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庭水泥假山製作方法
1、材料和工具:
(1)材料:鋼材(包括型材、線材)、槽鋼、角鋼、螺紋鋼、磚、6.5#線材、鋼絲網、鐵絲、水泥、黃沙、纖維絲、塗料或丙烯顏料。
(2)工具:電焊機、切割機、氣泵、電鑽、電錘、鐵鍬、大力鉗、老虎鉗、電箱、電筆、腳手架、扳手、錘子、大小鐵板(泥水工工具)、刷子、滾筒、噴槍、皮桶等。
2、施工流程:
(1)製作骨架:
製作塑石假山骨架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磚或建築廢渣造型,根據模型,砌築出假山形狀即可,稱為磚骨架。另一種是鋼筋骨架,用電焊機把鋼筋焊接出事先設計的好的塑石假山形狀,這種造型更好看,但是製作工序更復雜。綠人園林景觀建議,一般家庭、庭院等小型假山,用磚砌築出山體即可。
(2)鋪設鋼網:
磚基架可設或者不設鋼絲網,一般形體大者都必須設鋼絲網。鋼絲網要選易於掛泥的材料。若為鋼基架則還易先做分塊鋼架附在形體簡單的基架上,變幾何形體為凸凹的自然外形,其上在掛鋼絲網。鋼絲網根據設計模型用木錘和其他工具成型。
(3)打底抹面:
這是假山造型成型的最後和最終要得環節骨架完成後,對於磚骨架,常採用M7.5混合沙漿打底;對於鋼骨架,則應先抹白水泥麻刀灰兩遍,形成再堆抹C20豆石混凝土(塌落度為0-2)打底,打底既是初步塑造,形成大的峰巒起伏的輪廓以及石紋、斷層、洞穴、一線天、壁、台等山石自然造型。然後用M15水泥沙漿罩麵塑造山石的自然皺紋。山表面的紋理的塑造需多次嘗試,邊塑邊改,最終應使各個布局都能顯示出自然山石的質感。
(4)假山上色:
石色材料,石色水泥漿進行面層抹平,抹光裝飾成型。根據石色要求刷或者塗噴非水融性顏料,亦可在砂漿中添加顏料以及石粉調配出所需要的石色。例如:要仿造灰黑色的岩石,可以在普通普通灰色水泥沙漿中添加炭黑,以灰黑色的水泥沙漿抹面。要仿造紫色砂岩,就要用氧化鐵紅將水泥沙漿調製成紫砂色,要仿造黃色砂岩,則應在水泥沙漿中添加檸檬鉻黃,而氧鉻綠和鈷藍,則可在仿造青石的水泥沙漿中添加。
石色水泥沙漿的配製方法有兩種。
a、採用彩色水泥配製而成。如塑黃石假山時以黃色水泥為主,配以其他色調,這種方法簡便易行,但是色調過於呆板和生硬,且顏色種類很有限。
b、在白水泥中摻加色料。此方法可以配成各種石色,且色調較為自然逼真,但技術要求較高,操作較為煩瑣。
⑵ 假山的製作方法
真石假山製作方法:
1、材料和工具:
(1)材料:山石、水泥、沙子、氧化鐵紅、氧化鐵黃、鉻綠、墨汁;
(2)工具:鋼鋸(或切割機)、錘子、鑿子、鉗子、小山子、鋼絲刷、毛筆、小刮刀;
2、施工步驟:
(1)製作模型:
假山模型製作可以用泡沫製作一個假山的大概形狀,一般情況下,只有大型假山才需要製作假山模型。而自己製作假山則可以用手工繪制一個假山形狀。因為是自己製作假山,只要自己能看懂即可,無需製作專業的假山模型。
(2)選擇石料:
自然石假山的主要材料是山石,山石可以分為松質和硬質兩大類。松質石料的吸水性好,容易加工雕琢造型。硬質石料質地堅硬而不吸水,不易加工。製作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石頭。不管是松質或硬質山石,製作假山的石料必須具有天然紋理、色彩以及形態自然的特點。
松質石料:吸水石、蘆管石、浮石、珊瑚石等。
硬質石料:英德石、斧劈石、石筍石、千層石、松化石、砂片石、太湖石、龜紋石、靈璧石等。
(3)石料加工:
石材天然未經加工的佔多數,因此必須根據景觀要求進行對石材的鋸截、連接和粘合,鋸截石材用切割機或鋼鋸進行,也可用錘子敲斷理平的方式進行。 鋸截不僅用鋸,用鑿、斧,包括鍛燒後的摔打都是截分的方法。 鋸截石頭可用鋼鋸、園藝手鋸,質地堅硬的石料的鋸截要依靠切割機、割磨機。對結構上內外一致,形態混沌的石頭,先鋸截出粗輪廓,再細致的雕鑿,最後刻劃紋理
⑶ 假山製作方法大全 如何製作假山看這里
現在家居裝飾布置,假山是很多人的選擇,假山石對人們喜愛的山水的縮影。有的人會擺設室內盆景假山來點綴家居,有的會造家居庭院中製作假山來進行布置裝飾,那假山製作方法是怎樣的呢,下邊帶大家去學習下:
盆景假山製作方法:
1、構思設計:在假山製作前,必須要做到胸有成竹,製作哪一類盆景,哪一種盆景造型,都要確定好,否則就無從下手,根據構思,初步在沙盤中擺放出山體的形狀。注意:假山的高低、大小要與淺口盆的大小比例協調。
2、粘合膠接假山:膠接山體,第一步,先要調好水泥膠漿,注意膠漿要隨用隨調,還要注意膠漿的稀稠度。第二步,石材加工,把需要膠接的山體用錘、鑿、鋸等工具加工出紋理和比較奇特的形狀來。第三步,粘合山體,在需要粘合的山石兩面用嵌板分別塗上水泥膠漿使山石吻合為一體,粘合時要注意,盡量使山石粘合處看不出斷裂的痕跡,還要注意把粘合處多餘的膠漿清除干凈。
3、保養假山:山體製作完成後,不能馬上碰動,要噴水養護兩三天,山體才會基本牢固。
水泥假山製作方法:
1、定位放樣:根據施工總平面圖,進行場地整理,暢通道路,對實地進行勘查,復核標高及與周圍建築的相互位置關系,確定施工范圍。
2、打底:放樣開線挖土方澆混凝土墊層打基礎。
3、預埋件埋置:預埋件位於現澆砼上表面時,據預埋件尺寸和使用功能的不同,有如下3種固定方式。
(1)平板型預埋件尺寸較小,可將預埋件直接綁扎在主筋上,但在澆築砼過程中,需隨時觀察其位置情況,以便出現問題後及時解決。
(2)角鋼預埋件也可以直接綁扎在主筋上,為了防止預埋件下的砼振搗不密實,應在固定前先在預埋件上鑽孔供砼施工時排氣。
(3)面積大的預埋件施工時,除用錨筋固定外,還要在其上部點焊適當規格角鋼,以防止預埋件位移,必要時在錨板上鑽孔排氣。對於特大預埋件,須在錨板上鑽振搗孔用來振實砼,但鑽孔的位置及大小不能影響錨板的正常使用。
4、骨架焊接製作:建造骨架結構骨架結構有磚結構、鋼架結構以及兩者的混合結構等。磚結構簡便節省,對於山形變化較大的部位,要用鋼架懸挑。山體的飛瀑、流泉和預留的綠化洞穴位置,要對骨架結構做好防水處理。
5、鋼網片焊接製作:在已經成型的骨架上面鋪上小型鋼筋,用電焊機焊接、固定、造型。這一步基本能確定假山的基本形狀。
6、鐵絲網片綁扎:把鋼絲網鋪在已經造好型的鋼架上,然後用小鋼絲進行捆綁、固定。
7、抹灰:泥底塑型用水泥、黃泥、河沙配成可塑性較強的砂漿在已砌好的骨架上塑型。反復加工,使造型、紋理、塑體和表面刻劃基本上接近模型。
8、造型:塑面在塑體表面細致地刻劃石的質感、色澤、紋理和表層特徵。質感和色澤根據設計要求,用石粉、色粉按適當比例配白水泥或普通水粉調成砂漿,按粗糙、平滑、拉毛等塑面手法處理。紋理的塑造,一般來說,直紋為主、橫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峻峭、挺拔的姿勢;橫紋為主、直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瀟灑、豪放的意象;綜合紋樣的山石則較能表現深厚、壯麗的風貌。為了增強山石景的自然真實感,除了紋理的刻劃外,還要做好山石的自然特徵,如縫、孔、洞、爛、裂、斷層、位移等的細部處理。
9、顏料面油:設色在塑面水分未乾透時進行,基本色調用顏料粉和水泥加水拌勻,逐層灑染。在石縫孔洞或陰角部位略灑稍深的色調,待塑面九成干時,在凹陷處灑上少許綠、黑或白色等大小、疏密不同的斑點,以增強立體感和自然感。
假山的製作方法並不困難,但要想製作出比較逼真美觀的假山還得藉助專業的假山製作人員來實現,在家居中布置假山既能點綴美化家居還有一定的風水作用呢,大家可前往 裝修風水 欄目了解下。
⑷ 如何製作假山
1、可以用發泡膠製作假山,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先准備好需要的材料:填縫劑、鐵絲網、乳膠、美工刀,水泥,以及一些自己喜歡的鵝卵石等,將乳膠倒入一個盆里,如下圖所示。
⑸ 小型假山製作方法介紹 五個步驟製作假山
導語:在園林設計中,假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景物設計之一。在眾多的電視劇中,我們都可以清楚的看見,在很多大戶人家的後花園里,都會看到有假山的存在,但其實這些並不是真正的真石假山,而是利用了一些建築材料而製作而成的假山。小型假山製作並不復雜,小編今天的文章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小型假山的製作方法,希望用戶們採納。
一、小型假山製作方法:
1、假山設計:
假山設計要主次分明,錯落有致,變化自然,要有懸崖峭壁,山洞,特置石,蹬道,跌水瀑布湧泉。從假山的布局位置講,假山分為池山,庭山,壁山,樓山。池山就是在池中或池畔堆砌假山(如下圖);庭山即是在庭院一隅或前庭處所立之山;壁山依附圍牆或嵌於圍牆表面的假山,也可為單做成影壁牆的假山;樓山則是緊貼建築物側面,下面的假山,其布局如蹬道也可作為亭台樓閣外的階梯供遊人上下穿梭的雲梯。
2、選擇石材:
建造假山不必過分追求山石造型,太講究瘦、漏、透,這樣選石的難度比較大。所以應改變原有的看法,樹立新的選石觀念,按奇、怪、丑的標准選山石。奇、怪、丑,不是指單個山石具備這一標准,而是兩三塊山石組合起來就能產生或奇、或怪、或丑的景觀效果,這樣選材面就寬了。常見石材有:太湖石、英石、斧劈石、石筍石、千層石、龜紋石、吸水石等。
3、山石布局:
通常有太湖石、靈璧石、斑馬紋石、泰山石、石筍、卵石等。對石的形狀、色澤、紋理、體量要求較高。常安放於樹下、水邊、寬闊的場所中,按放置的形式分為特置、散置。
獨峰石:體量大、色彩突出,姿態或優美或雄渾,古樸秀麗、形神兼備,置於庭園主要位置中,供人觀賞。這些孤賞石除了本身具有瘦、透、漏、皺、丑的觀賞價值,又因歷年流傳,極具人文價值。如上海豫園的」玉玲瓏」,蘇州的」瑞雲峰」,杭州的「縐雲峰」和北京的」青芝岫」等。
散點石:太湖石、靈壁石、英石、斧劈石(如下圖)、石筍石等,「攢三聚五」,「散漫理之」。有斷有續、主次分明、高低曲折、顧盼呼應、層次豐富。配合地形,植以花木。是山石在庭院中最為廣泛的應用。日式庭院的置石景觀,則是重於布局的群體效果,體現一種自然天成的野趣,與我國的孤賞石有所不同。景石的放置是將景石具有特色的一面朝向觀賞者,除合乎真、善、美的法則外,更應注重牢固、安全。
分清主次假山中所有山石的風格、質地、色彩、紋理、脈絡必須一致。但山形、大小、高低必須有變化。山峰高高低低,參差不齊;山腰線要流暢,左右要有變化,一邊坡度陡,一邊坡度緩,使山的造型形成一種動勢;山腳要有回抱、曲折,線條要流利自如,以突出假山中水的柔軟。
疏密得當疏密有致是指山石分布不可平均。在園林假山的造型布局中,山石皴紋、群峰位置、植物點綴、小品配置等,都要做到疏密有致。通常,園林假山的主峰一帶是最密處,山石布置得密,樹木栽植得密;而在配峰部分相對較稀疏。
4、假山粘接:
現代掇山,廣泛使用1:1需要水泥砂漿,勾縫用「柳葉抹」,有勾明縫和暗縫兩種做法。一般是水平向縫都勾明縫。在需要時將豎縫勾成暗縫,即在結構上結成一體,而外觀上若有自然山石縫隙。勾明縫務必不要過寬,最好不要超過2厘米,如縫過寬,可用隨形之石塊填後再勾漿。
5、植物搭配:
布置假山植物時,植物的色彩和形態等的選用,要將山的氣勢、姿態及質感襯托出來。多在假山的山腳和半山腰處布設植物,且植株的體量不宜過大,而山腳應選用橫卧和粗枝乾的高大的植物。揚州個園的黃石假山,古柏就設置在石隙內,其山石的褐黃襯托出古柏枝葉的蒼綠,而巍峨的山和堅挺的古柏也相呼應。挺拔的青楓坐落於山腳,襯托出明朗的秋山。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小型假山的製作方法,看過小編的文章之後,用戶們是否覺得動起手來製作假山其實並不復雜呢。想要製作出一個好的小型假山,首先假山的設計費尤為重要,其次再選擇石材,除此之外,在布局上也要錯落分明,避免體積過大,色彩不均衡的現象出現。小編的介紹到這里就要結束了,希望小編的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
⑹ 怎樣製作假山,庭院假山要怎麼設計好
庭院假山的設計
假山設計是完成假山的第一步驟,設計中涉及到園林植物學、建築學、地理學、美學、風水學等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假山的種類可分為園林假山和塑石假山,假山分布的環境主要有:景區公園、小區生活休閑區、主題樂園、家庭內外等。假山設計前需考慮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假山能組織劃分、分隔空間。利用假山大型建築物特性對園林空間進行分隔和劃分,將空間分成大小不同、形狀各異、富於變化的各種空間形態。通過假山的穿插、分隔、夾擁、圍合、聚匯,在假山區可以創造出山路的流動空間、山坳的閉合空間、山洞的拱穹空間、峽谷的縱深空間等各具特色的空間形式。假山還能夠將遊人的視線或視點引到高處或低處,創造仰視和俯視空間景象。
二、假山能協調周圍的環境。假山能夠提供的環境類型比平坦地形要多得多。在假山區,不同坡度、不同坡向、不同光照條件、不同土質、不同通風條件的情況隨處可尋,這就給不同生態習性的多種植物都提供了眾多的良好的生長環境條件,有利於提高假山區的生態質量和植物景觀質量。
三、假山是造景小品、點綴風景。假山與石景景觀是自然山地景觀在園林中的藝術再現。在庭院中、園路邊、廣場上、水池邊、牆角處,甚至在屋頂花園等多種環境中,假山和石景還能作為園林小品,用來點綴風景、增添情趣,起到造景與點景的作用。自然界的奇峰異石、懸崖峭壁、層巒疊嶂、深峽幽谷、泉石洞穴、海島石礁等景觀形象都可以通過假山石景在園林中再現出來。
假山的作用確定了,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假山所處的環境,來選擇假山的種類,考慮的首要因素是,假山地基的承載,在一些承載比較弱的地方,比如軟土層、住宅小區室內,則建議選用人造假山。地基的承載考慮如無大問題,則可以選擇園林假山,園林假山的石料選材比較多,有太湖石、千層石、斧劈石、龜紋石等石料,石料的選材跟周圍的環境及營造的風格都有影響。太湖石假山適合一些古典的園林環境,小橋流水、亭台樓閣的搭配,相得益彰。
⑺ 製作假山的入門技巧
1/3分步閱讀
堆疊假山的施工一般流程為:抄平――放線――挖槽――拍底――立基――回填夯實――彈線――拉底――墊剎――填餡――灌漿及混凝土――中層(墊剎、填餡、灌漿及混凝土同底層)――收頂――勾縫――清掃沖洗――回填夯實――清理場地。
2/3
立基應根據設計要求,視不同山體、地基情況,分別採用原土地基,素土夯實基礎,灰土基礎,素土基礎,素混凝土,片石基礎,毛石砼基礎,鋼筋砼基礎,樁基礎等不同形式,各種基礎均應按有關施工規范施工。
3/3
拉底即在基礎上鋪置最底層的自然山石。拉底應用大塊平整山石,堅實、耐壓,不允許用風化過渡的山石。拉底山石高度以一層大塊石為准,有形態的好面應朝外,注意錯縫(垂直與水平兩個方向均應照顧到)。每安裝一塊山石,即應將剎墊穩,然後填餡,如灌漿先填石塊,如灌砼則應隨灌隨填石塊,山腳墊剎的外圍,應用砂漿或砼包嚴。北方多採用滿拉底石的做法。
方法/步驟2
1/1
中層即底石以上,頂層以下的部分。中層所佔有體量最大,觸目最多,是假山造型的主要部分。其疊築要點是接石壓茬紋理要順,石體重心穩而不偏,注重整體效果。
(1)堆砌時應注意調節紋理,豎紋、橫紋、斜紋、細紋等一般盡量同方向組合。整塊山石要避免傾斜,靠外邊不得有陡板式、滾圓式的山石,橫向挑出的山石後部配重一般不得少於懸挑重量的二倍。
(2)石色要統一,色澤的深淺力求一致,差別不能過大,更不允許同一山體用多種石料。
(3)一般假山多運用「對比」手法,顯示出曲直,高與低、大與小、遠與近、明與暗、隱與顯各種關系,運用水平與垂直錯落的手法,使假或池岸、掇石錯落有致,富有生氣,表現出山石溝壑的自然變化。
(4)疊石「三不」「六忌」:
注意事項
吊車的起重限度
防止高空墜物
⑻ 如何製作室內假山
在室內做假山,先處理好防水,一般製作假山的步驟如下:
(1)了解假山的壓力:不論石材的大小如何,岩石和岩石的堆積都受到岩石本身重量的壓縮。水泥砂漿可以起到一種補強填縫的功能。所以建造假山最基本的就是了解假山的壓力。
(2)假山剎車的結構:為了安裝高低不平的石塊,在石塊平整後,在高低不平的底部用墊子控制平衡,傳遞重力。也稱為墊圈或重力石。
(3)假山假山的建設:「怕碾、怕壓」是指假山石材的砌疊的數量。堆放的時候如果找不清具體的位置,必須放置整塊石頭。
(4)假山建築的夾角:夾角指的就是石材與石材形成的的縫隙,掌握好石材之間的夾角,就不會有墜落和坍塌的危險。轉彎時,兩側岩石應穩定。
(5)假山另一側的施工:假山的施工需要把握好石材的著重力。可以參考石材底部的中心來確定岩石的重心,並保持下方岩石的平衡。
⑼ 吸水石假山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製作吸水石假山的步驟:
1、山體輪廓的敲削
在製作之前一定要選擇合適的花盆,根據花盆來選擇材料的大小。對石材的頂部輪廓線進行觀察,不論硬石、軟石,上水石在輪廓線排列起伏不明顯時,都要對其進行敲削,使之起伏鮮明,富有節奏感。
2、截鋸與粘合
一塊石材是不能構成一盆山水完整畫面的,因此要進行多塊石材組合而形成景觀。而石材一般都是天然未經加工的,須根據景觀要求進行對石材的鋸截。
3、連接和粘合
鋸截石材用切割機或鋼鋸進行,也可用錘子敲斷理平的方式進行。然後再用水泥或水泥兌色,或其他粘合劑粘接成型。
4、理紋與錯落
一盆山水盆景要求在石體皴紋上達到大致一致,這樣顯得景觀畫面較為統一。
石材本身的差異性,因此在選擇紋理自然線條一致的前提下,有時要對一些紋理皴法不明顯或紋理差異較大的石材進行理紋。
理紋一般用剔、掏、敲、鋸方式進行,視石材的軟硬性質而定,若有的紋理實在不能理出,則可用大致色澤一致的石材進行錯落拼接,形成大的塊面的皴紋明顯凹凸現象,達到景觀統一生動的要求。
⑽ 如何製作假山
盆景假山製作方法:
1、構思設計:在假山製作前,必須要做到胸有成竹,製作哪一類盆景,哪一種盆景造型,都要確定好,否則就無從下手,根據構思,初步在沙盤中擺放出山體的形狀。注意:假山的高低、大小要與淺口盆的大小比例協調。
2、粘合膠接假山:膠接山體,第一步,先要調好水泥膠漿,注意膠漿要隨用隨調,還要注意膠漿的稀稠度。第二步,石材加工,把需要膠接的山體用錘、鑿、鋸等工具加工出紋理和比較奇特的形狀來。第三步,粘合山體,在需要粘合的山石兩面用嵌板分別塗上水泥膠漿使山石吻合為一體,粘合時要注意,盡量使山石粘合處看不出斷裂的痕跡,還要注意把粘合處多餘的膠漿清除干凈。
3、保養假山:山體製作完成後,不能馬上碰動,要噴水養護兩三天,山體才會基本牢固。
水泥假山製作方法:
1、定位放樣:根據施工總平面圖,進行場地整理,暢通道路,對實地進行勘查,復核標高及與周圍建築的相互位置關系,確定施工范圍。
2、打底:放樣開線挖土方澆混凝土墊層打基礎。
3、預埋件埋置:預埋件位於現澆砼上表面時,據預埋件尺寸和使用功能的不同,有如下3種固定方式。
(1)平板型預埋件尺寸較小,可將預埋件直接綁扎在主筋上,但在澆築砼過程中,需隨時觀察其位置情況,以便出現問題後及時解決。
(2)角鋼預埋件也可以直接綁扎在主筋上,為了防止預埋件下的砼振搗不密實,應在固定前先在預埋件上鑽孔供砼施工時排氣。
(3)面積大的預埋件施工時,除用錨筋固定外,還要在其上部點焊適當規格角鋼,以防止預埋件位移,必要時在錨板上鑽孔排氣。對於特大預埋件,須在錨板上鑽振搗孔用來振實砼,但鑽孔的位置及大小不能影響錨板的正常使用。
4、骨架焊接製作:建造骨架結構骨架結構有磚結構、鋼架結構以及兩者的混合結構等。磚結構簡便節省,對於山形變化較大的部位,要用鋼架懸挑。山體的飛瀑、流泉和預留的綠化洞穴位置,要對骨架結構做好防水處理。
5、鋼網片焊接製作:在已經成型的骨架上面鋪上小型鋼筋,用電焊機焊接、固定、造型。這一步基本能確定假山的基本形狀。
6、鐵絲網片綁扎:把鋼絲網鋪在已經造好型的鋼架上,然後用小鋼絲進行捆綁、固定。
7、抹灰:泥底塑型用水泥、黃泥、河沙配成可塑性較強的砂漿在已砌好的骨架上塑型。反復加工,使造型、紋理、塑體和表面刻劃基本上接近模型。
8、造型:塑面在塑體表面細致地刻劃石的質感、色澤、紋理和表層特徵。質感和色澤根據設計要求,用石粉、色粉按適當比例配白水泥或普通水粉調成砂漿,按粗糙、平滑、拉毛等塑面手法處理。紋理的塑造,一般來說,直紋為主、橫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峻峭、挺拔的姿勢;橫紋為主、直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瀟灑、豪放的意象;綜合紋樣的山石則較能表現深厚、壯麗的風貌。為了增強山石景的自然真實感,除了紋理的刻劃外,還要做好山石的自然特徵,如縫、孔、洞、爛、裂、斷層、位移等的細部處理。
9、顏料面油:設色在塑面水分未乾透時進行,基本色調用顏料粉和水泥加水拌勻,逐層灑染。在石縫孔洞或陰角部位略灑稍深的色調,待塑面九成干時,在凹陷處灑上少許綠、黑或白色等大小、疏密不同的斑點,以增強立體感和自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