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測量一棟樓的高度,有幾種方法
8種方法如下:
1、對於長方形的大樓, 可以選擇某些角度, 讓大樓看起來像正方形. 記下此時的位置, 並測量大樓底邊長度。
2、還是這根竹竿, 插在合適的地方, 趴在地下看竹竿頭, 發現竹竿頭和大樓頂重合. 測量眼睛離竹竿距離, 竹竿離大樓距離。
3、測量大樓影子長度. 需要找到一根打狗棒, 或者說竹竿, 插在地上. 尺子測竹竿以及竹竿影子長度. 大樓影子長度可以走路數步數測量。
4、還是這跟竹竿, 橫放在頂樓上, 用紙捲成細筒, 站在地上用一隻眼睛從筒里看竹竿, 退到合適的地方讓竹竿看起來像是細紙筒的直徑. 然後把竹竿插在地上, 站在合適的地方用該紙筒再看一次, 看到一樣的效果為止。
5、觀察大樓外牆任何重復性圖案, 比如馬賽克, 玻璃幕牆, 下水管的節...然後測量每個圖案的長度, 乘以重復次數。
6、用氣壓計測量地面與樓頂的大氣壓力,然後用這個大氣壓力差即可計算出大樓的高度。
7、帶著氣壓計到大樓頂,彎身鬆手讓氣壓計落下,同時用碼表測量氣壓計掉到地面所花的時間,大樓高度等於二分之一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時間的平方。
8、帶著氣壓計爬上樓梯,沿著牆壁以氣壓計的高度為單位做記號,一直標記到頂樓,看有幾個標記,再乘以氣壓計高度,就是大樓高度。
B. 貼壁紙怎樣丈量尺寸
牆紙用量(卷數)估算
方法1:房間地面面積*3/每卷牆紙的面積。
方法2:一般牆紙的尺寸是10M*0.53M,以此計算需要對花的牆紙的用量:
1.8~2.3M高的牆體:需貼牆紙牆面的寬度(減去了門窗寬度後)/2.12=卷數;
2.3~3.2M高的牆體:需貼牆紙牆面的寬度(減去了門窗寬度後)/1.59=卷數;
舉例說明原理和計算方法:
例子條件:一間卧室3M寬,4M長,門寬1.9M,窗寬1.2M,牆高2.8M
分析:2.8M高的牆,考慮到對花,1卷10M長的紙只能剪斷成2.9~3.3M長的3段牆紙。將這3段牆紙並排拼接起來,就能貼0.53M*3=1.59M寬的牆,剩下的邊角料可以用於門上或窗戶上下。所以想知道需要多少卷牆紙,就需要將要貼牆紙的牆面寬度(減去了門窗寬度後)除以1.59M,就知道要多少卷了。
解答:例子中卧室要貼的牆寬是3+3+4+4-0.9.1.2=11.9M。11.9/1.59=7.48,所以需要購買8卷牆紙。
簡單的牆紙用量演算法
先要算出每卷牆紙可以裁多少幅:
演算法:牆紙的長度/(房間的高度+對花距離)=每卷可裁出的幅數
例如:要選購0.53*10米的牆紙,房高是2.6米,10/2.6=3.8幅(這里要選擇去掉小數=3幅)
備註:一般層高在2.4米-3.1米之間,一卷牆紙都可以裁成3幅。
需要多少幅牆紙
演算法:房間周長/牆紙的寬度=所需的幅數
例如:還是選0.53*10米的牆紙,房間周長為18米(周長是扣除門和窗的寬度後的)
18/0.53=33.96幅(這里要湊整=34幅)
摺合成卷
演算法:所需牆紙的幅數/每卷牆紙可裁成的幅數=卷數
例如:以上的需要34幅牆紙/3=11.33卷(這里要湊整12卷)
總結
測量出貼牆紙的高度(2.4-3.1米之間為正常),再測量出貼牆紙的牆面總寬度(要扣除門和窗的寬度,門和窗為正常,門和窗的上下兩面所餘下的牆面面積不大),則所用牆紙的卷數=總寬度/牆紙的寬度/一卷牆紙可裁幅數。
舉例:國際標准對花牆紙,寬0.53*10米長規格的,總寬度是12.6米,牆紙要貼2.56米高,需要牆紙卷數=12.6/(0.53*3)=7.92(取整,要8卷牆紙)
素色無花紋壁紙
牆高在2.4以下的,可裁4幅0.53寬的可貼2.12寬的牆面。
我們身邊有很多測量工具,靠尺是其中一種。大家知道靠尺應該如何使用嗎?靠尺在使用的時候是比較復雜的,因為靠尺有很多的刻度也有很多的使用方法。使用靠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測量高度和寬度,一般的靠尺都是有固定的顯示儀器上讀數的,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先學會看讀數。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的分享一下靠尺的使用方法。
1、牆面垂直度檢測
手持2m檢測尺中心,位於同自己腰高的牆面上,但是,如果牆下面的勒腳或飾面未做到底時,應將其往上延伸相同的高度。參照下圖進行檢測。(磚砌體、混凝土剪力牆、框架柱等結構工程的垂直度檢測方法同上)。當牆面高度不足2m時,可用1m長檢測尺檢測。但是,應按刻度儀表顯示規定讀數,即使用2m檢測尺時,取上面的讀數;使用1m檢測尺時,取下面的讀數,參見下圖。對於高級飾面工程的陰陽角的垂直度也要進行檢測。檢測陽角時,要求檢測尺離開陽角的距離不大於50㎜;檢測陰角時,要求檢測尺離開陰角的距離不大於100㎜,當然,越接近代表性就越強。
2、牆面平整度檢測
檢測牆面平整度時,檢測尺側面靠緊被測面,其縫隙大小用契形塞尺檢測。每處應檢測三個點,即豎向一點,並在其原位左右交叉45°各一點,取其三點的平均值。參照下列圖進行檢測。平整度數值的正確讀出,是用楔形塞尺塞入縫隙最大處確定的,但是,如果手放在靠尺板的中間,或兩手分別放在據兩端1/3處檢測時,應在端頭減去100㎜以內查找最大值讀數;參照下圖進行檢測。另外,如果將手放在檢測尺的一端檢測時,應測定另一端頭的平整度,並取其值的1/2作為實測結果。
3、地面平整度檢測
檢測地面平整度時,與檢測牆面平整度方法基本相同,仍然是每處應檢測三個點,即順直方向一點,並在其原位左右交叉45°各一點,取其三點的平均值。其他等方法參照1、2條進行檢測。所不同的是遇有色帶、門洞口時,應通過其進行檢測。
4、水平度或坡度檢測
視檢測面所需要使用檢測尺的長度,來確定是用1m的,還是用2m的檢測尺進行檢測。檢測時,將檢測尺上的水平氣泡朝上,位於被檢測面處,並找出坡度的最低端後,再將此端緩緩抬起的同時,邊看水平氣泡是否居中,邊塞入楔形塞尺,直至氣泡達到居中之後,在塞尺刻度上所反映出的塞入深度,就是該檢測面的水平度或坡度。參照下列圖檢測。
通過上面的使用方法介紹,大家現在學會了如何使用靠尺了嗎?使用靠尺的時候一定要先保證測量的牆面的平整度,同時使用靠尺子測量其他物品的時候也需要保持平整度。靠尺是一種無差別較小的測量工具,但是如果我們使用不當,也是會造成比較大的誤差的。烤瓷的種類有很多,大部分都靠尺,都是用來測量牆面的,是一種建築測量工具。使用靠尺的時候要注意角度和平整度。
D. 就是面靠牆,把三角尺壓頭發,看三角板直角到牆的位置,最後量牆的高度對嗎
應該是背靠牆,把三角尺壓頭發,看三角板直角到牆的位置,最後量牆的高度,這是標准量身高的方法。如果是面靠牆,把三角尺壓頭發,看三角板直角到牆的位置,最後量牆的高度,就是錯誤的做法。
E. 牆體的長寬高如何標記
一、量房的工具:捲尺、靠尺、相機、紙、筆(最好兩種顏色)
所有得測量都依靠捲尺,測量范圍包括各個房間牆地面長寬高、牆體及梁的厚度、門窗高度及距牆高度等,所以一定帶好足夠上的捲尺,一般在5米以上。
最好有列印出來的平面戶型圖,這樣更清晰,如果沒有就得手繪了;戶型圖最好多帶一份,以防萬一。
二、具體測量方法:
一般從入戶門開始,轉一圈量,最後回到入戶門另一邊.
在用捲尺量出具體一個房間的長度、高度時,長度要緊貼地面測量,高度要緊貼牆體拐角處測量.
所有的尺寸都分段,就像咱們學過的幾何一樣分割成若干個,量了之後數據隨時記錄.
間有窗戶,先量牆角到窗戶的距離,再量窗戶的寬度,再量窗戶到另一邊牆角的距窗戶要把「離地高」以及「高度」標出來,飄窗還要記錄下深度.
柱子、門洞等的處理方式跟窗戶一樣,也用數據分開,這樣平面圖出來後就知道確切位置.
廚衛把馬桶下水、地漏、面盆下水的位置在平面圖中標記出來,馬桶中心距牆的距離,這牽扯到買馬桶的坑距問題;還有就是梁的位置.
沒有特殊情況,層高基本是一定的,找兩個地方量一下層高平均就可以了.
量完回去趕緊復印兩份,以備不測.
這樣如果讓不同公司報價,不必每家都去量房,省的自己來回折騰.
F. 樓房的高度怎麼測
1、可以用尺子測出每個階梯的高度h,然後數數一樓到五樓階梯的數目n,則它的高度=nh。
2、用一段足夠長的繩子系住一個重物,從五樓放下,再用尺子量出繩子的長度就是樓的高度。
3、利用射影定理解決
G. 只用靠尺能檢測牆面的平整度嗎應該怎麼檢測
只用靠尺能檢測牆面的平整度嗎?測量尺是可展開的結構,折疊長度為2m,展開長度為3m。2m的檢查被使用的時候,請按下器具蓋。按下可動銷的按鍵,將測量標尺的左側按到測量面上(註:保持垂直標尺,讓紅色可動銷露出4mm到6mm,靈活擺動)。當指針停止由自己晃動時,直接讀取指針參照比例尺的向下比例尺值,該比例尺值是2mm的網格,該比例尺是測定表面的1米垂直偏位。展開測試規章後,鎖定2M測試時連接。
1.由直接定位指針表示的向上的比例值是被檢查面的3m的垂直方向的偏差,各網格為2mm。如果測量的表面不均勻,它可以用右上腳和下腿來檢測(中間腳不可以扭轉)。
2.或膠合板還沒有結束,就必須向同一高度展開。(磚結構、混凝土耐震牆、架柱、其他結構工程的鉛直度檢測法,與上述相同)。牆壁高度在3m以下時,可以使用2m長的試驗規。但是,在使用3m的測量尺的情況下,進行上述的讀取。使用1m的測量尺時,進行以下讀取。
3.只用靠尺能檢測牆面的平整度?使用垂直比例儀表檢測項目的陰陽角度。在測試正的角度時,需要來自正角度的檢查尺度的距離在60mm以下,在檢測陰影時,需要距離檢測尺度的正角的距離在80mm以下。檢查牆面的平坦性時檢測牆壁的平坦度,將檢查標尺的側面靠近測量面,用楔形的參數來檢查間隙大小(參照2.4楔形填充量)。在各自的位置,即垂直點檢測3點,使各個點以左右45度交叉,取3點的平均值。通過將楔形的指針插入最大間隙來確定平坦度值的正確閱讀。
H. 怎樣計算牆身的高度
1.外牆:斜(坡)屋面無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有屋架且室內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200mm;無天棚者算屋架下弦另加300mm,出檐寬度超過600mm時按實砌高度計算;有鋼筋混凝土樓板隔層者算至樓板頂。平屋面算至鋼筋混凝土板底。
2.內牆:位於屋架下弦者,算至屋架下弦底;無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00mm;有鋼筋混凝土樓板隔層者算至樓板頂;有框架梁時算至梁底。
3.女兒牆:從屋面板上表面算至女兒牆頂面(如有混凝土壓頂時算至壓頂下表面)。
4.內外山牆:按其平均高度計算。
I. 的寬度,高度,牆體厚度,應該怎麼測量
理論上室內的牆體砌牆一般都是120牆、180牆、240牆、還有就是單磚牆,就是只有一塊疊壘上來,那種的話就是60mm寬。370牆在室內很少,基本上都是柱子的形式存在,可能大型展廳、辦公室也會用到。演算法就是按一下算: 24 牆:丁著砌就是240mm(24cm)、順著兩塊拼2×115+10(灰縫)=240mm(24cm)。 37牆: 丁著一塊加順著一塊240+115+15(兩灰縫)=370mm; 順著三塊3×115+25(三灰縫)=370mm(37cm)。這是一層的組拼,層與層之間豎縫錯開不得少於60mm,否則叫通縫病。牆大面(看面)上的組砌(破花),常用有一順一丁、三順一丁和梅花順丁等。
J. 測一段牆的長用什麼估測比較合適
測一段牆的長用什麼估測比較合適
用測量距離的儀器進行測量比較好
或者是用腳步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