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是怎樣計算出來的j又是代表多少
Z是阻抗,+j是電抗,3+4j是電阻和電抗組成的阻抗。結果是5∠53°
2. z檢驗的Z檢驗的步驟
第一步:建立虛無假設,即先假定兩個平均數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第二步:計算統計量Z值,對於不同類型的問題選用不同的統計量計算方法。
1、如果檢驗一個樣本平均數u 與一個已知的總體平均數(μ0)的差異是否顯著。其Z值計算公式為:
其中:
u 是檢驗樣本的平均數;
μ0是已知總體的平均數;
S是樣本的方差;
n是樣本容量。
2、如果檢驗來自兩個的兩組樣本平均數的差異性,從而判斷它們各自代表的總體的差異是否顯著。其Z值計算公式為:
其中:
是樣本1,樣本2的平均數;
S1,S2是樣本1,樣本2的標准差;
n1,n2是樣本1,樣本2的容量。
第三步:比較計算所得Z值與理論Z值,推斷發生的概率,依據Z值與差異顯著性關系表作出判斷。如下表所示:
第四步:根據是以上分析,結合具體情況,作出結論。
3. 統計學 Z值是怎麼算出來的如圖
標准正態分布圖是由統計學家用微積分的方式計算出一個公式,作圖,其中,橫軸是Z值,縱軸是Y值,表示比率,曲線涵蓋的總面積是100%。
從正態分布圖的Z=0的縱線到某個Z值的縱線,與曲線所涵蓋的面積,稱它為表中面積P。比如:當Z=1時,表中面積P是0.34134,就是從Z=0到Z=1的曲線面積是0.34134(34.134%);如果給一個Z值是負數,也能查,取絕對值查,如:當Z=-2時,表中面積根據Z=2來查,得到P是0.47725。
圖形特徵
集中性:正態曲線的高峰位於正中央,即均數所在的位置。
對稱性:正態曲線以均數為中心,左右對稱,曲線兩端永遠不與橫軸相交。
均勻變動性:正態曲線由均數所在處開始,分別向左右兩側逐漸均勻下降。
曲線與橫軸間的面積總等於1,相當於概率密度函數的函數從正無窮到負無窮積分的概率為1。即頻率的總和為100%。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正態分布
4. c語言編程中z=(x++,y++)是什麼意思 如果x=1 Y=2 那麼z是幾 z是按照怎樣一種計算過程得到的
逗號也是c++中的一種運算符,返回逗號右邊表達式的值。
所以上述使用方法等價於z=(1,2) = 2。即y++的值賦值給z。
注意後自增而不是前自增,後自增優先順序高於逗號運算符就可以了。
5. 統計學中的Z值怎麼算
不知你的Z值表是在哪一本統計學書上,標准正態分布圖是由統計學家用微積分的方式計算出一個公式(這里不能用公式3.0表示),然後作圖,其中,橫軸是Z值,縱軸是Y值,表示比率,曲線涵蓋的總面積是100%。如果你參考王孝玲老師編的《教育統計學》書,書後第一張表就是正態分布表:你要知道的面積P是指:從正態分布圖的Z=0的縱線到某個Z值的縱線,與曲線所涵蓋的面積,我稱它為表中面積P。比如:你去查:當Z=1時,表中面積P是0.34134,就是從Z=0到Z=1的曲線面積是0.34134(34.134%);如果給你一個Z值是負數,也能查,取絕對值查,如:當Z=-2時,表中面積根據Z=2來查,得到P是0.47725。
6. z³+8=0具體計算步驟(z+2)為什麼會怎樣做
結果為:1+√3 i,1-√3 i
解題過程如下圖:
因式分解基本步驟:
(1)找出公因式;
(2)提公因式並確定另一個因式;
①找公因式可按照確定公因式的方法先確定系數再確定字母;
②提公因式並確定另一個因式,注意要確定另一個因式,可用原多項式除以公因式,所得的商即是提公因 式後剩下的一個因式,也可用公因式分別除去原多項式的每一項,求的剩下的另一個因式;
③提完公因式後,另一因式的項數與原多項式的項數相同。
7. z統計量計算公式
z統計量計算公式:Z=(x-µ)/σ。其中:x-某一特徵值;μ-總體均值;σ-總體的標准差。統計學是通過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數據等手段,以達到推斷所測對象的本質,甚至預測對象未來的一門綜合性科學。
統計學用到了大量的數學及其它學科的專業知識,其應用范圍幾乎覆蓋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統計學一共有四種測量的尺度或是四種測量的方式。這四種測量(名目、順序、等距、等比)在統計過程中具有不等的實用性。
8. 自學機械設計,由於本人數學不給力,想問的是這個這個螺栓個數Z是怎麼算出來的求詳細計算過程。
首先用公式套,這個你應該明白吧,,就是把給出的已知條件,往公式里代,,這里要說明的是第一個公式里涉及到線性回歸方程中∑,它下面的i=1就是從1個螺栓開始取值,一直取到上面的z(設定的未知螺栓數)個數滿足條件為止。緊跟在後面的r便是半徑了,也就是155/2 ,然後乘以 z(螺栓個數),求出在1500Nm的條件下,(F)每個螺栓上承受了多大的力。
第二個公式求這個聯軸器中間鏈接部分一共要承受多大的扭力圖中給的是T。[σ]代表單個螺栓的物理強度,就是說用第一個公式所得的 F 算出來的螺栓上承受的強度 σ 一定要小於等於[σ],按照等式成立的條件,將第二個公式的F代出來,將[σ]代進去,就有個第三個轉換完的公式。d1和[σ]都是已知的,所以很容易就算出z來,等於4.78,然後取安全值6個。
以上。這樣的解說可能看起來繁瑣,不過你慢慢理解,也不難,關鍵是自己要沉住氣,加油。
9. 試求圖5示電路的輸入阻抗Z和導納Y ,要求有具體步驟和公式,謝謝了
計算方法如下
10. 目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的Z值模型計算公式是什麼
Z值模型計算公式 Z=0.717x(營運資本/總資產)+0.847x((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總資產)+3.107x((利潤總額+財務費用)/總資產)+0.420x(股東權益賬面價值/負債總額賬面價值)+0.998x(營業收入/總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