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框架結構中一立方填充牆用多少砌塊計算公式是什麼面磚、牆磚用量怎麼計算
一般的小紅磚可按24X12X6厘米計算,空心磚是它的翻倍。一般單層(指12厘米厚)的牆每平方米約要用小磚六十多匹。
B. 砌牆時如何計算磚的數量
磚砌實砌牆體工程量計算規則
1、計算方法及公式:應區分不同牆厚和砌築砂漿種類以m3計算。牆體體積=(牆體長度×牆體高度-門窗洞口面積)×牆厚-嵌入牆體內的鋼筋砼柱、圈樑、過梁體積+磚垛、女兒牆等體積
2、應扣除部分:門窗洞口、過人洞、空圈,嵌入牆身的鋼筋砼柱(如GZ)、梁(GL、QL等), 鋼筋磚過梁,暖氣包壁龕等的體積。
不扣除部分:梁頭,內外牆板頭,檁木,墊木, 木楞頭,沿椽木,木磚、門窗走頭,磚牆內的加固鋼筋,木筋,鐵件,鋼管,每個在0.3m2以下孔洞等所佔體積。
不增加部分:凸出牆面的窗檯虎頭磚,壓頂線,山牆泛水,煙囪根,門窗套,三皮磚以內的腰線和挑檐等體積;
3、牆體長度的確定:外牆長度按外牆的中心線計算,內牆長度按內牆的凈長線計算。
4、牆身高度的確定
(1)、外牆牆身高度
①坡屋面無檐口天棚者算至牆中心線屋面板底,如圖1,無屋面板,算至椽子頂面,如圖2。
②有屋架、且室內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另加200mm;無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加300mm。
③有現澆鋼筋混凝土平板樓層者,應算至平板底面。
(2)、內牆牆身高度
①位於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見圖4
②無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20mm。見圖5
③有鋼筋砼樓板隔層者,算至板底面。有框架梁時,即框架結構的填充牆,應算至框架梁底面。
(3)、內、外山牆牆身高度按其平均高度計算。女兒牆高度從外牆梁板上表面算至女兒牆頂面(如有混凝土壓頂時算至壓頂下表面) 。
C. 砌磚工程量怎麼計算
一、砌築工程量一般規則:
1.計算牆體時,應扣除門窗洞口、過人洞、空圈、嵌入牆身的鋼筋混凝土柱、梁、過梁、圈樑、板頭、磚過梁和暖氣包壁龕的體積,不扣除每個面積在0.3m2以內的孔洞、梁頭、梁墊、檁頭、墊木、木楞頭、沿椽木、木磚、門窗走頭、牆內的加固鋼筋、木筋、鐵件、鋼管等所佔的體積,凸出磚牆面的窗檯虎頭磚、壓頂線、山牆泛水、煙囪根、門窗套、三皮磚以下挑檐和腰線等體積亦不增加。
2.附牆煙囪、附牆通風道、垃圾道,按其外形體積計算,並入所依附的牆身體積內,不扣除每一孔洞的體積,但孔洞內的抹灰工料亦不增加。如每一孔洞橫斷面面積超過0.15m2時,應扣除孔洞所佔體積,孔洞內抹灰應另列項目計算。
附牆煙囪如帶有缸瓦管、出灰門,垃圾道帶有垃圾道門、垃圾斗、通風百葉窗、鐵箅子以及鋼筋混凝土蓋板等,均應另列項目計算。
3.鋼筋磚過梁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如設計無規定時按門窗洞口寬度兩端共加500mm,高度按440mm計算。
二、標准磚牆體厚度,按下列規定計算:
牆身 1/4 1/2 3/4 1 1.5 2 2.5 3
計算厚度(mm) 53 115 180 240 365 490 615 740
三、基礎與牆身的劃分以設計室內地坪為界,設計室內地坪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基礎與牆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坪±300mm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超過±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坪為分界線。磚、石圍牆,以設計室外地坪為界線,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
磚柱不分柱身和柱基,其工程量合並後,按磚柱項目計算。
四、牆身高度按下列規定計算:
1.外牆牆身高度:斜(坡)屋面無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有屋架、有檐口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面另加200mm;無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加300mm;出檐寬度超過600mm時,應按實砌高度計算;平屋面算至鋼筋混凝土板底。
2.內牆牆身高度:位於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無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00mm;有鋼筋混凝土樓板隔層者算至板底;有框架梁時算至梁底面;如同一牆上板高不同時,可按平均高度計算。
3.內外山牆牆身高度按其平均高度計算。
五、牆的長度:外牆長度按外牆中心線長度計算,內牆長度按內牆凈長線計算。
六、磚石基礎以圖示尺寸按立方米計算。外牆牆基長度按中心線長度計算,內牆牆基按內牆凈長線計算。基礎大放腳T形接頭處的重疊部分以及嵌入基礎的鋼筋、鐵件、管道、基礎防潮層及單個面積在0.3m2以內孔洞、磚平碹所佔體積不予扣除,但靠牆暖氣溝的挑檐亦不增加。附牆垛基礎寬出部分體積應並入基礎工程量內。
七、女兒牆高度,應自頂板面算至圖示高度,分別不同牆厚按相應項目計算。
八、框架間砌牆,以框架間的凈空面積乘以牆厚按相應的項目計算。框架外表面鑲貼磚部分亦並入框架間牆的工程量內一並計算。
九、磚砌圍牆分別不同厚度以立方米計算,按相應項目計算。磚垛和磚牆壓頂等並入牆身內計算。
十、暖氣溝及其他磚砌溝道不分基礎和溝身,其工程量合並計算,按磚砌溝道計算。
十一、磚砌地下室內、外牆身及基礎,應扣除門窗洞口、0.3m2以上的孔洞、嵌入牆身的鋼筋混凝土柱、梁、過梁、圈樑和板頭等體積,但不扣除梁頭、梁墊以及磚牆內加固的鋼筋、鐵件等所佔體積。內、外牆與基礎的工程量合並計算。牆身外面防潮的貼磚應另列項目計算。
十二、磚砌地壟牆以立方米按磚砌溝道項目計算。支承地楞的磚墩按方柱項目計算。大門柱墩按相應磚柱項目計算。
十三、多孔磚、空心磚牆按外形體積以立方米計算。扣除門窗洞口、鋼筋混凝土過梁、圈樑所佔的體積。
十四、填充牆按外形體積以立方米計算。扣除門窗洞口、鋼筋混凝土過梁、圈樑所佔的體積。其實砌部分已包括在項目內,不再另行計算。
十五、空花牆按空花部分外形體積以立方米計算,不扣除空花部分。實砌部分以立方米計算,按相應項目計算。
十六、加氣混凝土砌塊牆、硅酸鹽砌塊牆、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牆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按設計規定需要鑲嵌磚砌體部分,已包括在相應項目內,不另。
D. 磚牆計算公式的原理
這個公式的推導思路就是平常用的體積公式:長X寬X高,此式中長=(磚長+灰縫),高=(磚厚+灰縫),這兩個數據是牆體立面方向的數據,比較容易理解,且它體現的是一塊磚的長和高(含灰縫);而寬=牆厚。
建築上算磚塊數的計算公式是:
單位立方米240厚牆磚用量1/(0.24*0.12*0.6)
單位立方米370厚牆磚用量1/(0.37*0.12*0.6)
空心24牆一個平方需要80多塊標准磚。
假設是採用1立方240厚標准磚,計算公式實際上要考慮磚縫的 。砌築砂漿灰縫一般8-12MM,我們一般取1CM。這樣磚的尺寸加上灰縫尺寸,那砌築一個立方需要的磚塊=1 /(0.6+1)*(24+1)*12。
經過計算,可以得到:
12牆一個平方需要64塊標准磚。
18牆一個平方需要96塊標准磚。
24牆一個平方需要128塊標准磚。
37牆一個平方需為192塊標准磚。
磚牆應根據需要作好保溫、洞口、防水防潮、飾面等方面的構造處理。
保溫構造:在寒冷地區的外牆體,可採用空氣間層牆或復合牆提高牆體的保溫性能。空氣間層牆是在兩層實體牆之間留一道密封空氣間層;復合牆是用保溫性能好的輕質多孔材料,如保溫塊或保溫板同磚牆組作成夾層牆或保溫板貼面。
洞口處理:磚牆上開設門洞窗洞後,上口為防塌落應設置過梁。過梁可用木頭、型鋼、鋼筋混凝土或用磚砌成拱券。鋼筋混凝土過梁堅固耐久,一般多採用預制的。窗洞的下口為窗檯,室外應作好防水處理。
防水防潮處理:外牆同室內外地面接近部位稱為勒腳,常遭雨水浸濺,土壤中的水或潮氣也會通過毛細管作用,經牆基侵入牆身。為了防止地下潮氣及地表積水侵蝕牆體,牆身勒腳應作防潮處理和設置防潮層。防潮層可用防水卷材、加筋混凝土帶或防水砂漿作成。
飾面處理:常在牆面抹灰粉刷,砌清水磚牆則用水泥砂漿勾縫。飾面要求較高的房屋可用面磚、天然的或人工的石材等貼面。
E. 框架結構的內外牆粉刷的工程量怎麼算啊
方法如下:
一、磚基礎計算規則
1、基礎與牆身(柱身)的劃分:
(1)基礎與牆(柱)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
室內設計地面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柱)身。
(2)基礎與牆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面﹢300MM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超過﹢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分界線。
(3)磚、石圍牆,以設計室外地坪為界線,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
2、磚基礎的計算方法(計價表規則)
(1)磚基礎不分牆厚和高度,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其中基礎長度:外牆牆基按外牆的中心線計算;內牆牆基按內牆基最上一步的凈長線計算。
(2)不扣除的部分:基礎大放腳T形接頭處的重疊部分,嵌入基礎內的鋼筋、鐵件、管道、基礎防潮層、單個面積在0.3m2以內孔洞所佔體積,但靠牆暖氣溝的挑檐亦不增加。附牆垛基礎寬出部分體積應並入基礎工程量內。
(3)應扣除的部分:嵌入基礎內的鋼筋砼柱樑板和地圈樑的體積
(4)磚基礎大放腳的工程量計算:常用磚基礎一般為定型的階梯形式,每個台階以固定尺寸向外層層疊放出去,俗稱大放腳基礎。根據大放腳的斷面形式分為:等高式大放腳和間隔式大放腳。為了簡便磚大放腳基礎工程量的計算,可將放腳部分的面積折成相等牆基斷面的面積。一般情況,我們可以先從折算表中查出折算高,再去計算增加斷面。
大放腳計算公式為:大放腳基礎工程量=基礎長度×牆基厚度×(基礎高度+折算高度)
二、磚砌實砌牆體工程量計算規則
1、計算方法及公式:應區分不同牆厚和砌築砂漿種類以m3計算。牆體體積=(牆體長度×牆體高度-門窗洞口面積)×牆厚-嵌入牆體內的鋼筋砼柱、圈樑、過梁體積+磚垛、女兒牆等體積
2、應扣除部分:門窗洞口、過人洞、空圈,嵌入牆身的鋼筋砼柱(如GZ)、梁(GL、QL等), 鋼筋磚過梁,暖氣包壁龕等的體積。
不扣除部分:梁頭,內外牆板頭,檁木,墊木, 木楞頭,沿椽木,木磚、門窗走頭,磚牆內的加固鋼筋,木筋,鐵件,鋼管,每個在0.3m2以下孔洞等所佔體積。
不增加部分:凸出牆面的窗檯虎頭磚,壓頂線,山牆泛水,煙囪根,門窗套,三皮磚以內的腰線和挑檐等體積;
3、牆體長度的確定:外牆長度按外牆的中心線計算,內牆長度按內牆的凈長線計算。
4、牆身高度的確定
(1)、外牆牆身高度
①坡屋面無檐口天棚者算至牆中心線屋面板底,如圖1,無屋面板,算至椽子頂面。
②有屋架、且室內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另加200mm;無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加300mm。
③有現澆鋼筋混凝土平板樓層者,應算至平板底面。
(2)、內牆牆身高度
①位於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
②無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20mm。
③有鋼筋砼樓板隔層者,算至板底面。有框架梁時,即框架結構的填充牆,應算至框架梁底面。
(3)、內、外山牆牆身高度按其平均高度計算。女兒牆高度從外牆梁板上表面算至女兒牆頂面(如有混凝土壓頂時算至壓頂下表面)
三、框架結構填充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框架間砌體,以框架樑柱間的凈空面積乘以厚度計算。框架外表鑲貼磚部分,應並入框架間砌體工程量內計算
四、空花牆、空斗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空花牆按外形尺寸以m3計算,空花部分不扣除,空花牆外有實砌牆,其中的實砌部分以m3另行計算。空斗牆按外形尺寸以m3計算。空斗部分不扣除
五、磚砌圍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磚砌圍牆以設計圖示長度乘以高度以立方米計算;圍牆高度為設計室外地坪至磚頂面。磚頂面為如有磚壓頂者,算至壓頂頂面;如無壓頂者,算至圍牆頂面;如為混凝土壓頂則算至壓頂底面。
六、多孔磚牆、空心磚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按圖示厚度以m3計算,不扣除其孔、空心部分的體積。
七、砌塊砌體工程量計算規則
加氣砼牆、硅酸鹽砌塊牆、小型空心砌塊牆等,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砌塊本身空心部分體積不予扣除。按設計規定需要鑲嵌磚砌體部分,已包含在定額內,不另計算。
八、垃圾道、煙道、通風道、附牆煙囪等工程量計算規則
按外形體積計算,並入所依附的牆體體積內。不扣除每一孔洞橫截面在0.1m2以下的體積,但孔洞內抹灰的工程量也不增加。
九、磚柱工程量計算規則
按實砌體積以m3計算,柱基礎套用相應基礎項目。
十、其他砌體工程量計算規則
(1)、磚砌台階(不包括梯帶)按水平投影面積以平方米計算。
(2)、磚砌門蹲、房上煙囪、地壟牆、水槽、水池腳、垃圾箱、台階面上矮牆、花台、煤箱、垃圾箱、容積在3立方米內的水池、大小便槽包括踏步、陽台欄板等按實砌體積,以m3計算,套用小型砌體項目。
(3)、地溝:磚砌地溝部不分牆身和牆基,應將其體積合並以立方米計算。
F. 砌築磚牆工程量怎麼計算
砌築牆體工程量計算 :
1.砌築牆體工程量。按牆體體以m3計算,應扣除門窗洞口、過人洞、空圈、嵌入牆身的鋼筋砼板、梁(包括過梁、圈樑、挑梁)、磚平拱、鋼筋磚過梁和暖氣包壁的體積; 不扣除梁頭、內、外牆板頭、檁頭、墊木、木楞頭、門窗走頭、磚牆內的加固鋼筋、木筋、鐵件、鋼管及每個在0.3m3以下的孔洞等所佔的體積;
突出磚牆面的窗檯虎頭磚、壓頂線、山牆泛水、煙窗根、門窗套以及三皮磚以內的腰線和挑檐等體積也不增加。
牆體工程量=(牆長x牆高-所有嵌入牆身門窗孔洞面積)x牆身-所有嵌入牆內構件體積 。
2.. 砌築磚平拱、鋼筋磚過梁的工程量,均按圖紙尺寸以m2計算。 磚平拱工程量=磚平拱長x磚平拱寬度x牆厚 。
鋼筋磚過梁工程量=鋼筋磚過梁長x鋼筋磚過梁寬x牆厚 式中:磚平拱的長度——按門窗洞口寬度兩端共加100mm 。
磚平拱的寬度——當門窗洞口寬度小於1500mm時,高度按240計算 當門窗洞口寬度大於1500mm時,高度按365計算 鋼筋磚過梁長度—— 按門窗洞口寬度兩端共加500mm 鋼筋磚過梁高度——按440mm計算
3. 框架間砌體,以框架間凈空面積乘以牆厚計算,框架外表鑲貼磚部分並入砌體部分以m3另行計算。
4. 空花牆的工程量,按空花部分外形尺寸以m3計算,空花部分不扣除。其中實體部分以m3另行計算,套相應的外牆定額。
5. 空斗牆的工程量,按牆的外形尺寸以m3計算。牆角、內外牆交接處、門窗洞口立邊、窗檯磚及屋檐處的實砌磚部分已包括在定額內,不另行計算。但牆間、窗檯下、樓板下等實砌部分的工程量另行計算,套零星砌體定額項目。
6. 多孔磚牆、空心磚牆的工程量,按圖示厚度以m3計算,不扣除其孔、空心部分體積。 7. 填充牆的工程量,按外形尺寸以m3計算,其中實砌部分已包含在定額內,不另行計算。 8. 加氣砼砌塊牆、硅酸鹽砌塊牆、水泥煤渣空心牆,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按設計規定需要鑲貼磚砌體部分已包含在定額內,不另行計算。
G. 如何計算用磚量
一般來說農村蓋房外牆用240厚牆體砌築,內牆用180厚,各種厚度的牆體標准磚的用量如下:
1/4牆即60厚牆體,606塊/m^3;
1/2牆即120厚牆體,552塊/m^3;
3/4牆即180厚牆體,539塊/m^3;
一磚牆即240厚牆體,529塊/m^3;
一磚半牆即370厚牆體,522塊/m^3;
二磚牆即490厚牆體,518塊/m^3。
按照平方來算就是:
120厚牆體,64塊/㎡;
180厚牆體,96塊/㎡;
240厚牆體,128塊/㎡;
370厚牆體,192塊/㎡;
490厚牆體,256塊/㎡。
磚牆屬於砌築牆體,具有保溫、隔熱、隔音等許多優點。但也存在著施工速度慢、自重大、勞動強度大等很多不利的因素。磚牆由磚和砂漿兩種材料組成,砂漿將磚膠結在一起築成牆體或砌塊。
磚的種類很多,從所採用的原材料上看有黏土磚、灰砂磚、頁岩磚、煤矸石磚、水泥磚、礦渣磚等。從形狀上看有實心磚及多孔磚。
(7)框架樓填充磚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在砌築時應遵循錯縫搭接的原則,即在牆體上下皮磚的垂直砌縫有規律的錯開。磚在牆體中的放置方式有順式(磚的長方向平行於牆面砌築)和丁式(磚的長方向垂直於牆面砌築)。常見的磚牆的組砌方式有:一順一丁式、多順一丁式、十字式(梅花定式)、全順式、180牆砌法、370牆砌法。
磚的產品質量必須合格,應先試驗後使用,要有出廠質量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單。使用前應按照品種、規格、產地、批量的不同進行取樣試驗。磚的必試項目為抗壓強度。如試驗的結果不合格,則應取雙倍試樣進行復試。於不合格,則判定該驗收批為不合格。
H. 怎麼樣算一層樓填充牆的磚量
一塊的體積先算出來,再目測這一堵牆高寬長,箅出體積,再除以一塊磚的體積就行了
若滿意 謝謝加好評
I. 誰有砌磚牆的計算方式
砌築牆體工程量計算 :
1.砌築牆體工程量。按牆體體以m3計算,應扣除門窗洞口、過人洞、空圈、嵌入牆身的鋼筋砼板、梁(包括過梁、圈樑、挑梁)、磚平拱、鋼筋磚過梁和暖氣包壁的體積; 不扣除梁頭、內、外牆板頭、檁頭、墊木、木楞頭、門窗走頭、磚牆內的加固鋼筋、木筋、鐵件、鋼管及每個在0.3m3以下的孔洞等所佔的體積;
突出磚牆面的窗檯虎頭磚、壓頂線、山牆泛水、煙窗根、門窗套以及三皮磚以內的腰線和挑檐等體積也不增加。
牆體工程量=(牆長x牆高-所有嵌入牆身門窗孔洞面積)x牆身-所有嵌入牆內構件體積 。
2.. 砌築磚平拱、鋼筋磚過梁的工程量,均按圖紙尺寸以m2計算。 磚平拱工程量=磚平拱長x磚平拱寬度x牆厚 。
鋼筋磚過梁工程量=鋼筋磚過梁長x鋼筋磚過梁寬x牆厚 式中:磚平拱的長度——按門窗洞口寬度兩端共加100mm 。
磚平拱的寬度——當門窗洞口寬度小於1500mm時,高度按240計算 當門窗洞口寬度大於1500mm時,高度按365計算 鋼筋磚過梁長度—— 按門窗洞口寬度兩端共加500mm 鋼筋磚過梁高度——按440mm計算
3. 框架間砌體,以框架間凈空面積乘以牆厚計算,框架外表鑲貼磚部分並入砌體部分以m3另行計算。
4. 空花牆的工程量,按空花部分外形尺寸以m3計算,空花部分不扣除。其中實體部分以m3另行計算,套相應的外牆定額。
5. 空斗牆的工程量,按牆的外形尺寸以m3計算。牆角、內外牆交接處、門窗洞口立邊、窗檯磚及屋檐處的實砌磚部分已包括在定額內,不另行計算。但牆間、窗檯下、樓板下等實砌部分的工程量另行計算,套零星砌體定額項目。
6. 多孔磚牆、空心磚牆的工程量,按圖示厚度以m3計算,不扣除其孔、空心部分體積。 7. 填充牆的工程量,按外形尺寸以m3計算,其中實砌部分已包含在定額內,不另行計算。 8. 加氣砼砌塊牆、硅酸鹽砌塊牆、水泥煤渣空心牆,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按設計規定需要鑲貼磚砌體部分已包含在定額內,不另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