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氣壓強的實驗有哪些
馬德堡半球實驗。
是1654年時,當時的馬德堡市長奧托·馮·格里克於神聖羅馬帝國的雷根斯堡(今德國雷根斯堡)進行的一項科學實驗,目的是證明大氣壓的存在。而此實驗也因格里克的職銜而被稱為「馬德堡半球」實驗。當年的進行實驗的兩個半球仍保存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中。
現實也有供教學用途的仿製品,用作示範氣壓的原理,它們的體積也比當年的半球小很多。若把半球的空間抽成真空,就需再用十六匹馬才能拉開。
結論
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大氣壓強是存在的,並且十分強大。實驗中,將兩個半球內的空氣抽掉,使球內的空氣粒子的數量減少、下降。
球外的大氣便把兩個半球緊壓在一起,因此就不容易分開了。抽掉的空氣越多,半球所受大氣壓力越大,兩個半球越不容易分開。
Ⅱ 測量大氣壓強的實驗步驟
測量大氣壓強的實驗步驟如下:
1、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後,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內,與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3、結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4、說明:
⑴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後,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果偏小。
⑵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10.3 m
⑶ 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⑷若外界大氣壓為H cmHg 試寫出下列各種情況下,被密封氣體的壓強(管中液體為水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