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壓瘡的分期及測量方法

壓瘡的分期及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0 02:58:06

『壹』 最新壓瘡分級

1,
可疑深部組織受損 由於壓力和剪力造成皮下軟組織受傷引起的局部皮膚顏色的改變(如變紫,變紅),但皮膚完整

2,Ⅰ期:
非蒼白性發紅 皮膚完整,發紅,與周圍皮膚界限清楚,壓之不褪色,常局限於骨凸處。

3,Ⅱ期:

部分皮層受損 部分表皮受損,皮膚表淺潰瘍,基底紅,無結痂,也可為完整或破潰的血泡。

4,Ⅲ期:

全層皮膚缺失 全層皮膚缺失,但肌肉,肌腱和骨骼尚未暴露,可有結痂、皮下隧道。

5,Ⅳ期:

全層組織缺失 全層皮膚缺失伴有肌肉,肌腱,和骨骼的暴露,常有結痂和皮下隧道。

6,不能分期:

全層皮膚或組織缺失-深度未知 傷口床被腐肉(黃、棕黃、灰、綠或者棕色)和/或焦痂(棕黃、棕或黑色)完全覆蓋。傷口的真正深度需將腐肉或焦痂完全清除後才能確定。但不要移除足跟處作為「皮膚天然保護層」的結痂。

『貳』 壓瘡的分期是什麼

根據褥瘡的發展過程,輕重程度不同,可分為三期:
(一)淤血紅潤期
局部皮膚受壓或受潮濕刺激後,出現紅,腫,熱,麻木或觸痛,有的無腫熱反應.
此期應採取積極措施,防止局部繼續受壓,避免摩擦潮濕等刺激,保持局部乾燥,增加翻身次數.
(二)炎性浸潤期
如果紅腫部繼續受壓,血液循環得不到改善,受壓表麵皮色轉為紫紅,皮膚因水腫變薄而出現水皰,此時極易破潰,顯露出潮濕紅潤的創面.
護理重點是保護皮膚,避免感染.
(三)潰瘍期
靜脈血液迴流受到嚴重障礙,局部淤血致血栓形成,組織缺血缺氧.輕者淺層組織感染,膿液流出,潰瘍形成;重者壞死組織發黑,膿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圍及深部擴展,可達骨骼,甚至引起敗血症,無論哪種,要及時使用菩旭堂生肌膏塗抹避免進一步惡化。

『叄』 什麼叫褥瘡,褥瘡的分期

壓瘡又稱壓力性潰瘍、褥瘡,是由於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
褥瘡的臨床分期 美國全國壓瘡顧問小組2007年最新分類:(1)可疑的深部組織損傷 皮下組織受到壓力或剪切力的損害,局部皮膚完整但可出現顏色改變如紫色或褐紅色,或導致充血的水皰。與周圍組織比較,這些受損區域的軟組織可能有疼痛、硬塊、有黏糊狀的滲出、潮濕、發熱或冰冷。
(2)第一期壓瘡 淤血紅潤期——「紅、腫、熱、痛或麻木,持續30分鍾不褪」在骨隆突處的皮膚完整伴有壓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紅斑。深色皮膚可能無明顯的蒼白改變,但顏色可能與周圍組織不同。
(3)第二期壓瘡 炎性浸潤期——「紫紅、硬結、疼痛、水皰」,真皮部分缺失,表現為一個淺的開放性潰瘍,伴有粉紅色的傷口床(創面)無腐肉,也可表現為一個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皰。
(4)第三期壓瘡 淺度潰瘍期——表皮破損、潰瘍形成。典型特徵:全層皮膚組織缺失,可見皮下脂肪暴露,但骨頭、肌腱、肌肉未外露,有腐肉存在,但組織缺失的深度不明確,可能包含有潛行和隧道。
(5)第四期壓瘡 壞死潰瘍期——侵入真皮下層,肌肉層、骨面、感染擴展。典型特徵:全層組織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傷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潛行或隧道。
(6)無法分期的壓瘡 典型特徵:全層組織缺失,潰瘍底部有腐肉覆蓋(黃色、黃褐色、灰色、綠色或褐色)或傷口床有焦痂附著(碳色、褐色或黑色)。

『肆』 壓瘡的分期及臨床表現

壓瘡主要和壓力、摩擦不能及時通風透氣等原因有關,主要分為四期,較輕的壓瘡以紅斑、膿皰、淺的潰瘍為主。重度的壓瘡表現為皮膚有比較深的潰瘍或者膿痂,要用外用葯物進行治療,例如-素創芙清褥瘡生肌膏。家裡有病人長期卧床,最好能買專用床或者用軟的墊子,做好護理,早期發現時一定要及時治療。
壓瘡分期及臨床表現:
1、淤血紅潤期:為壓瘡初期,局部皮膚受壓或受潮濕刺激後,出現紅腫痛或麻木,短時間內不見消失。此時如能及時去除致病原因則可以有效地阻壓瘡的發展。
2、炎性浸注期:紅腫部位如果繼續受壓,血液循環仍然得不到改善,則靜脈血液迴流受阻,局部淤血,使受壓皮膚表面呈紫紅色,容易發生皮下滲出,出現水皰。水皰極易破潰,如表皮剝脫可顯露出潮濕紅潤的創面,如仍不積極採取措施,壓瘡則繼續發展。
3、淺度潰爛期:在炎性浸潤期的病理基礎上,靜脈血液迴流進一步障礙,局部淤血導致血栓形成,組織缺血缺氧,淺層組織壞死、感染,局部出現膿性分泌物,形成淺度潰瘍。
4、壞死潰瘍期:此期為壓瘡嚴重期,組織進一步壞死,膿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正常組織與壞死組織明顯分離,潰瘍向周圍及深部擴展,可以達到骨膜或關節,如細菌浸入血液循環可引起敗血症,造成全血性感染。
壓瘡病人在飲食禁忌
1、如服用一些清熱去火活血化瘀清爽之品,像東瓜、黃花菜、黑木耳、絲瓜、四季豆、等;
2、多喝些湯菜,如豬大骨冬瓜湯、紫菜湯、鴨血湯、絲瓜蛋湯等;水果飲料能食甜瓜、香蕉蘋果、生榨椰子汁等,還能用綠豆粥或赤豆湯、綠豆百合湯等。
3、多食品油,如食用油、香油、大豆油、食用油等,有潤腸通便作用,有利於緩解便秘。
4、採用含有纖維材料的食材,如雜糧、蔬菜水果、新鮮水果、豆類食品等。
5、在菜式的搭配上,應留意葷素搭配融合,葷食能出示身體需要的很多能源,但過多則會危害身體。營養搭配,最好是蔬菜水果的總產量超出葷腥的一倍或一倍以上。

『伍』 你知道壓瘡的臨床分期么

1.第一期(淤血紅潤期)為壓瘡初期,局部軟組織受壓後,出現紅、腫、熱、麻木或觸痛。此期為可逆性改變,只要及時去除誘因,就可恢復。2.第二期(炎性浸潤期)紅腫部位如繼續受壓,局部的血液循環得不到及時改善,局部紅腫向外浸潤、變硬,受壓皮膚的表面呈紫紅色,有小水泡形成,極易破潰。3.第三期(淺度潰瘍期)水泡繼續擴大,表皮破潰,露出創面,有黃色滲出液,感染後創面有膿性分泌物覆蓋,致使淺層組織壞死,疼痛加劇。4.第四期(壞死潰瘍期)壞死組織侵入直皮下層和肌肉層,感染嚴重者,可向深部和周圍組織擴展,膿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壞死組織呈黑色。如不及時控制感染,可引起膿毒敗血症,危及病人生命。

『陸』 褥瘡的分期有哪些 四個分期症狀有區別

第一期——紅班期;局部血液供應不足,組織缺氧、小動脈反應性擴張,受壓部位表現為局部瘀血, 皮膚呈現紅斑,但此期皮膚並未破潰。

第二期——水皰期;表皮水皰形成或脫落,真皮及皮下組織腫脹,紺色加深,硬結明顯。

第三期——潰瘍期;局限於皮膚全層壞死,因潰瘍基底部缺乏血液供應,呈蒼白色,肉芽水腫,流水不止。

第四期––壞死潰瘍期;這個時期潰瘍侵入真皮下層、肌肉層、骨面等部位,出現感染擴展,更是出現了全層組織缺失。

(6)壓瘡的分期及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臨床表現

1.易發部位

多發生於無肌肉包裹或肌肉層較薄、缺乏脂肪組織保護又經常受壓的骨隆突處。

(1)仰卧位好發於枕骨粗隆、肩胛部、肘、脊椎體隆突處、骶尾部、足跟。

(2)側卧位好發於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髖部,膝關節的內、外側及、內外踝。

(3)俯卧位好發於耳、頰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嵴、膝部、腳趾。

2.臨床分期

美國全國壓瘡顧問小組2007年最新分類

(1)可疑的深部組織損傷皮下軟組織受到壓力或剪切力的損害,局部皮膚完整但可出現顏色改變如紫色或褐紅色,或導致充血的水皰。與周圍組織比較,這些受損區域的軟組織可能有疼痛、硬塊、有黏糊狀的滲出、潮濕、發熱或冰冷。

(2)第一期壓瘡淤血紅潤期——「紅、腫、熱、痛或麻木,持續30分鍾不褪」在骨隆突處的皮膚完整伴有壓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紅斑。深色皮膚可能無明顯的蒼白改變,但其顏色可能與周圍組織不同。

(3)第二期壓瘡炎性浸潤期——「紫紅、硬結、疼痛、水皰」,真皮部分缺失,表現為一個淺的開放性潰瘍,伴有粉紅色的傷口床(創面),無腐肉,也可能表現為一個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皰。

(4)第三期壓瘡淺度潰瘍期——表皮破損、潰瘍形成。典型特徵:全層皮膚組織缺失,可見皮下脂肪暴露,但骨頭、肌腱、肌肉未外露,有腐肉存在,但組織缺失的深度不明確,可能包含有潛行和隧道。

(5)第四期壓瘡壞死潰瘍期——侵入真皮下層、肌肉層、骨面、感染擴展,典型特徵:全層組織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傷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潛行或隧道。

(6)無法分期的壓瘡典型特徵:全層組織缺失,潰瘍底部有腐肉覆蓋(黃色、黃褐色、灰色、綠色或褐色),或者傷口床有焦痂附著(碳色、褐色或黑色)。

『柒』 壓瘡的分期分哪幾期每期的特點是什麼.要如何護理

壓瘡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並發症,如果人長期睡在床上不調整姿勢,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這也是醫護工作中的一大難題。一般來說,壓瘡是指身體局部組織持續受壓,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營養缺乏,是局部組織失去正常機能而致變性、潰爛和壞死。

最後是潰瘍期,這一時期應該解除壓迫,清潔創面,祛腐生新,促其癒合。同時,必須根據傷口情況,按外科換葯法給予相應處理。常用生理鹽水、3%過氧化氫等溶液沖洗創面,去除壞死組織,再外敷抗生素(根據創面細菌培養和葯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並用無菌敷料包紮。

當然,除了上面說的應對三期的護理方法,還可以輔以物理療法,比如紅外線燈照射、雞蛋內膜覆蓋、白糖覆蓋、局部氧療等,這些物理療法對於壓瘡的治療也是很有效果的。

『捌』 壓瘡的分期及臨床表現 要准確答案

一、 壓瘡的概念1. 壓瘡(pressure sores),又稱壓迫性潰瘍(pressure ucler),俗稱褥瘡是指不同程度的壓力或剪切力造成皮膚及局部組織缺血、缺氧而形成的壞死和潰瘍。2. 形成原因壓力因素 1)垂直壓力(2)摩擦力(3)剪切力皮膚受潮濕或排泄物刺激 營養狀況年齡

國際 NPUAP/EPUAP 壓瘡分類系統

1.I 類/期:指壓不變白的紅斑局部皮膚完好,出現壓之不變白的紅斑,常位於骨隆突處。膚色深區域可能見不到指壓變白現象;但其顏色可能與周圍皮膚不同。 。

2.II 類/期:部分皮層缺失部分皮層缺失表現為淺表的開放性潰瘍,創面呈粉紅色,無腐肉。也可表現為完整的或開放/破損的漿液性水皰。 外觀呈透亮或乾燥的淺表潰瘍,無腐肉及瘀傷。

3.III 類/期:全皮層缺失全層皮膚缺失。可見皮下脂肪,但骨、肌腱、肌肉並未外露。可有腐肉,但並未掩蓋組織缺失的深度。可出現竇道和潛行。

4.IV 類/期:全層組織缺失 全層組織缺失,並帶有骨骼、肌腱或肌肉的暴露。在創面基底某些區域可有腐肉和焦痂覆蓋。通常會有竇道和潛行。

5.不可分期壓瘡:深度未知 全層組織缺失,創面基底部覆蓋有腐肉(呈黃色、棕褐色、灰色、綠色或者棕色)和/或焦痂(呈棕褐色、棕色或黑色)

6.可疑深部組織損傷:深度未知 在皮膚完整且褪色的局部區域出現紫色或栗色,或形成充血的水皰,是由於壓力和/或剪切力所致皮下軟組織受損導致。此部位與鄰近組織相比,先出現痛感、發硬、糜爛、松軟、發熱或發涼。在深膚色的個體身上,很難辨識出深層組織損傷。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在深色創面上出現扁薄(細小)的水皰。該創面可進一步演變,可覆有一薄層焦痂。即便使用最佳的治療方法,也會迅速出現深層組織的暴露。

『玖』 壓瘡的分期是什麼怎麼護理

(一)淤血紅潤期局部皮膚受壓或受潮濕刺激後,出現紅,腫,熱,麻木或觸痛,有的無腫熱反應.此期應採取積極措施,防止局部繼續受壓,避免摩擦潮濕等刺激,保持局部乾燥,增加翻身次數.
(二)炎性浸潤期如果紅腫部繼續受壓,血液循環得不到改善,受壓表麵皮色轉為紫紅,皮膚因水腫變薄而出現水皰,此時極易破潰,顯露出潮濕紅潤的創面.護理重點是保護皮膚,避免感染.
(三)潰瘍期靜脈血液迴流受到嚴重障礙,局部淤血致血栓形成,組織缺血缺氧.輕者淺層組織感染,膿液流出,潰瘍形成;重者壞死組織發黑,膿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圍及深部擴展,可達骨骼,甚至引起敗血症,無論哪種,要及時使用菩旭堂生肌膏塗抹避免進一步惡化。

拓展:

1、褥瘡(decubitus)又名壓瘡(pressure sores),系身體局部長期受壓使血液循環受阻,而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缺血而發生水皰、潰瘍或壞疽。 本病與祖國醫學文獻中記載的「席瘡」相似。如。外科真詮〃席瘡記載:「席瘡乃久病著床之人,挨擦磨破而成,上而背脊,下而尾閭。」

2、症狀體征

多發生於骨骼突起受壓部位,根據其發生、發展過程可分為三度:一度:局部僅表現為紅斑水腫,或蒼白色、青灰色,境界清楚。有麻木感或觸痛。若及時處理,可於數天內好轉。二度:皮膚顏色為深紫色或紫黑色,可出現水皰,皰壁破裂後形成淺表糜爛面。三度:潰瘍形成,淺者達皮下組織,深者可達骨組織,繼發感染後膿液多,且有臭味。

3、用葯治療

治療褥瘡應該及早開始,原則是解除患處壓迫,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強創面處理。一度褥瘡應定時按摩、變換體位,局部酒精塗擦或紅外線照射,若炎症顯著,可用0.5%的新黴素溶液濕敷。二度褥瘡可外塗抗生素軟膏後覆以無菌紗布。三度褥瘡應進行清創處理,潰瘍小者可外用0.5%硝酸銀濕敷,以去除感染。同時可外用促進肉芽組織形成的葯物。潰瘍大而清潔者可採用分層皮片移植,或覆以全層皮瓣。對壞疽性潰瘍應去除壞死組織,充分引流後再做上述處理。對於創面膿液宜經常培養並做葯敏試驗,從而指導選擇敏感抗生素外用。若無全身感染跡象,一般不需系統使用抗生素。此外對於重症患者應加強支持療法。

閱讀全文

與壓瘡的分期及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代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研究 瀏覽:23
鉛iso檢測方法 瀏覽:181
羊轉窩瘋治療方法 瀏覽:461
美甲錫箔紙的使用方法 瀏覽:191
農村種秧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244
震動棒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704
燕窩膠原蛋白肽果凍食用方法 瀏覽:251
樂2手機的通話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4
不能採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瀏覽:442
鍛煉橫肉的方法 瀏覽:27
現在就告白清除手機內存的方法 瀏覽:969
潤滑油粘度的簡單測試方法 瀏覽:450
十字鉤正確掛餌方法 瀏覽:831
如何快速驅蚊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982
白醋和姜祛斑的正確方法 瀏覽:374
銀錠鑒定方法及圖片 瀏覽:819
白醋加小蘇打洗衣服方法如何 瀏覽:575
汽車防火液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913
空心鐵棒連接方法 瀏覽:671
跳虱怎麼殺除最快方法 瀏覽: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