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體脂具體是怎麼測出來的
1、成年女性的體脂率計算公式:體脂率=(身體脂肪總重量÷體重)×100%。
參數a=腰圍(cm)×0.74,參數b=體重(kg)×0.082+34.89,體脂肪重量(kg)=a-b。
2、成年男性的體脂率計算公式:體脂率=(身體脂肪總重量÷體重)×100%。
參數a=腰圍(cm)×0.74,參數b=體重(kg)×0.082+44.74,體脂肪重量(kg)=a-b。
這個數據可以粗略的反映一個普通人的肥胖程度——只要你的BMI指數在18~24的范圍內,就算是正常的,小於18則判定為消瘦,大於24的話,就會被判定為超重了。
不過,BMI指數對於健身愛好這很難有參考意義。因為有健身習慣的人,肌肉和脂肪的比例與不常健身的人有所不同。因為肌肉發達,這些人體重通常比常人要大,因此BMI指數計算結果很容易超過24,但他們卻不能被稱為「胖子」。
三、最精確方法:體脂率。
當然,這里所說的並不是高端設備的測量結果,用一些簡易方法,人們同樣可以在家自測體脂率。
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借用皮脂鉗來測量身體兩個部位的數據,然後代入公式即可得到一個相對准確的體脂率。
體脂率是較為精確的能反應胖瘦的數據。
具體方法為:用皮脂鉗,分別測量上臂部位(肱三頭肌肌腹,也就是大臂臂窩上方)以及背部(肩胛角下方),數據單位為毫米。
得出數據後,以測量得的數據計算身體密度,而後就可以用來計算體脂率。
得出體脂率後就可以直觀的展現你身體的肥胖情況了。一般來說成年人的體脂率,男性在15%~18%,女性在25%~28%。如果你的體脂率在這個范圍之內,說明你的身材是比較標準的,但是如果所得的數值超出了這個范圍,可能就真的需要開始減肥了。
㈡ 怎樣測試BMI
1、第一步在支付寶首頁中點擊「更多」選項
㈢ 體脂率怎麼測
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佔的比例,又稱體脂百分數,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
BMI計演算法
如果想了解自己的體脂率概數是多少,那麼可以運用以下兩個公式。
①BMI=體重(公斤)÷(身高×身高)(米)
②體脂率:1.2×BMI+0.23×年齡-5.4-10.8×性別(男為1,女為0)
正常成年人的體脂率分別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體脂率應保持在正常范圍。若體脂率過高,體重超過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視為肥胖。肥胖則表明運動不足、營養過剩或有某種內分泌系統的疾病,而且常會並發高血壓、高血脂症、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膽囊炎等病症;若體脂率過低,低於體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即男性5%,女性13%~15%,則可能引起功能失調。
性別:
未滿30歲
30歲以上
男性
14-20%
17-23%
25%以上
女性
17-24%
20-27%
30%以上
㈣ 怎樣測量體脂
❶ 根據某些圖示目測
我們經常會在網上看到一些不同體脂率的圖片,參照這些圖片可以大致知道我們體脂率的范圍,但不一定精確。
❷ 體脂稱、手握儀器(電阻測試)
這兩種儀器測試法的准確率……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精準。因為用這些儀器測量時需要在儀器本身、心率、水分、身體狀態等都處於比較合適的狀態才可能接近真實數據,而且也需要多次測量避免誤差。
❸ 體脂鉗(夾)
會不會想不到呢,這個小玩意兒可能比上面的儀器還精確,而且成本更低。如果大家看一些運動員的視頻的話,會發現他們也會用這樣的體脂鉗(叫夾或者卡尺也都可以)測量。體脂鉗的測量方法也有多種(工具肯定會有說明書),但是需要持續測量來記錄,不要因為今天比昨天數值低就樂成汪。
❹ 靜水體重測量、DEXA掃描
這兩種都是通過非常精密儀器設備來實現的,誤差極小,但費用昂貴,一般只供高級實驗室使用,我們很少能接觸到。
綜合上面的這幾種測量方法,更推薦體脂鉗!
體脂率是什麼
體脂率是指,人體內的脂肪含量在人總體重中所佔的比例,也稱為體脂百分數。
體脂率 =(脂肪重量 ÷ 體重) × 100%;
衡量一個人胖還是瘦,體脂率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標准。
體脂率並不是越低越好
大家都想降低體脂率,無論是想露出肌肉線條,還是變得苗條纖瘦。
首先要說說體內脂肪究竟有什麼作用:
1. 給人體供給熱量,由脂肪產生的熱量大概等於等量的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的2倍;
2. 保護皮膚和心臟,在心、腎周圍沉積形成脂肪墊,起到減震和預防損傷的作用;
3. 保持體溫恆定,防止毛發乾枯。
體脂率達到多少才合適
體脂率並不像考試分數那麼苛刻,沒有一個絕對標准。下面只是一個參考:
男性:
賽季健美運動員:3 – 5%;
清晰的肌肉線條:8 – 10%;
能看出基本的線條:12 – 15%;
線條不明顯:20% 以上。
『一般來說,男性比較合適的體脂率在 10 – 15%』
女性:
賽季健美運動員:8 - 12%;
形體小姐級別:15 - 17%;
普遍認為不錯的線條:18 – 20%;
線條不明顯:25% 以上。
『而女性在 18 – 25% 的體脂率比較合適!』
很多時候,
可能輕易地「迷失」在各種數字標准中,
比如體重,體脂率、骨骼肌之類。
而魔豆想說的是,
健身是為了更好的形體、
強健的體魄、保持健康的心態,
而不是擁有幾項「看起來很美」的數字,
堅持下去才能更完美!
㈤ 測量體脂率
知乎
下載 APP
如何測量體脂率
Brad.Chan
Brad.Chan
兩次減肥170斤
體脂率測量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目測
來自網路
女子的體脂率體型特點:
8%~10% 極少數女運動員達到的競技狀態(會引起閉經、月經紊亂和**縮小)
11%~13% 背肌顯露,腹外斜肌分塊更加明顯(女子健美運動員競技狀態)
14%~16% 背肌顯露,腹肌分塊更加明顯。
(17%~25%為女子的理想型體脂率)
17%~19%全身各部位脂肪不鬆弛,腹肌分塊明顯。
20%~22%全身各部位脂肪不鬆弛,腹肌開始顯露,分塊不明顯。
23%~25%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鬆弛,腹肌不顯露。
26%~28% 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明顯鬆弛,腹肌不顯露。
29%~31%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1~85厘米。
32%~34%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6~90厘米。
35%~37%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1~95厘米。
38%~40%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6~100厘米。
41%以上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101厘米以上。
來自網路
男子的體脂率體型特點:
4%~6% 臀大肌出現橫紋(健美運動員最理想的競技狀態)。
7%~9% 背肌顯露,腹肌、腹外斜肌分塊更加明顯(健美運動員競技狀態)。
(10%~18%為男子的理想型體脂率)
10%~12%全身各部位脂肪不鬆弛,腹肌分塊明顯。
13%~15%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鬆弛,腹肌開始顯露,分塊不明顯。
16%~18%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較鬆弛,腹肌不顯露。
19%~21%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1~85厘米。
22%~24%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6~90厘米。
25%~27%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1~95厘米。
28%~30%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6~100厘米。
31%以上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101厘米以上。
第二,公式測
我這個公式有點不一樣哦,不過還是蠻準的
第三,體脂儀、體脂稱測
市面上不同品牌的測出來的會有誤差
所以你可以買一個電子秤做縱向對比
第四,體脂鉗測
一、測定部位:
上臂部--右臂肩峰至橈骨頭連線之中點,即肱三頭肌肌腹部位。背部--右肩胛
角下方。腹部--右腹部臍旁1cm。除上述部位外,根據研究需要還可以測頸
部、胸部、腰部、大腿前後側和小腿腓腸肌部位。應當指出:用皮脂計所測的
皮下脂肪厚度是皮膚和皮下脂肪組織雙倍的和。
二、計算公式
1、根據皮下脂肪厚度推算身體密度的方法、與我們暫引用以日本青少年為對象所得的計算身體密度公式供使用者參考,其公式為:
男子:15-18歲身體密度=1.0977-0.00146X 19歲以上身體密度=1.0913-0.00116X
女子:15-18歲身體密度=1.0931-0.00160X 19歲以上身體密度=1.0897-0.00133X
X=肩胛角下+上臂皮脂(mm)
2、體脂肪%的計算
應用Broxek(1963)改良公式計算體脂肪%,據認為Broxek改良公式計算體脂肪%是
較可靠的一種計算方法,其公式為:
身體脂肪%=(4.57/身體密度-4.142)X100身體脂肪重量=體重(公斤)X身體脂肪%
凈體重(去脂體重)=體重(公斤)-體脂肪量(公斤)
㈥ 如何測試BMI
BMI質量指數
BMI(Body Mass Index)即身體質量指數,是與體內脂肪總量密切相關的指標。
目前全世界都使用體重指數(BMI)來衡量一個人胖或不胖。由於BMI計算的是身體脂肪的比例,所以在
測量身體因超重而面臨心臟病、高血壓等風險上,比單純的以體重來認定,更具准確性。特別要強調的是,不是每個人都適用BMI 的,如果你屬於有以下的情況,那麼BMI的指數對你不適用。
1. 未滿18歲。
2. 是運動員。
3. 正在做重量訓練。
4. 懷孕或哺乳中。
5. 身體虛弱或久坐不動的老人。
公式:BMI=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平方。
BMI=體重(kg) / 身高(m)×身高(m)
比如:身高為1.74米,體重63公斤,體脂計演算法是:
BMI = 63 / 1.74*1.74=20.8
明白這個道理了,算算你的吧~
嘿嘿~~偏瘦的小朋友們增加營養 偏胖的小朋友們多多運動 不胖不瘦的小朋友們繼續保持哦~
世界衛生組織擬定的肥胖標準是:
偏瘦: 體重指數 小於18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5——24.9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大於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大於 35
重度肥胖 : 體重指數 大於 40
理想體重=(身高-80)×0.7(男)
=(身高-70)×0.6(女)
㈦ 怎樣測青少年體脂
談到體脂率,先糾正大家一個減脂的誤區,大多數人認為減脂就是減重,這是錯誤的理解,決定肥胖主要的因素是體脂率(身體脂肪含量)而不是體重。因為你在體育運動中脂肪不斷的消耗,但肌肉也會不斷增加。那麼,如果在沒有人體成分檢測儀的情況下,我們如何來測量我們體脂率呢?
工具/原料
電子秤、軟尺、計算器、筆、紙
方法/步驟
用電子秤測量自己的體重,計量單位:Kg。(注意:除去衣物的重量)
用軟尺測量自己的腰圍,計量單位:米。
用計算器、筆、紙計算。
公式一:1、BMI=體重/身高的平方
2、體脂率=1.2×BMI+0.23×年齡-5.4-10.8×性別(男為1,女為0)
公式二:
男性:參數a = 腰圍 x 0.74
參數b = (體重 x 0.082) + 44.74
身體脂肪總重量= a - b
體脂率(身體脂肪百分比) = (身體脂肪總重量÷ 體重) x 100%
女性:參數a = 腰圍 x 0.74
參數b = (體重 x 0.082) + 34.89
身體脂肪總重量-公斤 = a - b
體脂率(身體脂肪百分比)= (身體脂肪總重量÷ 體重) x 100%
4
(公式一+公式二)/2=標准體脂率
注意事項
任何一個公式都不是最准確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各公式相加的平均值。
公式一中BMI為體重值,體重值雖然可以衡量肥胖類型,但是決定脂肪含量的還是體脂率。
㈧ 如何判斷自己的體脂率是多少有什麼測量方法
如何判斷自己的體脂率是多少?有什麼測量方法?
構成體脂肪的兩個部分是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前者影響外觀,後者環繞在肝臟等器官周圍,是最為危險的脂肪。
c
32%~34%: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6~90厘米。
35%~37%: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1~95厘米。
38%~40%: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6~100厘米。
41%以上: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101厘米以上
簡單的儀器測量因為受到體內水分,食物,和身體狀況的影響,所以只能作為參考,並不是很准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