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包粽子的八個步驟
包粽子的八個步驟
包粽子的八個步驟,粽子又稱粽籺,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傳說粽子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以下是關於包粽子的八個步驟。
1、包之前兩個小時將紅棗用涼水泡上備用。再將鮮粽葉用水煮大約10分鍾後洗凈泡在干凈水中,待用。
2、先用勺把漂浮在米水面上的一層發酵物撇干凈,注意不要弄到米里,然後將水澄出,再用干凈充足的自來水將米淘4—5遍以上,除去發酵味,將米放入水中,隨包隨撈。
3、取2—3片粽葉,順向l/3處重疊平放在手心。如果很寬很長的粽葉,2片也可以。
4、將粽葉旋轉,在l/3處折成漏斗圓錐形,一定要用手握好。
5、在漏斗中舀入米,放入一半時,放入1個紅棗,加棗不是為了吃棗,而是為了出味,也可在最底部放一顆棗,米就不會漏出來了,然後放糯米,中間再放一個,再用其餘的米填滿,用手或淋水將江米壓實,也可以到鍋里的.水沉一下。
6、接著將上端多餘的兩片粽葉(粽葉尖端)折回蓋住上面的糯米,用手捏出尖角,然後用粽葉的尾部用力包裹好粽子,不要留有縫隙。
7、最後用繩子套緊。
事前准備
8、准備把糯米用水淘幾遍後,放入盆中,用自來水浸泡24小時,目的使米充分發酵,水量適當多放一點,水一次放足,大約1斤能包8、9個粽子,根據自己的需要備料。
特別注意,在浸泡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攪動、不要換水、不要加水、不要加米、敞鍋不加蓋。
備好紅棗、粽葉(蘆葦葉)。粽葉當天包當天買,買早了易發霉,若提前買回需要浸過水後撈出裝進塑料袋放在冰箱里凍上備用,要買鮮粽葉(不要隔年的),鮮粽葉香郁味濃。
詳細步驟包粽子(四角粽)的做法
糯米浸泡2-3小時,粽葉清洗剪去梗,開水煮3-5分鍾,大棗泡10-20分鍾
如果是剛開始包建議用兩張葉子,會比較好操作,沿粽葉邊緣向里折一些,大約5分之1
再把葉子折起來,剛才一步的小邊緣放到左手邊,這樣這個角就變得厚實了(這張照片不清楚,又在最後發了一張)
放好米和棗後(米要和葉子持平,這樣包出來就會很飽滿)畫兩個圈的部位朝一個圈的部位折過來
這個部位朝右手方向及身體的外側折過去
折好後用右手抓住,左手沿這個部位開始捆繩,一圈一圈朝右手方向捆好,這樣捆就不會散開
捆繩方向對了,就不會散,也不會漏米
煮的時候水一定要超過粽子大約3厘米,否則上面的會不熟,大火煮開調成中火,約1小時或1.5小時,根據你包的大小調整時間,我包的這么大的用1小時20分鍾,然後關火燜2-3小時
這是煮好出鍋的
這是第三步的那張照片,怕大家看不清又發了一張
教你包粽子的做法
糯米提前一夜泡好,我包的小粽子,所以只用一個粽葉,包大的用倆葉子哈
放入餡料後,注意包的手法
再來一遍詳細的
繩子不要特別的緊,不然煮熟的粽子會感覺像系了個腰帶。
成品
粽子就包好了
這是煮熟後冷凍的粽子,放進保鮮盒,想什麼時候吃就拿出來冷水下鍋煮哦
是不是煮熟後也沒有勒腰的粽子呢
小貼士
餡料自己定哦
記住粽葉的正面放到裡面,也就是接觸糯米的那面,這樣不粘哦
包大粽子要一反一正的兩個粽葉,這樣即不粘糯米,包好的粽子也好看
還有不要包的太緊,煮熟後,粽子想勒著腰,不好看
煮兩個小時以上更好吃哦
② 包傳統粽子的方法與步驟圖
在包粽子前,先將糯米、花生、紅豆洗淘干凈;並將花生、紅豆用清水凈泡上,浸泡後才易於煮熟。
③ 怎麼包粽子詳細步驟
怎麼包粽子詳細步驟
怎麼包粽子詳細步驟,端午節就要到了,粽子這個傳統節日的食品是紀念詩人屈原流傳下來的,越來越多的漢族朋友開始學習包粽子,自己親手包的粽子不單單有濃郁的米香,下面分享怎麼包粽子詳細步驟及相關資料。
第一步:准備
粽葉
1、干粽葉用清水浸泡過夜,新鮮粽葉省略此步。
2、粽葉泡好後用清水將兩面洗干凈,可用手擦,也可使用清洗工具。
3、往鍋里加大量水燒開,把粽葉放入鍋中用開水燙三分鍾。
4、將粽葉撈出,剪掉葉柄,再用清水沖洗一遍,瀝干備用。
糯米
1、糯米用清水淘洗干凈後加水泡發8小時,直到能用手輕松捏碎的程度。
2、將泡發好的糯米瀝干水分,加入適量的食用油、醬油、鹽、白糖,攪拌均勻備用。
第二步:調餡
豬肉餡材料:五花肉、醬油、鹽、白糖
1、將五花肉用清水洗凈,選用有一定脂肪的五花肉更美味。
2、把五花肉切成大小均等的方塊放入碗中,加入一匙醬油、小半匙鹽和一小匙白糖,攪拌均勻。
3、攪拌好的五花肉靜置腌制兩小時即可使用。
第三步:包
1、挑取兩片粽葉,讓葉片光滑的一面朝上。在距離葉柄三分之一處用手將葉子凹成漏斗狀,漏斗下方一定要緊密,不然會漏米。
2、加入適量糯米,至漏斗二分之一處,用湯匙按壓一下,使底部更加充盈。
3、加入一塊腌好的五花肉,也用湯匙稍微按壓一下。
4、再次加入糯米,用湯匙壓實,使之與漏鬥口齊平。不能加太少,以免粽子看上去干癟;也不能加太多,以免粽子在煮的過程中散架。
5、將上端的粽葉壓下來,蓋住漏斗面。用手將兩邊的粽葉輕輕壓下,裹嚴。之後的粽葉尖端向一側折疊。
6、用繩子捆住粽子。整個過程都要用手壓住,一不小心糯米就會漏出來。
第四步:煮
1、把粽子擺在鍋中,倒入沸水。水一定要沒過粽子表面。
2、大火燒開轉中小火慢蒸,兩小時左右糯米就會變得軟糯。
3、裝盤、開吃!
新手如何包粽子步驟簡單
三角棕的最簡單包法一
1、取2片粽葉,抹於水分,使兩片葉尖向外,重疊平放在手中。
2、雙手捏住粽葉兩端,同時向內交叉重疊,折成漏斗形,然後將內側的粽葉在漏斗內旋轉1圈,再回到原來的位置,使漏斗變成圓錐形。
3、在漏斗中先插入l根筷子,再填入適量的糯米,然後用筷子向下戳動幾下,將錐尖的糯米壓實,不能留有空隙。
4、接著將上端多餘的兩片粽葉向前折疊,蓋住上面的糯米,再將中間的粽葉捏緊,然後向一側折疊壓好。
5、用繩子環繞粽子兩角數圈,將粽子緊緊裹住,並在頂端扎緊打結。(此步驟非常重要,如果繩子捆得不夠結實,在煮制過程中粽葉會有松開的可能,這樣就前功盡棄了)
三角棕的最簡單包法二
1、取一片寬大的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狀。
2、在圓錐的筒中裝入糯米。
3、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為止。
4、順著三角的邊將所有的粽葉都折好。
5、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食材選擇:粽子葉、糯米、蜜棗、紅豆、五花肉、花生、鴨蛋黃等等根據自家的喜愛備好,待可以組合搭配成蜜棗粽子、肉粽子、鴨蛋黃粽子。粽子葉最好選擇新鮮的蘆葦葉,盡可能選葉子寬大的'。其它食材選上等食材即可。
食材准備:粽子葉在包粽子前洗凈,然後在鍋中用水煮10~15分鍾後,晾涼待用。糯米用水淘洗後,先泡20~30分鍾後使用。蜜棗用水沖干凈即可。其它花生紅豆洗干凈即可。五花肉切塊腌制15分鍾待用。鴨蛋直接取黃就可以用。
包制方法:將粽子葉折成三角形,在三角中填上需要包的食材,先少放一點糯米,然後放蜜棗或肉塊,再放些糯米,紅豆和花生可以摻雜在糯米中放,這樣包好的粽子中間是蜜棗或肉塊,其它是糯米、花生紅豆等均勻在粽子中。最後將粽子葉折蓋在米上,剩餘的葉子再折在三角兩邊。
捆綁要領:粽子折好後,用一隻手握緊包好的粽子,另一隻手拿繩子來纏繞捆綁。選捆綁粽子的繩子,最好選擇棉線或細棉繩。選擇干竹子更環保,將干竹葉用水泡開或煮粽子葉時一起煮一下,然後晾涼劈開使用。
煮制方法:將包好的粽子在鍋中擺好,放上水,水量一定要漫過粽子,用電高壓鍋煮很省事,直接蓋蓋,點上煮八寶粥一檔就可以了。如果是用天然氣煮制,要將鍋內的粽子用篦子壓在粽子上,然後用碗盛上水放在篦子上。大火煮20分鍾後,小火再煮30分鍾即可。
食用方法:取煮熟的粽子直接解開繩綁,揭開粽子葉直接食用。還有將剝好的粽子放入盤中,喜歡吃酸味的朋友可以加點酸梅汁和山楂汁。也可以加玫瑰汁和其它果汁在粽子上面。根據自己的喜好,加上別樣的湯汁會更加可口。
首先准備以下材料。
剪去粽葉的頭部。
然後兩片葉子各自倒著放。
在葉子中間放一根繩子。
以繩子為中心卷上兩圈變成圓錐形。
加入30克餡料。
把上面的粽葉向上折。
用繩子將粽子包緊。
這樣粽子就包好了。
④ 包粽子的方法步驟詳解
導語:粽子是我們華人過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美食。那麼,粽子究竟怎麼包呢?
包粽子前的准備工作
1、選擇粽葉。粽葉可選常用的箸葉、箬葉、蘆葦葉。粽葉越大(寬)越好。先把粽葉放到水裡浸泡、泡軟,一般提前一天做,然後再濾干。(如果初次包粽子,粽子葉是首選,蘆葦葉比較窄,要用好幾片才能包一個粽子,新手包這樣的粽子就會手忙腳亂,而粽子葉頁面寬大,只要一片就可以包完整個粽子。)
2、選米,米要新米,要純糯米。
3、准備自己喜歡的餡,如:大棗、豆沙、肉餡等。先將糯米洗凈,棗子也要洗干凈,棗最好是金絲棗,有核的比沒核的,沒核的包粽子太軟。
4、准備好綁粽子的棉線(或五綵線),洗干凈。
tips:包粽子一定要用草繩或是棉線等,切不可用塑料玻璃繩,因為塑料玻璃繩扎捆的粽子在高溫煮以後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圖
1、按下面圖示的卷法,將粽葉捲成一個圓錐形。
2、滿滿地往裡填上餡料,填到溢出來的樣子。這樣有利於後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里的餡料充滿整個粽子。
3、按照螺旋的手法,從粽葉的另一端開始按下面圖示慢慢的捲起來。
4、看圖示卷到最後的樣子,留一點尾巴。
5、最後尾巴全部捲起來,用大拇指壓住。
6、最後把捲起來的那一面對折過來。
7、用棉線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來,捆好不散開就可以。
⑤ 快速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圖
工具/材料:粽葉、糯米、草繩、花生、大棗、燕麥。
1、挑取兩片粽葉,讓葉片光滑的一面朝上。在距離葉柄三分之一處用手將葉子凹成漏斗狀,漏斗下方一定要緊密,不然會漏米。
⑥ 包粽子的方法
技巧
粽葉的選用
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
上海等地採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採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
粽餡的調味
鹹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粽子的捆紮
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鹹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
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
添生水
要留意梘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後趁熱取出。吃時解開棉繩,撥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步驟
1.選兩三片粽葉,把這些粽葉錯開折疊,即上面的粽葉壓住下面粽葉一半即可。
2.把粽葉折疊成漏斗形狀。
3.在這個漏斗中先放一小半江米,再放幾粒紅棗,然後再放點江米把紅棗蓋住。江米和漏鬥口持平即可,太少了粽子很癟,太多了包不住。
4.折疊粽葉使粽葉把江米全部包住。用棉線纏繞粽子4―5圈,繫上活扣,吃粽子的時候方便解開。[6]
品種分類
豬肉粽
配料
圓糯酌量、五花豬肉300公克、鹽1/3匙、粽葉及水草繩適量、醬油1/3碗、米酒、味精各少量
做法
豬肉切成5公分條,用醬油、米酒、味精浸泡一夜;糯米用浸過肉的醬汁加鹽拌勻,停置10分鍾後再拌到均勻為止;粽葉2張背背相對,由葉蒂1/4處折成一直角匙狀,取約2匙米鋪在葉匙內,肉條直放其中,再鋪2匙米蓋滿肉條,托葉匙的手要保持開頭,配合另一手的動作;將粽葉剩餘部分由米末處折蓋上去在折處把兩邊的角折好。粽身由托葉的手全部握住,中一手將蓋葉部分捏合折下;用草繩將折葉處繞緊紮好,再繞扎整個粽身;粽子全部包好後放在大鍋中,放入冷水用大火煮滾後改用中小火續煮4小時,熄火燜1小時。
⑦ 包粽子怎麼包視頻教程
包粽子的方法一。
包粽子的方法一:
步驟1:首先選擇上好的圓糯米,(糯米有兩種,長糯米不適合包粽子,因為沒有圓糯米粘性足,口感糯)。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放些紅豆、紅棗等等。
步驟2:這里用到的是粽子葉,而不是蘆葦葉,如果初次包粽子,粽子葉是首選,蘆葦葉比較窄,要用好幾片才能包一個粽子,新手包這樣的粽子就會手忙腳亂,而粽子葉頁面寬大,只要一片就可以包完整個粽子。
步驟3:按圖示上的卷法,捲成一個圓錐形。
步驟4:滿滿地填上餡料,填到溢出來的樣子,這樣有利於後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里的餡料充滿整個粽子。
步驟5:然後按照螺旋的手法,粽葉的另一端開始慢慢的捲起來。
步驟6:看圖示卷到最後的樣子,留一點尾巴。
步驟7:最後尾巴全部捲起來,用大拇指壓住。
步驟8:最後把捲起來的那一面對折過來。
步驟9:用棉線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來,捆好不散開就可以。
步驟10:煮粽子最好用高壓鍋,煮的快,放入粽子8分滿,加入8分滿水,煮1個小時左右即可。
⑧ 包粽子的六個步驟
工具/原料:圓糯米、粽葉、粽繩、粽葉。
方法/步驟:
1、折疊粽葉:將兩張粽葉疊加在一起,折疊成漏斗狀,注意底部不要有孔。
⑨ 包粽子的步驟6步
食材:裡脊肉 適量 糯米 適量 紅豆 適量 豌豆 適量 玉米粒 適量 胡蘿卜丁 適量 鮮粽葉 適量 粽繩 適量 生抽 老抽 料酒 鹽 蔥 姜 蚝油
做法:
1 把買來的裡脊肉洗凈,切成小塊,大小均勻的小塊肉即可,放入大碗中加入2勺料酒、3勺生抽、2勺老抽、1勺鹽、1勺蚝油、切好的小蔥段、薑片,攪拌均勻,腌制20分鍾
2 糯米洗凈浸泡1小時,紅豆浸泡4小時,胡蘿卜洗凈切成丁放入玉米粒、豌豆中
3 鮮粽葉洗凈,剪掉粽葉蒂部,准備好粽繩
4 所有的食材來張大合集
5 糯米浸泡好後控干水分,在把浸泡好紅豆控干水分放入糯米中,玉米粒、豌豆、胡蘿卜丁加入裡面,再加入適量的2生抽、1老抽攪拌均勻,開始包粽子
6 取兩者粽葉,如圖所示
7 在兩手往裡對折如圖
8 加入雜糧糯米,再加入腌好的瘦肉,再加入糯米,用小勺壓實,以防煮的時候漏米如圖
9 再用兩手大拇指兩邊對折,在一蓋上如圖
10 再用粽繩五花大綁綁好,系緊系好如圖
11 全部包好好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沒過粽子即可
12 開中火煮1個半小時即可,中途可以開蓋看看水量,水量如果少了可以再加入清水繼續煮
13 時間到,關火撈出鍋,開蓋瞬間撲鼻而來的粽香味,真是好香呀
14 把五穀雜糧肉粽子剝開看看
15 好吃營養的五穀雜糧肉粽子就做好了
⑩ 粽子怎麼包的步驟 包粽子方法
1、在包粽子前,先將糯米、花生、紅豆洗淘干凈;並將花生、紅豆用清水凈泡上,浸泡後才易於煮熟。
2、再將採摘下來的粽葉、棕樹葉沖洗干凈,並瀝干水,將棕樹葉掛至適當的位置,綁穩。採摘粽葉時,選越寬的越好包,棕葉越長的也越好綁。
3、將糯米撒上少許食用小蘇打,(因為包的是咸粽子,所以再放入少量的食用鹽),再將花生、紅豆倒入糯米中,攪拌均勻。
4、以上准備工作做好後,就可以開始包了;拿出一片粽葉,將其橫向稍微傾斜向內捲入;再將後面粽葉的向外包卷過去。
5、得到一個這樣的尖筒狀;再用勺子取適量混均後的花生紅豆糯米倒入該粽葉筒內,並用竹筷插緊實。
6、填裝好再把糯米按緊實後,用手將右側的粽葉向左壓入;再將左側的粽葉用手捏緊向右壓入。
7、然後將粽子拿正,把多餘的粽葉向後用手按著;再將一根棕樹葉從粽子的下端拉出。
8、將拉出的棕葉由下向上拉起,並穿過原棕葉,再用大拇指按住棕葉,使其不要移動,再把穿過的棕葉拉出,再向下拉。
9、在拉緊棕樹葉的情況下,把粽子倒立過來,再把棕葉繞過粽子,從原棕葉上壓過,再穿出。
10、穿出拉緊後,再從原棕葉上穿出拉緊一次,便就能綁緊粽子,然後掛在棕樹葉上即可,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完成了。
11、粽子包好後,可以先把一些不整齊多出的碎雜細葉用剪刀修剪一下,然後放入高壓鍋中,加入適量水,水不宜太多,否則粽香粽味就淡了,煮熟就可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