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嬰兒體溫測量的方法有哪些
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
兒童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
兒童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
兒童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
通過測量後,兒童凡超過正常范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不超過38℃稱為低熱,超過39℃者為高熱。
2. 如何給寶寶正確的測量體溫
發熱的家庭護理中,准確測量體溫是第一要素。體溫主要可以通過腋窩、口腔、肛門、外耳道和額頭來測量。所以,家長們經常會過於糾結,究竟哪種測量方法更加准確。其實,如何正確的使用各種測量方法才是問題的關鍵。
一、腋溫的測量
測量腋溫是使用最廣泛,最傳統的體溫測量方法。測量時,要先擦乾腋下的汗水,再讓體溫計緊貼皮膚,曲臂過胸,手貼對側肩部,夾緊,保持5分鍾。37.2℃以下為正常體溫。但是過小的寶寶,因為容易隨意移動可影響准確度。而過胖的嬰兒,也可因脂肪過厚而影響准確度。
二、口溫的測量
口溫測量是比較方便、准確度較高的一種測量方法。測量口溫時,用口含的方法將體溫計置於舌頭下面保持5分鍾。37.5℃以下為正常體溫。但是,溫度計使用前必須先消毒干凈,而且要確保半小時內沒有吃或喝過熱過冰的東西。但是,過小的寶寶不建議測口溫,以防咬斷體溫計而造成危險。
三、肛溫的測量
肛溫測量因為密閉性好,所以測量值較為准確。37.5℃以下為正常體溫。但因為小孩容易哭鬧扭動,而造成溫度計侵入傷害,因此不推薦家庭常規使用,一般只限於在醫院由醫務工作者操作。
四、耳溫的測量
對於嬰幼兒來說,測量耳溫兼顧了快速、准確、安全等因素,所以推薦家庭里使用耳溫槍式溫度計為小寶寶測量體溫。測量前,家長輕輕向外拉直孩子耳朵的外廓,將體溫計全部阻塞外耳道,再開啟測量,直到測量結果顯示出來。37.5℃以下為正常體溫。但是如果寶寶有耳疾,或外耳道分泌物多,會影響測量准確度。
五、額溫的測量
額溫的測量主要是利用紅外線器械測量額頭的溫度。但由於額頭的體表溫度受外界環境影響大,准確度不是很高,所以使用並不廣泛。但是由於其測量速度快,不緊密接觸人體,所以常用於公共場所人體溫度的普查和初篩,以減少疾病的傳染和疫情蔓延。
除了正確使用各種體溫測量方法之外,爸爸媽媽們還應該了解,在一整天的時間交替中,人體的體溫一般是呈周期性波動變化的。一般凌晨2-6時體溫最低,下午13-18時體溫最高,但是變化幅度一般不會超過1℃。
3. 嬰兒發燒時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
當家長感到孩子不活潑、不愛玩或吃飯不香時,別忘了給他測測體溫,看他是否發燒了。
有的家長只用手摸摸孩子的前額,這是很不準確的。有時候孩子體溫正常,摸著他的頭也許感覺熱。有時孩子低燒,摸著感覺是正常的。還有的時候是家長的手太涼或太熱,所以不能正確估計出孩子是否發燒。最准確的方法是測量體溫。
給孩子測量的體溫計不能放在口裡,因為他也許會把體溫計弄破,割破口、舌或咽下水銀,這是很危險的。給嬰兒測體溫只能在腋下或肛門處測量。在量體溫之前,先將體溫計中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然後把體溫計夾在小兒腋下,體溫表要緊貼小兒皮膚,不要隔著衣服。由家長扶著小兒的手臂約3~5分鍾,取出觀察體溫計上的度數。
小兒的正常體溫是36℃~37℃(腋下)。
如果孩子發燒,應讓他卧床休息,多喝開水,體溫太高時以物理降溫,如酒精擦浴、冷毛巾濕敷、頭枕冷水袋等,也可服退燒葯片。
家長還要觀察一下孩子其他的症狀,如是否嘔吐、腹瀉、咳嗽、氣喘等,以便帶他去醫院看病時給醫生詳細地介紹,協助醫生作出正確的診斷。
看病之後,就要按醫囑吃葯,只要沒有出現特殊情況,就不要接連不斷地去醫院。
4. 新生兒的體溫應該怎樣測量
當家長感到孩子不活潑、不愛玩或吃飯不香時,別忘了給他測測體溫,看他是否發燒了。
有的家長只用手摸摸孩子的前額,這是很不準確的。有時候孩子體溫正常,摸著他的頭也許感覺熱。有時孩子低燒,摸著感覺是正常的。還有的時候是家長的手太涼或太熱,所以不能正確估計出孩子是否發燒。最准確的方法是測量體溫。
給孩子測量的體溫計不能放在口裡,因為他也許會把體溫計弄破,割破口、舌或咽下水銀,這是很危險的。給嬰兒測體溫只能在腋下或肛門處測量。在量體溫之前,先將體溫計中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然後把體溫計夾在小兒腋下,體溫表要緊貼小兒皮膚,不要隔著衣服。由家長扶著小兒的手臂約3~5分鍾,取出觀察體溫計上的度數。
小兒的正常體溫是36℃~37℃(腋下),如果超過了這個溫度,就有可能是發燒或得了其他疾病,應及時治療。
5. 如何正確給嬰兒量體溫
如果使用耳溫計,則探頭必須將外耳道完全封閉,才能獲得比較准確的耳聞。測量時,家長要輕輕的往外拉動寶寶的耳廓,體溫槍全部阻塞外耳道,再開啟測量。
6. 怎樣測量新生兒的體溫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新生兒一般採用頸部測量或腋下測量。頸部可視同腋下溫度。
7. 嬰兒寶寶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嬰兒體溫標准
一般新生兒體溫都會稍高於成人,尤其是早產兒,由於體溫調節系統還未發育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所以體溫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而發生變化。
嬰兒腋下溫度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是:上午36.6℃,下午36.9℃;在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部分孩子腋下溫度可能在37℃以上,尤其在夏季居多,約佔50%,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孩子並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發生,所以體溫比較高的孩子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媽可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
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通過測量後,凡超過正常范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這個家長們可以記一下,嬰兒的正常體溫大致是在這個范圍內,以後嬰兒溫度稍高也不用太多驚慌。
寶寶的體溫也會因為一些因素被影響,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一些。炎熱天氣或包裹過多,體溫會輕度升高,但不應超過37.5℃。寒冷天氣或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間,體溫可降至36℃或再低些。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他的一般情況良好,精神活潑,沒有其它症狀和體征,通常也不應該考慮是病態。
在炎熱的夏季,氣溫很高,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使體溫升高。但是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幾小時後體溫就會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嬰兒又包裹得過多,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所以媽媽們在平時也要懂得給寶寶適當加減衣物,不要凍著或者熱著了。
對於嬰兒來說,偶爾溫度有些偏高也是正常現象,家長們了解了嬰兒的正常體溫是多少,體溫在這個標准值范圍的話就不用太過擔心!
8. 嬰兒體溫怎麼測最准確
兒童發燒時,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或病情選用測體溫的方法,最常用的是腋下測溫法,這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安全、方便的方法。但測量時間稍微偏長,方法是將消毒的體溫計水銀頭放在兒童的腋窩中,將上臂夾緊腋窩,一般保持5-10分鍾,36℃-37℃為正常體溫。口腔測溫法比較准確、方便,一般保持3分鍾,37℃是正常值,用於神志清晰配合檢查的兒童,6歲以上兒童比較常用該方法。
肛門內測法測溫時時間比較短,而且也比較准確,小兒取側卧位,下肢屈曲,將已經塗滿潤滑油的體溫計水銀頭輕輕地插入肛門內3-4cm測量3-5分鍾,36.5℃-37℃是正常值。1歲以內的兒童或不配合的兒童以及昏迷或休克的患兒,常用採用此種方法。還有耳內測溫法,這個測溫方法比較准確、快速,而且不會造成交叉感染,但因為儀器相對較貴,在臨床上應用的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