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的右腳拐了,請問使用拐杖的正確方法
一、正確調節拐杖高度
一般來說,拐杖腋托應距腋窩下1.5 - 2個手指寬度,握柄高度為雙臂自然下垂時的手腕水平。使用過矮的拐杖需要彎腰,使上身前傾重心變低,不能按正常步態行走。如果過高,患者就會通過腋窩壓在拐上支撐體重,容易造成腋部神經、血管的壓迫和損傷。
二、採用正確的持拐姿勢
平常使用拐杖時,經常提到「架拐」這個詞眼,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撐拐」。具體方法是:身體直立,將拐置於小腳趾前外側約12-20cm處。
將拐的腋墊貼於腋下兩側的胸壁肋骨處,肘關節適當彎曲,雙手腕關節中立位(即手的位置和小臂在一條直線上,手腕既不上翻,也不壓腕)握緊扶手,用手臂的力量支撐身體,完成移動。切記不是用腋窩去支撐,以免造成腋窩軟組織、局部血管和神經的損傷,並且會影響步態。
三、單拐杖正確使用方法
如果患者一側下肢損傷,部分限制負重,採用單拐,連同健患雙下肢,共「三點」支撐體重,完成步行過程。
將拐杖放置在健側(即正常肢體側),行走時先把健側的拐杖前移,然後身體前傾,身體重心集中於健側手臂,再將患側(即活動障礙側)下肢向前移動(不負重),然後健側下肢向前擺出,使健側足與患側足平行,從而完成行走過程。
四、雙拐杖正確使用方法
1、三點步態法:兩側拐杖同時前移→患側足前移(於雙拐之間同一平面)→健側足前移(於雙拐的前方)。適用於一側下肢部分或完全不能支撐身體重量,而另一側下肢肌肉力量正常者。使用者需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和足夠的力量來支撐身體重量。
2、四點步態法:右側拐杖向前→邁左腳→左側拐杖向前→邁右腳。適用於雙足可部分支持身體重量的病人,是最為安全的使用方式,但行走速度較慢。
3、兩點步態法:右側拐杖與左腳同時向前→左側拐杖與右腳再向前,行走速度較四點步態法快。
五、單側下肢傷病需使用單拐時,應健側、健側、健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拄拐,並非是「哪邊腿壞了把拐拄在哪邊,把拐當腿用」。
六、用手臂的力量支撐身體,以手為支撐點(不是腋窩!),如果雙上肢力量不足,不建議拄拐,可以用助行器或輪椅。
② 腋拐是由幾個部分構成的
液拐是由支架、腋托、手把、防滑腳墊等組成。
適用人群:單側下肢無力、疼痛、手術後等不能完全負重的情況(如小兒麻痹後遺症,脛下肢骨與關節損傷及骨折術後,關節置換術後等);不能用左右腳交替邁步的情況,如截癱。
把手位置的調節方法:
A.標准方法:將拐垂直置於小腳趾外側約15-20cm,肘關節屈曲20-30度時,腕關節所處位置既是把手位置。
B.簡單方法:將拐杖直立時,人體大轉子(在抬大腿時可在髖關節外側摸到來回運動的那塊骨頭)所對應的高度就是把手的位置。以上方法也可應用於手杖(或把手)高度的確認。
(2)常用的腋托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單臂操作助行器要求和試驗方法第2部分:腋拐
《單臂操作助行器要求和試驗方法第2部分:腋拐》是2009年中國標准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標准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部分為GB/T19545的第2部分,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提出。
目錄
前言
1 范圍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產品分類及代號
5技術要求
6試驗方法
7檢驗規則
8標志、包裝、運輸及貯存
③ 大連市什麼地方有賣帶腋托的助行器的
鐵路文化宮附近就有啊 杏林街那 你一問都知道
④ 單手拐杖的正確使用方法
扶單拐行走,拐杖要與患肢等幅、同步運動 ,即邁患肢與動拐杖同時進行,如果放在患肢同側,拐杖與患肢同時向前移動,是不是很別扭?我猜「順拐」大概就是從這里來的吧。扶拐練習行走,主要的目的是縱向前進,盡量減少橫向移位。試想一下,如果拐杖放在患側,當健腿向前邁步時,身體重量要轉移至拐杖上,比移至另一條腿(患腿)上的橫向移位明顯加大,拐杖負重也大。如果放在健側,則只需很少的橫向移動即可把身體重量轉移過來,患肢及拐杖均只需少量負重即可,還能避免拐杖不小心碰到患處,起到保護患肢的作用。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如果你單腿跳需要別人扶的時候是不是讓人站在著地腿的一側?平常使用拐杖時,經常提到「架拐」這個詞眼,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撐拐」。使用拐杖前,首先應將拐杖調整至正確高度,具體方法是:將拐杖立於體側,拐杖的頂端距離腋窩3-5厘米(避免架拐時體重壓於拐杖頂端傷及腋窩內各血管、神經),手臂自然下垂,扶手高度位於腕橫紋(即手掌和前臂交界處)。此時,前臂屈、伸腕肌群同時用力保持腕關節中立位(避免腕關節於背伸位承重傷及三角軟骨盤),再由上肢各部肌群共同發力將身體撐起以實現支持作用。
拐杖高度調節:
一般來說,拐杖腋托應距腋窩下1.5 - 2個手指寬度,握柄高度為雙臂自然下垂時的手腕水平,當使用拐杖支撐時,肘關節應可以適當彎曲。使用過矮的拐杖需要彎腰,使上身前傾重心變低,不能按正常步態行走。如果過高,患者就會通過腋窩壓在拐上支撐體重,容易造成腋神經損傷。
截肢患者為什麼拄在患側?
受傷後短期使用單拐的患者共同特點是雙下肢等長,患側肢體可以提供一定支撐。所以他們可以將拐杖放到健側,使整個身體重心移向健側,減輕患側負重,讓患側行使行走功能但又不會過度勞累,以此促進康復。而截肢患者,患肢已完全不能提供支撐,需要拐杖來代替一側肢體行使功能,只能放在患側。
根據患者損傷形式、程度不同,拐杖的使用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如果患者一側下肢損傷,部分限制負重,採用單拐,連同健患雙肢,共「三點」支撐體重,完成步行過程。如果患者一側下肢損傷,完全限制負重,採用雙拐,同健側肢體,共「三點」支撐體重,患肢懸空,完成步行過程。如果患者雙側下肢損傷,均部分限制負重,採用雙拐,連同雙側患肢,共「四點」支撐體重,完成步行過程。如果雙側患肢均完全限制負重,沒有辦法,只有求助輪椅了。
正常步行過程中,上肢應隨下肢腳步交替擺動,具體順序為「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以,運用單拐步行時,正確的持拐方向應用在健側,健側拐杖與患肢等幅、同步運動,力求節奏、步幅接近健側水平,重心始終跟隨邁向前方的肢體,這樣才是正確的步態。正確用拐方式下,可以保證始終拐杖跟隨患肢運動,且患肢與拐分立與身體兩側,可以具有最大的穩定面,實現最優的保護效果。相反如果持於患側,要想實現患肢與拐杖同步,步態必然「順拐」,姿勢非常別扭,不利於正常姿態的建立,更重要的是,此時患肢與拐杖處於同側,距離很近,行動時穩定面僅有正確方式的不足一半,保護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當然,患者不幸剛巧健側上肢同時受損,此時以其可以接受的方式盡量予以保護就可以了。
當患者一側下肢損傷,完全限制負重時,採用雙拐」支撐體重,患肢懸空,完成步行過程。此時,雙拐應與患肢等幅、同步運動,患肢雖然懸空但凌空模擬正常步態中的屈伸動作,在支持體重的同時維持正常步態習慣。
當患者雙側下肢損傷,均部分限制負重時,採用雙拐支撐體重,完成步行過程。此時雙拐按照「左拐右腿」,「右拐左腿」的正常順序,分別與雙下肢等幅同步交替伸出,以最大之穩定面積分別實現對肢體的保護。這時的步態完全符合常人習慣,雖然對患者的上下各肢協調性有較高要求,但是通過認真的教授令其自如掌握應不成問題。
以上是患者日常用拐的基本方法,利用得當可使患者獲益良多,加強對患者的日常宣教,相信可以獲得更好的康復治療效果。
拄拐的注意事項:
1.身體的重量應壓在手掌上,以手為支撐點(不是腋窩!),如果雙上肢力量不足,不建議扶拐,可以用助步器或輪椅。
2.消除可能造成跌倒的因素,不在濕滑、不平路面行走,還要防止絆倒。
3. 頭暈無力、身體異樣時,不要使用拐杖,可尋求周圍人幫助。
⑤ 「為啥我的血壓越測越不準」自測血壓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高血壓雖然沒有明顯症狀和體征,但它是導致死亡、殘疾的常見原因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健康殺手」。從2013年起,連續5年,世界高血壓日的主題都被定為「知曉你的血壓」,呼籲大家自測血壓,而測量血壓看似簡單,其實門道不少。自測血壓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不要一坐下就測
從站立到坐下,姿勢的改變也會引起血壓的波動,所以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位休息至少5分鍾後,開始測血壓。測量時,將套袖帶的上臂放在桌面上,與心臟處於同一水平面,雙腿放鬆、落地。
4.氣囊的位置
測量血壓時上臂位置應該與右心房水平同高。如果上臂位置低於右心房水平,則測量值偏高;反之,如果上臂高於心臟水平,測量值偏低。每高於或低於心臟水平 2.5 cm,血壓相差 2 mmHg。坐位時,右心房位於胸骨中部,第四肋水平;卧位時應用小枕支托以使上臂與腋中線同高。
⑥ 拄拐有什麼技巧嗎
1使用拐杖前,首先應將拐杖調整至正確高度,具體方法是:將拐杖立於體側,拐杖的頂端距離腋窩3-5厘米,手臂自然下垂,扶手高度位於腕橫紋。此時,前臂屈、伸腕肌群同時用力保持腕關節中立位,再由上肢各部肌群共同發力將身體撐起以實現支持作用。
2拐杖的使用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如果患者一側下肢損傷,部分限制負重,採用單拐,連同健患雙肢,共「三點」支撐體重,完成步行過程。如果患者一側下肢損傷,完全限制負重,採用雙拐,同健側肢體,共「三點」支撐體重,患肢懸空,完成步行過程。如果患者雙側下肢損傷,均部分限制負重,採用雙拐,連同雙側患肢,共「四點」支撐體重,完成步行過程。如果雙側患肢均完全限制負重,沒有辦法,只有求助輪椅了
⑦ 拄拐杖的正確方法
正確的做法是單拐應該放在健側。
扶單拐行走,拐杖要與患肢等幅、同步運動,即邁患肢與動拐杖同時進行,如果放在患肢同側,拐杖與患肢同時向前移動,是不是很別扭?我猜「順拐」大概就是從這里來的吧。扶拐練習行走,主要的目的是縱向前進,盡量減少橫向移位。試想一下,如果拐杖放在患側,當健腿向前邁步時,身體重量要轉移至拐杖上,比移至另一條腿(患腿)上的橫向移位明顯加大,拐杖負重也大。如果放在健側,則只需很少的橫向移動即可把身體重量轉移過來,患肢及拐杖均只需少量負重即可,還能避免拐杖不小心碰到患處,起到保護患肢的作用。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如果你單腿跳需要別人扶的時候是不是讓人站在著地腿的一側?
使用拐杖前,首先應將拐杖調整至正確高度,具體方法是:將拐杖立於體側,拐杖的頂端距離腋窩3-5厘米(避免架拐時體重壓於拐杖頂端傷及腋窩內各血管、神經),手臂自然下垂,扶手高度位於腕橫紋(即手掌和前臂交界處)。此時,前臂屈、伸腕肌群同時用力保持腕關節中立位(避免腕關節於背伸位承重傷及三角軟骨盤),再由上肢各部肌群共同發力將身體撐起以實現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