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築定位測量的方法有哪些
1.了解控制測量的目的和收集資料
主要了解測區的地理位置、形狀大小,今後發展遠景,測量成果使用的精度要求,完成任務的期限以及生產上對控制點位置、密度的要求等。房地產測繪人員應到有關測繪業務及管理部門收集有關資料。如設計時需用的地形圖(比例尺為1/1000~1/50000),測區已有的控製成果,並到測區踏勘了解舊標石標架的保存情況,為確定布網方案、設計和施測做好一切准備工作。
2.確定布網方案
根據控製成果今後的使用要求和已收集到的測量資料及擁有的儀器設備、技術力量等條件,確定布設控制網的方案。例如是在國家水平控制網的基礎上加密還是布設獨立網;測量方法是三角測量,還是三邊測量,導線測量或GPS相對定位測量;是一次全面布設還是分區分期布設;是採用三度帶還是1.5°帶投影等等。
圖上設計宜在1:10000或1:25000的地形圖上進行:首先展繪已知點、網;按照已定的布網方案從圖上判斷點與點之間是否彼此通視,由各點組成的圖形能滿足規范所規定的精度和其他要求,布在位置也應能滿足使用要求。圖上選點後,須到實地確定,是否切實可行,為了保證控制網精度和避免返工浪費,還應該估算控制網中推算元素的精度。此處限於篇幅不再展述,請讀者參看有關控制測量書籍。
3.編寫技術設計說明書
編寫技術設計的目的在於擬定房地產平面控制測量的實施計劃,從整體規劃上、技術上、組織上作出說明,其要點是:
(1)概況內容包括設計的目的和任務;測區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徵;測區原有成果的作業情況,成果質量情況及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
(2)設計方案及其說明平面控制網的等級、圖形、密度;起算數據的確定;控制網的圖上設計及精度估計。
(3)作業方法作業的原則、方法和要求,覘標類型及埋設標石的規格,提出標志建造和委託保管的要求,提出測角,測邊儀器的檢驗,邊長、角度觀測,外業成果的記錄方法,成果檢驗和質量評估的辦法和要求等等。
(4)各種附表附圖編制工作量綜合、進程表;需用主要物資一覽表,控制網設計圖以及其他各種輔助圖表等。
贊評論
necklace
回答數:325|被採納數:02015-08-19 23:34:49
建築物的定位是根據設計圖紙,將建築物外牆的軸線交點(也稱角點)測設到實地,作為建築物基礎放樣和細部放線的依據。由於設計方案常根據施工場地條件來選定,不同的設計方案,其建築物的定位方法也不一樣,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1.根據與原有建築物的關系定位
在建築區內新建或擴建建築物時,一般設計圖上都給出新建築物與附近原有建築物或道路中心線的相互位置關系。
擬建的建築物軸線AB在原有建築物軸線MN的延長線上, 可用延長直線法定位。為了能夠准確地測設AB,應先作MN的平行線M′N′,即沿原有建築物PM與QN牆面向外量出MM′及NN′,並使MM′=NN′,在地面上定出M′和N′兩點作為建築基線。再安置經緯儀於M′點,照準N′點,然後沿視線方向,根據圖紙上所給的NA和AB尺寸,從N′點用鋼尺量距依次定出A′、B′兩點。再安置經緯儀於A′和B′點,按90o角和相關距離定出A、C和B、D點。 可用直角坐標法定位。先按上法作MN的平行線M′N′,然後安置經緯儀於N′點,作M′N′的延長線,並按設計距離,用鋼尺量取N′O定出0點,再將經緯儀安置於0點測設90o角,丈量OA值定出A點,繼續丈量AB而定出B點。最後在A、B兩點安置經緯儀測設90o角,根據建築物的寬度而定出C和D點。
擬建建築物與道路中心線平行,根據圖示條件,主軸線的測設仍可用直角坐標法。先用拉尺分中法找出道路中心線,然後用經緯儀作垂線,定出擬建建築物的軸線,再根據建築物尺寸定位。 2.根據建築方格網定位
在建築場地上,已建立建築方格網,且設計建築物軸線與方格網邊線平行或垂直,則可根據設計的建築物拐角點和附近方格網點的坐標,用直角坐標法在現場測設。如圖9.6所示,由A、B、C、D點的坐標值可算出建築物的長度AB=a和寬度AD=b,以及MA′、B′N和AA′、BB′的長度。測設建築物定位點A、B、C、D時,先把經緯儀安置在方格網點M上,照準N點,沿視線方向自M點用鋼尺量取MA′得A′點,量取A′B′=a得B′點,再由B′點沿視線方向量取B′N長度以作校核。然後安置經緯儀於A′點,照準N點,向左測設90o,並在視線上量取A′A得A點,再由A點沿視線方向繼續量取建築物的寬度b得D點。安置經緯儀於B′點,同法定出B、C點。為了校核,應用鋼尺丈量AB、CD及BC、AD的長度,看其是否等於建築物的設計長度。
3.根據控制點的坐標定位
在建築場地附近,如果有測量控制點可以利用,應根據控制點坐標及建築物定位點的設計坐標,反算出標定角度與距離,然後採用極坐標法或角度交會法將建築物測設到地面上。
9.2.2 建築物的放線
建築物的放線是指根據已定位的外牆主軸線交點樁及建築物平面圖,詳細測設出建築物各軸線的交點位置,並設置交點中心樁;然後根據各交點中心樁沿軸線用白灰撒出基槽開挖邊界線,以便進行開挖施工;由於基槽開挖後,各交點樁將被挖掉,為了便於在施工中恢復各軸線位置,還須把各軸線延長到基槽外安全地點,設置控制樁或龍門板,並做好標志。
⑵ 地形圖測繪方法有哪些
地形圖的測繪方法: 模擬法測圖和數字測圖兩種。目前,地形圖測繪主要採用數字測圖方法。
工程地形圖的測繪方法
(1)全站儀數字測圖
全站儀數字測圖是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測繪的主要方法,基於全站儀的數字測圖系統主要有兩種類型:
1、分為數字測記模式(全站儀+電子手簿或人工記錄數據再傳輸至成圖系統中經處理生成數字圖,內業成圖) ;
2、電子平板模式(全站儀+便攜計算機或PDA個人數據助理,實地成圖),實現「所見即所測,所見即所得」。
數字測圖系統具有基本數據編輯加工、圖形分層、符號配置等功能外,有些還具有屬性數據錄入與掛接、由離散點構建不規則三角網進而生成等高線、影響數據集成與疊加和不同數據格式轉換等功能。
(2) GPS RTK數字測圖技術,此方法完全與全站儀類似,利用RTK系統代替全站儀或與全站儀組合使用。
(3)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測圖:對於大范圍的地形圖以及大型工程建設場地測繪等,可以利用航攝影像、遙感影像、機載激光雷達掃描系統LIDAR或使用輕型飛機攝取影像, 使用數字攝影測量或遙感圖像處理系統生產生成DOM (數字正射影像圖)、DEM (數字高程模型)、DRG (數字柵格地圖)、 DLG (數字線劃地圖)以及復合模式組成。
(4)車載移動測圖系統測圖,又稱移動道路測量系統(MMS) , 以車輛為平台,集成GPS接收機,視頻感測器CCD,慣性導航系統INS,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快速採集道路和兩旁的地形數據成圖。
(2)推山造地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大地測量
研究和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地面點的幾何位置的理論和方法。大地測量學是測繪學各個分支的理論基礎,基本任務是建立地面控制網、重力網,精確確定控制點的三維位置,為地形圖提供控制基礎,為各類工程施工提供依據,為研究地球形狀、大小、重力場以及變化,地殼形變及地震預報提供信息。
測繪儀器
三維激光掃描儀、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GPS接收機、GPS手持機、超站儀、陀螺儀、求積儀、鋼尺、秒錶等如今在攝影測量方面,相機也成為了測繪中使用的儀器。
⑶ 農村土地測量計算公式
農村土地面積可以通過繩索、捲尺、步量的方法來進行測量。
農村測量土地面積不要求十分精確,對於算一些奇形形狀的土地,直接用皮尺、步量,量出後用填補 、切割等數學方法估算土地面積。
農村一般以」畝「、」公頃「作為土地面積單位的;一畝≈666.67平方米(㎡);1公頃(ha)=15畝。
⑷ 太平洋建設在西安西咸新區有推山造地項目嗎
你得先在西咸新區找到一座山。
⑸ 如何用地理方法測量山的高度
如今,無論家長還是教師,都認識到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了,到處都在討論怎樣培養興趣。
興趣當然重要。干一件事有興趣和沒興趣做起來完全是兩股勁,這幾乎不需要論證。而且,人類歷史告訴我們,偉大人物、傑出人才,幾乎沒有一個不是對其所從事的事業喜愛到痴迷程度的。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興趣是創造性之母。但是可惜,培養興趣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發現教師和家長"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努力多半是失敗的。"培養"很容易給教育者造成誤解,以為孩子的興趣是可以命令出來的,或者是訓練出來的。
興趣有先天因素(如智力類型),是自然形成的,一般無法刻意培養。興趣中包含著太多的感情色彩,而感情是無法操縱的。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有點像談戀愛,不但包辦不得,就是您主動當"介紹人",他也常常不買賬,想讓孩子"先結婚後戀愛"(先努力學某門功課,後來逐漸喜歡上它),成功率也很低。
所以,學習興趣是可遇而不可強求的東西。我見到的很多教師、家長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努力培養,都有"牛不喝水強按頭"的意味,與其說這是在提高學...
查看全部>>
其他答案(共9個回答)
心理上要有自信心和恆心。如果沒有在學習上取得「勝利」的自信心,你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原諒自己的退步。恆心說的是,不要常立志,而要立志長。再則,要有與自己「基礎差」做頑強斗爭的思想准備。
學習方法上:
1,當堂的知識當堂消化,當天的內容當天吃透,決不能欠帳。
2,一定要重視每次的小考、單元測驗、期中和期末考試,為每一次考試得滿分而努力。
3,對自己薄弱的科目和以前沒有學好的章節,利用時間和精力進行重點突破。
另外,多想想現在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對將來你前途的影響、對社會的貢獻等等
土地面積小且不規則時,劃分成一些三角形,用海倫公式計算出每個銜接三角形的面積,再加起來。
大面積土地精確測量先分成小塊面積逐塊測量再加起來。
大面積土地粗略測量先繪成地圖,再在地圖上測量。
國土局和規劃局的土地測量面積是取gps定位的經緯儀來計算的
一畝地=666.6666667平方米。而土地的面積一般以畝為單位,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丈量法。用捲尺測量出該塊地的長和寬,最後將長(米)*寬(米)*0.0015=畝,如:長200米,寬150米的土地面積是:200(米)×150(米)×0.0015=30000平方米×0.0015=45(畝)。
民間還有一個更實用的口決來計算:平方米換為畝,計算口訣為「加半左移三」
⑺ 削山造地的優缺點
削山造地的優:增加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缺點:破壞生態平衡,破壞山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容易造成山洪暴發!
⑻ 造林地面積測量實施步驟及主要技術要求
1.准確確定伐區位置。利用衛星定位儀來確定伐區位置不但相當准確, 而且節省了調查員到處找林班樁的工作。如果需要找林班樁的具體位置,利用衛星定位儀卻很方便, 把衛星定位儀的坐標系調整到大地坐標上, 即USR 坐標系, 再把當地的中心坐標值和相關參數輸入衛星定位儀坐標系中,利用林相地形圖中的大地坐標值, 把該林班樁的坐標位置在林相圖中查出並輸入GPS 中, 再利用GPS 中的導航系統調出所輸入的坐標航點, 導航系統調出所輸入的坐標航點導航, 就能找到林班樁, 此方法在二類調查中應用廣泛。GPS 的參數中中央經線的確定。在應用GPS 測量之前應先知道本地區中央經線(將當地經度的整數部分除以6,再取商的整數部分加上1,再將所得結果乘以6 後減3,就可以得到當地的中央經線值,投影比例(該數值為1),東西偏差(該數值為5000),南北偏差(該數值為0)。只有輸入了正確參數,測得的資料才能准確。
2 .利用GPS 進行機械步點。利用GPS 進行機械步點, 取代用羅盤和測繩進行調查, 從而減少了調查員的工作量。
3 .利用GPS 進行集材支道設計。利用GPS進行集材支道設計, 適應條件是地勢一面
.2.
坡。利用野外調查草圖上的集材支道上的起終點, 到現場把起點和終點的位置利用GPS 定位後存入到GPS 中, 利用導航系統進行調查, 所調查的路線是一條直線, 非常准確, 並能測出支道長度。然後, 再進行掛號伐開, 這樣既准確又快。
4 .利用GPS 進行簡易公路的測量。利用衛星定位儀簡單, 把衛星定位儀調至坐標系系統, 利用航程, 在車內就可進行方位和距離的測量。測量完把游標調至行距位置, 可從屏幕上看出所行走的路線圖, 繪制到草圖上即可。
5.界線認定,權屬確認。應用GPS 定位、導航功能,對紅石經營所五處權屬爭議地塊進行了實地認定。首先查看了有關「兩荒」劃界資料、林相圖。到現地對爭議地塊邊界進行定位,將界點定位座標落到林相圖上,經技術確認,爭議地塊全部為國有林地。使林地界線得到了准確確認,為最終國有林地回收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
6. 土地面積測量。應用,-. 面積測量功能,我們對刁翎經營所、團結經營所部分佔地進行測量,這些地塊大多形狀不規則,面積大小不一。主要採用航跡測量、航線測量兩種方法。測量時,只需1 人,持GPS 接收機沿地塊邊界繞行一周,即可得到被測地塊的面積和圖形。通過實地測算,每人每天可實測33.3hm 以上,既節省人力、又能保證質量。與羅盤導線測量相比,工作效率提高3倍以上。同時能夠得到佔地邊界轉點定位座標,無論地塊數量多少,都能准確、完整地落到林相圖上。十分便於抽查、復查,將人為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對解決林權糾紛十分有效。[孫華2004] 。劉擁軍[2004]也曾提出GPS面積求算的方法可在米格紙圖上數出小班所圍的毫米格數,按比例推算出小班的實際面積。也可在野外定位時,應用GPS的面積求算功能,在起始拐點啟動GPS 面積求算功能到最後一個拐點完成,在GPS 接收機上可即讀取面積數值,應用此功能需注意的是,規劃人員必須始終保持在小班外邊界行走,若遇到物障礙而離開外邊界時,此功能不可用。有些種類的GPS可利用小班各拐點的地理坐標求出小班面積,GPS 的特點是,小班面積越大,繪出的圖形越准確,所求面積越准,小班面積越小,繪出的圖形誤差越大,所求面積誤差越大。一般來說,小於8 畝的面積,只可用GPS 定位功能確定小班位置,而不宜繪制圖形,求算小班面積。
在實際應用當中,經過多次對比實驗,用GPS 和羅盤對多種面積地塊分別測量、對比,面積越大,兩者差距越小,面積越小,兩者差距越大。綜合對比,面積在1 公頃以上的地塊,測量適宜用GPS 測量面積,面積在1 公頃以下的地塊應用羅盤或測繩求積。對不規則地塊測量面積,應用GPS的航跡測量方法。對規則地塊,適宜用航線測量GPS 測出的是由這幾個點為頂點所圍成的一個多邊形的面積,每個航線不超過』( 50個航點)。測量面積時,兩種測量方法結合使用,可充分發揮GPS 的功效。
羅六偉[2005]也提出GPS面積測量功能
利用GPS 所測出的面積均為平面面積,它有兩種測量方法。(1) 航線測面積法(即用面積計算器功能測量) : 對於面積計算器,GPS計算出的是以航線上的點為頂點所圍成的一個多邊形的面積,GPS中的每條航線最多可設50 個航點,也就是說使用面積計算器,最多可以求算一個50 邊形的面積。本法適宜於形狀比較規則的區域的面積測量。(2) 航跡測面積法:所測面積是由航跡(在地圖頁面中,GPS 沿著運行路線畫出一條軌跡,稱為航跡) 所圍成的區域的面積。航跡測面積法是利GPS繞測面積的常用方法,使用時需注意兩點:一是使用航跡測面積,必須使Venture 處於三維導航狀態,即在衛星頁面上出現「估計誤
.3.
差5~6m」時進行。二是將面積單位調至平方米。
面積測量對於無圖地區的森林資源二類、三類調查,對新造林地、火燒跡地,採伐跡地等至關重要。實地用於面積測量的方法比較多,實踐證明, GPS 測量林地面積具有大范圍、快速、精確,可以與GIS 連用等優點,實行數據圖形一體化。根據不同的精度要求,使用不同的GPS 進行測量,以滿足不同的精度要求。顯然,較小的面積需要更高的定位精度。數據處理可採用如下方法: (1) 多邊形坐標法直接確定面積。(2) 皮尺測距與GPS 坐標數據聯合平差,用多邊形法計算面積。這兩種方法中第一種適用於1000m2 的大地塊;第二種方法適用於小面積的地塊的量算,對於超小短邊的不規則林地的實時測量,用多邊形公式會產生很大的誤差,用皮尺測量,從而邊長數據得到控制、改正了坐標數據,實現邊長的精確測量。在森林管理中常遇到一些小面積的地塊,火燒跡地、林中空地、採伐跡地、造林地等。[葛熙升,2005]
7.測距
在測量防護林的林帶時,我們可以運用GPS 的導航功能測量林帶長度,首先在林帶的一端定點,如果林帶是直線,我們在林帶的另一端對第一點導航,則可以測出距離。
⑼ 農村土地面積如何測量
到目前來講,農村測繪獲取數據的方法有:
1、工程測量外業實測方式測制地形圖。
2、通過傳統載人機航測法測繪地形圖。
3、通過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技術獲取測試地區地形圖數據(新)。
第一種方法 :外業實測方式。這種方式不能提供影像底圖,外業實測需要大量外業測繪人員,成本較高,且具體實施起來會較大程度受地形、氣候的影響,較難滿足工期和質量要求。
第二種方法 :傳統載人機航測法。傳統載人機航測需要執行空域申請、和機場進行協調等一系列工作,成本較大,操作繁瑣。
第三種方法 :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方法。無人機航空攝影較其它兩種測量方法具有較大的優勢,成本低、執行方便、自動化高、准確度高、效率高。
(9)推山造地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計算
土地面積小且不規則時,劃分成一些三角形,用海龍公式計算出每個銜接三角形的面積,再加起來。
大面積土地精確測量先分成小塊面積逐塊測量再加起來。
大面積土地粗略測量先繪成地圖,再在地圖上測量。
圖上測量方法:
將圖上需測面積的區域按邊界剪下並用精度高一點的天平(如0.01克)稱重,再將同一張圖上剪下的邊緣部分剪成面積規則的長方形,計算出面積後也稱重,按區域重量:區域面積=邊緣部分重量:邊緣部分面積,即可計算出圖上區域的面積,再乘以比例尺即可。
如無精度高一點的天平也可整圖粘到厚薄均勻的橡膠板上,用秤稱,按以上同樣計算方法。
國土面積排名
1、俄羅斯(約1707.52萬平方公里)。
2、加拿大(約997.6萬平方公里)。
3、中國(約960.90萬平方公里)。
4、美國(約932.69萬平方公里)。
5、巴西(約851.19萬平方公里)。
6、澳大利亞(約768.68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