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箏琴碼擺放示意圖沒有了,怎麼安裝琴碼請給出詳細描述,可以嗎謝謝!
潤揚告訴您:
很多初學者買到古箏之後,老師會幫忙擺好箏碼,就算這樣,回到家之後難免會碰到箏碼錯位、倒下或出於好奇心挪動箏碼等情況。另一些初學者,收到網購心愛的古箏,也只能自己動手擺放箏碼了。所以,無論如何學會自己正確擺放箏碼都是學習古箏的必備技能。
藉助箏碼必備神器定位條擺放
我們現在就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確擺放箏碼口訣:
一擺二貼三找碼,四取五定六撫弦。七放八調九成形。
1. 擺——擺放好琴頭和琴尾巴,固定好支架。
望採納~
② 我在網買一架新古箏,可是那個琴碼還沒有安裝上去,誰知道怎麼安裝
每根弦都有對應的琴碼,先分別找到對應的(一般來說,琴碼上都標著呢,21、20之類的)。
21弦是最粗的那一根,然後往下是20、19……
找到之後,先把弦抬高,把琴碼放在弦下面(你應該知道怎麼放吧?只要見過調好的古箏就知道怎麼放了。如果沒那麼大的勁就讓別人幫你一起弄),在把弦搭在琴碼的凹陷處,所有的弦搭好後,就可以調音了。
調音的話你要買個調音器,至於調音器怎麼用你看說明書就可以了,因為每一款調音器的結構不同,所以沒辦法和你說,如果實在不懂就拿著調音器去問你買琴的地方吧。
③ 怎麼安古箏琴碼
古箏在出廠前都經過專業調律師的一周調試,並且為每台古箏配備了箏碼示意圖,使用者只需左手提弦,右手將箏碼放置到箏碼示意條上對應號碼的位置,然後將弦放置在箏碼頂部的弦槽內即可,然後用調音器對古箏音準進行微調即可。
箏碼沒有正反方向,任何一面都可朝左或朝右,但如果碰到碼腳不穩或琴弦振動有異響,不妨將箏碼換個面,看看是否能改善。鳳語古箏有詳盡的安裝說明。
④ 古箏的安裝
口訣:一擺二貼三找碼,四取五定六撫弦,七放八調九成形。
擺——擺放好琴頭和琴尾巴,固定好支架。
貼——拿出古箏琴面上面的琴碼定位條,並貼在古箏箏面上。
找——打開琴盒找出所有箏碼(共21個)。
取——按照箏碼的數字表示取出依次取出箏碼,箏碼上面有數字。
定——將標有數字1的箏碼擺放在箏碼標識「1」的位置,將琴弦輕輕抬起,放置於箏碼頂端。下圖中箭頭所指的方向。
扶——安裝 好第1個箏碼後,輕輕扶琴弦,感受琴弦的松緊位置,琴弦處於緊綳狀態為正常狀態。
放——調整好琴弦位置,按照箏碼順序依次擺放剩下的箏碼。依次類推,安裝好每一個箏碼。
調——安裝完每個箏碼後,調整一下琴弦前後的距離,並調節一下水平的位置,使琴弦水平距離相等。 成——擺放好所有的箏碼,依次排列後成形。
在無定位條的情況下擺放琴碼:
首先,我們要明白D調的屬性下箏碼的位置:
1弦上碼的位置距離前梁內側 15厘米左右;3弦上碼距離前梁20厘米左右;8弦上碼距離前梁33厘米左右;13弦上碼距離前梁49厘米左右;18弦上碼距離前梁 70厘米左右;21弦上碼距離前梁88厘米左右,也可擺放為後梁40厘米左右(按常規古箏設計的要求,古箏第一碼的中心至前岳山為16公分,第二十一碼的中心距離前岳山為95公分)。
中間琴碼基本按等距離要求排列
前面1-10箏碼每個間隔1到2厘米;10-15箏碼間隔2到4厘米;15-21箏碼間隔5厘米,為了轉調方便,在常用的D調排列時,3號碼到4號碼、8號碼到9號碼、13號碼到14號碼、18號碼到19號碼的間距,應為其他琴碼的2倍左右。
以上位置都可以用調音扳手做「尺」,把扳手的一段盯著第一個琴弦純質的右岳山上,扳手的頂端這一段距離就是第一個箏碼擺放的位置。
注意事項:
安裝箏碼無需松琴弦,安裝好箏碼即可開始進行調音注意,無論是新的古箏還是使用過程中被碰倒的,安裝箏碼的時候都無需松弦。
箏碼必須擺放平穩,不要出現箏碼一側腳未平放在面板的情況,以確保琴弦與箏碼要垂直。
安裝好全部箏碼後,可以手動調整每個箏碼的位置,保證箏碼與兩側穿弦孔三點成一線,並保證每根張起的琴弦間距基本一致。
⑤ 古箏的琴碼要怎麼安裝
先裝一號箏碼(即最高音第一弦的碼子)。高音第一弦箏碼(雁柱)的擺放位置距前岳山大約14公分左右。
然後安裝二十一號箏碼(即最低音第二十一弦的碼子)。最低音第二十一弦箏碼(雁柱)的擺放位置距後岳山大約45公分左右。
最高音第一個箏碼(1號箏碼)用最矮的箏碼。最低音最後一個箏碼(21號箏碼)用最高的箏碼。中間各箏碼由矮到高拉開距離依次排列。注意各箏碼間的間距由高音區到低音區逐漸加寬(高音區間距稍密,低音區稍寬)。
(箏碼在出廠時,廠家都會在箏碼腳處做好編號,箏碼編號按從高音到低音依次編為1—21號)
註:箏碼安裝整體離前岳山距離越近,調好音後的琴弦較軟,離前岳山距離越遠,調好音後的琴弦則較硬。
⑥ 古箏琴碼怎樣再安裝
准備材料:古箏、古箏琴碼示意圖、尺子。
1、第一個齒輪位置距離古箏前岳山16公分,用尺子量出第一個齒輪安放的位置。
⑦ 古箏琴碼是怎麼擺放的
1、擺放好古箏琴頭的位置,固定住,如下圖箭頭所指的方向。
(7)新古箏琴碼正確安裝方法擴展閱讀
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屬彈撥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稱之為箏碼)、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
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⑧ 古箏琴碼1到21怎麼擺
校箏碼的大小數據可分為七組,每相鄰三個為一組,從高音到低音等碼逐漸變高變粗,第一碼的中心至前岳山為160mm,第二十一碼的中心至前岳山為950刪,中間箏碼基本按等距離要求排列。
但為了轉調方便,在常用的D調排列時,3號碼到4號碼、8號碼到9號碼、13號碼到14號碼、18號碼到19號碼的間距,應為其他箏碼的兩倍左右。另外,低音部分的箏碼間距相對高音部分的箏碼間距要大些。
古箏的箏碼也稱雁柱,是箏和面板的傳振支柱,一般用木製,也有用牛骨、塑料、象牙等製作。古箏的箏碼在演奏中起著支撐琴弦和傳遞共鳴的重要作用。
古箏上能移動的,就只有箏碼了。別小看這小小的箏碼,如果沒有擺放好,會讓你再高檔的琴的聲音都不好聽。而把箏碼擺好了,擺科學了,那麼能大大提高你的琴的音色!
每個箏碼支撐著一根弦,有二十一根弦就有二十一個箏碼,箏碼的位置左右移動,從而調整琴弦的音高。箏碼作為古箏發聲原理中的傳導件,對音色的影響非常大,而箏碼擱弦點的材料,對箏的音色影響更加敏感。
有人通過對牛角、牛骨、象牙、竹材、烏木、黃楊木等多種擱弦點材料進行對比試驗,結果證明牛骨在符合古箏的聲學品質要求中最為理想。
作為箏碼的材料,牛骨的骨質導孔經過化學處理其油脂等成分已被除去,這樣加快了骨質傳聲速度,且富有彈性,聲音硬度適中,充分符合了古箏追求明亮色彩的審美要求。
(8)新古箏琴碼正確安裝方法擴展閱讀:
對於幼兒學彈古箏時,因手指力度有限,可將整排箏碼往前岳山方向移幾毫米。演奏古箏之前一定要檢查箏碼位置是否調好,因為在演奏過程中左手施展的「吟、揉、按、滑、顫」等技術,必須以箏碼的絕對穩定為前提。
演奏期間由於手指通過琴弦對箏碼會產生間接的作用力,會發生「跑碼」的現象,因此如果要連續演奏幾首樂曲,也一定要在樂曲之間的間隙時間快速地對箏碼進行必要的微調,以確保演奏的音準和音色效果和音色效果。
⑨ D調古箏的琴碼怎麼排列,擺放的
分析如下:
1、首先按照左高右低的順序擺放好支架;
2、然後將古箏大頭放置在高支架處,小頭放於矮支架處,高的支架要剛好與琴足的第一個凹槽卡在一起,矮的支架放在底部出音孔內側,不要壓著出音孔;
3、開始安裝箏碼,每個箏碼的內側有標簽,表明這是幾號箏碼,我們就可以按照箏碼示意圖的位置將其一一對應安裝即可。比如說8號箏碼,我們首先找到第八號琴弦,也就是從細往粗數第8根琴弦,然後找到8號箏碼的擺放位置。
箏碼示意圖上數字8和9形成的直角處,我們就可以開始安裝箏碼,直接提起琴弦,將8號箏碼任意一隻碼腳踩在直角處,將8號琴弦放置於箏碼頂部的擱弦槽即可。
4、其他箏碼以此類推。
(9)新古箏琴碼正確安裝方法擴展閱讀:
古箏的特點是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
相關介紹:
古箏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
古箏傳統的常用演奏手法採用右手大、食、中、無名四指撥弦,演奏出旋律、掌握節奏,左手演奏法還有在箏柱左側順應弦的張力、控制弦音的變化,以調整音高,完善旋律。
⑩ 箏碼如何安裝詳細一點
古箏: 一般說來,扶弦點與中置箏碼距離大致為15cm。但實際上,這個距離不是唯一確定的,而是會根據所扶箏弦的位置改變。在較為常用的中音區域,扶弦點距離所扶箏弦的箏碼13—20cm,在低音區域,扶弦點與箏碼的距離就大一些,在20cm以上。但在高音區域,扶弦位置與箏碼的距離則非常小。在最高的一組音中,必須在最左側的無調區進行扶弦。因為演奏區內的弦長雖然可以滿足扶弦需要,但是不能滿足以後將要接觸到的揉弦、滑弦、顫弦等技法的需要。 如果把新箏轉調器的排列近似看作一條直線,把扶弦點所在線也近似看作一條直線,那麼這兩條直線所構成的夾角是相當小的。一般比較簡單的說法是,扶弦點所在直線要與轉調器所在直線大體平行。這種說法雖然不夠准確,但有助於記憶和理解。扶弦點的這種分布,是與樂器本身的構造有很大關系的。新箏的兩個演奏區幾乎完全對稱,同時還存在一個無調區域。較高音箏弦的演奏區部分較小,有效弦段較短,相應的無效弦段較長。較低音箏弦的演奏區部分較大,有效弦段較長,相應的無效弦段較短。這樣,為了確保各種演奏技法的發揮,就要保證手臂肌肉既要放鬆,又要保持一定的緊張,所以手臂不能完全的伸展和收縮,要在一定的范圍內保持放鬆與收縮的動態平衡。這樣,就造成了扶弦點在高音區靠近中置箏碼,而在低音區遠離中置箏碼的現象。如果確保二十一根箏弦上每一個扶弦點與箏碼的距離都完全相同,那麼在高音區手臂就會過度收縮,在低音區手臂就會過度伸展。這樣將導致不同部分肌肉的緊張,嚴重影響到彈奏技法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