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雨水管排水量是怎麼計算的
雨水流速,管道的排水速度
Ⅱ 雨水管道水力計算用的是什麼方法
這個問題,我考慮
可能是雨水管道在不同工作狀況下的兩種水力坡度。當雨水管按無壓流(非滿流)設計,就是按明渠均勻流計算,水力坡降等於水面坡降,等於管軸或管底坡降。但有時雨水管道必須按有壓流考慮,即有壓排水。在有壓排水情況下,排水管道水力坡降=(整個排水管路的起端水位與未端,即出水口水位差)/管線長度,而排水管路的起端水位應盡可能取大值,即起端水面盡可能接近地面,所以你的現在的單位中,「「水力坡降」選取的方法為:水力坡降=(地面標高-出水口水位)/管線長度。」在這種情況下是正確的。
如果在同等條件下,按這兩種方法設計同一管路,那管徑肯定會差很多,有壓排水過水斷面是整個圓管截面積,只要出口水位不是太高,通常按有壓排水設計,管徑會小得多!所以在遇到
特大暴雨,而又不設排水泵站時只好按有壓排水考慮了。
Ⅲ 雨水管的流量計算
與高度有關
假設5層樓,高15米,最大水流速度每小時約200立方
3層樓,高10米,最大水流速度每小時約160立方
Ⅳ 排水管工程量計算
(直管、管件、閥門、法蘭及緊固件等)一般按管道系統計算.首先在平面圖上找到管道系統的進出口,每個系統從較大的管徑算起,遇到異徑管時開始改變管徑.管線上遇到三通時,表明在主幹線管道上有支管線,則應把支管線的工程量一次計算完,包括支管線的管道、閥門、管件、法蘭等,同時用鉛筆作記號,可避免重復計算.按照這種方法,把整個系統管線所有的工程量全部計算完,然後,再計算另另一個管道系統.其次計算設備與設備之間向連接的管道,這一類管道在施工圖上比較零散,容易漏項.接著再計算設備本身的管道,如設備上部的排放管、有的要引到車間外,有的排放管道上還有阻火器安裝:又如設備下部的排污管道,有的要引入排水溝,有的要安裝鋼漏斗.總之凡是屬於管道安裝范圍的,都要逐台設備詳細查看,把工程量計算好.
為了減少預算項目的數目及計價時簡便,當一個工程項目內所有管道、閥門、管件和法蘭等,計算完以後,要把各系統相同的工程量進行同類項合並.如幾個系統的管道安裝,相同材質、規格、焊接方法時,項目可以合並.當管道工程量同類項合並時,應根據管道類別的劃分選定採用的焊接方法.
1.劃分排水流域,管道定線;2.劃分設計管段;3.劃分、計算各設計管段的匯水面積;4.確定各排水流域的平均徑流系數ψ;5.確定設計重現期P,地面集水時間t1及起點埋深;6.根據當地暴雨強度公式,計算單位面積徑流量q0,(根據需要,可繪制q0-t2曲線圖;7.列表進行雨水干管及支管的水力計算;8.繪制管道系統平面圖和縱剖面圖。
Ⅵ 排水量怎樣計算
排水量是船舶或物體自由浮於水中且保持靜態平衡時所排開水的重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一個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於被它排出的水的重量,也就是與船體浸入水中體積相同的水的重量,這就是船的排水量。
浮船的排水量計算公式:
排水量(浮力)=船自身的重量+滿載時貨物的重量(所受的重力=浮力)。
公式:F浮=G排=m液·g=ρ液·g·V排液。
排水量通常用噸位來表示,所謂排水量噸位是船舶在水中所排開水的噸數,也是船舶自身質量的噸數。默認船都沒有沉的。
物體下沉之後:F浮<G物(浮力小於重力)
G排=ρ液·g·V物。
Ⅶ 排水管流量怎麼計算阿
以DN400排水管為例:
每小時流量與其管道長度及管道兩端的高差有關系,一般情況下,排水管內流速在0.3m/s左右,因此當管道滿管時,其流量為:0.4×0.4×0.785×0.3=0.03768(m3/s)=135.648(立方米/每小時)
排水管主要承擔雨水、污水、農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務。排水管分為塑料排水管、混凝土管(CP)和鋼筋混凝土管,規格有管內徑DO(100mm——3000mm),長度LO(1m——20m) 壓力指數,Ⅰ級 Ⅱ級 Ⅲ級 口徑分為:平口、企口、承插口、雙插口、鋼承口。
1、排水安全性:
孔口位於波谷,由於波峰和過濾織物雙向作用,孔口不易堵塞,保證了透水系統暢通。
2、耐腐蝕性:
與軟式彈簧排水管相比,塑料不易銹蝕。
3、強度及易彎曲
獨特的雙波紋結構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外壓強度,排水系統不會受外界壓力變形而影響排水效果。
4、經濟型
與同口徑其它排水管相比較,其售價較低。
Ⅷ 給排水管水流量的計算公式
Qh=mqKh/3600T。
式中 Qh—最大小時平均秒流量(給水流量),L/s;
m—用水單位數,人數或床位內數等;
q—生活用水定容額,L/(人·d),L/(床·d)或L/(人·班)等;
Kh—小時變化系數;
T—用水時數,h。
用水集中型公共建築的設計秒流量 對於用水集中型公共建築,如工業企業的生活間、公共浴室、職工食堂或營業餐館的廚房、體育場館運動員休息室、劇院的化妝間、普通理化實驗室等建築的生活給水管道的設計秒流量,應根據衛生器具給水額定流量、同類型衛生器具數和衛生器具的同時給水百分率按下式計算,即
qg=∑q0N0b。
式中 qg—計算管段的給水設計秒流量,L/s;
q0—同類型的一個衛生器具給水額定流量,L/s;
N0—計算管段同類型衛生器具數;
b—衛生器具的同時給水百分率,按《規范》採用。
如計算值小於該管段上一個最大衛生器具給水額定流量時,應採用一個最大的衛生器具給水額定流量作為設計秒流量,大便器自閉式沖洗閥應單列計算,當單列計算值小於1.2L/s時,以1.2L/s計;大於1.2L/s時,以計算值計。
Ⅸ 給排水管水流量的計算公式
GB50015-2003《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2009年修訂版中給出了一個排水橫管的水力計算公式,是目前官方的給排水管水流量的計算公式。
見下截屏:
拓展資料:
室內排水管安裝:
立管安裝
1.將立管洞鑿打到需要大小
2.吊線 最上層和最下層分別打一管卡將線固定
3.逐層打卡
4.在材料堆放區根據圖紙下料 組裝
5.運送至每個安裝點
6.安裝順序位置標高一定要精確塗膠一定要到位
7.立管安裝完成
支管安裝
1.根據立管預留口測量支管的長度,和管卡的位置,並用記號筆標注,把測量尺寸記錄
2.安排一個普工將標注的管卡位置打孔並安裝管卡
3.根據記錄薄記錄在下料區取料
4.拼裝,張貼編號
5.根據編號運送至目的地
6.拼接安裝順序配件方向塗膠等重要環節定要細心
7.支管安裝完成
補洞
1.使用成品吊模(一個普工即可)
2.吊模與接觸面一定要密實
3.澆築之前先用水澆
4.將混凝土攪勻搗實(首次澆築板厚的二分之一)
5.澆水保養
6.進行二次澆築
7.完成
Ⅹ 雨水量的計算方法
雨水的降落量用自記雨量計(見圖測錄。雨水徑流量可以用設在渠道或管道內的流量計測錄,也可以從雨水降落量推算。推算的方法有多種。雨水管道的匯水面積一般不大,故設計流量的確定常用估算小匯水面積徑流量的方法。一般採用推理公式: 雨水量
Q=сFq=167сFi
式中Q為雨水管道設計流量(升/秒);с為徑流系數(雨水徑流量和降落量的比值);F為匯水面積(公頃);q為設計暴雨強度,以單位面積降雨流量計〔升/(秒·公頃)〕;i為設計暴雨強度,以降雨深度計(毫米/分)。排水管道常分段設計。雨水管道設計段的匯水面積 F可從雨水管道系統平面圖上求得。徑流系數 с根據地面狀況和經驗數據確定,屋面、路面、場地等鋪砌地面可採用0.8或0.9,綠地可採用0.1或0.15,一般按設計規范採用。由於影響徑流系數的因素很多而復雜,故其數值精度不高。
設計暴雨強度根據當地降雨記錄選用。限於經濟條件,不能採用歷史上曾出現的最大值。常先把自記雨量計記錄歸納為暴雨曲線或公式,然後根據設計條件確定設計段的暴雨強度。常用公式為式中 t為降雨歷時(分);p為重現期(年);A、A1、b、C、n為與地區氣象條件有關的參數。可以看出,i值是t時段內的平均強度。一陣雨中有很多t時段和相應的i值,式中的 i值是其中的最大值。設計段的瞬時流量是由排水面上各點的雨水匯集成的,所以設計降雨歷時應當等於匯水面上最遠一點流到計算點的時間。它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地面集水時間,其值可以估計,也可藉助某些經驗公式估算,一般在5分鍾左右;另一部分為雨水在管渠內的流行時間,隨流程長短而異,其值可以計算。對同樣的一個歷時(例如10分鍾),每陣雨的相應i值(如i10)不同,大雨值大,小雨值小。重現期p也要影響i值的大小。例如p=2年時的i10值是(i10)2,表明平均每二年出現一次陣雨,它的 i10等於或大於(i10)2;p值愈大, (i10)p愈大。設計重現期的確定,決定於對暴雨積水的容忍程度和經濟條件,對設計雨水管道的選用范圍一般為0.33~2.0年;對設計涵洞一般為 20~50年(見涵洞)。重要幹道、地區或短期積水即能引起嚴重損失的地區,宜採用較高的設計重現期。
值得注意的是,徑流系數有一定的可控性。通過地面的高程規劃,空地的平整、綠化和容許綠地短暫積水,可使徑流系數降低。此外,還可利用地區的湖泊、水塘調蓄雨水量,以減少雨水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