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磯竿怎麼裝漁輪
1、釣線
磯竿的材質都是碳素的,重量比較輕,但是竿身和導線環的強度都還達不到海竿的標准,如果主線選用的過粗,釣線的強度就會超出釣竿所能夠承受的力度極限,一旦釣到大魚,釣竿就會經常容易被折斷,因此在特殊情況下應該給磯釣竿搭配1.5號到3號的釣線。
2、鉛墜
在傳統釣或台釣的過程中,鉛墜就按照平常的搭配標准來使用,從而保持釣組的靈敏度,根據垂釣環境中的變化,可以選用單鉤或者雙鉤。
在流水處浮釣時,可以選用單鉤或者雙鉤,也可以選用串鉤,浮漂一定要大型號,鉛墜一定要稍微小一點,盡量小於浮漂自身所承受的浮力,要一直能夠保持釣深的要求,避免釣組互相纏繞。在流水底釣或磯竿遠投時,可以不使用浮漂,鉛墜最好選用15克到20克,把釣線拉直就行了。
3、浮漂
在深水區垂釣過程中,如果選用的是固定的浮漂,垂線會在拋投時變得過長,對拋投非常不方便,此時應該考慮選用活漂。活漂的安裝方法跟台釣都差不多,但是漂座不會被上方的兩個太空豆緊緊的擠壓在一起,只需要安裝上方的太空豆,需要靠調整太空豆上的截止位置來設定浮漂的位置。
但是浮漂下方不需要安裝太空豆,拋鉤時需要插在活動的漂座上,在浮漂能夠滑落到鉛墜的位置上縮短竿梢的垂線,這樣就可以順利的拋鉤了。
Ⅱ 如何組裝一副磯釣竿
首先要買齊釣組所需的零件:浮水主線(不容易沉底掛住礁石,醒目的顏色也是這個意思)。碳素子線(伸縮比例小,不易打卷,親水性好,相對耐磨)擋豆(浮波上面通常都用半擋,比較靈活。下面可以用橡膠擋豆順便做緩沖之用)浮波(標號2-3B最常用)水中(與浮波標號對應,主要作用是引領自其以下的釣組走在浮波前面)卡拉曼棒(作用是掛底拉斷線的瞬間保護浮波不丟。但實際使用中發現這一能力比較雞肋,全當一個可以固定的緩沖豆來用吧)轉環(釣組之中比較薄弱的一環,要買品質好一點的)咬鉛(雙重作用:精確調整浮波和子線的水下姿態)魚鉤(鉤尖向內的相對不容易掛底)棉線結(其實就是顏色醒目的多股尼龍線。打一個電車結在主線上擋住浮波和擋豆,起到調整釣棚深淺的作用)
有了全部零件就可以組裝了。主線由上到下:棉線結/半擋/浮波/擋豆/水中/擋豆/卡拉曼棒/轉環/子線由上到下:1-3顆咬鉛上大下小/魚鉤。
卡拉曼棒在釣組之中屬於靈活搭配的部件,可以不要也可以在浮波水中之間多加一個。棉線結的固定能力可能不如橡膠質地的太空豆,但是它可以順利的滑過磯竿上的小磁環,這就是太空豆不能比的了。
最後要說明一點,其實浮游釣組沒有特別固定的搭配方法,也不太可能一竿一線釣遍天下,所以還是看當時情況現場取捨的比實際些。
Ⅲ 磯竿板卡座安裝時如何固定更牢固
卡座在安裝的時候,如果想要安裝的更牢固一些,那麼最好的一種方式就是多加幾個釘子,釘子多了之後自然就會更加牢固。
Ⅳ 磯竿當手竿用的組裝圖以及釣法是什麼
磯竿當手竿用的組裝圖以及釣法是什麼?
垂釣作為一項很修身養性的活動,越來越受到人們對青睞,但是釣魚講究技巧之外,還有就是講究好的魚竿,我們知道磯竿和手竿,可是如果把磯竿當手竿又是什麼釣法呢?一起看看,了解這些對垂釣者的受益匪淺的。
1、採用台釣的釣組。
我們都有了解,磯釣竿原本是專用於一些岩石或者礁石多的海邊垂釣的魚竿,但是呢,不得不說,人類智慧的強大,磯竿還有海竿拋投得遠的優點,兼具多重優點的它,一往無前。這里要說的是,他還有手竿的有點,就是能做到靈活輕便,也因為這樣,它常常有幸到淡水水域中釣大魚,和大魚打交道。我父親就喜用磯竿來釣淡水魚,也就是把磯竿當做手竿用,許多人習慣了用固定一隻手釣魚,但是突然改變風格,用磯竿當做手竿然後加長釣組就可以了。這樣的轉變真的很節能,做到重復使用。
但是呢,凡事都有優點和不足, 磯竿雖然可以當手竿使用,但是磯竿導環比較容易壞掉,建議垂釣時要注意,當然垂釣壞了可以買新的或者維修一下。磯竿優點就是不怕跑魚,因為是帶線輪,釣到大魚後可以放線,如果輪子調整好的話,即使是大魚也不用擔心魚跑掉。還有就是可以一竿多用,可以當做手竿用,還便宜,是不是很劃算,很環保,勞動人名的智慧都是強大的。小編對於這種省時又省力的改造,表示很支持的。
Ⅳ 磯竿如何組裝漁輪(圖解)
磯竿的線組基本綁法
Ⅵ 釣魚的時候磯竿怎麼樣安裝滑漂它與固定漂的
(1)子線夾或八字環:這個沒什麼說的,綁線牢固可靠即可,倒是有必要說一下鉤的問題,由於此釣法主要針對較大的魚,建議鉤用9號及以上伊勢尼 。更為關鍵的問題是關於單鉤和雙鉤的選擇,這里極力推薦單鉤,因為雙鉤的中魚幾率絕不是單鉤的2倍,如果魚到了鉤組前並且想進食,單鉤和雙鉤的中魚幾率趨近相同。而雙鉤的弊端是容易在中魚後掛底,如果我們能理解大魚中鉤後在水底瘋狂穿梭的本能和野釣水底復雜多變的情況就不難理解中魚後發生的掛地球的幾率有多高。所以。。。單鉤=減少「哦豁」。
(2)鉛墜和鉛皮座:這里出現了兩個功能基本相同的線組成員,但這非但不多餘甚至很有必要。由於該釣法需要相對遠而且準的投擲,所以鉛墜要相對重一些才便於操作。另外主要釣深水以及針對的是大魚,狂口的願望還是趁早打消為好,漂長時間沒有動作的話誰還有精力和耐心目不轉睛的盯漂呢,鉛墜重可以提高魚自己中鉤的幾率。如果只用一個鉛墜,這個鉛墜會比較大而且無法調漂;如果只用一個鉛皮座則鉛皮座繞鉛過多不但體積大而且繞不穩。所以最好的作法是用一個鉛墜加一個鉛皮座或者直接用兩個鉛皮座。
(3)漂座下擋:作用是限制漂的下端位置避免和鉛墜等前端釣組發生纏繞。
(4)漂座和浮漂:漂座選擇能在魚線上順暢滑動的即可,這里重點說一下浮漂的選擇。由於鉛墜比較重,浮漂必然就要選擇比較大的,具體來說浮力要大於該釣組鉛皮座不繞鉛皮時的重力,也就是說鉛皮座不饒鉛的時候該釣組是可以釣懸浮的。這樣一來就可以利用鉛皮座根據魚情和需要任意控制釣組的靈敏度。另外漂尾要長而硬,利於應對高差大和坑窪不平的水底。
Ⅶ 磯釣桿的線組連接方法
1,活墜組合。水冷魚沉底,應施底釣,所以可以使通心活墜。用花生米大小或是指肚大小的既可。輪上的線要細,寒水期魚上鉤後勁道小得多,2-3號主線、1-1.5號腦線,釣二三斤重的魚若釣技嫻熟當毫無問題。另水冷魚體硬,開口攝食也不會再有夏天生猛大張口的情形,嘴開得小,吸力弱,這一來鉤便必須也適時換小,池釣鯉魚一般使千又4號、伊勢尼6號、鯉鉤10-12號足矣。活墜是鉛墜落底,因此不能用長腦線,一般腦線十公分左右就可以,鉤組是雙鉤居多。當然抄網是必備的了,細線小鉤,半斤以上的魚都應用抄網抄起。同樣是活墜,墜與漂的配置又分兩種:(1)活墜死漂(固定漂)。因是短腦線「笨釣」釣組,所以上活墜時不必使用與懸墜釣組相對應的專用台釣漂,漂適當可大些,不過漂雖可比手竿漂大,但在保證不被風線帶進水的前提下,還是越小越好,在目力可及的前提下,亦是越細越好。有人使的漂過分粗大,這樣魚吃鉤拉漂時須克服的浮力就大、嘴裡異感也就大,起疑吐鉤的概率加大,所以用漂以適中為好。因是釣點遠、水相對深些,漂下水線較長,投竿時,水線在竿梢前垂懸常達兩三米,用固定漂,磯竿便須長些,竿短了無法拋鉤。據我個人經驗,買根4米5磯竿,這個長度到哪兒都夠用了。(2)活墜活漂。在水過深的情況下,如用固定漂,拋投時垂線太長,很是不便拋投,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便喜用活漂。活漂安裝法與台釣相似,只是漂座不被兩個太空豆擠死,只裝上面的太空豆,靠調整它的截止部位來調定漂位。而漂下面不裝太空豆,拋鉤時,使插在活動漂座上在浮漂能滑落至鉛墜處,縮短竿梢垂線,便於拋鉤。魚線上的太空豆在竿體導眼中可以穿行自如,於拋竿無礙。而入水後活動漂順著魚線上浮,至太空豆處被限止。若想拋投時讓太空豆在導眼間穿行自若,就須盡量使用小號太空豆,而且拋投前,最好撩點水把太空豆打濕(這是很管用的小經驗)。否則因為太空豆偏大或外表干澀,拋投時,它在一連串的導眼中層層受阻,往往最後的結果就是太空豆在魚線上「串位」,導致調校好的「調目」「釣目」發生變化。這里又有一個很管用的小經驗,就是若一粒太空豆容易串位,那麼就穿上兩粒,兩粒之間不要留空隙,讓它們緊挨在一起,兩粒太空豆的緊澀度遠大於兩個單粒的相加之和,這樣基本可保證不再串位。當然,磯竿的導眼普遍很小,就是最小號的太空豆恐也難以穿行其間,因此若用活漂,通常就不能使磯竿了,而該用導眼較大的海竿。為使活漂在魚線上滑動自如、上浮順暢,插漂的漂座孔眼則應相對大些,使用一般的台釣漂座不行,膠皮的,孔眼又小,滑行較澀,拋鉤入水後常出現魚漂上浮至半道便澀在那裡不出水的現象,因此須備專用漂座,金屬的孔眼,比台釣漂座孔眼大,上下走漂很滑暢,市場有售。空心活墜釣組因鉛墜較大,可以拋遠,多用於釣鯉魚。筆者使空心墜配活漂,往往能拋四十餘米開外。一次初冬節令外出釣魚,到釣場時,水面已完全被薄冰封死,我們只好先開冰,找來一根一米多長的木樁子,攔腰用尼龍繩拴上,拋至塘心,它一落水便砸破冰面掉入水中,我們再用繩子往回拉它,這樣就破開了一溜冰面。如是反復,直至冰面全被破開,碎冰被風吹至下風一半,我們在上風一半開始伸竿施釣,碎冰易化,不久後基本化盡,全塘皆可拋竿了。此塘是鯉魚塘,秋天魚價奇低賣不上價,塘主一直沒打魚,到結冰了,成魚再養在塘里也不是個事,乾脆放竿算了,因我們去了二十多人,講好算團體優惠,以竿論價,每人一竿、三十元。水體很冷,魚基本已都歸至中央,所以我們採用的就是磯竿帶漂釣,拋遠,打出三十幾米(接近塘心了),顆粒面為釣餌基料,兌少許精餌(「荒食」「天下無雙」「南極蝦粉」等,各取所好)。天本來就短,車到釣場已九點多,破冰又花去了很多工夫,所以這天垂釣時間也就小半天,我釣了三十多斤魚,而個別幾個用手竿釣近的人,則釣個一兩條魚,基本了無收獲。
2,固定墜組合。固定墜一般都是與固定漂匹配,磯竿竿體長,只要水深不超過2.5米(也就是拋投時竿梢垂線不過2.5米),都可以很靈便的拋竿,這就是磯竿優於海竿的地方,海竿若長於三米六就相當笨重了,而磯竿四米五還十分輕捷。因此一般水體使磯竿固定漂都可應付,固定漂的調釣靈敏性怎麼說也優於活漂。固定漂的漂墜組合與手竿無異,也是可分笨釣和台釣兩種組鉤方式。與手竿不同的只是,因要拋遠,墜相對要重些,這便須配用大點的浮漂。但漂再大,也必須是細苗子漂,否則難以做到調校精確,易造成無意中的半水浮釣或是鉛墜落底、比笨釣還遲鈍的情況。但細苗子漂打遠了觀漂費勁,有時甚至根本看不見了。我的經驗是買來便宜的塑料笨釣漂(示目桿不粗不細的那種),用刀片將漂尖的兩目切下,套到台釣漂的細苗子尖上,用502膠粘固。這樣漂真正在水中的部位是細苗子,真正起「示目」作用的也是細桿部位,不會影響調校與反應訊號的靈敏性,而露於水上的漂尖卻是一個粗紅頭,用眼一找就能找到,便於觀漂。
3、架竿。磯竿帶漂釣的架竿與通常的海竿架法不同,絕不能取「高射炮」式架竿。因為磯竿帶漂釣,拋鉤以後應擺動竿梢使水面的風線沒入水中,尤其在有風天,如讓釣線浮在水面,那麼風力吹動釣線會將浮漂帶得沒入水中。不僅風線要入水,還應將竿尖也插入水中,如果「高射炮式」架竿,竿尖撅得老高,竿前的釣線會被風吹得擺來擺去,造成浮漂也跟著搖晃不停。要使竿尖入水,竿就得架得前低後高(指向水面的竿梢部位低,靠近釣者竿把這頭高),樣式應與台釣架竿相仿,很多人確實也就是使用台釣竿架。筆者在施用磯竿帶漂釣時,有時用台釣竿架,有時就插兩個海竿支架、架一把竿,兩個竿架一前一後地插,前邊那個插得低些,後邊這個支得高些,這樣把竿放上去就前低後高了。前邊以讓竿尖入水為宜,後邊高度以竿把處於釣者手前、提竿時便於抓取為宜。
調漂。手竿的水線在水裡是垂直的。而磯竿帶漂,尤其是活墜打遠,無法每次都打得很准,前後左右水深不一,也就不可能把漂調得那麼精到,「粗放型」調漂在所難免 ── 只能將水線留得長些,拋入釣點後,浮漂平著或斜立於水面,靠搖輪緊線,來使浮漂立起、定好釣目。這一來,水線必然不再垂直,而是向岸的一方斜著。不過若是活墜,這樣卻恰好歪打正著── 水線斜著,魚吃餌拉鉤時、從活墜中走線的磨擦力就會減小,魚的異感小,吐鉤情形減少。當然這個斜度也當適度,水線留得過長、斜度太大,將適得其反,造成咬鉤時反應遲鈍。若用死墜,不牽涉「走線」磨擦力問題,應盡量將水線調得剛好,魚吃餌拉鉤直接反應到浮漂上,水線越垂直,反應越靈敏。
用懸墜釣組則更應注重調校精確了,所以磯竿帶漂釣若用懸墜釣組,因拋投落點不會每次都像手竿拋得那般精確,固爾應首先有個前提,就是水底相對要平,不能東深西淺、前凸後凹。水底平坦、深度基本一致,打得前一些後一些、左一點右一點也就不會對漂的精確度造成太大影響。如水底不平,那麼最好舍棄懸墜釣組,取笨釣釣組或活墜釣組。其實笨釣釣組若調校精確了(調平水、釣一目),也是相當靈敏的。若講靈敏度,可能唯有活墜釣法略差一點,魚咬鉤拉動鉤餌時,要通過通心墜感受並克服掉大立漂的所有浮力,異感就大、易警覺吐鉤,另外浮漂反應也相對遲鈍。當然這個弊端也不是無法解決,我的經驗是,在活墜上方的主線上離活墜15公分處加一點鉛皮,(可用台釣的鉛皮座,以太空豆固定其位;也可在魚線上卷上一點醫用膠布,直接將鉛皮捏在膠布上),用這一鉛皮克服掉活動立漂的大部分浮力。具體調校方法:磯竿上好繞線輪、穿好線,先不上活墜和鉤組,只捏好鉛皮、調漂,鉛皮重量應能使漂立起來並外露4目左右,然後裝上活墜和鉤組,拋入釣點調「釣目」,若是漂外露不足4目,說明水線是垂直的,就應將限止漂位的太空豆向上捋,直至漂外露達到4目或超過4目(漂斜在水上甚至平躺水面),說明鉛皮與活墜一樣也落底了,這時搖輪緊線,緊到漂立直、並且外露小於4目(一般留2目就可以了,與台釣竟是相仿:調4釣2),這時漂的浮力已將鉛皮從水底提起,它已能起到克服立漂大部分浮力的作用了。歸結一句話,等於是魚咬鉤時不須再克服整個浮漂的浮力、而只是克服兩目的浮力,異感大減,吐鉤概率減少,靈敏度也高多了。
4、觀漂與提竿。寒水咬鉤輕,這已是常識。既使是鯉魚咬鉤,盡管多數情況還能使浮漂沒入水中,但浮漂只上下晃動、不提則吐鉤的情形已大大增加。所以寒水垂釣應嚴密注視浮漂的任何動靜,有一二目的輕微頓晃,提竿就可能中魚。不少釣者還像夏日垂釣那樣,見到這種顛動以為只是咬鉤的開始,只伸手把竿、作提竿准備,等待著隨後的「送漂」或「黑漂」出現,可是,往往後面的「節目」便再也等不來了,訊號表現完畢,魚已吐鉤而去。拋遠觀漂吃力,並且由於咬鉤輕、必須隨時發現浮漂微小變化,所以磯竿帶漂釣,一人看一竿最好,最多看兩副竿。而且竿都應架於身前,伸手就能抓到,以保證咬鉤時提竿快捷。另外,由於打得遠,且帶著浮漂,魚線的水線與風線有個很大的九十度角,提竿力傳導到魚鉤相對遲滯,所以與手竿相比,磯竿帶漂的提竿也需要反應更快更敏捷,提竿幅度和力度都應相對大些。
Ⅷ 磯竿的安裝全過程
棉線結
擋珠
阿波
防撞豆
水中
卡拉棒
八字環
子線。。。。。。。。。。
Ⅸ 海釣磯竿線組的組裝步驟
准備材料:紡車輪、魚線。
1、首先取出魚線,然後放到桌面上,再對折一下。
Ⅹ 如何組裝一副磯釣竿
磯竿台釣法-----組裝篇
一、磯竿的選用和改造
磯竿一般選1.9~36m,但磯竿的第一、二節的過線環需選較大一點的以便太空豆能順利通過。
二、繞線輪
繞線輪選用5個軸承以上的小型繞線輪,線用0.28~0.3cm的強力高檔線。
三、組裝
首先在線上穿上二粒太空豆作為浮標的上擋和定位,然後穿上標坐和二粒太空豆再穿上鉛皮坐,一粒太空豆作為浮標的下擋;一粒太空豆作為鉛皮坐的上擋,鉛皮坐穿上後再穿上二粒太空豆,可在主線上直接綁鉤。
四、使用
以上的組裝中,標坐是可以在線上自由滑動的不可固定死,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便於遠投和釣深。浮標的調整按台釣的方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