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寶寶頭圍怎麼算
寶寶頭圍標准,如同寶寶的身高以及體重等數據,都是反應寶寶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通過測量這些數據,可以了解寶寶生長發育、營養供給以及疾病等情況。另外,頭圍大小還與寶寶大腦發育密切相關,頭圍的測量可以作為兒童智力發育的指標之一。
頭圍是指頭部一周最大的長度標准。足月兒寶寶的頭圍約為34cm左右,出生後6個月內,寶寶頭圍增長最為速迅速,可達8cm左右。其中第一個月增長幅度最快,高達到3cm左右,後半年增長4cm左右,寶寶1周歲時,頭圍可達46cm左右,4周歲以後,寶寶頭圍增長速度緩慢,10周歲以後,寶寶頭圍幾乎不再增長。
寶寶頭圍的計算公式為:頭圍=身長(cm)*4/10+15。
寶寶頭圍如同寶寶的身高和體重,也有一個正常值范圍,剛出生時,男孩:31.8-36.3厘米,平均為33.9厘米,女孩:30.9-36.1厘米,平均為33.5厘米;第一個月 男孩:35.4-40.2厘米,平均為37.8厘米,女孩:34.7-39.5厘米,平均為37.1厘米;第六個月 男孩:41.3-46.5厘米,平均為43.9厘米,女孩:40.4-45.2厘米,平均為42.8厘米;一周歲時 男孩:43.7-48.9厘米,平均為46.3厘米,女孩:41.5-49.3厘米,平均為45.4厘米。
你家寶寶五個月了,你可以在家給寶寶測量一下他的頭圍。寶寶頭圍的具體測量方法:用一根軟尺,第一次在寶寶的「前額發根」至「枕骨下方」2厘米的地方,繞一周的長度,第二次在寶寶「前額的鼻根」至「枕骨隆突」的地方,繞一周的長度。最終以軟尺兩次測量的最大值為寶寶的頭圍。然後把測量數值與正常值范圍比對一下。
不過需要另外解釋一下的是,寶寶頭圍標准僅僅是一個參考值而已,因為寶寶生長發育存在個體差異,稍大稍小一般不會對寶寶的健康有太大的影響,如果寶寶的頭圍略有偏差,家長也就不必過於緊張。如果寶寶頭圍明顯偏小(偏離2個標准差及以上),寶寶可能患有小頭症、狹顱症等,這樣寶寶的顱內腦組織部發育受限,他的智力、語言、運動等方面的發育都可能受到影響,會明顯落後於同齡寶寶;如果寶寶頭圍偏大(偏離2個標准差及以上),並伴有哭鬧、嘔吐以及抽搐等現象,寶寶可能患有腦積水、腦腫瘤等腦部疾病。因此,寶寶頭圍明顯偏大或偏小,都需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❷ 小孩頭圍怎麼測量
頭圍的測量方法:被測者取坐位、立位或仰卧位,測量者位於兒童右側或前方,用左手拇指將軟尺零點固定於頭部右側眉弓上緣處,軟尺經枕骨粗隆及左側眉弓上緣回至零點。長發或梳辮者,應先將頭發在軟尺經過處向上、下分開,使軟尺緊貼頭皮,以免影響准確
❸ 寶寶的頭圍,胸圍,腹圍怎麼量
別看寶寶小,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三圍」標准,應定期檢查寶寶的三圍,作為寶寶生長發育的參考數據。 頭圍 寶寶的頭圍發育直接反應出腦部發育狀況,是非常重要的生長發育指標。頭圍增長也是在出生
別看寶寶小,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三圍」標准,應定期檢查寶寶的三圍,作為寶寶生長發育的參考數據。
頭圍
寶寶的頭圍發育直接反應出腦部發育狀況,是非常重要的生長發育指標。頭圍增長也是在出生後的最初半年最快,約增加8厘米,以後的半年約增加3厘米;第二年全年增加約2厘米;第三年和第四年共增加約1.5厘米。
測量頭圍時,寶寶可以是仰卧位,也可以坐著或站著,軟尺要經過前額的眉弓上緣和後面的枕骨粗隆(後腦勺最突出的部位),讀數應該精確到0.1厘米。測量頭圍看似簡單,可是如果寶寶的小腦袋不停地搖來搖去,想測量准確還是不容易的,可以趁著寶寶睡熟後再量。
如何測量:用一條軟尺,自眉弓上緣經枕骨粗隆(後腦勺最突出的地方)繞頭一周所測得的數據即是頭圍。測量時軟尺應緊貼寶寶皮膚,注意軟尺不要打折,長發的寶寶應先將頭發在軟尺經過處向上下分開。
頭圍標准:頭部的發育與體重、身高相似,年齡越小,發育越快。出生時寶寶的頭圍約34厘米,前半年增長較快,約9厘米,後半年約增加3厘米。到1歲時寶寶的頭圍一般會達到46厘米,2歲時48厘米,2~3歲時增長1~2厘米,5歲時可達50厘米,5歲以後寶寶的頭圍增長就會非常緩慢,15歲時基本接近成人大小。
監測意義:頭圍大小與寶寶的大腦發育密切相關,頭圍反映的是寶寶的顱骨和腦實質的增長狀況。如果寶寶的頭圍過大,遠遠超過他這個年齡的標准值,那麼就可能患有佝僂病或者腦積水,但也不排除有頭大家族史的寶寶;如果頭圍過小,就可能患有小頭畸形,小頭畸形的寶寶其腦實質相對較小和腦細胞數目相對較少,可能會給寶寶的智力發育帶來影響。
胸圍
如何測量:從寶寶的一側胸部乳頭下緣為起點經兩肩胛下角水平繞體一周所測得的數據就是胸圍的大小。 測量時也要注意緊貼寶寶的皮膚。
胸圍標准:出生時寶寶的胸圍比頭圍小1~2厘米,平均為32~33厘米,所以剛出生時,寶寶的腦袋顯得有點大,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胸圍的生長發育速度會逐漸超過頭圍,寶寶21個月時,頭圍和胸圍基本大小基本相等,1歲以後胸圍超過頭圍,當然也會有一些肥胖的寶寶由於胸部皮下脂肪較厚,在出生後3~4個月時其胸圍可超過頭圍。1歲9個月到青春期時,寶寶的胸圍大小的平均值可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即:頭圍(大小)+寶寶的年齡—1厘米,比如說寶寶的年齡為三歲,他的頭圍大小是50厘米,那麼他的胸圍大小標准值應該是50+3-1=52(厘米)。
監測意義:胸圍能反應寶寶肺部和胸廓的發育情況,因胸腔內主要是心臟和肺臟,所以胸圍的增長和體格發育關系很大。若發現寶寶胸部有明顯凹陷或突起,應盡早請醫生檢查。如果寶寶胸圍過小,並有雞胸或漏斗胸的話,那麼寶寶可能患有佝僂病,如果寶寶的胸圍過大,那麼就要考慮寶寶是否患有胸腔積液或者肺部疾病。
腹圍
寶寶的腹圍易受腸部變化影響,伸縮的范圍很大。健康孩子可不測量,腹部異常大時(如腹水患兒)應定時測量對比。顯著的慢性腹部隆起,可能是患有佝僂病、結核性腹膜炎及巨結腸等。顯著的腹部下陷,可能是消瘦及脫水等。
❹ 如何給新生兒測量頭圍胸圍
圍的增長與腦和顱骨和生長有關。胎兒期腦生長居全身各系統的領先地位,故出生時頭相對大,平均32~34cm;與體重、身長增長相似,第一年前3個月頭圍的增長(6cm)約等於後9個月頭圍的增長值(6cm),即1歲時頭圍約為46cm;生後第二年頭圍增長減慢,約為2cm;2歲時頭圍約48cm;2~15歲頭圍僅增加6~7cm。頭圍的測量在2歲以內最有價值
❺ 新生兒的正常頭圍是多少,該怎麼測量
新生兒體格標准 新生兒身長標准 新生兒誕生時的平均身長為50厘米,男、女嬰有0.2~0.5厘米的差別。正常新生兒之間,身長也略有差異,但差異很小。 新生兒體重標准 新生兒誕生時平均體重為3~3.3千克。最新統計表明,新生兒平均體重已達3.5千克,目前還有繼續增長趨勢,巨大兒出生率同樣有所提高。 新生兒頭圍標准 新生兒誕生時平均頭圍在33~35厘米之間。由於新生兒平均體重在增加,平均頭圍也相應增加,最新統計顯示,新生兒平均頭圍已達35厘米。 怎樣測量寶寶頭圍 寶寶每次去體檢,都會有「量頭圍」這一步驟。可是,如果媽媽平時在家裡就想知道寶寶頭圍的大小,是否可能呢?如果測量,用什麼方法才能准確測出數據呢?下面,我們就來一探究竟吧。 寶寶又去體檢啦! 體檢中,「量頭圍」這一項目是必不可少的。每次測得的頭圍數據,醫生都會記錄在冊,並和以往的數據加以比照。這是寶寶健康成長的一部分。 可要是媽媽在家想自己測量寶寶的頭圍,可以嗎?醫生的回答是,可以。只要方法得當,媽媽同樣可以在家中准確測得寶寶的頭圍,做到心知肚明。 材料准備 材料:軟尺一根。 具體步驟 第一步:尋找寶寶兩條眉毛的眉弓;(備註:眉弓就是眉毛的最高點) 第二步:想像左右兩眉中有一條線,並找到這條線的中心點; 第三步:將軟尺的零點( 0 cm 部份) 放在眉弓連線的中點上,以此為起點,准備開始測量頭圍; 第四步:將軟尺沿眉毛水平繞向寶寶的頭後; 第五步:尋找寶寶腦後枕骨結節,並找到結節的中點,這是寶寶頭圍測量中,腦後的最高點; 第六步:將軟尺繞過寶寶後腦結節中點,並准備將軟?杖蘋厙澳裕 第七步:將軟尺重疊交叉,交叉處的數字即為寶寶頭圍; 怎麼樣?媽媽做好准備了嗎?拿起軟尺,給寶寶測頭圍吧。 居家量頭圍的注意事項: 1、測量用的軟尺不能過於柔軟,否則測出的數據將會大失水準。 2、測量時,手勢不能過松或過緊,否則測出的數據也不會准確。 3、女寶寶如果平時扎有小辮的話,千萬記得將小辮散開再測量,否則是任媽媽怎樣測量都不會有標准數據出現的啦。 4、這只是媽媽居家自測,不能作為最後論斷,如要獲得專業的數據,還請媽媽帶上寶寶到專門的檢測機構,如衛生保健院、兒保所等,請醫生給予測量。 寶寶頭動來動去怎麼辦? 寶寶年齡較小的話,掌控他的頭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為寶寶的情緒波動大,會不停地動身體、動腦袋,如此一來,單是能否測出數據就是個疑問了。 所以,在此提醒媽媽,測量寶寶頭圍時,請先調整寶寶的情緒,讓寶寶處於一個比較安靜的狀態。其次,在測量的時候,動作要快速、輕柔,並盡量控制寶寶的頭不要移動。
❻ 怎樣測量嬰兒的頭圍胸圍
小兒頭圍、胸圍也是體格生長的指標。
頭圍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處經枕後結節繞頭一周的長度。胸圍是自平乳頭經兩肩腫骨角繞胸一周的長度。
頭圍的大小,一般反映孩子大腦發育情況。而胸圍的大小則反映孩子胸部皮下脂肪、肌肉、胸廓及肺的發育。
小兒頭圍、胸圍的發育有一定規律,兩者之間在2-3歲內有一定聯系。剛出生的新生兒頭圍一般是33-34厘米,第一年增長11-12厘米,其中5-6厘米是在前4-5個月增加的。至1歲時頭圍約46厘米。2歲時頭圍為48厘米。2歲至14歲僅增加6-7厘米。若頭圍過小,反映腦發育差,我們稱之為「頭小畸形」。若頭圍在短時期內增長過快,則有可能患有腦積水、巨腦畸形等。
剛出生的新生兒胸圍32厘米,比頭圍小1-2厘米,第一年增加12厘米,第2年增加3厘米,3-12歲每年平均增加3厘米。一般1歲時胸圍與頭圍相等,1歲後胸圍超過頭圍,其差數(厘米)約等於小兒的歲數。若到2.5歲胸圍仍比頭圍小,表示有營養不良或胸廓、肺發育不良。顯著的胸廓畸形見於佝僂病。肺氣腫和心臟病等。
頭顱的大小與腦及顱骨發育有關。部分家長認為頭大的孩子其腦組織多,孩子就聰明。其實孩子的智力並不與頭顱大小成正比。在人活著的時候,無法直接測量腦組織的重量,此時主要通過測量頭圍大小來估計。
人們對部分著名人物的腦重量進行了測量,如原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腦重2014克,法國著名作家法朗士的腦重僅1017克,雖然相差如此大,而他們都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寫出了不朽之作。
頭大的原因很多,如父母頭大,受遺傳因素影響,孩子的頭也可能大。患某些疾病時,孩子也可能表現為頭大,如佝僂病。營養不良、腦積水、巨腦畸形等,此時孩子不但不聰明,智力反而落後,應引起家長重視。
判斷孩子頭圍是否過大,可以給孩子測量頭圍,對照標准,如頭圍超過平均數加兩個標准差,則為頭圍過大。也可以用胸圍作參照,1歲以內頭圍大於胸圍,1歲時頭胸等於胸圍,1歲後胸圍超過頭圍,相差的數值大約等於小兒的歲數。
❼ 頭圍怎麼量
如何測量寶寶的頭圍大小
頭圍是反映腦的發育,腦容量的大小也是體格發育中的一項重要指標。嬰兒出生後頭兩年大腦的發育迅速,頭圍增長也很快。二歲以後頭圍的長速逐漸減慢。出生時頭圍平均34厘米,出生頭三個月頭圍平均每月增加1.5厘米。
測量頭圍時選用一軟尺,用左手拇指將軟尺零點固定在左側眉毛的上緣,然後緊貼皮膚經過枕骨結節最高點繞頭圍一圈回至零點,讀取的數值即是頭圍。
頭圍的大小也象體重、身高一樣有個正常范圍,並不是象有些人認為的那樣,頭大肯定大腦發達,小孩聰明,這是不正確的。如果一個小兒出生時頭圍正常約為34厘米左右,到3個月時頭圍迅速長到42厘米時,這就要懷疑是否有腦積水、佝僂病或其他疾病。如果一個小兒出生時頭圍就比正常小,生後頭圍的增長速度也很慢,甚至停止生長,那麼要高度懷疑是否有腦發育不良,是否有頭小畸形的可能。因此,當寶寶的頭圍長得過快或過慢,都是不正常現象,家長都應及時帶他去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頭圍的測量方法: 材料准備
材料:軟尺一根。 具體步驟
第一步:
尋找寶寶兩條眉毛的眉弓;(備註:眉弓就是眉毛的最高點)
第二步:
想像左右兩眉中有一條線,並找到這條線的中心點;
第三步:
將軟尺的零點( 0 cm 部份) 放在眉弓連線的中點上,以此為起點,准備開始測量頭圍; 第四步:
將軟尺沿眉毛水平繞向寶寶的頭後; 第五步:
尋找寶寶腦後枕骨結節,並找到結節的中點,這是寶寶頭圍測量中,腦後的最高點; 第六步:
將軟尺繞過寶寶後腦結節中點,並准備將軟呎繞回前腦; 第七步:
將軟尺重疊交叉,交叉處的數字即為寶寶頭圍;
怎麼樣?媽媽做好准備了嗎?拿起軟尺,給寶寶測頭圍吧。
居家量頭圍的注意事項:
1、測量用的軟尺不能過於柔軟,否則測出的數據將會大失水準。
2、測量時,手勢不能過松或過緊,否則測出的數據也不會准確。
3、女寶寶如果平時扎有小辮的話,千萬記得將小辮散開再測量,否則是任媽媽怎樣測量都不會有標准數據出現的啦。
4、這只是媽媽居家自測,不能作為最後論斷,如要獲得專業的數據,還請媽媽帶上寶寶到專門的檢測機構,如衛生保健院、兒保所等,請醫生給予測量。
寶寶頭動來動去怎麼辦?
寶寶年齡較小的話,掌控他的頭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為寶寶的情緒波動大,會不停地動身體、動腦袋,如此一來,單是能否測出數據就是個疑問了。
所以,在此提醒媽媽,測量寶寶頭圍時,請先調整寶寶的情緒,讓寶寶處於一個比較安靜的狀態。其次,在測量的時候,動作要快速、輕柔,並盡量控制寶寶的頭不要移動。
出生時
男孩:約為31.8-36.3厘米,平均為33.9厘米 女孩:約為30.9-36.1厘米,平均為33.5厘米
滿月時
男孩:約為35.4-40.2厘米,平均為37.8厘米。 女孩:約為34.7-39.5厘米,平均為37.1厘米。
第二個月
男孩:約為37.0-42.2厘米,平均為39.6厘米。 女孩:約為36.2-41.0厘米,平均為38.6厘米。
第三個月
3
男孩:約為38.2-43.4厘米,平均為40.8厘米。 女孩:約為37.4-42.2厘米,平均為39.8厘米。
第四個月
男孩:約為39.6-44.4厘米,平均為42.0厘米。 女孩:約為38.5-43.3厘米,平均為40.9厘米。 第五個月
男孩:約為40.4-45.2厘米,平均為42.8厘米。 女孩:約為39.4 -44.2厘米,平均為41.8厘米。
第六個月
男孩:約為41.3-46.5厘米,平均為43.9厘米。 女孩:約為40.4-45.2厘米,平均為42.8厘米
七至八個月
男孩:約為42.4 -47.6厘米,平均為45.0厘米。 女孩:約為41.2-46.3厘米,平均為43.8厘米。
九至十個月
男孩:約為43.8-49.0厘米,平均為45.7厘米。 女孩:約為42.1-46.9厘米,平均為44.5厘米。
十一至十二個月
男孩:約為43.7-48.9厘米,平均為46.3厘米。 女孩:約為42.6-47.8厘米,平均為45.2厘米。
十三至十五個月
男孩:約為44.2-49.4厘米,平均為46.8厘米。 女孩:約為43.2-48.4厘米,平均為45.8厘米。
❽ 五個月嬰兒頭圍
當小寶寶出生之後很多的新手爸媽都會對小寶寶的一切特別的注意,主要小寶寶有一點點的變化都會讓寶媽感覺到非常的驚喜,在小寶寶的生長過程中,寶媽會注意到小寶寶的頭圍問題,有時候還會親自給小寶寶量一下頭圍的多少,只要小寶寶的身體正常發育,頭圍在正常的范圍內或者有一點點的偏差是沒有問題的。
5個月寶寶頭圍測量方法
我們說過,寶寶頭圍是指頭部一圈的最大長度,所以我們應該使用一個軟尺來測量寶寶頭圍。用軟尺圍繞寶寶的頭部,前面經過眉毛正中,後面經過後腦勺最突出的一點,也就是枕骨粗隆最高處,這樣繞過寶寶頭部一周所得到的數據就是寶寶的頭圍大小,一般寶寶的頭發比較少,所以可以忽略頭發的厚度,不過如果是頭發較多的大寶寶,應該把頭發撥開測量比較准確。
五個月寶寶頭圍標准
男孩:約為40.4-45.2厘米,平均為42.8厘米
女孩:約為39.4-44.2厘米,平均為41.8厘米
寶寶頭圍偏小怎麼辦
寶寶頭圍偏小一般是指寶寶的頭圍小於同齡寶寶頭圍中位數減兩個標准差,甚至第三百分位以下者。這時候寶寶的智力發育可能受到限制,體力上也會落後,有些還會出現抽風,這些寶寶一般頭小而尖,前額窄小。
如果測量後確定寶寶頭圍偏小,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排除一些疾病,另外有條件的可以做智力測試,看寶寶是否存在智力缺陷,醫院的全面檢查可以幫助到你的寶寶。
寶寶頭圍偏大怎麼辦
寶寶頭圍偏大是指測量的頭圍偏大於正常值,這種情況一般是某種疾病造成的,在臨床實際中發現引起孩子頭圍增大的主要原因是腦積水,所以一旦發現寶寶的頭圍有不正常的偏大,明顯頭大身小,那麼就應該及時就醫治療,看是否患有患有腦積水、腦腫瘤等疾病,及早治療,以免給孩子造成較大的影響。
❾ 沒尺子怎麼量頭圍
頭盔一個重要參數是頭圍,手邊沒有尺子,電腦總有吧,滑鼠總有吧。繩子應該有吧。
1、滑鼠線繞頭一周,記下長度。多繞幾次取平均。
2、計算顯示器的長和寬,根據英寸數和長寬比。英寸數一般是指對角線。
3、合適的分段計算。
誤差應該不會很大,本人用T61,尺寸為335毫米×237毫米×27.6毫米~31.9毫米; 頭圍大概是長+寬 加減 1;56到58cm。
測量頭圍的方法:
小兒測量頭圍一定要先准備好軟的尺子,小兒可以採用坐位或者在抱著的時候測頭圍。要找到幾個標志點,要找到雙側的眉弓,就是眉毛水平線,另外一個就是顱骨後邊枕骨,枕骨隆突的地方,就是枕骨最突起的結節部分。
找到這幾個點以後,就是在雙側的眉毛水平,沿著耳朵的上緣,就是肌底部地方,環形繞到枕骨的隆突地方,枕骨結節地方,繞一圈的周徑就是兒童的頭圍,就是正常的測量方法。如果是頭圍過大,有可能出現腦積水,如果頭圍過小,有可能是顱縫早閉。
所以一定要知道正常頭圍,比如新生兒大概是34cm,到一歲大概是46cm,大概知道一個數值,出現頭圍過大、過小,就要及時找醫生就診,明確原因是什麼,並給予及時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