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檢查齒輪間隙有什麼步驟
使用厚度規和百分表測量間隙。
(1)用厚度規測量軸向間隙。
(2)用百分表測量齒輪和軸之間的徑向測量軸外徑間隙。如果沒有充足的齒輪間隙,齒輪將不能完全潤滑;同樣地,如果該間隙過大,齒輪將跳離嚙合,裝置將產生異常雜訊。
2. 測量大型齒輪間隙的方法
把保險絲放在兩個齒輪中間,轉動齒輪讓保險絲在兩齒輪中間碾過,然後測量保險絲的厚度
3. 哪個好心人告訴我鉗工壓鉛絲法是什麼啊壓鉛絲法適用於哪裡有什麼特點
壓鉛法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測量時將直徑為頂間隙C的1.25-1.5倍的軟鉛絲或保險絲用油脂粘在齒輪上,鉛絲長
度不應短於5個齒距,然後使齒輪轉動,經擠壓後的軟鉛絲變偏,其厚度即為實際的頂間隙和側間隙值,此值可用千分尺或游標尺測量出。採用壓鉛法測量時應注意
將相關緊固件固定好,以免齒輪產生位移反擊式破碎機。
檢查齒面嚙合時的接觸斑點,可以掌握齒輪安裝調整的優劣情況水泥磨。通常用紅鉛油(可用紅丹粉加少量機油調成膏
狀),薄而均勻地塗在小齒輪的齒面上,然後按正常運轉方向短暫啟動,讓大齒輪轉動3~4圈即停,觀察兩齒輪嚙合面接觸痕跡選礦設備。檢查時,一看接觸痕跡
位置,二看接觸面的大小水泥廠設備。正常的接觸痕跡應在分度圓附近和齒長方向的中部,如圖7-12a洗砂機。接觸痕跡靠近齒頂,或靠近齒根,或偏向齒長方
向的一端都不符合要求(圖7-12b,c,d)輥式破碎機。接觸斑點在齒高、齒長方向的百分比則應達到表7-7所列的要求煤矸石粉碎機。水泥機械中齒輪精
度以8、9級的居多,接觸斑點在齒高、齒長方向一般可按40%~50%掌握煤炭粉碎機。若齒面嚙合未達到接觸位置和接觸面大小的要求,則需再行調整校正,
使之符合要求制沙機。
圓錐齒輪的安裝調整,其要領和方法與圓柱齒輪基本相同,應注意的是:常用的圓錐齒輪為正交傳動,即兩齒輪軸心線應在
同一平而內且夾角Σ=δ1+δ2=90°;齒頂隙Co=0.2m沖擊破。這兩點應作為安裝時調整與檢驗的主要依據分級機。對其檢驗仍可用塞尺和壓鉛法測
定,並調當齒頂隙及兩軸心線位置顎式破石機。
為了檢驗兩齒輪軸心線位置的准確性,可採用圖7-13a所示的專用工具測量,看其檢驗盤1與量桿2在A,B兩處的接
觸或產生間隙的情況移動式破碎站。如果沒有間隙,說明軸心線位置准確,一般兩處間隙偏差允許在0.1~0.2mm范圍,視其工作精度而定圖7-13b所示
的方法是,如果專用量桿1的小端可以插入量桿2端部孔中,說明兩軸心線在同一平面且夾角也准確,否則,說明有誤差輥式破碎機。
4. 汽輪機軸瓦怎樣壓鉛絲
壓鉛絲測量的方法:1)上下半軸瓦組裝並緊固結合面螺栓;2)在頂部墊鐵(或球面頂部)處放兩條直徑為1mm的鉛絲,在軸瓦兩側軸承座(或固定瓦套結合面的前後放四片厚度均為0.5mm的不銹鋼墊片,扣上軸承蓋(或瓦套),均勻擰緊結合面螺栓;3)用塞尺檢查結合面間隙應均勻為0.5mm,松開螺栓吊開軸承蓋(或瓦套);4)測量鉛絲的厚度,對每條鉛絲應計算平均值,再計算兩條鉛絲的平均值。5)緊力計算:C=A-(b1+b2)/2 C—緊力值 A—墊片厚度 b1、b2—每條鉛絲的平均厚度。
http://wenku..com/view/b54caceb81c758f5f61f679f.html
5. 請問齒輪傳動中,齒側間隙測量壓鉛法是什麼意識
壓鉛法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測量時將直徑為頂間隙C的1.25-1.5倍的軟鉛絲或保險絲用油脂粘在齒輪上,鉛絲長度不應短於5個齒距,然後使齒輪轉動,經擠壓後的軟鉛絲變偏,其厚度即為實際的頂間隙和側間隙值,此值可用千分尺或游標尺測量出。採用壓鉛法測量時應注意將相關緊固件固定好,以免齒輪產生位移反擊式破碎機。
6. 齒側間隙是怎樣測量的
壓齒間隙:可以用塞尺測量和壓鉛,也可用百分表測量。
常用的方法是用壓鉛法,在齒面沿齒寬兩端平行放置兩條鉛絲,寬齒可放3--4條,鉛絲直徑不宜超過最小間隙的四倍。傳動相嚙合的兩個齒輪,測量鉛絲被擠壓後的最薄處為側隙。壓鉛時壓、二------三個齒,鉛絲的厚度約為間隙的1.5倍。圓錐齒輪傳動機構的嚙合情況檢查與圓柱齒輪相似,在無載荷時,輪齒的接觸表面應靠近齒輪的小端,以保證工作時輪齒在全齒寬上能均勻地接觸,塗色檢查時,一般傳動齒輪的高度上接觸斑點不少於30%---50%,在輪齒的寬度上不少於40%---70%,它應用在一般齒輪上,要求各不相同,也不很規范。
7. 怎樣檢測齒輪和軸承磨損。現在都有什麼方法····謝謝大家··
1. 齒輪磨損快速測定方法。
用測定齒輪磨損的檢測圓盤,並根據大量數據製成可用於對照的表格,可確定齒輪磨損的程度。檢測時只需將副變速軸的鏈輪軸蓋打開,並用拆下的兩顆螺釘將檢測圓盤固定住,再將一帶有磁性的小指針放在副變速軸芯上,則指針隨副變速軸旋轉。測量時,將驅動輪的前後用石塊塞住,以提高檢測精度。選擇好檔位,順向轉動皮帶輪將各嚙合齒輪副的間隙消除,此時,將指針對准圓盤上「0」點,然後,反方向轉動皮帶輪,直到轉動困難(消除所有傳動間隙)或輪胎開始轉動時為止,這時指針所指的讀數即為該檔位的綜合間隙角度。一般檢測兩次。完成一個檔位後,變換檔位,同樣,再測定另一檔位的綜合間隙角,直到所有檔位都測好為止。有些拖拉機不宜卸下鏈輪軸蓋,可將檢測圓盤用兩塊磁鐵吸附在皮帶輪上,隨皮帶輪一起轉動。指針吸附在葉子板上,同樣可測出各檔齒輪綜合間隙角。由於傳動比的變化及鏈條的影響,測得的數據略有變化,但仍能基本反映實際情況。
1 軸承磨損快速測定方法。
用壓鉛法檢測軸承間隙較用塞尺檢測准確,但較費事。
檢測所用的鋁絲應當柔軟,直徑不宜太大或太小,最理想的直徑為間隙的1.5~2倍,實際工作中通常用軟鉛絲進行檢測。
檢測時,先把軸承蓋打開,選用適當直徑的鉛絲,將其截成15~40毫米長的小段,放在軸頸上及上下軸承分界面處,蓋上軸承蓋,按規定扭矩擰緊固定螺栓,然後在擰松螺栓,取下軸承蓋,用千分尺檢測壓扁的鉛絲厚度,求出軸承頂間隙的平均值。
若頂隙太小,可在上、下瓦結合面上加墊。若太大,則減墊、刮研或重新澆瓦。
滑動軸承除了要保證徑向間隙以外,還應該保證軸向間隙。檢測軸向間隙時,將軸移至一個極端位置,然後用塞尺或百分表測量軸從一個極端位置至另一個極端位置的竄動量即軸向間隙。
8. 檢測齒輪嚙合間隙最直觀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壓鉛法:對嚙合的齒輪在齒側放入鉛絲,轉動齒輪,使鉛絲被齒輪擠壓而變形。然後測量鉛絲厚度
9. 怎樣測量差速器主從動錐齒輪的嚙合間隙 da ge
錐齒輪對的嚙合間隙可用壓鉛法和千分表檢查。用壓鉛法檢查時,可將厚約1.5毫米、寬5毫米,長50毫米的鉛條置於齒輪的輪齒之間,用手沿前進方向轉動主動錐齒輪軸,鉛條被碾壓後取出測量被碾壓部分的厚度,即為錐齒輪對的嚙合間隙。用千分表檢查時,應將表的觸頭抵住從動錐齒輪輪齒的大端,並處於齒輪圓周的切線方向,然後用手固定主動錐齒輪軸,再用另一手按齒輪旋轉方向來回輕輕擺動從動錐齒輪,這時千分表表針的擺動量即錐齒輪對輪齒的嚙合間隙。測量時應測四點,取其平均值。各車錐齒輪對的嚙合間隙為:紅岩261、吉西愛曲和吉比西均為0.15--0.3毫米,賓士2026為0.2-0.25毫米,日產TKL-20為0.3--0.4毫米,五十鈴TD]和SIR為0.28-0.36毫米。若間隙不符合要求,可在從動齒輪軸(或差速器殼)左右側軸承蓋內(或外座圈與座孔間)調整墊片總厚度不變的前提下,通過將一定厚度的調整墊片由一側移至另一側來調整,賓士2026、日產TKL-20、五十鈴習R和TD]等車是用在差速器兩側軸承預緊度不變的前提下,擰松一側、擰緊另一側的調整螺帽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