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化學研究有機物的步驟與方法

化學研究有機物的步驟與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5 06:27:16

⑴ 研究有機物一般經過以下幾個基本步驟:分離、提純→確定實驗式→確定分子式→確定結構式.有機物A可由葡

(1)有機物質的密度是相同條件下H2的45倍,所以有機物質的分子式量為45×2=90,故答案為:90;
(2)濃硫酸增重5.4g,則生成水的質量是5.4g,生成水的物質的量是

5.4g
18g/mol
=0.3mol,所含有氫原子的物質的量是0.6mol,鹼石灰增重13.2g,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13.2g,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是
13.2g
44g/mol
=0.3mol,所以碳原子的物質的量是0.3mol,所以有機物中碳個數是3,氫個數是6,根據相對分子質量是90,所以氧原子個數是3,即分子式為:C3H6O3,故答案為:C3H6O3
(3)只有羧基可以和碳酸氫鈉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生成2.24LCO2(標准狀況),則含有一個羧基,醇羥基可以和金屬鈉發生反應生成氫氣,與足量金屬鈉反應則生成2.24LH2(標准狀況),則含有羥基數目是1個,故答案為:-COOH、-OH;
(4)根據核磁共振氫譜圖看出有機物中有4個峰值,則含,4種類型的等效氫原子,氫原子的個數比是3:1:1:1,所以結構簡式為:

⑵ 化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有機化學研究手段的發展經歷了從手工操作到自動化、計算機化,從常量到超微量的過程。
20世紀40年代前,用傳統的蒸餾、結晶、升華等方法來純化產品,用化學降解和衍生物制備的方法測定結構。後來,各種色譜法、電泳技術的應用,特別是高壓液相色譜的應用改變了分離技術的面貌。各種光譜、能譜技術的使用,使有機化學家能夠研究分子內部的運動,使結構測定手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電子計算機的引入,使有機化合物的分離、分析方法向自動化、超微量化方向又前進了一大步。帶傅里葉變換技術的核磁共振譜和紅外光譜又為反應動力學、反應機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這些儀器和x射線結構分析、電子衍射光譜分析,已能測定微克級樣品的化學結構。用電子計算機設計合成路線的研究也已取得某些進展。
未來有機化學的發展首先是研究能源和資源的開發利用問題。迄今我們使用的大部分能源和資源,如煤、天然氣、石油、動植物和微生物,都是太陽能的化學貯存形式。今後一些學科的重要課題是更直接、更有效地利用太陽能。
對光合作用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利用,是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和有機化學的共同課題。有機化學可以用光化學反應生成高能有機化合物,加以貯存;必要時則利用其逆反應,釋放出能量。另一個開發資源的目標是在有機金屬化合物的作用下固定二氧化碳,以產生無窮盡的有。機化合物。這幾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一些初步結果。
其次是研究和開發新型有機催化劑,使它們能夠模擬酶的高速高效和溫和的反應方式。這方面的研究已經開始,今後會有更大的發展。
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了有機合成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研究。今後有機合成路線的設計、有機化合物結構的測定等必將更趨系統化、邏輯化。

⑶ 怎樣對一個有機化合物進行研究,需要什麼步驟,方法,例如某化合物的衍生物之類

先做紫外、紅外、核磁、質譜等檢測確定結構,在研究其化學活性、毒性等性質。

⑷ 化學中有機物的分離有那些方法 列如:萃取蒸餾這些等呀 分別在那些條件下用用那些方法

常見的分離方法有分液、分瘤、蒸瘤、蒸發結晶!具體的操作方法以及條件:分液,液體和液體混合,並且要分層,用到的工具,分液漏斗;分瘤,液體和液體混合,溶液不分層,利用其熔沸點不同,升溫,把它們分離出來,適用條件,混合的種類至少三種;蒸瘤,原理和分瘤一樣,只是適用條件有所不同,分瘤的適用條件是只有兩種混合;蒸發結晶,是兩種溶解度不同,將他們分離開!

⑸ 高中化學有機物有什麼方法學習給點學習技巧和總結的

有機物燃燒通式的應用
一、烴及其含氧衍生物的燃燒通式:
烴:4CxHy+(4x+y)O2 → 4xCO2+2yH2O
CxHy+(x+y/4)O2→xCO2+y/2H2O
烴的含氧衍生物:4CxHyOz+(4x+y-2z)O2 → 4xCO2+2yH2O
CxHyOz+(x+y/4-z/2)O2 →xCO2+y/2H2O
二、由此可得出三條規律:
規律1:耗氧量大小的比較
(1) 等質量的烴(CxHy)完全燃燒時,耗氧量及生成的CO2和H2O的量均決定於y/x的比值大小.比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2) 等質量具有相同最簡式的有機物完全燃燒時,其耗氧量相等,燃燒產物相同,比例亦相同.
(3) 等物質的量的烴(CxHy)及其含氧衍生物(CxHyOz)完全燃燒時的耗氧量取決於x+y/4-z/2,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4) 等物質的量的不飽和烴與該烴和水加成的產物(如乙烯與乙醇、乙炔與乙醛等)或加成產物的同分異構完全燃燒,耗氧量相等.即每增加一個氧原子便內耗兩個氫原子.
規律2:氣態烴(CxHy)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後(反應前後溫度不變且高於100℃):
若y=4,V總不變;(有CH4、C2H4、C3H4、C4H4)
若y<4,V總減小,壓強減小;(只有乙炔)
若y>4,V總增大,壓強增大.
規律3:(1) 相同狀況下,有機物燃燒後<1 時為醇或烷;n(CO2)∶n(H2O) =1為符合CnH2nOx的有機物;>1時為炔烴或苯及其同系物.
(2) 分子中具有相同碳(或氫)原子數的有機物混合,只要混合物總物質的量恆定,完全燃燒後產生的CO2(或H2O)的量也一定是恆定值.
三、解有機物的結構題一般有兩種思維程序:
程序一:有機物的分子式—已知基團的化學式=剩餘部分的化學式 ��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結合其它已知條件.
程序二:有機物的分子量—已知基團的式量=剩餘部分的式量��剩餘部分的化學式��推斷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
一、計算並推斷烴的分子式及其結構簡式
確定烴分子式的基本方法:
[方法一] 根據有機物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或元素的質量比),求出有機物的最簡式, 再根據有機物的式量確定化學式(分子式).即:質量分數→最簡式→分子式
[方法二] 根據有機物的摩爾質量和有機物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或元素質量比),推算出1mol該有機物中各元素的原子物質的量,從而確定分子中的各原子個數.即:
質量分數→1mol物質中各元素原子物質的量→分子式
[方法三] 燃燒通式法.如烴的分子式可設為CxHy,由於x和y是相對獨立的,計算中數據運算簡便.根據烴的燃燒反應方程式,藉助通式CxHy進行計算,解出x和y,最後得出烴的分子式.
註:
(1)氣體摩爾質量=22.4L/mol ×dg/L(d為標准狀況下氣體密度).
(2)某氣體對A氣體的相對密度為DA,則該氣體式量M=MADA.
(3)由烴的分子量求分子式的方法:
①M/14,能除盡,可推知為烯烴或環烷烴,其商為碳原子數;
②M/14,餘2能除盡,可推知為烷烴,其商為碳原子數;
③M/14,差2能除盡,推知為炔烴或二烯烴或環烯烴,其商為碳原子數.
④M/14,差6能除盡,推知為苯或苯的同系物.
由式量求化學式可用商余法,步驟如下:
1.由除法得商和余數,得出式量對稱烴的化學式,注意H原子數不能超飽和.
2.進行等量代換確定出同式量其他烴或烴的衍生物的化學式:
(1)1個C原子可代替12個H原子;
(2)1個O原子可代替16個H原子或1個「CH4」基團;
(3)1個N原子可代替14個H原子或1個「CH2」基團,注意H原子數要保持偶數.
二、 完全燃燒的有關規律
(1)等物質的量的烴(CnHm)完全燃燒時,耗氧量的多少決定於n+ 的值,n+ 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多,反之越少.
(2)等質量的烴(CnHm)完全燃燒時,耗氧量的多少決定於氫的質量分數,即 的值, 越大,耗氧量越多,反之越少.
(3)等質量的烴(CnHm)完全燃燒時,碳的質量分數越大,生成的CO2越多,氫的質量分數越大,生成的H2O越多.
(4)最簡式相同的烴無論以何種比例混合,都有:①混合物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及質量分數 不變;②一定質量的混合烴完全燃燒時消耗O2的質量不變,生成的CO2的質量均不變.
(5)對於分子式為CnHm的烴:
①當m=4時,完全燃燒前後物質的量不變;
②當m<4時,完全燃燒後物質的量減少;
③當m>4時,完全燃燒後物質的量增加.

三、各類烴與H2加成的物質的量之比:
不飽和烴 與H2加成的最大物質的量之比
烯烴 1∶1
二烯烴 1∶2
炔烴 1∶2
苯及其同系物 1∶3
苯乙烯
—CH CH2 1∶4
四、根據烴的分子式推斷其可能具有的結構
從烷烴通式CnH2n+2出發,分子中每形成一個C=C鍵或形成一個環,則減少2個氫原 子;分子中每形成一個C≡C鍵,則減少4個氫原子.依此規律可由烴的分子式推測其可能具有的結構,再由其性質可確定其結構簡式.例如分子式為C5H8的烴可與等物質的量Br2加成,試推測其可能的結構並寫出其結構簡式.先根據其分子組成可知其分子比對應的C5H12少4個氫原子,可能是二烯烴、炔烴或環烯烴,再根據其與Br2的加成比例可知 其為環烯烴,結構簡式為

⑹ 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步驟

研究有機物一般經過以下幾個基本步驟:分離、提純→確定實驗式→確定分子式→確定結構式
鑒別方法在葯品的生產、研究及檢驗等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有機化合物的分離、提純和鑒別等問題。有機化合物的鑒別、分離和提純是三個既有關聯而又不相同的概念。分離和提純的目的都是由混合物得到純凈物,但要求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分離是將混合物中的各個組分一一分開。在分離過程中常常將混合物中的某一組分通過化學反應轉變成新的化合物,分離後還要將其還原為原來的化合物。提純有兩種情況,一是設法將雜質轉化為所需的化合物,另一種情況是把雜質通過適當的化學反應轉變為另外一種化合物將其分離(分離後的化合物不必再還原)。鑒別是根據化合物的不同性質來確定其含有什麼官能團,是哪種化合物。如鑒別一組化合物,就是分別確定各是哪種化合物即可。

⑺ 研究有機物一般經過以下幾個基本步驟:分離、提純→確定實...

【答案】C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A.蒸餾可用於分離提純沸點相差較大的液態有機混合物,說法正確;B.燃燒法是確定有機物分子組成的一種有效方法,正確;C.核磁共振氫譜通常用於分析有機物的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個數比,不是分析相對分子質量,原說法不正確;D.對有機物分子紅外光譜圖的研究有助於確定有機物分子中的基團,正確。
考點:有機物的分離、測定結構的原理。

⑻ 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步驟是什麼,用什麼方法確定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

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步驟是
1分離,提純
2得到實驗式
3得到分子式
4得到結構式

確定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
可以使用質譜儀
從質譜圖看

⑼ 在化學當中,有機合成是怎麼樣的,有機合成路線設計的一般程序是什麼

在化學當中,有機合成是從較簡單的化合物或單質經化學反應合成有機物的過程。有時也包括從復雜原料降解為較簡單化合物的過程。



合成路線的設計方法,一般有兩種方法:"兩頭湊法"(類比分析法)「直推法」和「逆推法」

1.正推法:從確定的某種原料分子開始,逐步經過碳鏈的連接和官能團的安裝來完成。首先要比較 原料分子和目標化合物分子在結構上的異同,包括官能團和 碳骨架兩個方面的異同;然後,設計由原料分子轉向目標化合物的合成路線。其思維程序為「原料→中間產物→產品」

2. 逆推法:採取從產物逆推 ,設計合理的合成路線的方法。在逆推過程中,需要逆向尋找能順利合成目標化合物的中間有機化合物,直至選出合適的起始原料。其思維程序為「產品→中間產物→原料」。

"逆推法"一般程序是:

(1)首先確定所要合成的有機物屬於何類型,以及題中所給定的條件與所要合成的有機物之間的關系。

(2)以題中要求的最終產物為起點,考慮這一有機物如何從另一有機物甲經過一步反應而製得。如果甲不是所給的已知原料,再進一步考慮甲又是如何從另一有機物乙經一步反應而製得,一直推導到題目中所給定的原料為終點,同時結合題中給定的信息。

(3)在合成某一產物時,可能會產生多種不同的方法和途徑,應當在兼顧原料省、產率高的前提下選擇最合理、最簡單的方法和途徑。

類比分析法:其思維程序為「比較題目所給知識原型→找出原料與合成物質的 內在聯系→確定中間產物→產品」。


望採納~! 謝謝!

⑽ 研究有機物一般經過以下幾個基本步驟:分離、提純→確定實驗式→確定分子式→確定結構式,以下用於研究有

A、蒸餾是利用互溶液態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而進行物質分離的方法,液態有機物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所以可用蒸餾的方法進行物質分離,故A正確.
B、從核磁共振氫譜圖上可以推知有機物分子有幾種不同類型的氫原子及它們的數目,故B錯誤.
C、利用燃燒法,能將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無機物,並作定量測定,通過無機物的質量推算出組成該有機物元素原子的質量分數,然後計算出該有機物分子所含元素原子最簡單的整數比,即確定實驗式,故C正確.
D、不同的化學鍵或官能團吸收頻率不同,在紅外光譜圖上處於不同的位置,所以紅外光譜圖能確定有機物分子中的化學鍵或官能團,故D正確.
故選B.

閱讀全文

與化學研究有機物的步驟與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野外接觸器接線方法視頻 瀏覽:450
win10解決限制大漠插件方法 瀏覽:48
鳥套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72
角磨機上鏈子的安裝方法 瀏覽:689
war3程序錯誤解決方法 瀏覽:125
如何提高新陳代謝率的方法 瀏覽:276
毒理動物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455
怎麼測出有距離的方法 瀏覽:1
傳送帶每米重量計算方法 瀏覽:710
天窗解決方法賓士 瀏覽:432
嬰兒車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165
心理醫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277
電腦qq視頻旋轉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46
性格不同半生矛盾的解決方法 瀏覽:378
解決商業倫理問題的方法 瀏覽:101
祛除臭蟲的有效方法是什麼 瀏覽:480
ug80使用方法 瀏覽:509
足根痛的治療方法 瀏覽:911
小林退熱貼使用方法貼哪裡 瀏覽:913
小天鵝洗衣機70公斤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