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純化水電導率標準是多少
2010版《中國葯典》純化水質量標准中對電導率的規定如下:
10℃ ≤3.6μs/cm,
20℃ ≤4.3μs/cm,
25℃ ≤5.1μs/cm;
葯廠的純化水一般都是0.8-1.4之間,溫度低容易得到1以下的數據,溫度高的時候一般都會是1.2左右。
在介質中該量與電場強度E之積等於傳導電流密度J。對於各向同性介質,電導率是標量;對於各向異性介質,電導率是張量。生態學中,電導率是以數字表示的溶液傳導電流的能力。單位以西門子每米(S/m)表示。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是從保護人群身體健康和保證人類生活質量出發,對飲用水中與人群健康的各種因素(物理、化學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規定,以及為實現量值所作的有關行為規范的規定,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以一定形式發布的法定衛生標准。
電導率的測量需要兩方面信息。一個是溶液的電導G,另一個是溶液的電導池常數Q。電導可以通過電流、電壓的測量得到。
根據關系式K=Q×G可以得到電導率的數值。這一測量原理在直接顯示測量儀表中得到廣泛應用。
而Q= L/A
A——測量電極的有效極板面積
L——兩極板的距離
這一值則被稱為電極常數。在電極間存在均勻電場的情況下,電極常數可以通過幾何尺寸算出。當兩個面積為1 cm2的方形極板,之間相隔1 cm組成電極時,此電極的常數Q=1 cm-1。如果用此對電極測得電導值G=1000 μS,則被測溶液的電導率K=1000 μS/ cm。
(1)電導值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為貫徹《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加強地表水環境管理,防治水環境污染,保障人體健康,現制定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為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該標准為強制性標准,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自2002年6月1日開始實施。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二00二年四月二十六日頒布。標准名稱、編號: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中規定,地面水使用目的和保護目標,中國地面水分五大類:
Ⅰ類:主要適用於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
Ⅱ類: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
Ⅲ類: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回遊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
Ⅳ類:主要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Ⅴ類:主要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各類水用途規定:
Ⅰ類水質:水質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處理,地表水經簡易凈化處理(如過濾)、消毒後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Ⅱ類水質:水質受輕度污染。經常規凈化處理(如絮凝、沉澱、過濾、消毒等),其水質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Ⅲ類水質: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一般魚類保護區及游泳區;
Ⅳ類水質:適用於一般工業保護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Ⅴ類水質: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超過五類水質標準的水體基本上已無使用功能。
Ⅱ 如何檢測純水電導率
所需溶液
1.電導率標准液,100μS/cm
2.去離子水
校正標准液
使用100μS/cm 011008作為電導率校正的標准液。
校正和測量
1.用100μS/cm的電導率標准液校正電導池常數。
2.用去離子水沖洗電極,輕輕甩去電極上多餘的水分。將電極插入裝有100μS/cm的電導率標准液的燒杯中,電極至少浸入溶液2英寸(5厘米)。
3.按校正鍵開始校正。
4.電導率單位出現閃動,表示正在測量。當信號穩定後,電導率單位停止閃動,並顯示經過溫度校正的標准液的電導率值。
5.按測量鍵確定並返回測量模式。
6.用去離子水沖洗電極,輕輕甩去電極上多餘的水分。
7.將電極插入裝有新鮮去離子水的燒杯中,然後立即測量(5秒內)。確保電極至少浸入溶液2英寸(5厘米)。
8.按測量鍵開始測量。測量過程中μS/cm圖標不斷閃動,當讀數達到穩定時μS/cm圖標停止閃動,顯示的數值也不再變化。該數值將被自動保存並列印。
9.如需測量其他樣品請重復步驟7,8。
Ⅲ 測量電解液電導率一般用什麼方法
電導率的測量通常是溶液的電導率測量。固體導體的電阻率可以通過歐姆定律和電阻定律測量。電解質溶液電導率的測量一般採用交流信號作用於電導池的兩電極板,由測量到的電導池常數K和兩電極板之間的電導G而求得電導率σ。
電導率測量中最早採用的是交流電橋法,它直接測量到的是電導值。最常用的儀器設置有常數調節器、溫度系數調節器和自動溫度補償器,在一次儀表部分由電導池和溫度感測器組成,可以直接測量電解質溶液電導率。
折疊測量原理
電導率的測量原理是將相互平行且距離是固定值L的兩塊極板(或圓柱電極),放到被測溶液中,在極板的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勢(為了避免溶液電解,通常為正弦波電壓,頻率1~3 kHz)。然後通過電導儀測量極板間電導。
電導率的測量需要兩方面信息。一個是溶液的電導G,另一個是溶液的電導池常數Q。電導可以通過電流、電壓的測量得到。
根據關系式K=Q×G可以得到電導率的數值。這一測量原理在直接顯示測量儀表中得到廣泛應用。
而Q= L/A
A--測量電極的有效極板面積
L--兩極板的距離
這一值則被稱為電極常數。在電極間存在均勻電場的情況下,電極常數可以通過幾何尺寸算出。當兩個面積為1 cm的方形極板,之間相隔1 cm組成電極時,此電極的常數Q=1 cm。如果用此對電極測得電導值G=1000 μS,則被測溶液的電導率K=1000 μS/ cm。
一般情況下,電極常形成部分非均勻電場。此時,電極常數必須用標准溶液進行確定。標准溶液一般都使用KCl溶液這是因為KCl的電導率的不同的溫度和濃度情況下非常穩定,准確。0.1 mol/l的KCl溶液在25℃時電導率為12.88 mS/cm。
所謂非均勻電場(也稱作雜散場,漏泄場)沒有常數,而是與離子的種類和濃度有關。因此,一個純雜散場電極是最復雜的電極,它通過一次校準不能滿足寬的測量范圍的需要。
Ⅳ 闡述利用電導率儀測定溶液電導的具體方法
如果幫助到您,希望採納。
直接用電導率儀:
1,測定電導池常數Q
取某濃度的氯化鉀溶液約40mL四份,分別置於50mL塑料杯中,將杯放入恆溫水浴,溫度25。
裝好電導電極並預熱30分鍾,校正儀器零點和滿刻度。
用三份溫度恆定的氯化鉀溶液分別逐次浸泡、沖洗電極。用第4份氯化鉀溶液測定其電導L(KCL),根據Q=K(KCL)/L(KCL)計算。其中K(KCL)是氯化鉀標准液的電導率,1mol/L(25度)下為111342.
2,測定電導率
取水樣40ML於50ML塑料杯中,溫度25,將已用水淋洗干凈的電極插入水中,測定L(水),水樣的電導率用k=QL計算
Ⅳ 誰知道電導率的測量原理
電導率的測量原理其實就是按歐姆定律測定平行電極間溶液部分的電阻。但是,當電流通過電極時,會發生氧化或還原反應,從而改變電極附近溶液的組成,產生「極化」現象,從而引起電導測量的嚴重誤差。為此,採用高頻交流電測定法,可以減輕或消除上述極化現象,因為在電極表面的氧化和還原迅速交替進行,其結果可以認為沒有氧化或還原發生。
電導率儀由電導電極和電子單元組成。電子單元採用適當頻率的交流信號的方法,將信號放大處理後換算成電導率。儀器中還配有與傳器相匹配的溫度測量系統,能補償到標准溫度電導率
的溫度補償系統、溫度系數調節系統以及電導池常數調節系統,以及自動換檔功能等。
如果要了解更多詳細信息可以到上海瑞柯坤泰貿易有限公司網站查看!
Ⅵ 如何測試水的電導率
所需溶液 1.電導率標准液,100μS/cm 2.去離子水 校正標准液 使用100μS/cm 011008作為電導率校正的標准液。 校正和測量 1.用100μS/cm的電導率標准液校正電導池常數。 2.用去離子水沖洗電極,輕輕甩去電極上多餘的水分。將電極插入裝有100μS/cm的.
Ⅶ 純凈水電導率如何測定
用上海賽德利思精密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的電導率儀測定
方法:取250ML樣品溶液備測前盡量避免與空氣接觸(越純的水越容易被污染),儀器開機先調常數,電導池常數對應最佳電導率測量范圍:
電極常數cm-1 0.01 0.1 1 10
測量范圍μS/cm 0.0~2.0 0.2~20.0 2~1×10 的4次 1×104~1×10 5
電導不大於2個微西門子μS/cm是超純水 ,純凈水你可以先選擇電極常數 0.1 和1的。儀器操作簡單帶溫度補償,自動換算,顯示的數值是換算成25度的值。
Ⅷ 電導率的測定
電極法
方法提要
在電場作用下,水中離子所產生電導的強弱 (以電導率表示) ,用電導率儀可直接測出。
儀器和裝置
電導率儀。
鉑電極 (測電導專用) 。
溫度計 (0~50℃,精確至 ±0.1℃) 。
試劑
氯化鉀標准溶液 c(KCl) =0.01mol/L 稱取經 105~110℃烘乾 2h 的氯化鉀 0.7455g於燒杯中,用煮沸除去二氧化碳冷卻後的去離子水 (電導率應小於 1.0μS/cm) 溶解,移至 1000mL 容量瓶中定容。25℃時,此溶液電導率為 1.413 ×103μS/cm。
分析步驟
1) 電極常數的測定。如鉑電極上未標明電極常數,則按以下步驟測定,並計算電極常數 Q。
取 25~30mL KCl 標准溶液於干凈的燒杯中,插入已清洗干凈的鉑電極,電極引線與電導率儀相連。在恆溫 25℃條件下,按儀器說明書操作,准確測出電導值 G。重復測定3~5次。從表80.2中查出氯化鉀標准溶液的電導率,按下式計算鉑電極的電極常數: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Q為鉑電極電極常數,cm-1;GKCl為25℃時測得氯化鉀標准溶液的電導值,μS;κKCl為從表80.2中查出的25℃時氯化鉀溶液的標准電導率值,μS/cm。
表80.2 25℃時氯化鉀溶液的電導率
2)試樣測量。根據試樣電導率的大致范圍,按表80.3選擇適當的電極。按所選用電極的電極常數,調好儀器上電極常數調節旋鈕的位置,並將量程選擇旋鈕放在適當的檔次上。
表80.3 電極選擇
取適量水樣沖洗50mL燒杯並沖洗電極幾次後,再取適量水樣,將電極浸入水中,按儀器操作步驟測量,讀取表頭數值,即為t(℃)時的電導率(κt),同時測量試樣溫度t(℃)。
測量完畢,用去離子水洗凈電極,用濾紙吸干電極表面水分(切勿擦電極的鉑黑鍍膜);在不使用時,將其裝入電極盒內保存。
水樣的電導率用下式計算(25℃):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κ25為25℃時水樣的電導率,μS/cm;κt為t℃時測得水樣的電導率,μS/cm;t為測量時試樣的溫度,℃。
如採用電極常數為10的電極,且電極常數選擇旋鈕放在「1」的位置時,則測得的κ值應乘以10。
注意事項
使用中如發現電極的鉑黑脫落或讀數不正常,則需按下述步驟重新鍍鉑黑或更換電極。
先將電極浸入王水中電解數分鍾,每分鍾改變電流方向一次,使鉑黑溶解,待鉑片恢復光亮後,用溫熱的鉻酸洗液或(1+1)HCl浸洗,再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然後將電極浸入氯鉑酸-乙酸鉛溶液[氯鉑酸-乙酸鉛混合溶液:分別稱取1g氯鉑酸(H2PtCl6·6H2O)和0.012g乙酸鉛(PbAc2·3H2O)於燒杯中,用去離子水溶解,加水至100mL,混勻,貯存於棕色瓶內]中,並與1.5V干電池的負極相接,干電池的正極和浸在同一溶液中的一段鉑絲連接。電流強度應只允許產生少量氣泡。每5min改變電流方向一次,直到鍍上一層均勻的鉑黑為止。電極用去離子水洗凈,並用濾紙吸干表面水分,裝入盒內保存備用。保存氯鉑酸-乙酸鉛溶液供以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