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
你好,建議盡快做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冠心病的治療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冠心病確診方法
冠心病最准確的診斷的方法是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一種有效方法。它能較明確地揭示冠狀動脈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變的位置、程度與范圍。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唯一能直接觀察冠狀動脈形態的論斷方法,醫學界號稱其為「金標准」。冠狀動脈造影有重要意義。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
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以改善冠狀動脈的供血和減輕心肌的耗氧,同時治療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為原則。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包括葯物治療、再灌注治療和心臟移植手術。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之一:葯物治療冠心病
葯物治療是冠心病基礎治療方法,主要是根據病情,在醫師的指導下單用或者聯合應用葯物進行治療。葯物治療可以緩解症狀和穩定病情,某些葯物也可以延緩或減輕冠狀動脈硬化的發展進程,積極控制引起血管硬化的危險因素,可達到既治療又預防的作用。
1、治療冠心病之心絞痛發作時的葯物治療
心絞痛發作時可以服用硝酸甘油或心痛定,以迅速擴張冠脈,增加心肌血液供應,改善心肌缺血的現狀,防止心肌因缺血發生壞死。硝酸甘油:硝酸甘油1片(每片0.3~0.5毫克)嚼碎後舌下含服,1至2分鍾後心絞痛即可緩解,如5分鍾後疼痛仍無緩解可再含服1片。心痛定:可治療和預防心絞痛發作、抗心律失常作用。用法為每次1至2片,每日3次症狀減輕後改為1片。
2、治療冠心病之緩解期葯物治療
冠心病緩解期的治療可以用下列葯物治療:
① 硝酸酯類和中葯合劑等擴張冠脈;
② 應用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組織劑緩解冠脈痙攣、降低心肌耗氧量;
③ 應用ACEI類減低心臟後負荷。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之二:再灌注治療
再灌注治療方法是採取辦法使閉塞的冠狀動脈再通,恢復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縮小梗死面積,從而改善血液動力學,恢復心臟的血液供應。主要有三種方法。
1、再灌注治療冠心病之溶拴治療
是通過靜脈滴注溶栓葯物,使血栓溶解,達到梗死相關血管再通的目的。
2、再灌注治療冠心病之介入療法
介入治療的基本原理是將球囊導管通過血管穿刺置入狹窄的血管內,在體外將球囊加壓膨脹,撐開狹窄的血管壁,使病變血管恢復暢通。1-2處狹窄且放支架容易可選擇介入治療。
3、再灌注治療冠心病之冠狀動脈搭橋手術(CABG)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主要原理是使用自身血管(乳內動脈、橈動脈、胃網膜右動脈、大隱靜脈)在主動脈和病變的冠狀動脈建立旁路(「橋」)使主動脈內的血液跨過血管狹窄的部位直接灌注到狹窄遠端,從而恢復心肌的血液供應。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之三:心臟移植手術
對於以下情況:冠心病發展至晚期,經葯物治療無效;外科手術或介入治療無法矯治、修復、疏導;出現頑固的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反復發作,危及生命,估測1年內死亡風險極高,均應及早施行心臟移植手術。
通過上述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的分析,相信你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已經有所了解。治療冠心病,應針對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冠心病的治療方法。
② 冠心病如何確診.怎樣治療
一.首先了解冠心病是一種什麼樣的心臟病?
冠心病是供養心臟心肌的動脈血管(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性狹窄或阻塞,或合並痙攣,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嚴重狹窄及阻塞,引起心臟心肌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或心肌壞死的一種心臟病。
二.有那些症狀可懷疑冠心病?
胸痛是心肌缺血發作引起胸骨後壓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區或左上肢;部分可出現胸部及頸部緊縮感,可伴有背部及左上肢疼痛不適或胸悶;部分可出現上腹痛,伴有惡心嘔吐;少部分出現牙痛,伴有頭痛。濰坊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劉同祥
上述症狀常為陣發性,多在勞累、晨起時發作,休息或口服硝酸甘油類葯物可緩解,持續3—5分鍾。如疼痛加劇,持續時間明顯延長,服葯後仍無法緩解則預示有心肌梗死的發生。
如有上述症狀找專業心血管醫生看病。
三.那些人易得冠心病:
有高脂血症; 高血壓; 糖尿病; 肥胖; 吸煙及家族史的人。
四.有哪些常用的臨床檢查方法?
1.心電圖:心電圖檢查是簡單有效的臨床檢查方法,而且價格低,可隨時進行檢查和動態觀察,心電圖正常並不能排除冠心病診斷。
2.心電圖運動試驗:如平靜心電圖未出現心肌缺血表現,可進行運動試驗,以增加心臟負荷,激發心肌缺血,較平靜心電圖在冠心病診斷中提高,但陰性結果不能完全排除冠心病診斷。
3.超聲心動圖:可觀察心室壁的活動情況,有助於心肌梗死時心室功能及其並發症的診斷。
4.放射性核素檢查:主要用於協助區別梗死、缺血與正常心肌的代謝情況,以判斷梗死及預後等。
五.冠心病確診性檢查方法:
1.CT冠狀動脈成像—CTA:是通過靜脈注入造影劑,應用螺旋CT掃描,將冠狀動脈成像。是確診冠心病的一種無創檢查方法;
2.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造影是一種有創檢查方法,是確診冠心病的金標准,它通過特製的動脈插管插入冠狀動脈,並選擇性地注入造影劑,觀察冠狀動脈的病變情況,是目前診斷冠心病的主要檢查方法。
六.冠心病的主要治療方法:
1. 葯物治療:擴張冠狀動脈的葯物,抗血小版聚集葯物,降脂葯物。合理飲食,適量體力活動,增強體質,防止肥胖,糾正血壓、血糖異常為主。
2.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是主要針對影響冠心病患者生活、工作質量,葯物治療不能控制的冠心病患者病情,方法主要有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行術、冠狀動脈支架安置術等。
3.外科治療:冠心病外科治療的手術方法主要是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其適應於左冠狀動脈主幹狹窄、冠狀血管多支病變、不適合行介入治療者。
冠心病介入治療、外科搭橋治療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質量。如果冠心病患者想進行介入治療或外科搭橋治療,一定找專業醫生就診。
③ 冠心病怎麼治
一、冠心病的治療方法
冠心病和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或者說冠心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目前,除了年齡和遺傳因素外,影響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大多都是可以改變的。因此,生活方式的改變就顯得非常重要。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要將血壓、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高血脂要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動物性脂肪,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同時戒煙,加強鍛煉,控制體重,平和心態,疏導不良情緒。
現代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可分為葯物治療、 介入治療 和手術治療。所有這些治療方法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在選擇治療方法前,醫生需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分析病情。而了解病情除一般的檢查如心電圖、超聲心電圖等外,目前認為最准確的診斷方法是做冠狀動脈造影。冠脈造影可以顯示冠脈狹窄的部位、范圍、程度等。
目前,針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還沒有有效的葯物治療方法,服用硝酸甘油等硝酸脂類冠脈血管擴張劑不失為緩解心絞痛最有效的方法,但缺點是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血管狹窄。
治療冠心病的葯物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 )抗血小板制劑如阿司匹林;( 2 ) β 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可用於心肌梗死後的二級預防,可有效減少心臟事件,從降低發病率和病死率方面也是穩定心絞痛患者的首選葯物;( 3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開搏通,對心肌梗死患者有良好的近期和遠期療效,可以降低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 4 )降血脂葯物,降血脂葯可以減少急性冠脈事件,降低冠心病死亡率,是冠心病治療的基礎用葯;( 5 )硝酸酯類葯物,該類葯物雖然不能有效減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但可有效緩解心絞痛症狀和發作頻次;( 6 )長效或緩釋二氫砒啶類鈣拮抗劑和非二氫砒啶類鈣拮抗劑可緩解穩定心絞痛患者的症狀而不增加不良心臟事件的發生率。
註:任何治療方案的選擇請咨詢您的醫生,由您的醫生為您決定選擇何種葯物,如何治療。
冠心病的介入治療 是指現代放射影像的指導下,採取經動脈插管的方式, 將導管經大腿股動脈或其它周圍動脈插入,送至升主動脈,然後探尋左或右冠狀動脈口插入,注入造影劑,使冠狀動脈顯影。這樣能較明確地揭示冠狀動脈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變的位置、程度與范圍,進而 對心血管疾病實施檢查和治療。介入治療可以不用手術開刀,即可對許多過去只能通過開胸手術治療的心血管疾病實施治療。其特點是創傷小,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小、恢復快,受到很多患者的歡迎。隨著放射影像以及超聲影像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技術設備的改進,心臟介入治療的適應症越來越寬。對於許多心血管疾病,可取代外科手術,達到手術治療的效果。
冠狀動脈搭橋術(簡稱冠脈搭橋)就是從患者其他部位取一條血管將移植在冠狀動脈狹窄的部位,移植的血管就像一座橋一樣架在主動脈和冠狀動脈之間。通常選用的血管是靜脈,從下肢取得,也可能是動脈,從胸壁內側獲得。搭橋術後良好的血液供應可以獲得重新建立,血也從主動脈通過所搭的橋到阻塞的冠狀動脈遠端。有時需要建立一支或多支橋以全面改善心肌缺血的情況。從下肢截取靜脈通常不會產生任何問題,因為靜脈的功能可以被其他靜脈所代替。
冠心病有 5 道防線。首先是防發病,要「防患於未然」;第二要防事件,冠心病患者要預防發生心梗、腦卒中(俗稱中風)等嚴重事件;第三要防後果,發生心梗或腦卒中要及時送醫院搶救,防止往更壞的方向發展;第四是防復發,防止心梗、腦卒中等復發;最後是防心力衰竭,反復發作心梗,心臟擴大最終容易發生心力衰竭。守好這 5 道防線,會有更多的人擁有一顆充滿活力的心。
④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有什麼
冠心病初期的治療一般是用葯物進行控制,同時使用飲食控制,不要吃辛辣,油膩的食物,不過一旦病情變得較為嚴重,患者就需要及時做冠狀動脈搭橋術等外科手術,以徹底消除病灶,術後注意休息,定期復查。
⑤ 冠心病怎麼治療
你好,如果懷疑是冠心病,建議做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目前,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是診斷冠心病的最好方法。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包括葯物治療、再灌注治療(溶栓、心臟搭橋手術和心臟支架手術)和心臟移植手術。具體選擇哪種治療方法的依據是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結果。治療方法不同,費用也不同。心臟搭橋手術一般5-6萬,不管搭幾支橋。
以下是冠心病治療方法的詳細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冠心病的治療是為了改善生活質量和預防嚴重並發症出現。
冠心病的治療以改善冠狀動脈的供血和減輕心肌的耗氧,同時治療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為原則。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包括葯物治療、再灌注治療(溶栓、心臟搭橋手術和心臟支架手術)和心臟移植手術。具體選擇哪種治療方法的依據是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結果。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之一:葯物治療冠心病
葯物治療是冠心病基礎治療方法,主要是根據病情,在醫師的指導下單用或者聯合應用葯物進行治療。葯物治療可以緩解症狀和穩定病情,某些葯物也可以延緩或減輕冠狀動脈硬化的發展進程,積極控制引起血管硬化的危險因素,可達到既治療又預防的作用。
1、治療冠心病之心絞痛發作時的葯物治療
心絞痛發作時可以服用硝酸甘油或心痛定,以迅速擴張冠脈,增加心肌血液供應,改善心肌缺血的現狀,防止心肌因缺血發生壞死。硝酸甘油:硝酸甘油1片(每片0.3~0.5毫克)嚼碎後舌下含服,1至2分鍾後心絞痛即可緩解,如5分鍾後疼痛仍無緩解可再含服1片。心痛定:可治療和預防心絞痛發作、抗心律失常作用。用法為每次1至2片,每日3次症狀減輕後改為1片。
2、治療冠心病之緩解期葯物治療
冠心病緩解期的治療可以用下列葯物治療:
① 硝酸酯類和中葯合劑等擴張冠脈;
② 應用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組織劑緩解冠脈痙攣、降低心肌耗氧量;
③ 應用ACEI類減低心臟後負荷;
④ 應用抗凝葯,如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形成;
⑤ 應用降心率葯物,如倍他樂克,減少心肌氧耗等。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之二:再灌注治療
再灌注治療方法是採取辦法使閉塞的冠狀動脈再通,恢復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縮小梗死面積,從而改善血液動力學,恢復心臟的血液供應。主要有三種方法。
1、再灌注治療冠心病之溶拴治療
是通過靜脈滴注溶栓葯物,如:尿激酶、鏈激酶等,使血栓溶解,達到梗死相關血管再通的目的。
2、再灌注治療冠心病之介入療法
介入治療的基本原理是將球囊導管通過血管穿刺置入狹窄的血管內,在體外將球囊加壓膨脹,撐開狹窄的血管壁,使病變血管恢復暢通。1-2處狹窄且放支架容易可選擇介入治療。
心臟支架介入醫療(PCI)的適應症(1-2處狹窄且放支架容易可選擇介入治療)
1.急性心肌梗死
2.心絞痛(穩定性和不穩定性)葯物醫療效果欠佳,冠狀動脈造影提示血管有75%以上狹窄。
3、再灌注治療冠心病之冠狀動脈搭橋手術(CABG)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主要原理是使用自身血管(乳內動脈、橈動脈、胃網膜右動脈、大隱靜脈)在主動脈和病變的冠狀動脈建立旁路(「橋」)使主動脈內的血液跨過血管狹窄的部位直接灌注到狹窄遠端,從而恢復心肌的血液供應。
急診冠狀動脈搭橋(CABG)的適應症
1.左主幹病變
2.左主幹加三支病變
3.急性心肌梗死6~8小時內,血管解剖適合接收冠脈搭橋術
4.急性心肌梗死出現乳頭肌斷裂、心室游離壁決裂等並發症
5.急性心肌梗死出現頑固性心律失常,積極內科醫療無效,血管解剖適合接收冠脈搭橋術
6.PCI診斷或醫療出現夾層、心臟或血管決裂、心包填塞等
擇期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心臟搭橋手術)的適應症
1.左主幹病變
2.累及左前降近端的大多數雙支和三支血管病變
3.左心功用不全的三支血管病變
4.合並有意義的瓣膜病、室壁瘤等病變
5.合並有糖尿病的多支血管病變
6.慢性完整閉塞的部分單支和雙支病變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之三:心臟移植手術
對於以下情況:冠心病發展至晚期,經葯物治療無效;外科手術或介入治療無法矯治、修復、疏導;出現頑固的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反復發作,危及生命,估測1年內死亡風險極高,均應及早施行心臟移植手術。
通過上述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的分析,相信你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已經有所了解。治療冠心病,應針對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冠心病的治療方法。
⑥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硝酸酯類,如硝酸甘油,消心痛,欣康,長效心痛治。
2、他汀類降血脂葯,如立普妥,舒降之,洛伐他丁,可延緩或阻止動脈硬化進展。
3、鈣通道阻滯劑,冠狀動脈痙攣的病人首選,如合心爽,拜心同。
4、抗血小板制劑,阿司匹林每日100-300mg,終生服用。過敏時可服用抵克立得或波立維。
5、β-受體阻滯劑,常用的有倍他樂克,阿替樂爾,康可。
6、萼泰爾速,可以有效緩解症狀。
⑦ 冠心病治療方法有哪些
治療冠心病的方法,不同的治療方法,自然會有不同的效果。葯物治療:一般來說,葯物治療是治療冠心病的最基礎治療,也是最普遍且較有效的一種治療方法。但是採用該種治療方法一般是要根據患者自身具體病情,且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心臟一直手術,適用於嚴重或者是晚期的冠心病患者,不過要慎重選用。
⑧ 冠心病怎麼治療
什麼是冠心病?冠心病有哪些類型?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冠狀動脈供應心臟自身血液,冠狀動脈發生嚴重粥樣硬化或痙攣,使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種心臟病。冠心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導致的心絞痛、心律失常,嚴重者可發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積壞死,危及生命。
冠心病的臨床類型
臨床分型是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分型為標准,即:心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心絞痛又可分為勞力性心絞痛和自發性心絞痛。
(1)勞力性心絞痛又分3類,一是新發生的心絞痛;二是穩定型勞力性心絞痛;三是惡化勞力性心絞痛。
(2)自發性心絞痛一般指休息狀態下發作的心絞痛。其中將心絞痛發作時伴ST段抬高者,稱為變異型心絞痛。
冠心病
冠心病好發於長期從事腦力勞動而缺乏體育鍛煉,血壓、血脂偏高,體重超重,長期大量吸煙,及有心臟病家族史者。心絞痛可作為患冠心病的一個信號。心絞痛有時易與胃痛、肋間神經痛、腦膜疾病引起的胸病相混淆,需認真加以區別。冠心病患者還會出現心悸、胸悶、脈搏不規則,上樓或稍跑快即出現氣短或夜間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等現象。
心絞痛症狀
1 因急走、爬坡、上樓、負重、寒冷、飽餐、情緒激動等誘發因素而發生心絞痛,特別是老年人更易發生。
2 疼痛在胸骨後中部或上1/3處,可放射到左肩、左上臂疼痛,但也可在胸骨下部、上腹部、左側胸部、左頸、下頜等部位疼痛。
3 疼痛為一種壓迫感、沉重感、緊束感、灼燒感等。
4 疼痛發作大都持續2~3分鍾,最長一般不超過半小時。
5 情緒激動誘發者,隨著心平氣和之後可以消退;
6 體力活動誘發心絞痛者,在運動停止後常在短時間內緩解。硝酸甘油舌下含化通常可在3分鍾內,使心絞痛發作停止。否則,應懷疑心肌梗塞。
怎樣預防冠心病
1 合理飲食,不要偏食,不宜過量。要控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時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限制體重增加。
2 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緊張;保持足夠的睡眠,培養多種情趣;保持情緒穩定,切忌急躁、激動或悶悶不樂。
3 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活動,增強體質。
4 不吸煙、酗酒:煙可使動脈壁收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而酗酒則易情緒激動,血壓升高。
5 積極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這些疾病與冠心病關系密切。
發生心絞痛怎麼辦
1 立即停止原來活動,就地休息和用葯,如幾分鍾後仍得不到緩解或更加嚴重,就應請人幫助送醫院診治。
2 檢查和治療加重冠心病的基本疾病,如肥胖、高血壓、甲亢等。
3 消除引起心絞痛的誘因,如戒煙、治療貧血、避免過度體力活動和情緒激動,適當體育鍛煉,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4 結合發病規律,隨身攜帶葯物,在預料可能發病的情況下及時採取必要的預防性用葯。
5 抗心絞痛的葯物很多,如硝酸甘油、消心痛等。應隨身帶葯,以備急用。
http://health.sohu.com/7/0404/82/column219898245.shtml
一、冠心病急性發作怎樣使用保健盒自救?
冠心病病人常發病驟然,或有心絞痛,或有心律失常,甚至可發生心肌梗死,如果能及時用葯
,常可轉危為安。但往往是冠心病病人在發病時身邊無人,家又離醫院很遠,這時如果身邊帶
有一個保健盒則再好不過了。一般的保健盒,常分別裝有硝酸甘油(速效)、長效硝酸甘油、
潘生丁、亞硝酸異戊酯、安定、芬那露等幾種葯品。通常選用3-5種葯品裝在小的鋁盒或其它
合適的葯瓶中,平時帶在身上,晚睡放在床邊,用時隨手可取。那麼在什麼情況下,如何應用
這些葯物呢?如果你突然發作了心絞痛,要立刻卧床休息,同時馬上舌下含服速效硝酸甘油1
-2片,一般用葯後2-3分鍾就可緩解。葯效可維持20-30分鍾,可重復用葯2-3次。如心絞
痛發作時,伴有精神緊張或煩燥不安,或伴有心動過速,可同時服用安定或芬那露1-2片有助
於解除你的焦慮,對緩解心絞痛大有好處。如近期反復發生心絞痛,除臨時服用速效硝酸甘油
外還要堅持每日三次定時服用消心痛和潘生丁,劑量為消心痛10毫克/次,潘生丁50毫克/次。
這兩種葯都是血管擴張葯,對改善心肌供血,減少血小板凝集,減輕心臟負擔,緩解心絞痛大有好處。
二、冠心病的急救葯物長期服用有哪些危害?
目前臨床常用的急救葯物有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復方丹參滴丸、還有其他等等。這些強
烈的擴冠葯物可以使一個瀕臨死亡的冠心病患者起死回生,挽救了無數的心肌梗死病人,其臨
床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而作為冠心病的慢性期的治療把急救葯物(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丹
參滴丸等等)作為治療葯長期服用是弊大於利,嬌嫩的冠狀血管是經不起那些強烈的擴冠葯物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擴張的,最終導致冠狀血管老化,失去彈性,不可救也。
三、冠心病病人怎樣選擇食物?
冠心病病人在選擇食物時,應注意選擇一些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低,而維生素、食物纖維、有益的無機鹽和微
量元素較多的,並有降血脂、抗疑血作用的食物。具體可從以下幾類食物來選擇。
(1)可以隨意進食的食物
1、各種谷類,尤其是粗糧。
2、豆類製品。
3、蔬菜,如洋蔥、大蒜、金花菜、綠豆芽、扁豆等。
4、菌藻類,如香茹、木耳、海帶、紫菜等。
5、各種瓜類、水果及茶葉。
(2)適當進食的食物
1、瘦肉,包括瘦的豬肉、牛肉和家禽肉(去皮)。
2、魚類,包括多數河魚和海魚。
3、植物油,包括豆油、玉米油、香油、花生油、紅花油、魚油、橄欖油。
4、奶類,包括去脂乳及其製品。
5、雞蛋包括蛋清、全蛋(每周2~3個)
(3)少食或忌食食物
1、動物脂肪,如豬油、黃油、羊油、雞油等。
2、肥肉,包括豬、牛、羊等肥肉。
3、腦、骨髓、內臟、蛋黃、魚子。
4、軟體動物及貝殼類動物。
5、糖、酒、煙、巧克力等。
四、冠心病患者怎樣注意睡眠姿勢?
睡眠的姿勢會對心臟產生影響。我們經常採用的睡眠姿勢有仰面直腿,左側面、右側面屈腿
,而最好的姿勢是右側面屈膝而卧,因為這樣對心臟的壓力最小,這恰恰符合「卧如弓」的古
訓。而冠心病患者本身的心臟功能不好,而夜間又是冠心病的好發時間,因此冠心病患者更應
該選擇好正確的睡姿。冠心病中重度心絞痛患者,或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為減輕心臟負
擔,應該選用頭高腳低位,將頭部和胸部墊高,這樣可以減輕流回到心臟的血液,而減少心臟
的負擔,因此對病情有益。如果使用的是可以搖起的床,那麼可以根據患者的感覺適當的將床
搖起,一般搖起10-15度。這樣也可以減少冠心病的發病。
一、控制冠心病的關鍵是什麼
控制冠心病的關鍵在於預防。雖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但其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基礎卻始發於少兒期,這其間的幾十年為預防工作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機會。一級預防,防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消滅冠心病於萌芽狀態;二級預防,提高全社區冠心病的早期檢出率,加強治療,防止病變發展並爭取其逆轉;三級預防,及時控制並發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病人壽命。
冠心病的一級預防,即危險因素的干預。預防冠心病可採用針對全人群和高危人群兩種預防策略。前者是通過改變某個人群、地區或國家與冠心病危險因素有關的生活行為習慣、社會結構和經濟因素,以期降低人群中危險因素的均值;後者是針對具有1個或1個以上公認的(如高血壓、吸煙等)與冠心病有明確因果關系的危險因素水平的降低,才能有效地減少冠心病的發生。目前公認冠心病危險因素包括男性、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過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吸煙(現吸煙〉10支/日)、高血壓、高血脂、重度肥胖(超重〉30%)、有明確的腦血管或周圍血管阻塞的既往史。其中,高血壓、高膽固醇及吸煙被認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3個危險因素。除性別、年齡和家族史外,其它危險因素都可以預防和治療。
冠心病病變始兒童,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必須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膳食結構要合理,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和大量的甜食,加強體育鍛煉,預防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發生。超重和肥胖者更應主動減少熱量攝入,並加強運動量。高血壓、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除重視危險因素干預外,更要積極控制好血壓、血糖和血脂。大力宣傳戒煙活動,特別是要阻止兒童成為新一代煙民。
二、預防冠心病的措施
不吸煙。
只食用少量的牛油、奶油及各種油膩食物。
將你習慣食用的肉類量減少,將你食用的肉上脂肪除去,吃燒煮的肉,不要吃油煎的肉。
每周最多隻吃三隻雞蛋。
吃大量水果及蔬菜,但飲食要維持平衡均勻。
減少鹽的攝食量。攝食鹽量低可以降低血壓,並且減少發展冠狀動脈病的危險。
經常運動。有證據顯示,每周做兩、三次劇烈運動,可減少得心臟疾病的危險。但由於突然做劇烈運動很危險,必須以漸進的方式來開始實行你的運動計劃。
應付精神壓力,尋求各種途徑來調解生活上的壓力。可以培養嗜好或通過運動來鬆懈日常生活中的緊張情緒。
控制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和糖尿病。
定時檢查身體並遵照醫囑。
三、飲食習慣與冠心病有何關系
不好的飲食習慣和不合理的膳食結構與「現代病」的發生密切相關。據大規模的人群調查表明,不合理的膳食結構和繼發性載脂蛋白異常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
1912年俄國學者給家兔喂養高膽固醇食物,造成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動物模型。結果發現,建立模型過程中,先有血脂的異常升高,繼之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這說明不良的飲食習慣可以導致脂質代謝紊亂,從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的發生。
40年前,美國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一度曾上升很快,自60年代以後,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殘廢率卻有大幅度的下降。究其原因,多數學者認為,主要歸功於生活方式的改善,即減少膽固醇的攝入和控制吸煙等,從而降低了發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但在我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於膳食結構的不合理、吸煙等易患因素的影響,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殘廢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大量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飲食習慣與冠心病之間有密切關系,平素食高膽固醇食物的人,冠心病的發病率明顯升高。
四、戒煙和少吃多脂食物可降低心臟病發病率
聯合國在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減少吸煙和少吃多脂肪食物收到成效,降低了心臟病的發病率。發表在英國醫學周刊《柳葉刀》上在研究報告,就發達國家心臟衰竭和冠心病死亡率下降舉出幾個理由。
該計劃由聯合國屬下的世界衛生組織推行。目標是比較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的心臟病發作發病率和死亡率,以35歲到64歲的男女為調查研究對象。該計劃的第一部分的結論在去年5月發表,它顯示發達國家,尤其是北歐、美國和澳洲,心臟病發病率明顯下降。中國、前南斯拉夫和部分俄羅斯反之上升。
報告的第二部分指出發病率下降的原因是:在發病率下降的國家,男性吸煙減少,女性的血壓下降。雖然在這個時期體重增加了一點,但由於重視飲食,血中膽固醇含量下降了一半。不過,最主要原因是西歐的心臟病病人所接受的療法更好。除了有可溶栓的葯品外,預防血管阻塞的葯物也容易得到,此外,外科醫生採用了大大改良的冠心病手術方法。
五、氣候變化與冠心病有何關系
氣候寒冷的天氣或冬春季節, 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發病率就會增加。三個與冠心病有關的最優因子為:氣溫、日變差(相鄰兩日的日平均氣溫之差)和平均風速。持續低溫、陰雨和大風天氣容易發病。此外,在年平均氣壓高低不同時期亦有顯著差別,以氣壓低時發病高。
在寒冷、潮濕和大風天氣,冠心病發病率高是因為寒冷刺激,特別是迎風疾走,易使交感神經興奮,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體循環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同時,也可誘發冠狀動脈痙攣,使管腔持續閉塞,或擠壓斑塊使內膜損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管腔急性堵塞,也可導致急性心肌梗塞。
因此,在高發季節里,冠心病患者應注意禦寒保暖,減少戶外活動,以防疾病發生。
六、冠心病病人在冬春季節中要注意什麼
經過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氣候變化可誘使冠心病病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據西德《醫學世界》報道,阿爾卑斯地區在春秋季時,心肌梗塞的病人明顯增多。我國山東地區在3~5 月份心肌梗塞的發病率最高;北京地區,每年的4月和11月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的發病高峰期。秋末冬初和早春,我國多數地區的大氣壓、風速、溫差都處於極不平衡狀態,而變化多端的氣候可能導致心臟血管發生痙攣,直接影響心臟本身的血液供應;再則寒冷的季節里,常易發生感冒和支氣管炎,這一切對患有冠心病的病人都十分不利,常是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主要誘因。因此,冠心病病人在冬春季節里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除堅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葯物外,還要備好保健盒、氧氣等急救葯品。
(2)如頻繁發生心絞痛,要及時卧床休息,並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3)堅持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如戶外散步、太極拳、氣功等。但遇有驟冷、暴雪、大風等天氣變化時,要留在室內活動,根據氣溫變化,及時更換衣服被褥、注意保暖。
(4)避免疲勞、緊張、情緒激動,盡量少參加社交活動和長途旅行,適當節制性生活。
(5)提倡用溫水擦澡,以提高皮膚的抗寒能力,同時要積極防治感冒、氣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七、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復鍛煉
老年人要聽從醫生的囑咐,適當活動。
運動量宜從輕量級開始,如輪替活動肢體,屈膝,擺動雙臂,活動頸、肩關節,起坐,然後下床,躺在椅上,自己進餐,洗漱,入廁,逐漸增加活動量,以達到或接近梗死前的活動度為准。
步行是最方便的運動方式,多訪友,作消遣活動。盡量避免奔跑、縱躍,因為有時會因此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
高齡患者出汗反應差,因此散熱也慢,故不耐熱,所以在氣溫高時,或濕度高的情況下,應暫停運動鍛煉。
八、冠心病有哪些類型?
冠心病的臨床類型
臨床分型是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分型為標准,即:心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心絞痛又可分為勞力性心絞痛和自發性心絞痛。
(1)勞力性心絞痛又分3類,一是新發生的心絞痛;二是穩定型勞力性心絞痛;三是惡化勞力性心絞痛。
(2)自發性心絞痛一般指休息狀態下發作的心絞痛。其中將心絞痛發作時伴ST段抬高者,稱為變異型心絞痛。
九、怎樣早期發現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處於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下列情況,要及時就醫,盡早發現冠心病。
(1)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悶痛,或緊縮樣疼痛,並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鍾,休息後自行緩解者。
(2)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時自行緩解者。
(3)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痛、牙痛、腿痛等。
(4)飽餐、寒冷或看驚險影片時出現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頭低時,感到胸悶憋氣,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適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緩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時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不適。
(7)聽到雜訊便引起心慌、胸悶者。
(8)反復出現脈搏不齊,不明原因心跳過速或過緩者。
為及早發現冠心病,40歲以上的人應定期做以下的檢驗:
如果檢驗結果不正常或有其他的易患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應該每五年作一次或更多次血膽固醇化驗。
每年作一次血壓檢查。
每年作一次血糖檢查。
若屬於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就要請醫生查看是否需要接受心電圖檢查。若需要進一步的檢查,醫生會安排做一項運動試驗以測出在踩固定腳車或踩運動平板機時的心電圖。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是診斷冠心病最肯定的方法。
十、冠心病是遺傳性疾病嗎?
冠心病是否為遺傳性疾病,目前還不是一個十分明的概念,但國內外大量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冠心病發病具有明顯的家族性。父母之一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為雙親正常者的2倍;父母均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為雙親正常者的4倍;若雙親在年輕時均患冠心病者,其近親得病的機會可5倍於無這種情況的家庭。
究其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所致的家庭性高脂血症是這些家庭成員易患本病的原因之一;
(2)一些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特點、性格特徵等具有遣傳傾向,是家庭成員易患本病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3)同一家庭中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諸如共同的高脂、高熱量、高鹽等飲食習慣,父母吸煙導致子女吸煙或被動吸煙的不良習慣等等,均可造成冠心病的家庭傾向。更多的學者認為,冠心病具有明顯家庭性的特點,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是其內在原因,它只有和其它危險因素相結合,才能使冠心病的發病率升高。
十一、冠心病病人都會有心電圖的改變嗎?有心電圖改變就一定是冠心病嗎
當你心前區經常感到悶痛而心電圖結果又提示正常時,你可能會放心地認為自己沒有 冠心病,其實切不可掉以輕心。因為一張正常的心電圖,並不能排除心臟病的存在。
要知道心電圖檢查對冠心病的診斷並不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方法。冠心病在非發病時期,其心電圖檢出率僅是30%~50%,而50%以上的病人心電圖表現正常。
另外,心臟及冠狀動脈循環有較大的代償能力,在休息和平靜時有時不易檢出異常,往往需要通過增加心臟負荷的運動試驗,才能發現心電圖的真正改變。
但當你看到心電圖報告上有某些醫學術語時,也不要憂心忡忡,以為自己得了心臟病,因為單憑一份心電圖不能對病輕易下冠心病的診斷,因為有許多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炎、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都可以產生與冠心病相同的心電圖表現。
所以心電圖對冠心病的診斷不是一個非常特異的方法。盡管心電圖檢查對冠心病的診斷是一項重要的臨床參考依據,但並非唯一的診斷標准,因此,臨床上對冠心病的診斷必須根據病史、症狀和某些特殊檢查,進行全面綜合判斷才可能做。
十二、冠心病病人在運動中要注意什麼
運動固然對冠心病病人有好處,但運動不當,給冠心病病人帶來的危害也改建見不鮮。因此,冠心病病人在參加體育運動時,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1)運動前後避免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均可使血中兒茶酚胺增加,降低心室顫動閾。加上運動可有誘發室顫的危險,因此,對於心絞痛發作3天之內,心肌梗死後半年之內的病人,不宜做比較劇烈的運動。
(2)運動前不宜飽餐。因為進食後人體內血液體供應需重新分配,流至胃腸幫助消化的血量增加,而心臟供血相對減少,易引起冠狀動脈相對供血不足,從而發生心絞痛。
(3)運動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平時不運動者,不要突然從事劇烈的運動。
(4)運動時應避免穿得太厚,影響散熱,增加心率。心率增快會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5)運動後避免馬上洗熱水澡。因為全身浸在熱水中,必然造成廣泛的血管擴張,使心臟供血相對減少。
(6)運動後避免吸煙。有些人常把吸煙作為運動後的一種休息,這是十分有害的。因為運動後心臟有一個運動後易損期,吸煙易使血中游離脂肪酸上升和釋放兒茶酚胺,加上尼古丁的作用而易誘發心臟意外。
十三、為什麼有的病人在勞累時發生心絞痛,而有的則在休息或睡眠時發生
心絞痛是一種由於心肌暫時缺血、缺氧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通常有冠狀動脈供血絕對減少和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兩種情況。
心絞痛最常見的基本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冠狀動脈大分支管腔狹窄。一般情況下,安靜時狹窄的冠狀動脈可以向心肌提供其所需的血氧,但當進行較大負荷的勞動或情緒激動時,心肌耗氧量驟然增加,而發生粥樣硬化的冠狀血管彈性減退,不能充分擴張以向心肌供應足夠的血液,造成心肌缺氧而引起心絞痛。
在臨床上我們還常碰到另外一類病人,他們常於休息時,心肌需氧量並未增加的情況下發生心絞痛,在勞動時反而很少發生或不發生。這是因為此類心絞痛的病人於休息時,冠狀動脈的大分支常有自發的或誘發的痙攣。冠狀動脈造影清楚地證明了這一點。休息時發生心絞痛者,並不意味著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一定比勞力性心絞痛者嚴重。冠狀動脈痙攣也可發生於造影完全正常的冠狀動脈,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粥樣硬化基礎。冠狀動脈痙攣的發生,可能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和動脈粥樣斑塊部位的動脈壁對神經體液因素的影響過度敏感有關。前列腺素的一些中間代謝產物也可能引起冠狀動脈痙攣。
十四、怎樣檢查脈搏
脈搏通常選用較表淺的動脈,最常採用的部位是靠拇指一側手腕部的橈動脈,如因某些特殊情況而不能觸摸此處時,可選用位於耳前的顳淺動脈,頸部兩側的頸動脈以及肱動脈,股動脈,足背動脈等。檢查脈搏前,要讓患者休息10~15分鍾,保持安靜。
患者取坐卧位均可,將手平放於適宜的位置。檢查著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三指並齊放在患者近手腕段的橈動脈上,壓力大小以能清楚感到搏動為宜。注意不要用拇指摸脈,因為拇指本身動脈搏動較強,易與患者脈搏混淆。
一般情況下數脈搏達半分鍾即可,然後乘以2,即為一分鍾的脈搏次數。對於危重患者,心率過快或心率過慢的患者,應數至一分鍾。檢查脈搏時要注意其速率,節律以及強弱變化等
十五、診斷冠心病的方法包括哪些?
(1)臨床表現:心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臨床症狀,根據心絞痛發作時的部位、性質、誘因、持續時間、緩解方式等特點和伴隨症狀及體征便可鑒別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可以說,典型的症狀和體征對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診斷至關重要。
(2)心電圖:心電圖是冠心病診斷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診斷方法,心電圖使用方便,易於普及,當患者病情變化時便可及時捕捉其變化情況,並能連續動態觀察和進行各種負荷試驗,以提高其診斷敏感性。無論是心絞痛或心肌梗塞,都有其典型的心電圖變化。
(4)核素心肌顯像:根據病史,心電圖檢查不能排除心絞痛時可做此頂檢查。核素心肌顯像可以顯示缺血區、明確缺血的部位和范圍大小。結合運動試驗再顯像,可提高檢出率。
(5)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診斷的「金標准」。可以明確冠狀動脈有無狹窄、狹窄的部位、程度、范圍等,並可據此指導進一步治療所應採取的措施。結合左心室造影,可以對心功能進行評價。
(6)超聲和血管內超聲:心臟超聲可以對心臟形態、室壁運動以及左心室功能進行檢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查手段之一。血管內超聲可以明確冠狀動脈內的管壁形態及狹窄程度,是一項很有前景的新技術。尤其適用於造影劑過敏,不能做冠狀動脈造影者。
(7)心肌酶學檢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臨床上根據血清酶濃度的序列變化和特異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學改變可明確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
(8)心血池顯像:可用於觀察心室壁收縮和舒張的動態影像,對於確定室壁運動及心功能有重要參考價值。
參考資料:http://www.guanxinbingyao.com/g15.ht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