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測量誤差的分類以及各種誤差的特點和減少的方法
分類分為系統誤差、偶然誤差和粗差,其中偶然誤差包括外界條件因素和人為觀測誤差。
系統誤差的特點是:由測量方法或系統本身造成的誤差,無可避免和降低,但是由於具有系統性,可以由一些方法消除(比如經緯儀盤左盤右相減來消除系統誤差);
偶然誤差的特點:對稱性(正負差不多),峰值性(誤差小的比誤差大的要多),抵償性(相加接近0),有限性(誤差保持在一定范圍)。減少的方法就是正確觀測時間、避免觀測人的疲勞,考慮天氣等因素,並在觀測方法上改進(如往返測)。
粗差的特點:沒有確定性。是由於人為錯誤產生。
『貳』 測量誤差按其特性可分為哪三類
測量誤差按其特性可分為系統誤差、隨機誤差和粗大誤差三大類。想要減小誤差,可以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什麼是測量誤差
測量的時候,測量結果與實際值之間的差值叫誤差。真實值或稱真值是客觀存在的,是在一定時間及空間條件下體現事物的真實數值,但很難確切表達。測得值指的是測量所得的結果。二者之間總是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異,就是測量誤差。
1、系統誤差
在相同條件下多次測量同一量時,誤差的符號保持恆定,或在條件改變時按某種確定規律而變化的誤差。所謂確定的規律,意思是這種誤差可以歸結為某一個因素或幾個因眾的函數,一般可用解析公式、曲線或數表來表達。
2、隨機誤差
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多次測量,每次測量結果出現無規則的隨機性變化的誤差。隨機誤差主要由外界干擾等原因引起,可以採用多次測量取算術平均值的方法來消除隨機誤差。
3、粗大誤差
在一定條件下,測量結果明顯偏離真值時所對應的誤差,稱為粗大誤差。產生粗大誤差的原因有讀錯數、測量方法錯誤、測量儀器有缺陷等等,其中人身誤差是主要的,這可通過提高測量者的責任心和加強測量者的培訓等方法來解決。
『叄』 產生系統誤差的原因有哪些
系統誤差產生的原因有:
1、儀器誤差這是由於儀器本身的缺陷或沒有按規定條件使用儀器而造成的。如儀器的零點不準,儀器未調整好,外界環境(光線、溫度、濕度、電磁場等)對測量儀器的影響等所產生的誤差。2、理論誤差(方法誤差)這是由於測量所依據的理論公式本身的近似性,或實驗條件不能達到理論公式所規定的要求,或者是實驗方法本身不完善所帶來的誤差。例如熱學實驗中沒有考慮散熱所導致的熱量損失,伏安法測電阻時沒有考慮電表內阻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等。3、個人誤差這是由於觀測者個人感官和運動器官的反應或習慣不同而產生的誤差,它因人而異,並與觀測者當時的精神狀態有關。系統誤差有些是定值的,如儀器的零點不準,有些是積累性的,如用受熱膨脹的鋼質米尺測量時,讀數就小於其真實長度。系統誤差,是指由於儀器結構不完善、儀器未校準好、本身理論近似性、測量方法不或測量著生理特點等原因造成的誤差。相同待測量大量重復測量的平均結果和待測量真值的差
『肆』 技術測量:什麼是系統誤差系統誤差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系統誤差是與分析過程中某些固定的原因引起的一類誤差,它具有重復性、單向性、可測性。即在相同的條件下,重復測定時會重復出現,使測定結果系統偏高或系統偏低,其數值大小也有一定的規律。例如,測定的結果雖然精密度不錯,但由於系統誤差的存在,導致測定數據的平均值顯著偏離其真值。如果能找出產生誤差的原因,並設法測定出其大小,那麼系統誤差可以通過校正的方法予以減少或者消除,系統誤差是定量分析中誤差主要來源。
在對同一被測量進行多次測量過程中,出現某種保持恆定或按確定的方法變化的誤差,就是系統誤差。
減小系統誤差的方法:
1、在測量結果中進行修正。對於已知的恆指系統誤差,可以用修正值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對於變值系統誤差,設法找出誤差的變化規律,用修正公式或修正曲線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對於未知系統誤差,則按隨機誤差進行處理。
2、消除系統誤差的根源。在測量之前,仔細檢查儀表,正確調整和安裝;防止外界干擾;選好觀測位置消除視差;選擇環境條件比較穩定時讀數等。
3、在測量系統中採用補償措施。找出系統誤差規律在測量過程中 自動消除系統誤差。
4、實時反饋修正。由於自動化測量技術及計算機的應用,可用實時反饋修正的辦法來消除復雜的變化的系統誤差。在測量過程中,用感測器將這些誤差因素的變化,轉換成某種物理量形式(一般為電量),及時按照其函數關系,通過計算機算出影響測量結果的誤差值,並對測量結果作實時的自動修正。
『伍』 游標卡尺讀數產生的誤差屬於隨機誤差嗎
游標卡尺讀數產生的誤差不屬於隨機誤差,屬於系統誤差。
屬於測量方法和機製造成的。隨機誤差是偶然產生的,正常讀數不會產生。
相關資料
游標卡尺(VERNIER CALLIPER),是一種測量長度、內外徑、深度的量具。游標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動的游標兩部分構成。主尺一般以毫米為單位,而游標上則有10、20或50個分格,根據分格的不同,游標卡尺可分為十分度游標卡尺、二十分度游標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標卡尺等。
游標為10分度的有9mm,20分度的有19mm,50分度的有49mm。游標卡尺的主尺和游標上有兩副活動量爪,分別是內測量爪和外測量爪,內測量爪通常用來測量內徑,外測量爪通常用來測量長度和外徑。
『陸』 測量誤差按其性質可分為哪幾類各有何特徵
按測量誤差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性質可分為:偶然誤差、系統誤差和粗差三類。
(1)偶然誤差
在同等觀測條件下,大小、符號變化呈偶然性(即無規律性),但從大量誤差的總體統計而言,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這種誤差稱為偶然誤差。
觀測數據中的偶然誤差是普遍存在的,從在量觀測數據中可以發現,由於偶然因素的影響(照準、讀數外界條件和儀器本身等)使觀測數據忽大忽小,其符號呈正負變化,這種誤差即是偶然誤差。
根據概率統計理論可知:如果每個誤差項對其總得的影響都是均勻地小,沒有一項比其它項影響占絕對影響優勢地位時,那麼其和將服從或近似地服從正態分布的隨機變數,故有時亦反偶然誤差稱之為隨機誤差。
(2)系統誤差
在相同觀測條件下,一系列觀測數據其誤差大小符號呈現出系統傾向性,或按一定規律變化,這種誤差稱之為系統誤差。如鋼尺量距時,尺卡誤差所引起的距離誤差與所測距離長度成正比,距離愈長,積累誤差愈大,這種誤差屬於系統誤差。系統誤差對觀測結果的影響一般具有累積的作用,它對成果質量有著顯著的影響。系統誤差與偶然誤差在觀測過程中是同時產生的,觀測過程中,應採取措施消除或削弱其影響,使系統誤差處於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或在整個觀測誤差中處於次變的地位。當系統誤差的存在對觀測結果的影響不能用簡單的方法排除時,亦可在數據處理(軟體)中設法予以消除或削弱其影響。
(3)粗差
粗差指在正常觀測條件下出現的最大的誤差大於規范中規定的誤差,通常比偶然誤差大好幾倍。工程測量中規定大於中誤差二倍的誤差為限差。一般測量過程規定大於三倍中誤差的誤差為極限誤差。超過極限誤差的觀測值被認為是錯誤或粗差,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