來,許多新型可控硅元件相繼問世,如適於高頻應用的快速可控硅,可以用正知腔或負的觸發信號控制兩個方向導通的雙向可控硅,可以用正觸發信號使其導通,用負觸發信號使其關斷的可控硅等等。
可控硅的觸發過零觸-一般是調功,即當正弦交流電交流電電壓相位過零點觸發,必須是過零點才觸發,導通可控硅。
非過零觸發-無論交流電電壓在什麼相位的時候都可觸發導通可控硅,常見的是移相觸發,即通過改變正
弦交流電的導通角搭虛衫(角相位),來改變輸出百分比。

可控硅的主要參數:
1 額定通態電流(IT)即最大穩定工作電流,俗稱電流。常用可控硅的IT一般為一安到幾十安。
2 反向重復峰值電壓(VRRM)或斷態重復峰值電壓(VDRM),俗稱耐壓。常用可控硅的
VRRM/VDRM一般為幾百伏到一千伏。
3 控制極觸發電流(IGT),俗稱觸發電流。常用可控硅的IGT
一般為幾微安到幾十毫安。

㈣ 怎麼用耐壓儀測可控硅的耐壓!!

可以使用耐壓儀慢慢升壓,同時監測漏電流。當漏電流上升到突然超過10ma時(大功率的可控硅這個值可能是100ma),記錄下當時的施加電壓。用這個記錄的電壓值乘以0.8就是可控硅的額定電壓。

㈤ 可控硅驅動電流怎麼計算

可控硅作為一種開關器件屬於功率器件種類

可控硅的電壓知識:

為什麼ST與PHILIPS的很多產品都是以600V來生產?

例如:

BT131-600D,BT134-600E,BT136-600E,

BT137-600E,BT138-600E,BT139-600E,

BTA06-600C,BTA08-600C,BTA12-600B,

BTA16-600B,BTA24-600B,BTA41-600B........

這是因為功模空率器件的耐壓與市電輸入電壓有直接關系

通常情況下,功率器件的耐壓是市電輸入電壓的三倍

故,正反向耐壓計算公式為:

輸入電壓×3=功率器件敏游的額定電旦拿瞎壓

㈥ 請教可控硅阻容保護 電阻 電容 要怎麼計算

電容的念如選擇:

C=(2.5-5)×10的負8次仔山啟方×If

If=0.367Id

Id-直流電流值

如果整流側採用500A的晶唯畢閘管

可以計算C=(2.5-5)×10的負8次方×500=1.25-2.5μF

選用2.5μF,1kv 的電容器

電阻的選擇:

R=((2-4) ×535)/If=2.14-8.56

選擇10歐

閱讀全文

與可控硅耐壓值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除黑蚊子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16
斐訊盒子連接電視方法 瀏覽:932
拆除手機指環扣的方法 瀏覽:362
橡膠手錶帶清洗用簡單的方法 瀏覽:113
曾仕強隨機應變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877
取決心態的簡單方法 瀏覽:25
男士面霜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437
透視函數的使用方法 瀏覽:275
詞路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瀏覽:282
如何快速反轉現狀的方法 瀏覽:24
課題評審得分計算方法 瀏覽:349
閃送安裝方法 瀏覽:538
手機聽語音老是黑屏解決方法 瀏覽:457
旋轉狗狗的正確方法 瀏覽:535
職業發展方法和技巧 瀏覽:669
如何用艾灸條祛濕氣視頻操作方法 瀏覽:768
21加4乘以3的計算方法 瀏覽:826
五味雜陳食用方法 瀏覽:209
四指靶場訓練方法 瀏覽:626
花卉的科學種植方法 瀏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